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现代密码学的发展历史
人类有记载的通信密码始于公元前400年。古希腊人是置换密码的发明者。1881年世界上的第一个电话保密专利出现。电报、无线电的发明使密码学成为通信领域中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方启用“恩尼格玛”密码机,盟军对德军加密的信息有好几年一筹莫展,“恩尼格玛”密码机似乎是不可破的。但是经过盟军密码分析学家的不懈努力,“恩尼格玛”密码机被攻破,盟军掌握了德军的许多机密,而德国军方却对此一无所知。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机,读懂了日本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发给各指挥官的命令,在中途岛彻底击溃了日本海军,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决定性转折, 相反轴心国中,只有德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在密码破译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因此,我们可以说,密码学在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和保密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如网络银行、电子购物、电子邮件等正在悄悄地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自然要关注其安全性如何。197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公布实施了“美国数据加密标(DES)”,军事部门垄断密码的局面被打破,民间力量开始全面介入密码学的研究和应用中。民用的加密产品在市场上已有大量出售,采用的加密算法有DES、IDEA、RSA等。
现有的密码体制千千万万,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可以分为单钥密码(对称密码体制)如 DES密码,和公钥密码(非对称加密体制)如RSA密码。前者的加密过程和脱密过程相同,而且所用的密钥也相同;后者,每个用户都有各自的公开和秘密钥。
编码密码学主要致力于信息加密、信息认证、数字签名和密钥管理方面的研究。信息加密的目的在于将可读信息转变为无法识别的内容,使得截获这些信息的人无法阅读,同时信息的接收人能够验证接收到的信息是否被敌方篡改或替换过;数字签名就是信息的接收人能够确定接收到的信息是否确实是由所希望的发信人发出的;密钥管理是信息加密中最难的部分,因为信息加密的安全性在于密钥。历史上,各国军事情报机构在猎取别国的密钥管理方法上要比破译加密算法成功得多。
密码分析学与编码学的方法不同,它不依赖数学逻辑的不变真理,必须凭经验,依赖客观世界觉察得到的事实。因而,密码分析更需要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具有挑战性。
现代密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应用科学。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们依靠它传送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都是公开的。因此,对于关系到个人利益的信息必须经过加密之后才可以在网上传送,这将离不开现代密码技术。
1976年Diffie和Hellman在《密码新方向》中提出了着名的D-H密钥交换协议,标志着公钥密码体制的出现。 Diffie和Hellman第一次提出了不基于秘密信道的密钥 分发,这就是D-H协议的重大意义所在。
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是一个用公钥概念与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PKI公钥基础设施的主要任务是在开放环境中为开放性业务提供数字签名服务。
⑵ 间谍活动中的明码加密是怎样操作
清末时,电报技术输入中国。1871年由上海大北水线电报公司,选用了六千八百九十七个汉字,代以四码数字,编成中国最早的电报明码本。但是为了保密,又设计了将明码本加密的方法,形成了较复杂的密码。这一密码被清末军事及商业情报机构使用,传递发送了众多方面的间谍情报。
明码加密的具体方法是:譬如“布”这个字的电报电码为1530,加密和减密的钥匙均为9853。先用明码的四个数字分别与加密钥匙的四个数字相加:1加9为“10”,凡“10”都作“0”;5加8为“13”,须隐去“10”,只作“3”;3加5为“8”;0(看作“10”)加3为“13”,须隐去“10”,只作3。那么“布”的明码1530就成了密码0383。接收到这四个密码后,再以此减去解密钥匙的四个数字,即:0(看作“10”)减9为“1”;3(看作前已隐去的“10”再加上3为13)减8为“5”;8减5为“3”;3减3为“0”,解密后的数字为1530,又回到明码上去了。
⑶ 数据加密与解密的数据加密
从事数据加密研究的人称为密码编码者(Cryptographer),而从事对密码解密的专业人士称为密码分析者(Cryptanalyst)。如今数据加密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政府机关和国防情报部门,此外才是科学研究机关、商业部门、新闻出版、金融证券、交通管制与电力输送等部门。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尽管加密技术被首先使用在军事通信领域,但是人们或许出于安全的考量,开始逐渐对于商业机密、政府文件等重要信息实施加密手段。数据加密应运而生。
