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编程语言仓颉首发,以后是否就不会用英文写代码了
我国编程语言仓颉首发,以后肯定就不会用英文写代码了,只要开发工具和编译器可以准确解析编译中文关键字,就可以研发出来的,这只不过是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而已,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为了让中国用上自己的汉字编程,华为发布鸿蒙编程语言‘仓颉’,用汉字编程语言。那么以“仓颉”命名,主要因为中国方块字、象形字创造者是“仓颉”,有很多人因为这个名字对这门编程语言进行推测的,认为很有可能是纯汉字和纯中文的编程,假如真的是全汉字,就会解决对很多英语并不熟练的认识。又想入门编程的需求,也有人推测真的是汉字编程,那肯定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来进行的中文字符的编译。
4,中文编程语言是封闭的,绝对不是华为世界级高科技公司的主要选择,与华为爱国与否根本没有必然联系,更与我们国家持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趋势不合拍!
我以为以上的言论不足以为道,当然还有不同的观点。但很多人都人认为:我国编程语言仓颉首发,以后就不会用英文写代码了。最后我用一个网友的发表的评论作为结束语吧!编程只是用关键字遵循一定格式,组织逻辑,为什么不能用中文?只要开发工具和编译器可以准确解析编译中文关键字,各种符号和格式,最终解析出来的还是机器码!为什么不能用中文?
B. 谷歌AI天气神算登Nature:30秒模拟22天天气,效率暴涨10万倍!
谷歌AI的天气预测模型NeuralGCM在Nature上发表,确实实现了30秒模拟22天天气的能力,且效率相比传统模型暴涨了10万倍。以下是具体要点:
效率显着提升:NeuralGCM模型结合了机器学习与物理建模,将计算成本降低至传统模型的10万倍,这相当于高性能计算领域25年的进步速度。
预测准确性提高:该模型在215天的天气预报上超越了最先进的物理模型,且在模拟大气效率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在1.4°分辨率下,其集成模型在515天的气候预测准确度上超越了现有顶级模型。
解决气候问题的能力:NeuralGCM不仅能准确模拟地球大气,还能帮助解决全球变暖引发的一系列气候问题,如干旱、洪水和野火季节变化等。
技术革新: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小尺度天气变化的物理原理,NeuralGCM避免了物理模型在处理小尺度气候变化和参数化近似上的局限。其采用的JAX数值求解器和在线优化,使得模型在预测稳定性上有了显着提升。
模型开源与未来计划:谷歌团队已公开NeuralGCM模型的源代码,鼓励更多研究者利用这一工具进行气候研究。未来,谷歌计划进一步扩展模型,将海洋和碳循环等因素纳入,以期实现更全面、准确的气候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