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矩阵的乘法运算是什么
矩阵乘法运算一般单指矩阵乘积时,指的便是一般矩阵乘积。一个m×n的矩阵就是m×n个数排成m行n列的一个数阵。由于它把许多数据紧凑地集中到了一起,所以有时候可以简便地表示一些复杂的模型,如电力系统网络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当提及“矩阵相乘”或者“矩阵乘法”的时候,并不是指代这些特殊的乘积形式,而是定义中所描述的矩阵乘法。在描述这些特殊乘积时,使用这些运算的专用名称和符号来避免表述歧义。
(1)矩阵算法积扩展阅读:
矩阵作为高等代数学中的常见工具,也常见于统计分析等应用数学学科中。在物理学中,矩阵于电路学、力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中都有应用。
计算机科学中,三维动画制作也需要用到矩阵。矩阵的运算是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问题。将矩阵分解为简单矩阵的组合可以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简化矩阵的运算。
❷ 矩阵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确认矩阵是否可以相乘。只有第一个矩阵的列的个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行的个数,这样的两个矩阵才能相乘。
图示的两个矩阵可以相乘,因为第一个矩阵,矩阵A有3列,而第二个矩阵,矩阵B有3行。
(2)矩阵算法积扩展阅读
一般计算中,或者判断中还会遇到以下11种情况来判断是否为可逆矩阵:
1、秩等于行数。
2、行列式不为0。
3、行向量(或列向量)是线性无关组。
4、存在一个矩阵,与它的乘积是单位阵。
5、作为线性方程组的系数有唯一解。
6、满秩。
7、可以经过初等行变换化为单位矩阵。
8、伴随矩阵可逆。
9、可以表示成初等矩阵的乘积。
10、它的转置矩阵可逆。
11、它去左(右)乘另一个矩阵,秩不变。
❸ 矩阵乘法怎么算
比如乘法AB
一、
1、用A的第1行各个数与B的第1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1行第1列的数;
2、用A的第1行各个数与B的第2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1行第2列的数;
3、用A的第1行各个数与B的第3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1行第3列的数;
依次进行,(直到)用A的第1行各个数与B的第末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1行第末列的的数。
二、
1、用A的第2行各个数与B的第1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2行第1列的数;
2、用A的第2行各个数与B的第2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2行第2列的数;
3、用A的第2行各个数与B的第3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2行第3列的数;
依次进行,(直到)用A的第2行各个数与B的第末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2行第末列的的数。
依次进行,
(直到)用A的第末行各个数与B的第1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末行第1列的数;
用A的第末行各个数与B的第2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末行第2列的数;
用A的第末行各个数与B的第3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末行第3列的数;
依次进行,
(直到)用A的第末行各个数与B的第末列各个数对应相乘后加起来,就是乘法结果中第末行第末列的的数。
矩阵相乘最重要的方法是一般矩阵乘积。它只有在第一个矩阵的列数(column)和第二个矩阵的行数(row)相同时才有意义[1]。一般单指矩阵乘积时,指的便是一般矩阵乘积。一个m×n的矩阵就是m×n个数排成m行n列的一个数阵。由于它把许多数据紧凑的集中到了一起,所以有时候可以简便地表示一些复杂的模型。
❹ 两个矩阵的乘积怎么计算两个矩阵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有乘积
矩阵乘积分两种:
第一:点乘。对矩阵要求是:两个矩阵的行列相等,
例如,A(3,3)
.B(3,3)
.
在matlab中,C=A.*B
,对应的数相乘,得到的C(3,3)
第二是
矩阵相乘。要求:第一个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的行数,
例如,A(3,4)
*B(4,2)
.
matlab中,使用C=A*B
,
得到的C(3,2)
。
❺ 两个矩阵相乘怎么计算
矩阵相乘需要前面矩阵的行数与后面矩阵的列数相同方可相乘。
第一步先将前面矩阵的每一行分别与后面矩阵的列相乘作为结果矩阵的行列。
第二步算出结果即可。
第一个的列数等于第二个的行数,A(3,4) 。B(4,2) 。C=AB,C(3,2)。
(5)矩阵算法积扩展阅读:
矩阵相乘最重要的方法是一般矩阵乘积。只有在第一个矩阵的列数(column)和第二个矩阵的行数(row)相同时才有意义 。
一般单指矩阵乘积时,指的便是一般矩阵乘积。一个m×n的矩阵就是m×n个数排成m行n列的一个数阵。由于它把许多数据紧凑的集中到了一起,所以有时候可以简便地表示一些复杂的模型。
❻ n阶矩阵内积的计算公式
矩阵的内积参照向量的内积的定义是:两个向量对应分量乘积之和。
比如: α=(1,2,3), β=(4,5,6)
则 α, β的内积等于 1*4 +2*5 + 3*6 = 32
α与α 的内积 = 1*1+2*2+3*3 = 14
设Ann=[aij](其中1<=i,j<=n),Bnn=[bij](其中1<=i,j<=n);
则矩阵A和B的内积为C1n=[∑(i=1到n求和)aij*bij](其中1<=i,j<=n)。
此时内积C1n为1行,n列的矩阵。
举例子矩阵A和B分别为:
[1 2 3]
[4 5 6]
[7 8 9]
和
[9 8 7]
[6 5 4]
[3 2 1]
则内积为:
[1*9+4*6+7*3 2*8+5*5+8*2 3*7+6*4+1*9] = [54 57 54]
(6)矩阵算法积扩展阅读
在线性代数中,三角矩阵是方形矩阵的一种,因其非零系数的排列呈三角形状而得名。三角矩阵分上三角矩阵和下三角矩阵两种。
设A是n阶方阵,如果数λ和n维非零列向量x使关系式Ax=λx成立,那么这样的数λ称为矩阵A特征值,非零向量x称为A的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式Ax=λx也可写成( A-λE)X=0。这是n个未知数n个方程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它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行列式| A-λE|=0。
若λ是可逆阵A的一个特征根,x为对应的特征向量,则1/λ 是A的逆的一个特征根,x仍为对应的特征向量。
若 λ是方阵A的一个特征根,x为对应的特征向量,则λ 的m次方是A的m次方的一个特征根,x仍为对应的特征向量。
设λ1,λ2,…,λm是方阵A的互不相同的特征值。xj是属于λi的特征向量( i=1,2,…,m),则x1,x2,…,xm线性无关,即不相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