⑴ 什么马什么什么填成语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汗马功劳: 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快马加鞭: 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老马识途: 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龙马精神: 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
马马虎虎: 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盘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骑马找马: 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犬马之劳: 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戎马倥偬: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天马行空: 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万马奔腾: 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万马齐喑: 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下马看花: 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一马当先: 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一马平川: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走马观花: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走马上任: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鞍马之劳: 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鞍马劳困: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劳顿: 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班马文章: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宝马香车: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车马填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车马骈阗: 车马聚集很多。形容非常热闹。
车马辐辏: 辐辏:形容人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车毂上一样。指车马集聚拥挤。
策马飞舆: 指驾马车疾行。
驰马试剑: 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车马盈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得马失马: 指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得马生灾: 指因福而得祸。
得马折足: 指因福而得祸。
代马望北: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大马金刀: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打马虎眼: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代马依风: 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风马云车: 指神灵的车马。
风马牛: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不接: 犹言风马牛不相及。
放马华阳: 指不再用兵。
放马后炮: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谷马砺兵: 犹言秣马厉兵。
狗马声色: 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汗马之劳: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汗马之功: 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系马埋轮: 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裾马襟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亦作“襟裾马牛”。
金马玉堂: 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叩马而谏: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立马万言: 倚靠在马旁,马上写成一篇文章。形容才思敏捷。
六马仰秣: 六马:古代天子驾车用六匹马;仰秣:马被琴声吸引,仰头欣赏。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老马恋栈: 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瞎马临池: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买马招军: 犹言招兵买马。
买马招兵: 犹言招兵买马。
秣马厉兵: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驽马恋栈: 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驽马十舍: 用马拉车,一天为一驾,十驾指十天路程。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奋勉从事,同样能达到目的。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驽马铅刀: 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驽马恋栈豆: 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驽马十驾: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匹马一麾: 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匹马单枪:
跑马观花: 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
拍马溜须: 比喻谄媚奉承。
匹马当先: 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
匹马单枪: 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匹马只轮: 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犬马之恋: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裘马声色: 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求马于唐市: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雀马鱼龙: 泛指珍禽异兽。
犬马之年: 对尊上卑称自己的年龄。
犬马之决: 指臣僚的果敢决断。
犬马之疾: 谦称自己的疾病。
犬马之诚: 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犬马恋主: 比喻臣下眷怀君上。
裘马清狂: 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羁。
裘马轻狂: 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骑马寻马: 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犬马之力: 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裘马轻肥: 身上穿着软皮衣,骑着肥壮骏马。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犬马之养: 供养父母的谦辞。
求马唐肆: 唐:原指无壁之屋,引伸为空的;肆:铺子,这里指卖马的地方。到不是停马处去找马。比喻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寻求自己所需的东西。
犬马之报: 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戎马倥偬: 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戎马生涯: 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戎马生郊: 意指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指战乱不断。
戎马劻勷: 指战乱不宁。
戎马仓皇: 指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
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司马昭之心: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驷马仰秣: 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驷马轩车: 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驷马莫追: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同“驷马难追”。
驷马高门: 指门第显赫。
驷马高盖: 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同“驷马高车”。
司马称好: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驷马不追: 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同“驷马难追”。
铁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②谓战事,兵事。
下马冯妇: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信马由缰: 信、由:听任。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
下马威: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倚马千言: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衣马轻肥: 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跃马弯弓: 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跃马扬鞭: 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饮马投钱: 比喻为人廉洁,不损公肥私。
饮马长江: 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倚马可待: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倚马七纸: 比喻文章写得快。
意马心猿: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野马无缰: 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走马到任: 指新委官员急速到任。后亦泛指接任新职。同“走马上任”。
走马赴任: 走马:骑着马跑;任:职务。旧指官吏到任。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走马章台: 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走马看花: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仗马寒蝉: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阵马风樯: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策马扬鞭:
车马如龙: 车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老马为驹: 驾驭老马像驾驭马驹一样。比喻把老人当作孩童轻慢对待
老马嘶风: 嘶:马叫。马老了但雄风犹在,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
立马追镫:
立马追驹:
立马造桥:
立马盖桥:
秣马脂车: 秣:喂;脂:涂油脂。喂饱马,给车涂好油脂。指准备作战或准备好交通工具
秣马利兵: 秣:喂;利:锋利。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
驽马鈆刀:
散马休牛: 指不兴战事。
三马同槽: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杀马毁车: 比喻弃官归隐。
善马熟人: 指良马与武艺精熟的勇士。
食马留肝: 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
失马塞翁: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束马悬车: 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束马县车: 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率马以骥: 用好马带领马群。比喻能者居先。
四马攒蹄: 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驷马高车: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死马当活马医: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马青衫: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万马齐瘖:
五马分尸: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又称“四裂”。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竹马之好: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戎马倥惚:
⑵ 如何在c++定义一个学生类以实现平均成绩的计算和查询功能
一.中间件的定义与作用
1.什么是中间件?
