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足球战术pdf

足球战术pdf

发布时间:2022-05-03 12:10:57

‘壹’ 什么是足球战术分类如何

足球战术概述

足球战术就是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主客观的实际所采取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手段的综合表现。比赛实践证明,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全队是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
足球比赛是攻和守这对矛盾组成的,攻和守不断地变换组成了比赛的全过程。因此,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和防守战术两大系统,其中又分别包含着个人和集体战术两类。比赛的实践已证明:成功地组织战术和巧妙地运用战术是夺取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克敌制胜。
足球战术的分类列表如下:
1、进攻

⑴个人:传球、射门、运球、过人、接球、掷球、摆脱、跑位。
⑵局部配合:掩护配合、传切配合、二过一配合及三人配合等。
⑶全队:边路、中路、转移、反击等。
⑷定位球:开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掷界外球、罚球点球。

2、阵型:四二四;四三三;四四二;三五二;五三二;一三三三等。

3、防守

⑴个人:盯人、选位。
⑵局部配合:临近位置配合、保护、补位。
⑶全队:区域、盯人、混合。
⑷定位球:开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掷界外球、罚球点球。

传球

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它是完成战术配合,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
选择传球目标、掌握传球时机和控制传球力量是传球的主要战术内容。
传球按距离可分为短传(15米以内)、中传(15-29米)和长传(30米以上);按传球的高度可分为地滚球、低平球和高空球;按传球的方向可分为直传、斜传、横传和回传。
(一) 传球目标:一般可分为向脚下传和向空当传两种。比赛中向空当传,特别是向前方空当传可以增加进攻速度,能有效地渗透防守线,对对方威胁最大,是主要形式。但比赛实际也需要向脚下传和横传、回传。这些传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球,掌握比赛的节奏,为有效地向前、向空当传作好准备。过多的向脚下传和横传、回传虽能控制球,但对对方威胁甚小;而单一的向前、向空当传虽推进速度快,却易被对方识破而降低进攻成功率。所以两者必须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才能达到最佳战术效果。
比赛中当控球者同时可向几个队员传球时,应传给对对方威胁最大的球员,一般向前、向空当跑的队员威胁较大,就应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向这些空当。

(二) 传球力量:应既能不利于防守队员的抢截,又有利于接球队员处理球。当向被对手紧逼的同伴传脚下球时,传球力量要大些;向空当传球时,由于要求球到人到,传球速度应与同伴到空当跑速相吻合;向前方空当传球时,若突破队员速度快,防守的补位队员也较远,对方守门员不易出击截球的情况下,传球力量可大些,以利发挥突破队员的速度。
(三) 传球的时机。一般有两种情况:
1、 传球在先,跑位接球在后,即传球指挥跑位。这种传球主要是控球者通过传球,指挥接应者按传球路线进行跑位接球来实施战术意图。如转移进攻,当一侧边路进攻时,能吸引对方大量队员在该区布防,这时控球者突然又将球转移到异侧边路,异侧队员及时插向该空当进行快速进攻。又如快速反击,控球队员截得球后,快速将球传向防守队员身后空当,接球队员快速插向空当接球,实施射门。这种传球,一定要突然、快速,接球队员也应快速跑向传球点,否则易被对方识破,战术也难以奏效。
2、 跑位在先,传球在后,即跑位引导传球。这种传球主要是指数个接应者同时各自跑向空当,控球者应选择最有威胁空当进行传球。如前卫队员在中场得球后,相邻前卫靠拢接应,边后卫从边路插上,中锋回撤接应,另一中锋插向该中锋拉出的身后空当,这时控球队员选择中后卫身后的空当进行传球。这种类型传球的最好时机,是在同伴疾跑将要超越对手的刹那,若传早了,同伴还未靠近对手,则防守队员来得及转身先得球;若传晚了,则可能造成同伴等球,防守队员能及时转身截球,若该防守队员是倒数第2名对方队员,还会造成同伴越位。
以上两种传球,一般来说,第一种虽传球属单点单线,隐蔽性较差,但只要传球突然、快速、准确,仍有一定的威胁。第二种传球属多点多线,传球者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有较大的隐蔽性,防守者不易防守,战术成功率较高,是主要传球形式。
(二)传球注意事项
1、 传球前要注意观察,预见同队队员和防守队员的意图。
2、 传球时尽量快速、简练。
3、 传球时要隐蔽自己的意图使对手出其不意,防不胜防。
4、 后场少作横传或回传,特别在雨天比赛更应谨慎。

射门

足球比赛的最终目的是射门进球。任何进攻,不论组织的如何漂亮,但没有把球射进球门,也就丢去了任何意义。
(一) 射门必须准确、突然、有力。
准确是射门的前提,在准确的基础上,要射的突然。它往往能使对方守门员猝不及防。射门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在远射时,力量更能显示其威力。
(二) 利用防守失误射门
比赛中,射门进球率一般是很低的,然而很多得分的球,往往是从防守队员的失误中获得的。所以进攻队员需要随时注意利用对方的失误“拣漏”射门,同时还应尽量造成对方防守的失误,并抓住瞬时出现的射门机会。
(三) 创造机会射门
射门机会的获得除了利用对方队员防守上的某些失误,或者依赖同伴的传球,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积极主动地跑位,摆脱防守来制造射门机会。
(四) 射门的应变能力
足球比赛是一项持续不断和变化无常的运动。虽然各队都有组织进攻的计划,但比赛中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对方的制约,这一点比之其它运动项目尤为明显。因此,运动员要善于应付射门时遇到的各种情况。所以,队员必须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1、 针对对方守门员技术特点,攻其弱点。如该守门员接高球比接低球好,那么就多射低球。
2、 针对守门员站位时出现的偏差,攻其漏洞,往往使守门员较难防守而易失误。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射门方法。如转身射凌空球来不及时,就采用倒勾射门及鱼跃顶射等。
总之,当今足球比赛中,队员很少有机会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射门。因此,队员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射门技术,才能对临场出现的各种来球采取应变措施,以便捕捉射门机会。

局部配合

局部配合是指在局部地域2个或3个队员,通过传带球、跑位配合,突破1个或2个防守队员的方法。
局部配合有二人进攻配合和三人进攻配合。
一、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方法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二、 三人进攻配合方法
三人进攻配合战术,一般是指在比赛中局部地域出现3名进攻队员攻击2名防守队员(三打二)的有利局面时,所采用的战术手段。它与二人配合比较进攻面广,传球的点与路线一般有两个以上,所以战术变化比二人配合要多,对防守的威胁也较大。但由于其配合是由三人构成,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比二人配合要大,因而对队员的要求也相应高些。三人配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下列几种:
(一) 第二空当。一名队员跑向一个有利的空当,牵制一名防守队员,使在该地域出现空当,第二个队员迅速插向该空当与控球队员利用传切配合战胜另一防守队员。
(二) 连续“二过一”。进行“三过二”配合时,应做到:
1、 3个队员基本是呈三角形,当1名队员控球时,另外2名队员应一拉一插或一接一插,不能重叠插和接,在时间上要有先后。
2、 控球者在接传球前应注意观察,便于选择最有威胁的进攻配合。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

一、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方法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一) 传切配合
1、斜传直插配合:进攻队员作斜传,直接插到对方的身后空当接球,突破对方的防守。
2、直传斜插配合:进攻队员直线传球,接球队员从对方防守队员的内线空当斜线插入到他身后空当接球。
要求:控球队员用运球或其他动作诱使防守者上前阻截,这就为传球创造了条件。插入的队员用突然快速起动接球。但要注意起动时间,避免越位。

(二)交叉掩护配合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三)踢墙式“二过一”配合方法
“二过一”配合是在局部地域,两名进攻队员通过两次传球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战术手段。踢墙式“二过一”(如左图),进攻队员带球向前逼近后向另一队员脚下传球,该队员接球后直接将球传至防守队员背后空当,接应队员快速切入接球。
1、 对控球队员的要求:
(1) 带球逼近防守队员至2-4米处传球。
(2) 最好传地滚球,力量要适度,球要到位。
(3) 传球后立即快速切入,准备接球。
2、 对做墙队员的要求(即接应队员):
(1) 控球同伴带球逼近防守队员时,做墙队员要突然向侧后方摆脱防守者,并侧对进攻方向,这样有利于传球、有利于观察和应变。
(2) 一次触球,力量适度。传球到位,尽量传地滚球。
(3) 传球后立即跑位,寻找再次进攻的有利位置。

(四)回传反切“二过一”配合方法

进攻队员回撤迎球,防守队员紧逼,接应队员接球后再回传给,立即返身切入防守队员身后空当接球。(如左图)
要求:运用回传反切“二过一”时要有一定的纵深距离,特别是在罚球区前中间地区更要估计到守门员可能出来断截的情况。
1、 对控球队员的要求:
(1) 运球至与接球队员8——10米处传球。
(2) 向接球队员脚下传球,传球力量稍大。
(3) 接加传球后立即将球传到防守队员身后空当。
2、 对反切队员的要求:
(1) 回撤接球要逼真,以引诱防守队员实施紧逼。
(2) 回传的球应向脚下传球,传球力量稍大。
(3) 回传后迅速转身插向防守队员身后空当。

(五)第二空当
三人进攻配合战术,一般是指在比赛中局部地域出现3名进攻队员攻击2名防守队员(三打二)的有利局面时,所采用的战术手段。它与二人配合比较进攻面广,传球的点与路线一般有两个以上,所以战术变化比二人配合要多,对防守的威胁也较大。但由于其配合是由三人构成,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比二人配合要大,因而对队员的要求也相应高些。
三人配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下列几种:第二空当、连续“二过一”。
第二空当。一名队员跑向一个有利的空当,牵制一名防守队员,使在该地域出现空当,第二个队员迅速插向该空当与控球队员利用传切配合战胜另一防守队员

