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东观汉记pdf

东观汉记pdf

发布时间:2025-08-18 15:28:18

㈠ 求《四库全书》的总目录

四库全书总目录
1经部
【易类】
101子夏易传、周易郑康成注、增补郑氏周易、 陆氏易解、周易注、周易注疏、周易集解、周易口诀义、周易举正、易数钩隐图、周易口义、温公易说、横渠易说、东坡易传、伊川易传、易学辨惑、了斋易说、吴园周易解、 周易新讲义、紫岩易传、读易详说、易小传、汉上易传、周易窥馀、易璇玑、易变体义、周易经传集解、易原、周易古占法、原本周易本义、别本周易本义、郭氏传家易说、 周易义海撮要、南轩易说、复斋易说、杨氏易传、周易玩辞、赵氏易说、诚斋易传、大易粹言、易图说、古周易、易传灯、易裨传、厚斋易学、童溪易传
102周易总义、西溪易说、 丙子学易编、易通、周易卦爻经传训解、易象意言、周易要义、易翼传、文公易说、易学启蒙小传、周易辑闻、用易详解、淙山读周易、周易传义附录、易学启蒙通释、三易备遗、 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象义、易图通变、读易私言、易附录纂注、周易启蒙翼传、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易源奥义、周易程朱传义折衷、周易衍义、易学滥觞、大易缉说、 周易本义通释、周易本义集成、大易象数钩深图、学易记、周易集传、读易考原、易精蕴大义、易学变通、周易会通、周易图说
103周易爻变易缊、周易参义、周易文诠、 周易传义大全、易经蒙引、读易馀言、启蒙意见、易经存疑、周易辩录、易像钞、周易象旨决录、易象钩解、周易集注、读易纪闻、叶八白易传、读易述、像象管见、周易札记、 周易易简说、易义古象通、周易像象述、易用、易象正、儿易内仪以、卦变考略、古周易订诂、周易玩辞困学记、易经通注、日讲易经解义
104日讲易经解义、御纂周易折中、 御纂周易述义、读易大旨、周易稗疏、易酌、田间易学、易学象数论、周易象辞、图学辩惑、周易筮述、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易俟、读易日钞、周易通论、 周易观彖、周易浅述、易原就正、大易通解、易经衷论、易图明辨、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周易传注、周易札记、周易传义合订、周易玩辞集解、惠氏易说、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
105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易笺、学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说、周易孔义集说、易翼述信、周易浅释、周易洗心、丰川易说、 周易述、易汉学、易例、易象大意存解、大易择言、周易辨画、周易图书质疑、周易章句证异、附录、干坤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周易乾凿度、易纬通卦验、 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
【书类】
尚书注疏、洪范口义、书传、尚书全解、禹贡指南、禹贡论、尚书讲义、夏氏尚书详解、禹贡说断、增修东莱书说、尚书说、
106五诰解、絜斋家塾书钞、书经集传、尚书精义、陈氏尚书详解、融堂书解、洪范统一、尚书要义、书集传或问、胡氏尚书详解、尚书表注、书纂言、书集传纂疏、读书丛说、 书传辑录纂注、尚书通考、书蔡氏传旁通、读书管见、书义断法、尚书纂传、尚书句解、书传会选、书经大全、图说、尚书考异、尚书疑义、尚书日记、尚书砭蔡编、尚书注考、 尚书疏衍、洪范明义、日讲书经解义、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尚书稗疏、尚书古文疏证、古文尚书冤词、尚书广听录、尚书埤传、禹贡长笺
107禹贡长笺、禹贡锥指、洪范正论、 尚书七篇解义、书经衷论、尚书地理今释、禹贡会笺、附录、尚书大传、书义矜式
【诗类】
诗序、毛诗注疏、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氏诗疏广要、毛诗指说、诗本义、苏氏诗集传、 毛诗名物解、毛诗李黄集解、诗补传、诗总闻、诗经集传、慈湖诗传、吕氏家塾读诗记、续吕氏家塾读诗记、毛诗讲义、诗童子问、段氏毛诗集解、诗缉、诗传遗说、诗考、诗地理考、 诗集传名物钞、诗传通释
108诗传通释、诗传旁通、诗经疏义会通、诗经疑问、诗缵绪、诗演义、诗解颐、诗传大全、诗说解颐、读诗私记、诗故、六家诗名物疏、重订诗经疑问、 诗经世本古义、待轩诗记、读诗略记、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御纂诗义折中、田间诗学、诗经稗疏、诗经通义、毛诗稽古编、诗所
109毛诗写官记、诗札、诗传诗说驳义、 续诗传鸟名卷、诗识名解、诗传名物集览、诗说、诗经札记、读诗质疑、毛诗类释、诗疑辨证、三家诗拾遗、诗沈、诗序补义、虞东学诗、附录、 韩诗外传
【礼类一、周礼之属】
周礼注疏、周官新义、周礼详解、周礼复古编、礼经会元、太平经国书、周官总义、周礼订义、鬳斋考工记解、周礼句解、周礼集说、周官集传、 周礼传、周礼图说、周礼翼传
110周礼传、周礼图说、周礼翼传、周礼全经释原、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周官义疏、周礼述注、周礼纂训、周官集注、礼说、周官禄田考、 周礼疑义举要
【礼类二、仪礼之属】
仪礼注疏、仪礼识误、仪礼集释、仪礼释宫、仪礼图、仪礼要义、仪礼逸经、仪礼集说、经礼补逸、钦定仪礼义疏
111钦定仪礼义疏、 仪礼郑注句读、仪礼商、仪礼述注、仪礼析疑、仪礼章句、补飨礼、礼经本义、宫室考、天子肆献裸馈食礼、仪礼释宫增注、仪礼小疏、仪礼集编、附录、内外服制通释、 读礼通考
【礼类三、礼记之属】
礼记注疏、月令解、礼记集说
112礼记集说、礼记纂言、陈氏礼记集说、礼记大全、月令明义、表记集传、坊记集传、缁衣集传、儒行集传、 日讲礼记解义、钦定礼记义疏
113钦定礼记义疏、深衣考、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礼记述注、礼记析疑、檀弓疑问、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误、附录、大戴礼记、 夏小正戴氏传
【礼类四、三礼总义之属】
三礼图集注、三礼图、学礼质疑、读礼志疑、郊社禘祫问、参读礼志疑
【礼类五、通礼之属】
