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京山pdf

京山pdf

发布时间:2024-04-19 13:39:43

1. 河北唐山的地质情况

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河北 唐山 的地质 。如果打开速度慢,可以尝试快速版;如果想保存快照,可以添加到搜藏。
(网络和网页http://old.cgs.gov.cn/NEWS/Geology%20News/2007/20070307/19.pdf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网络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

唐山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王欣宝1, 王昕州, 赵雄英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石家庄,050021)
摘要: 唐山市是河北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而且也是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地
质问题较为频发的地区.通过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分析
研究,选择了岩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速率,采空塌陷,岩溶
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共8个指标.基于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四个逻辑等级取值:微
弱,轻度,中等和严重,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地量化分级取值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模糊数
学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发展
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唐山市地质环境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前言

唐山市辖五区,十县(市)及两农场,面积802km2(不含芦台,汉沽农场),总人口156.16
万.唐山市是河北省环渤海地区三个地级城市之一, 是首批国民经济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
25 个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建有曹妃甸港,京唐港等港群,还建有王
滩经济开发区和南堡经济开发区等重点经济区,以及石臼坨等岛群,是河北省最具潜力的经
济区之一,也是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北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在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长期作用下,使唐山市地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
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下降漏斗,地裂缝,采空塌陷,岩溶塌陷,地震,固体废弃物等环境
地质问题,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直接威胁和破坏着生态环境,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严
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和防治地质灾害已成为唐山
市乃至河北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1],定量或半定量地评价了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
度,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为唐山市地质环境管理,土地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
科学依据.
2 环境地质条件
2.1 地质条件
地处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海拨高程 50~530m,地形波状起
伏,侵蚀较强,冲沟发育;南部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区,是本区主体地貌形态,由滦河改道形
成的多期冲洪积扇构成,高程 5~50m,地形平坦,河流两岸断续发育Ⅰ,Ⅱ级阶地;市区
东部,南部有多处采煤塌陷坑和矸石山,塌陷坑成积水洼地;东南部沿河两岸有砂丘分布;
市区内零星出露剥蚀残丘.
地层有蓟县系,青白口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基岩大部被第
四系所覆盖,在北部山区和市区局部裸露地表.
2.2构造条件
收稿日期:2004-09-2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环渤海地区(河北部分)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
评价,项目编号:200112400004
作者简介:王欣宝(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E-mail:
[email protected]..
1
唐山市位于燕山褶皱带东段南缘与华北坳陷区黄骅坳陷的交界地带,构造活动异常活
跃.区内主要褶皱是开平复向斜,由一系列轴向北东,轴面北西倾,大致平行排列的背向斜
隐伏构造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车轴山向斜,碑子院背斜,开平向斜.其中开平向斜规模最
大,长约50km,宽15~20km,总体轴向为北东40°,自开平向东渐转成近东西方向.唐山
市区位于开平向斜西北翼的狭长型地垒构造带上,主要有大八里庄断层,陡河断层和唐山断
层三条规模较大断层.唐山市区区域稳定性较差,属不稳定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3,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
3.1岩溶塌陷
(1)岩溶塌陷现状
岩溶塌陷是唐山市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致灾形式有建筑物破裂,倒塌,路基坍塌及农
田破坏等.唐山市区岩溶塌陷有100多处,现已查明中心区岩溶塌陷20处,塌陷呈圆形,
筒状,碟状,直径3~50m,可见深度1~6m; 任信屯—郑庄子岩溶塌陷2处,塌陷呈圆形,
直径 30~40m,可见深度 8~10m;东矿区林西—范各庄一带岩溶塌陷 100 多处,塌陷呈圆
形,椭圆形,筒状,碟状,直径5~30m,可见深度3~10m.
岩溶塌陷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水位下降漏斗范围内的碳酸盐岩浅埋区(小
于50m)及构造断裂带附近;设有液流管道和排水暗沟的马路两侧及地表水体沿边最为常见.
主要分布在唐山市中心区浅埋岩溶区,中心区北部任信屯—郑庄子及东矿区唐家庄—范各庄
一带浅埋岩溶区.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状况见表1.
表1 唐山市主要岩溶塌陷特征表
Tabal.1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in karstic sinks in TangShan
一般规模 编

