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女人排卵期是怎么算呢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如从避孕方面考虑,可以将女性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安全期避孕就是在排卵期内停止性生活的一种避孕方法。这是一种传统的避孕方法,在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问世之前是国内外常用的避孕方法之一。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卵子自卵巢排出后在输卵管的内能生存1-2天,以等待受精;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的生殖道内可维持2-3天受精能,故在卵子排出的前后几天里性交容易受孕。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因为在排卵期内性交容易受孕,所以排卵期又称为易受孕期或危险期。 安全期又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从月经干净那天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的那段日期为排卵前安全期。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为排卵后安全期。排卵后安全期比排卵前安全期更安全。这是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受环境变化和情绪波动等影响使排卵提前,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会缩短,而自已并不知道,这样排卵前安全期就不大安全了。卵巢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先后排两次卵的机会是极少的,即排卵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前这段时间一般不会再发生第二次排卵,所以,排卵后安全期就比较安全。 采用安全期避孕的关键是测定女性的排卵日期。卵巢排卵时,一般没有特殊感觉,即使有些女性可能有下腹痛、腰酸、乳房发胀及情绪改变等症状,但这些现象不是排卵时的特有症状,故不能作为排卵的依据。月经和排卵呈周期性变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掌握了两者的变化规律,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测定排卵日期。测定排卵日期的方法很多,而女性能够自已掌握的方法有:根据月经周期推算、测量基础体温以及观察宫颈粘液分泌等。 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例如,某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采用日历法避孕容易失败。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因健康情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可以使排卵推迟或提前,这样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来的排卵期就不够正确。据国外统计,采用日历法避孕的失败率达14.4%-47%。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能正确掌握推算安全期的人使用。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探亲期夫妇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的女性等使用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② 想受孕,排卵期的计算
推算方法就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 这也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因为在月经周期里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 例如,以月经周期为30天为例来算,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9月29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从10月29日减去14天,则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从10月10-19日这十天为排卵期。
③ 怎么算排卵期和怀孕周期
推算排卵期 一、日历法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妇女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 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例如,某妇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 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如月经周期一直准确,排卵日可能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卵细胞排出后,大约能存活2~5天,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可存活1~3天,因此,在排卵日前5-7天和排卵日后4-6天内性交容易怀孕!除此之外的日期则相对安全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妇女。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妇女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二、基础体温法 基础体温是指健康人清晨醒后的体温,一般它是一天最低的体温。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排卵后体温立即升高,并持续到下个月经周期开始。利用女性基础体温这一变化规律,找到她的排卵日,并在其前3~4天和后5~7天不性交。 