⑷ 澳大利亚注册加密货币交易所有多少获取了牌照
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已在澳大利亚密码监管机构注册。负责监管加密货币行业的政府机构发言人周一证实,该机构已经注册了312家加密交易所。
澳大利亚注册加密货币交易所数量稳步上涨澳大利亚注册加密货币交易所数量稳步上涨
312家交易所已注册
澳大利亚交易报告与分析中心(AUSTRAC)是该国的金融情报和反洗钱监管机构,自2018年4月以来一直在监管密码行业。该监管机构的一名发言人说:
“自2018年4月以来,AUSTRAC已经对数字货币交易提供商进行了监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罪犯利用他们进行洗钱、恐怖主义融资和网络犯罪的风险。”
“目前,在AUSTRAC注册登记的数字货币交易商有312家。”
该监管机构的发言人表示,这一最新数字意味着加密货币交易所数量增加了27%,即增加了66个。去年2月,在AUSTRAC登记了246家实体。
澳大利亚密码监管框架
该发言人进一步解释说,澳大利亚的《2006年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法案》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提供商在澳大利亚正式注册,并在其业务范围内实施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控制。根据该机构的网站:
“如果你是数字货币交易提供商,你必须在AUSTRAC注册后才能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未经注册在澳大利亚提供数字货币交易服务是违法的。”
如果已注册的密码交易所没有履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义务,AUSTRAC可以采取措施强制其遵守并进行处罚。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负责监管属于金融产品定义的加密资产和代币,包括通过ICO筹集资金的公司。澳大利亚证券法可能要求相关加密货币企业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执照,这是在该国开展金融服务业务所必需的。
澳大利亚注册加密货币交易所数量稳步上涨
⑸ 如何破译光盘密码
一般他们应该给你原文件图片的~!而且不应该加密的~!
所以我想他是没有加密,只是刻录方式不同导致数据不可识别,你可以先用虚拟光区导出iso文件后,再进行刻录就可以了。。。
如果是加密了。。建议你可以使用屏幕录象专家,先开录象专家后,然后插进光盘让他拨放完。 放完后就录制完成了以后就成了视频格式了。一样可以刻录哦~!
如果真去破解密码实在是划不来哦~!
⑹ 简述信息加密技术对于保障信息安全的作用及应用领域
加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石,它以很小的代价,对信息一种强有力的安全保护。长期以来,密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等重要部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码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迅速普及,同时其应用领域也广为拓展。如今,密码技术不仅服务于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还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及数字签名等多种安全机制的基础。
电子商务和VPN
⑺ 梯队间谍系统是由哪几个国家组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为了军事和经济上的需要,大搞电子间谍活动。以美国为首,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参加的五国集团,组建了全球最为庞大的电子监听系统——“梯队”间谍系统,对全球尤其是对欧盟的政治经济决策机构和商业贸易活动进行监听,以帮助美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直接损害了欧洲各国的商业贸易、政治利益及安全。
同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于在军事上压倒前苏联的需要,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研究开发间谍卫星,即能够从太空拍摄地球的制图卫星系统。之后,美国的间谍卫星系统迅速发展,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低轨道卫星集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截收全球的通讯信号、导弹发射信号和雷达波。现在,美国的间谍卫星已经在太空“晃悠”了刃多年,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仔细勘测了无数遍。对此,美国并不满足,特别是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陆续关闭了部分监视军用高频无线电通讯的地面监听站,又把目标转向了商业领域,侦察对象既有东方国家也有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亲密盟国也不放过。由于信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美国出于独霸全球的战略,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电子间谍活动,庞大的电子间谍监听系统——“梯队”,便投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中。
