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推荐社会学、法学、哲学、逻辑学方面好书~
社会学:孔德、斯宾塞、马克斯·韦伯的相关着作。这个我没读过原着,不妄下断言了。
法学:《论法的精神》这本书的书评和介绍性的文章看了很多,原作没读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一本经典的值得读的好书。
逻辑学: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非常好的一本逻辑学着作,推荐。)
哲学:入门级的《苏菲的世界》——以问题引导读者的方式展开,以这种方式展开的着作适合所有哲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笛卡儿的《谈谈方法》适合喜欢和善于思考的所有人,商务印书馆那个版本翻译的很好。比较专业和深入的,如邓晓芒译的《纯粹理性批判》、贺麟译的《小逻辑》适合想深入研究哲学的哲学爱好者,它的晦涩程度和它的思想深度(价值)是成正比的。不过,把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概念理清楚,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我个人比较喜欢哲学思考。读过的并觉得很不错的哲学类着作有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杨寿堪的《黑格尔哲学概论》、《金刚经》、《心经》(这个很短很经典)、《道德经》、《中国哲学简史》(很好,冯友兰写的)。
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目录:
A哲学类
A哲学类\A0101形而上学.pdf
A哲学类\A0102忏悔录.pdf
A哲学类\A0103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pdf
A哲学类\A0104伦理学.pdf
A哲学类\A0105人类理解论.pdf
A哲学类\A0106人类理解研究.pdf
A哲学类\A0107人是机器.pdf
A哲学类\A0108狄德罗哲学选集.pdf
A哲学类\A0109袖珍神学.pdf
A哲学类\A0110先验唯心论体系.pdf
A哲学类\A0111精神现象学 上.pdf
A哲学类\A0111精神现象学 下.pdf
A哲学类\A0112逻辑学 上.pdf
A哲学类\A0112逻辑学 下.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卷.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四卷.pdf
A哲学类\A0113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二卷.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三卷 上册.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三卷 下册.pdf
A哲学类\A0114美学 第一卷.pdf
A哲学类\A0115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pdf
A哲学类\A0116物种起源.pdf
A哲学类\A0117实用主义.pdf
A哲学类\A0118善的研究.pdf
A哲学类\A0119西方哲学史 上.pdf
A哲学类\A0119西方哲学史 下.pdf
A哲学类\A0201物理学.pdf
A哲学类\A0202物性论.pdf
A哲学类\A0203人性论.pdf
A哲学类\A0204人类理智新论.pdf
A哲学类\A0205导论.pdf
A哲学类\A0206法哲学原理.pdf
A哲学类\A0207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pdf
A哲学类\A0208文明论概略.pdf
A哲学类\A0209一年有半 续一年有半.pdf
A哲学类\A0210实验心理学史.pdf
A哲学类\A0211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pdf
A哲学类\A0301巴曼尼得斯篇.pdf
A哲学类\A0302论原因、本原与太一.pdf
A哲学类\A0303健全的思想.pdf
A哲学类\A0304判断力批判 上卷.pdf
A哲学类\A0304判断力批判 下卷.pdf
A哲学类\A0305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pdf
A哲学类\A0306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pdf
A哲学类\A0307基督教的本质.pdf
A哲学类\A0308我的哲学的发展.pdf
A哲学类\A0309论灵魂.pdf
A哲学类\A0310劝学篇.pdf
A哲学类\A0311原始思维.pdf
A哲学类\A0312躯体的智慧.pdf
A哲学类\A0313发生认识论原理.pdf
A哲学类\A0314艺术的起源.pdf
A哲学类\A0315逻辑哲学论.pdf
A哲学类\A0401理想国.pdf
A哲学类\A0402回忆苏格拉底.pdf
A哲学类\A0403范畴篇 解释篇.pdf
A哲学类\A0404新工具.pdf
A哲学类\A0405培根论说文集.pdf
A哲学类\A0406第一哲学沉思集.pdf
A哲学类\A0407思想录.pdf
A哲学类\A0408知性改进论.pdf
A哲学类\A0409全部知识学的基础.pdf
A哲学类\A0410小逻辑.pdf
A哲学类\A0411自然哲学.pdf
A哲学类\A0412人类的由来.pdf
A哲学类\A0413感觉的分析.pdf
A哲学类\A0414美学史.pdf
A哲学类\A0415精神分析引论.pdf
A哲学类\A0416基督何许人也.pdf
A哲学类\A0417科学的社会功能.pdf
A哲学类\A0501论有学识的无知.pdf
A哲学类\A0502野性的思维.pdf
A哲学类\A0503哲学史教程.pdf
A哲学类\A0504科学与近代世界.pdf
A哲学类\A0505人类的知识.pdf
A哲学类\A0506科学与假设.pdf
A哲学类\A0507哲学的改造.pdf
A哲学类\A0508精神分析引论新编.pdf
A哲学类\A0509逻辑与演绎科学方法论导论.pdf
A哲学类\A0510自然宗教对话录.pdf
A哲学类\A0511基督教并不神秘.pdf
A哲学类\A0512自然哲学.pdf
A哲学类\A0513人有人的用处.pdf
A哲学类\A0514科学史.pdf
A哲学类\A0515时间与自由意志.pdf
A哲学类\A0601笛卡尔哲学原理.pdf
A哲学类\A0602哲学辞典.pdf
A哲学类\A0603人类知识起源论.pdf
A哲学类\A0604历史理性批判文集.pdf
A哲学类\A0605苏鲁支语录.pdf
A哲学类\A0606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pdf
A哲学类\A0607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pdf
A哲学类\A0608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上册.pdf
A哲学类\A0608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下]([英]沃尔夫).pdf