塌陷位置
发生时间
(年月日)
塌陷坑
形状 直径
可见
深度
对建筑物破坏程度 备注
1 十口院内 1979-10-6 圆形 40 10 操场下陷 岩溶引起
2 建陶城子庄河西楼 1984-1985 楼倾斜向西北下降0.13m 岩溶引起
3 新华道开滦招待所东侧 1984-1985 路面塌陷电杆倾倒 岩溶引起
4 北新道与新华岩路叉口 1987.9-10 椭圆形 6 6 自来水管反复破裂 岩溶引起
5 凤凰公园中心区莲鱼池 1991-9-6 圆形 13 6 池壁破坏池水漏光 岩溶引起
6 体育场田径训练馆 1988-6-6 圆形 8 6 建筑物塌落 岩溶引起
7 地震陈列馆北侧路旁 1988-8 圆形 5 2 地面塌陷电杆倾倒 岩溶引起
8 工人医院门诊大楼 近期 墙体裂缝 岩溶引起
9 69号小区热力站 近期 院内楼东南角附近房屋裂缝 不明
(2)岩溶塌陷发展趋势
近年来唐山市区地下水开采量受到控制,岩溶水位有所回升,市区现有的地下水漏斗面
积趋于稳定,个别地段岩溶水略有回升,岩溶塌陷的发生率得到缓解.但由于导致岩溶塌陷
的一些主要条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因此仍然不断发现岩溶塌陷的现象.据连续几年的实地
勘查,唐山市体育场主楼墙壁的"S"型裂缝及围墙上的张性裂缝仍有逐年扩大的迹象,证
明本区的岩溶塌陷活动尚未停息.
3.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2.1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现状
(1)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出现在1974年的枯水期,随着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
大,漏斗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1978年至1981年,唐山市地震后恢复生产,地下水开
采量急剧增加,使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1982年以后由于城市和农业开采量受到控制,漏
2
斗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据低水位期统计,漏斗区平均面积为320.07Km2,1991—1995年平
均面积301.03Km2,1996—2000年平均面积为284.26Km2,各阶段平均面积分别缩小19.04
Km2和16.77Km2.其中2000年低水位期漏斗面积343.3 Km2,10年间面积最大,与1999,
2000年降水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密切相关.
漏斗中心北部在北郊水厂,南部在大洪桥水厂,其水位埋深在1991—1995年北郊水厂
平均水位埋深47.40m,在2000年北郊水厂,.大洪桥水厂分别为47.70m和23.90m,与1995
年同比,北郊水厂水位上升3.00m,大洪桥水厂水位下降0.09m,说明漏斗已处于相对稳定
状态.
从1990年—1995年及1995年—1999可以看出 漏斗区面积具有逐年减小,中心水位略有
回升的趋势,表明该区遏制开采以初见成效.唯2000年由于干旱少雨,地下水补给不足,致
使漏斗区面积增大,水位加深,属枯水年的正常现象,因此可以认为该漏斗目前处于稳定状
态,如保持目前开采水平,今后漏斗面积将不会扩大,地下水位将保持稳定.
表2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览表
Tabal.2 the basic schele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f
the Quaternary Period in TangShan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要素一览表
漏斗
名称
时 间 中心
位置
综合计算
面 积
(Km2)
边缘等
水位线
(m)
封闭面积
(Km2)
封闭等水
位线(m)
中心水位
埋深(m)
中心水 位
标 高(m)
91.6.3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01.3
地下水
分水岭
87 4
49.56
23.58
-29.70
-9.17
93.5.25
—6.1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299.3
地下水
分水岭
126.8 4
40.15
24.11
-20.29
-9.70
95.5.25
—6.1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19.3
地下水
分水岭
103.1 4
50.70
23.81
-30.84
-9.40
98. 6.15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243.2
地下水
分水岭
62.33 2
42.7
22.6
-22.84
-8.19
唐山
市浅
层地
下水
位下
降漏

