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编译原理中文法变换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如:
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着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这段文章要说明的是:年龄稍大,记忆力不一定就差。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先提供了实验结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为止,未尝不可,但不够具体,也缺乏说服力,于是,又举出了一个实例:马克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只用六个月时间便精通了俄语。这样一来,内容具体了,说服力增强了。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例如:“图书馆的藏书有中国的、古典的、外国的、科技的、文学的、现代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这里用了不只一个标准,所以表达不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
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着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18461.html
⑵ 跪求一篇计算机论文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一. 访问WEB数据库的多种方案
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有多种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主要有:
1.公共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CGI是较早实现的技术。适用于多种服务器平台,如UNIX、WINDOWS等,但CGI的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功能有限、不具备事务处理功能、占用服务器资源较多。
2. 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IDC(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
IDC集成在ISAPI(Internet Server API)中,充分利用了DLL技术,易扩充,但编程较CGI更为复杂,只适用于小型数据库系统。
3. 先进数据库连接器ADC(Advance Database Connector)
ADC提供了ActiveX Control来访问数据库,它的主要特点是数据查询由用户端浏览器执行,因而需将服务器端数据库中的部分记录下载到用户端,系统开销较大、响应慢,只适用于特别频繁的数据库查询操作。
4. java/JDBC语言编程
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易移植、多线程控制的语言,可通过JDBC去连接数据库。用JAVA/JDBC编写的软件可移植性强,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但其执行效率和执行速度还不理想,目前无法建立高效、高速的应用。
5. 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
ASP是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WEB应用开发技术,着重于处理动态网页和WEB数据库的开发,编程灵活、简洁,具有较高的性能,是目前访问WEB数据库的最佳选择。
二. ASP简介
1.ASP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 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
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
2.ASP页面的结构:
ASP的程序代码简单、通用,文件名由.asp结尾,ASP文件通常由四部分构成:
1) 标准的HTML标记:所有的HTML标记均可使用。
2) ASP语法命令:位于<% %> 标签内的ASP代码。
3) 服务器端的include语句:可用#include语句调入其它ASP代码,增强了编程的灵活性。
4) 脚本语言:ASP自带JScript和VBScript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ASP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它脚本语言,如Perl、Rexx等。
3.ASP的运行环境
目前ASP可运行在三种环境下。
1) WINDOWS NT server 4.0运行IIS 3.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以上。
2) 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运行Peer Web Server 3.0以上。
3) WINDOWS 95/98运行PWS(Personal Web Server)。
其中以NT server上的IIS功能最强,提供了对ASP的全面支持,是创建高速、稳定的ASP主页的最佳选择。
4.ASP的内建对象
ASP提供了六个内建对象,供用户直接调用:
1) Application对象:负责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可用来在指定的应用程序的所有用户之间共享信息。
2) Session对象:存贮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只被该用户访问,当用户在不同WEB页面跳转时,Session中的变量在用户整个会话过程中一直保存。Session对象需cookie支持。
3) Request对象:从用户端取得信息传递给服务器,是ASP读取用户输入的主要方法。
4) Response对象:服务器将输出内容发送到用户端。
5) Server对象:提供对服务器有关方法和属性的访问。
6) Object Context对象:IIS 4.0新增的对象,用来进行事务处理。此项功能需得到MTS(Microsoft Transcation Server)管理的支持。
5. ASP的主要内置组件:
1) Ad Rotator组件:用来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用于WWW上日益重要的广告服务。
2) Browser Capabilities组件:确定访问WEB站点的用户浏览器的功能数据,包括类型、性能、版本等。
3) Database Access组件:提供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来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
4) File Access组件:提供对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写功能。
5) Content Linking组件:生成WEB页内容列表,并将各页顺序连接,用于制作导航条。
此外,还可安装Myinfo、Counters、Content Rotator、Page Count等组件,用户也可自行编制Actiive组件,以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6. Database Access组件ADO