礼书、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通解续、 礼书纲目、五礼通考
114五礼通考
【礼类六、杂礼书之属】
书仪、家礼、泰泉乡礼、朱子礼纂、辨定祭礼通俗谱
【春秋类】
春秋左传注疏、春秋三解传述人、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115春秋谷梁传注疏、箴膏肓、春秋释例、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微旨、春秋集传辨疑、春秋名号归一图、春秋年表、春秋尊王发微、春秋皇纲论、春秋通义、 春秋权衡、刘氏春秋传、刘氏春秋意林、春秋传说例、孙氏春秋经解、苏氏春秋集解、春秋辨疑、崔氏春秋经解、春秋本例、春秋五礼例宗、春秋通训、叶氏春秋传、春秋考、 春秋三传谳、吕氏春秋集解、胡氏春秋传、高氏春秋集注、春秋后传、左氏传说、左氏传续说、左氏博议、春秋比事、春秋左传要义、春秋分记、春秋讲义、春秋集义、张氏春秋集注、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春秋通说、洪氏春秋说、春秋经筌
116春秋经筌、吕氏春秋或问、春秋集传详说、读春秋编、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春秋纂言、春秋提纲、春秋诸国统纪、 春秋本义、程氏春秋或问、三传辨疑、春秋谳义、春秋会通、春秋阙疑、春秋集传、春秋师说、春秋左氏传补注、春秋金锁匙、春秋属辞、春秋胡传附录纂疏、春秋春王正月考、 春秋书法钩元、春秋大全、春秋经传辨疑、春秋正传、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春秋明志录
117春秋明志录、春秋正旨、春秋辑传、春秋亿、春秋事义全考、春秋左传属事、 春秋胡传考误、左氏释、春秋质疑、春秋孔义、春秋辩义、读春秋略记、春秋四传质、左传杜林合注、春秋提要、日讲春秋解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御纂春秋直解、左传杜解补正、 春秋稗疏、春秋四传纠正、春秋平义、读左日钞、左传事纬、春秋毛氏传、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春秋地名考略、春秋管窥、三传折诸
118三传折诸、左传折诸、 公羊折诸、谷梁折诸、春秋阙如编、春秋宗朱辨义、春秋通论、春秋世族谱、春秋长历、惠氏春秋说、春秋大事表、春秋识小录、惠氏春秋左传补注、春秋左传小疏、春秋地理考实、 三正考、春秋究遗、春秋随笔、附录、春秋繁露
【孝经类】
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注疏、孝经指解、孝经刊误、孝经大义、孝经定本、孝经述注、孝经集传、御定孝经注、 御纂孝经集注、孝经问、经部五经总义类、驳五经异义、郑志、经典释文、公是七经小传、程氏经说、六经图、六经正误、九经三传沿革例、融堂四书管见、四如讲稿、六经奥论、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五经说、十一经问对、五经蠡测、简端录、五经稽疑、经典稽疑
119钦定翻译五经四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九经误字、经问、十三经义疑、九经古义、经稗、 十三经注疏正字、朱子五经语类、群经补义、经咫、九经辨字渎蒙、古经解钩沉、附录、古微书
【四书类】
孟子注疏、论语集解义疏、论语注疏、论语笔解、孟子音义、论语拾遗、 孟子解、论语全解、孟子传、尊孟辨、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石鼓论语答问、论语意原、癸巳论语解、癸巳孟子说、蒙斋中庸讲义、四书集编、
120孟子集疏、论语集说、中庸指归、四书纂疏、大学疏义、论孟集注考证、四书集义精要、四书辨疑、读四书丛说、四书通、四书通证、四书疑节、四书经疑贯通、四书纂笺、 四书通旨、四书管窥、大学中庸集说启蒙、四书大全、四书蒙引、四书因问、问辨录、论语类考、孟子杂记、学庸正说、论语商、论语学案、四书留书、日讲四书解义、四书近指、 孟子师说、大学翼真、四书讲义困勉录
121四书讲义困勉录、松阳讲义、榕村四书说、论语稽求篇、四书剩言、大学证文、四书释地、四书札记、此木轩四书说、四书逸笺、 乡党图考、经部乐类、皇佑新乐图记、乐书、律吕新书、瑟谱、韶舞九成乐补、律吕成书、苑洛志乐、钟律通考、乐律全书、御制律吕正义、御制律吕正义后编、钦定诗经乐谱全书、 古乐经传、古乐书、圣谕乐本解说、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李氏学乐录、乐律表微、律吕新论、律吕阐微、琴旨
【小学类一、训诂之属】
122尔雅注疏、附考证、尔雅注、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释名、广雅、匡谬正俗、群经音辨、埤雅、尔雅翼、骈雅、字诂、续方言、别雅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急就篇、说文解字、说文系传、说文系传考异、 说文解字篆韵谱、重修玉篇、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汗简、佩觿、古文四声韵、类篇、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复古编、班马字类、汉隶字源、六书故、字通、龙龛手鉴、 六书统、周秦刻石释音、字鉴、说文字原、六书正讹、汉隶分韵、六书本义、奇字韵、古音骈字、俗书刊误、字孪、御定康熙字典、御制增订清文鉴
123御制增订清文鉴、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钦定西域同文志、隶辨、篆隶考异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原本广韵、重修广韵、集韵、切韵指掌图、韵补、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九经补韵、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四声全角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洪武正韵、古音丛目、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御定音韵阐微、钦定同文韵统、钦定叶韵汇辑、钦定音韵述微、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韵补正、古今通韵、易韵、孙氏唐韵考、古韵标准、附录、 六艺纲目、