20006.30
北:北郊水厂
南:大洪桥水厂
343.3
地下水
分水岭
132.9 4
47.7
23.90
-27.84
-9.49
(2) 古冶区第四系浅层水位下降漏斗
1975年开始形成以黑鸭子为中心的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当时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2.25m,
水位标高17.59m.1980年以后,虽然第四系地下水开采量无明显的增加,但由于开滦唐家
庄矿徐家楼矿井投产及巍峰山水源地的开采,增大了第四系地下水对石炭一二叠系裂隙水和
奥陶系岩溶水的越流补给量,形成以前张亭为中心的又一个漏斗中心,两个漏斗合称古冶区
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漏斗北部以山区为界,南部以小马庄至范各庄一线的地下水分
水岭为界,东界雷庄,西到刁家套至前殷庄与唐庄漏斗相接.
分析漏斗特征可以看出,1996年到1999年漏斗面积具有逐年缩小,中心水位埋深逐年变
浅的趋势,1999年到2000年出现漏斗面积扩大,中心水位加深的状况,显然与近两年干旱少
雨具有密切的关系.但从多年动态变化来看,该漏斗仍处于稳定状态.
(3)唐山市深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受矿井疏水的影响,第四系深层水急剧下降,形成以矿区为中心的深层水水位下降漏斗,
由于该含水组观测点少,不能绘制成图,漏斗形成,范围很难确定.但开滦个各矿内,深层
水位均低于浅层水位34.24—42.15m.其中开平向斜西北翼深层地下水水位低于浅层地下水
3
水位34.24m.在漏斗中心区,深层地下水水位低于奥陶系岩溶水水位4.25—15.73m.
(4)奥陶系岩溶水水位降落漏斗
主要分布于开平向斜西北翼,1974年形成,漏斗沿奥陶系灰岩地层走向展布,呈不规
则条带状,漏斗边界与水文地质单元一致,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1978—1981年间岩溶水
位以每年6.0m的速度下降,漏斗中心人民公园1982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3.28m,水位标
高--28.48m,从1982年起唐山市控制了岩溶水的开采量,水位下降缓慢.到1992年为为控
制唐山市岩溶塌陷的发生及发展,较大幅度的减少了开平向斜西北翼奥陶系岩溶水开采量,
1992年比1991年减少1243.8×104m3,岩溶水位上升3.34m.
漏斗区199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44.72m,1995年末37.66m,1996,1997,1998年末为
39.29m,41.71m及39.78m,1999年及2000年末平均水位埋深分别为44.65m和45.45m,与
1990年水位相近,虽然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因1999年及2000年天旱少雨,地下水补
给不足,漏斗区中心水位又处于下降状态.
漏斗中心人民公园,1995年低水位期水位埋深56.61m,2000年为57.07m.虽然漏斗中
心水位有所下降,但总的看来该漏斗还是处于稳定状态.
3.2.2 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1986—2000年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及综合计算面积,在充分考虑政府部门对超采区
地下水开采量进行遏制的条件下,采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数列,对2010年,2015
年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面积,中心水位埋深进行预测.
预测唐山市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2010年,2015年漏斗面积分别为300Km2,
280 Km2,比2000年分别缩小43.3 Km2及63.3 Km2;2010年中心水位埋深44.40m,比2000
年回升3.10m,2015年维持在2010年的水平,水位处于稳定状态.
预测古冶区第四系浅层水水位下降漏斗面积2010年,2015年分别为170 Km2及160
Km2,比2000年分别缩小16. Km29及17.9 Km2;2010年及2015年中心水位埋深将控制在
24.00m左右,比2000年回升1.50左右,处于稳定状态(见表3).
表3 唐山市地下水位下降漏斗预测成果表
Tabal.3 the forecast proction of the depression cone of groundwater level in TangShan
漏斗面积(Km2) 中心水位埋深(m)
漏斗名 称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唐山市第四系浅层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343.3 300.0 280.0 44.40 44.40
古冶区第四系浅层地
下水水位下降漏斗
186.9 170 160 24.00 24.00
3.3 含水层疏干
唐山市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内被疏干的含水层主要为第二含水组,在基岩浅埋区内除
第二含水组上部细砂层外,第二含水组中部砂砾卵石层同时被疏干.以陡河,沙河和小青龙
河两岸分布的全新统第一含水组细砂含水层,由于补给条件较好,含水层并未被疏干.
疏干含水层厚度的计算是以1976年末水位埋深作为初始水位,唐山地震后地下水位基
本恢复到原来水位,以2000年未水位埋深时段末期水位,据钻孔机井地层资料计算各井被
疏干含水层厚度.
计算结果表明:1976-1995年19年间,唐山市区含水层疏干体积为482.37 ×104m3,疏干
量为22497.48×104m3/a.其中唐山漏斗疏干体积为306.77×104m3,东矿区漏斗疏干体积为
175.60×104m3;唐山漏斗疏干量为18180.11×104m3/a,东矿区漏斗疏干量为4317.37×
104m3/a.1995-1996年,唐山市区含水层疏干面积为39830km2,疏干体积为147464 ×104m3,
4
疏干储存量为18433×104m3/a.
3.4 地下水污染
3.4.1 地下水污染源
唐山市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工矿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农药化肥等.据唐山市环保局1998年统计资料,唐山市区182个"三废"排放企业共排放工
业废水5710.96万吨,排放达标量为5163.12万吨,其中处理排放达标量为3190. 19万吨.废
水中污染物六价铬为0.14吨,挥发酚总量为2.43吨,氰化物为0.99吨,化学需氧量8231.69
吨,石油类176.03吨,悬浮物6596.30吨,硫化物13.16吨.全市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3144380
万标立方米,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0013吨,烟尘排放量106029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
量为1213.9万吨,历年累计贮存量已达8179万吨.