(六)连续“二过一”
进行“三过二”配合时,应做到:
1、 3个队员基本是呈三角形,当1名队员控球时,另外2名队员应一拉一插或一接一插,不能重叠插和接,在时间上要有先后。
2、 控球者在接传球前应注意观察,便于选择最有威胁的进攻配合。

‘贰’ 足球战术

足球战术概述 足球战术就是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主客观的实际所采取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手段的综合表现。比赛实践证明,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全队是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 足球比赛是攻和守这对矛盾组成的,攻和守不断地变换组成了比赛的全过程。因此,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和防守战术两大系统,其中又分别包含着个人和集体战术两类。比赛的实践已证明:成功地组织战术和巧妙地运用战术是夺取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克敌制胜。 对于19世纪的足球运动员来说,足球并不复杂。除了守门员外的10个队员在球场上象猎杀动物一样追逐皮球,没有科学的研究和严谨的战术为指导,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皮球踢入网窝。随后的球员逐渐发现足球运动的博大精深,足球学术的研究渗透入球场内,许多当时的足球队员都意识到了足球那无序的滚动和飞驰的速度比人的跑动要快,如果没有一个有组织和有结构的管理,比赛场上的队员们就会为此而消耗大量不必要的体力。于是,进攻和防守这一矛盾体出现了。 最初的战术在现在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当“1-0-10”战术出现后,当时的许多球员都以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球场上的进球非常频繁。“1-0-10” 打法在初期曾经是19世纪的球员的主流打法,但后来有人通过总结发现当10个前锋都在前场的时候, 对手只要一个大脚解围到本方半场,本方就没有一个队员能够及时回撤,而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对手面对空门将皮球踢入网内。这一现象又导致后来有人提议打“1-1-9”战术,此战术的最大特点是从原先的前锋线撤回一个防守队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对手的单刀球机会,但进球仍然是很频繁,守门员几乎形同虚设。 足球在19世纪中叶在英国兴起,但到了20世纪才真正把足球当作学科来看待。作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足球在足球运动的早期为现代足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他们打“1- 0-10”战术和“1-1-9”战术的时候,世界各国还对足球一片茫然。随着经验的增多,已经有不少人发现了足球比赛除了前场和后场,还有一个中场的承上启下。于是,新的战术体系发生了,当时有人将前场的9个前锋又进行了细入的划分,就好像国际象棋里的棋子一样,有的安排在前面,有的安排在后面,这是足球真正意义上的阵型,他和10个队员一字排开地平行站位然后一起向前冲的莽汉打法不同之处在于足球这一运动里出现了组织、战术和阵型.....
[编辑本段]技巧
在20世纪初期,战术依然很混乱,有人还坚信9个前锋的打法,而另外的一批新兴力量则在不断通过摸索和实践将前场的9个前锋不断的减少。1900年,英格兰布利队率先奠定了“2-3-5”打法的成功,他们让前锋里乍得斯、麦克鲁基和普兰特由始至终站在对方的禁区,迫使对方的前锋不得不兼顾防守,导致他们不敢贸然出击。在布利队的三个前锋的后面又有伍德和萨加两个影子前锋,他们恰恰弥补了以前阵型上的脱节,牢牢卡住对手的要害位置,迫使对手被动埃打。在中场,则有佩亚、里明和罗斯,别看只有三个前卫,由于对方的前锋攻击体系被本方的阵型给破坏了,他们就好象是最后一道关卡,对手根本无法突破他们就已经被拦截了。而达罗科和戴维德森以及守门员托普森的后防线几乎无事可做,偶尔遇到点威胁,也可以轻松解决。这套阵容在当时经过了很多的争议和辩论后终于成功了,布利队凭借这一打法取得了当年的英国足总杯冠军。 许多俱乐部纷纷研究这一打法的优越之处,得出的结论是布利队让球场上的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的身影,他们早早地就被划分到他们的区域,所以等对手进入了这个区域,他们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来破坏对手的进攻。而过去的打法则不同,他们是10个前锋一起追逐着皮球,许多队员没有意义地把追逐看作是比赛得分的唯一手段,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大量的无谓跑动消耗了体力,这和布利队的以逸待劳是有根本性区别的。“2-3-5”打法极大地推动了足球的发展,由于这一在当时攻守兼备的打法有着优越的进攻和防守理论为基石,许多俱乐部开始效仿,并在当时的世界足坛风行了30年。 “2 -3-5”打法的布局给对手施加的压力是这5个前锋可以在对手的禁区来回游荡,极大地干扰了对手的部署。不擅长这个打法的球队都表示头疼和烦恼。起初的前锋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但随着这一阵型的愈演愈烈,“2-3-5”阵型里的5个前锋越来越消极,他们一味地在对方禁区等待捕捉进球的机会,有的前锋甚至和对方的守门员站在一起,当守门员来扑球的时候,他们就等待时机来进球。这一打法显示了足球比赛的一个很大的漏洞,于是,“越位”在1920年后出现了,越位的出现给“2-3-5”打法带来新的课题,不久,5个前锋学会了巧妙地跑位来和“越位”进行对抗,并且取得了新的特点。那就是当对手自以为可以用越位而放心大胆地向前的时候,5个前锋会如影随形地和对方的后防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旦到了反击的时候,5个前锋会突然如水银腹泻地往对方的大门涌去,因此,“2-3-5”仍然无懈可击。在1934年,意大利国家队利用这一打法夺取了世界杯,教练波佐总结了英国人的战术,并且在国内实行“2-3-5”后,球迷都将这一战术视为没有漏洞的“教科书”。
[编辑本段]技巧
但在英国,已经有人针对“2-3-5”的凌厉的进攻作出了一些研究,胡德斯费尔德队的查普曼有着创新头脑,他后来又到了阿森纳队当教练。他在1927年开始寻找“2-3-5”的漏洞,利用对越位的认识领先他人一步。此后,他对“2-3-5”进行改良,把中后卫放到两个中卫之间,两员内锋向中路靠拢,将这些位置用线连起来,就象英文字母W和M,阿森纳骄人的战绩让查普曼成为足坛的传奇人物。并让阿森纳队在30年代称霸英伦。 1936 年的足总杯决赛可以看作是“WM”战术的成功之作,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比赛中阿森纳队把“WM”演练的出神入化,才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注意。当时的阿森纳队仍然安排三个主前锋胡尔莫、德拉克和巴斯丁在对方的禁区游弋,让博登和杰姆斯打内锋,形成“M”。然后让克莱斯顿和科宾打中场,由梅尔、罗博兹和哈普古德打后卫,形成“W”,前场的套路依然和过去一样,而后场则让罗博兹当起了领袖式的人物,他以中卫角色进入了这一体系后,克制了对手的5个前锋的打法,并且由他在中后场的关键位置带动队友制造越位也成了查普曼的一大“散招”。不过很讽刺的是,1936年的足总杯虽然是阿森纳队夺取了冠军,但当时执行“WM”战术给欧洲带来轰动的教练却是乔治.阿里森。 1938年, 意大利的教练波佐带队到法国卫冕,他并用了旧式的拖后中锋,在防守上加多一名狙击手,这种意大利式的WM战术,让“WM”中的中卫更具有侵略性,波佐成了这“WM”的真正受益人,他在1934年学习英国的2-3-5打法,让意大利取得冠军,1938年,又立即吸取了“WM”打法的精髓,再次问鼎冠军。 以后的20年里,“WM”成了主流战术,其间许多的变化都是在这个方面进行局部改革。瑞士和奥地利队的教练拉帕恩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战术,他要求两名内锋向中路收缩,两名中卫的分工更明确,一名盯住对方的中锋,另一名则在对方中锋向两侧分球时堵住对方的内锋突击。中场方面则撤回一名队员,与拖后中锋组成球队进攻的核心,四名前锋则专职负责进攻。后来的奥地利队甚至把“WM”看成了制胜法宝,他们运用这一战术一直持续到1954年。
[编辑本段]技巧
40年代,因为英国拒绝参加世界杯的原因,他们实际上已经和欧洲大陆的战术理念出现了距离。意大利是当时欧洲先进战术的代表球队,他们的国家队教练波佐在30年代两次夺取了世界杯后,培养了很多的战术理论家和实践者。有人甚至说波佐在1934年世界杯使用了“2-3-5”可以称为“战术”,到了1938年用“WM”取得冠军则可以称为“战术体系”,足球在这个国家得到发展。当时的意大利联赛因为米兰双雄,尤文图斯和罗马大量引进南美和瑞典前锋,对意大利许多小型俱乐部造成巨大冲击。小俱乐部发现即使是已经很讲究防守布局的“WM”仍然不足以抵挡南美前锋,对方很轻松的就可以在中场飞奔到禁区把本队的最后一个中卫给晃过,然后所面对的就是直接打空门的局势。当时的帕多瓦队为了对付这样的情形,将前锋再抽走一个增加到中场上,以减轻后防线的压力。这一变招非常管用,许多俱乐部的中路突破出现了问题,即使是美洲的前锋,他们当轻松晃过了中场的队员拦截后也已经很难再继续突破后防线的防守,于是,“3-3 -4”在当时的意大利蔚然成风。当时帕多瓦队的教练罗科是第一位想到用严密的防守来防范明星外援的教练,他把奥地利人拉帕恩称为“瑞士链条”的防守战术发扬光大,帕多瓦队把得分的希望更多倚靠他们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击上。乌迪内斯学习这种阵式后也获益良多。由于3-3-4在实战中的成功,连大俱乐部也开始采纳,国际米兰教练费尼以防守为本的踢法让球队五十年代两度称雄意甲。1953年,费尼凭借这一战术的成功运用夺取了意大利甲级联赛的冠军,他的阵容很简单,罗伦兹和内尔斯打主前锋,马萨和斯科罗德打内锋。中场安排的非常雄厚,几乎是牢不可破,由阿曼德、内里和内斯蒂把守。后防线则有布拉松、乔瓦尼和加亚科马济。教练费尼把内里看做是全队的核心,他起着进攻领导全局,防守担当领袖的任务。
[编辑本段]技巧
