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民主的细节电子版
Archive for the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Category
南周评论存档之六: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信息
五月 17th, 2009 | Category: 讲政治-中国,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如果你预算十万块钱装修房子,肯定不会找个包工头,塞给他十万现金,然后说“随你怎么花”。你肯定会跟他沟通你的想法,说希望客厅装成什么样、卧室什么样,地板什么样……让他买完材料给你留个收据以备核实。没有交待和核实,谁知道包工头会不会把其中8万塞进自己的腰包,然后用剩下的2万买一堆朋友给他推销的伪劣产品呢。
这样的常识,人人都懂。但是放在治理国家上,却有很多人不懂或者不求甚解。人大代表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为自己家的装修和包工头斤斤计较过,但是这种斤斤计较精神似乎没怎么体现在人民大会堂里。上海的严义明律师不满足于这种“难得糊涂”,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它公开4万亿元具体投资项目名称、选择投建项目的原因、预算项目金额和使用情况。不出所料,发改委虽然就4万亿做了原则性概述,但是没提供具体项目资料,虽然“魔鬼都在细节中”。
如果严义明律师是美国人,他其实用不着提交这个申请。2月17号奥巴马签署8000亿美元复苏法案时说:“这个计划的实施将具有前所未有的透明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创办了recovery.gov网站,以便每个美国人都能上网观察他们的钱是如何被使用的”。
奥巴马说要有复苏网站,于是有了复苏网站。在他允诺的复苏网站上,我们能找到8000千亿的预算法案,其中不仅包括粗略的流向“板块”,而且有细致的流向信息,比如流向能源板块的613亿美元中:110亿用于电网改造,63亿用于地方政府的能源投资,60亿用于可再生能源,60亿用于核辐射垃圾的清理,50亿帮助穷困家庭取暖或降温,34亿用于二氧化碳减排,25亿用于科研,20亿用于汽车节能……;复苏网站还链接到每个联邦政府部门的复苏网页,其中有各部门所接受复苏资金数额和使用情况的信息,比如劳工部有资金使用的“周报”,工作动态具体到每一天;至于每个州的复苏计划实施情况,你可以在网站的美国地图上点击一个州查看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同时,网站也及时更新复苏计划的进展,比如,三天前一条新闻标题是:“劳工部老年社区服务项目受益人在复苏计划中将接受1.18亿美元拨款”。这些项目的合理性当然可以被质疑,但是质疑的前提是信息的公开本身。
其实经济复苏资金信息是否公开只是一面镜子,折射财政问责体系的现状。虽然中国人大的职责之一是监督政府财政,其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网站信息却可以说少得惊人。不但没有基本的财政报告,“委员会职责”、“机构设置”、“研究与报告”等栏目竟然是空的。仅有的内容在“工作动态”里,但08年以来的7条动态里,有5条是座谈会简报。相比之下,美国的“国会预算办公室”网站,则是美国财政收支的字典,不但有69年以来每年的历史数据,而且有当前预算的每月更新;不但有每个政策领域的预算报告,而且有各领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不但对其职能和工作流程详尽解释,而且有其依赖的专家名单;其负责人甚至在上面开了个工作博客。仅09年2月,该办公室就有11个报告出台,其中包括“扩张医疗保险和控制开支的几种方案”、“军队的网络无线沟通项目”、“欧洲导弹部署的几种方案”等等。正是因此,该网站已经成为无数记者、学者、公民观察、研究美国财政状况的窗口。相比之下,研究中国的学家只能“嫉妒”研究美国的同行,因为研究中国,由于官方常常不公布或者按独特口径公布数据,学者需要绞尽脑汁寻找基本数据。学者不但要“做饭”,还要自己去种大米。
无论从公务人员数量还是行政管理费规模来看,相比美国政府,中国政府都是个大政府。但一个大政府却没有做到服务最大化、信息最大化,不能不说它没有大到点子上。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我不知道这里的“好”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温顺沉默、逆来顺受、对4万亿、4千亿、4百亿的来龙去脉不闻不问的话,这样的“好”其实一点也不好,它就是懒而已。一个好的老百姓是公民而不是子民,当有人对从自己、从任何人口袋里拿走东西,他追问是谁、干什么和为什么。
10 comments
南周评论档案三:奥巴马会成为罗斯福第二吗?