WWW上很重要的应用是访问WEB数据库,用ASP访问WEB数据库时,必须使用ADO组件,ADO是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通过在WEB服务器上设置ODBC和OLEDB可连接多种数据库:如SYBASE、ORACLE、INFORMIX、SQL SERVER、ACCESS、VFP等,是对目前微软所支持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ADO组件主要提供了以下七个对象和四个集合来访问数据库。
1) 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
2) Command对象:执行SQL指令,访问数据库。
3) Parameters对象和Parameters集合:为Command对象提供数据和参数。
4) RecordSet对象:存放访问数据库后的数据信息,是最经常使用的对象。
5) Field对象和Field集合:提供对RecordSet中当前记录的各个字段进行访问的功能。
6) Property对象和Properties集合:提供有关信息,供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Field对象使用。
7) Error对象和Errors集合:提供访问数据库时的错误信息。
三. ASP访问数据库步骤
在ASP中,使用ADO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定义数据源
在WEB服务器上打开“控制面板”,选中“ODBC”,在“系统DSN”下选“添加”,选定你希望的数据库种类、名称、位置等。本文定义“SQL SERVER”,数据源为“HT”,数据库名称为“HTDATA”,脚本语言采用Jscript。
2,使用ADO组件查询WEB数据库
1) 调用Server.CreateObject方法取得“ADODB.Connection”的实例,再使用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
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Open(“HT”)
2) 指定要执行的SQL命令
连接数据库后,可对数据库操作,如查询,修改,删除等,这些都是通过SQL指令来完成的,如要在数据表signaltab中查询代码中含有“X”的记录
sqlStr = “select * from signaltab where code like ‘%X%’”
rs = conn.Execute(sqlStr)
3) 使用RecordSet属性和方法,并显示结果
为了更精确地跟踪数据,要用RecordSet组件创建包含数据的游标,游标就是储存在内存中的数据。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sqlStr,conn,1,A)
注:A=1读取
A=3 新增、修改、删除
在RecordSet组件中,常用的属性和方法有:
rs.Fields.Count: RecordSet对象的字段数。
rs(i).Name: 第i个字段的名称,i为0至rs.Fields.Count-1
rs(i): 第i个字段的数据,i为0至rs.Fields.Count-1
rs("字段名"): 指定字段的数据。
rs.Record.Count:游标中的数据记录总数。
rs.EOF: 是否最后一条记录。
rs.MoveFirst: 指向第一条记录。
rs.MoveLast: 指向最后一条记录。
rs.MovePrev: 指向上一条记录。
rs.MoveNext: 指向下一条记录。
rs.GetRows: 将数据放入数组中。
rs.Properties.Count: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属性个数。
rs.Properties(item).Name: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名称。
rs.Properties: 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值。
rs.close(): 关闭连接。
4) 关闭数据库
conn.close()
四.查询WEB数据库举例
下面这段示例程序是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的 signaltab表,表中有三个字段:code(代码字段,字符型,3位),class(分类字段,字符型,10位),memo(备注字段,字符型,20位)。程序中数据源DSN:HT、用户名:client、口令:passwd。
屏幕输入页面input.asp
<% @ language=javascript %>
<html>
<head>
<title>请输入查询条件PLEASE INPUT CONDITION</title>
</head>
<form action=shotquery.asp METHOD="post" target="_self">
<input TYPE="text" size=6 maxlength=3 NAME=signalCode VALUE="代码"> </font></p>
</center></div><p></p>
<inpu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submit" VALUE=“确认” NAME="B1"
<input TYPE="reset" VALUE=“清除”NAME="B2">
<inpu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button" NAME="B3" VALUE=“返回”
onCLICK="window.history.back()">
</font></p>
</center></div>
</form>
</body>
</html>
数据库处理程序shotquery.asp
<!--#include virtual="/master/lib.inc"-->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runat=server>
var signalCode=Request.Form("signalCode");
dbConn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dbConn.open("DSN=HT;UID=client;PWD=passwd");
rs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var sqlStr = "select * from signaltab order by code";
rs.open(sqlStr,dbConn,1);
if(rs.RecordCount < 1) {
Response.write("<p> 无符合条件记录</p>");
Response.write("<p><form> <input type='button' value=' 返回' onclick='window.history.back()' name='b1'></form></p>");
}
else {
Response.write("<P><center><B>数据查询结果</B></center></P>");
Response.write("<tr><td><b>代码</b></td><td><b>分类</b></td><td><b>备注</b></td>");
for(var i = 1;i <= rs.Pagesize;i++) {
if(!rs.Eof) {
Response.write("<td><span style='font-size:9t'>"+rs("code")+"</span></td>");
Response.write("<td><span style='font-size:9t'>"+rs("class")+"</span></td>");
Response.write("<td><span style='font-size:9t'>"+rs("memo")+"</span></td>");
Response.write("</tr>");
rs.MoveNext();
}
else break;
}
Response.write("</table></form>");
rs.close();
dbConn.close();
}
</script>
⑶ 结合工作体检,谈谈你对编译原理的认识,以及其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中的地位.
