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钢琴问题:音阶与琶音
其实弹琴的手型非常重要,建议是初期一定要打好基础,一旦练了错误的手法很难改正。所以你应该是初期就要找一位好的钢琴老师教你正确的手型。
1,手型要指尖肚触键,所谓要“立住”。手心像握一个馒头。
2,音阶与琶音一起练是没有问题的,注意由慢到快,而不要一味追求速度。
3. 一般来说是逐步进行,因为练好了一个调,其实后面的调基本手法也都是一样的。
注意经常要剪指甲,手腕放松,一旦练久了手腕手臂发酸就停止练习。
‘贰’ 钢琴的音阶和琶音,怎么练啊
1、手指要弯曲,以指尖部位触键。触键时,除大姆指尖外,其它指尖与键面成90度直角后倾少许的基本垂直角度。触键时,各手指最前端小关节要挺立,形成向外支撑的弧形状。
弹琴时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弹出的音才会结实,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手指小关节就必须挺立;如塌陷,一定松软无力,也就弹不出充实的声音.这就是手指小关节要挺立的原因。
2、弹琴时,手指要抬高,每个指头弹每个音之前、之后都要抬高,暂间隔不弹的指头也要抬高。抬时,手指要保持弯曲。弹琴时手指抬高,指头才能距琴键一定距离,才可产生足够的惯性力,弹出结实有力的声音,使声音有足够的泛音震动延留。
3、以手的掌关节为发力点要以手指与手掌相交处的掌关节为弹奏的主要发力点。
4、弹音阶与琶音,手指要用力,手腕和小臂要放松。
(2)音阶与琶音pdf扩展阅读:
1、音阶:音阶24个大小调是比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鸣曲、乐曲、协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阶,因此需要将音阶掌握好。
弹音阶要注意的是让所有音发出来的声音都要一样,不能有轻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弹音阶的时候还是有的重有的轻,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满意的音色和旋律。
2、琶音:琶音包括24个大小调琶音跟属7减7琶音。这个是建立在音阶之上的东西,主要练习手指之间的扩张和伸缩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练习。
钢琴曲中琶音部分占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样的琶音都会出现,但都是24个大小调属7、减7和弦的琶音变形模式,所以弹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3、八度:8度的演奏技巧有两种,第1个只用手腕技巧,第2个用手臂和手腕一起来完成。如果弹篇幅很长的8度片段就需要手腕技巧,如果弹最后结尾那一小部分8度就需要手臂的力量,这样才能弹出气势辉煌的效果。
‘叁’ 钢琴c大调音阶和琶音
琶音左手是5421 321 弹回来123 1245
右手123 1235
C大调弹回来 右手54321321 4321321
左手 1231234 12312345
‘肆’ 下面的几种音阶和琶音各是什么
音阶弹三种,第一种三度,指的是左右手差三度,左手从大字组的降D开始,右手从F开始,向上弹降D大调音阶,弹四个八度,到小字三组往回弹。第二种是六度,左手从大字组的F开始,右手从小字组的降D开始,向上弹四个八度。第三种就是正常弹降D音阶。小调同理。
琶音是弹降D大调的降D F 降A,这三个音的琶音。属七和弦是弹降A C 降E 降G,这四个音的琶音。减七和弦是弹 A C 降E 降G这四个音的琶音,都是弹四个八度。
‘伍’ 琶音和音阶的区别
琶音,就是 将同时发出的和弦各音,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而不是同时)奏出,就是琶音,也叫分解和弦。琶音在钢琴音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手指能力要求较高,手位要快速移动,手腕协调配合,手指积极主动,琶音练习是灵巧,敏捷,准确,快速感的训练。音阶把C、D、E、F、G、A、B 等各音中的某一个音作为中心,由它开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低)按顺序排列起来,这个音的序列由于象梯子一样,逐级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阶。