五月 02nd, 2009 | Category: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亲爱的总统,就像3/4个世纪之前的罗斯福,您在一个确定性消失的时刻就任了……”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最近给奥巴马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表达了他希望奥巴马能成为罗斯福第二的厚望。信中,克鲁格曼列举了所有奥巴马成为罗斯福第二“必须做”的事:暂时国有化银行、提高赤字创造就业、全民医保、强化劳工保护……岂止克鲁格曼,经济风暴中,无数美国人都期盼奥巴马能够挽狂澜于即倒,再现“20世纪最伟大总统”的身姿。
历史的确给了奥巴马这个机遇。今天的美国的确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信贷危机、失业率攀升、贫富悬殊、人心惶惶……奥巴马的不幸在于他一上台就遇上这个烂摊子,但如果挑战也是机遇的话,那么这个不幸也可以成为他的“运气”。
问题在于,从罗斯福那里寻找今天经济危机的答案,会不会是刻舟求剑呢?抛除罗斯福总统某些有争议的政策不说,他那些公认的好政策今天是否还“灵”呢?比如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法案”。不错,该法案作为美国福利社会的基石,为美国战后中产阶级崛起和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正是因此,克鲁格曼大力倡导“全民医保”改革,认为这可以成为奥巴马时代的社会保障法案。问题是,别忘了,罗斯福新政之初美国联邦政府的福利支出几乎是空白,而今天联邦政府的福利支出占联邦支出的50%以上。就是说,相比罗斯福时代,奥巴马政府进一步福利化的空间非常有限。一个运动员将百米赛跑的成绩从15秒提高到12秒可能不那么难,但是要从12秒提高到9秒,同样是3秒,却会异常艰辛。
再比如,罗斯福的“公平劳工法案”对促进社会公正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克鲁格曼因此力荐奥巴马政府在劳工政策上“老调重弹”,重现工会的昨日辉煌。但,今天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工业时代,今天的美国工人也不象上世纪初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更重要的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过于强硬的工会已经伤害了美国某些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强化这些工会也许会暂时性地提高工人的工资,但是产业和企业衰退了,谁又给你发工资呢?
至于罗斯福政府那些不怎么伟大的措施,比如贸易保护主义,比如无度提高税收,今天去模仿它们更是不可想象。很多研究已经表明,这些政策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延长了萧条。如果奥巴马象罗斯福那样把税率提高到79%,美国人民肯定跟他急。如果他再宣布美国人只买美国货、美国工作只让美国人干,那么世界人民就跟他急了。
奥巴马政府最可以模仿罗斯福政府的就是通过政府投资来创造就业。当年的罗斯福政府工作项目管理局解决了5百万个就业,而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也是通过财政支出创造3-4百万个就业机会。但即使这一点,也需小心谨慎。罗斯福当年主要靠高税收来支撑这些政府工程,而今天的奥巴马只能依靠赤字(别忘了他的上台口号之一是减税)。赤字是什么?赤字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未来的税收而已。对此一个评论家写道:“我们就是因为花那些不存在的钱而进入这个危机的,现在我们怎么会因为花同样不存在的钱而逃出这个危机呢?”
也许奥巴马的倒霉之处就在于,相比罗斯福时代,他要面对一个吹毛求疵得多的公民社会。当年罗斯福一个收音机演说就可以把美国人民感动得不去银行挤兑存款,而今天新任财长一句“中国在操纵人民币”,却会引发无数媒体专家一拥而上群起攻之。在一个信息爆炸批评爆炸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嘲讽精神也爆炸的时代,塑造一个英雄所需要的神秘感和庄严感已经不复存在。或许民众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英雄”,或许罗斯福本来也不是什么“英雄”,在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平视当权者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一个谨言慎行的总统,而不是历史的山峰上一个风衣飘飘的潇洒背影。奥巴马参观总统山时有人问:“你能想象自己也被刻上这座山吗?”言下之意,你能想象自己和华盛顿、林肯等平起平坐吗?奥总统谦虚地表示,我的耳朵太大了,而且山上那么多石头很咯人吧。我想他可真是一个聪明的总统。
20 comments
南周评论档案一:别了,布什
五月 02nd, 2009 | Category: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因为有半年左右没有更新博客,很多《南周》上的专栏都没有及时转帖上来,虽然有些因为有时效性意义已经不大了,不过由于“档案完整强迫症”,我还是都贴上来吧。这个星期贴一批,下个星期再贴一批,要不然太集中了。
---------------
历史是无情的,它总是以标签化的方式来记忆人物。尼克松虽然为东西阵营关系缓和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大多人想起他时,无非是想起个水门事件。克林顿虽然在外交内政上硕果累累,但若干年后人们提起他,恐怕最先想起的还是莱温斯基那条蓝裙子。即将离任的小布什,历史又会给他贴上一个什么标签呢?