觉得编译原理对了解程序有好处,就拿正规表达式来说吧,正规表达式定义了一种正则文法,根据文法定义语言
⑷ 何炎祥的主要论文
1.陈伟,何炎祥,彭文灵,“一种轻量级的拒绝服务攻击检测方法”, 计算机学报, 2006,29(8)。
2.陈益峰,何炎祥,曹建农,“内容传递网络处理能力受限代理放置贪婪算法”, 软件学报,2007,18(1)。
3.Furu Wei, Wenjie Li, Qin Lu, and Yanxiang He. Applying Two-Level Mutual Reinforcement Ranking Algorithm in Query-Oriented Multi-document Summariz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ASIST),2009. 60(9)。
4.何炎祥,曹强,刘陶,韩奕,熊琦,一种基于小波特征提取的低速率DoS 检测方法, 软件学报, 2009,20(4)。
5.Furu Wei, Wenjie Li, Qin Lu, and Yanxiang He. A Document- Sensitive Graph Model for Multi-Document Summarizatio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KAIS, 2010.22(2)。
6.何炎祥,刘陶,吴伟,“可信编译器关键技术研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8,32(8)。
7.何炎祥,吴伟,刘陶等,“可信编译理论及其核心实现技术:研究综述”,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1,1,5(1)。
8.刘陶,何炎祥,熊琦,“一种基于Q学习的LDOS攻击实时防御机制及其CPN实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3,48(3)
9.何炎祥,陈勇,吴伟等,“基于编译支持错误跟踪的测试用例自动化生成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9,49(9)。
10.何炎祥,吴伟,陈勇等,“基于SMT求解器的路径敏感程序验证”,软件学报,2012,23(10)。
11.徐超,何炎祥,吴伟等, “基于模拟关系的编译优化实现正确性验证方法”, 电子学报, 2012, 40(11)。
12.Yanxiang He, Wei Wu, Yong Chen,An efficient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currency errors in object-oriented programs.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2, 55(12)。
1. 何炎祥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模拟试题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8。
2.何炎祥等,《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模拟试题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8。
3.何炎祥,宋文欣,彭锋,《高级操作系统》,科学出版社,1999, 国家九五 重点计划教材。
4.何炎祥主编,《编译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2003,2005 2010。
5.何炎祥主编,《操作系统原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
6.何炎祥主编,《操作系统原理学习与解题指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7.何炎祥,陈莘萌,《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8.何炎祥,熊前兴主编,《操作系统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9.何炎祥,朱晓峰,《操作系统原理学习指导与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10.Liu Yunsheng, He Yanxiang 主编,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Software Technology 2002 (ISFST’2002), Published by HUST press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Wuhan, China, 2003。
11.朱福喜,何炎祥,《并行分布计算中的调度算法理论与设计》,武汉大学出版 社, 2003,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12.何炎祥,李飞,李宁,《计算机操作系统》,(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何炎祥,《操作系统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
14.何炎祥,《编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何炎祥,李飞,李宁,《编译原理及其习题解答》,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6.何炎祥,《分布式操作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何炎祥主编,《第八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
18.Xiaohua Jia, Jie Wu,Yanxiang He (Eds.), Proceeding of Mobile Ad-hoc and Sensor Networks ,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SN 2005 , Wuhan, China, December 13-15, 2005。
19.何炎祥,石莹,王娜,《程序设计基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 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0.萧国政,何炎祥,孙茂松主编,《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 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1.Yanxiang He, Guozheng Xiao, Maosong Sun (Chief Editors), Recent Advance of Chinese Computing technologies, Proceedings of ICCC2007, Wuhan, China, October 13-15,2007。
22. 何炎祥,伍春香,王汉飞,《编译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3.何炎祥,刘陶,《降质服务攻击及其防范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4.何炎祥,吴钊,《动态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与性能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