A哲学类\A0609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pdf
A哲学类\A0610科学哲学的兴起.pdf
A哲学类\A0701天象论 宇宙论.pdf
A哲学类\A0702灵魂论及其他.pdf
A哲学类\A0703斯宾诺莎书信集.pdf
A哲学类\A0704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pdf
A哲学类\A0705纯粹理性批判.pdf
A哲学类\A0706实验医学研究导论.pdf
A哲学类\A0707 最后的沉思([法]彭加勒).pdf
A哲学类\A0708纯粹现象学通论.pdf
A哲学类\A0709释梦.pdf
A哲学类\A0710 性心理学([英]霭理士).pdf
A哲学类\A0710性心理学(三联版).pdf
A哲学类\A0711 人生的亲证([印]泰戈尔).pdf
A哲学类\A0712佛教逻辑.pdf
A哲学类\A0713神圣人生论.pdf
A哲学类\A0714逻辑与知识.pdf
A哲学类\A0715哲学研究.pdf
A哲学类\A0716形而上学导论.pdf
A哲学类\A0717结构主义.pdf
A哲学类\A0801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pdf
A哲学类\A0802诗学.pdf
A哲学类\A0803新系统及其说明.pdf
A哲学类\A0804泛神论要义.pdf
A哲学类\A0805自然的体系上.pdf
A哲学类\A0805自然的体系下.pdf
A哲学类\A0806道德情操论.pdf
A哲学类\A0807实践理性批判.pdf
A哲学类\A0808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pdf
A哲学类\A0809数理哲学导论.pdf
A哲学类\A0810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pdf
A哲学类\A0811历史与阶级意识.pdf
A哲学类\A0812面向思的事情.pdf
A哲学类\A0813多元的宇宙.pdf
A哲学类\A0814物理学和哲学.pdf
A哲学类\A0815人类理智研究.pdf
A哲学类\A0901谈谈方法.pdf
A哲学类\A0902道德原则研究.pdf
A哲学类\A0903算术基础.pdf
A哲学类\A0904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pdf
A哲学类\A0905路标.pdf
A哲学类\A0906 心的概念([英]吉尔伯特•赖尔).pdf
A哲学类\A0907计算机与人脑.pdf
A哲学类\A0908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pdf
A哲学类\A0909卡布斯教诲录.pdf
A哲学类\A0910圣教论.pdf
A哲学类\A1001薄伽梵歌论.pdf
A哲学类\A1002尼各马可伦理学.pdf
A哲学类\A1003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pdf
A哲学类\A1004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牛顿).pdf
A哲学类\A1005宗教经验之种种.pdf
A哲学类\A1006 权力意志[全2卷]([德]尼采).pdf
A哲学类\A1007拓扑心理学原理.pdf
A哲学类\A1008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修订译本).pdf
A哲学类\A1009科学社会学.pdf
A哲学类\A1010哲学和自然之镜(三联版).pdf
A哲学类\A1010哲学和自然之镜.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1政治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2大洋国.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3政府论 上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3政府论 下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4马布利选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5爱弥儿.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6拿破仑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7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108劳动组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1乌托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2太阳城.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3温斯坦莱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4傅立叶选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4傅立叶选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4傅立叶选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5政治正义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6伊加利亚旅行记 第二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6伊加利亚旅行记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7祖国在危急中.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8和谐与自由的保证.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09阿奎那政治着作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0为英国人民声辩.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1神学政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2论法的精神 上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2论法的精神 下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3社会契约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4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5雪莱政治论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6拿破仑文选 上.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6拿破仑文选 上[82].