2史部、
【正史类】
201史记、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读史记十表、史记疑问、前汉书、班马异同、后汉书
202后汉书、补后汉书年表、 两汉刊误补遗、三国志、三国史辨误、三国志补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203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204旧唐书、新唐书、 唐书释音、新唐书纠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史纂误、宋史
205宋史、辽史、辽史拾遗
206辽史拾遗、金史、元史、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明史
207明史、
【编年类】
竹书纪年、竹书统笺、前汉纪、后汉纪、元经、唐创业起居注、资治通鉴
208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释例、资治通鉴目录、通鉴地理通释、通鉴释文辨误、 通鉴胡注举正、稽古录、资治通鉴外纪、皇王大纪、中兴小纪、续资治通鉴长编
209续资治通鉴长编、纲目续麟、纲目分注拾遗、纲目订误、大事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1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九朝编年备要、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西汉年纪、靖康要录、两朝纲目备要、宋季三朝政要、宋史全文、资治通鉴前编、通鉴续编、大事记续编、元史续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1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皇清开国方略、资治通鉴后编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
212通鉴纪事本末、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三朝北盟会编、蜀鉴、炎徼纪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平定三逆方略、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
213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两金川方略、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钦定兰州纪略、钦定石峰堡纪略、钦定台湾纪略、绥寇纪略、滇考、明史纪事本末、绎史
214绎史、左传纪事本末、 平台纪略
【别史类】
逸周书、东观汉记、建康实录、隆平集、古史、通志
215通志、东都事略、路史、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古今纪要、萧氏续后汉书、 郝氏续后汉书
216郝氏续后汉书、春秋别典、御定历代纪事年表、三元甲子编年、钦定续通志
217钦定续通志、补历代史表、后汉书补逸、春秋战国异辞、 尚史
【杂史类】
国语、国语补音、战国策、鲍氏战国策注、战国策校注
218战国策校注、贞观政要、渚宫旧事、东观奏记、五代史阙文、五代史补、北狩见闻录、松漠纪闻、 燕翼诒谋录、太平治迹统类、咸淳遗事、大金吊伐录、汝南遗事、钱塘遗事、平宋录、弇山堂别集、革除逸史、钦定蒙古源流、
【诏令奏议类、一诏令之属】
太祖高皇帝圣训、 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章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219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唐大诏令集、 两汉诏令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
范文正奏议、包孝肃奏议集、尽言集、谠论集、左史谏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议
220王端毅奏议、马端肃奏议、关中奏议、胡端敏奏议、 杨文忠三录、何文简疏议、垂光集、孙毅庵奏议、玉坡奏议、南宫奏稿、讷溪奏疏、谭襄敏奏议、潘司空奏疏、两河经略、两垣奏议、周忠愍奏疏、张襄壮奏疏、靳文襄奏疏、 华野疏稿、宋名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
221历代名臣奏议、名臣经济录、名臣经济录
222御选明臣奏议、
【传记类一、圣贤之属】
孔子编年、 东家杂记
【传记类二、名人之属】
晏子春秋、魏郑公谏录、李相国论事集、杜工部年谱、杜工部诗年谱、绍陶录、金佗?编、象台首末、魏郑公谏续录、忠贞录、诸葛忠武书、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朱子年谱
【传记类三、总录之属】
古列女传、高士传、卓异记、春秋臣传、廉吏传、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伊洛渊源录、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钱塘先贤传赞、庆元党禁、宋宝佑四年登科录、京口耆旧传、昭忠录、敬乡录、唐才子传、元朝名臣事略、浦阳人物记、古今列女传、殿阁词林记、 嘉靖以来首辅传、明名臣琬琰录、今献备遗、百越先贤志、元儒考略、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223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明儒学案、中州人物考、东林列传、儒林宗派、明儒言行录、史传三编、闽中理学渊源考
【传记类四、杂录之属】
征南录、骖鸾录、吴船录、入蜀记、西使记、 保越录、粤闽巡视纪略、松亭行纪、扈从西巡日录
【史钞类】
两汉博闻、通鉴总类、南史识小录、北史识小录
【载记类】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邺中记、十六国春秋、