25.何炎祥,吴伟,《可信编译构造理论与关键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
⑸ 编译原理 相关论文
擦!这是谁啊!肯定认识…………
⑹ flash动画 论文
1、 flash mtv设计(论文+程序+答辩ppt)
2007-03-30 17:57 221,696 Flash MTV.ppt2007-03-30 15:47 3,427,840 mtv.fla2007-03-...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2.26 MB 日期:2008-05-12
2、 flash俄罗斯方块游戏(论文+源程序)
中文摘要本毕业设计课题为指导老师孔令德教授指定,使用FLASHMX8软件开发,俄罗斯方块游戏全部功能使用FLASHMX软件中的脚本命令来实现,本游戏由两大模块来组合在一起,一大模块是游戏界面,包括游戏...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1.32 MB 日期:2007-07-17
3、 flash《编译原理》网上教学系统建设——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课件设计(开题报告+论文+程序)
摘 要本文介绍了以Flash MX 为开发平台的《编译原理》——自顶向下语法分析的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进行了概括介绍后,就该课题阐述了设计的思想、设计过程及实现方法。本次设...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1.28 MB 日期:2007-05-28
4、 Flash游戏(论文+源文件)
摘 要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PC已经逐渐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工具。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PC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在娱乐方面,近年来游戏业发展迅速,无论单机游戏还是网络游戏都不是四、五年前那么单一...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2.77 MB 日期:2007-05-13
5、 基于FLASH和XML技术的多功能数据挖掘器可视化控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文件)
摘 要 数据挖掘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重要的数据模式,对商务决策、知识库、科学和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数据和信息之间的鸿沟要求系统地开发数据挖掘工...
类别:毕业设计 大小:459 KB 日期:2007-01-16
http://www.tabobo.cn/soft/search.asp?act=Topic&classid=&keyword=flash+%C2%DB%CE%C4&btn=+%CB%D1%CB%F7+
⑺ 求论文《编译原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我截图和老师说,让你挂科,哈哈
⑻ 倪志伟的论文专着
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有15篇论文被EI或ISTP收录。出版的教材或专着有:
1.《Foxpro实用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主编)
2.《用C++建造专家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 (副主编)3.《机器学习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副主编)
4.《编译原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5年11月(主编)
5.《现代物流技术》,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1月(主编)(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6.《物流信息系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年2月(副主编)
7. 《智能管理技术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主编)
8. 《动态数据挖掘》,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主编)
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 [1] Zhangjun Wu, Xiao Liu, Zhiwei Ni, Dong Yuan, Jinjun Chen, Yun Yang: A Market-Oriented Hierarchical Scheling Strategy in Cloud Workflow Systems,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Volume 63,Issue 1,pp.256-293,2013.(UT WOS:000313166000013).[2] Xiao Liu,Zhiwei Ni,et al.A Novel Statistical Time-Series Pattern based Interval Forecastting Strategy for Activity Durations in Workflow Systems.Journal of Software and system,2011,(84),354-376.(SCI indexed)[3] Liping Ni, Zhiwei Ni, YaZhuo Gao.Stock trend Prediction Based on Fractal Feature Selection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s,2011,(38),5569-5576.(SCI indexed)[4]Xiao Liu,Zhiwei Ni,et al.A probabilistic strategy for temporal constraint management in scientisfic workflow systems.Concurrrency and Computation :Pratice and Experience,2011,23(16),1893-1919.(SCI indexed) [5] Xiao Liu, Zhiwei Ni, Zhangjun Wu, Dong Yuan, Jinjun Chen, Yun Yang: A Novel General Framework for Automatic and Cost-Effective Handling of Recoverable Temporal violations in Scientific Workflow Systems,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System,2011,(84),492-509. (SCI indexed ) [6]Zhiwei Ni,Junfeng guo ,et al.An Efficient Method for Improving Query Efficiency in Data Warehouse.Journal of software,2011,6(5),857-865.