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鸿蒙apk编译器

鸿蒙apk编译器

发布时间:2022-10-20 20:09:25

1. 鸿蒙系统当时在编译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编程语言

根据华为公布的方舟编译器资料 可以推测鸿蒙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

如何看待华为鸿蒙系统的开发?


可以预见的鸿蒙系统。


1、除华为外其他国产手机公司不会安装或重视。由于google禁售的是华为,对于小米等其他国产手机公司不禁售,因此小米等其他国产公司不会安装鸿蒙系统,即便出于公共形象的压力而安装,也不会真正重视,最多就是做个样子。


反正,内斗内行吧——除非华为让渡鸿蒙系统的控制权!


2、鸿蒙系统即便能够兼容安卓应用,在过了新鲜期之后,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度是关键。如果像阿里OS一样可以远程删除用户的app,就直接死翘翘吧。


保持软件开发商的利益和用户体验度的平衡,是鸿蒙系统能否生存的关键。开发商没有得到利益,不会开发鸿蒙系统的app;用户体验度差,用户就不会用鸿蒙系统。

2. 此时此刻,鸿蒙时刻——再说华为鸿蒙系统的那些事儿

2021年6月2日,对于华为和很多关心华为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千呼万唤的华为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正式发布,虽迟但到。就像HDC 2019上鸿蒙初次发布那样,准随着它的争议从未消失,且更随着手机鸿蒙系统的推出在即,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HDC 2019之后,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华为鸿蒙系统的那些事儿》的文章,此时此刻,我觉得是时候再说说华为鸿蒙系统那些事儿了——虽然我知道,在这个当口,写这样一篇文章很可能给我自己挖一个大坑……

不搞懂android,你就看不懂鸿蒙

关于鸿蒙的最大争议点无非就是:“HarmonyOS是不是套壳Android?”要说不是,不服气的人肯定大把,要说是,那也一样不得了,那就一层层地说清楚。首先,让我们看看Google手中的Android操作系统是怎么回事。

回顾一下Android操作系统的起源。它是由知名IT人Andy Rubin于2003年10月成立的Android公司推出的产品,其本身是基于linux内核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2005年8月,Google收购了Android公司;2007年11月,Android操作系统首次亮相,同时Google宣布以Apache免费开源许可证的授权方式,发布Android的源代码,Google牵头的OHA也正式创立(OHA,Open Handset Alliance,该组织最初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共同组成);2008年9月,Android 1.0版本正式推出,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G1发布,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启。现在,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大操作系统,也广泛使用在智能手机之外的很多设备上。

Android的起源和开源两个字分不开。是的,Android系统底层所使用的Linux内核,是必须遵照GPL协议进行开源传播的(GPL协议,General Public License,简称GPL,通用性公开许可证)。这个协议中的一项原则就是:确保软件自始至终都以开放源代码形式发布,保护开发成果不被窃取用作商业发售。

因此,采用Linux内核的Android操作系统,也不能违反这个协议, 前边提到的Android免费开源许可证授权,就是指Google要向使用该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厂商提供开放的源代码,即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但这部分源代码并不代表“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部。

Google当初看上Android,可不是想要将这个开源系统作为一个免费的“慈善”项目来推动,而是在意Android这个平台的商业化潜力。于是,在收购了Android系统之后,Google就按自己的设想打造Android系统,即在开源代码的部分之外,基于自家在移动互联网上强大的控制力,把Gmail、Maps、Google Play、YouTube、Chrome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应用服务整合为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服务包植入,从而形成了这个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简单理解Android系统的本质,就是AOSP+GMS的合体。

换句话说,智能手机厂商可以自由使用AOSP提供的免费源代码进行自家操作系统的开发,但想要卖得好,拥有更多的用户,却离不开GMS包含的应用,在Android的商业模式中,Google有一套严格的机制在免费开源与付费授权之间取得平衡的。

之前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2016年间,Android操作系统为Google供贡献了高达310亿美元的营收,而利润更是高达220亿美元,也就是说,数以亿计的搭载Android操作系列和GMS服务包的智能硬件们,都成为了Google帝国的现金奶牛。

只是,Google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却总有不能企及的地方——中国大陆。早年因为不愿意服从法律监管,Google几乎将整个互联网服务都移出了中国大陆市场,但是Android操作系统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在中国市场壮大。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因为Google不能在中国提供服务,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们,早就习惯了自主开发没有GMS,但又包含完整本地化服务的自主UI,但因为要面向全球市场,所以又会在自主UI中保留Google GMS框架,这样就可以在海外市场很方便地接入GMS并激活一系列的服务。

因为GMS服务不能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手机厂商们会在这个基础上接入很多自己的服务,比如应用商店、主题商店、内容、支付、推送等,可是没有Google Play的应用审核机制,国内的软件生态是啥样大家都看到的,到最后手机厂商自己都受不了了,才有了“统一推送联盟”、“软件绿色联盟”之类的组织,且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现在已经好多了。