那还用问吗?伊战。如果一定要给这个词语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失败的”。
说伊战是失败的,也许为时过早,至少伊战推翻了萨达姆的专制政权,至少它为一个自由民主的伊拉克打开了可能性,但代价是几十万条生命加一万亿美元加布什一落千丈的支持率加一代伊拉克人的和平加美国国际声望的陨落而且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由还遥遥无期……合算吗?反正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觉得这笔买卖挺亏本的。
然而这个失败仅仅是布什个人或者布什政府的失败吗?别忘了,发动伊战不仅仅是布什政府的“杰作”:不但美国国会批准了伊战,而且伊战发动之后,布什的支持率曾一度从50%蹿到了75%---就是说,75%的美国民众当时都支持那场战争。你可以说伊战的发动是美国民主失败的表现,但却不能说它是布什总统专制的表现。
当然大家都可以跳出来撇清关系:“我被政府给误导了”——这正是希拉里等人“见风使舵”的做法——“我还以为伊拉克真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但是,问题不在于伊拉克是否有大规模性武器,而在于即使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否美国就应该发动这场战争?要知道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集权国家不少,美国要是挨个去打的话,地球恐怕早就乱套了。
就是说,在2003年的时候,有75%的美国民众认为:如果一个集权国家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就有权利去对它发动“先发制人”的战争。如果说这个理念是所谓“新保守主义”的核心要素的话,那么,2003年时75%的美国民众都是外交上的“新保守主义者”。
让我们在“新保守主义”这个词语上停留一下。据说布什政府是一届新保守主义的政府,一小撮与人民为敌的新保守主义鹰派关在一个小黑屋子里秘密谋划了伊战。所谓新保守主义,照我粗糙的理解,就是自由民主的原教旨主义,即,美国可以不惜以武力去传播它的政治理念,而传播它的政治理念也正是维护其安全利益的最佳渠道。小布什时代出现这种新保守主义思潮并不奇怪:冷战的结束、西方的胜利导致人们对自由民主理念的信念高涨,政治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千禧之交,911事件则给这种思潮转化为军事行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时机——直到美国在伊拉克深陷泥沼骑虎难下;直到人们渐渐意识到将自由民主移植落后国家,就像将人体器官移植到他人身上,可能引起排异反应;直到布什站在伊拉克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双臭鞋子朝他扔了过来,还伴随着一句恐怕令他心碎的控诉:“你这个杀人犯!”
但是我宁愿将小布什看成一个失败的探险家,而不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混蛋。冷战结束之后,人类一度出现“历史已经终结”的幻觉,似乎政治已经从制度想象力问题转化成了技术问题,拔掉专制政权就象抹去一滴污渍一样轻而易举。这也是为什么伊战之初,美国国防部只准备了打一场速战速决的“震慑”之战的原因。一个网民写道:“如果伊战成功了,布什很可能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载入史册,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模式。”可惜,至少到目前为止,伊战并不成功——美军既没有发现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还没有建成一个稳定富强的伊拉克,民主制度到达伊拉克之后非常地水土不服。但是失败的并不等于是无意义的。正如一个成功的科学实验往往是建立在无数个失败的实验基础之上,伊战至少标识了政治的一个限度,一个暗礁,以让后来者小心绕过。
罗素曾经说过:“我是不会为自己的信念去死的,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以前我认为需要反复诵读领会这句话含义的,只是那些左翼革命家们,现在我觉得即使是自由民主的信徒们,也需要咀嚼回味这句话——因为当自由需要用暴力手段进行传播时,这本身似乎正是对自由的背离。失去了自我怀疑精神的自由主义,就象失去了颜色的花朵一样没有光彩。当然对于政治家们来说,这句话应该读作:“我是不会让别人为我的信念去死的,因为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对的。”
10 comments
奥巴马的言和麦凯恩的行
十一月 02nd, 2008 | Category: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南都周刊》
--------
10月18号,奥巴马站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广场上,面对台下10万民众,对着话筒说:如此壮观的画面,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有一个词——哇!