[7]高雅卓, 倪志伟等.连续属性上的OLAP查询建模方法研究.情报学报,2011,30(4),372-379.[8]张以文,倪志伟等.云计算环境下动态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模型.计算机科学,2011,38(7),212-215.[9]倪志伟,公维峰等.数据流中随机型分型维数计算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2011,38(4),209-212.[10]倪志伟,吴昊等.基于改进的经验模态分解的时间序列匹配算法.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1),2395-2399.[11]姜苗,倪志伟等.数据流时间窗口中闭频繁项集的在线挖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8),729-745.[12] Zhangjun Wu, Zhiwei Ni, Lichuan Gu, Xiao Liu: A Revised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Cloud Workflow Scheling,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IS2010), Nanning, China, 11-14 Dec. 2010 (EI indexed) [13] Xiao Liu, Zhiwei Ni, Zhangjun Wu, Dong Yuan, Jinjun Chen, Yun Yang: A Framework for Handling Fine-Grained Recoverable Temporal Violations in Scientific Workflows, 1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ICPADS2010), Shanghai, China, December 7-11, 2010, on Sept. 05, 2010 (EI indexed). [14] Yazhuo Gao, Zhiwei Ni, Yuxiao Zhao.A scheling strategy for OLAM task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financial BI system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Financial Engneering .2009会议论文集: 435-440 (EI收录) [15] Zhiwei Ni, Dan Han, Gongrang Zhang, Yazhuo Gao.Extension CBR Retrieval.AICI2009:224—227 (EI收录) [16] Zhangjun Wu, Zhiwei Ni,Chang Zhang, Lichuan Gu. A Novel PSO for Multi-stage Portfolios Plannin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ICI2009),71—77 (EI收录) [17] Chang Zhang, Zhiwei Ni, Zhangjun Wu,Lichuan Gu. A Novel Swarm Model with Quasi-Oppositional Particl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FITA 2009), pp.325-330 (EI收录) [18] Li Fenggang, Wang Xiaolu, Ni Zhiwei, Ni Liping. Semantic Analysis Based Literature Transaction System of Xi-An Medical Authority,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2010),Volume6,No.3 ,219—226 [19] Xiao Liu, Jinjun Chen, Zhangjun Wu, Zhiwei Ni, Dong Yuan, Yun Yang.Handling Recoverable Temporal Violations in Scientific Workflow Systems: A, Workflow Rescheling Based Strategy,2010,pp.534-537 [20]Chao Wang ,Zhi-wei Ni ,Jun-fen Guo.A Fast Bidirectional Method for Mining Maximal Frequent Itemset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s and Optimization (CSO 2010),447—450 [21]倪志伟,高雅卓,李伟东,束建华.基于矩阵的增量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44(13):153-155 [22]刘斌,倪志伟,赵敏.基于属性重要性的贪心算法的改进算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33(8):1185-1188 [23]王丽红,倪志伟, 高雅卓.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多目标车间作业调度问题.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 ,18(10):49—52 [24]吴姗,倪志伟,罗贺,郑盈盈.一种基于密度的无监督联系发现方法.中国管理科学,2008,16:29—32 [25]梁敏君,倪志伟,倪丽萍,杨葛钟啸.基于网格与分形维数聚类算法.计算机应用,2009,29(3):830-833 [26]倪丽萍,倪志伟,吴昊,叶红云.基于分形维数和蚁群算法的属性选择方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2009,22(2):293—298(EI收录) [27]倪志伟,倪丽萍,杨葛钟啸.分形技术在案例库维护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2009,29(6):1598—1604 [28]倪志伟,吴姗,胡汤磊.联系发现在证券客户划分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18):201--204 [29]Dan Han, Zhiwei Ni, Gongrang Zhang, Hongyu Wang, Jun Yan. Research and Design the Extension Case BaseBased on CBR. BIFE International meeting, 2009,:210—214 (EI收录) [30]郑盈盈,倪志伟,吴姗,王丽红.基于移动网格和密度的数据流聚类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8):129--131 [31]王园园,倪志伟,赵裕啸,伍章俊.基于决策树的模糊聚类评价算法及其应用.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9,19(9):232-235 [32]严军,倪志伟,王宏宇,韩丹.案例推理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26(10):3846-3848 [33]刘慧婷,倪志伟.