224十六国春秋、别本十六国春秋、蛮书、钓矶立谈、江南野史、江南别录、江表志、江南馀载、三楚新录、锦里耆旧传、五国故事、蜀梼杌、马氏南唐书、陆氏南唐书、吴越备史、 安南志略、十国春秋、附录、朝鲜史略、越史略
【时令类】
岁时广记、御定月令辑要
【地理类一、宫殿簿之属】
三辅黄图、禁扁、
【地理类二、总志之属】
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明一统志
225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226大清一统志
【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
吴郡图经续记、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吴郡志、 新安志、剡录、会稽志、赤城志、宝庆四明志、海盐澉水志、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咸淳临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国州图志、延佑四明志、齐乘、至大金陵新志、无锡县志、 姑苏志、武功县志、朝邑县志、岭海舆图、滇略、吴兴备志
227吴兴备志、钦定热河志、钦定日下旧闻考、钦定满洲源流考、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钦定盛京通志、畿辅通志、
228畿辅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
229江西通志、浙江通志
230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广通志、河南通志
231河南通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
232山西通志、 陕西通志
233陕西通志、甘肃通志、四川通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
234广西通志、云南通志、贵州通志、历代帝王宅京记、
【地理类四、河渠之属】
水经注、 水经注集释订讹、水经注释、吴中水利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河防通议、治河图略、浙西水利书、河防一览、三吴水利录、北河纪、敬止集、三吴水考
235三吴水考、 吴中水利全书、钦定河源纪略、仑昆河源考、两河清汇、居济一得、治河奏续书、直隶河渠志、行水金鉴、水道提纲、海塘录
【地理类五、边防之属】
筹海图编、 郑开阳杂着
【地理类六、山水之属】
南岳小录、庐山记、赤松山志、西湖游览志、桂胜、钦定盘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类七、古迹之属】
洛阳伽蓝记、吴地记、长安志、洛阳名园记、 雍录、洞霄图志、长安志图、汴京遗迹志、汴京遗迹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迹、营平二州地名记、金鳌退食笔记、石柱记笺释、关中胜迹图志
【地理类八、杂记之属】
南方草木状、 荆楚岁时记、北户录、桂林风土记、岭表录异、益部方物略记、岳阳风土记、东京梦华录、六朝事迹编类、会稽三赋、中吴纪闻、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都城纪胜、梦粱录、 武林旧事、增补武林旧事、岁华纪丽谱、吴中旧事、平江记事、江汉丛谈、闽中海错疏、蜀中广记、益部谈资、颜山杂记、岭南风物记、龙沙纪略、台海使槎录、 东城杂记
【地理类九、游记之属】
游城南记、河朔访古记、徐霞客游记
【地理类十、外纪之属】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溪蛮丛笑、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 朝鲜赋、海语、东西洋考、职方外纪、赤雅、朝鲜志、皇清职贡图、坤舆图说、异域录、海国闻见录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
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书、南宋馆阁录、 玉堂杂记、宋宰辅编年录、秘书监志、翰林记、礼部志稿
237礼部志稿、太常续考、土官底簿、词林典故、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历代职官表

㈡ 四部备要的子部

周秦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补遗一卷) (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 FB.59:9.264(1)
孔丛子(七卷释文一卷) (汉)孔鲋撰 FB.59:9.264(2)
孙子十家注(十三卷叙录一卷遗说一卷) (宋)吉天保辑 FB.59:9.265
吴子(二卷) (战国)吴起撰 FB.59:9.266(1)
司马法(三卷) (春秋)司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评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龄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遗文一卷) (战国)慎到撰、(清)钱熙祚校并辑逸文 FB.59:9.268(1)
商君书(五卷附考一卷) (战国)商鞅撰、(清)严可均校 FB.59:9.268(2)
邓析子(一卷) (春秋)邓析撰 FB.59:9.268(3)
韩非子(二十卷识误三卷) (战国)韩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记一卷) (战国)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战国)墨翟撰、(清)毕沅校注 FB.59:9.270(2)
鬼谷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录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复校 FB.59:9.271(1)
公孙龙子(一卷) (春秋)公孙龙撰、(宋)谢希深注 FB.59:9.271(2)
尸子(二卷) (战国)尸佼撰、(清)孙星衍辑 FB.59:9.271(3)