“哇”,的确是形容奥巴马现在状态的最确切词汇。在这个西方民众对民主越来越愤世嫉俗的时代里,十万人汇聚一堂来一睹一个政治家的芳颜,的确蔚为壮观。而这个人两年前还鲜有人知、四年前才刚当选参议员、91年才真正走出校园、童年颠沛流离,还是个黑人。
不过奥巴马可能已经对这样声势浩大的追捧习以为常了。一年多竞选下来,从东到西,从网络到现实,从欧洲到美国,这颗政治明星所到之处,处处引起尖叫欢呼。在一次新罕布什尔州的演讲中,台下成千上万的群众每隔几分钟就有节奏地振臂高呼:Obama! Obama! Obama! 其情景之狂热,就差人手一本红宝书了。
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会问:这个人到底有什么丰功伟业啊?
说起来可能奇怪,奥巴马之所以收到如此追捧,可能恰恰是因为他谁都不是、什么都没做。正是因为他谁都不是、什么都没做,所以可以轻轻松松和华盛顿当前的权力集团划清界限,和美国现在的经济风暴和外交泥沼撇清关系,以一张清新的面孔出现,举着一块“改变”的大牌子,在美国四处出击.。
当然也不能说他“什么也不没做”。奥巴马说了很多,而且说得很动听,对于政治家来说,说就是做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说他要给95%的美国人减税,只给5%的有钱人加税;他说他要推广全民医疗制度;他说他要开发清洁能源,从而停止“向中国借钱,再把这个钱送给沙特阿拉伯去”;他说他要从伊拉克撤军,和伊朗谈判劝说他们放弃核计划……总之,奥巴马世界非常地美轮美奂。而且奥巴马的演讲技艺高超,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调节得炉火纯青,上一句高屋建瓴地讲到“伟大的美国梦想……”下一句则动情地说“我小时候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这边饱怀同情地说“我知道你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养老金被金融风暴席卷而去……”,那边则愤怒声讨“那些贪婪的石油公司CEO……”难怪广大选民为他神魂颠倒。对批评他“光说没干”的指控,奥巴马反击道:“谁说言辞没有意义?‘我有一个梦想’,难道不是言辞吗?‘除了恐惧本身,我们无可畏惧’,难道不是言辞?”也对,政治家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唤起公民对未来的信心,所以能说会道本来就是一个政治家的天职。
相比之下,麦凯恩就是一个很糟糕的演讲家了。他在几次总统辩论中,都显得罗里啰嗦,毫无生气,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对大多问题的回答都是“我知道我可以做到——”。主持人问他为什么选佩林做搭档,他支吾半天只是绕着“佩林非常关心特殊需要的家庭”这个论点兜圈子。好吧,“关心特殊需要的家庭”的人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社工志愿者,但离总统还有一定差距吧。最后麦凯东拉西扯竟说到:“她先生也是一个很强干的人”。就算她先生是个很强干的人,但这和总统选举的关系是——?
其实相比奥巴马,麦凯恩倒是可以说政绩丰厚。奥巴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如果麦凯恩当选,那我们就不得不忍受布什的第三届政府了”。事实上,麦凯恩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与布什政府大相径庭——他是共和党里的改革派,而不是保守派。是他推动了限制“软钱”的选举筹款改革,是他力图消除特殊游说集团在华盛顿的影响,是他推动反虐俘法案并主张关闭臭名昭着的关塔纳摩监狱……在很多问题上,他能够跳出既得利益集团的堡垒,保持特立独行的姿态。这也是为什么不但民主党人、很多共和党人也对他不能认同的原因。
奥巴马的高歌雄进,不禁令人思考现代民主和演说煽情的关系。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庞大的官僚体系面前,民众都渴望魅力型领袖给国家机器一个人性化的“界面”,所以善于煽情、令人激动的政治家往往是激活公共生活的一把钥匙。但另一方面,煽情又容易淹没人们对问题理性公正的思考。韦伯曾说:“与民众缺乏距离,是政治家最致命的邪恶之一”——对,他说的是“缺乏距离”,而不是“保持距离”,因为一定的距离为冷静思考提供空间。一个政治家站在演讲台上,面临的不是一个个可以协商辩论的人,而是一片黑压压的“群众”,群众的情绪不但具有传染性,而且会自我强化。当奥巴马用渐进的声调甩出一串串“Yes, we can change……”的排比句时,他不是在理论,而是在催眠,台下热血沸腾的群众恐怕也早已融化在集体的汪洋大海里,无心去条分缕析他的许诺、考察细节里的魔鬼了。
比如,奥巴马话语的核心之一就是他的“仇富修辞”。在他历次演讲和辩论中,我们都反反复复听到他提到“布什-麦凯恩只给那些最有钱的财富500公司CEO们减税”,而他自己的方案则是“给95%的美国人减税,只给顶层5%的有钱人加税。”这个说法当然够煽情,但是后来很多评论员都指出,奥巴马怎么可能给95%的美国人减收入税呢?由于各种税收返还政策,美国底层40%的民众本来就不交联邦收入税。奥巴马更不会向公众指出这个事实:美国5%顶层收入者已经在支付美国联邦收入税的60%左右(他们的收入比例是37%),进一步加税很可能伤害创业环境,从而影响底层的就业机会。再说“布什只给华尔街CEO减税”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事实上布什的减税方案针对社会的各个阶层,从减税幅度上来说,对中下层的削减幅度比对上层还要大,但是大多奥巴马阵营的人不去计算减税的相对额度,而去宣传它的绝对额度,从而得出结论美国的减税大多流向了顶层的有钱人。如果你本来只交2块钱的税,而我交10块钱的税,你减50%减去1块,我减30%减去3块,这么皆大欢喜的事,在奥巴马阵营就会变成“布什的减税75%的好处都流向了精英阶层”。问题是你本来就只交2块钱的税,怎么给你减去3块呢?
事实上奥巴马也知道即使再给那5%的精英加税,也不可能加多少——虽然他已经许诺把这笔钱花在教育、能源、环境、养老、医疗……等上面了,好像这棵摇钱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的。这种让95%的美国人和5%的美国人对立起来的做法,与其说是真的旨在改善政府的财政赤字情况,不如说是一种用于动员选民的煽情修辞:看,那些有钱人!不能便宜了他们!
当然不能说两个候选人输赢仅仅取决于他们的煽情能力。正如奥巴马所说:他领导的不仅仅是一场竞选,而是一场运动。麦凯恩落后于奥巴马六个百分点,可以归因于他们的煽情能力、风度气质、言谈举止,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们的政策取向和背后的社会思潮。布什政府下经济动荡、外交失利、民怨高涨,人们开始厌倦与共和党有关的一切。麦凯恩再代表共和党的改革势力,也将被当作澡盆里的孩子一起倒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里根时代兴起的保守主义思潮,已经渐渐被布什政府耗尽,美国的新左翼时代即将到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奥巴马、麦凯恩的选举策略是什么也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坐在哪条船上,以及他们船底下的历史河流,正流往哪个方向。
663 comments
布朗拯救世界
十一月 02nd, 2008 | Category: 讲政治-世界, 讲政治-美国(“民主的细节”系列) 《南方周末》
-----
10月13号,着名专栏作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猛烈赞美了英国首相布朗,说他的金融救市计划可能“拯救了世界”。一个政治家得到一个专栏作家的赞美不足为奇,但令这个赞美分量大增的是,在该文发表的同一天,这个专栏作家顺便得了诺贝尔奖。
克鲁格曼,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因其早年的贸易理论而获2008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英国首相布朗当然也因此沾了光。几天前,他还在为工党政府的民众支持率持续走低而焦头烂额,而现在竟突然被诺奖获得者封为金融风暴中的“救世主”。