另外,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856.14万立方米,唐山市14个垃圾堆放场的垃圾(包括工
业垃圾)排放量51.9万吨.
3.4.2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质主要有"五毒","三氮",有机质,细菌和石油类共约20余
种.污染质通过渗透和渗漏两种方式污染地下水环境.渗坑(井)渗透和渣堆淋渗,造成点状
污染;河流与沟渠渗漏造成线状污染;施于田间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或雨水下渗,造成面
状污染.
唐山市区地下水水质目前基本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局部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
标项目是六价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细菌等.比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为唐山市路南区
南刘屯—老岳各庄六价铬污染,路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及小梁山储灰场,李家峪储
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1),南刘屯—老岳各庄污染区
南刘屯—老岳各庄一带第四系浅层水受到六价铬严重污染,铬渣污染物分布面积
3350m2,重量为4881吨,含六价铬总量为5.947吨.该污染区1983 年发现第四系浅层水受六
价铬污染,1991~1993年污染面积达1.78 km2,地下水中Cr6+ 最高含量3.40mg/L,超标67倍.
1995年污染面积(检出)1.595 km2,超标面积0.645 km2,Cr6+最高含量 1.80mg/L,超标35倍.
从1994年以后Cr6+含量逐年减少,个别井的污染已消失.污染范围也有逐年缩小的趋势,其
原因是唐山市环保局1983年曾进行了局部的开挖治理,以及污染区连年不断地抽取污染的水
体所致.
(2),路北区钓鱼台岩溶水六价铬污染区
受原文化路电镀厂废水的污染,路北区奥陶系岩溶水自1987年以来六价铬含量超标,污
染面积5.56 km2,至1995 年污染面积缩小至3.33 km2.1999年检测,凤北井污染已消失,唐
陶井Cr6+含量0.14mg/L,自1995年以来含量已逐年减少.
(3)小梁山储灰场冲灰水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于唐山发电厂小梁山冲灰场冲灰水沿灰岩溶洞裂隙下渗,1986年冶里—徐庄子奥陶系
岩溶水曾形成面积2km2的氟污染区,氟含量达3.2mg/L.1988年冲灰场停用并覆土改造,原
污染范围大大减少,原污染井水中氟含量明显降低,仅为0.5~1mg/L,均达到饮用水质标准
并接近天然背景值.预测该污染区氟污染将逐年衰减直至消失.
(4)李家峪储灰场对地下水的氟污染
由于唐山发电总厂陡河电厂冲灰水的渗漏,使附近岩溶裂隙水受到污染,地下水中氟含
5
量逐年升高,由1988年的0.37mg/L升至1995年的5.80mg/L,之后逐年降低,但1999年仍为
4.0mg/L,由此预测该污染尚未停止,如灰场继续使用,其污染仍将持续下去,并有扩大污
染范围的可能.
3.5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唐山矿业以煤矿为主,长期大量开掘地下煤层及围岩,改变乃至破坏了岩土体的自然平
衡,导致地质环境日趋恶化,引发出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 采空塌陷
1984年范各庄矿突水后附近出现11个岩溶塌陷坑,在以突水点为中心的10km2范围内,
水位普降20~30m,水井吊泵悬空,供水系统失灵.其后,采煤塌陷灾害更为严重,截止1995
年整个开滦形成60多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波及面积达100 多平方公里,地面塌陷19504.01
公顷,产生15个塌陷坑,最大坑深20.42m,53个积水坑最大积水深度8.70m.这些塌陷,积
水坑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南部京山铁路两侧,使大面积农田被毁,建筑物遭到破坏, 100
多个村庄被迫搬迁,使城市建设受到严重影响.
(2) 矿井突水
开平煤田为奥陶系灰岩所包围,岩溶发育,富水性强,随着开采层段不断加深,强排深
层地下水产生了巨大的水头差,严重威胁着矿井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984年6月2日,范
各庄矿井下突水, 突水原因是奥陶系灰岩陷落柱溃入矿井,使奥陶系岩溶水大量涌入矿井,
高峰期11个小时平均突水量达2053吨/分,淹没了范各庄矿井,吕家坨矿,林西三矿,直接
经济损失5.6亿元.而且其余的矿也有不同程度的突水事故,是煤矿开采时一个主要地质灾
害.
(3) 矿渣堆放
市区内共有煤矸石山16座,1998年煤矸石产生量4640500吨,年储存量为672100吨,历年
累计贮存量37194200吨,历年累计贮存占地面积1763300m2.由于矿渣堆存, 不但占用大量
土地,散发有害气体,而且可污染土体和浅层地下水,有的煤矸山发生自燃,释放出SO2,
CO2等气体,污染大气,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3.6 地震灾害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7.8级地震是震惊世界的一次大地震,震中地震烈度达11度,
使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毁于一旦,死亡人数达24万,造成市区各民用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
的达1116.95×104m2,占原房总数的95.53%.唐山市厂房倒塌及破坏无法使用的182.2×
104m2,占原有总数的55.6%.
唐山7.8级地震发震断层为唐山矿Ⅴ号断层, 分布在唐山市路南区礼尚庄—丰南安机寨
—小山东口—29中学,成北东25°走向,断裂带宽为50~300m,长10km,左旋扭距最大1.53m.
向北东循陡河断裂北段,延伸20km, 向南西方向延伸50km.
除地震构造地裂缝外,非构造地裂缝在地震区普遍出现,主要发生在河渠,河岸和古河
道坑洼地带[2].
此外,唐山7.8级地震引起的地面垂直变形, 不论是范围和幅度都是很大的,强裂变形
带主要分布在地震断层两侧,垂直错距1.0m左右;唐山7.8级地震加大了煤矿采空塌陷.由
于地震效应,使原开滦煤矿采空塌陷区进一步扩大加深.
4,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及其发展趋势评价
4.1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
根据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特征,选取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
地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共 8 个指标(见表 4).采用综合
评价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分区评价,共分四个级别(见表5).
其公式[3]-[4]为:
6