鹖冠子(三卷) (宋)陆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孙星衍校 FB.59:9.271(5)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经(二卷音义一卷) (春秋)李耳撰、(晋)王弼注 FB.59:9.273(1)
关尹子(一卷) (战国)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战国)列御寇撰、(晋)张湛注 FB.59:9.273(3)
庄子(十卷) (战国)庄周撰、(晋)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记一卷) (战国)辛钘撰、(清)钱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缵义(十二卷) (元)杜道坚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别下斋补刻宋本第六卷) (唐)马总辑 FB.59:9.275(3)
儒家
扬子法言(十三卷音义一卷) (汉)扬雄撰、(唐)李轨注 FB.59:9.276(1)
新语(二卷) (汉)陆贾撰 FB.59:9.276(2)
新书(十卷) (汉)贾谊撰、(清)卢文弨校 FB.59:9.276(3)
盐铁论(十卷校勘小识一卷) (汉)桓宽撰、王先谦撰校勘小识 FB.59:9.276(4)
论衡(三十卷) (汉)王充撰 FB.59:9.277
潜夫论(十卷)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FB.59:9.278(1)
桓子新论(一卷) (汉)桓谭撰、(清)孙冯翼辑 FB.59:9.278(2)
申鉴(五卷) (汉)荀悦撰、(明)黄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志(三卷) (魏)刘邵撰、(北魏)刘曌? FB.59:9.279(2)
中说(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访录(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书(一卷) (宋)周敦颐撰 FB.59:9.279(5)
二程全书(六种) (宋)程颐、(宋)程颢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宋)朱熹辑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 (宋)朱熹辑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颐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 (宋)程颐撰 FB.59:9.280(4)
伊川易传(四卷) (宋)程颐撰 FB.59:9.281(1)
伊川经说(八卷) (宋)程颐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杨时订定 FB.59:9.281(3)
张子全书(十五卷) (宋)张载撰、(宋)朱熹注释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目录二卷) (宋)朱熹着 FB.59:9.283-289
陆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陆九渊撰、(清)李绂评点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传习录(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论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录(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别录(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录续编(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谱(三卷附录二卷) (明)钱德洪编、(明)王畿辑附录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纪(一卷附录一卷) (明)钱德洪,(明)王畿辑 FB.59:9.292(4)
五种遗规(十六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3-294
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3(1)
训俗遗规(四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3(2)
从政遗规(二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4(1)
教女遗规(三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4(2)
在官法戒录(四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4(3)
小学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陈选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辑 FB.59:9.295(2)
近思录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吕祖谦撰 FB.59:9.295(3)
宋元学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师说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9:9.300-301
国朝学案小识(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鉴撰 FB.59:9.302
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国朝宋学渊源记(二卷附记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风俗通义(十卷) (汉)应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晋)崔豹撰 FB.59:9.303(5)