基于EMD与交叉覆盖算法的个人信用的评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0:4472—4491 [34]刘慧婷,倪志伟.基于EMD与K-means算法的时间序列聚类.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9.10 :803—808 [35]倪志伟,李建洋,李锋刚, 杨善林.案例决策技术及案例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计算机科学,2009,36(11):18—23 [36]郭峻峰, 倪志伟, 高雅卓, 伍章俊.一种提高数据仓库查询效率的有效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9,15(12):2451-2457 (EI收录) [37]高雅卓,倪志伟,郭峻峰,胡汤磊.用户兴趣驱动的冰山数据立方体构建及更新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 2009,36(12):179-182 [38]赵裕啸,倪志伟,王园园,伍章俊.SQL Server 2005数据挖掘技术在证券客户忠诚度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20(2):229-232 [39]李锋刚,倪志伟, 郜峦.案例推理和多策略相似性检索的中医处方自动生成.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27(2):544—547 [40]李建洋,倪志伟,郑金彬,谢秀珍.案例知识维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3):96-99 [41]赵敏,倪志伟,刘斌.K-means与朴素贝叶斯在商务智能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20(4):179-182 [42]王宏宇,倪志伟,严军,韩丹.灰度关联理论在CBR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20(5):96-100 [43]罗义钦,倪志伟,杨葛钟啸.一种新的数据流分形聚类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46 (6): 136-13 [44]查春生,倪志伟,倪丽萍,公维峰.基于相空间重构的股指时间序列相关性分析,计算机技术与发展,计划在2010年第8期刊载 [45]姜苗,倪志伟,王超,戴奇波.在线挖掘数据流混合窗口中闭频繁项集,系统仿真学报, [46]辜丽川,倪志伟,张友华.一种基于核矩阵迭代学习的范例相似度算法,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47] Case base maintenance based on outlier data mining,Proc. 4th Intl. Conf.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IEEE Press, China, 2005.8 ,2861-2864 [48] 基于相似粗糙集的案例特征项的约简维护, 计算机科学,Vol.32,No.8.A , 2005,93-96 [49] 数据流管理与挖掘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28, No.9 , 2005,1157-1162 [50] Case-Based Reasoning Framework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ique.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Shanghai, August,2004,2511-2514 [51] 基于案例和规则相结合的推理技术,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Vol.25,No.7,1155-1158 [52] 集成范例推理系统的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4,Vol.16,No.4, 803-806 [53] 范例推理中范例自动获取的数据挖掘技术,天津大学学报,2003年,Vol.36,No.1,82-86 [54] 基于知识发现的范例推理系统,计算机科学,Vol.30,No.5,2003年,26-29 [55] 范例推理系统中的范例库维护,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24, No.10,2003年10月,1825-1828 [56] Integrated case-based reasoning,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Xi’an,2003,1845-1849 [57]范例推理中的知识发现技术,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Vol.23,No.2,2002年2月,159-162 [58]范例库中特征项权重的发现技术,厦门大学学报, Vol.41,No.2,2002年3月,168-172 [59]用神经网络来实现基于范例的推理系统,计算机工程,2002年7月,Vol.28,No.7 [60]A neural network case-based reaso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Beijing, 2002.11,529-532 [61]范例库上的知识发现,南开大学学报,2002年12月,Vol.35,No.4 [62]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及其数据挖掘技术的探讨,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Vol.16, No.1, 61-65
⑼ 编译原理的应用和发展
http://www.7880.com/Info/Article-3dead480.html
额。。。。查查你们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吧
⑽ “C++软件设计”论文怎么写
1、 计算机双机通讯
2、 轴上无散焦球面反射镜聚光计算机仿真
3、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预算模块设计
4、 编译原理CAI软件界面的设计
5、 基于Ciient/Server的学籍管理软件
6、 Window95下远程文件传输程序的设计
7、 砼抗钢筋锈蚀专家系统解释部件的研究
8、 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销售模块
9、 多媒体在主页制作中的应用
10、 256色图像的生成和处理及动画生成
11、 实验教学网络指导系统
12、 学生的Web站点建设
13、 三维动画在结构化学中的应用
14、 HomePage主页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巧
15、 MINIX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16、 PIMS基于Internet的C/S设计与实现
17、 高温炉实验温度监测图形设计及数据处理
18、 Windows NT组网络技术禄探
19、 教师教学评估设计
20、 网络教学评估设计
21、 三维图形变换的CAI课件的开发
22、 网络考试通信程序—基于IPX和SPZ协议
23、 数据结构出题系统
24、 Linux操作系统的研究
1、 算法理论与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