=
=
n
i
i
pp
1
式中:p--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分区系数
p
i--第i因子的评价指数
其中
p
i= ×A
p
i
*
i Ai= =∑
8**
/
ii
pp
=1i
式中:为第i个因子的给定指数;A
p
i
*
i为第i个因子的权重,n为评价因子数量.
表4 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判别指标及给定指数表
Tabal.4 the distinguishable indexes of the develop degree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angShan
分级 微弱 较轻 中等 严重

号 因子
环境地质问
题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环境地质问题
发育程度
给定
指数
1
岩土
体结
构类

出露基岩;砂
性土,多层,
相变小.
1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层,相变
大,特殊土零星
分布
2
粘性土或砂性土,多
层,相变大,分布有
特殊土
3
粘性土或砂性
土,多层结构,
相变大,特殊土
发育.
4
2 构造
分布 0条/50km21 1条/5km22 2条/5km23 ≥3 条/5km24
3
地下
水污

无 1 个别地段有污染2 局部地段有污染 3 污染点较多 4
4
地下
水水
位下
降速

1 m/a 4
5 岩溶
塌陷 0个/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6 采空
塌陷 0个/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7
固体
废弃

0处/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8 地裂
缝 0处/50km21 1处/5km22 2处/5km23 ≥3 处/5km24
表5 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分区系数
Tabal.5 the subarea coefficient of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blem
级别 微弱发育区 轻度发育区 中等发育区 严重发育区
p 1-1.5 1.5-2.5 2.5-3.5 3.5-4

评价结果如下(见图1):
环境地质问题微弱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仅是零星分布城
市废弃物;环境地质问题轻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罗各庄,大丰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
厂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超采,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地裂缝,零星分布固体
废弃物;环境地质问题中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开平区吕家坨,赵各庄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
题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
漏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发育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下水严重超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和
城市固体废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矿山采空塌陷.
8
其主要内容为:环境地质问题缓慢发育区要分布于城市的西部,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唐山
市有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城市废物的处理,使该区本就不多的城市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较
慢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东部大丰谷各庄,罗各庄,夏庄一带,主要是该区的点状污染得
到有效治理,而该区的地下水开采量也已经大大减少;较快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东部的
范各庄,吕家坨和魏峰水厂,主要是该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部分已经处理,地下水开采量也
在不断的降低,矿山采空塌陷和岩溶塌陷也已经部分进行治理;快速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市
新区的东北部的赵各庄和唐家庄一带,主要是由于该区目前是唐山市的重点发展区,地下水
将大量的开采,地下水下降将加快,而且污染也在不断加重.
5,结论
(1) 通过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在分析环境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发育特
征和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由选取土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
下水污染,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固体废弃物和地裂缝8个指标构成.在将唐山市环境地质
问题发育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微弱发育区,轻度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严重发育区的基础上,对
各评价指标相应的四级量化取值和标准化处理.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唐山市环境地质
问题发育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唐山市地质环境态势基本吻合.
(2)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将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育程度划分为四级.其中环境
地质问题微弱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环境地质问题轻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
罗各庄,大丰谷庄,夏庄和魏峰山水厂一带;环境地质问题中度发育区主要分布在开平区吕
家坨,赵各庄一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废弃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
下水污染和采空塌陷,分布有地下水漏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发育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
下水严重超采,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固体废物较多,局部地段有地下水污染和矿山采空塌
陷.
(3) 根据对唐山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唐山市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
进行了预测:环境地质问题缓慢发育区要分布于城市的西部;较慢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的
东部大丰谷各庄,罗各庄,夏庄一带;较快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区和东部的范各庄,吕家坨
和魏峰水厂;快速发育区主要分布于城市新区的东北部的赵各庄和唐家庄一带.