图片摘自公众号“筋斗云与自动驾驶”
笔者在交流中发现,不同的人对中间件的理解并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到现在,这个概念还是模糊不清的。比如:
(1)有的人认为中间件仅指位于OS内核之上、功能软件之下的那部分组件,为上层提供进程管理、升级管理等服务;而有的人则认为中间件还应包括功能软件和应用软件中间的那部分(参见上图)。按茅海燕的说法,前者是“通用中间件”,而后者是“专用中间件”。本文中提到的“中间件”,若不做专门说明,便特指“通用中间件”。
(2)有一些人提到的自动驾驶中间件,包括了AUTOSAR(又分为AUTOSAR CP和AUTOSAR AP),还有一些人口中的中间件,特指ROS2、Cyber RT、DDS等。
(3)未动科技VP萧猛认为,“中间”一词是相对的,当有多层堆叠的时候,每一层都是其上下两层的中间层,因此,在用“中间件”这个词的时候,我们需要特别指明它究竟位于“哪两层之间”。按萧猛的说法,当我们称“ROS/ROS2 为中间件”时,其含义与 “AUTOSAR AP为中间件”并不是对等的关系。
(4)Vector产品专家蔡守群说,他理解的中间件,“是给App开发提供功能支撑的,对外是没有功能表征的;但是站在操作系统内核的角度,中间件跟App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中间件的作用
汪浩伟说:“专用中间件原本是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只是很多公司做自动驾驶都需要用到,就被抽象出来了。”
那么,它究竟有什么用?
毕晓鹏认为,自动驾驶中间件最主要的作用是:对下,它能够去适配不同的OS内核和架构;对上,它能够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接口,负责各类应用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以及对底层系统资源的调度。
据毕晓鹏解释,前者,使开发者们无需考虑底层的OS内核是什么,也无需考虑硬件环境是什么,即不仅实现了应用软件与OS的解耦,也实现了应用软件与硬件的解耦;而后者则确保了数据能够安全实时地传输、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
为什么要通过中间件来支持软硬件解耦?毕晓鹏解释道:
我开发一个应用软件,其中很多内容都是与具体应用逻辑无关的,包括数据通信、通信安全、系统资源调度等,比如,有十个进程需要数据交互,完全没有必要在十个程序的软件代码里各自进行实现和配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把重复的部分抽象成一种服务,单独封成一层东西(这就是中间件),并提供统一的库、接口和配置方法,供上层去调用。这样的话,有一部分人专门去做中间件的,而做上层应用的人也不需要考虑跟底层交互的事情。
举例说,如果要做一个自动泊车系统,它有各个模块或业务逻辑独立的不同软件,在进行通信、数据交互,或者调用底层资源时,只需要中间件的一个接口就可以实现,其他事情不需要考虑,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业务逻辑。
又比如,一个摄像头需要感知前面的车道线、红绿灯等,开发人员就专门做红绿灯和车道线检测算法,与外界的数据交互只需要使用中间件的通信服务(例如订阅摄像头信息,发布检测结果),而不必关心数据从哪里来、发给谁。
Nullmax纽劢科技系统平台总监苗干坤博士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写道:
“芯片算力大幅增长,摄像头像素呈翻倍之势,激光雷达出现在更多新车规划上……没有谁能够断言车上的传感器应该有多少,又或者是将来的汽车还会增加哪些硬件,但所有人都知道硬件的变化将会来得更加猛烈。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汽车对软硬件架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能满足当下的需求,还要具备相当的前瞻性、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支持接下来软硬件升级换代、增减模块的需求。而自动驾驶的中间件,就正是这样一个可以按需调整、满足各样需求的现代温室。
“在早期开发中,中间件可以化整为零,将巨大的软件工程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分散解决。在后期应用时,它又可以化零为整,像拼积木一样,根据需求将一个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整体,严丝合缝。”
在春节前的一场直播中,东软睿驰产品销售总监安志鹏说,在软硬件解耦、模块化管理后,再遇到问题,就不用整个系统都改,只改相对应的部分就行了。这样,软件的可复用程度就极大地提升了,同时,验证的工作量也会减少许多,整体开发效率也会因此提升。
相反,没有中间件的话,应用层就得直接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后期要是换了操作系统,应用层的代码和算法可能就要推倒重来。
简言之,中间件通过对计算平台、传感器等资源进行抽象,对算法、子系统、功能采取模块化的管理,并提供统一接口,让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各自业务层面的开发,无需了解无关细节。
按东软睿驰产品销售总监安志鹏的说法,搞AUTSOAR这样的中间件,并不是只对OEM有利,“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面也大了——应用做好了,下面的软件、芯片可以选好几家供应商的,要比传统的开发模式快很多,因而,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受益者”。
