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个完整的App开发需要哪些技术
一个完整的App开发需要哪些技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App都有哪些类型,不同的类型适用于哪些需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App开发。
一、 App有哪些形式
WebApp:简单来说,Web App就是针对iOS/Android优化后的web站点,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访问。一般的web站点测重使用网页技术在移动端做展示,包括文字,视频,图片等,而Web App更侧重“功能”,是基于网页技术开发实现特定功能的应用,必须依赖手机浏览器运行。Web App开发成本低,维护更新简单,支持云修复,用户不用下载更新,但是App的用户体验不足,页面跳转迟钝甚至卡壳,页面交互动态效果不灵活,而且可能上不了AppStore,如果企业的核心功能不多,App需求侧重于信息查询,浏览等基础功能,可以选择Web App。
Native App(原生App):Native App是基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现在主流的是ios和Android)用原生程序编写运营的App。Native App运行时是基于本地操作系统的,所以它的兼容能力和访问能力更好,拥有最佳的用户体验、最好的交互界面,但也是开发难度最大,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最高的App。
Hybrid App(混合App):是指半原生半web的混合类App,同时采用网页语言和程序语言进行开发,通过不同的应用商店进行打包分发,用户需要下载安装使用。Hybrid App兼具Native App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和web App跨平台开发的优势,因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网页语言,所以开发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Native App是现在的主流应用,大型的App如淘宝/掌上网络/微信都是走的Hybrid App路线。
二、开发不同类型的App需要用到哪些技术?
Web App:iOS/Android的内置浏览器是基于webkit内核的,所以在开发webApp时,多数使用html或html5、CSS3、javaScript技术做UI布局,使其在网站页面上实现传统的C/S架构软件功能,服务端技术用java、php、ASP。现在也有很多一键生成webApp的平台,如网络siteApp/移动开发平台APICloud,APICloud平台提供基于腾讯x5浏览器引擎生成webApp,因为移动端的超级流量入口微信/手机qq等用的也是腾讯x5内置浏览器,所以用腾讯x5浏览器生成的App在移动页面展示时适配于微信的浏览体验,这样可以帮助webApp引流。
Native App:
开发Native App需要根据运行的手机系统采用不同的开发语言,开发Android App需要的开发语言是java,还需要熟悉Android环境和机制。主要知识点如下:
1. 开发环境,Android Studio、eclipse.如何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可以去网络。
2. 数据结构,App的某些功能涉及到做算法,所以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3. Android SDK,会API接口开发,包括自行开发API的能力和调用第三发API的经验。
4. 熟悉tcp、IP,socket等网络协议
5. 如果涉及到服务器,你还需要了解webservice相关知识和相应的开发语言,常用有PHP、JSP、ASP.Net.
6. 除了这些功能基础,App开发还涉及到UI设计、框架、性能优化、调试适配等。
Objective-C是开发iOS系统App的主流编程语言,开发者一般用苹果公司的iOS SDK搭建开发环境,iOS SDK是开发iOS应用程序中不可少的软件开发包,提供了从创建程序,到编译、调试、运行、测试等多种开发过程中需要等工具。学习iOS开发可以去看苹果官方文档,这是最权威的ios教程。
Hybrid App:混合开发中主流的是以web为主体型的开发,即以网页语言编写,穿插Native功能的hybrid App开发类型,网页语言主要有html5、CSS3、JavaScript。Web主体型的App用户体验好坏,取决于底层中间件的交互与跨平台的能力。国内外有很多优秀的开发工具,如国外的AppmAkr、Appmobi,国内的APICloud,APICloud的底层引擎用Deep Engine,使用半翻译式原理,将运行中的web翻译成Native API,并且支持扩展API,开发时可调用用原生语言开发的功能模块,以此达到媲美原生App的用户体验,同时节省开发时间。
对企业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开发类型和开发工具,目前来看,Hybrid App已经成为移动开发趋势,一方面Hybrid App开发时不采用或者大部分不采用原生语言,却能拥有原生应用的特性,一方面随着web技术的发展,Hybrid App技术已经成熟,很多大型App淘宝、微信、携程都属于这种开发模式,Hybrid App给企业移动应用的开发、维护、更新都带来了极高的便捷性,从成本投入用户体验考虑,Hybrid App都是首选。
⑵ 软件开发与软件工程的区别
一、指代不同
1、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2、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
二、内容不同
1、软件工程: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2、软件开发:能熟练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维护与技巧;在硬件方面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的方法,能熟练运用应用软件检测计算机性能、故障的范围所在,掌握硬件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
三、特点不同
1、软件工程: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追求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困难。