2. 有龙源期刊网的会员么求助下载一篇文章!!

七月十五知多少——古节日漫谈

摘 要:盂兰盆节与中元节本为佛教与道教在夏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的节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二者走出寺观,日渐民俗化,并在民间走向融合。这种变化是传统文化中孝亲观、亡灵信仰等观念影响的结果,也是广大民众祈求美好生活的反映。
关键词:盂兰盆节;中元节;佛教;道教;祭祀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35—03
在中华岁节体系上,七月十五日是极为特殊的一天。这一天不仅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也是道教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元节。随着佛道两教社会影响的日益扩大,二者走出寺观,走进“寻常百姓家”,其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古代民众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一、节日由来
(一)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又称盂兰盆会,本为释教之节日,是每年七月十五日供养佛祖、僧人以及超度饿鬼及七世父母的法事节日。《辞源》“盂兰盆会”释之为“佛教仪式,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盂兰盆会”三字取自于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为梵语Vllambana的音译,本意为救倒悬”,即释救饿鬼倒悬之苦。据考证,古天竺没有盂兰盆节,它是在《佛说盂兰盆经》译过后,由译经据其中的“目连救母”故事派生而来的汉地斋节。《佛说盂兰盆经》载“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姿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故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世七世父母,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故事本来是佛教教导弟子应有孝顺之心,属佛教徒之节日,随着佛教影响的日益扩大及其世俗化的日益加深,逐渐成为了一种民间普遍庆祝的节日。
早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僧人就开始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经》载曰“七叶功德,弄幡花、歌鼓、果实送之”,以供奉诸佛。盆节行事的最早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这一天,寺院中要用饭食百味各种供具供养自恣僧人,救母离苦得乐。梁武帝时,盂兰盆节由佛殿进入了宫廷,武帝曾于 “大同四年(538),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此后,“每年七月十五日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1]盂兰盆节由此成为官方认可并大力推行的岁节。
唐代是古代王朝的繁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岁令时节颇多,盂兰盆节也一度受到朝廷重视。唐高宗“立皇室送盆之仪,国家大寺,如长安城中明、慈恩等……每年送盆,供奉种种杂物及舆盆、音乐人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2]武则天时,宫廷的盆斋法会已形成一套繁缛的礼仪。杨炯曾做《盂兰盆赋》描写了如意元年武则天在洛阳南门举行盆斋的过程。唐代宗更是崇佛至深,每年“七月望日,于内道场设盂兰盆,释以金翠,所费百万。”[3]从唐中后期开始,盂兰盆节开始向民间普及。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描述会昌四年(844)长安诸寺盆节盛况称“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养,诸寺作花、腊花饼、假花果树等,各竟奇妙。常例皆于殿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甚是盛会。”可见此时的盂兰盆节,已成为人们共同参与的盛大节日,并得到大众喜爱,乃经千年而不衰。
(二)中元节
夏历七月十五日在古代又称“中元节”,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道教的节日。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祗。相传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至北魏时又出现“三元”的说法,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日为三元日。道教将三官与三元日相匹配,认为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应祭天,十月十五为下元日,应祭水,而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传说这天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是日,道观要做斋醮荐福。《道经》载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构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众天圣众普诣官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彩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请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欧阳询《艺文类聚·岁时中·七月十五》“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构,搜选人间。”故民间也将此节俗称“鬼节”,并有“七月半,鬼乱窜”的之说。在这一天,有祀者要回家接受子孙祭祀,无祀者,一般也要请佛、道做法事“普渡”,毋使孤魂野鬼流浪为害,祭祀成为了中元节的主题。
现在学者一般认为三元作为系统化的民俗节日出现大概不早于唐朝。李唐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树立精神权威,将被道教奉为教主的老子李聃尊为“圣祖”,并赐封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地位上升,其节俗也在主流意识的影响下日渐介入民众生活。唐玄宗是崇道着名的皇帝,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玄宗敕令“自今之后两都及天下诸州,每年七月十月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兼宜禁断”[4]至唐后期开始,中元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系统出现,出现了唐德宗《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令狐楚《中元日赠张尊师》、李商隐《中元作》,宋代范仲淹《中元夜自花洲作》、朱熹《中元雨中呈子晋》等一系列以中元节为主题的诗文。在这一天,道观要做斋醮荐福,并且要清心寡欲,进行反省,民间则家家祭祀孤魂野鬼,并伴有放河灯等活动,为鬼魂引路。
二、节日的演变及其在民间的合流
源于不同宗教的两个节日不仅巧妙的设在了同一天,而且,从唐中后期开始,这两大节俗无论从名称上还是在活动仪式上,伴随着其自身的民俗化而趋向合流。
首先,从名称上看盂兰盆节、中元节二节并行,有唐一代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唐初小说《艺文类聚》中论述二者时即先引《盂兰盆经》介绍盆节,再引《大藏经》介绍中元节,两节并列。至宋代,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由于“中元”是中国本土的时序节称,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盂兰盆”则来自天竺经名,两节并行过程中,前者显现出了其优势,“中元”逐渐取代了“盂兰盆”,成为七月十五这一天活动的节称,而“盂兰盆”这一名称则只流行于佛寺和部分佛教信众中。