三、阴道分泌物观察法 女性阴道分泌物随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而有规律的变化着。排卵期粘液越来越多,阴道内有潮湿感,粘液变清,粘液可以拉丝,最长可达10厘米。这种粘液持续的最后一天,一般为排卵日。在其前3~4天和后5~7天不性交。 预产期 一、预产期推算 确定怀孕后,夫妻双方都急切地希望知道小宝宝将在何年何月何日出世,也就是推算孩子的预产期。一般来说,妇女的怀孕期一般为280天(即40周)左右,俗称“十月怀胎”。那么该如何推算预产期呢? 推算预产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末次月经计算 此种方法最常用且最简便,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规律,每28-30天行经1次,末次月经又记得准确。就可以用公式计算,从末次月经第1天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若按农历计算,其月份也是加9或减3,日期应加14。 例如末次月经第一日为2002年4月24日,预产期应为2003年1月31日;如果末次月经第一日为农历2002年4月24日,预产期应为农历2003年2月8日。 每3周来1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0天-1周=39周; 每4周来1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0天=40周; 每5周来1次月经的妇女,其妊娠期限应为280天+1周=41周。 (2)按引起妊娠的性交日期 从性交日期起第266天,即为分娩的预定日期。 (3)按早孕反应出现的日期计算 有的妇女月经周期不规律,或忘记了末次月经日期,或产后、流产后月经尚未来潮又怀孕了,只要记得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出现的时间,也可以用以推算预产期。因一般早孕反应出现在6孕周左右,故计算公式为: 预产期=早孕反应出现日期+34周。 (4)按子宫底高度计算 用测得的子宫底高度数值对照正常值表,可知相当的孕周,在此日期上加40周的得数为预产期。 一般情况下,实际的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 (5)按出现胎动的日期计算 初产妇胎动约于第18孕周出现,经产妇因为有了经验,比初产妇提前2周,即在16周末已能感觉胎动。故计算公式为: 初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2周。 经产妇预产期=胎动出现日期+24周。 通过以上方法,孕妇可以自行推算获知宝宝出生的日期,另外如果孕妇既记不清末次月经时间,又无早孕反应,且还未感知胎动时,可由医生通过B超及子宫底高度协助推测预产期。 (6)按B超结果计算 B超下测胎囊、胎儿坐高、胎头双顶径或胎儿股骨长度的径线,用测得的数值对照正常值表,可知相当的孕周,在此日期上加40周的得数为预产期。 二、过了预产期 有人会担心超过了预产期以后,胎儿会越来越大,大到造成难产,其实,孕妈妈不必为此担忧。根据统计,恰好在预产期当天出生的婴儿只占全体新生儿的5%左右,而在预产期前后14天出生的婴儿,大约占85%。过了预产期,胎儿的发育自然减缓,这是因为胎盘功能逐渐减退,但胎盘功能良好者,胎儿还可继续生长。 而且现在医学发达,可以利用无应力测试、音响刺激测试及胎盘功能测试等检查,来测知胎盘功能是否正常,以及用B超声检查,胎儿是否安全。如果检查结果没有任何异常的话,只需安心等待自然阵痛发生。过了预产期两周以上仍未生产时,医学上称为“过期妊娠”。若是胎盘发生老化现象的话,就可能使胎儿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此,当胎盘功能老化时,就必须利用人工的方法引起阵痛,尽快让孩子生下来。有些孕妇一听到引产,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认为这并不是正确的。 因为有些过期妊娠对孕妇自身和胎儿来说,都增加了危险。所以,应认真听取医生的说明,一旦理解同意后,就该全力配合医生处理。 三、怀孕初期常见现象 1、怀孕初期的嗜睡现象 怀孕初期,孕妇常感精神不济,动不动就想睡觉,其实无需太担心,嗜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足够的睡眠对孕妇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嗜睡情形影响了生活或是作息,建议准妈咪可以少量多餐,维持血糖一定浓度; 此外,疲倦时不妨小睡片刻,但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以免夜里失眠。而丈夫心理上的支持与行动上的关怀更是莫大的帮助。 2、怀孕初期小心异常腹痛 怀孕期间的腹痛是很常见的现象,腹痛的原因很多,有些是怀孕的正常现象,有些则代表严重的疾玻怀孕初期的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乃是由于怀孕后子宫变大,子宫韧带受牵扯而引起。通常这种疼痛并不会很严重,可能会造成一些不适,但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疼痛的位置并不固定,有时在左下腹,有时则在右下腹,疼痛时间持续很短。 3、怀孕初期应避免出入高温场所 高温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可是对准妈咪来说,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又无法散热,很可能会造成胎儿畸形。这是因为怀孕初期胎儿尚未成形,胚胎在子宫壁内还不稳定,假使孕妇使身体内的温度高过38.9℃,即会导致胚胎内染色体断裂或胎儿脑神经系统缺陷。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④ 打算怀孕,请问女人排卵期怎么算呀
干净后6天,天天性交,到第14天结束,夫妻休息,月经不来了,要注意,多半怀孕有喜了,月经来了,一个月不行,再下一个月。
夫妻身体要调养好,有无病先检查治疗好,不要等怀上了
,感染什么的,间接再治疗,麻烦死了,对胎儿也不好。
⑤ 关于排卵期的算法
教你如何正确推算排卵期
常用的推算“排卵期”的方法有:
1、宫颈粘液观察法(须在医院做)。
2、基础体温测定法。既:在机体经较长时间睡眠后醒来(一般在清晨),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及说话前,所测得的体温,为基础体温。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于月经前半期较低,排卵期更低,排卵后24小时~几天内可突然或缓慢上升0.3—0.6℃。