虽然国际米兰队在意大利取得了成功,但当时的“WM”仍然是很重要的比赛胜利手段,匈牙利人因为在当时培养出普斯卡士和柯奇士这样的伟大前锋,他们没有意大利人的那么多问题,其结果是在国际米兰队打3-3-4 成功的时候,匈牙利人则给“WM”的战术进行了变形,这次变形因为在国际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所以被公认为世界足坛第一次战术革命的开始。当时英国的打法对足球发展产生越来越多负影响,这就好象当初“3-2-5”打法发展到颠峰必然出现消极一样,许多的新兴教练觉得没有创新,就只能原地踏步。实干的东欧教练决心为足球注入更多激情,有人把匈牙利的这次足球革命看作是真正的现代足球的开始。他们首先在位置上编好固定号码,中卫的号码是3号,左、右中卫的号码是4号和5 号,一名负责进攻的中后卫与拖后中锋有机地联系,他们将对方的内锋吸引过来,然后自己向两名居中的前锋发动猛攻,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许多人觉得这次的战术变形没什么意义。可是匈牙利与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两场交锋震惊了足坛,1953 年他们在温布利6:3大胜主队,次年英格兰回访布达佩斯,岂料输得更惨(1:7)。当时的匈牙利教练塞博斯在和英格兰队的比赛里使用的是和英格兰队一样的3-2-5打法。不同的是,对手仍然使用“WM”,而匈牙利则变成了类似“WW” 的布局,不过由于这套战术仍然以“WM”为根本,因此人们后来仍然相信这是“WM”战术。“WW”战术的特点是匈牙利人安排了普斯卡士和柯奇士两个主前锋后已经觉得足够,然后将原先的中锋退到了和布戴以及奇博尔平行的内锋位置,这个后撤使原来的主前锋希德库蒂成了一个影子前锋,时常可以担当防守的任务,但有时候又可以以冷不防的猝然一击给对手以致命打击。至于中后场,匈牙利安排了布斯科、扎克拉斯、布赞斯基、罗兰特以及兰托斯,后防线的形状仍然是“W”,但匈牙利队两个前卫布斯科和扎克拉斯则更有活力。匈牙利教练塞博斯的这个战术能够成为第一次战术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打败了一直以老大自居的英格兰队,而且他们给对手的重创也让英格兰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关心起国际比赛。不过,匈牙利在’ 54世界杯决赛轻敌负于西德,后来苏联出兵镇压布达佩斯暴动,大批匈牙利球星流亡海外,这次足球革命的最后让人遗憾和痛苦。
[编辑本段]技巧
这个时候的足坛已经出现了结合自身特点而运用自己的战术的时代了,许多国家发现,一种战术也许在这个国家有用,但在另外一个国家则是垃圾。对于巴西队而言,他们就很瞧不起意大利的防守战术,当他们推出了4- 2-4战术的时候,同样给足坛带来了震动。欧洲的战术对南美人不适用。早在1927年, 巴西人就开始创造适合自己的战术打法。当时的教练卡尔多佐发明了自己的V形打法和对角线式进攻。“V”形进攻是“WM”的另外一个变体,后场保持 “W”,前场则呈“V”形状,中锋完全后撤,和两侧的边锋组合成V形状,这就是将W中间的顶点下拉组成一个“V”字,中锋后撤将对方最优秀的防守队员引出, 由两个内锋突然插上。改阵式使全队在进攻时拥有7名队员,他们互相配合、穿插、寻找和制造空挡。30-40年代,巴西继续使用这个又同时被人称为“塔形”的战术,并将其演变为“4-2-4”这个世界足球历史上战术第二次大革命。这是将意大利的锁链式防守和奥地利的地毯式进攻进行了融合。盯人防守和区域防守结合。根据对手情况,力图获得场上的防守优势或进攻优势。防守的时候,巴西以两个中卫的优势抵挡对手的进攻,进攻则利用内锋的优势突出隐蔽性和突然性。此外,巴西人还在进攻上发明了对角线进攻,将“WM”的M进行了变体,成了梯式排列,让左边锋和左内锋后撤,形成梯形站位。这样,右路打左路,左路进攻,让右路迂回,然后再给右路,左路包抄。其间用中路的中锋做过渡,这种声东击西的打法,中锋在队中的作用是起虚晃作用,但对方中卫即使识破了这一计策直接去扑边路,中锋则可以自己突破。1950年,巴西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在本土举行的世界杯大放异彩。到了1958年,在教练费奥拉的带领下,创造了奇迹。当时由贝利、瓦瓦、扎加洛和加林查组合的四前锋配合娴熟,中场的济托和迪迪有战术家的风范,领导大局颇有造诣,后防线的大小桑托斯、贝利尼、奥兰多也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第一个使用四后卫的国家,巴西队在当时的世界杯让对手的前锋首次感到射门犯难,夺取世界杯冠军不可避免。第二次足球战术革命和匈牙利掀起的第一次战术革命只有四年时间,而这四年内,巴西队却让世界各国首次发现了四后卫的优势,从此,四后卫打法成了即使是现在也得到行家默许为本世纪的标准防守模式。
[编辑本段]技巧
到了60年代,足球阵型说可谓各有自己的特点,但真正能够把理论结合成实际的仍然是巴西人。巴西队当时的教练莫雷拉觉得四前锋的打法很难给防守日趋严谨的足坛带来推进,与其这样,到不如增强中场的实力,来防范对手的反击。莫雷拉的战术结合了意大利俱乐部的一套风格,相信中场的雄厚可以既避免防线的危机,也可以在对手疲劳的时候让自己的前锋制造机会,这实际上是4-2-4的一个演变,其方法无非就是把过去的一个前锋后撤回中场,新的阵型发挥了效应,4-3-3打法在世界足坛开始有了影响。巴西队的贝利当时因为受伤没有参加世界杯后面的比赛, 夺取冠军的1 962年的巴西队是通过大小桑托斯、毛罗和佐济莫的后防线、济托、迪迪和扎加洛的中场以及加林查、瓦瓦和阿马多而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招数。教练莫雷拉因为没有贝利这张胜利王牌,自然打起了稍微保守的足球,但利用前场加林查的反击速度,居然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冠军!于是,4-3-3阵型当时在欧洲反而得到更好的评价,因为素来稳重的欧洲人相信只有攻守平衡才能夺取胜利!
[编辑本段]技巧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国际米兰迎来了多才多艺的教练赫雷拉,他生于摩洛哥,在阿根廷接受教育,在法国和西班牙的足球圈得到薰陶,他将足球天才和人盯人的战术整体结合在一起,结果他们一举夺得欧洲冠军杯和世界俱乐部杯冠军,这就是意大利人名闻于世的混凝土防守战术。 在1964年的欧洲冠军杯比赛中,赫雷拉的理论得到了肯定,他率领俱乐部以一种4-3-3的变体在欧洲和世界得到尊重。当时还没有人将这个方法作定义,但在70年代的西德队通过使用了贝肯鲍尔后,人们才发现,实际上早在1964年,意大利人就已经率先使用了“自由人”。赫雷拉把四个后卫中的一个进行了加工处理,他让这个后卫脱离与其他三个后卫的平行站位, 单独站在本方的最后面,负责总的指挥和策划。当时的国际米兰队在前场保持着巴西战术的风格,使用贾尔、马佐拉和米拉尼为前锋,塔格尼、苏亚雷斯和科索为前卫,而在后场,让布尼奇、古拉内里和法切蒂按照过去的方法防守,但却让队长皮济打起了清道夫。清道夫的运用当时仍然不算特别成功,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一旦清道夫在制造越位方面和总指挥出错,那球队就会弄巧成拙。可在理论上讲,这次的改革让行家肯定了一点,那就是在平行站位出现漏洞后,如果有个清道夫仍然没有突破,则预示着仍然有 这个时候,英格兰队发展出了更为残酷的防守说,当时的英格兰队教练拉姆齐在全国的压力声下,毅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两前锋打法的带头人。拉姆齐的这一发明对足球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几乎成为所有职业球队在本世纪内采用的阵式。首先,它确保防守有足够的人数,其次,中场有更多的主动权,为两名前锋提供充足的支持,而且对两名前锋的个人能力要求更高。造成拉姆齐使用2个前锋的原因是因为他总结了匈牙利人当年蹂躏英格兰队的那一幕,让他相信,如果当时的英格兰队坚持防守,将队员后撤,其很多失球都是不会出现的。这一想法导致了4-4-2的出现,在19 66年的世界杯上,英格兰队凭借很好的防守体系,依托班克斯、大查尔顿和摩尔的核心防线,再辅以科亨和维尔森的搭配,构筑了一条豪华的后防线。前场也被拉姆齐作了精心搭配。赫特和赫斯特作为前锋,给他们以支持的是小查尔顿,波尔、皮特斯和斯蒂里斯。
[编辑本段]技巧
全攻全守巴西队在1962年夺取世界杯后,沿用了4-3-3打法一直到70年代,并且通过夺取当年的冠军证明了4-3-3打法的多变和快速。欧洲人普遍尊重防守理论,虽然4-3-3已经完善了防守,但4-4-2又导致欧洲的更多俱乐部相信防守中的反击才能创造胜利。在当时的欧洲,荷兰人是唯一一个没有按照欧洲大陆思维的球队,他们坚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一道理,在4-3-3中看到了真谛。当时阿贾克斯队的教练科瓦克斯以阿贾克斯队的年轻为优势,利用他们充沛的体能为基础,根据4-3-3的模式打出了全攻全守的足球。这个战术到了米切尔斯后更为明显。米切尔斯坚持自己的论点,那就是球场上没有固定的职位,每个球员没有真正形式上的分工,他要求队员从跑动中创造机会,并且要求后卫也敢于进球和插上。他们表演了积极进攻的总体打法,轰动了国际足坛。这个打法后来被看成了进攻则全队集体向前压,防守则集体后撤,从前场就开展拦截的全攻全守。没有位置的约束,除了守门员,每个队员都有三个职责:防守、组织和进攻。这个基本的理论必须建立在要拥有11个全能队员的强大体能和技术素质为基础,而米切尔斯就是如此在锻炼当时的荷兰国家队的。全攻全守足球确实掀起波澜,克鲁伊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流畅的传接穿插常常让对方不知所措,荷兰队的队员不仅仅擅长阅读球赛,更是多才多艺。 全攻全守的足球和足球开始阶段的“1-0-10”虽然都强调的是“全”,但后者则是没有规则和没有概念的一窝蜂。而前者则恰恰相反,讲究的是步步为营和套路的多变。同样是十个人在进攻,全攻全守中的十个人会遍及球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进攻是意识上的进攻,即在后卫的位置上通过意识传威胁球来创造进攻。而“1- 0-10”的战术则是10个队员围着球跑,而真正拿球的不过就只有一个人而已,其他队员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有人说足球走完了大半个世纪又转了一个圈回到了过去的论点是非常荒谬的。1973年,阿贾克斯队在科瓦克斯的调教下凭借全攻全守战术连续第三次夺取了欧洲冠军杯的冠军,当时的队员包括前场的雷普、克鲁伊夫和凯瑟,中场的哈恩、穆伦和内斯肯斯,后防的苏比尔、胡索夫、布兰克博格以及克罗。全攻全守的4-3-3战术彻底打破了人们过去对战术一味强调分工的概念,更看中队员的能力和素质,这也是世界足球第三次战术革命的标志,从次,足球的战术基本都围绕着这个基础而开展,此后,后卫和前锋都具备优秀射门的能力, 前锋的防守同样是非常霸道,这成了真正的职业足球的象征。

