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干支纪年法推算法

干支纪年法推算法

发布时间:2022-05-26 02:37:53

‘壹’ 干支纪年发计算方法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事配完。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

‘贰’ 天干地支是怎么推算年份的

1、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9年的干支?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159年的年干=8-9+10=9=壬;

前22的年支=10-10+12=12=亥,前159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159年的干支为壬午。

2、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除以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除以12的余数。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

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干支纪日

干支纪日从几千年前开始至今,一直纪日没有中断和错误,是一部了不起的纪日历史。目前能清楚考证的是起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

但在历史书籍中还有许多记载着干支纪日的,如《尚书·周·泰誓》的“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尚书·周·武成》的“惟一月壬辰,旁死魄”等记载了干支纪日。因此,足以证明在周代以前都已经在使用干支纪日了。

‘叁’ 历史干支纪年法是怎么计算的

干 支 纪 年 法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 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肆’ 最简单的天干地支纪年法

记住一个年分的天干地支,比如1988的天干地支为戊辰 龙年 我们要计算哪一年,天干十位十位往后推,地支十二位十二位往后推,因为天干为十位,地支为十二位。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4)干支纪年法推算法扩展阅读:

转换规则:适用于所有公历年号。

(1)根据万年历查看年干支,这是比较省事的方法。

(2)自然数序法求干支

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

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

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9年的干支?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159年的年干=8-9+10=9=壬;

前22的年支=10-10+12=12=亥,前159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159年的干支为壬午。

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

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3)整数序法求干支

天干按庚、辛、壬、癸、甲到癸的顺序为-3、-2、-1、0、1~10,

地支的顺序按申、酉、戌、亥、子到亥的顺序为-3、-2、-1、0、1~12。

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年号/12的余数。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159年的年干=8-9=-1=壬;

前22的年支=10-10=0=亥,前159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159年的干支为壬午。

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2=辛;

1164年的年支=0-3=-3=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

‘伍’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十大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可构成60干支(即为一花甲)。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永无止尽。
3、计算方法如下:
(1)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

如2011年:最后一位是1,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辛”,再用2011除以12得到167余7,对应地支编号为“卯”合起来即2011年为“辛卯”年。

‘陆’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方法如下: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柒’ 如何计算干支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对应十二生肖):
1 2 3 4 5 6 7 8 9 1 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为60)。如此继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民间所说“六十年一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 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除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捌’ 干支纪年法怎样算

干 支 纪 年 法 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 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四、由公元推干支 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 六十干支表 甲子0 乙丑1 丙寅2 丁卯3 戊辰4 己巳5 庚午6 辛未7 壬申8 癸酉9 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 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 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 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 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 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玖’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怎么算的以哪一年为起始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地支12后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

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9)干支纪年法推算法扩展阅读:

干支纪年可对历史时间上推下推、顺推逆推,以致无穷。但也确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开辟天地的起点。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其实,是岁星纪年,采用岁阳岁阴结合以纪年。岁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着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岁阴: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如“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

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

相关链接:网络—干支纪年

‘拾’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1、公元前的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9年的干支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159年的年干=8-9+10=9=壬。

前22的年支=10-10+12=12=亥,前159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为己亥,前159年的干支为壬午。

2、公元后的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

年支=N-3(N﹥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

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为甲申,2011年的干支为辛卯。网络——干支纪年

(10)干支纪年法推算法扩展阅读

天干地支与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如配天干,则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如配地支,则寅卯配木,巳午配火,申酉配金,亥子配水。而辰未戌丑配土。有了五行,也就有了五行生克关系。

五行相生之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之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配天干地支还有一套体系,甲己(天干)、丑未(地支)配土,乙庚(天干)、卯酉(地支)配金,丙辛(天干)、辰戌(地支)配水、丁壬(天干)、巳亥(地支)配木,戊癸(天干)、子午寅申(地支)配火。

阅读全文

与干支纪年法推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卓软件怎么还原之前的版本 浏览:869
什么app可以看舌神综艺 浏览:278
vba编好的程序编译出来 浏览:91
如何清空服务器数据 浏览:33
android计划软件 浏览:383
vivo手机文件夹加密路径 浏览:131
程序员怎么找到联通卡 浏览:196
单片机实训要求 浏览:268
程序员八大黑话 浏览:946
除了天天鉴宝app还有什么 浏览:628
cs中的文件夹 浏览:792
php获取内存地址 浏览:679
看电视直播节目什么app最好 浏览:30
如何连子文件里面的文件一起解压 浏览:72
怎么用单片机识别天气 浏览:877
单片机实验室认识 浏览:142
我的世界pe112服务器地址 浏览:886
程序员转行销售 浏览:468
沈阳医疗程序员 浏览:47
戴尔服务器主机系统如何安装 浏览: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