克鲁格曼封布朗这个救世主称号,是因为在近期的金融风暴中,英国政府首先宣布将要注入大量资金,购买银行股份,旨在解决银行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恢复民众对银行的信心。说白了,就是银行“部分国有化”。具体来说,英国政府将投入370亿英镑入股银行,从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60%以及HBOS 43%股份开始。
克鲁格曼之所以对这个“布朗方案”叫好,其实是在指桑骂槐----骂的是美国政府救市的“布什方案”。相比布朗方案,布什方案计划用政府资金去购买银行的呆坏账,而不是买他们的股权。在克鲁格曼看来,布什政府是花钱娶了金融界的“丑女”,而布朗政府则可以从中挑选“美女”----谁聪明谁笨,一目了然。当然,如果用反对者的逻辑来看,这些呆账坏账目前是由于特殊情境而被市场低估了,等到市场恐慌消除,丑小鸭还会变成白天鹅,而政府过多介入银行经营,则有可能把白天鹅养成丑小鸭。
克鲁格曼认为,布什政府避免国有化方案,是因为共和党“两个凡是”的意识形态偏见:“凡是私有的都是好的,凡是公有的都是坏的”。令布朗和克鲁格曼欢欣鼓舞的是,布朗方案宣布之后,很多发达国家纷纷跟进,表示会追随英国采取类似做法,连美国财长保尔森都掉转方向,表示救市资金中将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银行股份。英国俨然成了银行国有化行动中的领头羊。
熟悉克鲁格曼专栏的都知道,他是个铁杆“反共和党”派,基本上他对任何问题的分析都可以归结到“都是共和党的错”这个结论上,哪怕“今天为什么下雨”,都恨不得说成“共和党的错”。从这一点来说,布朗也许也不用太为自己受到诺奖得主的赞美而欣喜---与其说克鲁格曼多么欣赏他的方案,不如说他为克鲁格曼又提供一颗攻击布什政府的子弹。但仔细分析,克鲁格曼的批判并不完全有道理。首先,两国政府介入金融危机的时机不同---保尔森的救市计划在9月中旬酝酿而成,而布朗计划则于10月中出台。虽然两者只相差一个月左右,但这段时间金融危机风驰电掣地发展,一个月前的布什政府没有想到国有化这剂“猛药”,也不奇怪。如果布什政府真是他说的意识形态上的“两个凡是主义者”,那又怎么解释它后来的转向呢?
其次,两国的政治框架也不同。别忘了英国是内阁制,行政权和立法权掌握在同一个执政党手中,不存在美式的三权分立。美国救市方案出台之后,白宫和国会之间制衡牵扯,众议院否决救市方案初稿,引起举世震惊,但这一幕在英国是很难出现的,因为首相领导着议会的多数党。布朗政府上来就宣布一个激进方案,也不用担心自家后院失火,相比之下,面对民主党占多数席位的国会,布什政府就必须审慎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救市方案问题上,各个国家本来就没有必要吃同一颗药丸。以前有人分析欧洲为什么在现代化过程比较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四分五裂使得每个国家都成为一个制度的“试验田”,最后制度与制度优胜劣汰,去粗取精。在救市问题上,各国又何妨各管齐下,最后优胜劣汰?其实,日本早在90年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就使用过银行部分国有化方案,十多年下来似乎也收效平平。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总得先让百花齐放,最后才能选出哪朵花最美。
事实上最后各国的救市方案也的确是百花齐放,有的注重为银行借贷提供担保,有的注重银行国有化,有的收购银行呆坏账,有的提出减税减息,有的则直接补贴弱势群体,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这些方案的某种组合。比如澳大利亚的救市方案包括提供存款担保、对普通家庭的直接补贴和给购房者提供一定资金,德国的方案包括给银行间借贷提供担保、购买银行股权以及购买呆坏帐……自由制度的优越在于其多样性,扼杀这种多样性转而追求“大一统”的救市方案,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府市场关系,才是真的被意识形态蒙蔽了眼睛。 既然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就----多编几个篮子吧。
(这些不全)在网页中复制下来,粘贴到txt文档中
发了
㈡ 社会心理学入门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都是群里制作的书籍,以心理学为主,需要书籍打包下载的,请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8d12f0100m4om.html
需要单独下的,请到http://iask.sina.com.cn/u/1408815407/ish
书籍列表:
book14
E-Prime实验设计技术 by 曾祥炎
学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应用 by 刘晓明
社会心理学 by 俞国良
心的出路:让你改变的十五堂课 by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by 董齐
词以类记 TOEFL iBT词汇 by 张红岩 2006年版 带OCR
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 杨鹏编着 群言出版社 2009.03_12259279
TOEFL词汇 王玉梅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新东方大愚求职系列丛书
知识管理 by 德鲁克 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
发展心理学 第八版 下册 by New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by Frederick Gravetter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家庭治疗概论 第六版 by Goldenburg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上册 by Jeanne Ormro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下册 by Jeanne Ormro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人格理论 第八版 by Richard Ryck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人类动机 by Robert Franke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异常心理学基础 by Mark Duran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运动心理学导论 第三版 by Arnold Leunes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当代心理学体系 by Noal&Smith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动机心理学 第五版 by Herbert Petri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发展心理学 第八版 上册 by New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book13
20几岁就要做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 by 史蒂夫-桑塔盖蒂
Blink 决断两秒间 by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
不说我也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察行观色3秒钟洞悉对方心理 by 格里高利-哈特莱