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6拿破仑文选 下.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7战争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8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19潘恩选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20联邦党人文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221什么是所有权.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1遗书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1遗书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1遗书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2自然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3圣西门选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3圣西门选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3圣西门选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4欧文选集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4欧文选集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4欧文选集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5公有法典.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6人类幸福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7皮佑选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8回顾.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09社会主义神髓.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0笛福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1罗马盛衰原因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2古代法.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3代议制政府.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314互助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1论世界帝国.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2君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3利维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4塞瓦兰人的历史.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5卢梭忏悔录.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6革命法制和审判.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7圣西门学说释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8格雷文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09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 一个贫苦罪人的福音.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0社会命运.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1乌有乡消息.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2民族主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3保守主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414人口问题.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1法学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2为平等而密谋 上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2为平等而密谋 下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3论出版自由.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4布朗基文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5面包与自由.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6唯一者及其所有物.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上卷 第二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上卷 第一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下卷 第二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507奥本海国际法 下卷 第一分册.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1基督城.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2法的形而上学原理.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3论特权 第三等级是什么?.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4论平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5论美国的民主.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607人文类型.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1论宗教宽容.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2政府片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3女权辩护 妇女的屈从地位.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4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5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二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5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三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5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一卷.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6政治中的人性.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707自由主义.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1雅典政制.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2自然政治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3论实证精神.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4社会静力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5海军战略.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6社会学方法的准则.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7政治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808儒教与道教.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1国家篇 法律篇.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2法国革命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3自杀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4形而上学的国家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5司法过程的性质.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0906意识形态与乌托邦.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2自然法权基础([德]费希特).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4法律的道德性.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5菊与刀.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6 街角社会([美]怀特).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7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8人类婚姻史.pdf
C政治•法律•社会类\C1009 马基雅维里主义([德]迈内克).pdf
2. 汉代商业立法及其影响
> [关键词] 商业立法商业政策汉代> 汉代是我国商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相关经济立法对我国传统商业政策的定型与沿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所见的关市政策、商品监管政策、盐酒专卖政策、抑商政策与外贸政策对后世商事法规的修订、财税制度的设计、特别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汉代商事法律为切入点,可以使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形态获得更加深入的认识。> > 一、关市律对市场流通领域的规范> > 至西汉中期,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交易各从所欲、财货周流天下,史学家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城市是汉代商业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商业的勃兴带动了城市的发展,长安、临淄、成都、邯郸、南阳等都成为货殖集聚、商贾云集的大都市,是故 *** 将商业规制的重点放在商业中心城市,设立关市集中管理。史载“(高帝六年)立大市,更名咸阳为长安。”学者引书注曰:“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市”成为当时商品交易的制定地点,便于 *** 的管理。市的四周有旗楼“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财货买卖贸易之事。”并选择相关官吏对市场的度量、容器进行检查,如“(第五伦)领长安市,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 主动介入对商品质量的监管,考核商品品质并对不符合法定规范的商品经营者进行处罚是我国传统商业立法的重要特征。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墓竹简《二年律令□市律》(原简所失字,根据秦律律名应补为“关市律”)记载了当时市场商品监管的法律原文:“贩卖缯布幅不盈二尺二寸者,没入之。能捕告者,以畀之。”即出售的布匹达不到法定尺寸,要没入官府,如果有人能检举告发并将出售者捕获,则可以得到这批货物作为奖励。商业欺诈行为也是法律制裁的主要对象:“诸诈贻人以有取,及有贩卖贸买而诈贻人,皆坐臧(赃)与盗同法,有能捕若吏,吏捕得一人为除戍二岁。”即商业诈骗所诈取的赃物以盗窃论罪,如能有人检举或捕获该诈骗者一人,可免除二年徭役(戍屯,徭役一种)。除此之外, *** 要向市场经商者收取一定的税金,“市贩匿不自占租,坐所匿租臧(赃)为盗,没入其所卖及卖钱县官,夺之列。”商人如隐匿而不主动申报纳税,以所隐匿的税款按盗窃论处,其所出售的物品及售后的价金罚没入官府,并剥夺其在市场中的营业资格。> > 二、商人的法律地位和国家的商业政策> > 统治者对商业的态度决定经济立法中商人的法律地位,而这种态度取决于对商业社会作用的认识与评价。