‘叁’ 什么是足球战术

足球战术概述

足球战术就是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主客观的实际所采取的个人和集体配合的手段的综合表现。比赛实践证明,熟练而巧妙地运用全队是夺取胜利的重要因素。
足球比赛是攻和守这对矛盾组成的,攻和守不断地变换组成了比赛的全过程。因此,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和防守战术两大系统,其中又分别包含着个人和集体战术两类。比赛的实践已证明:成功地组织战术和巧妙地运用战术是夺取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做到扬长避短才能克敌制胜。
足球战术的分类列表如下:
1、进攻

⑴个人:传球、射门、运球、过人、接球、掷球、摆脱、跑位。
⑵局部配合:掩护配合、传切配合、二过一配合及三人配合等。
⑶全队:边路、中路、转移、反击等。
⑷定位球:开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掷界外球、罚球点球。

2、阵型:四二四;四三三;四四二;三五二;五三二;一三三三等。

3、防守

⑴个人:盯人、选位。
⑵局部配合:临近位置配合、保护、补位。
⑶全队:区域、盯人、混合。
⑷定位球:开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掷界外球、罚球点球。

传球

传球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它是完成战术配合,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手段。
选择传球目标、掌握传球时机和控制传球力量是传球的主要战术内容。
传球按距离可分为短传(15米以内)、中传(15-29米)和长传(30米以上);按传球的高度可分为地滚球、低平球和高空球;按传球的方向可分为直传、斜传、横传和回传。
(一) 传球目标:一般可分为向脚下传和向空当传两种。比赛中向空当传,特别是向前方空当传可以增加进攻速度,能有效地渗透防守线,对对方威胁最大,是主要形式。但比赛实际也需要向脚下传和横传、回传。这些传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球,掌握比赛的节奏,为有效地向前、向空当传作好准备。过多的向脚下传和横传、回传虽能控制球,但对对方威胁甚小;而单一的向前、向空当传虽推进速度快,却易被对方识破而降低进攻成功率。所以两者必须有机结合、灵活应用,才能达到最佳战术效果。
比赛中当控球者同时可向几个队员传球时,应传给对对方威胁最大的球员,一般向前、向空当跑的队员威胁较大,就应及时、准确地将球传向这些空当。

(二) 传球力量:应既能不利于防守队员的抢截,又有利于接球队员处理球。当向被对手紧逼的同伴传脚下球时,传球力量要大些;向空当传球时,由于要求球到人到,传球速度应与同伴到空当跑速相吻合;向前方空当传球时,若突破队员速度快,防守的补位队员也较远,对方守门员不易出击截球的情况下,传球力量可大些,以利发挥突破队员的速度。
(三) 传球的时机。一般有两种情况:
1、 传球在先,跑位接球在后,即传球指挥跑位。这种传球主要是控球者通过传球,指挥接应者按传球路线进行跑位接球来实施战术意图。如转移进攻,当一侧边路进攻时,能吸引对方大量队员在该区布防,这时控球者突然又将球转移到异侧边路,异侧队员及时插向该空当进行快速进攻。又如快速反击,控球队员截得球后,快速将球传向防守队员身后空当,接球队员快速插向空当接球,实施射门。这种传球,一定要突然、快速,接球队员也应快速跑向传球点,否则易被对方识破,战术也难以奏效。
2、 跑位在先,传球在后,即跑位引导传球。这种传球主要是指数个接应者同时各自跑向空当,控球者应选择最有威胁空当进行传球。如前卫队员在中场得球后,相邻前卫靠拢接应,边后卫从边路插上,中锋回撤接应,另一中锋插向该中锋拉出的身后空当,这时控球队员选择中后卫身后的空当进行传球。这种类型传球的最好时机,是在同伴疾跑将要超越对手的刹那,若传早了,同伴还未靠近对手,则防守队员来得及转身先得球;若传晚了,则可能造成同伴等球,防守队员能及时转身截球,若该防守队员是倒数第2名对方队员,还会造成同伴越位。
以上两种传球,一般来说,第一种虽传球属单点单线,隐蔽性较差,但只要传球突然、快速、准确,仍有一定的威胁。第二种传球属多点多线,传球者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有较大的隐蔽性,防守者不易防守,战术成功率较高,是主要传球形式。
(二)传球注意事项
1、 传球前要注意观察,预见同队队员和防守队员的意图。
2、 传球时尽量快速、简练。
3、 传球时要隐蔽自己的意图使对手出其不意,防不胜防。
4、 后场少作横传或回传,特别在雨天比赛更应谨慎。

射门

足球比赛的最终目的是射门进球。任何进攻,不论组织的如何漂亮,但没有把球射进球门,也就丢去了任何意义。
(一) 射门必须准确、突然、有力。
准确是射门的前提,在准确的基础上,要射的突然。它往往能使对方守门员猝不及防。射门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在远射时,力量更能显示其威力。
(二) 利用防守失误射门
比赛中,射门进球率一般是很低的,然而很多得分的球,往往是从防守队员的失误中获得的。所以进攻队员需要随时注意利用对方的失误“拣漏”射门,同时还应尽量造成对方防守的失误,并抓住瞬时出现的射门机会。
(三) 创造机会射门
射门机会的获得除了利用对方队员防守上的某些失误,或者依赖同伴的传球,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积极主动地跑位,摆脱防守来制造射门机会。
(四) 射门的应变能力
足球比赛是一项持续不断和变化无常的运动。虽然各队都有组织进攻的计划,但比赛中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对方的制约,这一点比之其它运动项目尤为明显。因此,运动员要善于应付射门时遇到的各种情况。所以,队员必须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1、 针对对方守门员技术特点,攻其弱点。如该守门员接高球比接低球好,那么就多射低球。
2、 针对守门员站位时出现的偏差,攻其漏洞,往往使守门员较难防守而易失误。
3、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射门方法。如转身射凌空球来不及时,就采用倒勾射门及鱼跃顶射等。
总之,当今足球比赛中,队员很少有机会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射门。因此,队员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射门技术,才能对临场出现的各种来球采取应变措施,以便捕捉射门机会。