随着Android的市场地位越来越强,Google也开始做一些小动作——毕竟这家公司的口号在2015年就从“Do not be evil”变成了“Do the right thing”。如将一些关键特性和重要代码的更新放入GMS包的版本迭代中,比如部分组件、驱动等,有意拉开Android与AOSP的代数差距,从而凸显自己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对Android生态的控制力。所以,为了能让自家的UI能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智能手机厂商们对Android的魔改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回到华为。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被视为美国对华为终极打压的开始,首当其冲的就是销往全球的华为新款手机不能再使用Android系统。

是的,华为的确是不能使用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了,但更具体的描述应该是: “华为不能在自家手机新品中内置GMS服务,但AOSP源代码的使用丝毫不受影响”, 而非那段时间盛传的华为手机从此变砖。但是,无法内置GMS,对于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的销售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但好在对于系统本身进化影响并不大——现在让我们来到第二个话题:“华为掏空Android。”

华为真的掏空了Android?

华为是否掏空了安卓?这应该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拉出来遛一圈儿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 答案:是也不是。为什么说不是?因为AOSP还在呢,华为从来没有说过要排斥这个开源项目的,毕竟在这个软件生态上运行着数以百万计的应用,真要把这个掏了,难不成华为要自己做一个全新的软件生态,脑子抽了还差不多。为什么说是?因为华为对Android操作系统的改变也是真实的,很多谷歌做的东西,很多都被华为自己的东西替代了。

这个涉及一个主角, 即EMUI,华为自主开发的UI,或者说两个主角也行,EMUI+HMS。 在这其中,现任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王博带领的EMUI团队显得尤其重要,从他2016年加入这个团队之后,EMUI的根本性改变就发生了,用他的话说:“EMUI不仅仅是一个UI,而是一个平台。”EMUI是如何从UI变为平台的呢?简单梳理一下:

-EMUI 4.X时代,主要的变化还只是TEE OS(即用于指纹的TustZone)以及SensorHub这样基于硬件功能的模块上;

-EMUI 5.X时代,这是一个战略级别的关键版本。解耦Android底层组件,精简各子模块。虚拟机在这个版本也得到了优化,特别涉及了垃圾回收机制(GC)、AOT(运行前编译)、数据库优化(IO并行)等。在这个版本,新的文件系统F2FS(针对闪存推出,大幅度减少文件碎片),还有UltraMemory(即4GB运存达到友商6GB运存效果)的推出,通过对各个Android底层技术模块的深度开发,让EMUI团队敢于将“十八月不卡顿”放到了公众面前,没记错这就是EMUI第一个大争议点出现;

-EMUI 8.X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加入系统,iAware借着算力,整个系统的后台管理模式更合理,图形引擎得到升级,即半路加入的GPU Turbo,这是EMUI对Android系统全栈图形模块修改的开始,EROFS超级文件系统也在此期间亮相开源社区;

-EMUI 9.X时代,也是“Turbo”的时代,GPU Turbo 2.0、CPU Turbo、LinkTurbo都是在这一代出现的,系统性能继续优化,EROFS正式加入,连接能力得到强化。2019年MWC上,华为“1+8+N”智慧全场景战略首次浮出水面,在这背后,鸿蒙的研发其实已经悄悄进行了不短的时间了;

-EMUI 10.X时代,分布式技术、软总线、超级终端这一系列的概念出现了,它在HDC 2019上推出,伴随着它一起发布的就是鸿蒙1.0,其时还是一个半成品,只能叫操作系统内核。只是因为2019年5月16日的事件,它不得不作为战略产品提前亮相,在推出的时候,鸿蒙就直接宣布将会开源;

-EMUI 11.X时代,鸿蒙来到了2.0版本,但HDC 2020的主角是HMS和AppGallery,不但前边提到的一系列系统底层的能力变化全部被涵盖其中,连Google最引以自傲的营收来源GMS服务、Google Play也被替代了。

看完上边这个简单的梳理,你是不是对本章节开头的那个问题概念更明晰了? 如果说华为掏空了Android,没错,华为EMUI团队觉得Google做得不好的地方,要么魔改,要么就干脆换掉,比如底层连接协议。 特别是在2019年5月16日之后,即EMUI10和11两代,这样的动作愈加突出,幅度也越来越大。

要说华为没有掏空Android,也没错, 因为现在华为完全自主运营的AppGallery应用商店,里边的应用都是基于AOSP规范开发,但又置入了HMS服务的华为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应用在没有GMS支持下的消费者体验问题。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华为已经积累了7亿多终端用户,在他们换机或是华为解决手机硬件产品问题之前,用户还是要继续使用这些华为手机和软件服务的。