汉代不重视商品货物的流转在社会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价值,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左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交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即商人靠物价差额攫取社会财富,不从事生产劳动却拥有经济实力,既易扰乱社会秩序,也能衍生经济问题。而且对商人以资本借贷取息多有非议:“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乃至多通奢靡,以淫耳目。”故其经济立法对商人多有贬抑:(1)商人的法律人格减等,与逃亡人员、赘婿一样可随时被征发徭役。史载:“四年春正月,发天下七科谪(戍边)。”张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七科也”。由是可见商人的身份(市籍)之低微。(2)对商人生活和政治地位的限制,商人不得丝衣乘马,不得担任官吏。史载:“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3)抑制商人财富的积累,加征重税。 *** 颁布《告缗令》,对隐匿财产,逃避税收征管的商人予以严惩。> > 三、特殊商品的国家经营> > 汉初,胡海、矿冶资源咸归国有,但对煮盐、冶铁等不予干预,个人自由经营,国家稽征税款,而且都有稳定的税率。《二年律令金布律》所载的律文曰:“诸为私盐,煮、汉,及有私井盐煮者,之,县官取一、主取五。采银租之。县官给橐,□十三斗为一石□,□石县官税□□三斤。……采铁者五税一,其鼓销以为成器,有(又)五税一。采铅者十税一。”元狩三年,将盐铁等关于国计民生的商品收归国家专卖,影响深远。专卖的目的在于增加 *** 的财政收入:“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边费。”国家专门设盐铁丞等官职,专司煮盐炼铁之事:“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以计算用事,侍中。咸阳,齐之大煮盐;孔仅,南阳大冶,皆致生累千金。”盐铁专营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使私人彻底退出了盐铁等高利润领域,专卖政策肇事于汉之盐铁,为后世所沿袭。此外,国家积极开辟与国外从事官方贸易的通道。《汉书》载:武帝时“令(张)骞因蜀健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开拓与身毒国的贸易通路,随着西域商路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呈现出非常繁荣的景象,史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然而,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局限于“海市明珠,奇石异物”,可见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贵族奢侈消费和猎奇心理。> > 四、传统商业立法与商业政策的解读> > 商业的发展与商业政策有着直接的关联,即使汉代商业勃兴的时期, *** 也未放松对商业经营的严格掌控。商业立法细致而具体,在维系商业交易秩序的同时,处处流露出对商人财富与商业发展的怵惕之心。中国稽古定制的传统使得尊奉固定的政治经济模式成为一种习惯法,《周礼》所设定的人间秩序强调身份、权利与义务按等级设定,土地、劳力和贡赋按数量划分,社会的财富按“礼”所预设的理想图景分配。这种原始的“计划经济”观念认为私田中的劳动产出养育庶民、公田中的劳动产出供奉公卿、耕作之外的义务劳役和兵役服效力国家,这样即可以满足社会和国家各个层次的需求,又能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并保证这种社会结构稳定的运行。商人、商品和货殖的流转存在于这套社会结构之外,商人所获得的财富也有悖于“礼”所设计的经济模式,商业的发展、商人财富的增加、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和随之而来的对政治地位的诉求会成为解构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重要因素,这应当是我国传统抑商政策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从比较研究的视域观察,现代商法以技术性规则为商业提供技术支持;传统商业立法以强制性规则为商业设定行为禁区。“营利是商人从事经营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商事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所以现代商法的制度设计主要为了满足商业主体的营利目标,而对商业利益的尊重和商行为特殊地位的肯认则是现代商法构建的法哲学基础。秦汉以降,商人被列为“末作”,国家权力渗入营利性行业,并依强力维系其垄断地位,国家与商人在经济交往的博弈中争夺商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为数不多的商人一俟致富即抽身隐退、尽力南亩,宁愿甘衣好食亦不肯经营逐利,最终无法摆脱为封建地主经济所同化的命运。>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3. 哪位亲能告诉我阳宅风水看什么书
阳宅风水书籍非常多,上面我只是简介了三本经典的阳宅风水书籍,其它的阳宅风水书籍太多,我也没法一个一个详细说明 ,
1。《阳宅十书》精选了当时最盛行的堪舆学术着述,共四卷,成于明代万历年间,是专论住宅堪舆的集大成之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阳宅十书》堪称是一本中国古代住宅堪舆的集成之作。此书集中叙述阳宅堪舆,内容涉及房屋从建造到布局的方方面面。本书中涉及包括元运、卦例、星命等较多的阳宅堪舆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讲形胜,还讲卦理,重在大游年理论,忌讳颇多,因此,对于这本书还是要本着批判怀疑精神进行研究,不要为其中的糟粕思想所束缚。
2。《阳宅指要》这本书主要以安门、床、灶、天井、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分篇讲述,对建造阳宅年月日吉凶,方位吉凶位的择取都也有详细的概述。综合性比较强的阳宅书籍手抄本,这本书的保留完整度稍微比其他藏书要差些,由于年代久远的原因,此手抄本大多以简体字为主,没有一处插图,纯文字为主。《阳宅指要》还涉及建造阳宅中的掌决、断法、阳宅六怕。实用性非常强,简单易懂。
3。《阳宅三要》论述阳宅风水,趋吉避凶,不论是古代的皇宫,民宅,寺庙,还是现代的摩天大楼,豪华别墅,无不以《阳宅三要》作为参考依据,清代赵九峰着,清代木刻版,共四卷2本。
此类阳宅风水书籍出自 易半仙 的PDF电子书丰富量不只你看到的这几本,应该是收集了目前市面所见到的全部阳宅书籍
其它不错的阳宅风水书籍目录:
《阳宅统楷》
《阳宅要诀》
《阳宅觉》
《阳宅遁甲图评注》
《阳宅风水60问》
《阴阳宅大全》
《阴阳宅杖眼法·凌德修 风水学书籍》
《阴阳宅理气要诀》
《地理正经》
《地理水法全成》
《地理妙诀》
《地理字字金抄本》
《地理紫囊书》
《地理葬书集注》
《地理要览》
《地理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