2、软件开发:适合于熟练地按照工程化的思路进行软件编制、软件测试的工作岗位,能担任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工程建设部门、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维护、网络的组建、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⑶ 如何学习hybris
之前在豆瓣看到过一个不错的学习贴,分享如下。
hybris内容知识包括:Cockpit(ZK)/CockpitNG/CMS/Solr/Promotion/Mobile/OMS/Catalog design/PCM/OMS/Datahub/Accelerator
Wiki
Hybris 所有的资料都在hybris的wiki上,所以从high level上来说,比较好的一个途径是看wiki,做trail。hybris的trail 其实应该做几遍,知道每一步的流程具体是做什么的。
Project Implementation
做hybris项目,会非常辛苦,我见过partner从早上8点多做到晚上12点。这对于某一个领域的能力会增加很快,不过对于hybris知识的广度可能未必。
Source Code
我们都知道hybris的source code是可以被反编译的,可以大概看看其中的代码结构。wiki上很多资料写的其实并不全,并且由于资料多,很容易看过前面就忘了后面。具体实现细节还需要看源代码来了解,例如hybirs core和core plus 的底层细节(如类型系统type system的启动和初始化),以及spring context scope等,这些细节都是需要看源代码来了解的。还包括一些正在发展的component, 如datahub的实现细节,在wiki上基本没有,必须看源代码才能知道其内部逻辑。
注:反编译的源代码不一定保证能和源source code一一对应,我就见过exception stack trace 和反编译出来的代码对应不上,到时候可能会一头雾水。
阅读源代码的时候还可以用关系图来理解各个package之间的联系,从而将自己的知识网格化,这样不同的知识点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例如这是我自己画的OMS:
Training
Training可以让你对于hybris有一个high level的了解,目前的training包括 core, commerce, OMS 和datahub。做training的老师对于hybris有很深入的理解,基本上你遇到的问题老师都能解答。
Hybris expert Q/A系统
hybris expert是一个hybris的Q and A系统,不过可能不对外开放了。回答问题的expert有不少就是某一个component开发人员,所以对于那些非常困难的问题,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
Hybris Consultant
可以向有经验的hybris技术咨询师咨询问题
总之,hybris大而且全,所以一头扎进去可能会一头雾水,最好是对于你负责的其中的某一个component做仔细研究,做做项目,这样上手会比较快。现在hybris如火如荼,各个项目都急缺人手,所以多参加项目挺重要。
hybris官网:hybris.com/zh/?source=PR
⑷ 软件开发都有哪些
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计划、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维护系统工程。
一、计划
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体定义,包括了解用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3个方面研究并论证本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可供使用的资源(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人力等)成本,可取得的效益和开发进度作出估计,制订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
二、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对开发什么样的软件的一个系统的分析与设想。它是一个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理解,然后把它用软件工程开发语言(形式功能规约,即需求规格说明书)表达出来的过程。
三、设计
软件设计可以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实际上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软件分解成模块是指能实现某个功能的数据和程序说明、可执行程序的程序单元。可以是一个函数、过程、子程序、一段带有程序说明的独立的程序和数据,也可以是可组合、可分解和可更换的功能单元。
四、编码
软件编码是指把软件设计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写成以某一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单”。充分了解软件开发语言、工具的特性和编程风格,有助于开发工具的选择以及保证软件产品的开发质量。
五、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以较小的代价发现尽可能多的错误。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设计一套出色的测试用例(测试数据与功能和预期的输出结果组成了测试用例)。
六、维护
维护是指在已完成对软件的研制(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并交付使用以后,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一些软件工程的活动。即根据软件运行的情况,对软件进行适当修改,以适应新的要求,以及纠正运行中发现的错误。编写软件问题报告、软件修改报告。
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软件开发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软件一般是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的。通常采用软件开发工具可以进行开发。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与这些程序相关的文件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