乱乱脑 by 盖瑞-马库斯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by Eric Berne
你的记忆怎么了 by 丹尼尔-夏克特
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 by 理乍得-H-泰勒
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 by 克里斯-麦克马纳斯
夜间思维——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以及如何做梦的科学观点 by 安德烈-洛克
大脑里的8个骗子 by 科迪莉亚-法恩
幸运指数 by 理乍得-怀斯曼
当绿叶缓缓落下——与生死学大师的最后对话 by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当预感来敲门 by 拉里-多西
性体验与性爱心理 by 尤里-谢尔巴特赫
我们为什么说谎 by 戴维-利文斯通
我是左撇子 by 赫尔曼-约瑟夫-左赫
智慧之矛盾——当大脑衰老时如何使大脑变得更聪慧 by 埃尔克诺恩-哥儿德伯格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by 凯斯-桑斯坦
男人其实很忧郁 by 泰瑞斯-瑞尔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by 彼得-圣吉
脑的学习与记忆 by Marilee Sprenger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by 鲁道夫-阿恩海姆
解读面孔 by 利奥波德-贝拉克
记忆博士 by D-J-马森
说服你其实很简单——从NO到YES的心理营销战术 by 凯尔-霍根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by 凯文-霍根
道德的重量 by 阿瑟-克莱曼
book12
转角遇见心理学家 by 大卫-科恩
进化的大脑
常态下的癫狂 by 阿尔诺-格鲁恩
华氏451 by 雷-布雷德伯利
找到你的灵魂伴侣 by 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原来可以这样美 by 迈克尔-罗伊森
一生的减龄方案 by 迈克尔-罗伊森
长寿圣经 by 加里-斯莫尔
离你多远才幸福 by 安东尼-卡斯卓
严肃的创造力——运用水平思考法获得创意 by 爱德华-德-波诺
全球脑 by 杨友三
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by 叶永昌
心理学职业生涯 第二版 by Robert Sterngerg 斯滕伯格
玛雅 by 贾斯坦-贾德
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 by 艾萨克-阿西莫夫
一无所有 by 厄休拉-勒古恩
我了解女人 by 考特妮-戴维斯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 by 玛莎-斯托特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by 韦志中
book11
吃的真相2 by 云无心
海伯利安的陨落(上)
海伯利安的陨落(下)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 by 迈克尔.古里安
少的力量——越简单越厉害的生活工作双赢法则 by 里奥.巴伯塔
【万卷方法丛书】如何做综述性研究 by 哈里斯.库珀
【万卷方法丛书】心理学论文写作——基于APA格式的指导手册 by 拉尔夫.罗斯诺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by 今何在
怪诞行为学2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科技英文写作与讲演 by 佩蒂-杨
上帝的迷思 by 理乍得-道金斯
瘦之王道 by 西田一见
突破瓶颈 by 迈克尔-格伯
AMOS与研究方法 by 荣泰生
窥探术 萨姆-高斯林
地铁 by 韩松
积极情绪的力量 by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改变思维 by 霍华德-加德纳
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科学的争论 第二版 by 保罗-R-格罗斯
注意力经济 by 托马斯-达文波特
性趣探秘 人类性的进化 by 贾里德-戴蒙德
合作的进化 by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积极心理学 by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极端的人群 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by 凯斯-R-桑斯坦
记忆导图 对大脑进行分区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by 薇拉-F-比肯比尔
深度生存 危机中智者的生存法则 by 劳伦斯-冈萨雷斯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思考的艺术 非凡大脑养成手册 by 文森特-赖安-拉吉罗
特斯拉回忆录 被世界遗忘的天才 by 尼古拉-特斯拉
幸福是陷阱 by 路斯-哈里斯
book10
59秒.pdf
人因工程学导论(第二版).pdf
儿童心理理论 by 陈友庆.pdf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by 邓赐平.pdf
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by 佩珀·舒瓦茨 .pdf
刺猬的爱情:亲密关系的心理故事.pdf
大脑开窍手册.pdf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pdf
开车经济学 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_12188716.pdf
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_12332921.pdf
心理学研究方法 原书第7版 约翰-肖内西 人民邮电出版社..pdf
心理工具: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pdf
思考的整理术++这样的思考,人生就不一样_1....pdf
情爱关系中的选择 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pdf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by 古典.pdf
文化和人类发展.pdf
最后舞蹈 关于死亡_12311004.pdf
欲望的演化 by 戴维 巴斯(buss).pdf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pdf
生猛的进化心理学_12619408.pdf
窥探术 谁泄露了我的秘密_12363313.pdf
经济思维_12441912.pdf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十版).pdf
行为遗传学(第四版).pdf
诱惑的艺术:赢得爱情比统率军队需要更多的天赋.pdf
说谎心理学.pdf
这样做,至少多活20年.pdf
book9
《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扫描版[PDF].pdf
学习的艺术 维茨金 着.pdf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第七版) 索尔索.pdf
害羞心理学 [美]津巴多.pdf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pdf
拖延心理学.pdf
疯狂实验史 索尔索着.pdf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威尔逊着.pdf