这个庞大的电子间谍机构到底干了些什么勾当呢?在20世纪末,美国着名记者詹姆斯出版了《迷宫》一书,在书中詹姆斯首次披露了“梯队”电子监听系统的核心内幕。
“梯队”系统的核心部位设在美国西弗吉尼亚的舒格格罗夫山、华盛顿的亚基马以及英国的两个空军基地内。它们都由美国的国家安全局控制,这些地面站绝对对外保密。舒格格罗夫山地面站内大大小小的碟形天线负责截收国际通讯卫星的信号,全世界134个国家通过国际通讯卫星进行的电话、电报和计算机通讯,都有可能被这个地面站截收。这个地面站里驻有美国空军和海军最绝密的电子情报搜集部门,即美国空军第544情报大队和海军安全大队。据1998~1999年版的《美国空军情报局年鉴》和有关内部资料透露,驻舒格格罗夫山的美国空军第544情报大队的任务是“加强对空军作战司令官和其他通讯卫星情报用户的情报支援”,这个大队下属的单位遍及美国海内外;海军安全大队的任务是“负责梯队系统的维护和运行”。设在华盛顿的亚基马地面站的任务是负责对所截获的电子情报进行分析、处理,然后上报美国的最高决策层。
美国的邻国加拿大是这个“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在利特里姆的“加拿大通讯安全部”负责截收拉丁美洲上空各国通讯卫星的信号。澳大利亚是“梯队”在太平洋地区的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其核心部分是其西海岸的格拉尔顿。自1993年投入使用后,格拉尔顿地面站有4个碟形卫星拦截天线,其侦察目标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空轨道运行的国际通讯卫星。负责拦截的情报包括:朝鲜经济、外交和军事形势,日本的贸易计划,巴基斯坦的核武器技术发展情况等。澳大利亚另一个监听站位于中北部海岸的肖尔湾,这个监听站有2个碟形天线,自1979年投入运行以来,一直负责监视印度尼西亚的通讯卫星。
新西兰的监听站设在该国东海岸的怀霍帕伊,它于1989年投入运行,现由一幢情报处理大楼、一幢服务保障大楼和两个碟形天线组成。这个地面站极为森严,曾发生过多起外人因不明真相接近地面站而被拘禁或被打死的事件。
这些分布在上述5个国家的10余个绝密地面监听站,环环相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们相互交流拦截情报的关键字眼,从而确保能拦截下最重要的情报。
“梯队”系统的秘密被曝光之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国家都严厉斥责这一严重侵犯人权乃至违反国乐公约的罪恶行径。欧洲一些国家为现代通讯无密可保而担心,更为自己的隐私权遭到侵犯而愤怒。欧盟国家已开始对比事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梯队”电子监听系统是否大规模介入了针对欧盟商业贸易的间谍活动,欧盟总部的政治和经决策机构是否遭到了“梯队”的全面监视等等。英国人也表示了同样的愤怒,英国网络权益和信息自由且织负责人雅曼警告说:“发生在民主社会里的这种间谍行勾如同逃出了瓶子的魔鬼一样可恶可怕!”德国人还呼吁欧盟各商业团体和机构“要迅速发展自己的技术和加密系统,防止美国打着全球安全威胁的名义,公然对我们进行间谍活动。”
美国《华盛顿邮报》也发表文章,抨击美国政府的如此卑劣的间谍行为,对英国政府的做法也进行了严厉的斥责。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政府也遭受到了民众的巨大压力。
1999年10月,大西洋两岸的人权维护组织秘密发起了所谓的“干扰梯队日”活动。他们在一天的时间里,分别通过电脑输入了诸如“恐怖分子”、“公司绝密”之类的“梯队”系统专门识别的字眼,并发出大量的垃圾邮件,试图导致“梯队”系统负载过重而瘫痪。
这些事实表明,就是在和平时期,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电子战的事例也是常存在的。
在愤怒之余,人们开始反省目前高速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视所存在的严重弊端,开始考虑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关专家指出,“梯队”系统其实并不完全像人们所担心的那么可怕,因为这套系统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一方面,由于通讯量与日俱增,“梯队”系统已经无法对每一个通讯信号都进行捕捉,再加上该系统的计算机容量有限,所以对越来越多的通讯信号不得不放弃监视;另一方面,这个系统对语言信号的识别技术,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善,到目标为止,美英等最先进的情报机构也还没有研制出可以识别特定人物语言声音特征的计算机软件,所以“梯队”系统根本无法识别到底是谁在讲话。还有,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大大限制了“梯队”系统的能力:一是光纤电缆的使用,通过空中传输的信号几乎都可能被截收,但通过光纤电缆传送的信号却无法被截获;二是加密技术的日臻完善,形成了一道严密的“防火墙”,使“梯队”望而生畏、无法越过。美国统占全球的梦想,最后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⑻ 史上最大胆的操作!美国中情局是怎样利用加密设备监听100多个国家的
说到这场情报政变就不得不提的是瑞士这个国家,大家对瑞士最大的印象应该是手表了吧,瑞士的手表全球闻名。所以瑞士的机械设备在全球来说也是非常先进的,以至于瑞士的加密设备也是相当厉害的。美国能够发动这场情报政变并不是他一力能够办成的,还有德国这个强力的帮手。这两个国家控制了瑞士crypto AG这家编码机器制造公司的决策权,这才让美国中情局能够利用监听设备监听了一百二十多个国家。
