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来西亚的历史沿革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着马来西亚。从印度输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马来西亚的历史。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
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从7世纪到14世纪,在苏门答腊的三佛齐文明达到高峰,其影响力延伸至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
伊斯兰教早在10世纪传至马来西亚,但直到14世纪和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马六甲苏丹王朝。伊斯兰文化对于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同时它也受到马来民族的影响。 马六甲苏丹王朝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逃到马来半岛南端的民丹岛,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柔佛苏丹王朝。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互相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齐、文莱、柔佛和霹雳。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葡萄牙控制了对盛产香料的摩鹿加群岛的贸易。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
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在伊斯干达.穆达(Iskandar Muda)统治下,这个苏丹国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他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他所向披靡的舰队在1629年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依据葡萄牙史书记载,当时葡萄牙与柔佛的联军设法摧毁他的所有船舰,杀掉19,000名战士。然而,亚齐的军力并未被摧毁,因为在同一年亚齐征服了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这位苏丹的外甥Iskandar Thani是彭亨的王子,后来成为他的继承人。在Iskandar Thani统治期间,亚齐专注于巩固内部及宗教上的统一。
这段期间,马来亚各苏丹国的虚弱,为从其它地区人民移入这些马来故土创造了条件。从印度尼西亚东部来的布吉人海盗经常袭击马来亚海岸地区。1699年他们刺杀了柔佛最后一位马六甲血统的苏丹,控制了柔佛,其他布吉人控制了雪兰莪。从苏门达腊来的米南加保人也迁入马来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森美兰。柔佛的覆灭在马来半岛上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暹罗的大城王国部分填补了这个空缺,将北部的五个马来国家——吉打、吉兰丹、北大年、玻璃市和登嘉楼——变成自己的属国。柔佛覆灭也让霹雳成为马来亚苏丹国之中的领导者。
18世纪马来亚对欧洲的经济重要性快速成长。尤其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茶贸易,增加了对马来亚的高质量的锡的需求,锡用在茶叶箱的内衬,具防潮作用。马来亚的胡椒在欧洲也享有盛誉,而且在吉兰丹和彭亨有金矿。锡矿和金矿及其附属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第一批外来移民涌入马来人的世界,一开始是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后来则是华人。华人定居在城镇并很快掌控了经济活动。这建立了往后200年的马来亚。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马来亚被日本占领。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惧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以及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年多民族的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沙巴)宣告独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独立,并与马来亚联邦以同等伙伴身份(即国家身份)于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联邦。随着以华人为主导的新加坡的加盟,整个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当时华族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42%,和马来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后来“马来人至上”的观念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马来族是马来西亚或马来亚的主人或特权者,华人和印度裔被认为是承蒙马来族的恩惠。马来族精英也开始惧怕以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会削弱他们占多数的人口比例,并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