用萧猛的话说,中间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为上层屏蔽底层的复杂性”,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忽略芯片、传感器等硬件的差异,从而高效、灵活地将上层应用及功能算法在不同平台上实现、迭代、移植。萧猛认为,中间件可以看做是自动驾驶应用背景下的一项“新基建”。
(图片摘自冯占军博士的《AUTOSAR对基础软件开发是喜还是忧?》一文。AUTOSAR只是中间件的一种,但这里写的“AUTOSAR开发优势”基本也适用于其他中间件。)
不过,站在开发者的角度看,中间件的意义也未必全部是正面的。如冯占军博士在《AUTOSAR对基础软件开发是喜还是忧?》一文中就提到了如下两点:
底层软件工程师变成了工具人,“只要你去点点鼠标,用工具配合就可以了”,很多原本由自己做的测试也改由供应商来做,进而导致工程师的成就感严重降低;时间久了,工程师从0到1开发的能力也会降低。
(图片摘自冯占军博士的文章。尽管文章说的是Autosar,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在ROS等其他中间件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存在。)
对软件工程师来说,中间件造成的“能力退化”这一问题几乎是无解的。但冯占军博士认为,“如果这个中间件在开发过程中,有使用公司的工程师深度参与,提出需求并一起实施,会好一些”。
此外,殷玮在一篇文章提到,使用AUTOSAR这样的中间件,Tier 1们应该是很不情愿的,“因为不到增加了成本,还有可能逐步沦为硬件生产商”。但这个也不能说是中间件的锅,在软件定义汽车大大趋势下,这几乎是必然的。
二.常见的基本概念
1. AUTOSAR CP 与 AUTOSAR AP
在所有的中间件方案中,最着名的非AUTOSAR莫属了。
严格地说,AUTOSAR并非特指由某一家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某款操作系统或中间件产品,而是由全球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商、零部件供应商、软硬件和电子工业等企业共同制定的汽车开放式系统架构标准。不过,在实践中,各公司基于AUTOSAR标准开发出来的中间件也被被称为“AUTOSAR”。
当前,AUTOSAR可分为Classic Platform和Adaptive Platform两个平台,两者分别被简称为AUTOSAR CP与AUTOSAR AP。
简单地说,AUTOSAR CP主要跑在8bit、16bit、32bit的MCU上,对应传统的车身控制、底盘控制、动力系统等功能,如果涉及到自动驾驶的话,AUTOSAR CP可能无法实现;而AUTOSAR AP主要跑在64bit以上的高性能MPU/SOC上,对应自动驾驶的高性能电子系统。
严格地说,AUTOSAR CP并不只是个“中间件”,它是相当于“OS内核+中间件”的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 AUTOSAR CP定义了基本的上层任务调度、优先级调度等。
在基于分布式架构的ADAS功能中,AUOTSAR CP便是最常见的“操作系统”。在AUTOSAR的生态形成后,很多芯片厂商的MCU上标配的就是AUTOSAR CP,主机厂没有什么选择权。
由于分布式架构下的芯片主要是MCU,因此,便有了“AUTOSAR CP主要跑在MCU上”的说法。
在分布式架构下,不同的功能对应着不同的MCU,而每一个MCU上都需要跑一套AUTOSAR CP,若传感器的类型比较多,则仅ADAS相关功能就需要很多套AUTOSAR CP,那怎么收费呢?
常规的做法是:根据MCU的类型来收费——如果MCU是两个异构的MCU,那AUTOSAR CP就按两套来收费;如果MCU是同构的,那AUTOSAR CP就按一套来收费。
随着EE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芯片由MCU向SOC演进,计算量及通信量成数量级地上升,另外,多核处理器、GPU、FPGA以及专用加速器的需求,还有OTA等,都超出了AUTOSAR CP的支持范围。
(图片摘自安志鹏的直播课)
2017年,为更好地满足集中式架构+SOC时代的高等级自动驾驶对中间件的需求,AUTOSAR联盟推出了通信能力更强、软件可配置性更灵活、安全机制要求更高的AUTOSAR AP平台。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于AUTOSAR CP自身已经包含了基于OSEK标准的OS,AUTOSAR AP只是一个跑在Lunix、QNX等基于POSIX标准的OS上面的中间件——它自身并不包含OS。
结合aFakeProgramer于2020年发表在CSDN上的《为什么要用AP?Adaptive AutoSAR到底给企业提供了一些什么?》一文及东软睿驰安志鹏在2022年春节前的一场直播中讲的内容,AUTOSAR CP与AUTOSAR AP最主要的区别有如下几点:
1).编程语言不同——AUTOSAR CP基于C语言,而AUTOSAR AP基于C++语言;
2).架构不同——AUTOSAR CP 采用的是FOA架构(function-oriented architecture),而AUTOSAR AP采用的则是SOA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3).通信方式不同——AUTOAR CP采用的是基于信号的静态配置通信方式(LIN\CAN...通信矩阵),而AUTOSAR AP采用的是基于服务的SOA动态通信方式(SOME/IP);
4).连接关系不同——在AUTOSAR CP中,硬件资源的连接关系受限于线束的连接,而在AUTOSAR AP中,硬件资源间的连接关系虚拟化,不局限于通信线束的连接关系;