到这里,为什么会有鸿蒙这个东西了应该也有答案了。 “低情商”的说法,它有点像是华为在EMUI进化过程中,用来解决多设备连接协作问题中的“副产品”;“高情商”的说法,它是包涵底层互联协议、芯片能力调用、多设备协同过程中交互界面等全方位解决方案的集合体,高效率的连接(HiLink)、低时延(HiLink)以及微内核(比如LiteOS)是它的三大特点,所以,从软硬件一体化的整体度来说,鸿蒙肯定就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

因为华为的工程师认为,当前物联网的连接协议太过碎片化,从业厂商开发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所以最后出来的产品也就五花八门,这样的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华为“1+8+N”战略的推进效果,“1+8”都是华为自己的好说,“N”怎么办呢?那就交给鸿蒙来解决吧。

这是发布会后宣布的消息:2020年和2021年,华为按计划分两次把HarmonyOS的核心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整合其他参与者的贡献,形成 OpenHarmony 开源项目——这和AOSP是不是差不多?这就是为了能让其他有兴趣加入华为“1+8+N”战略的设备制造和服务提供商能更好的理解这个生态系统。在2021年5月18日上海的华为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还提到了鸿蒙的商业模式,包括免费认证服务这些内容,我有整理专访,大家有兴趣也可以了解一下。

在2019年发布鸿蒙1.0的时候,华为的确是没有那么快的计划将它放在智能手机上。HDC 2019之后对余承东的专访中,他是这样说的:“如果我们确认谷歌不再为华为提供操作系统,那么,我们可以在一夜之间通过升级,将所有的华为手机操作系统的内核更换为鸿蒙,但是我们现在并不打算这么做,因为我们还是希望可以让合作伙伴(主要是指美国公司)的利益最大化。”

但同时,他也说了三个“Ready”,意即华为是可以随时这么做,而在6月2日的发布会上,华为手机的鸿蒙升级计划是何等规模大家也看到了。同样的问题王博早些时候的回答也是:“做操作系统并没有难度,关键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时间来到2020年5月16日,美国针对华为的终极制裁到来,手机SoC芯片断供,蓬勃发展的华为手机业务随时面临停摆的问题。虽然现在看,华为还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公司的芯片,在全球继续推出4G手机产品,但GMS同样不能使用,出货量也会从过去的亿级下降到千万级,决定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的“1+8+N”也随之面临巨大的挑战。两年前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瞬间就变成生死存亡的关键,HarmonyOS变得意义更加重大,不得不发。

并肩前行的OpenHarmony和HarmonyOS

我相信有了前边两个部分的铺垫,再进入第三个部分,很多人的困惑应该会少很多。华为目前对鸿蒙这个操作系统的定义是: “HarmonyOS是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了统一的语言” ,它与我们使用的Android这种宏内核系统在思路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宏内核操作系统我们用得很多,电脑上的Windows、手机上Android都是,它最大的特点是设备要装载这个操作系统,就得所有的系统组件全部加包一起装载,不管用不用得着,同时在运行时,系统也会依据内存大小,自动加载组件,响应速度是提升了,但会消耗极大的系统资源。

到2021年我们已经能见到最高达18GB RAM的安卓手机了,而在当前主流的Android 11系统描述中写到:“设备最小运行内存为512MB”。如果设备的运行内存小于512MB,要到不能用最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要么就只能用老版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有些车机还在跑Android 4.4版本……

但是鸿蒙的设想就恰恰是反过来,它从架构设计上就进行了全栈解耦,将庞大的操作系统打散,拆解成很小的颗粒,不同能力的设备只需要按自己的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模块能力加载即可, 比如鸿蒙系统的前身LiteOS,它最小的体积只有10KB,你能相信它是操作系统么?可它就是!华为认为这是未来物联网时代和必然趋势,巧的是Google也同样这样认为,所以,足足被其孕育了5年的微内核操作系统Fuchsia,刚刚于近日才正式推送,它的目标就是替代Android和ChromeOS,从而更好地适应物联网时代的多样终端和生态。

为了更好地让合作伙伴与开发者适配设备与系统的能力,华为将采用鸿蒙系统的设备从L0~L5做了6个分级,其中从L0~L2这三个级别的设备,要么没有交互界面,要么交互和功能都非常简单,家电、手环就算这种设备,运行内存也非常小,甚至低到KB级,其被定义为瘦终端,它们采用的鸿蒙系统,代码百分之百来自华为,不包含AOSP的任何部分;而L3~L5这三个级别的设备,有交互界面,可应用扩展,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机、VR/AR等这些设备就属于富终端的类别,它们采用的鸿蒙系统,就会引用AOSP的部分代码。在这其中,手机无疑是功能最复杂的核心设备,会跑最多的应用,它引用AOSP顺理成章。

所以,这次发布的HarmonyOS是何物就好解释了。 华为软件团队开发出的OpenHarmony开源项目用来构建“1+8+N”生态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华为手机终端团队加入HMS服务包,提供全套华为服务和连接能力,包括嵌入HMS服务的华为版应用,再加上部分AOSP开源代码,支持Android广泛的应用生态,保证消费者可以继续无障碍地使用已有的应用 ,这就是今天发布的HarmonyOS。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感觉眼熟?