音阶就是以全音、半音以及其他音程顺次排列的一串音。基本音阶为C调大音阶,在钢琴上弹奏时全用白键。音阶分为“大音阶”和“小音阶”,即“大调式”和“小调式”。大音阶由7个音组成,其中第3、4音之间和第7、8音之间是半音程,其他音之间是全音程。小音阶第2、3音之间和5、6音之间为半音程。琶音(arpeggio)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也有密集和弦前面加一竖着的波浪线。琶音分为主三和弦,减七和弦和属七和弦。
音阶﹑琶音的分类及其弹奏方法
一、音阶﹑琶音
音阶和琶音的训练是比较枯燥且乏味的,往往不易“立见成效”,但因为钢琴演奏本身要求的技艺性很强,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要进行长期和大量的琶音与音阶训练。如果一个钢琴学习者缺乏这种持续而又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的话,当他们开始跨入学习中级程度后不久就会感觉很吃力,无法再取得更大的进步。由此可见,要弹好乐曲的前提是先打好基础,把音阶和琶音等基本功练好。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遵循科学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音阶和琶音进行练习是最重要的。其实人的十个手指天生能力本文由毕业论文网http://m.lw54.com收集整理与力度都不一样,而音阶、琶音的练习却偏偏要求每个音的力度要均匀,练习音阶和琶音能够使手指得到平衡发展,并提高控制手指、运用手指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键盘的位置。
何为音阶,就是将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按音高的顺序依此排列起来,形成阶梯状的序列。而钢琴的弹奏除了手指的跑动之外,大脑的控制也是同样起作用的。没有大脑的控制,双手就会不受控制,从而发生不协调甚至错乱。音阶的弹奏,手指的活动量强度是非常大的,特别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整只手的力量,还有把位也要很准才能弹好。 总结大全 http://m.lw54.com/html/zongjie/
何为琶音,就是将同时发音的和弦各音按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此奏出而不是同时奏出的音。琶音可分为长琶音、大琶音及小琶音,所谓“长琶音”,就是从主音开始到主音结束超过一个八度的分解和弦形式。“大琶音”,就是从主音开始到主音结束所演奏的一个和弦的琵琶音。而“小琶音”就是由主音开始只弹奏出和弦音但是不结束在主音上的所演奏的和弦琶音。有的人弹奏琶音的时候大拇指是跳着过去的,所弹的声音之间,就好像是有一条缝隙一样,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原本一根完整的线突然断开了,破坏了连接。要把音与音之间的衔接弹连贯,这就必须让大拇指提前往手掌下面穿进去,直到大拇指把音弹下后,弹前一个音的手指才能离开键盘。这样的动作要做到其实不困难,仅仅是一个要求是否严格的问题。
弹奏琶音时,因为手指的伸展度较宽,所以手腕可以有一些动作,手需要随着每个手指的弹奏作一些平面上的移动。手腕可以相对抬高一点,使大拇指穿过时容易且快速些,所以,手腕动作会稍微呈波浪起伏时的状态,但是需要注意动作不要太过突然。
二、音阶琶音的弹奏要点及方法
1.在钢琴基本功弹奏中人们运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基本功就是音阶和琶音。穿指和跨指这两个动作是弹奏音阶和琶音时一定会经常用到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要求钢琴学习者把这两个动作进行反复的练习之后才进行音阶和琶音的完整练习的。下面是弹奏时要注意的几个要领:在弹奏音阶时因为大拇指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比较短,如果弹奏时不注意就很容易躺在键盘上,所以弹奏时要稍微把大拇指立起来一点,否则手腕就会在弹奏的过程中忽高忽低,从而影响弹奏的效果。尤其要特别注意在穿指和跨指时的部位手肘和手腕的部位尽量不向外抬,而是随之进行平稳的移动。穿指的弹法是要求在第二指落下时与大拇指往下穿过的动作同时进行,也就是说二指在下键之后要马上把大拇指穿过去提前做好准备。音阶弹奏时,跨指的弹法是要求当大拇指落下的时候二指、三指和四指就迅速地从大拇指的上方跨过,然后在松开恢复开始弹奏时的正确手型。弹奏时手指要有爆发力,将手指高高地抬起,每个音结实地落下去,具体来说是指手指要拢起来指尖要有力,下键要快而有力。对于刚刚接触的初学者来说,慢练是最重要的,所谓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
简历大全 http://m.lw54.com/html/jianli/