中华古今注(三卷) (晋)马缟撰 FB.59:9.303(6)
困学纪闻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 (清)顾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余录三卷) (清)钱大昕撰 FB.59:9.309
东塾读书记(二十五卷) (清)陈澧撰 FB.59:9.310
农家
齐民要术(十卷) (北魏)贾思勰撰 FB.59:9.311(1)
农桑辑要(七卷) (元)司农司撰 FB.59:9.311(2)
蚕事要略(一卷) (清)张行孚撰 FB.59:9.311(3)
医家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唐)启玄子注、(宋)林亿等校正 FB.59:9.312(1)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 (宋)刘温舒原本 FB.59:9.312(2)
难经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辑 FB.59:9.313(1)
本草经(三卷) (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 FB.59:9.313(2)
注解伤寒论(十卷) (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编 FB.59:9.314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 (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黄帝内经灵枢(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算法术数
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 (汉)赵爽注、(北周)甄鸾述 FB.59:9.316(1)
历代长术辑要(十卷古今推步诸术考二卷) (清)汪曰桢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汉)焦赣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马光撰 FB.59:9.317(2)
皇极经世书绪言(八卷卷首一卷杂着一卷) (宋)邵康节撰 FB.59:9.318
杂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汉)刘安撰、(汉)高诱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晋)葛洪撰 FB.59:9.320
颜氏家训(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补正一卷注补并重校一卷) (北齐)颜之推着 FB.59:9.321
小说家
博物志(十卷) (晋)张华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说新语(三卷)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FB.59:9.322(2)
续世说(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释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释僧佑撰 FB.59:9.323
广弘明集(四十卷) (唐)释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 (宋)朱熹撰、(清)钱熙祚校 FB.59:9.326(1)
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孙撰 FB.59:9.326(2)

㈢ 想读24史中的史书。请给建议

《钦定二十四史》。(干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
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
《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
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
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后汉书》一百二
十卷。(唐章怀太子贤注。《内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
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义》三
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
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隋书》
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监本附宋董冲《释音》二十五卷。)《旧
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目录》一卷
(宋徐无党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辽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
证》本,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五书局合刻本,新会陈氏覆刻殿本。明
南、北监本《廿一史》,断自元止,无《旧唐》、《旧五代》。北监合刻,南监
乃新旧版辏集而成,或别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阁本《十七史》,至《新五代》
止,亦无《旧唐》、《旧五代》。席氏扫叶山房本,与毛本同,增《旧唐》、
《旧五代》。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
以上正史合刻本