5).调度方式不同——AUTOSAR CP采用固定的任务调度配置,模块和配置在发布前进行静态编译、链接,按既定规则顺序执行,而AUTOSAR CP则支持多种动态调度策略,服务可根据应用需求动态加载,并可进行单独更新。
6).代码执行和地址空间不同——AUTOSAR CP中,大部分代码静态运行在ROM,所有application共用一个地址空间,而在AUTOSAR AP中,应用加载到RAM运行,每个application独享(虚拟)一个地址空间。
这些区别,带给AUTOSAR AP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1).ECU更加智能:基于SOA通信使得AP中ECU可以动态的同其他ECU同其他ECU进行连接,提供或获取服务;
2).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基于SOA架构使得AP能够更好地支持多核、多ECU、多SoCs并行处理,从而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3).更加安全:基于SOA架构使得AP中各个服务模块独立,可独立加载,IAM管理访问权限;
4).敏捷开发:Adaptive AUTOSAR服务不局限于部署在ECU本地可分布于车载网络中,使得系统模块可灵活部署,后期也能灵活独立更新(FOTA);
5).高通信带宽:可实现基于Ethernet等高通信带宽的总线通信;
6).更易物联:基于以太网的SOA通信,更易实现无线、远程、云连接,方便部署V-2-X应用。
(图片摘自东软睿驰)
当然了,在某些方面,AUTOSAR AP与AUTOSAR CP相比是有一些“劣势”的。比如,AUTOSAR CP的时延可低至微秒级、功能安全等级达到了ASIL-D,硬实时;而AUTOSAR AP的时延则在毫秒级,功能安全等级则为ASIL-B,软实时。
上述区别也导致了两者应用领域的不同:AUTOSAR CP一般应用在对实时性和功能安全要求较高、对算力要求较低的场景中,如引擎控制、制动等传统ECU;而AUTOSAR则应用在对实时性和功能安全有一定要求,但对算力要求更高的场景中,如ADAS、自动驾驶,以及在动态部署方面追求较高自由度的信息娱乐场景。
尽管AUTOSAR AP有种种优点,但总的来说,它目前还不够成熟——主要是信息安全及UCM等模块不成熟。量产车上装AUTOSAR AP的不少,但主要用在娱乐场景,真正用在自动驾驶场景的还很少。
此外,由于SOC+MCU组合的现象会长期存在,因而,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UTOSAR AP都不可能彻底取代AUTOSAR CP——最常见的分工会是,需要高算力的工作交给AUTOSAR AP,而需要高实时性的工作则交给AUTOSAR CP。
(图片摘自超星未来)
2.ROS 2
ROS是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原生的ROS本是机器人OS,并不能直接满足无人驾驶的所有需求,用作自动驾驶中间件的是ROS 2。
ROS 2与ROS 1的主要区别如下:
(1).ROS 1主要构建于Linux系统之上,主要支持Ubuntu;ROS 2采用全新的架构,底层基于DDS(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通信机制,支持实时性、嵌入式、分布式、多操作系统,ROS 2支持的系统包括Linux、windows、Mac、RTOS,甚至是单片机等没有操作系统的裸机。
(2).ROS 1的通讯系统基于TCPROS/UDPROS,强依赖于master节点的处理;ROS 2的通讯系统是基于DDS,取消了master,同时在内部提供了DDS的抽象层实现,有了这个抽象层,用户就可以不去关注底层的DDS使用了哪个商家的API。
(3).ROS运行时要依赖roscore,一旦roscore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系统灾难,同时由于安装与运行体积较大,对很多低资源系统会造成负担;ROS2基于DDS进行数据传输,而DDS基于RTPS的去中心化的通信框架,这就去除了对roscore的依赖,系统的稳定性强,对资源的消耗也得到了降低。
(4).由于ROS 缺少Qos机制,topic的稳定性与质量难以保证;ROS2则提供了Qos机制,对通信的实时性、完整性、历史追溯等功能有了支持,这便大幅加强了框架功能,避免了高速系统难以适用等问题。
不过,ROS2的QoQ配置较为复杂,目前主要是国外一些专业的大学或实验室在使用,国内仅有极少数公司在尝试;此外,ROS 2的生态成熟度远不如ROS,这也给推广应用带来了不便。
跟AUTOSAR AP一样,ROS 2也是跑在soc芯片上、用于满足高等级自动驾驶的需求的。不过,萧猛在去年的一批文章中却特别强调:当我们称 “ROS/ROS2 为中间件”时,其含义与 “AUTOSAR AP为 中间件”并不是对等的关系。
萧猛的文章称:
当我们说 AutoSar是中间件时,这个中间件是很明确的 L.BSW层语义,即处于计算机OS与车载ECU特定功能实现之间,为 ECU功能实现层屏蔽掉特定处理器和计算机OS相关的细节,并提供与车辆网络、电源等系统交互所需的基础服务;
ROS/ROS2 是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应用框架,在机器人应用和计算机OS之间提供了通用的中间层框架和常用软件模块(ROS Package),而且, ROS团队认为这个框架做得足够好,可以称作操作系统(OS)了。
ROS 2尽管在功能上跟AUTOSAR AP有不少重叠之处,但两者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1).从表现形式上看,AUTOSAR AP首先是一套标准,这个标准定义了一系列基础平台组件,每个平台组件定义了对应用的标准接口,但没有定义实现细节,和平台组件之间的交互接口(这些部分留给AUTOSAR AP供应商实现);ROS2则从一开始就是代码优先,每个版本都有完整的代码实现,也定义有面向应用标准API接口。
