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钥和加密算法的区别:
1.
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数据);
2.
加密算法是明文转换成密文的变换函数...是算法;
3.
同样的密钥可以用不同的加密算法呀,得到的密文就不一样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凯撒密码,就是将字母循环后移n位,这个n就是一个密钥,循环后移的方法叫做算法,对明文用不同的密钥加密的结果不一样,虽然他们用的是相同的算法。
比如run用key=1(密钥)的凯撒密码,变成svo,用key=2(密钥)加密就成了twp,所以密钥和算法是明显不同的,再比如现在公钥密码体系大多用的rsa算法,但每个人的密钥不一样,密文才不同。
另外,一般来说,算法是公开的,而密钥是不公开的。
2. 密钥算法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公钥加密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网络和网页http://www.gnupg.org/(en)/howtos/ch/GPGMiniHowto-1.html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网络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下页 上页 目录
--------------------------------------------------------------------------------
1. 概念
1.1 公钥加密
加密的传统方法只用一把密钥加密。发出讯息者用这把钥匙对讯息加密。接收讯息者需要有完全相同的钥匙才能将加密了的讯息解密。这把钥匙必须以一种其他人没有机会得到它的方式给予接收讯息者。如果其他人得到了这把钥匙,这种加密方式就没用了。
使用一种称为"公开钥匙"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公开钥匙的概念涉及两把钥匙。一把钥匙称为"公开钥匙"(公钥),可以以所有方式传递,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另一把钥匙称为"隐密钥匙"(密钥)。这把钥匙是秘密的,不能传递出去。只有它的拥有者才能接触和使用它。如果正确实施了这种方法,从公钥不能得出密钥。发出讯息者以接收讯息者的公钥将讯息加密,接收者则以自己的密钥解密。
这个概念的关键之处在于密钥必须保持秘密,不能随便给出或让任何除了密钥拥有者之外的人得到。请千万不要将你的密钥通过Internet寄出!另外,通过telnet使用GnuPG是非常不明智的(基于使用telnet的高风险,你可以考虑绝不使用telnet)。
1.2 数字签名
为证明一则讯息确实是宣称发出讯息的人所发,发明了数字签名的概念。正如其名称显示,发出讯息者数字化地在讯息上签名。别人可以通过这个签名检验这个讯息的真实性。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中"特洛伊木马计"的风险(即一则讯息宣称是对某个问题的补丁,实际却包含病毒或乱动你计算机上的数据),同时信息或数据可以被确认是来自正当合法的来源,而被认为属实。
一个数字签名是通过密钥和讯息本身而得来。讯息可以通过发出讯息者的公钥来验证。这样,不仅可以验证讯息是正确的发出讯息者所发,而且内容也得到验证。这样,得到讯息者可以确认:讯息来自该发出讯息者,而且在传递过程中其内容没有改变。
1.3 信任网
公开钥匙算法的一个弱点在于如何传播公开钥匙。有可能有用户传递一把有虚假身份的公开钥匙。如果别人不知就里,用这把公钥加密讯息,持有该虚假钥匙的侵入者就可以解密而读到讯息。如果侵入者再将解密的讯息以真正的公开钥匙加密,然后传送出去,这种进攻无法被发现。
对此问题,PGP的解决方法(因此也自动是GnuPG的解决方法)是对公开钥匙签名。每把公开钥匙都有一个相应的用户身份。一个人的公开钥匙可以由别人来签名。这些签名承认这把钥匙确实属于它所宣称的用户。至于有多信任这些签名,完全取决于GnuPG用户。当你信任给这把钥匙签名的人时,你认为这把钥匙是可信的,并确信这把钥匙确实属于拥有相应用户身份的人。只有当你信任签名者的公开钥匙时,你才能信任这个签名。要想绝对确信一把钥匙是正确和真实的,你就得在给予绝对信任之前,通过可靠渠道比较钥匙的"指纹"。
1.4 安全边界
如果你有数据想要保密,你所需做的远不止选择加密算法这一件事。你应该统筹考虑你的系统安全。一般我们认为PGP是安全的。在作者写本文时,尚未听说任何PGP被破译的事例。但这并不表示所有用PGP加密的讯息都是安全的(举例说,如果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破解了PGP,它绝不会通知我。别的为真正邪恶目的破译密码的人也不会)。反过来说,即使PGP是完全"无法破译"的,也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损害安全。今年二月初,发现了一种"特洛伊木马",它寻找硬盘上的密钥,然后将其FTP出去。如果密码选得不好,这些被盗的密钥可以被轻易破解。
另一种可能的技术(虽然更难做到)是使用一种"特洛伊木马"程序,它可以传出用户所敲的键。也可以(但非常困难)传出屏幕显示的内容。使用这些技术,就根本不需要破译加密的讯息了。针对以上这些危险,需要制定一个好的,深思熟虑的安全计划并付诸实施。
提到上述这些,目的并非想让人们怀疑一切,而是想指出需要采取很多措施才能达到更安全。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加密只是安全的一个步骤,而不是全部的解决方案。正如在一九九九年三月Melissa病毒事件中所显示,许多公司并未准备好应付这类特洛伊木马式病毒。