因此测量基础体温最好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坚持每天测量,并用坐标纸纪录,以便观察分析。
3、行经日期推算法。既: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期”。然而,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因为大多数妇女月经不那麽规则。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较可靠,但有些麻烦。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推算方法,愿能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28天—18天=
10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
30天—11天=19天
即:这位妇女的“排卵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一次,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的“排卵期”为: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17天。此种计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基点,向后顺算天数,而不是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基点,倒算天数,因此不易弄错。找出“排卵期”后,如想怀孕,可从“排卵期”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性交一次,连续数月,极有可能怀孕。如不想怀孕,就要错过“排卵期”过性生活。
⑥ 怎么计算女性排卵期
排卵期计算的九种方法: 排卵期计算方法一:推算法 通常,女性在下次来月经前2周左右(12-16天)排卵。因此可以根据自己以前月经周期的规律自行推算。但是,受到环境、疾病、心情及药物的影响,排卵期也会有所变动,因此推算排卵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排卵期计算方法二:行经日期推算法 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日”。然而,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因为大多数妇女月经不那麽规则。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较可靠,但有些麻烦。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推算方法,愿能对您有所帮助。计算公式为: 排卵日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日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 排卵日第一天=28天—18天=10天 排卵日最后一天=30天—11天=19天 即:这位妇女的“排卵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一次,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的“排卵期”为: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17天。 此种计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基点,向后顺算天数,而不是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基点,倒算天数,因此不易弄错。找出“排卵期”后,如想怀孕,可从“排卵期”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性交一次,连续数月,极有可能怀孕。如不想怀孕,就要错过“排卵期”过性生活。 排卵期计算方法三:超声波检查法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使用阴式B超观察卵巢的大小,测定卵泡的大小,推定排卵期是什么时候。卵泡一般情况下约2-3毫米, 接近排卵日时会逐渐增大,在排卵日的前2天可达到18毫米,排卵当天会增大至20毫米以上。观察日如果正好是排卵日,有时甚至可以在超声波上看到卵泡破裂。 由此可见,利用阴式B超检测排卵是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首先,你可以利用月经周期法预测一个大致的排卵日期,在接近排卵日的某一天进行卵泡测定,观察卵泡大小,并求助于医生的指导。 如果卵泡刚形成或还很小,可以每隔2天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增大速度,当卵泡接近成熟,大约有16毫米左右,可以每天都检测,甚至一天检查2次,直至卵泡成熟。 待卵泡破裂排出卵子后,超声波可以在盆腔内发现少量积掖,证实排卵成功。如果能配合基础体温表,分泌物黏度测试及中期痛的方法,基本可以非常准确地判定排卵日,这样你的受孕几率会大大增加。 排卵期计算方法四:测试排卵期“口红” 因形状酷似口红而得名,实际是一个微型显微镜和一组光感光源,用于观测女性的唾液中的雌激素结晶体图像。女性的雌激素结晶在安全期、临排卵期和排卵期会产生3种不同的图像,通过观察即可确认其生理周期中的安全期、临排卵期和排卵期。 排卵期计算方法五:阿基诺法 阿基诺法也称数学公式法,即从月经周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下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往前推14至15天就是排卵日。如果下次月经来潮的那天为第N天,那么这次的排卵日就是第N-14天。 虽然月经周期的长短每个人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各个周期长短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黄体期的寿命是14天,这是恒定不变的,月经周期的变化是由于卵泡期不同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法简单预测排卵日。 排卵期计算方法六:宫颈黏液法 宫颈黏液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会出现,而且它有着微妙的周期性变化。