局部配合

局部配合是指在局部地域2个或3个队员,通过传带球、跑位配合,突破1个或2个防守队员的方法。
局部配合有二人进攻配合和三人进攻配合。
一、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方法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二、 三人进攻配合方法
三人进攻配合战术,一般是指在比赛中局部地域出现3名进攻队员攻击2名防守队员(三打二)的有利局面时,所采用的战术手段。它与二人配合比较进攻面广,传球的点与路线一般有两个以上,所以战术变化比二人配合要多,对防守的威胁也较大。但由于其配合是由三人构成,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比二人配合要大,因而对队员的要求也相应高些。三人配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下列几种:
(一) 第二空当。一名队员跑向一个有利的空当,牵制一名防守队员,使在该地域出现空当,第二个队员迅速插向该空当与控球队员利用传切配合战胜另一防守队员。
(二) 连续“二过一”。进行“三过二”配合时,应做到:
1、 3个队员基本是呈三角形,当1名队员控球时,另外2名队员应一拉一插或一接一插,不能重叠插和接,在时间上要有先后。
2、 控球者在接传球前应注意观察,便于选择最有威胁的进攻配合。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

一、 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方法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一) 传切配合
1、斜传直插配合:进攻队员作斜传,直接插到对方的身后空当接球,突破对方的防守。
2、直传斜插配合:进攻队员直线传球,接球队员从对方防守队员的内线空当斜线插入到他身后空当接球。
要求:控球队员用运球或其他动作诱使防守者上前阻截,这就为传球创造了条件。插入的队员用突然快速起动接球。但要注意起动时间,避免越位。

(二)交叉掩护配合
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二人局部进攻配合有传切配合、掩护配合和二过一配合。局部二人配合是整体进攻战术的基础。不论在任何一个场区,任何二名同队队员(守门员除外)都可以采用。完成二人配合的能力强弱,直接反映球队的进攻战术的质量。而二人配合的质量与队员的技术水平及其配合的默契程度密切相关。

(三)踢墙式“二过一”配合方法
“二过一”配合是在局部地域,两名进攻队员通过两次传球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战术手段。踢墙式“二过一”(如左图),进攻队员带球向前逼近后向另一队员脚下传球,该队员接球后直接将球传至防守队员背后空当,接应队员快速切入接球。
1、 对控球队员的要求:
(1) 带球逼近防守队员至2-4米处传球。
(2) 最好传地滚球,力量要适度,球要到位。
(3) 传球后立即快速切入,准备接球。
2、 对做墙队员的要求(即接应队员):
(1) 控球同伴带球逼近防守队员时,做墙队员要突然向侧后方摆脱防守者,并侧对进攻方向,这样有利于传球、有利于观察和应变。
(2) 一次触球,力量适度。传球到位,尽量传地滚球。
(3) 传球后立即跑位,寻找再次进攻的有利位置。

(四)回传反切“二过一”配合方法

进攻队员回撤迎球,防守队员紧逼,接应队员接球后再回传给,立即返身切入防守队员身后空当接球。(如左图)
要求:运用回传反切“二过一”时要有一定的纵深距离,特别是在罚球区前中间地区更要估计到守门员可能出来断截的情况。
1、 对控球队员的要求:
(1) 运球至与接球队员8——10米处传球。
(2) 向接球队员脚下传球,传球力量稍大。
(3) 接加传球后立即将球传到防守队员身后空当。
2、 对反切队员的要求:
(1) 回撤接球要逼真,以引诱防守队员实施紧逼。
(2) 回传的球应向脚下传球,传球力量稍大。
(3) 回传后迅速转身插向防守队员身后空当。

(五)第二空当
三人进攻配合战术,一般是指在比赛中局部地域出现3名进攻队员攻击2名防守队员(三打二)的有利局面时,所采用的战术手段。它与二人配合比较进攻面广,传球的点与路线一般有两个以上,所以战术变化比二人配合要多,对防守的威胁也较大。但由于其配合是由三人构成,其复杂和困难程度比二人配合要大,因而对队员的要求也相应高些。
三人配合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下列几种:第二空当、连续“二过一”。
第二空当。一名队员跑向一个有利的空当,牵制一名防守队员,使在该地域出现空当,第二个队员迅速插向该空当与控球队员利用传切配合战胜另一防守队员

(六)连续“二过一”
进行“三过二”配合时,应做到:
1、 3个队员基本是呈三角形,当1名队员控球时,另外2名队员应一拉一插或一接一插,不能重叠插和接,在时间上要有先后。
2、 控球者在接传球前应注意观察,便于选择最有威胁的进攻配合。

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包括:中圈开球、掷界外球,球门球,罚球点球,角球和任意球。特别是被世界足坛愈来愈重视的角度球和罚球区附近的任意球战术。这是因为比赛的结果常常以一个定位球决定了关键性比赛的胜负。有人统计40%左右的进球源于定位球位。因此必须重视定位球战术的训练。
一、 任意球攻守战术
一般说来战术配合简练,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些。能对对方构成较大威胁的是发生在罚球弧处的任意球,但是比赛的实际告诉我们这个地域的任意球机会较少,而罚球区两侧的任意球机会较多。为此,着重分析、叙述前场30米罚球区附近的任意球。
1、 直接射门
无论在场地中间或两侧获得任意球的机会时,只要有可能射门,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射门,随着守队排墙人数的增加,直接射入对方球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射手更需要掌握高超的踢弧线球的技术。同时攻队队员常采用在对方人墙的两侧或中间“夹塞”的办法,或者在罚球点自行排成人墙,以此在射门前阻挡守门员的视线,使其看不清罚球队员动作,而在射门时这些队员迅速让出空当,使射出的球通过空当。比如,9主罚,4、2分别排在人墙的侧面和中间。在9射门前,4起阻挡守门员视线的作用。射门时4和2迅速离开人墙,球从2离开的空隙中穿过,射至近角,使守门员难以防守。当然这种射门的难度是很高的。
2、 配合射门
在罚球区的侧角和两边,当不可能直接射门时,则应进行配合射门,经常采用短传配合和长传配合有两种。但配合的传球次数宜少,宜简不宜繁。传球和射门配合要默契。为避开人墙要用声东击西假动作分散对方注意力

二、角球攻守战术
角球的进攻战术:随着技术的提高和角球的战术的发展,已使角球的威胁大增。角球进攻战术可分为:短传角球和长传角球。
角球的防守战术:对方踢角球时,可由10—11人参加防守。由一队员离球8—9米,封堵和限制对方角球的有效落点,
三、界外球攻守战术
足球比赛中掷界外球的次数很多,特别是在前场的界外球,它已接近了角球对双方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一)掷界外球进攻战术
1、直接回传:由接球者直接或间接回传给掷球者,由掷球者组织进攻。
2、摆脱接球:用突然的变速变向摆脱防守,接应或插入接球,展开进攻。
3、长传攻击:由擅长掷球的队员掷出长传球,由同伴在对方门前配合攻击是经常用的方法。如掷球给跑动中的同伴,接球后用头顶后蹭传球,另两名队员配合同时包抄抢点攻门。
(二)界外球防守战术
1、在掷球局部要紧逼,特别是有可能接球者,要死盯。
2、对比较危险的地域和有可能出现的空当要重点防守和保护。
3、对手在前场掷球时,应采取相应的防守对策,派人在掷球者前面影响掷球的远度和准确性,对重点对象要盯紧,选择防守的有利位置。
四、球门球战术
(一)进攻方法
1、长传和短传方式:直接将球踢出组织进攻。
2、通过守门员的后卫的配合,由守门员再发球进攻。
(二)球门球的防守
1、对方大脚发球时要严密控制落点和紧逼盯人并做好保护。
2、本队进攻结束,对方踢球门球时,除前锋队员干扰对方配合,延缓进攻速度外,其他队员应回防到位。
五、 开球战术
(一) 开球进攻战术
1、 组织推进:利用开球进行控制球、倒脚,寻找进攻机会。
2、 长传突袭:利用比赛刚开始对方思想不集中,站位不好,出现明显空当时,采用长传突袭,使对方措手不及。这种战术即使不能成功,也会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二) 开球防守战术
主要是全队思想集中,选好位置,严防对方偷袭。当对方采用短传推进时,按防守原则行动,力争尽快地夺得控球权。
六、 罚球点球的攻守战术
(一) 主罚队员
1、 以射准为主,以力射为辅,射球门的底角和上角最优,但要留有余地。
2、 心理要稳定,有必进的信心。
3、 先看守门员位置,决定射门方向,不能轻易改变决定。
(三) 守门员防守
1、 应有必胜的信心,心理要稳定,因为对方主罚队员更紧张,守门员守不住不会受到更多的指责。
2、 可以采用故意放大一侧的方法,或者用假动作迷惑干扰对手。
3、 掌握对手惯用的脚法和射门方位等特点,有针对性的防守。
4、 不论射向哪个方向,总是向某一底角扑出,因为单纯靠反应再扑救是来不及的。