后来美国和德国控制这家编码机器制造公司,之后便光明正大的“窃听”各国的机密。公司被美国控制后,将伪造程序提前植入设备中,等到购买了这些设备的国家开始使用这些设备,美国就可以利用提前植入的伪造程序来破解各国的加密文件,从而获得大量的情报信息。在1986年的时候,美国在德国的柏林舞厅惨遭炸毁,但是美国不知道是谁做的,但是在破解的的各国文件中,发现了利比亚官员之间互相祝贺的文件,于是对利比亚进行了报复性的攻击。
⑼ 外媒爆料美国窃听120个国家,那么美国什么产品具有窃听功能
这家瑞士公司名叫Crypto AG,主营加密业务,是全球加密设备技术的主导者,很多国家都用这家公司加密文件。
据报道,CIA和美国国家情报局等其他美国情报机构于开始与Crypto AG合作,并控制了公司的各个方面。德国联邦情报局(BND)是该计划的早期合作伙伴,但是由于担心暴露的风险,它在1990年代将其权利卖给了CIA。Crypto AG于2018年结束,但其产品仍在10多个国家/地区使用。但是,该公司的大多数设备已被现代电子加密系统所取代。该报告还没有透露马来西亚何时从Crypto AG购买加密设备以及是否仍在使用该设备。
⑽ 近年来,哪国已经成为被大家公认的加密货币最友好国家之一
日本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似乎是率先支持加密货币的国家。相反的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不断打击ICO,还关闭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中国境内的交易业务。相对于中国严格的限制措施,日本在加密货币领域无疑是遥遥领先的。
也许是因为开发比特币的匿名人士(或团队?)的化名是中本聪,所以日本对加密货币的友好度排在前列。
在遭受黑客攻击后,总部设在日本的Mt. Gox交易所最终在2014年2月倒闭,这至今仍是数字货币世界中最大的丑闻。之后,日本的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齐聚一堂,组成了一个新的自我监管组织,该组织提出了使ICO合法化的指导方针,并制定了明确的行业标准,以保护投资者,同时也让该行业得以成长和继续创新。
这个名为ICO商业研究集团(ICO Business Research Group)的协会的成员包括议员、学者、银行家和bitFlyer的首席执行官。bitFlyer是日本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根据政府研究,立法机构或将允许可能盈利的ICO以及加密货币交易所继续交易,但同时须向政府提供这些活动的更多洞察并提高透明度。
2.委内瑞拉
这个石油资源丰富但债台高筑的南美国家在今年2月推出了石油支持的加密货币,当时引发了争议,也引发了很多嘲笑。据CNN报道,该国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Nicolas Maro)称“在代币销售的首月,已经筹集了逾50亿美元”。这种代币运行在新经币区块链上,并据称,每枚代币得到了1桶原油支持。不过,分析师普遍认为马杜罗显然在说假话。
尽管如此,截至4月底,有消息传出如果印度使用Petro币支付所购买的原油的话,委内瑞拉可向印度提供30%的折扣。Bitcoin magazine报道称,“委内瑞拉已向买家保证,Petro币将具有法定货币的全部功能,可支付税费并可兑换为委内瑞拉硬通货即玻利瓦尔。
尽管许多人对Petro币本身持怀疑态度,也同样怀疑委内瑞拉政府将加密货币融入其不断衰退的经济中的举措,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为加密货币赢得信誉的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Ripio Credit Network高级副总裁兼合伙人David Garcia指出,拉丁美洲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期。
拉美地区由于政治腐败、经济危机而处境艰难,并受到通胀高企和当地货币急速贬值的困扰,委内瑞拉目前的情况尤其如此。Garcia认为,要想使这些国家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如区块链和加密货币这些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是必要的。
3.瑞典
2015年,瑞典成了欧洲第一个批准了两种比特币交易所交易票据(ETN)买卖的国家,该等票据由XBT Providers管理。以瑞典克朗计价的Bitcoin Tracker One XBT (ST:SE0007126024)基金和Bitcoin Tracker EUR XBT Provider (ST:SE0007525332)均可在瑞典主要交易所北欧纳斯达克(Nordic NASDAQ)买卖。
自推出以来,XBT已经在丹麦、芬兰、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推出了相应版本。截至2017年12月初,Cointelegraph宣布瑞典的ETN“(规模)超过80%的美国ETF”。今年1月中旬,CNBC称,瑞典的比特币投资项目吸引了13亿美元的资金。
此外,瑞典央行一直在考虑开发一种名为电子克朗(e-krona)的电子货币,以应对瑞典正迅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现金社会的形势。然而,瑞典的银行业予以了回击。瑞典银行家协会首席执行官Hans Lindberg在4月1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就电子货币而言,已经有很多了。有银行卡、信用卡……和其他电子解决方案。未来最可能的情况应该还是瑞典央行将坚持批发业务。”