我们知道子宫颈的内膜腺细胞能分泌粘液,黏液的分泌量及其化学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刚过,黏液分泌量也逐渐增加,并逐渐变得稀薄而透明,类似蛋清,在排卵前达到高峰,也可以这样说,黏液量最多的一天,排卵的概率最高。 此时,用手指伸入阴道深处,沾一些从子宫颈流出的黏液,可以将黏液拉成细丝长达10厘米而不断。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黏液的分泌量显着减少,稠厚而浑浊,延展性差,拉丝时容易断裂。了解粘液的变化规律,若每晚对黏液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的话,你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排卵日。 排卵期计算方法七:中间痛法 有的人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恰好相当于排卵前的时间里,下腹部有疼痛的感觉,称为中间痛或排卵痛。有专家曾调查,有97%的中间痛是在排卵前感觉到的,因此,如有中间痛,则可以认为24小时内将发生排卵。这个方法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缺点是有一小部分人没有中间痛,不能用此法。 排卵期计算方法八:基础体温法 所谓基础体温是指清晨醒来,身体保持安静,心情也处于平静状态时的体温。在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呈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后及卵泡期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因卵巢有黄体形成,产生的孕酮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上升0.3-0.5℃,一直持续到经前1-2日或月经第一日,体温又降至原来水平。 由于人的体温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变化,所以在测定时,必须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每天的睡眠应保持在6小时以上,且每天测量时间要大致相同。 具体方法:每晚临睡前将温度计甩到刻度下,次日醒来,不活动不说话,拿起温度计,放在舌下,含测五分钟。应从月经的第一天(即经血来潮的那一天)开始测量。将逐日测量的体温记录下来做成一个基础体温表。 也可以到医院购买一张专门的基础体温表格,按说明将体温一一标上。正常月经周期,将每日测得的基础体温画成连线则呈双相曲线。若无排卵,基础体温无上升改变而呈单相曲线。 正常排卵妇女,体温升高后应持续12-14日。这张表格作用可是不小。可以用来指导避孕与受孕,协助诊断妊娠,协助诊断月经失调。 基础体温上升4日后可肯定已排卵,此时至月经来潮前的10日称安全期。基础体温上升前后2-3日是排卵期范围,易受孕称为易孕期。如果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可以很好的指导避孕及受孕。 排卵期计算方法九:测尿法 可在医生指导下B超监测卵泡,当卵泡达1.8厘米左右时,测尿LH,每2-4小时一次,出现跌峰时可认为是尿LH峰。排卵在峰值出现后的12-24小时内。 如果不方便监测卵泡,可以结合以前的月经周期,在预计排卵的前两天,测尿LH,开始间隔的时间可以较大,当尿LH值明显上升时,可以间隔2-4小时监测一次。此方法为半定量性质,操作简单,经济,无损伤,便于自我监测。
⑦ 排卵期怎么算的啊
排卵期计算方法一:推算法
通常,女性在下次来月经前2周左右(12-16天)排卵。因此可以根据自己以前月经周期的规律自行推算。但是,受到环境、疾病、心情及药物的影响,排卵期也会有所变动,因此推算排卵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2
排卵期计算方法二:行经日期推算法
认为每次排卵都应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故将排卵前5天—排卵后5天称为“排卵日”。然而,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因为大多数妇女月经不那麽规则。相比之下前两种方法较可靠,但有些麻烦。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一种简便而较可靠的推算方法,愿能对您有所帮助。计算公式为:
排卵日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日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
排卵日第一天=28天—18天=10天
排卵日最后一天=30天—11天=19天
即:这位妇女的“排卵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一次,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的“排卵期”为: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17天。
此种计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基点,向后顺算天数,而不是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基点,倒算天数,因此不易弄错。找出“排卵期”后,如想怀孕,可从“排卵期”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性交一次,连续数月,极有可能怀孕。如不想怀孕,就要错过“排卵期”过性生活。
3
排卵期计算方法三:超声波检查法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使用阴式B超观察卵巢的大小,测定卵泡的大小,推定排卵期是什么时候。卵泡一般情况下约2-3毫米, 接近排卵日时会逐渐增大,在排卵日的前2天可达到18毫米,排卵当天会增大至20毫米以上。观察日如果正好是排卵日,有时甚至可以在超声波上看到卵泡破裂。
由此可见,利用阴式B超检测排卵是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首先,你可以利用月经周期法预测一个大致的排卵日期,在接近排卵日的某一天进行卵泡测定,观察卵泡大小,并求助于医生的指导。
如果卵泡刚形成或还很小,可以每隔2天进行一次超声检查,监测卵泡增大速度,当卵泡接近成熟,大约有16毫米左右,可以每天都检测,甚至一天检查2次,直至卵泡成熟。
待卵泡破裂排出卵子后,超声波可以在盆腔内发现少量积掖,证实排卵成功。如果能配合基础体温表,分泌物黏度测试及中期痛的方法,基本可以非常准确地判定排卵日,这样你的受孕几率会大大增加。
4