(2)AUTOSAR AP从一开始就面向ASIL-B应用;ROS 2不是根据ASIL的标准设计的,ROS 2实现功能安全的解决方案是,把底层换为满足ASIL要求的RTOS和商用工具链(编译器)。
ROS 2“过不了车规”似乎已成为一个很广泛的行业共识。但在萧猛看来,ROS2本来就不是为实时域设计的,如果一定要把实时性要求高的车辆控制算法运行在 ROS2中,“那是软件设计的错误,而不是ROS2的问题”。
萧猛认为,只要能补齐 L.BSW层所需要完成的所有功能、补齐 A 轴所有切面要求的特性,ROS 2就能用于自动驾驶量产车。如前段时间刚拿到采埃孚等多家巨头投资的Apex.AI公司基于ROS 2定制开发的Apex.OS就已经通过了最高等级的ASIL D认证。
萧猛说:“这实际上是基于 ROS 2的架构去实现一套 AUTOSAR AP 规范。这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产品,投入时间+人+钱可以开发出来,只是看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
在具体的实践中,ROS 2跟AUTOSAR AP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尽管对用户来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二选一”问题,但通常来说,若选了ROS 2,就不会选AUTOSAR AP了;若选了AUTOSAR AP,就不会选ROS 2了。
3. CyberRT
Cyber RT是网络Apollo开发出来的中间件,在Apollo 3.5中正式发布。Cyber RT和ROS2是比较像的, 其底层也是使用了一个开源版本的DDS。
网络最早用的是ROS 1,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ROS 1存在“若ROS Master出故障了,则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便受到影响”的问题,所以就希望使用一个“没有中间节点”的通信中间件来代替ROS 1,那时还没有ROS2,所以自己去做了一个Cyber RT。
为了解决 ROS 遇到的问题,Cyber RT删除了master机制,用自动发现机制代替,这个通信组网机制和汽车网络CAN完全一致。此外,Cyber RT的核心设计将调度、任务从内核空间搬到了用户空间。
(图片出处:https://blog.csdn.net/xhtchina/article/details/118151673)
其相对于其他系统,Cyber RT的一大优势是,专为无人架驶设计。网络已将Cyber RT开源,某互联网巨头的自动驾驶团队使用的中间件便是网络开源出来的Cyber RT。
Cyber RT跟ROS 2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在谈到AUTOSAR AP、ROS 2与Cyber RT这些中间件的关系时,Vector产品专家蔡守群的解释是:
“不需要很机械地去分类,你可以把AUTOSAR AP, ROS和Cyber RT都想象成一个提供一组中间件的超市,用户可以按需从不同的超市购买,并不是说从一个超市买过一个中间件,就不能从其他超市买了。
蔡守群说:AUTOSAR AP中也包含了对ROS接口的支持。说不准哪天ROS和Cyber RT就会加入AUTOSAR AP的组件,或者 AUTOSAR AP会引入Cyber RT的组件。
4.DDS(通信中间件)
(1)什么是DDS?
在自动驾驶领域,中间件的功能涉及到通信、模块升级、任务调度、执行管理,但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通信。当前市场上,无论是Cyber RT还是 ROS,基本上90%的功能就是通信,狭义上说就是通信中间件。
通信中间可以分成开源和闭源的两种。开源的为OPEN DDS、FAST DDS、Cyclone等,闭源的就RTI的DDS和Vector的SOME/IP。DDS的全称为Data Distribution Service ,指一种数据分发服务标准,由对象管理组织(OMG)制定。
DDS能够实现低延迟、高可靠、高实时性的数据融合服务,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软件的耦合性、复杂性,提高软件的模块化特性。高等级自动驾驶现在基本上都在探索依靠DDS来解决异构通信、低时延等CP解决不了的挑战。
融合了DDS的汽车软件能够更好地运行在下一代汽车的体系架构中,更能降低开发的成本、缩短研发的时间,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2)DDS与ROS 2、AUTOSAR AP之间的关系
ROS 2和Cyber RT的底层都使用了开源的DDS,将DDS作为最重要的通信机制。但也有自动驾驶公司的工程师认为,DDS可以起到替代ROS 2的作用,站在用户的角度看,两者之间其实存在“二选一”的关系。
AUTOSAR CP里一直没有包含跟DDS有关的东西,但AUTOSAR AP在 2018年3月的最新版(版本18-10)里开始支持DDS标准。将DDS与AUTOSAR AP结合使用,不仅可以保证和扩展AUTOSAR AP系统内部互操作性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将其开放给来自不同的生态系统(即ROS 2)。
从工程角度来看,将AUTOSAR和DDS结合起来的最大优势是,功能域和网络拓扑不再是对手,而是车辆中的盟友。网络拓扑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车辆的物理约束,功能域在物理车辆的顶部提供了一个灵活的覆盖层,这就是所谓的分区体系结构。
当然,DDS仅是通信中间件的一种。关于各类通信中间件之间的异同,我们将在本系列的第二篇做更详细的阐释。
三.AUTOSAR AP的地位正在弱化?