谁会认错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错误的决定和让别人受伤的行为.pdf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 by David M.Buss.pdf
book8
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大卫·韦尔奇( David A.Welch ).pdf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by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pdf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版) by 杰拉尔德·柯瑞.pdf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pdf
撬动幸福 by 奚恺元.pdf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pdf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df
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 by 戴维.迈尔斯.pdf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吴明隆.pdf
美丽圣经 by 宝拉·培冈 简体版.pdf
认知心理学 第5版 艾森克.pdf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by 戴维·J·林登.pdf
颠倒思维 by 保罗·阿登.pdf
进化心理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290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2903.html
拖延心理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3011.html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8998.html
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阿伦森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5.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9.html
学习的艺术 维茨金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37264.html
布鲁克林有棵树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7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65.html
吃的真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72862.html
谁会认错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错误的决定和让别人受伤的行为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63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637.html
疯狂实验史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725.html
害羞心理学 津巴多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9609.html
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美]杰夫·科尔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9912.html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 (美)阿兰·卡尔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68587.html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威尔逊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700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717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819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8191.html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吴明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78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785.html
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大卫·韦尔奇( David A.Welch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82194.html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by 戴维·J·林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3.html
颠倒思维 by 保罗·阿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82192.html
幸福的真意 by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2.html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by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3.html
欲望之源 by (美)伯纳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1.html
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 by 戴维.迈尔斯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2.html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3.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5.html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4.html
美丽圣经 by 宝拉·培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8.html
撬动幸福 by 奚恺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15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152.html
心理学研究方法 舒华 张亚旭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0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1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14.html