其次,节日行事活动上最初的盂兰盆节与中元节都有各自特有的庆祝活动,随着二者的发展,两个节日的庆祝形式也日趋杂糅,至宋代时已难以区分(此处主要指民间,在佛道两家仍保留着自己的节俗),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月十五日,先数月,市井卖冥钱,靴鞋,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要闹处亦卖果实、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谓之‘盂兰盆’ ……乃告祖先秋成之意。”[5]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此时所谓的中元节,既卖“冥钱,靴鞋”,为传统中元之行事,又“印卖《尊胜目连经》”演《目连救母》杂剧,残留着浓厚的盂兰盆节的影子。而无论哪种方式,其活动主旨已趋向一致,即祭祀祖先,以“告祖先秋成之意”。
三、演变合流的原因
盂兰盆节、中元节,最初作为两大宗教节日,却迅速在民间得以普及,并日趋合流。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基础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亲观
在传统文化中,“孝”是被推崇至极的,“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6]孝的思想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等[7]。但原始佛教追求的是超凡脱俗,远离政治的涅槃境界。其削发为尼,离家背亲的出世伦理与中国传统儒家的忠君孝亲、齐家治国的入世伦理有很大的冲突。因此,佛教传入中国伊始就采用了种种方式来迎合中国的封建文化。盂兰盆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并且成功的例子。
盂兰盆节的原型——《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故事中,目连正因不忍母亲受地狱之苦而求佛祖助佑,可见其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则佛门中的孝义故事,而这恰好和“忠孝为本”的儒家伦理观偶合。至唐代后期,着名僧人宗密的父亲早丧,他为追荐父亲之灵,特作《盂兰盆经疏》,结合中国传统的孝亲思想注释原经文,将《盂兰盆经》视为佛教的“孝经”,“戒虽万行,以孝为宗”,佛教“孝亲观”的彰显使得盂兰盆会更加受到佛教寺院和僧人重视,并得到皇家的关注与支持。有唐一代的皇帝多在这一天大搞礼仪活动庆祝,从各种仪式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盂兰盆会已由最初供养佛祖僧人衍变为彰显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教化人民了。如杨炯《盂兰盆赋》中武则天供养盂兰盆目的之一即为“觐严祖先之耿光,扬先皇之大烈,孝之始也。”这种孝道思想的相互碰撞和吻合使得盂兰盆节在广大民众中得到心理支持,同时也为其发展定下了基调,即越来越背离最初的佛家性质而日渐成为中国人孝敬祖先的节日。
盂兰盆节以“佛门孝子”的故事被中国人接受,而中元节自身就是在祭祀祖先的传统下出现的。“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8]儒家传统认为,亲人不在后,对其祭祀也是一种孝,因此祭祀是传统孝文化中的一种表现,也为中元节在民众中的普及提供了土壤。
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他们一般不会追溯是为庆祝何节日,在其看来,这一天就是要追荐亡灵、祭祀祖先,在尽孝道的同时祈求祖先保佑。因此形成了二者在主旨上的日趋一致,即以祭祀为主,只是在具体行事活动上还能看到其的影子。
(二)“亡灵信仰”的观念
死亡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尤其对与自己较为亲近的人来说人们往往不相信其已离我们远去,而认为死亡只是肉体与灵魂的分开,但灵魂不死。这个灵魂具有超人的能力,必须加以安扶、祭祀。因此,早在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有了这种信仰。在距今一万八千余年的山顶洞人遗址中,死者佩戴有饰品,身旁放着生产工具,在死者周围还撒上了一圈赤铁矿粉。进入阶级社会后,这种祭祀亡灵的习俗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制度。《礼记?郊特牲》载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 祭天祭祖成为古代民众生活的两大要务。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商人“祖契而宗汤”,周“祖文王而宗武王”。如果说统治者祭祀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上行下效,那么对庶民百姓来说,祖先尤有意义,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祖先的灵力最能令其信赖,并成为子孙后代的精神依靠。因此,上至统治者,下之平民百姓,都对此格外重视。