没错,苹果现在M1平台的MacBook就差不多是类似的情况,它既可以运行macOS应用,又可以运行iOS应用,而HarmonyOS呢,既可以运行原来的Android(APK)应用,又可以运行鸿蒙平台开发的应用(APK)。所以,6月2日发布会王博演讲的最后一个环节的话不晓得各位注意到没有: “HarmonyOS是基于OpenHarmony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版” ,也算是把两者的关系做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了。

关于鸿蒙系统是否是完全自主开发,要是没记错,华为自己是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类的话倒是看到过不少, 这个巨人放在HarmonyOS上,就是AOSP。至于有人说到的鸿蒙上使用的代码老旧,经过前边两个章节的介绍你应该明白,这对现在的华为和EMUI来说并不太重要,因为Android操作系统最核心的模块,华为早就已经是脱离谷歌自己在做更新,包括HMS加入后,连应用验证都自己在做,依赖度已经非常低了。

所以,现在EMUI 11还只基于Android 10版本的AOSP代码,但其对比采用Android 11版本的友商系统体验如何,相信大家心里是有数的。只是因为环境的关系, 本来应该“慢工出细活”的事情,全部被按下了快进键,很多还没来得做的事情,也都因为时间不够没有完成,比如代码替换等,相信今年的HDC 2021上华为软工团队会有更多新消息放出。

选择在现在推出HarmonyOS,对于华为也是有风险的,早年阿里YunOS与Android商业生态的冲突让我们第一次理解到了Google对“开放”的态度。现在,HarmonyOS可能面临的情况也差不多,但好在华为有HMS和初具规模的AppGallery可以进行一些对冲。

但对比这样的风险,真正的风险还是时间。从2020年5月16日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消费者的换机周期是28个月左右,留给华为以手机产品为中心推进“1+8+N”战略的时间并不多,在余下的短短1~2年时间里,华为除了继续保留尽可能多的存量用户,还需要完成去手机中心化的“1+8+N”战略,还需要团结尽可能多的手机厂商来形成新的中心,从之前与杨海松的对话来看,新战略中的“1”,很有可能就是App了。

但另一方面,杨海松也说过: “华为擅长做产品而不擅长做生态”,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以前华为做产品,秉持的是“进入一个行业,就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的“霸道”原则,现在做生态,华为应该想的是如何交到更多朋友,合作共赢,姿态非常重要……

写在最后

“华为推出HarmonyOS,中国骄傲”,发布会之后,以此为主题,各种各样的鸡血文章、小视频又出现在各大内容平台上,好一场流量盛宴。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一年前,在他们口中,似乎华为能以一己之力,一夜之间厘清中国整个芯片产业的 历史 欠账。华为人并非没有看到这些,但现在的他们,哪里有功夫去理会这些论调,有太多事要做了。虽然这篇长文,也许看到的人和看完的人有限,但我觉得能把那些关于HarmonyOS的事儿解释清楚,足矣。

3. 为什么鸿蒙能直接运行安卓的APP

华为鸿蒙是和安卓共存的一款系统软件,其目的不是取代现有安卓系统,而是依托安卓建立一个跨平台操作的软件生态圈,通过华为EMUI和方舟编译器将安卓App转换成适合华为平台的软件,从而使整体运营性能提升60%,为以后华为“1+8+N”的万物智联计划做铺垫。

一块强大的手机系统做得再好,再流畅,没有软件应用支持和生态环境那就是一款失败的操作系统。

这也是安卓和苹果自问世以来一直以来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它们背后都有强大的软件生态环境支持。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生态。而鸿蒙系统要想建立完整的软件生态环境少则两三年,多则四五年。

鸿蒙系统的最终目的不是成为另一个安卓,而是创建一个万物智联的华为软件生态圈。而且鸿蒙系统不仅能接入基于ARM架构的设备,还能接入X86或其他更新架构的软件设备,为以后的物联网生态打下良好基础。但鸿蒙系统刚面世没多久,因此短期内势必会被安卓系统压制。

4. 鸿蒙与安卓的本质区别

华为鸿蒙系统与安卓在系统架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鸿蒙与安卓一样,基于Linux内核研发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兼容,初衷是对标安卓系统,补齐华为缺失的生态,不是超越、颠覆安卓,而是与安卓长期并存,由于兼容,两者的生态具有高度相似性。

