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atlab中的sim函数的运用方法是什么
MATLAB 中sim函数具体使用方法:
sim函数的变量[t,x,y]=sim(f1,tspan,options,ut)。
其中f1为SIMULINK的模型名,tspan为仿真时间控制变量;参数options为模型控制。
参数;ut为外部输入向量。
② 什么叫“写卡”(SIM卡)
中国联通智能卡现场写卡业务:
营业前台根据用户所选号码,将预先没有写入IMSI数据的智z能卡白卡,通过写卡器在总部CRM系统中读取与码号相应的IMSI数据,并写入智能卡白卡,同时在网络侧加载数据,完成业务开通。现场写卡业务包括:开户和补卡业务。
(2)sim程序算法扩展阅读:
SM卡的工作状态有两种:即工作方式和空闲方式。当处于工作方式时,完成与手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当处于空闲方式时,将保持所有相关数据,并支持其内部处于全休眠、指令休眠或时钟休眠等方式,以有效地节省电能。
使用注意:
1、请勿将卡曲折,卡上之金属接触点尤应小心。
2、卡上的金属接触点要保持清洁,避免沾染尘埃。
3、为避免刮花金属接触点,如无必要,请勿将智能卡随意从电话中取出或插入。
4、勿将卡置于温度低于-20℃或高于85℃的地方,避免在高温的场合作用。
5、此卡只适用于批准入网的GSM数字移动电话机,否则将有可能使卡受到损坏,请于关机10秒后退卡,以防爆卡。
6、为防电话被盗用,请勿将卡与密码一起存放。
③ SIM是什么意思
数字移动电话手机与模拟移动电话手机相比较,在结构上多了一块SIM卡。SIM卡叫用户识别卡。它实际上是一张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能卡片,用来登记用户的重要数据和信息。
SIM卡存储的数据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固定存放的数据。这类数据在移动电话机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写入,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MSI)、鉴权密钥(KI)、鉴权和加密算法等等。第二类是暂时存放的有关网络的数据。如位置区域识别码(LAI)、移动用户暂时识别码(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电话网代码等。第三类是相关的业务代码,如个人识别码(PIN)、解锁码(PUK)、计费费率等。第四类是电话号码簿,是手机用户随时输入的电话号码。用户全部资料几乎都存储在SIM卡内,因此SIM卡又称为用户资料识别卡。
SIM卡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进行鉴权和加密。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区域拨打或接听电话时,交换机都要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这时,SIM卡和交换机同时利用鉴权算法,对鉴权密钥和8位随机数字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认,否则,SIM卡被拒绝,用户无法进行呼叫。SIM卡还可利用加密算法,对话音进行加密,防止窃听。
数字移动电话手机只有装上SIM卡后才能使用,否则只是一部“裸机”,只能拨通网络中心许可的几个紧急号码,如110、119等。当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数字移动电话系统规范的移动电话手机时,就可接打电话。通话费自动记入持卡人的帐单上,而与移动电话手机无关。
为了防止手机丢失后被盗用,每张SIM卡都可设置一个密码,即个人识别码(PIN码),用来对SIM上锁。它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且可以随时更改。只有当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手机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个人密码,手机便会将SIM卡锁住。要解锁,必须使用解锁码。如果你忘了这个号码,或SIM卡丢失,则需带齐开户资料,携机到当地的无线营业厅解锁或挂失。
④ SIM卡的工作原理
SM卡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方式
当处于工作方式时,完成与手机之间的信息传输。
2、空闲方式
当处于空闲方式时,将保持所有相关数据,并支持其内部处于全休眠、指令休眠或时钟休眠等方式,以有效地节省电能。
SIM卡的功能配置:
1、业务表
用于识别在SIM卡中已分配的和已激活的业务。这些业务是移动开发所需要的业务,如电信目录下的各种业务。
2、国际移动开发识别
用于存储国际移动开发身份的字段,IMSI最长可由15位设置组成,每位数字需4比特容量,共需9字节容量,为了它的安全性,则在空中接口传输一次,以后均由可变化的TMSI来替代。
3、闭锁PLMN网路
用于存储4个不允许移动设备自动进入的PLMN网路,因每个PLMN由移动国家码(MCC)和移动网路码(MNC)表示需要3字节的容量,所以共需12字节的容量。
4、PLMN选择器
用于客户或运营者选择使用PLMN网路的优先次序。至少能存储8个PLMN代号,每个需要3字节容量,共24字节的容量。
⑤ 手机SIM工作原理是什么
SIM卡叫用户识别卡。它实际上是一张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能卡片,用来登记用户的重要数据和信息。