尽管AUTOSAR是当下最有名的自动驾驶中间件,但《九章智驾》在对诸多中间件厂商们的调研中得出一个结论:AUTOSAR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可能正在弱化。 当然了,那些专注于AUTOSAR系统的厂商们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随着EE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MCU被SOC取代,CP AUTSAR被AUTOSAR AP、ROS 2和Cyber RT等取代已是大势所趋,在下文,我们主要谈的是“AUTOSAR AP的地位会不会弱化”。
2021年12月中旬,两家AUTOSAR发起公司大陆集团、丰田联合采埃孚、積架路虎、沃尔沃、海拉等多家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宣布投资车载操作系统初创公司Apex.AI,而Apex.AI的主力产品Apex.OS则是基于ROS 2发展起来的。
拿到了Apex.AI公司15%股权的采埃孚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AUTOSAR AP的替代方案。”
尽管AUTOSAR AP已经有了标准,但还没有落地。安波福、采埃孚、大陆这些公司提供的方案,仍然是基于AUTOSAR CP标准的接口。事实上,越来越多的OEM不太想完全用AUTOSAR去解决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的问题。
不仅特斯拉没有用AUTOSAR AP,国内的几大造车新势力也没有用(他们用的是AUTOSAR CP+DDS)。甚至,连一些正在转型的传统车企也没打算用AUTOSAR AP。
从产业链中各方的反应来看,AUTOSAR AP“地位不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使用成本太高
冯占军博士在《AUTOSAR对基础软件开发是喜还是忧?》一文中透露,AUTOSAR的费用通常是“几百万起”,并且,针对不同的域控制器、不同的芯片需要“重复收费”,一般小厂根本吃不消。“可能还没有什么产出,几百万就花出去了”。
除购买成本高外,毕晓鹏和萧猛都提到,AUTOSAR前期的学习难度很大、学习成本也非常高。为了学会如何使用AUTOSAR,企业甚至不得不专门培训一批人,如果受培训的人临时离职了,那培训费用就打了水漂。
2.效率不高
毕晓鹏认为,AUTOSAR AP的配置非常多,它是通过配置加上一部分代码去实现自己的功能,但配置多了之后,效率不高,而且代码臃肿。
3.静态部署与动态部署的理念冲突
毕晓鹏博士提到,AUTOSAR AP其实是从AUTOSAR CP发展而来的,AUTOSAR CP是静态部署,只适用于相对简单的业务逻辑和功能,其代码是固化的,有点像以前的功能手机——功能无法改变,不可能往里面再加一个APP;但AUTOSAR AP有点像现在的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人员开发一个APP,跨平台就可以用不同手机上了,这种动态部署的理念和之前的静态部署概念不甚相同,而其方法论却是基于静态部署衍生而来的,因此在实践层面会遇到不少问题。
4.无法满足智能网联的需求
由于云端跟车端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不一样,AUTOSAR只能负责车内的通信,不能支持车端到云端的通信,因而无法支持车路协同场景(车端跟云端的通信,是通过MQTT、kafka等中间件来实现的)。除此之外,AUTOSAR能否兼容车辆网联化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平台、通信平台和地图平台,也存在很大的疑问。
毕晓鹏说,在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有一些OEM开始逐渐放弃AUTOSAR架构,“转而自己去研发一套更适合动态部署、成本较低的新型软件架构”。
传统车厂是从使用CP过来的,所以在惯性上,他们可能还会考虑AP是否适合智能驾驶,但慢慢地也在尝试转型。如奥迪和TTTech合作做的通信中间件——zFAS,也没有采用AP。
不同于AUTOSAR CP已经是非常标准化的东西,大家用起来没什么问题,AUTOSAR AP现在的标准也不是很完善,每年也在更新,具体AP能发展成什么样,这个谁也不知道,大家更多也是观望的态度。
毕晓鹏认为,AUTOSAR标准并不能很好地支撑自动驾驶应用和创新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更适合中国智能驾驶发展、且自主可控的技术架构和生态体系。
萧猛认为,由于从AUTOSAR CP到AUTOSAR AP一脉相承,一些已经对AUTOSAR形成路径依赖的公司会坚持使用AUTOSAR AP,但在经历过招人难、开发周期长等教训之后,他们有可能转向ROS 2。
当然,以AUTOSAR为主业的公司,显然不会认可上述“涉嫌唱衰”AUTOSAR AP的观点的。
比如,Vector蔡守群就认为,AUTOSAR AP只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它是顺应车载技术不断发展的一套规范,覆盖面会越来越广。
东软睿驰茅海燕也认为,要将整车域控制器和智驾域控制器合并到统一的中央计算平台上,没有AUTOSAR AP的支持很难搞定。“不是每家公司都能像特斯拉一样自己从头搭建系统的,目前,最好的工具还是AUTOSAR AP”。
⑶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行,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什么意思
意思:如果没有太子说的话,我也愿意去拜访他,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出自《荆轲刺秦王》,选自两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全文(节选)如下: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译文如下: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
战国末年,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于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死了。
⑷ 周树人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着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人物趣事: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作家,鲁迅逝世后被虚构了许多逸闻轶事,由于真假难辨,往往流传甚广无人知其真假。这些讹传假闻中较为出名的有《鲁迅理发的故事》,据考证实为嫁接清代独逸窝退士编的《笑笑录》一书中的剃头故事。