2.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和琶音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就初学者来说在弹奏时先从慢练开始是最好的选择。首先先从一拍一个音开始弹,要求弹下的音的音质都是清晰的、干净的,就这样反复练习,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再逐渐增加到一拍两音和一拍四音,持久的练习就可以达到弹奏的目的。这一部分的练习可能会花去很多时间,但会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这不仅加强了手的锻炼,还增强了整只手的力量和手指的独立能力,为以后进入乐曲弹奏阶段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个学琴的人要弹好大的乐曲,弹一种类型的基础练习是不行的,只有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练习,才会进步,才会弹奏得越来越好。
3.琶音与音阶训练方法的不同之处。琶音的练习过程其实就是熟悉各种和弦的位置、各个调式和调性的过程。弹奏琶音时,它的难度比弹音阶的时候要大得多,那是因为手位需要迅速转移。而其中手腕灵活的协调配合则是关键。所以,琶音练习可以帮助获得良好的感觉和状态。弹好琶音,离不开手指的积极主动性。而且,手指是在比弹音阶时更大的范围里运动,必然对手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弹琶音就是训练手指的灵敏和活力。在速度方面可以和弹音阶一样,先慢后快。相比而言,练习琶音的速度可略慢于音阶。最终掌握技术之后,并不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差别。琶音所能达到的速度并不低于音阶。因为琶音的音和音之间的距离较宽,在慢速练习中比音阶更容易显得孤立,所以尤其要强调 动作、线条、观念意识上的整体感和连贯感。
三、音阶和琶音的学习步骤
1.初步入门学习:训练钢琴基础的练习到一定程度,应开始学习基本的弹奏方法,像连奏和非连奏和几种常用的指法,像穿指法﹑跨指法等。为了比较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一定要重点练习非连奏及穿指﹑跨指法。非连奏的弹奏方法与落指有极大的差别,其弹奏的要领是:手臂和手腕要放松,用掌关节发力,力量要集中到指尖,弹奏时积极主动地挥动手指弹击键盘,离键时要抬手指。这样奏出的声音就会明亮集中而且有颗粒性。之后可以开始学习从一拍一音到一排两音的音阶,并以此类推。
2.坚持练习逐步深入:在初步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各个大小调的反复练习,并逐步在弹奏的速度﹑力度﹑颗粒性﹑清晰度和流畅等方面加强训练。
钢琴弹奏除了音阶琶音和基本技巧练习之外,还有如八度﹑双手手指的独立性和均匀度等训练及各种装饰音﹑半音阶等诸多钢琴基本技巧的练习。音阶﹑琶音等是在钢琴演奏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巧,通过练习掌握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弹奏水平和演奏质量,更好地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陆’ 各大调音阶·琶音·和弦转位
您好,很高兴帮助您,下图是常用大调的音阶和琶音以及他们的指法。每个调除了基本的7个常用和弦外,还有增、减,挂留等特殊和弦,若是把转位一一写出来太多了。转位很简单。其实就是保持和弦构成音不变就可以了。如
C和弦,构成音是1
3
5
第一转位是3
5
1
第二转位就是
5
1
3,其实就是保持构成音不变,而换了结构而已。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柒’ 音阶和琶音到底是什么意思
琶音,就是 将同时发出的和弦各音,按照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而不是同时)奏出,就是琶音,也叫分解和弦。琶音在钢琴音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手指能力要求较高,手位要快速移动,手腕协调配合,手指积极主动,琶音练习是灵巧,敏捷,准确,快速感的训练。
音阶把C、D、E、F、G、A、B 等各音中的某一个音作为中心,由它开始由低至高(或由高到
低)按顺序排列起来,这个音的序列由于象梯子一样,逐级向上或向下,所以叫音阶。
‘捌’ 音阶与琶音电子版
不太明了问题 音阶与琶音的电子版 是说书呢 还是说合成软件? 还是说什么
‘玖’ 如何练好音阶和琶音
首先强调两点:
1、以弹音阶与琶音的正确方法来说明单音技术。因为,音阶与琶音是钢琴技术性单音织体中最基本、常见的织体形态,世界上钢琴曲中的技术性单音织体,大部分实际上都是音阶与琶音或它们的演变。就是那些非音阶与琶音型单音织体,其弹奏方法一般也同于或基本同于音阶与琶音。因此,以音阶与琶音来说明整个技术性单音织体的正确弹奏方法,是最形象、贴切的。一个严格学钢琴的人,一定要坚持不断地练音阶与琶音,因为音阶与琶音技术是整个钢琴技术的基础。
2、所要讲的弹奏方法,是基本方法,也是进行音阶与琶音基本练习方法,而不是根据乐曲的不同音乐要求而需变化运用的种种特定弹法。
音阶与琶音的正确弹奏方法可分十五点,先发前七点:
一。手指要弯曲,以指尖部位触键。触键时,除大姆指尖外,其它指尖与键面成90度直角后倾少许的基本垂直角度。触键时,各手指最前端小关节要挺立,形成向外支撑的弧形状。
弹琴时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弹出的音才会结实,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手指小关节就必须挺立;如塌陷,一定松软无力,也就弹不出充实的声音.这就是手指小关节要挺立的原因。
弹琴时,指尖触键时间越短,琴音的泛音震动延留也越长。一般人弹琴如手指弯曲,指尖反应力会比手指平直更敏捷,触键时间也就能比手指平直更短,这是手指要弯曲的又一原因。
二。弹琴时,手指要抬高,每个指头弹每个音之前、之后都要抬高,暂间隔不弹的指头也要抬高。抬时,手指要保持弯曲。 弹琴时手指抬高,指头才能距琴键一定距离,才可产生足够的惯性力,弹出结实有力的声音,使声音有足够的泛音震动延留。再者,练琴时手指抬高,还可加大指头的动作量,增强手指弹奏机能的训练效果。这就是手指抬高的原因。
三。以手的掌关节为发力点
要以手指与手掌相交处的掌关节为弹奏的主要发力点。掌关节要发出足够的力量,必须做到:1。动作敏捷;2。动作幅度尽量大;3。动作用力。
四。弹音阶与琶音,手指要用力,手腕和小臂要放松。
手腕和小臂这两处弹琴最易紧张,酸累的部位,要尽量放松。这方面,不少人都遇到一个矛盾:手指用力,手腕和小臂即下意识地随之用力和紧张;手腕和小臂放松,手指也随而软弱无力。要尽力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前者用力,后者放松。这一课题较难,但必须解决。
五。弹音阶与琶音,要用手指处自身的独立力量,切勿用手腕、小臂来加压、加力。
不少人弹奏,由于手指无力,一味用手腕、手臂加压、加力,这就往往产生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手腕、手臂因而酸累不堪,致难于持续弹奏,个别严重者甚至把手弹坏,变成所谓‘职业病’;一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由于的手指无力而借助手腕、手臂;又由于借助手腕、手臂,手指养成对借助手腕、手臂的依赖性,自身之力就总练不出,总要借助,依赖。衡量借助手腕、手臂有无加压、加力的外观标准,是看弹奏时手腕和小臂有无强烈抖动。如抖动强烈,则表明在加压、加力;反之,如加以约束使之强烈抖动不得,则失去加压、加力的可能。因此,克服手指因无力而借助手腕、手臂这一毛病的有效办法就是,弹奏时严格约束手腕和小臂的强烈抖动,便手指在无外力借助下自行活动,逐渐练出独立功力。
人体手臂的大多处,即手掌、小臂、大臂乃至肩,弹琴都有可能酸累;唯有一处,就是日夜不停地弹,也永不会累,就是手指。因此,只有当手指练出充分独立功力,弹奏不须依赖其它外力,弹琴才能持久、自如,才能弹好。
六、弹音阶与琶音,手掌、手腕和小臂要大体成一直线,并与键面基本平行。
手腕最好略低于手掌,而绝不可高于手掌。因为,有条规律:手腕略低于手掌,弹出的音就能结实、有力,果粒感强;而手腕高于手掌,弹出的音必轻飘、模糊、缺乏果粒感。当然,有些乐曲中的音阶或琶音织体,音乐表现特别要求轻飘或模糊的效果,手腕只得高于手掌来弹,这是特定情形,另当别论。
有些人弹琴,手腕高出两边的手掌和小臂,像个驼峰。还有些人除此另加手指不弯而直伸,像只爬行的*龟,弹出的音也模糊不清。这些坏毛病都必须纠正。
七、弹音阶与琶音,手背内、外两端高低要大体相等,整个手背呈基本水平状。
人的手指中,四、五指最弱,不少人弹琴因四、五指无力支撑,致手背外端四、五指处向外下斜塌陷,形成手背内高外低,四、五指弹出的音也因而软弱模糊。这样,还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四、五指无力致手背外端下陷,手背外端下陷,又压住四、五指,使之不能充分抬动,而练不出自身力量,致手背外端下陷得不到改变。克服这一恶性循环的办法是,弹奏时严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时,有意识地将手背外端微微提高,给四、五指以足够空间充分活动,使其力.慢慢练出。四、五指充分抬动,弹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