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子合同中的数字签名技术是如何防止伪造信息的
数字签名的使用可以保证发送方不能否认和伪造信息,是一种安全措施。
在公钥密码学中,密钥是由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成的密钥对。数字签名就是用私有密钥进行加密,接收方用公开密钥进行解密。由于公开密钥不能推算出私有密钥,所以公开密钥不会损坏私有密钥的安全,公开密钥无需保密可以公开传播,而私有密钥必须保密。
因此,当某人用其私有密钥加密信息,能够用TA的公开密钥正确解密就可以肯定该消息是经过某人签字的,因为其他人的公开密钥不可能正确解密该加密信息,其他人也不可能拥有该人的私有密钥而制造出该加密过的信息。
就其实质而言,数字签名是接收方能够向第三方证明接收到的消息及发送源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种安全措施,其使用可以保证发送方不能否认和伪造信息。
数字签名的主要方式是:报文的发送方从报文文本中生成一个散列值(或报文摘要),发送方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对这个散列值进行加密来形成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这个数字签名将作为报文的附件和报文一起发送给报文的接收方,报文的接收方首先从接收到的原始报文中计算出散列值(或报文摘要),接着再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来对报文附加的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如果两个散列值相同,那么接收方就能确认该数字签名是发送方的。
Ⅱ 加密密钥和签名密钥为什么分开,而不是同一对
1.因为在数字签名、密文以及传输时的通用密码的加密采用了不同的算法
2.另外也是为了安全,如果全部采用一个相同的密钥,只要破解一个就等于破解的全部,就失去了加密的意义。
3.一般数字签名、密文等数据的加密会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密类型,这里指的是公钥密码或私钥密码。私钥密码普遍有密钥为数多、计算复杂、不易破解,但是不适合加密数据量比较大的数据。公钥密码虽然能快速的加密大数据量的传输数据,但是确没有私钥相对安全。另外,还要考虑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弱密钥或半弱密钥对加密数据的安全性的影响。
总之,不能因为编写麻烦,或者不好理解,就牺牲不安定的网络中给人们带来安心的点点星光。呵呵,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参考资料:||
Ⅲ 数字签名的实现为什么要使用私钥对数字摘要加密这种方式
公钥体制是数字签名的基础,数字签名就是使用数字证书的私钥对数据的摘要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
数字签名(又称公钥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信息的发送者发送信息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
它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在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来实现的,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一套数字签名通常定义两种互补的运算,一个用于签名,另一个用于验证。数字签名是非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与数字摘要技术的应用。
特点
每个人都有一对“钥匙”(数字身份),其中一个只有她/他本人知道(密钥),另一个公开的(公钥)。签名的时候用密钥,验证签名的时候用公钥。
又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落款声称她/他就是你,因此公钥必须向接受者信任的人(身份认证机构)来注册。注册后身份认证机构给你发一数字证书。对文件签名后,你把此数字证书连同文件及签名一起发给接受者,接受者向身份认证机构求证是否真地是用你的密钥签发的文件。
Ⅳ 怎样用公开密钥算法实现数字签名要实现具有保密性的数字签名呢
发送方A用自己的秘密密钥签名并用接受者B的公开密钥加密,B收到报文后用自己的秘密密钥解密,再用A的公开密钥核实签名
Ⅳ 加密和签名公钥私钥问题
数字签名主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信息发送者使用一单向散列函数(HASH函数)对信息生成信息摘要;信息发送者使用自己的私钥签名信息摘要;信息发送者把信息本身和已签名的信息摘要一起发送出去;信息接收者通过使用与信息发送者使用的同一个单向散列函数(HASH函数)对接收的信息本身生成新的信息摘要,再使用信息发送者的公钥对信息摘要进行验证,以确认信息发送者的身份和信息是否被修改过。数字加密主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当信息发送者需要发送信息时,首先生成一个对称密钥,用该对称密钥加密要发送的报文;信息发送者用信息接收者的公钥加密上述对称密钥;信息发送者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结果结合在一起传给信息接收者,称为数字信封;信息接收者使用自己的私钥解密被加密的对称密钥,再用此对称密钥解密被发送方加密的密文,得到真正的原文。数字签名和数字加密的过程虽然都使用公开密钥体系,但实现的过程正好相反,使用的密钥对也不同。数字签名使用的是发送方的密钥对,发送方用自己的私有密钥进行加密,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开密钥进行解密,这是一个一对多的关系,任何拥有发送方公开密钥的人都可以验证数字签名的正确性。数字加密则使用的是接收方的密钥对,这是多对一的关系,任何知道接收方公开密钥的人都可以向接收方发送加密信息,只有唯一拥有接收方私有密钥的人才能对信息解密。另外,数字签名只采用了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它能保证发送信息的完整性、身份认证和不可否认性,而数字加密采用了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它能保证发送信息保密性。
Ⅵ 什么叫数字签名加密法
公开密钥密码不仅能够实现数字签名,而且安全方便而且相比于传统密码更容易达到书面签名的效果,所以公开密钥密码深受欢迎!
由于数字签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通用数字签名,仲裁数字签名,不可否认签名,盲签名,群签名,门限签名等,在这里我就以数字签名的一般方法解答吧!
(1)A和B都将自己的公开密钥Ke公开登记并存入管理中心的共享的公开密钥数据库PKDB,以此作为对方及仲裁者验证签名的数据之一。
(2)A用自己的保密的解密密钥Kda对明文数据M进行签名得到签名S,然后A查询PKDB查到B的公开的加密钥Kea,并对用Kea对S再加密,得到密文C
(3)最后A把C发送给B,并将S和C留底。
总而言之是利密码技术的方法来实现数字签名的方法。包括利用用传统密码。
Ⅶ 数字证书是什么,公钥加密和私钥签名
数字证书就是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串数字,提供了一种在Internet上验证通信实体身份的方式,数字证书不是数字身份证,而是身份认证机构盖在数字身份证上的一个章或印(或者说加在数字身份证上的一个签名)。它是由权威机构——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
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
另一方面,甲方可以使用乙方的公钥对机密信息进行签名后再发送给乙方;乙方再用自己的私匙对数据进行验签。
甲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解密由其公用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特点: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但是由于其算法复杂,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对称密码体制中只有一种密钥,并且是非公开的,如果要解密就得让对方知道密钥。所以保证其安全性就是保证密钥的安全,而非对称密钥体制有两种密钥,其中一个是公开的,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像对称密码那样传输对方的密钥了。这样安全性就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