另外《鲁迅丢棉裤》《密友告密帮助鲁迅避难》等皆已考证为假。另一则鲁迅反对某书局“不支付标点和空格稿费”的轶事真假仍未有定论。关于真假考证的问题,详细资料可参看鲁迅研究专家所着论文。
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⑸ 电脑D盘数据备份到E盘了,重装系统后D盘被清空,现在想从E盘里的备份文件恢复D盘数据请问如何操作
DIY装机指的是自行选择电脑的各个硬件,这些硬件包括处理器、主板、内存、显卡、硬盘、机箱、电源等,在保证兼容、合理搭配的同时将所有的DIY硬件搭配组装为一台完整的电脑,也是所谓的“组装机”、“兼容机”,今天小编再来帮大家科普一下硬盘选购知识和硬盘知识,教你如何挑选合适的硬盘。
硬盘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以及混合硬盘三个类型,而绝大数的用户都是采用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双硬盘方案,现在混合硬盘市场需要很小,市场上装机常见主要是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类型的硬盘知识吧。
一、硬盘 选购 的类型:
1、机械硬盘(HDD)
是一款传统式硬盘,在没有固态硬盘之前都是搭配的机械硬盘,现在装机搭配机械硬盘多数作为储存副盘。机械硬盘的结构主要是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成的磁性盘片、磁头、转轴、磁头控制器、控制电机、数据转换器、接口以及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在机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磁头悬浮在高速旋转的磁性盘片上进行读写数据。
优点主要是容量大,价格便宜,技术成熟,硬盘破坏可做数据恢复,而缺点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态硬盘要慢,发热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是在机械硬盘之后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盘,也是现在装机首选硬盘之一,都是设为主盘运用,大大提升系统速度。固态硬盘主要是由多个闪存芯片加主控以及缓存组成的阵列式储存,属于以固态电子储存芯片阵列制成的一种硬盘。
优点主要是相比机械硬盘,读取速度更快,寻道时间更小,能够提升系统、软件、游戏等读写速度,静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轻便、发热小。而缺点主要是价格偏贵、容量较小,大储存需要的时候,往往需要搭配机械硬盘来运用。
3、混合硬盘(SSHD)
混合硬盘相当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结合产品,采用容量较小的闪存颗粒作为储存常用文件,而磁盘才是最为重要的储存介质,而闪存仅仅是起了缓冲的作用,将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闪存内减小寻道时间,从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盘优缺点主要是读写速度相比机械硬盘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同样,发热显着,有显着噪音,有震动。
二、硬盘 选购 的品牌
1、机械硬盘:西部数据(WD)、希捷(ST)
2、固态硬盘: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兴、闪迪、金士顿、威刚、WD、影驰、七彩虹、台电等。
一般来说,首选三星、intel、浦科特,不过价格偏贵,其次金士顿、闪迪、Toshiba等,性价比品牌可以影驰、威刚、台电、七彩虹等。
三、硬盘 选购 的容量
同价位情况下,机械硬盘的容量要比固态硬盘要大很多,因此大储存的情况下,必须搭配机械硬盘作为储存运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购买大容量的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过现在基本都是选用120G、240G容量为主,因为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价格绝对让你怀疑人生,不过相信经过固态硬盘多年的发展,大容量会越来越主流,越来越便宜。
机械硬盘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选用1T、2T机械硬盘,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这样的储存需要。
四、硬盘 选购 的接口
机械硬盘现在都是SATA3接口,而固态硬盘常见的有:SATA 3接口,PCI-E接口,M.2接口,其中M.2之间也有不一样的规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种规格。
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是现在运用广泛的,而M.2接口固态硬盘慢慢主流起来,而PCI-E接口一般运用在高端机上,拥有更高的速度体验。
五、硬盘 选购 的尺寸
台式电脑机械硬盘都是3.5英寸,而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是2.5寸的,与笔记本的机械硬盘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运用在笔记本上。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只适于台式电脑,并不合适笔记本,而M.2和SATA的固态硬盘,台式电脑和笔记本都是通用的。
不过对于现在的笔记本和台式电脑来说,M.2接口的固态硬盘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接口带来的性能瓶颈,因此装机之家小编坚信,M.2接口的固态硬盘才是未来趋势。
是什么决定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速度?
固态硬盘主要是颗粒与主控, 固态的颗粒与主控好坏决定了一款固态硬盘的性能,颗粒与主控越好,无疑固态硬盘的速度越强。
SSD的颗粒的传统分类:SLC、MLC、TLC,SLC颗粒要强于MLC,而MLC颗粒又强于TLC,不过SLC颗粒在现在市场基本很少,(装机之家原创)主要是价格偏贵,现在中高端的固态还是MLC颗粒的天下,而TLC颗粒成本较低,性能与寿命不如MLC,定位市场入门级固态硬盘。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超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1000--3000次擦写寿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厂家叫8LC,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约1000次擦写寿命。