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间有依明柯校汪刻本
者,王延喆、柯维熊、汪谅,有《索隐》、《正义》。)
古香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内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
史》。(成都局本。卷数与殿本同。)
重刻闻人本《旧唐书》二百卷。(明闻人诠原刻。扬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
《逸文》十二卷、《校勘记》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阁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
昌局本。)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宁藩库本。)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汉书评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较
胜他坊本,有《索隐》、《正义》。)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记》,刘氏翻刻元中统本《史记
索隐》,汪文盛本两汉书,冯梦祯刻《三国志》,皆善本。其余明刻、近人坊刻
《史》《汉》甚多,不具录。)
单行本《史记索隐》三十卷。(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绳。原刻本。)
《史记三书释疑》三卷。(钱塘。钱坫补《史记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记三书正讹》三卷。(王元启。只平居士集本。《律书》一卷,《历书》
一卷,《天官书》一卷。孙星衍《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未见传本。)
《读史记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补》一卷,
《续考校补》一卷。蔡云。自刻本。)
《汉书律历志正讹》上下卷。(王元启。只平居士集。杭世骏《汉书疏证》、
《北齐书疏证》,未见传本。)
《汉书地理志校本》二卷。(汪迈孙。杭州刻本。)
《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粤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钱坫。原刻本,同治甲戌会稽章氏重刻本附徐
松《集释》。又《汉书十表注》十卷,未刊。)
《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三卷。(吴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汉书地理志图今释》七卷,《汉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广州刻本。)
《汉志水道疏证》五卷。(洪颐煊。问经堂本。)
《补汉兵志》五卷。(宋钱文子。知不足斋本。)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王应麟。《玉海》附刻本。)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张琦刻本,《指海》本。)
《汉西域图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宋娄机。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小玲珑
馆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宋倪思。刘辰翁评。嘉庆丁酉福建刻本。倪书
为考史、汉文辞异同,刘评无谓,今倪书无单行本。)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姚之骃。刻本。孙志祖补辑谢承《后汉书》五
卷,未见传本。)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卢校鲍刻本。)
《后汉书补表》八卷。(钱大昭。汗筠斋本,粤雅堂本。)
《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岭南遗书》本。钱大昭《补续汉书艺
文志》二卷、《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钱塘《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二卷,未刊。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惠栋。宝山李氏刻本,粤雅堂本,冯集梧刻本。)
《后汉书补注》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景云
《两汉举正》五卷、钱大昭《两汉书释疑》四十四卷、沈钦韩《两汉书疏证》七
十四卷,未刊。)
《三国职官表》三卷。(洪饴孙。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三国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刻本。)
《三国志补注续》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学海堂二集》本。)
《三国志辨误》一卷。(宋人阙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陈
景云《三国志举正》四卷、钱大昭《三国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国志考证》八卷。(潘眉。嘉庆间刻本。沈钦韩《三国志补训诂》八卷、
《释地理》八卷,未见传本。)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晋兵志》一卷。(钱仪吉。《�开石斋记事初稿》本。)
《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晋宋书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书音义》四卷,未刊。)