‘肆’ 足球场上最常见的战术

在足球比赛中,常见以下几种进攻战术: 一、边路进攻: 边路进攻是指进攻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前场禁区线以外靠近边线区域的进攻。 边路进攻的的发起、推进通常有两种渠道: 1、进攻过程始终沿边路而行; 2、通过中路转移至边路。 边路进攻打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宽度"原则,拉开防守面削弱中路的防守力量,创造中路破门得分的有利战机。为了有效完成边路进攻,队员应重点掌握好下列五种有利射门取胜的进攻形式: 1、边路传中。 2、边路横向或斜向推进后下底传中。 二、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通常是指进攻最后阶段发生在前场中间区域的进攻。中路进攻形成的渠道,一般也来自于中路直向推进和边中转移两种形式。中路进攻特点一般说来比边路进攻更具有威胁性和直接性。由于中路往往防守人员密集,以致进攻有效性的难度很大,但若一旦成功,则威胁效果更大。 中路进攻结束方式有多种多样,要求队员必须掌握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1、运球推进中远射。 2、个人运球突破射门。 3、局部各种2打1和3打2快速配合射门。 4、抄传中球射门。 5、战机不适向两翼分球。 6、中场队员插上射门。 7、任意球直接或配合射门 三、快速反击: 反击是指从防守中获球队尽快地把球输送给处于有利位置的中、前场队员,使他们在对方还没有完全组织好严密防守之前得到一次良好的射门机会。在当今足球比赛中,快速反击的机会有许多。 要求队员必须了解掌握以下几种快速反击的时机: 1、抢截到对方一次不准确的传球后。 2、抢到对方脚下控制的球后。 3、对方进攻中犯规而被判罚任意球后。 对于上述机会是否能被充分利用,最为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合理运用"快"和"准"的行动上。如果能抓住对方布局仍处于进攻状态之中的刹那,便立即反击,并辅之准确地配合,那么,这个队多半能创造出有威胁的射门机会。 四、层次进攻: 层次进攻是指有组织、有步骤、层层推进的一种进攻方式,它一般发生在从防守中抢到球后,对方已组织好防守布置的情况下。层次进攻是一种比快速反攻更慎重的进攻打法。如果速度和冒险是反击的基础的话,那么,准确和稳妥用以描述层次进攻则更为合适。层次进攻具有稳妥和准确的特征,一般说来,只有那些技艺高超,卓有战术素养并能良好运用进攻宽度、渗透等原则和善于讲究比赛节奏感的队,往往才可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这一打法的战术力量来。