排卵期计算方法四:测试排卵期“口红”
因形状酷似口红而得名,实际是一个微型显微镜和一组光感光源,用于观测女性的唾液中的雌激素结晶体图像。女性的雌激素结晶在安全期、临排卵期和排卵期会产生3种不同的图像,通过观察即可确认其生理周期中的安全期、临排卵期和排卵期。
5
排卵期计算方法五:阿基诺法
阿基诺法也称数学公式法,即从月经周期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下次月经开始的第一天)往前推14至15天就是排卵日。如果下次月经来潮的那天为第N天,那么这次的排卵日就是第N-14天。
虽然月经周期的长短每个人有所不同,即使同一个人各个周期长短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黄体期的寿命是14天,这是恒定不变的,月经周期的变化是由于卵泡期不同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用数学公式法简单预测排卵日。
6
排卵期计算方法六:宫颈黏液法
宫颈黏液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会出现,而且它有着微妙的周期性变化。我们知道子宫颈的内膜腺细胞能分泌粘液,黏液的分泌量及其化学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刚过,黏液分泌量也逐渐增加,并逐渐变得稀薄而透明,类似蛋清,在排卵前达到高峰,也可以这样说,黏液量最多的一天,排卵的概率最高。
此时,用手指伸入阴道深处,沾一些从子宫颈流出的黏液,可以将黏液拉成细丝长达10厘米而不断。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黏液的分泌量显着减少,稠厚而浑浊,延展性差,拉丝时容易断裂。了解粘液的变化规律,若每晚对黏液状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的话,你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排卵日。
7
排卵期计算方法七:中间痛法
有的人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恰好相当于排卵前的时间里,下腹部有疼痛的感觉,称为中间痛或排卵痛。有专家曾调查,有97%的中间痛是在排卵前感觉到的,因此,如有中间痛,则可以认为24小时内将发生排卵。这个方法对有的人来说,可能是最简便易行的办法,缺点是有一小部分人没有中间痛,不能用此法。
8
排卵期计算方法八:基础体温法
所谓基础体温是指清晨醒来,身体保持安静,心情也处于平静状态时的体温。在月经周期中,基础体温呈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后及卵泡期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因卵巢有黄体形成,产生的孕酮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上升0.3-0.5℃,一直持续到经前1-2日或月经第一日,体温又降至原来水平。
由于人的体温会因为一些原因而变化,所以在测定时,必须有正常的生活规律,每天的睡眠应保持在6小时以上,且每天测量时间要大致相同。
具体方法:每晚临睡前将温度计甩到刻度下,次日醒来,不活动不说话,拿起温度计,放在舌下,含测五分钟。应从月经的第一天(即经血来潮的那一天)开始测量。将逐日测量的体温记录下来做成一个基础体温表。
也可以到医院购买一张专门的基础体温表格,按说明将体温一一标上。正常月经周期,将每日测得的基础体温画成连线则呈双相曲线。若无排卵,基础体温无上升改变而呈单相曲线。
正常排卵妇女,体温升高后应持续12-14日。这张表格作用可是不小。可以用来指导避孕与受孕,协助诊断妊娠,协助诊断月经失调。
基础体温上升4日后可肯定已排卵,此时至月经来潮前的10日称安全期。基础体温上升前后2-3日是排卵期范围,易受孕称为易孕期。如果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可以很好的指导避孕及受孕。
9
排卵期计算方法九:测尿法
可在医生指导下B超监测卵泡,当卵泡达1.8厘米左右时,测尿LH,每2-4小时一次,出现跌峰时可认为是尿LH峰。排卵在峰值出现后的12-24小时内。
如果不方便监测卵泡,可以结合以前的月经周期,在预计排卵的前两天,测尿LH,开始间隔的时间可以较大,当尿LH值明显上升时,可以间隔2-4小时监测一次。此方法为半定量性质,操作简单,经济,无损伤,便于自我监测。
⑧ 排卵期如何计算
排卵期的计算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 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该妇女“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入公式为: 排卵期第一天= 28天—18天= 10天排卵期最后一天= 30天—11天=19天即:这位妇女的“排卵期”为开始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天,结束于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9天。 如果通过观察,你的月经很规律为:28天一次,那么你可将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均定为28天,代入公式,可计算出你的“排卵期”为: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0—17天。此种排卵期的计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基点,向后顺算天数,而不是以下次月经来潮为基点,倒算天数,因此不易弄错。找出“排卵期”后,如想怀孕,可从“排卵期”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性交一次,连续数月,极有可能怀孕。 祝你好运!
⑨ 女性怀孕排卵期如何计算
你好 你的月经周期是多少?与月经周期有关系的,并且有规律才准确的啊。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例如,某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0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0月30日(10月2日加28天),再从10月30日减去14天,则10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就是排卵期(危险期)。容易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