SIM卡存储的数据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固定存放的数据。这类数据在移动电话机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写入,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MSI)、鉴权密钥(KI)、鉴权和加密算法等等。第二类是暂时存放的有关网络的数据。如位置区域识别码(LAI)、移动用户暂时识别码(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电话网代码等。第三类是相关的业务代码,如个人识别码(PIN)、解锁码(PUK)、计费费率等。第四类是电话号码簿,是手机用户随时输入的电话号码。用户全部资料几乎都存储在SIM卡内,因此SIM卡又称为用户资料识别卡。
SIM卡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进行鉴权和加密。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区域拨打或接听电话时,交换机都要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这时,SIM卡和交换机同时利用鉴权算法,对鉴权密钥和8位随机数字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认,否则,SIM卡被拒绝,用户无法进行呼叫。SIM卡还可利用加密算法,对话音进行加密,防止窃听。
数字移动电话手机只有装上SIM卡后才能使用,否则只是一部“裸机”,只能拨通网络中心许可的几个紧急号码,如110、119等。当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数字移动电话系统规范的移动电话手机时,就可接打电话。通话费自动记入持卡人的帐单上,而与移动电话手机无关。
为了防止手机丢失后被盗用,每张SIM卡都可设置一个密码,即个人识别码(PIN码),用来对SIM上锁。它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且可以随时更改。只有当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手机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个人密码,手机便会将SIM卡锁住。要解锁,必须使用解锁码。如果你忘了这个号码,或SIM卡丢失,则需带齐开户资料,携机到当地的无线营业厅解锁或挂失。
拆开SIM卡,里边有三种材料:表面金属线路板、IC集成电路、黑色保护硬胶。三种材料各司其职,表面金属线路板负责IC与手机的传输工作,黑色保护硬胶纯为保护IC,而IC正是整块SIM卡的灵魂所在。一张SIM卡,如非刻意破坏折曲,正常使用十年以上,完全没有问题。
每张SIM卡完成制作工序后,IC内的记忆是空白一片的,其时制造商就会按不同网络商要求将写下的Software,下载入SIM卡内,当中包括该卡的SerialNumber、网络商提供的服务、电话簿、SIMToolKit等项目。网络商一旦收到SIM卡,首先就会将SIM卡的SerialNumber,与手头上的电话号码在电脑上作联结。
⑥ SIM卡的基本概念
一般SIM卡的IC芯片中,有128KB的存储容量,可供储存以下信息:
(1)1000组电话号码及其对应的姓名文字。
(2) 40组短信息(Short Message)。
(3) 5组以上新拨出的号码。
(4) 4位SIM卡密码(PIN)。
市面上的SIM卡芯片有16K,32K,64K,128K,512K,1M多种,以及能提供多媒体业务,非接触业务的专业SIM卡,容量可以达到M兆级。 SIM卡上有20位数码(即ICCID号)的含义。
前面6位为网络代号:
(898600)是中国移动的代号;
(898601)是中国联通的代号;
(898603)是中国电信的代号;
第7位是业务接入号,
在133、135、136、137、138、139中分别为1、5、6、7、8、9;
第8位是SIM卡的功能位,一般为0,预付费SIM卡为3;
第9、10位是各省的编码;
01:北京02:天津03:河北04:山西05:内蒙古06:辽宁07:吉林08:黑龙江09:上海10:江苏11:浙江12:安徽13:福建14:江西15:山东16:河南17:湖北18:湖南19:广东20:广西21:海南22:四川23:贵州24:云南25:西藏26:陕西27:甘肃28:青海29:宁夏30:新疆31:重庆,
第11、12位是年号;第13位是供应商代码;
第14~19位则是用户识别码;
第20位是校验位。 PIN码是指SIM卡的密码,存在于SIM卡中,其出厂值为1234或0000。激活PIN码后,每次开机要输入PIN码才能登录网络。PUK码是用来解PIN码的万能钥匙,共8位。用户是不知道PUK码的,只有到营业厅由工作人员操作。当PIN码输错3次后,SIM卡会自动上锁,此时只有通过输入PUK才能解锁。PUK码共有10次输入机会。所以此时,用户千万不要自行去碰PUK密码,输错10次后,SIM卡会自动启动自毁程序,使SIM卡失效。此时,只有重新到营业厅换卡。其实,只要小心使用,PIN密码只会保护你的安全。
SIM卡有两个PIN码:PIN1码和PIN2码。我们通常讲的PIN码就是指PIN1码,它用来保护SIM卡的安全,是属于SIM卡的密码。PIN2码也是SIM卡的密码,但它跟网络的计费(如储值卡的扣费等)和SIM卡内部资料的修改有关。所以PIN2码是保密的,普通用户无法用上PIN2码。不过,即使PIN2码锁住,也不会影响正常通话。也就是说,PIN1码才是属于手机用户的密码。
在设置固定号码拨号和通话费率(需要网络支持)时需要PIN2码。每张SIM卡的初始PIN2码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是:2345。如果三次错误地输入PIN2码,PIN2码会被锁定。这时同样需要到营业厅去解锁。如果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自己解锁,PIN2码也会永久锁定。PIN2码被永久锁定后,SIM卡可以正常拨号,但与PIN2码有关的功能再也无法使用。以上各种码的默认状态都是不激活。 SIM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芯片,
内有5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功能:
CPU(8位/16位/32位)、程序存储器ROM、工作存储器RAM、数据存储器EEPROM和串行通信单元,这5个模块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SIM卡在与手机连接时,最少需要5个连接线:
*电源(Vcc) *时钟(CLK) *数据I/O口(Data) *复位(RST) *接地端(GND) 1.手机向网络发出入网请求
2.网络回复一随机字符串
3.手机接收,并将其交给SIM卡,
4.卡片按照片内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结果返回手机
5.手机将其运算结果、IMEI、ICCID发回网络,网络读取ICCID,分析是否是本地号码。
6.网络返回合法信息,并下发KC码,完成网过程
注:以上描述的是2G网的鉴权过程,3G网鉴权过程与此不同。
⑦ sim卡应用程序是如何实现的
现在用的SIM卡大部分都是eSIM卡,这其实是一个微型计算机,里面包括了CPU,RAM等资源(还可以在卡上找到64K,128K等不同的配置标识),除了为用户提供接入网络的功能外,还可以在卡上写一些小的应用程序,比如运营商内置的SIM卡应用程序。
⑧ SIM是什么意思
数字移动电话手机与模拟移动电话手机相比较,在结构上多了一块SIM卡。SIM卡叫用户识别卡。它实际上是一张内含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智能卡片,用来登记用户的重要数据和信息。
SIM卡存储的数据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固定存放的数据。这类数据在移动电话机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写入,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MSI)、鉴权密钥(KI)、鉴权和加密算法等等。第二类是暂时存放的有关网络的数据。如位置区域识别码(LAI)、移动用户暂时识别码(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电话网代码等。第三类是相关的业务代码,如个人识别码(PIN)、解锁码(PUK)、计费费率等。第四类是电话号码簿,是手机用户随时输入的电话号码。用户全部资料几乎都存储在SIM卡内,因此SIM卡又称为用户资料识别卡。
SIM卡最重要的一项功能是进行鉴权和加密。当用户移动到新的区域拨打或接听电话时,交换机都要对用户进行鉴权,以确定是否为合法用户。这时,SIM卡和交换机同时利用鉴权算法,对鉴权密钥和8位随机数字进行计算,计算结果相同的,SIM卡被承认,否则,SIM卡被拒绝,用户无法进行呼叫。SIM卡还可利用加密算法,对话音进行加密,防止窃听。
数字移动电话手机只有装上SIM卡后才能使用,否则只是一部“裸机”,只能拨通网络中心许可的几个紧急号码,如110、119等。当SIM卡被插入任何一部符合数字移动电话系统规范的移动电话手机时,就可接打电话。通话费自动记入持卡人的帐单上,而与移动电话手机无关。
为了防止手机丢失后被盗用,每张SIM卡都可设置一个密码,即个人识别码(PIN码),用来对SIM上锁。它是由用户自己设定的,且可以随时更改。只有当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手机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连续三次输入错误的个人密码,手机便会将SIM卡锁住。要解锁,必须使用解锁码。如果你忘了这个号码,或SIM卡丢失,则需带齐开户资料,携机到当地的无线营业厅解锁或挂失。
回答者:yantaohaomiao - 秀才 三级 5-7 17:4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好
50% (0) 不好
50% (0)
其他回答共 1 条
SIM卡
移动电话机与SIM卡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无论是GSM系统还是CDMA系统,数字移动电话机用户在“入网”时会得到一张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le)或UIM卡(UserIdentity Mole)。SIM卡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且通话费用自动计入持卡用户的账单上,与手机无关。
外部特征
在实际使用中有两种功能相同而形式不同的SIM卡:
卡片式(俗称大卡)SIM卡,这种形式的SIM卡符合有关IC卡的ISO7816标准,类似IC卡。
嵌入式(俗称小卡)SIM卡,其大小只有25mm×15mm,是半永久性地装入到移动台设备中的卡。
“大卡”上真正起作用的是它上面的那张“小卡”,而“小卡”上起作用的部分则是卡面上的铜制接口及其内部胶封的卡内逻辑电路。目前国内流行样式是“小卡”,小卡也可以换成“大卡”(需加装一卡托)。“大卡”和“小卡”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GSM移动电话,早期机型如摩托罗拉GC87C、308C等手机用的是“大卡”,而目前新出的机型基本上都使用“小卡”。
⑨ matlab BP神经网络 sim函数怎么解释呢
sim是仿真。net是前面已经训练好的网络,相当于把r'作为自变量代入net中。
刚琢磨神经网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出
时间序列应当是一排数据对应另一排数据。相当于x对应y。
但是题主一开始的输入P=[a' ; b' ; c' ; d' ; e'],这是一个5行的矩阵,不是向量,也就不是时间序列了。大约这就是为什么最终输出会成了一个矩阵吧
⑩ matlab中sim的使用
编译器报错是你的 network的矩阵行数不对,要求要222行。
sim的用法如下:
SimOut = SIM('MODEL','PARAMETER_NAME1',VALUE1,'PARAMETER_NAME2',VALUE2, ...)
SimOut = SIM('MODEL', PARAM_NAME_VAL_STRUCT)
SimOut = SIM('MODEL', CONFIG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