简捷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665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6659.html
批判性思维:思维、沟通、写作、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2.html
认知心理学 第5版 艾森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61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613.html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5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7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75.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9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99.html
索尔索&麦克林 实验心理学(原书第8版)据说这个版本比第七版的《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更好些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3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40.html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版) by 杰拉尔德·柯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42.html
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如何让大脑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英文名:How we decide)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68866.html
心理和脑 脑与心智历程100项(英文名:Mind Hacks)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68868.html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by 丹尼尔.卡尼曼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78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7861.html
思维与决策 (第四版)by Baro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6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8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83.html
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14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148.html
行为科学统计 第七版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中文版 by Frederick J Gravetter / Larry B. Wallnau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5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59.html
象与骑象人 by 乔纳森·海特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62.html
心理和脑与生活 训练脑与心智的75项窍门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530.html
电醒人心——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人生传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6.html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by 欧文亚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8.html
心理资本 打造人的竞争优势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9.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60.html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第三版 2009年 张春兴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5.html
为什么男人爱撒谎女人爱哭泣
为什么男人不听 女人不看地图
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郭永玉
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向何处去
以下书籍由"君子不多"制作
集合起来__群体理论与团队技巧 第9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9.html
学会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指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857696.html
社会学与生活(插图修订第9版)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by 彭凯平
路西法效应 简体版 by 津巴多
合并PDF文件可以使用各个PDF浏览器的页面操作功能,也可以用http://www.orsoon.com/Soft/4907.html方便快捷的实现合并。
书籍都会在http://iask.sina.com.cn/u/1408815407/ish更新
以上书籍之外,再推荐些绝对值得一看的书籍:
心理学类: 拆掉思维里的墙 学习乐观 社会性动物 少有人走的路 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版) 决策与判断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亲密关系 影响力 拖延心理学 害羞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无从选择 思维改变生活 战胜拖拉
其他类: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把时间当做朋友 神奇的睡眠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
直达电梯:
第2页: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100
第3页: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200
第4页: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300#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