3. 密钥是什么作用跟加密算法的关系怎么样
就是用密匙加密和还原 原来的 密码
标准的解释说不出了
简单点说就是 123 通过密匙 X+1 后 就变成 234
X+1 就是加密密匙 X-1 就是解密密匙 234->123
4. 密钥和加密算法是个什么关系
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数据),加密算法是明文转换成密文的变换函数,同样的密钥可以用不同的加密算法,得到的密文就不一样了。
举一个示例,例如凯撒密码,该字母向后旋转n位,该n是密钥, 向后移动的方法称为算法。 尽管使用相同的算法,但是对明文用不同的密钥加密的结果不一样。
例如,Run使用Key = 1(密钥)的凯撒密码,即Svo,而Key = 2(密钥)的加密,则成为Twp,因此密钥和算法存在很大差异。
现在大多数公钥密码系统都使用RSA算法,但是每个人的密钥的密文不同。 通常,该算法是公共的,密钥不是公共的。 加密算法恰好包含两个输入参数,一个是明文,另一个是密钥。
(4)密钥和算法哪个最基础扩展阅读:
1、密钥算法
使用极其复杂的加密算法,即使解密者可以加密他选择的任意数量的明文,也无法找出破译密文的方法。 秘密密钥的一个弱点是解密密钥必须与加密密码相同,这引发了如何安全分配密钥的问题。
2、公钥算法
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指在对密文应用解密算法后可以获得明文。 第二个条件是指不可能从密文中得出解密算法。 第三个条件是指即使任何明文形式的选择都无法解密密码,解密程序也可以加密。 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可以公开加密算法。
5. 密钥是什么,什么是加密算法
1密钥是一种参数,它是在明文转换为密文或将密文转换为明文的算法中输入的参数。密钥分为对称密钥与非对称密钥.
2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按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不可读的一段代码,通常称为“密文”,使其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达到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人窃取、阅读的目的。 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即将该编码信息转化为其原来数据的过程。
每次发数据给对方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的私钥加密,私钥和公钥是对应匹配的,公钥是公开大家知道的,私钥是自己的,相当于我们的签名别人盗版不了。对方收到数据之后用公钥解密就能得到数据。再用公钥和私钥设计具体的办法就能处理好让别人不能窥探数据 。
6. 请问密钥和加密算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密匙是一个密码
加密算法是一种加密文件的方法
这能有什么可比性,一个是一段字符串,一个是一种算法...
只能说特定的加密算法是依据密匙按某种规则结合密匙和原文,形成密文
如果是可逆算法那么还可以依据密文和密匙进行加密的逆运算还原出原文
7. 密算法和密钥的定义,
不好说,给个简单例子:
写一个程序,比如说是C语言.功能是将输入的字符按A变化为B,C变化为D,Z变化为A.小写也一样.0变化为1,1变化为2……
这就是密算法了.当你写下love时,变化后的结果就是mpwf了,如果算法足够的复杂,就没有人能猜到原来的love了.
密钥,就是另一个程序,与你的密算法相反,会变回去,这样.当mpwf进入时,它就输出love了.
8. 加密算法和密钥的作用
一、加密算法:将原有的明文信息转化为看似无规律的密文。收信方需要对应的解密密钥,采用对应的解密方法将密文还原为明文(能看懂有意义的信息)。
二、密钥分为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对于“对称加密算法”,这两者是一样的;而“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分为“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用公开密钥加密,则需要私有密钥解密;反之用私有密钥加密,则需要公开密钥解密,是可以互换的。
三、现代的计算机加密算法比较复杂,要弄懂是需要离散数学、高等代数等知识,不可能在这里讲明白。
四、以“凯撒移位密码”这种最古来的简单密码来讲解什么是加密算法和密钥:
4.1)“凯撒密码”在《恺撒传》中有记载,凯撒密码是将每一个字母用字母表中的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尽管历史记载的凯撒密码只用了3个位置的移位,但显然从1到25个位置的移位我们都可以使用, 因此,为了使密码有更高的安全性,单字母替换密码就出现了。
若用每个字母的后11位替换当前字母,可以认为密钥=11。
如此得到的密码表为:
明码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即26个字母表)
密码表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加密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讲明码字母换成对应的密码表字母。
如:明文 I LOVE YOU
密文 T WZGP JZF
在当时,这样简单的密码就足够起到保密作用;但到近代都已经很容易被破解了,更不用说现代有计算机秒破了!