华为鸿蒙系统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鸿蒙OS是一款基于微内核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架构也分为4层分别为:应用层,程序框架层,基础服务层和微内核层。

一、谷歌的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开发,华为的“鸿蒙”系统也是基于Linux开发,但底层对Linux进行大量优化。

二、安卓系统程序员写APP使用的是java高级语言,打包成APK到安卓系统。方舟编译器,则是让APK打包之前,统一把指令换成安卓系统能读懂的机器语言,省去了"翻译"这个过程。

三、安卓的主要开发语言是基于java,而在鸿蒙系统上可以使用java和js。

安卓系统

安卓系统适用于手机,虽然当前有好多设备都是基于安卓开发的,例如车载屏幕等。但实际上都是针对于安卓手机应用的简单扩展。

鸿蒙系统

华为带来全场景1+8+N智慧生活,鸿蒙系统2.0带来统一控制中心。将会涵盖五大场景,包括智慧出行、智能家居、运动健康、智慧办公以及影音娱乐。这里提的“1”指的是手机,手机是未来智慧生活的入口,因此显得额外重要。“8“指的是平板、PC、穿戴、HD、AI音箱、耳机、VR、车机。“N”指的是泛IOT设备。

在应用上,鸿蒙系统显然更强大,并且兼容所有安卓系统的应用。

在安全等级上,鸿蒙采用更高级别的隐私保护功能,开启了多设备的协同认证,全面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

在适配性上,因为鸿蒙系统目前来看只能在华为的手机上使用,但是安卓系统可以在目前所有的安卓手机上使用。

在生态系统上,安卓系统经过多年发展,软件生态非常完善,整体生态系统也变得逐渐的成熟起来,在功能性与实用性上已做得相当出色;而鸿蒙还处在新生阶段,有发展的潜力。

5. 鸿蒙和安卓有什么区别 鸿蒙和安卓系统的基础是什么

1、安卓与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开发的,但两者的构架是不同的:

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的宏内核设计:宏内核包含了操作系统绝大多数的功能和模块,而且这些功能和模块都具有最高的权限,只要一个模块出错,整个系统就会崩溃,这也是安卓系统容易崩溃的原因。好处就是系统开发难度低。(而现在,华为新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由编译器编译的android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Android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很容易学习。但它有一个缺点:不能与系统底层直接进行通信活动,必须通过虚拟机来运行。说直接点就是虚拟机相当于传递者:首先Android应用程序安装在虚拟机上,然后从虚拟机传输到机器的底部,如果虚拟机出了问题话的那系统就是卡住。而且鸿蒙系统中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由编译器编译的android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

鸿蒙操作系统是微内核设计:微内核仅包括了操作系统必要的功能模块(任务管理、内存分配等)处在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权限,其他模块不具有最高权限,也就是说其他模块出现问题,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没有阻碍的。微内核的开发难度很大,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很高。根据目前华为公布的一些资料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鸿蒙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即直接使用机器语言编写app,取消安卓系统的ART虚拟机,直接编译为二进制机器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中转,执行速度快;但这样的操作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必须要有大量的静态方案且内存空间要求更高。

2、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的使用范围不同:

安卓系统适用于手机,而鸿蒙系统对设备兼容性更强,同时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脑、电视等智能家居设备,形成一个无缝的、统一的操作系统,并且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适应当下的5G和物联网时代。

3、安卓系统经过多年发展,软件生态非常完善,鸿蒙系统目前来说还谈不上生态。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并不困难,相对于推出操作系统而言,更难的是如何聚拢开发者为这款操作系统持续开发各类优质应用,让这款操作系统得以具备真正价值,继而发展壮大,在系统开发商、硬件厂商、开发者与用户之间形成良性正循环。要让开发者为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应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激励,利益引导,依靠情怀等是无法解决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华为推出鸿蒙系统之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6. 鸿蒙系统兼容安卓,问为什么华为智能屏电视没有应用

这是因为这个是纯粹的鸿蒙系统,以后的鸿蒙系统本来就不准备兼容其他软件。鸿蒙和安卓之间,只差了一个方舟编译器,一个是.apk文件,叫安卓软件。一旦被方舟编译器编译后,就成了.io,可以被鸿蒙系统识别。
在手机上,建立生态很难,所以华为必须兼容安卓的apk文件。
但是在电视上,华为想建立一个试验田,让软件开发者慢慢来为鸿蒙开发软件,毕竟在电视上对自己安装软件的需求远远没有在手机上需求来的大。再说了,适配鸿蒙只要重新用方舟编译一下就可以了,关键看软件开发者愿意否。

目前已经有国内40款主流软件适配了方舟编译器,应该很快就可以在华为商城看到。而在电视机上的华为商城,也应该很快会看到。拭目以待吧。

7. 华为鸿蒙系统2.0,这个操作系统相比较安卓有哪些优势

华为鸿蒙系统2.0,这个操作系统相比较安卓的优势有主要是:鸿蒙OS 2.0版本系统安装华为方舟编译器。全球首款微内核操作系统。鸿蒙OS 2.0版本系统适配更多的智能硬件。