不过,汇丰全球经济学家James Pomeroy认为,瑞典仍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并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委内瑞拉或许在政府支持的加密货币发行方面走在了前面,但瑞典这个经济实力更强、监管机构更受信任的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仍可能在这方面打乱加密货币现有次序,甚至仍将引领欧洲加密货币行业。
4.瑞士
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明确加密货币监管和支持ICO方面走在前列。瑞士金融技术专家、加密货币企业家和Swiss Real Coin顾问Marc Bernegger表示,传统上,瑞士一直是财富的避风港。在一定程度上,这得益于瑞士更开放的金融监管以及一种保护瑞士银行机构客户隐私的悠久文化。Bernegger指出,瑞士一直在“前瞻性地考虑”将加密货币资产作为整体财富管理的一部分,并正在“为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式做准备”。
瑞士中北部的祖格(Zug)周边地区被称为“加密谷(Crypto Valley)”,自从2014年以太坊ICO在哪里开展以来,这个地区就被称为“加密谷”。对于加密货币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来说,加密谷是最活跃的生态系统之一,
5.以色列
在以色列,针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讨论仍在继续,议员们正在寻找保护投资者的方法。尽管以色列银行体系未能帮助促进与比特币相关业务的发展,但以色列第六大银行以色列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Israel)正被当地一家加密货币矿商起诉,理由是该银行停止了从比特币交易所向该矿商转移资金;此外,以色列第二大银行以色列国民银行集团(Bank Leumi)在试图阻止一家当地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账户活动时,遭到地区法院和该国最高法院的干预。这无疑是当地加密货币行业的重大胜利。
此外,最近有报道称,以色列央行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发行由国家支持的加密货币的可能性。据《耶路撒冷邮报》(Jerusalem Post)报道,一位匿名人士透露,“数字谢克尔可通过手机记录每一笔交易,使逃税更加困难。”如果推出了数字谢克尔,届时,其价值等同实体谢克尔。
在科技创新方面,以色列的初创企业文化走在了前列。WeMark的联合创始人兼业务发展副总裁Roy Meirom指出,在以色列运营的大约300个跨国研发中心中,许多都致力实现区块链的应用。
Roy Meirom还说,这个通常被称为“初创企业之国”的中东小国正迅速成为与区块链的发展中心。
6.百慕大
位于北大西洋加勒比海的英联邦成员百慕大一直在积极寻求通过加密货币相关法规,以开始建立一个适当的框架,来促进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钱包服务和支付提供商在内的加密货币商业活动。最近,百慕大金融管理局的《虚拟货币商业法(Virtual Currency Business Act)》在英国下议院获得通过。
百慕大已就ICO开展了相关立法活动,其形式将是对1981年《公司法》和2016年《有限责任公司法》的修定。去年年底,百慕大总理兼财政部长David Burt成立了一个区块链工作团队,该团队分为两组:区块链法律和监管工作组和区块链商业工作组。
7.德国
德国首都柏林也许是欧盟中对加密货币最友好的城市之一。2013年,柏林被英国《卫报》称为“欧洲比特币之都”,且一直保持着这一地位。目前,人们可用比特币在柏林购买公寓、进行假日预定、支付各种时髦的当地餐馆的餐饮费用。
总部在瑞士的区块链应用平台应用链(Lisk)的营销主管Thomas Schouten说, 应用链在柏林设有主要的承包商办事处。Schouten表示,柏林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和科技空间,该空间拥有庞大的人才库和充满活力的文化,使企业很容易吸引到员工。此外,他还表示,德国人和德国政府对区块链技术态度开放。
2014年,德国成为首个接受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的国家,凸显出德国的开放态度。同样,德国央行的董事会成员也呼吁对加密货币和代币进行有效和适当的监管。事实上,德国央行董事Joachim Wuermeling已经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为此,德国央行的多名决策者参与了涉及整个欧盟地区的讨论,讨论了包括通过欧洲区块链伙伴关系(European Block Chain Partnership)等方式在整个欧盟地区激励加密货币行业。(英为财情)
“业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许多是以色列精英军事情报部队的退役人员,已转业来填补行业巨大的人才需求,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初创企业和支持性生态系统的支持。”
“因为单个国家的监管能力显然是有限的,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国际合作潜能才能有效地监管虚拟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