主流主控品牌:群联、Marvell、三星、台系主控(常见的台系主控包括慧荣Silicon Motion和智微Jmicron以及群联Phison三家公司,现在相当多的固态硬盘厂家都在用这三家的主控,主要是因为成本低廉相当受各大固态厂家喜爱。)等,而这类主控品牌中,主控芯片又有众多型号,不一样型号性能也有很大不一样,小编就不一一介绍。
机械硬盘影响磁盘速度的主要原因还是缓存的大小 ,缓存越大磁头读写命中率越高,速度也就越快。 此外转速快的比转速慢的读写速度要快点 ,但是机械硬盘在高转速的同时会带来温升快、温度高、磨损快,因此会更加容易破坏硬盘,建议转速容量相同的磁盘宜选择缓存大获选低转速高缓存的,此外还有硬盘的单碟容量(单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接口对性能也有影响。
硬盘 选购 的搭配建议:
如今装机基本都是首选固态硬盘了,在储存空间足够运用的情况下,建议单独搭配固态硬盘,但是如果对储存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比如游戏众多,平时有存小电影的习惯,还有一些是行业需要,那么建议固态+机械双硬盘方案,固态设为主盘,而机械设为副盘,双剑合璧,既满足速度又满足储存需要。
⑹ 为什么我的电脑安装完显卡驱动屏幕还是特别卡(原来没事)
常见故障四:死机
出现此类故障一般多见于主板与显卡的不兼容或主板与显卡接触不良;显卡
与其它扩展卡不兼容也会造成死机。
常见故障五:屏幕出现异常杂点或图案
此类故障一般是由于显卡的显存出现问题或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造成。需清 洁显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换显卡。
常见故障六:显卡驱动程序丢失
显卡驱动程序载入,运行一段时间后驱动程序自动丢失,此类故障一般是由 于显卡质量不佳或显卡与主板不兼容,使得显卡温度太高,从而导致系统运行不
稳定或出现死机,此时只有更换显卡。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情况,以前能载入显卡驱动程序,但在显卡驱动程序载 入后,进入Windows时出现死机。可更换其它型号的显卡在载入其驱动程序后,插
入旧显卡予以解决。如若还不能解决此类故障,则说明注册表故障,对注册表进 行恢复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即可。
显卡故障分析与解决
一、接触不良
肉眼可见的接触不良,如板卡一头高一头底的,那是轻而易举就可以排除的。不过有一些显卡的接触不良非常的隐蔽,表面上看安装得很好,但实际上接触不良,导致很多莫名其妙的故障。
案例:一台毒龙650机器,是2001年春节装的。一段时间后,开机不正常,经常在第一次开机时全黑无反应,切断电源后再开机则成功,好像系统要“预热”一样。
分析:这个故障看上去是电源的问题,也确实在一些老机器上出现过更换电源解决问题的案例。但此机购置的时间较短,部件都是新的,而且经仔细检验过,这样的配置同时购置的其他机器并未出现此种故障,于是从最简单的步骤着手的原则,先检查连线,插拔一遍后开机,无效;从CMOS里的电源设置作了调整,设置出厂默认值,无效;经询问得知,此机前几天曾被打开机箱清除灰尘。至此,估计是某元件松动导致了接触不良或是短路。
解决:开机的时候仔细观察,发现面板的指示灯不是马上亮的,而是过了5秒钟后才亮,电源灯、硬盘灯和光驱面板灯都正常,只是好像系统无信号送到显示器,而且系统无报警声-由于第二次开机能正常使用,所以排除了黑屏是内存没插好的原因。一般系统开机黑屏是内存和显卡两大因素造成,主板损坏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判断可能会是显卡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于是,重新插拔后,又将CMOS跳线放电。重新开机后,一次成功,后改回CMOS设置,经试用正常,至此,问题解决。
二、电源功率或设置的影响
现在的主板提供的高级电源管理功能很多,有节能、睡眠、ON NOW等等,但有些显卡和主板的某些电源功能有冲突,会导致进入Windows时花屏的现象。
案例:上述机器,在调试过程中开始怀疑是电源的故障,改动了CMOS中电源的设置,特别是VIDEO相关的设置,开机进入Windows后Windows98变成了256色,还提示要安装新的驱动程序。该机已经正常使用Windows98半年了,显然是基本设置错误导致的故障,而不能按Windows提示的“安装新的驱动程序”来排除。
分析和解决:由于当时是改动了CMOS电源选项后马上进入Windows出问题的,所以没费力就知道是电源选项的影响。但如果是其他情况下出现的,可能就比较难想到这方面去。建议在显示不正常的时候,注意一下CMOS电源方面的影响,如果是改动了设置的,把它调整为出厂时的默认值;如果是刚装机就出现问题的,可以把出厂的默认值中的节能、ON NOW什么花哨功能禁止试试。 另外因为AMD的CPU耗电量较大,一些电源质量不好或时功率不够的“龙”、“鸟”机器上面,添加购置了新硬盘或其他耗电较大的设备后,可能也会导致显卡的供电不够,大家可以用排除和替换法检验。
三、刷新BIOS后的影响
几乎每个月,出现显卡的厂商都会在网上发布新的BIOS供DIY们刷新自己的显卡,以获得新功能和修正BIOS的BUG。但也有不少人在刷新了之后,玩某些游戏时会死机或是自动跳回桌面,,更有用名牌厂家的BIOS刷坏自己的显卡的案例。如果刷新之后Windows的多数任务正常,只是某个驱动程序如PHOTOSHOP出错,你很难想到是刷新BIOS的影响,所以排除故障可能会走弯路。
建议:你的显卡工作正常的话,最好不要乱“升级”。因为显卡的BIOS各个版本对电脑的主板、电源有一定的相适应(兼容)特性,如果目前的部件是和睦相处的话,还是不要乱改好。那些所谓刷新后的新功能,其实大多数是噱头而已。主板的BIOS也是一样,除非是出于为了支持新的CPU和大硬盘的考虑,没事乱刷有点冒险,不值得。 另外,显卡的固定螺丝不用拧得太紧太死,适中即可,因为显卡里开机箱的挡板还有一点距离,如果拧螺丝太紧会强行把显卡的一头微微拉离插槽,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那就和固定螺丝的意愿背道而驰了。
附录小技巧:一般诊断显卡与内存故障的区别 显卡和内存有问题,电脑开机都是黑屏的,如何区分呢?要注意的要点有:
1、注意电脑有无小喇叭的报警声,如果是有报警声的,显卡的问题可能会大一点,而且我们可以从报警声的长短和次数来判断具体的故障(这方面的资料很多了,主板也可能会附带说明书,请大家自己找来参考)。
2、如果黑屏无报警声,多半是内存根本没插好或坏了。没有内存电脑根本开不了机的,当然也不会报警。
3、注意面板的显示灯状态,如果无报警声又检查过内存了,可能会是显卡接触不良的问题,往往伴随硬盘灯常亮;还可以看显示器的状态灯,如果黑屏伴随显示器上各状态调节的指示灯在同时不停地闪烁,可能会是连接显卡到显示器的电缆插头松了,或是显卡没在插槽内插紧。
显卡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开机无显示
⑺ 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因叔父认为到学堂当兵不光彩,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