3、鸿蒙OS 2.0版本系统适配更多的智能硬件。

鸿蒙OS 2.0版本系统几乎没有软件跟它不兼容,能跟很多智能硬件成为最佳合作小伙伴。而且鸿蒙OS 2.0版本系统在控制功耗方面、系统运行速度流畅方面都是数一数二的。

8. 鸿蒙系统和安卓有什么不同哪个好

一、什么是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英文:huaweiHarmonyOS,HongmengOS)。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

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移动办公、运动 健康 、社交通信、媒体 娱乐 等)分布式操作系统,可按需扩展,实现更广泛的系统安全,主要用于物联网,特点是低时延,甚至可到毫秒级乃至亚毫秒级。其实现模块化耦合,对应不同设备可弹性部署,鸿蒙OS有三层架构,第一层是内核,第二层是基础服务,第三层是程序框架。现已适配智慧屏,未来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 汽车 、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

鸿蒙OS 2020年9月10日,华为鸿蒙系统升级至华为鸿蒙系统2.0版本。这个月16日华为将举行鸿蒙2.0系统手机开发者beta活动(上一篇文章有详细介绍,想了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查阅)

爱生活:见证 历史 时刻:华为鸿蒙系统来了!

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哪个好? 二、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的区别在哪,是不是也是和安卓一样基于虚拟机创建的。

1、安卓与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Linux开发的,但两者的构架是不同的:

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的宏内核设计:宏内核包含了操作系统绝大多数的功能和模块,而且这些功能和模块都具有最高的权限,只要一个模块出错,整个系统就会崩溃,这也是安卓系统容易崩溃的原因。好处就是系统开发难度低。 (而现在,华为新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由编译器编译的android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 Android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很容易学习。但它有一个缺点:不能与系统底层直接进行通信活动,必须通过虚拟机来运行。说直接点就是虚拟机相当于传递者:首先Android应用程序安装在虚拟机上,然后从虚拟机传输到机器的底部,如果虚拟机出了问题话的那系统就是卡住。而且鸿蒙系统中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任何由编译器编译的android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 鸿蒙系统加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

鸿蒙操作系统是微内核设计:微内核仅包括了操作系统必要的功能模块(任务管理、内存分配等)处在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权限,其他模块不具有最高权限,也就是说其他模块出现问题,对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是没有阻碍的。微内核的开发难度很大,但是系统的稳定性很高。根据目前华为公布的一些资料信息,我们可以推断出鸿蒙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即直接使用机器语言编写app,取消安卓系统的ART虚拟机,直接编译为二进制机器码,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中转,执行速度快;但这样的操作也有一些缺点就是必须要有大量的静态方案且内存空间要求更高。

有报道说鸿蒙系统比谷歌的安卓系统快运行速度快了60%,为什么会快这么多呢?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谷歌的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开发,华为的“鸿蒙”系统也是基于Linux开发,并对Linux进行大量优化,此前,华为推出自研EROFS超级文件系统、仅是基于华为方舟编译器开发的应用,就能够让安卓系统性能提升数倍来看,底层整合了EROFS和方舟编译器的华为鸿蒙系统,自然要比安卓系统快很多

其二:安卓系统程序员写APP使用的是JAVA高级语言,打包成APK到安卓系统后。由于安卓系统读不懂JAVA高级语言,必须借助实时翻译(JAVA虚拟机)进行理解(转换成机器语言)。因为多了"翻译"这个步骤,所以安卓系统的流畅度一直以来都比不过苹果iOS。而方舟编译器,则是让APK打包之前,统一把指令换成安卓系统能读懂的机器语言,也就是省去了"翻译"这个步骤,效率自然就更高。

2、鸿蒙系统与安卓系统的使用范围不同:

第一:安卓系统适用于手机,而鸿蒙系统对设备兼容性更强,同时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脑、电视等智能家居设备,形成一个无缝的、统一的操作系统,并且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适应当下的5G和物联网时代。

3、安卓系统经过多年发展,软件生态非常完善,鸿蒙系统目前来说还谈不上生态。华为推出鸿蒙操作系统并不困难,相对于推出操作系统而言,更难的是如何聚拢开发者为这款操作系统持续开发各类优质应用,让这款操作系统得以具备真正价值,继而发展壮大,在系统开发商、硬件厂商、开发者与用户之间形成良性正循环。要让开发者为鸿蒙操作系统开发应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激励,利益引导,依靠情怀等是无法解决也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华为推出鸿蒙系统之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鸿蒙系统的安全性怎么样,能否一改国内安卓软件的隐私问题。