‘伍’ 足球战术体系

足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双方队员为战胜对手,各自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个人和集体配合行动的总称。 足球比赛是由进攻与防守这一对矛盾所组成的,通过比赛中攻防技术与方法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了个人和集体的进攻与防守的配合行动体系,即进攻与防守的战术系统。在比赛中个人技术的运用都属于个人战术行动,是集体战术的组成部分,也是组成集体战术的基础,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协同配合居于集体战术,集体战术是个人战术的综合。 足球比赛的场地大,参赛的人多,攻守都强调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在多年的比赛实践中,人们从不懂战术的状态,逐步发展了简单的战术配合,并有了战术意识。后来把场上队员按位置排列和分工,组成相互协调配合的有针对性的攻守队形(即比赛阵型),使战术水平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进入50年代以来,攻防战术发展变化很快,尤其是近年来全攻全守这种总体型新打法的出现,使攻防战术又有新的突破和提高。最突出的是,个人技、战术是组成集体战术的基础,而集体战术的提高是高水平的个人技、战术与高水平的集体攻防战术融为一体的结果。配合默契的集体战术为个人发挥高超技巧创造有利时机,而个人运用绝妙技艺又为完成精彩的集体战术配合提供契机。 因此,首先要根据参赛双方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从组成本队战术的需要出发,采取相应的个人行动,使个人任何有球和无球动作都具有总体性战术的目的,有意识把个人的行动融于集体配合之中,成为总体战术组成部分。练习使用各种小配合的目的性和策略性就在于让队员树立把局部战术与总体战术相衔接的观念。(-)足球战术分类 主要根据个人和集体的战术行动以及进攻与防守两个对立的方面来分类。(二)比赛阵型种类产生与演变1.阵型种类 阵型种类是指比赛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或一般性的战术组织形式。足球运动发展至今,阵型种类繁多,每位队员必须了解和掌扔下列阵型。(l)l+l+9和1+2+2+6阵型 这两种阵型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足球比赛的起源阵型。它的基本战术思想是片面追求进攻,"一窝蜂"踢球和带球是比赛场景的特征。因此,就当时阵型的作用而言,没有明显组织队员的意义。(2)1+ 2+ 3+ 5阵型 随着足球演变中传球的发展,场上队员的组织性日趋显得重要,因此,就产生出1+2-3+5阵型。该阵式中中前卫的主要职能是进攻,两个边前卫参与防守,主要防范于对方的两边锋。这一阵型基本思想进攻仍占主导位置,它由局部传球配合形式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成该阵型。(3) 1+3+2+2+3(W-M)阵型 W-M阵型是在1925年越位规则改变后,由英国兵工厂队的主教练查普曼所创造的。该阵式由基本思想是试图通过牢固的防守瓦解对手进攻,首先原则是"安全第一"。由于这一阵式问世后效果甚佳。因此,它不仅迅速被英国接受,而且也很快地波及欧洲乃至世界范围。 该阵式防守的主要特点是区域与盯人不断转换,距球门近时人盯人防守,离球门远时则松动盯人。当发动进攻时,留下中前卫和两边卫防守。其进攻特点是两内锋稍后撤,作为进攻的重点组织者,中锋和两边锋担负攻门得分的主要任务。 该阵式虽以加强防守为基本思想,并确实在阻止越位规则变化后的进球数上升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进攻时防守人数太少,在遇到对方发动快速反击,特别是30年代初期匈牙利队采用的四前锋制时,防守则显得过分薄弱。于是,1958年巴西队以1+4+2+4阵式开创了阵式演化的又一新曲。(4)1+4+2+4阵型 该阵型是一种攻守队员排列极为平衡的阵型。在此阵型运用中,两前卫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当进攻时,他们积极组织策应,当防守时,则迅速回担堵截。由于活动频繁,该阵型对两前卫的体力及技术的全面性有着特殊的要求该阵型的弱点是中场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当两前卫队员在体力及全面技术上不足时,就更是如此。这一阵型也要求锋线及卫线在攻守的不同阶段,积极策应中场的攻攻守。它与1+4+2+4阵型的区别在于,撤回一个前锋至中场,加强中场人数的力量。 该阵型的位置较为灵活,它要求队员能根据战势机动课整位置,同时在位置变换中又始终保持整体的组织性。从防守者看,1+4+3+3阵型至少有七个防守者,一般说,大多数队常是六人参与积极进攻。当进攻时,三前锋和三前卫总是受到严密盯防,这样1+4+3+3阵型特别强调后卫线突然插上。在后卫插上时,该阵型一方面要求插上者必须把握时机,慎重行事,另一方面则要求其他队员必须注意在对手反击时的补位。当进攻一方后卫频频参与助攻时,防守方面也要求本队前锋队员回撤参与防守。(6) 1+4+4+2阵型 该阵型是在1966年世界杯赛中得到确认的。当时英国队教练拉姆塞因缺乏世界级的优秀边锋,便拉回一个边锋队员组成1+4+4+2阵型。该阵型进攻特点是中场和后卫队员频繁套边活动,以构成对方门前险情。另一常见进攻打法,是两内修拉达制造宽度,中场两内前卫括人禁区得分。第三个常见进攻方式是利用两前锋速度快技术好的特点,在抢断球后迅速长传发动快速反击。在防守上,该阵型主要强调队员回位和密集防守下的组织与协调配合。(7) 1+3+3+4阵型 该阵型在中、北美洲最为流行,在欧洲和南美也有采用。它的特点是注重于进攻的人数优势,倾向于冒险和令人激动的打法形式,当进攻时,除了四前锋和三前卫参战外,两边卫也积极助攻,在防守时,1+3+3+4阵型要求中场必须有一队员撤回担当盯人中卫的角色,锋线队员退守加强中场力量,中卫多以清道夫形式指挥防守并随时准备补位。该阵型的特点是进攻力量强,但在防守组织上稍有疏忽,便容易产生漏洞,尤其是当中场队员压人禁区附近,而对方突然发动长传快速反击时,这方面的不足之处更易暴露(8)"混凝土"阵型 "混凝土"阵型是由意大利队在1949年飞机遇难,失去17名优秀队员后所创造的, 5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逐渐得到普及。 该阵型是一种完全侧重防守的位置排列,清道夫担负防守组织、指挥的核心作用,他置于除守门员外所有防守者之后,如果任一区域被对手突破,清道夫将补上迎战;如果有进攻者无人盯防,清道夫也将上前堵截,当清道夫离位参战时,必须有其他防守队员补上清道夫的位置。该阵型的指导思想在于筑起坚固的防守,但其变化形式则是多样的,有时进攻者可排列3~4人,有时仅1-2人。当与1+ 4+ 2+4阵型交锋时,"混凝土"阵型常以1+l+4+2+3或1+l+4+3+2对垒,当对方采用 1+ 4+3+3阵型时,它又常呈现出1十1+3+4+2或1+1+3+3+3布局,有时面临对方的攻击性较强"混凝土"阵型还可排列为1+l+5+2+ 2。总之,"混凝土"阵型无论对方怎样布局,它总是在防守城上至少多于对方一个队员。
(三)进攻战术分析1.进攻战术原则 当一个队在比赛中从对方脚下获得对球控制的刹那,进攻战术便开始起动。为了求得进攻战术的运用效果,每个队员都必须了解掌握并善于合理运用下列进攻战术的四大原则。(1)"宽度"原则 是指进攻者尽可能利用场地宽度,使防守者被迫扩大横向防守面积,从而创造便于利用的进攻空间。该原则主要应用于降低进攻推进速度,稳步组织进攻的战术形势下。当处于这一阵势,任何场区都可以应用这一原则。 在运用该原则时,必须准确地掌握好横传和横向长传基本技术,以便为继而实施的渗透性进攻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2)渗透原则 是指采用横传拉开防守后,通过正脚背或其他脚法以尽可能快的方式传球渗透并向前推进。其目的是为了直接创造射门机会,或为射门创造有利的条件。 该原则不仅要求队员具备准确快速用各种脚法回传球渗透的能力,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移动速度。当慢速进攻时,突然性的速度将是渗透对方防守的重要条件。渗透对方越早越快,成攻的效率越高。因此,在中场稳妥地组织进攻时.每位队员应努力准备伺机迅速采用渗透性传球,以创造射门机会。(3)灵活原则 是指在进攻中被对方盯防时所采取的机智协调有球和无球的行动。 该原则表现在于有球活动时主要是向一侧运球为同伴创造另一侧跑位切入的空档和向前方运球将会在身后创造空档。无球活动则主要体现在有意识的穿插跑位,为无法和持球同伴拉开空档以及利用有球队员战术移动所扯开的空档切人,创造传球点。在执行灵活原则时,身体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是较快的起动速度。因为摆脱盯人以及切人空档,需要快速起动。后卫插上和中场策应,仍需要爆发性速度。 进攻队员必须具备上述技、战术及身体素质方面能力并能正确合理地执行灵活原则,方能瓦解对方密集防守布局,打乱防守阵脚,求得前场进攻战术运用的成功。(4)即兴发挥原则 是指在进攻中合理随意创造射门机会和抢时机射门,其最终目的在于射门得分。 就该原则战术思想而言,每一队员都应尽可能多的创造射门机会并伺机射门,否则,必然是华而不实,劳而无功。总之,最终能够射门就是合理的。在逼抢激烈的争夺中,战术的有效性更依赖于队员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即兴创造力。因此,直觉、应变思维、临场经验、本能反应等战术素养和个人天赋,就成为参战队员的必备条件。2.进攻战术的基本因素 比赛中进攻战术可分为个人、局部、整体战术三种形式。每种形式的进攻战术都含有下列基本因素。(1)接球且衔接下一动作因素 这是两个动作联为一体的连贯技术。它要求队员在控球的同时又做另一动作,目的是保持球的活动性,加快比赛速度,减小被对方抢到球的可能性。 该动作因素变化方式有多种多样,诸如头、胸、脚等部位的变化或部位相同而衔接动作及方向的变化。又如正脚背接运球、正脚背接射球等。在战术运用中,队员究竟应运用哪种动作方式,主要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为了确保该动作因素的合理有效性,队员应掌握如下基本原则:①在接触球前,必须对自己所处的位置环境有清晰的了解,并且对下一步如何处理球有初步的打算。②如果自己身边或附近有对方逼抢,应当先做一些假动作虚晃和摆脱对手,然后再采用掩护或其他方式处理球。③在接触球时,必须注意讲求动作的突然性和动作速度,应特别掌握好两动作之间的有机衔接。(2)传球动作因素 传球是联系任何一种战术配合的桥梁。传球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快进攻速度,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传球种类多种多样,无论哪种传球,对于队员来说必须注意如下原则: ①必须根据同伴、对手、场地、气候以及赛势等具体条件做出决定。②传球应有利于创造空档,反方向传球是实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一个方法。③传球队员在传球前应尽可能通过手势、呼叫等各种方式向接球队员陪承他将传球的时机、方向和方法。④传球队员应注重运用向防守者身后传球的方式。当防守者转身追抢时,为时已晚。⑤传球者应掌握接球者跑动的时间提前传球,以便接球者能在跑动中拿球。如果空档有限,可直接传到接球者脚下。(3)运球动作因素 运球在进攻战术中主要表现出三种功能:一是突破对手。二是控制比赛速度,选择进攻时机;三是作为推进手段。 运球突破被喻为进攻战术的一把尖刀,在战术运用中占有相当比例,但不可随意运用,在运用运球时切记的大忌是: 有好的传球时机绝对不要运球,因为这不仅影响进攻速度,而且往往贻误极好的战机,并限制了集体才智的发挥。特别是在后场,过多的或不恰当的运球除有上述危害之外,还可能因运球失误直接给本方球门造成危胁。在战术运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持球队员没有立即传球的可能,他可以通过运球推进等待同伴跑到可传球的位置再传或通过个人突破积极主动地寻求传球点。(巴巴里安注解:运球为了传球)②如果同伴处于越位位置时,持球队员应利用运球,给同伴摆脱越位位置提供时间。
(四)防守战术分析1.防守战术原则 防守战术是在丢球后的即刻开始的。防守战术在比赛中的具体运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即受进攻战术的牵制。但就其目的而言,防守战术是扼制对方进攻并设法夺回球的控制权。因而,其主动性仍然是极其明显的,防守战术的主动性通常体现在战术原则主动运用方面的积极抢断。
(五)特殊战术分析 特殊战术主要指位置战术和定位球战术两大方面。位置战术涉及不同位置队员战术运用职责的特定要求。定位球战术是在死球状态下所进行的一次攻守角逐,球的状态、攻守准备时间及完成既定战术计划的条件等方面,都与一般攻守战术存在不同点。之所以把它们作为特殊战术来分析,是因为除它们在运用中都包含着攻守各个因素和需遵循攻守各个原则之外,各自还有其独特性。1.位置战术 位置战术主要指场上不同位置队员的战术运用。它包括:拖后中卫、盯人中卫、边后卫、前卫、中锋、边锋等位置战术。为了便于队员正确理解各位置职责并在实践中灵活合理地居行职责,应明确下列三个问题:第一,由于全面型足球所带来的位置活动高度灵活,因此,任一位置的战术职责都不是局限于攻或守某一方面。 第二,尽管每一位置队员可能在比赛中活动到其他位置,但总有其主要职能特点,位置战术职责主要针对其主要活动形式而言。 第三,位置战术职责不限制队员超越职责范围活动,根据场上需要和自身能力,各位置队员可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下面就各具体位置做如下战术分析:(1)拖后中卫位置战术 拖后中卫在场上是守门员位置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在防守中,其主要职责是补位和指挥。在对方进攻时,他应当能清楚准确地告诉同伴怎样组织防守。盯住哪些有威胁的对手;当同伴被突破时,他应当能灵活及时补位。
(六)足球基本战术练习方法示例 练习是率提提高足球基本战术运用能力的最根本、最直接的途径。在练习基本战术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必须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即由个人战术、局部战术直到整体战术。 第二,必须坚持由但到快,由消极对抗到比赛性对抗的原则。 第三,必须强调对任何一种战术练习,在把握战术时机基础上发展应变力。在局部和整体战术练习中,应要求在整体自合意识支配下,灵活恰当地运用攻守各个原则。为了便于队员有效更快地掌握足球基本战术,下面就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人数对垒局面为基础,围绕着各种形式战术运用能力的提高,有选择地介绍一些足球基本战术练习示例。1.个人战术练习方法示例 个人战术练习主要指一对一攻守环境下的练习。 对于进攻者来说,该练习主要目的是培养个人运球突破能力。突破对手不仅可为自身提供射门、传中和选择更好地传球时机与传球点机会,而且为局部形成以多打少和为同伴创造时空间,是极有意义的。 对于防守者来说,该练习主要目的是发展个人堵截抢能力。当防守队员具备了这一能力时,一方面,不会因一人防守失误而牵动全局,以致给进攻者在防守部署调整中寻得可乘之隙;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尽快恢复控球权,重新组织新的进攻。 对于攻守双方来说,由于一对一对抗强医和心理压力极大,它对于攻守双方发展实战技巧和培养冷静、果断、勇敢的心理品质,也有显着作用。 在运球突破中,要掌握好动作节奏、真假动作交换、过人时机、应变力和运球过人方向等。在防守时应注重于站位,培养通过虚假动作诱使对方运球失控的能力,还要注意抢截时机选择以及动作的敏捷性。(l)一对一攻守基础技巧练习练习示例一进攻者运球推进,防守者延缓退却。 练习承例二进攻者快速运球,防守者追抢。 练习承例三进攻者由慢至快向前运球,防守者运用合理冲撞或侧后铲抢。 练习承例四进攻者反复接同伴传球,防守着灵机断截球。 练习目的:进攻者发展有防守压力下的运控球、护球能力;防守者发展延缓、追抢、断截、侧抢技巧和时机选择力。 重点要求:进攻者注意运球的用力适度和身体的护球动作;防守者注意动作方法和效果。(2)限定区域内运抢球练习 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在 10米X 10米至 30米X30米的区域内一人运球,一人抢截,抢到球后两人交换职能。 练习目的:发展进攻者以掩护、各种虚晃动作、变速和变向等运球方式击败对手,尽可能长时间往法的能力和体力。 发展防守者通过各种封堵、延缓等方式将持球者遇向死角,然后利用铲抢、辅抢、跨步枪或合理冲扭枪等手段获得球的能力。 重点要求:进攻者应尽可能不让防守者触碰球并应有意地通过突破或摆脱避免被对手逼人死角。防守者不要乱抢、乱伸脚,要在紧盯中注意捕捉有效断格的时机,要认识到遇持球者于死角在比苦中的意义。(3)一对一运球越线练习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以中线和罚球区线为场地长且代替11,以10米为切地宽。持球队员以最大速度运球越过罚球区线,然后转为防守着,阻止对手从罚球区线处运球过中线。如果持球者在运球中途被抢断,那么两人即刻交换攻守。 练习目的:进攻者发展以各种运球技巧快速突破对手和快速移动中的控球能力。防守者发展快速盯抢中捕捉抢截时机、封堵能力及全面的抢截技术。 重点要求:要求进攻者推进速度尽可能快并注意推进中根据对手状况随机应变地变换动作速度、方向和巧妙运用倏动作。要求防守着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方法,设法把对手逼到自己善于抢控的边区和看准时机后再果断抢截的能力。(4)一对一攻守球门练习 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在 20米X10米的区域内进行一对一攻门。持球队员只有运球通过球门才能有效得分,防守者抬下球后即刻变为进攻者。门定为1米。 练习目的:进攻者发展运球突破能力。防守者发展各种抢截、堵级技巧。 重点要求:进攻者尽可能直向突破,力争减小横向运球区离。在过人动作中,注意应变力和动作的突然性。防守者要尽可能减少抢挂失误率,重点放在球的判断和动作时机上。封堵应有目的地挤进攻者于边区。(5)六个球门一对一攻守练习 练习示例 两人一组,在 30米X20米的区域内攻守,两短边上各设三个1米宽的球门。持球者运球超过进攻方向端线上的任何一门均可得分,防守着格下球后即变为进攻者。 练习目的:进攻者倒重发展运球中突然变向突破对手和变向后爆发性起动摆脱对手能力。防守者发展因情而宜地选位、堵截和抢球技巧。 重点要求:进攻者应充分利用场地宽度突破对手,争取更多的得分机会。防守者应以高度的预见力判断对方意图,抢先站位堵截并用各种假动作迷惑持球者战术行动。