《补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孙。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未刊。)
《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旧唐书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辑。扬州岑氏附《旧唐书》刻本。互见。)
《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黄中
《新唐书误》三卷,未刊。)
《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丁小鹤新《旧唐书
合钞补正》,有刻本,未见。
《新旧唐书互证》二十卷。(赵绍祖。原刻本。)
《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吴兰庭。知不足斋本,《珠尘》本,单刻本。)
《新五代史记补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刘凤诰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
卷。
《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二卷。(钱大昕。钱侗续成。文选楼本,粤雅堂本。)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干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
《辽》、《金》、《元》史原书译语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倪璠。抱经堂《群书拾补》之一。)
《辽金元三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全书》本。)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五卷。(厉鹗。汪刻本。杭世骏《补金史》
一百卷,未刊。)
《元史氏族表》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别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同上。)
《元史备忘录》一卷。(明王光鲁。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证》五十卷。(汪辉祖。家刻本。)
《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历代史表》五十九卷。(万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钱大昕
《唐学士年表》一卷、《五代学士年表》一卷、《宋中兴学士年表》一卷,德清
徐氏刻本。)
《史表》卷。(洪饴孙。李兆洛刻本。乃合编历代史目录。)
《历代帝王年表》三卷。(齐召南。文选楼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此书最简
括。)
《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一卷。(陆费墀。阮福刻本,仁和叶氏重刻本。)
《历代统纪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
刻本。)
《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
《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
本,《学津》本,《珠尘》本。)
《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
《纪元通考》十二卷。(叶维庚。自刻本。此书最详。)
《历代纪元编》三卷。(李兆洛。江宁官本,粤雅堂本。此书最便。)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同上。江宁官本。此书最便。)
《历代沿革图》一卷。(六严。江宁官本。以上三书与《皇朝舆地韵编》、
《舆地图》合刻,通称《李申耆五种》。)
《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陈芳绩。道光间刻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原刻本。)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潜研堂本。李贻德《十七史考异》,未
刊。)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赵翼。原刻本。)
《南史识小录》八卷,《北史识小录》八卷。(沈名荪、朱昆田同编。刻本。
钱大昕《南北史隽》一卷,未刊。)
《宋琐语》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此二书为史钞类,附此。)
以上正史注补、表谱、考证之属(此类各书,为读正史之资粮。)
——右正史类

阅读全文

与东观汉记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与魔法下个服务器什么时候开 浏览:771
如何搭建bs架构本地服务器 浏览:229
一元夺宝java 浏览:482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 浏览:655
不解压能下载么 浏览:800
解压缩安装包怎么卸载不了 浏览:243
楼层中框柱的加密区是什么 浏览:895
android自定义文本框 浏览:185
vivox60照片移动加密柜在哪 浏览:322
编程线上课哪个最好 浏览:125
华泰证券安卓手机软件叫什么 浏览:479
怎么用ip查看阿里云服务器地址 浏览:526
黑马程序员net视频 浏览:233
服从命令的智能机器人 浏览:941
app名字怎么缩小 浏览:462
php7fpm重启 浏览:859
文件夹形式的文件怎么发微信 浏览:788
如何清理服务器的mysqllog文件 浏览:362
三菱plc编程符号 浏览:264
dnf解压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