上面我们聊到鸿蒙与安卓系统的区别中说到两个概念:微内核(鸿蒙),宏内核(安卓)。鸿蒙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天然无Root,细粒度权限控制从源头提升系统安全。而安卓系统有Root权限,用户可以完全掌控经过Root之后的安卓系统。而鸿蒙则没有Root这一选项。同时据华为终端公司官微消息,鸿蒙基于微内核技术的可信执行环境,通过形式化方法显着提升了内核安全等级,全面提升全场景终端设备的安全能力。对此余承东曾表示过:微内核可以把每一个单独加锁,不可能一个钥匙攻破所有地方。而外核的相互隔离更加安全也更加高效。从全球最权威的安全机构评测看,现在外面的操作系统只能达到二三级,而我们的系统能达到5和5+最高级别。这是最高级别的安全OS。所以鸿蒙系统的安全性远高于安卓系统。

写在最后:

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在美国的授意下逮捕了华为CFO孟晚舟。

2019年5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列入“实体名单”。

2019年5月20日,美国公司谷歌宣布遵守美国禁令暂停支持华为部分业务;

随后,美国公司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制造商也宣布停止对华为供货,德国芯片厂商英飞凌也宣布暂停对华为供货。

2019年5月23日,英国两大主流通讯商宣布暂停销售华为手机。

在这种时候华为能够拿出自己的操作系统顶住美国的封杀,展现出了超强的实力以及超前的忧患意识。这也使我们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是值得为华为点赞的。华为目前面对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时代在变化,人类 社会 在进步,更先进的新系统必定取代落后的旧系统!!华为加油!!

来自电子发烧友网站!

9. 谷歌修改安卓APP格式,不让鸿蒙兼容,华为该如何应对

国家应该以安全为由,要求所有手机必须安装国产系统,美国就是这样干的,为什么中国这样仁慈,手机有漏洞战时要吃大亏。

APP开发商现成的apk不可能丢进垃圾桶,直接上传给华为应用市场,毫不费力的现成几亿用户不香吗?至于给安卓的新版aab格式APP上线,也只能是有先有后。所以,这种aab新格式对策,实际只能是大大促进鸿蒙生态的效果,相当于把安卓现有的应用生态一下子绝大部分送给华为鸿蒙。谷歌很快会后悔的,到时候就未必来得及纠错了。所以,这对鸿蒙绝对是好消息!

谷歌弃用apk换成aab对于华为的影响没有多大吧。首先华为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国内用户,国外用户占比不大。对于国内用户来说,谷歌平台根本进不了国内市场,既然谷歌平台进不了国内市场,那它是用apk格式还是用aab格式又有什么影响呢。其次,国内的手机品牌,不管是小米,还是华为,还是oppo等等,每一个手机品牌都会有自己的手机应用平台,甚至像移动、联通之类的手机运营商都有着自己手机应用平台,所以用户们对谷歌平台根本没有需求。所以对于国内市场来说,谷歌弃用apk完全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行为。

而对于国外市场,本身国产品牌手机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就不大,国外是苹果的天下,那谷歌弃用apk对华为的影响就更显得微乎其微了。

现在华为使用鸿蒙的用户超过2000万了,谷歌迫于形式的压力,不得不改变格式去配合华为。这只是形式所迫,最终的态度取决于用户,只有用户用的舒心,企业才能活下去。

鸿蒙的国家独立属性,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只要国家一直坚持推广和应用,一定能成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操作引擎系统。

我觉得华为应该立即开发安卓的代替版本同时和鸿蒙兼容。国家也应该立即出台政策硬性规定所以手机必须安装鸿蒙,助力鸿蒙快速成长,并防止日后在被卡脖子。

谷歌新搞的aab格式其实就已经从侧面证明了华为的实力,也承认了鸿蒙系统对其造成了压力,让出apk给华为,自己再去搞aab,也证明了我们东方大国的胜利,我认为,当谷歌开始启用aab的那一刻起,对于所有的开发者来说,鸿蒙与安卓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都是一个新的东西),但对于现有用户数来说,华为还需要大大的努力,但我坚信,有14亿国人的支持,再加上我国在5G与物联网技术上的领先,赶超谷歌、IOS指日可待!