‘陆’ 足球战术都有哪些

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战术配合、“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 1、“二过一”战术配合 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 2、“三过二”战术配合 “三过二”是在比赛中局部地区3个进攻队员通过连续配合突破两个防守者的防守。由于这种配合有两个同队队员可以同时接应传球,因此使持球人传球路线更多,且进攻面扩大。 全队进攻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方法。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和快速反击等。 1、边路进攻 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方法叫边路进攻。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常用的战术有两翼齐飞、声东击西 2、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前的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路位策应的队员。常用战术有不断为站桩前锋喂球的强力中锋战术 3、快速反击 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地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即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快速反击要有组织,配合得要极为默契,必须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否则很难在比赛中实施。常用战术有后卫长传等 定位球战术: 定位球战术是指在比赛中,利用“死球”后重新开始比赛的机会组织进攻与防守配合的战术方法。定位球战术包括中圈开球、角球、任意球、点球、掷界外球等。 在势均力敌的高水平比赛中,定位球战术有时起决定胜负作用。在配合上要利用简练的一次配合取得射门机会,配合越复杂成功率就越低。故要进行专门性的练习,才能在比赛中奏效。

‘柒’ 足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有哪些

(一)足球基本技术可分为:

1、有球技术

有球技术分为:踢球、停球、顶球、运球、抢截球、假动作、掷界外球、守门员技术等八种。

踢球:脚背正面、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内侧、脚尖、脚用。

停球:脚内侧、脚底、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胸部、腹部、大腿、头部。

顶球:前额正面、前额侧面。

运球: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脚内侧。

抢截球:正面枪截球、合理冲撞抢截球、侧后铲球及断截球。

假动作:有球假动作。

掷界外球:原地掷球、助跑掷球。

守门员技术:准备姿势、移动、选位、接球、扑接球、击球、托球、掷球、踢球。

2、无球技术:

无球技术包括起动、变向、急停、转身、假动作等五种。

起动:原地起动,活动中起动。

跑:快跑、冲刺跑、曲线跑、折线跑、侧身跑、插肩跑、后退跑。

急停:正面急停、转身急停。

转身;前转身、后转身。

假动作:无球假动作。

(二)足球基本战术可分为:

1、补位

补位是足球比赛中局部地区集体配合进行防守的一种方法。当防守过程中一个防守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个队员则立即上前进行堵封。

2、围抢

围抢是指比赛中在某局部位置上,防守一方利用人数上的相对优势(通常是两三个队员)同时围堵对方的持球队员,以求在短暂时间内达到抢断或破坏对方的目的。

3、造越位

造越位战术是利用规则而设计的一种防守战术。是一种以巧制胜的省力打法,因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防守手段。

但由于其配合难度较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让对手钻空子,因此战术往往是为水平较高的球队所采纳,但在一场比赛中也不是多次运用。

4、全队防守

防守战术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盯人紧逼防守(人盯人防守),即在规定的范围内盯人紧逼,不交换看守;区域紧逼防守(盯人和区域相结合),即现今流行的综合防守,紧逼和保护相结合,在个人的防区内紧逼,作交替看守。

盯人防守即各自都有明确的防守对象,如对方左边锋大幅度地斜插至右路,则右后卫紧跟盯防,不交替看守。防守最根本的原则是紧逼和保护。

只有紧逼才能有效地主动断抢,压制对方技术的优势而获取主动权;保护是为了更好地紧逼和控制空当。

(7)足球战术pdf扩展阅读:

足球的进攻战术:

1、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是利用球场中间区域组织的进攻,这种进攻虽能直接射门,但难度最大,因中路防守最为严密,攻击手必须是反应极其敏锐、意识强、技术高、敢于冒险、速度快和善于路位策应的队员。常用战术有不断为站桩前锋喂球的强力中锋战术。

2、边路进攻

利用球场两侧地区发起进攻的方法叫边路进攻。边路进攻是全队进攻战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发挥进攻速度,打破对方防线制造缺口。常用的战术有两翼齐飞、声东击西。

3、快速反击

比赛中当攻方进攻时,后卫线往往压至中场附近,防守人数也由于插上进攻和助攻而相对减少,此时如能抓住对方防区空隙较大和回防较慢的机会,乘其失球发动快速反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快速反击是最有威胁的进攻手段,有效地进攻在于突然快速地反击,但其难度较大,既要冒险,又要有准确、快速的传切配合技能。快速反击要有组织,配合得要极为默契,必须进行专门性的训练,否则很难在比赛中实施。常用战术有后卫长传等。

‘捌’ 在世界足球比赛中,足球战术有哪些

在世界足球比赛中,足球战术有这些:

1.弱队面对强队的时候,足球比赛中一般都会使用防守反击的战术;

2.强队面对弱队的时候,基本上都会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

3.两只强队对抗的时候,都会重点布局中场,中场的防守和进攻是战术的关键。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关注,完全是因为比赛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总是能够刺激我们的大脑,让人感到兴奋,这也是足球的魅力。在足球比赛中,不同的球队使用的战术完全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弱队面对强队都会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这样才有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强队面对弱队都会积极进攻,争取早日打破市场僵局,比赛也会变得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就是强队之间的对抗,中场是布局的关键,能够在中场占有优势,获胜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

三、两只强队之间的对抗中场是关键

如果是两只强队对抗,中场争夺就非常关键,谁能够控制中场,谁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获胜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玖’ 足球有哪些技战术

不同的目的 战术自然是不同的
广义上的战术 就是进攻和防守 还有攻守平衡
细分起来 按进攻防守方法 又分 防守反击 例如曼联 利用对方进攻 后方的空档 依靠长传 打对方个措手不及 还有组织进攻 例如巴萨 依靠短传渗透 在对方防线松懈的一瞬间 穿透对方防线
打法上 分中路突破 边路传中 主攻左右边路 中路突破 就是靠中路的传球(长传 直塞) 进攻球员的跑位突破 打开防线 边路传中 就是靠边锋 边卫(中场边前卫 后场边后卫)插上 在禁区边 或底线附近传中 依靠中间的高中锋 或插上中后卫 及其他头球好的球员 靠头球攻破球门 助攻左右边路就是靠传球转移 或者边路带球 依靠技术 身体 速度等硬件进攻 中路突破应对的是对方中后场控制不住 边路 左右路突破 应对的是对方边路防守差 或进攻强
阵形上 (从后场至前场)有361 352 343 451 442 433 532 541 等 看情况 需要防守还是进攻 或者是控制中场 安放防守队员或进攻队员(防守队员如后卫 后腰 进攻队员如前腰 边前卫 前锋) 中场更是有双后腰 菱形中场等排列方法 对于阵形排列 要看双方在场上的控制能力 因为阵形是可以随时变换的 所以 针对对方的场面控制能力 自己相应的位置相应的加强或减弱(这些阵形是根据球员的位置把握能力 战术理解能力等来布置的)
还有 一些知名教练 例如 皇马主教练穆里尼奥 曼联老帅弗格森爵士 也喜欢通过布置一些怪阵 出其不意 例如 穆里尼奥执教国米 在大幅度落后时 排出了424的古典阵形 上赛季弗格森爵士对阵阿森纳 摆出了7后卫阵形 本赛季对阵利兹联 则是用高中锋顶在中后卫位置上 因为很多位置是的功能有重叠 所以球员位置也可以依靠场上形势互换
楼主可以通过玩单机游戏《足球经历》(Football Manager)系列游戏来体会 当您因为布置阵形正确而胜对手 那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拾’ 足球战术包括哪些方面

足球进攻战术包括:个人战术:传球,射门,运球,过人,接球,掷球,摆脱,跑位.全队战术:阵地,快反,边路,中路,转移.定位球

阅读全文

与足球战术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肺组织压缩15 浏览:267
安卓手机为什么换电话卡没反应 浏览:793
诸子集成pdf 浏览:336
php注册框代码 浏览:714
手机加密好还是不加好好 浏览:814
别克凯越压缩机泵头多钱 浏览:239
组管理命令 浏览:979
海南高德司机端是什么app 浏览:861
pid命令 浏览:888
一天一图学会python可视化 浏览:309
魔兽编辑文本命令串 浏览:497
android中view绘制 浏览:798
安卓机内存删除怎么恢复 浏览:331
Qt环境的编译软件放到linux 浏览:214
联创打印系统怎么连接服务器 浏览:937
杭州行政命令 浏览:160
如何查找服务器日志 浏览:801
加密的钥匙扣怎么写 浏览:579
文件夹更新不了怎么办 浏览:475
压缩机指示灯亮是什么原因 浏览: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