4.2)其他加密算法
有兴趣可以了解更复杂的加密算法:如近代的“维吉尼亚算法”,还属于字母位移加密,好懂!而现代计算机文件深度加密常用的“AES加密算法”,原理很复杂,需要高等数学等知识才能读懂。
9. 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是_
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是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广泛的还是在电子商务和VPN上的应用,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讯安全。
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
对称加密以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为典型代表,非对称加密通常以RSA(Rivest Shamir Adleman)算法为代表。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加密技术应用
在常规的邮政系统中,寄信人用信封隐藏其内容,这就是最基本的保密技术,而在电子商务中,有形的信封就不再成为其代表性的选择。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就必须实现该信息对除特定收信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不可读取的。而为了保证共享设计规范的贸易伙伴的信息安全性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隐藏信息,而隐藏信息的最有效手段便是加密。
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都属于信息加密技术。通信过程中的加密主要是采用密码,在数字通信中可利用计算机采用加密法,改变负载信息的数码结构。计算机信息保护则以软件加密为主。
10. 公钥和私钥加密主要算法有哪些,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加密算法nbsp;nbsp;nbsp;nbsp;加密技术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编码是把原来可读信息(又称明文)译成代码形式(又称密文),其逆过程就是解码(解密)。加密技术的要点是加密算法,加密算法可以分为对称加密、不对称加密和不可逆加密三类算法。nbsp;nbsp;nbsp;nbsp;对称加密算法nbsp;nbsp;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和IDEA等。美国国家标准局倡导的AES即将作为新标准取代DES。nbsp;nbsp;nbsp;nbsp;不对称加密算法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加密明文时采用公钥加密,解密密文时使用私钥才能完成,而且发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钥,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钥的人。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发信方想发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读的加密信息,发信方必须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钥,然后利用收信方的公钥来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显然,采用不对称加密算法,收发信双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须将自己早已随机生成的公钥送给发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钥。由于不对称算法拥有两个密钥,因而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加密。广泛应用的不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对称加密算法为基础的加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nbsp;nbsp;nbsp;nbsp;不可逆加密算法nbsp;nbsp;不可逆加密算法的特征是加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钥,输入明文后由系统直接经过加密算法处理成密文,这种加密后的数据是无法被解密的,只有重新输入明文,并再次经过同样不可逆的加密算法处理,得到相同的加密密文并被系统重新识别后,才能真正解密。显然,在这类加密过程中,加密是自己,解密还得是自己,而所谓解密,实际上就是重新加一次密,所应用的“密码”也就是输入的明文。不可逆加密算法不存在密钥保管和分发问题,非常适合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但因加密计算复杂,工作量相当繁重,通常只在数据量有限的情形下使用,如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口令加密,利用的就是不可逆加密算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不可逆加密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增大。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较多不可逆加密算法的有RSA公司发明的MD5算法和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建议的不可逆加密标准SHS(Securenbsp;Hashnbsp;Standard:安全杂乱信息标准)等。加密技术nbsp;nbsp;nbsp;nbsp;加密算法是加密技术的基础,任何一种成熟的加密技术都是建立多种加密算法组合,或者加密算法和其他应用软件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在计算机网络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的加密技术。nbsp;nbsp;nbsp;nbsp;非否认(Non-repudiation)技术nbsp;nbsp;该技术的核心是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公钥技术,通过产生一个与用户认证数据有关的数字签名来完成。当用户执行某一交易时,这种签名能够保证用户今后无法否认该交易发生的事实。由于非否认技术的操作过程简单,而且直接包含在用户的某类正常的电子交易中,因而成为当前用户进行电子商务、取得商务信任的重要保证。nbsp;nbsp;nbsp;nbsp;PGP(Prettynbsp;Goodnbsp;Privacy)技术nbsp;nbsp;PGP技术是一个基于不对称加密算法RSA公钥体系的邮件加密技术,也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普及程度较高的加密软件。PGP技术不但可以对电子邮件加密,防止非授权者阅读信件;还能对电子邮件附加数字签名,使收信人能明确了解发信人的真实身份;也可以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