未来所有手机都应该像PC那样,可以由用户自主决定使用何种操作系统,所有的软件也应该只需要通过不同系统的编译器编译后就可以上线,这对开发者来说是最友好的,不用搞那么多版本,那样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中去了!我们的软件也就会更丰富,使用效率也就更高了!期待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谷歌修改安卓App格式是在2018年就官宣过的东西,不是今天一拍脑门的“突然袭击”,所以华为方面能不知道谷歌在将来会用AAB替代APK吗?所以,华为方面应该早就知道谷歌会做这件事,所以现在华为应该早就有应对方案放在抽屉里了,就像动不动就是一个“备胎”方案拿出来“震惊世界”。我想过不了多久,大概华为就能拿出来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备胎”来应对谷歌这个意料之中的AAB格式了。

当然上面这个说法是比较正面的说法,华为“智珠在握”怎么也是听起来高大上嘛。

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华为当初设计鸿蒙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得这么远。鸿蒙当初的定位是物联网,不是给手机当系统。是美国的突然袭击,只好让鸿蒙被“赶鸭子上架”。但在众多网友的眼中,鸿蒙从此就成精了,从移动端开始,到Windows的领地桌面端,鸿蒙从物联网进化成了“万物互联”,一套鸿蒙无所不包地七十二变了。

按众网友的眼光,鸿蒙还用去顾及谷歌变换安装包格式吗?鸿蒙是要统一所有电子设备平台的唯一系统,将来鸿蒙的安装包才是无论安卓,还是Windows,或者Linux、Fuchsia等等叫得上名字,或者叫不上名字的系统都要兼容的安装包。

现在安卓一定是昏了头了,居然傻乎乎自寻死路地丢开自救的唯一机会,也就是使用APK格式与无敌的鸿蒙兼容在一起,去用一个没人用的AAB格式。将来鸿蒙一统电子系统平台的江山后,看安卓当初走错这一招,怎么把自己饿死吧!

最后,说句人话。华为根本没功夫去考虑什么AAB格式,现在能蹭上APK格式和安卓黏在一起就先黏在一起吧。 反正APK格式三五年内也不会消失,兴许鸿蒙都活不到APK消失的那一天呢?想那么远干啥呀!

既然能够逼出来一个鸿蒙,就不怕逼不出来一个新生态, 无非就是逼着鸿蒙长成下一个IOS.

华为早先就把鸿蒙开源了,现下不妨做得再彻底一点,把鸿蒙商店的抽成降成0,把所有的收益完全返给应用开发者,对于优秀的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再加补贴。

中国政府会不会让鸿蒙倒,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支付宝和微信明天起不支持安卓,安卓就得跪。

大家现在还能在一口锅里吃饭,是面子上都还过得去,锅里有,大家碗里就有;如果翻脸掀桌子,锅里有,有的人碗里就未必有了。

别人我不清楚,对于我来说,只要有华为,只要有中国自主的操作系统,我就不会购买外国品牌,不会使用外国操作系统,中国人得支持国产品牌,没有国产品牌苹果手机不会是现在的价钱,有了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外国别想在操作系统上卡中国脖子,中国人也不会活的憋气。

10. 华为鸿蒙2.0系统开源,第三方手机也可以使用,鸿蒙和安卓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国产手机操作系统,华为鸿蒙OS自发布以来就受到了外界的诸多关注,笔者了解到,目前鸿蒙OS 2.0手机版已经进入到了开发者公测阶段,意味着过不了多久就要正式亮相了。

鸿蒙和安卓的区别是什么?

虽然说安卓和鸿蒙都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但是两者的架构完全不同的。安卓系统是基于Linux系统的宏内核设计的,宏内核包含的操作系统解大多数功能和模块,而且这个功能模块都具有很高的权限,只要一个模块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会崩溃,这也是为什么安卓系统容易崩溃的原因。好处就是系统开发难度比较低,安卓是Java语言编辑的,很容易学习,但是它有一个缺点不能与系统底层进行直接通信,必须通过虚拟机来运行,说直接点虚拟机就是一个传递者。首先安卓应用程序必须部署在虚拟机上,然后虚拟机传入到系统的底层,如果虚拟机出现问题,这个系统就会卡住。鸿蒙是基于Linux系统的微内核设计的,每一个模块都是独立的,而且互相不受影响,就是说一个模块出的问题,其他模块正常运行,而且鸿蒙系统中的方舟编译器就是为了解决虚拟机问题,任何由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安卓软件都可以直接与系统底层进行通信。鸿蒙系统加方舟编译器将取代虚拟机。

阅读全文

与鸿蒙apk编译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己购买云主服务器推荐 浏览:422
个人所得税java 浏览:761
多余的服务器滑道还有什么用 浏览:192
pdf劈开合并 浏览:29
不能修改的pdf 浏览:752
同城公众源码 浏览:489
一个服务器2个端口怎么映射 浏览:298
java字符串ascii码 浏览:79
台湾云服务器怎么租服务器 浏览:475
旅游手机网站源码 浏览:332
android关联表 浏览:946
安卓导航无声音怎么维修 浏览:333
app怎么装视频 浏览:431
安卓系统下的软件怎么移到桌面 浏览:96
windows拷贝到linux 浏览:772
mdr软件解压和别人不一样 浏览:904
单片机串行通信有什么好处 浏览:340
游戏开发程序员书籍 浏览:860
pdf中图片修改 浏览:288
汇编编译后 浏览: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