从这两个节日的起源不难看出,二者的初衷都是为超度“鬼”。《盂兰盆经》中,目连母亲“生饿鬼中,不见饮食”,故目连“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 施十方自恣僧”以求“现在父母, 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 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中元节”更是与“鬼”关系密切,《道经》载这一天,“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道士要“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这一天也被广大民众俗称“鬼节”。可见,这两个节日最初的兴起,虽然主旨有异,但有一点很相似,即都宣称要超度饿鬼以保生灵。对于文化素养偏低的广大民众来说,这一点足以使其容易将二者混淆起来,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而对广大百姓来说,与自己最亲近的“鬼”应首推其祖先了,致使其最终演变成了民间追荐鬼魂、祭祀祖先的节日。
除此之外,有人推测认为,二者兴起的时间比较近,并且最初区分并不十分明确也导致其走向合流。“佛教的盂兰盆会据传始于南朝梁武帝时,道教的三元斋供始于元魏孝文帝时,均源于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之初,而且宗密《盂兰盆经疏》云‘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既然佛教和道教早起僧侣的称呼没明确区别,两个节日起始的时代又极近那么盂兰盆会与中元斋醮,这释道两家的法事也许最初一开始就混为一谈了。”[9]这种说法虽属推测,但也并不无道理。
四、结语
从魏晋南北朝经隋唐至宋元,盂兰盆节和中元节经历了从兴起,到繁盛并日渐民俗化,最终走向杂糅。这两个节日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做儒、释、道三家在中国既斗争、又融合的一个缩影。盂兰盆节借助传统儒家伦理中的孝亲观为其争取到了生存土壤,道门中元节也有着深厚的儒家重祖思想,而二者在演化过程中又都进一步被儒家传统文化同化,最终不仅二节行事杂糅,并且内容也融入了传统的祭祖扫坟、告成享先的仪式中。至此,七月十五的活动已看不到“斋僧”,也没有了“盂兰盆”,传统文化广阔的包容与改造能力可见一斑。
若进一步探究便会发现,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仔细品味会感觉到其中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七月金秋时节,新谷登场、瓜果成熟,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文明大国,农业收成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乃至国家的命脉。在七月中旬这收获的季节,人们怀着丰收的的喜悦,用新收获的谷物祭祀祖先,一方面可以告慰祖先,同时拯救地狱里的孤魂野鬼,另一方面也祈求祖先的庇护和保佑,希望来年农业丰收、家庭幸福,这也是中古时代人们的普遍愿望。节日,只是这种愿望表达的一个载体,或是一种形式而已。
文化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是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有所变化时,这种文化的主要内涵也会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传统节俗开始失去了其最初的功能而日渐被我们遗忘了。到了每年七月十五日,或许还会有人去祭祖扫坟、烧纸上供,但更多的只是继承远古文化遗留下的一种形式。虽然如此,这种形式仍有其存在的价值,它可以看作是我们道德的提炼和精神寄托,通过对其考察,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更好的认识我们的古文化。
参考文献:
[1](明)释志磐.佛祖统记[M].济南:齐鲁书社,1997.
[2](唐)道世.法苑珠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06.
[4](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06.
[5]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6]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周楠本.盂兰盆节[J].鲁迅研究月刊. 2003,(9).

阅读全文

与京山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儿童压缩面膜怎么用法 浏览:91
新车压缩机坏了保修吗 浏览:546
艾默生压缩机说明书 浏览:289
超解压手法 浏览:415
如何获取服务器上的文件地址 浏览:679
文件夹题用另存为吗 浏览:639
各种编译类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浏览:914
cnc玻璃精雕机编程 浏览:313
电脑复制中途改文件夹名字 浏览:498
批处理转exe反编译工具 浏览:76
pdf怎么换成图片 浏览:323
换位加密能够按照一定 浏览:390
安卓开发入门pdf 浏览:192
日医pdf 浏览:861
指定文件夹换壁纸 浏览:898
天玥服务器是什么架构 浏览:236
苹果为什么回购安卓手机 浏览:87
27岁程序员发型 浏览:198
图库文件夹是什么意思 浏览:532
空调压缩机隔音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