1965年8月8日,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执政联盟利用其国会优势通过决议,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马来西亚独立建国。 政府的目标是“2020宏愿”,让马来西亚在2020年成为先进国家。然而,这留下了未解的问题,究竟马来西亚会在何时且如何充分实现第一世界的政治体系(多党民主制、自由的媒体、独立的司法审判,并恢复公民与政治自由),以齐头赶上它的经济成熟。
B. 马来西亚历史
马来西亚是来自马六甲皇朝的(Kesultanan Melayu Melaka)。
1511年、马来亚被葡萄牙统治
1641年、马来亚为荷兰殖民地
1786年、马来亚(是马来亚,不是马来西亚,马来亚只是马来半岛)为英国殖民地。因为Francis Light在1786年从Sultan Abllah手里骗了槟城。
砂劳越在1853年为James Brooke统治,也就是英国护国
沙巴在1878年被Syarikat Borneo Utara British(1882才改名的)管,也就是英国护国。
1941-1945马来亚、沙巴、新加坡和砂劳越被日本占领
1957年,马来亚独立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国家包括马来亚、新加坡、沙巴和砂劳越。
1965年,新加坡退出。
马六甲皇朝是Parameswara于1400年建的。
马六甲(Melaka)
- 历史着名胜地。马六甲皇朝在这里建的。当Parameswara 逃亡到马六甲时,一只鹿竟然看攻击它的猎狗,刚巧他又坐在马六甲树下,又觉得马六甲地理好,就在那里建设马六甲皇朝
楼主可以看看:http://..com/question/8979589.html
马六甲皇朝出了一些出名的人物:
Tun Perak (Bendahara)
马六甲皇朝的宰相,老谋深算。平生中不曾打过败仗。被攻打泰国时,他于丛林中多设火把,惊吓敌人,不战而退。当他的儿子,Tun Besar被王子,Raja Muhammad误杀时,他没报仇,只是劝苏丹(皇帝)另立新君,对马六甲皇朝忠心耿耿。
Hang Tuah (Laksamana)
马六甲皇朝的将军,为马六甲皇朝打过不少的胜仗。再次就不一一举例。
Sultan Alaudin Riayat Shah
这个苏丹很勇猛,常常为人民着想。有一次,他伪装成人民,去捕捉贼盗。
楼主可以去找找看,这些故事蛮有趣的。
此外,楼主也可以看看这里:
http://www.foonyew.e.my/huawenjiaoyu.htm
马 来 西 亚 由 马 来 半 岛 的 西 马 及 位 于 北 婆 罗 州 的 东 马 所 组 成 。 在 英 国 统 治 的 时 期 ,西 马 都 被 称 为 马 来 亚 。
马 来 西 亚 是 东 南 亚 这 个 地 区 其 中 一 个 最 早 有 人 类 居 住 的 地 方 。 大 约 50,000 年 前 , 东 马 沙 捞 越 州 的 古 老 尼 亚 (Niah Cave〕 洞 里 , 已 经 开 始 有 人 类 居 住 了 。
在 西 马 , 即 马 来 半 岛 , 内 陆 山 区 的 原 住 民 比 马 来 人 更 早 就 在 这 里 居 住 了 。
位 于 柬 埔 寨 的 Funan 王 朝 , 于 公 元 初 期 曾 经 延 伸 其 影 响 力 到 马 来 半 岛 。 到 了 第 七世 纪 , 苏 门 答 腊 的 室 里 弗 逊 (Sri Vijaya〕 王 朝 则 在 南 中 国 海 的 区 域 崛 起 成 为最 大 的 王 朝 。 第 十 三 世 纪 后 半 期 , 满 者 伯 夷 (Majapahit〕 王 朝 取 代 室 里 弗 逊 ,马 来 半 岛 也 跟 着 落 入 满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掌 控 中 。
室 里 弗 逊 王 朝 的 王 子 拜 里 米 苏 拉 , 于 大 约 1403 年 逃 出 满 者 伯 夷 王 朝 的 势 力 范 围后 , 落 脚 在 马 来 半 岛 的 马 六 甲 , 并 在 这 里 建 立 了 历 史 上 闻 名 的 马 六 甲 王 朝 。 也 是在 这 个 时 候 , 大 约 于 十 五 世 纪 初 , 回 教 被 引 进 马 六 甲 王 朝 。
马 六 甲 王 朝 在 全 盛 时 期 , 是 个 闻 名 于 世 的 港 口 及 经 贸 中 心 。 由 于 其 位 置 处 于 航海 及 经 贸 的 中 心 , 又 有 良 好 的 深 水 港 口 , 东 去 资 源 丰 饶 的 东 方 文 明 古 国 ,西 接 印 度 、 阿 拉 伯 世 界 及 欧 洲 西 方 列 强 , 使 到 马 六 甲 不 仅 成 为 繁 荣 一 时 的 商 业中 心, 它 也 同 时 成 为 东 西 方 多 种 文 化 互 相 碰 面 及 交 流 的 地 方 。 中 国 明 朝 的 郑 和就 曾 在 七 度 下 南 洋 的 时 候 , 到 过 马 六 甲 。 为 了 促 进 两 国 之 邦 交 , 明 朝 的 公 主 汉丽 宝 更 是 被 远 嫁 到 马 六 甲 来 。
西 方 列 强 于 十 六 世 纪 相 继 而 来 , 葡 萄 牙 人 于 1511 年 消 灭 了 马 六 甲 王 朝 , 开 始 了马 来 半 岛 的 殖 民 史 。 葡 萄 牙 统 治 马 六 甲 到 1641 年 , 被 荷 兰 人 所 击 败 , 马 六 甲 又由 荷 兰 人 所 统 治 。 英 国 人 于 十 八 世 纪 开 始 展 延 它 对 马 来 半 岛 的 控 制 。 1786 年 ,莱 特 首 登 槟 城 , 1819 年 莱 佛 斯 占 领 新 加 坡 , 1819 年 英 国 人 和 荷 兰 人 交 换 殖 民 地 , 使 英 国 人 也 获 得 了 马 六 甲 , 并 于 较 后 成 立 了 马 六 甲 海 峡 殖 民 地 。
英 国 人 和 马 来 苏 丹 于 1895 年 签 署 的 邦 咯 岛 协 约 , 使 英 国 人 的 势 力 进 一 步 从 马 六 甲 海 峡 殖 民 地 延 伸 到 内 陆 的 马 来 州 属 。 通 过 律 政 司 (Resident System〕 的 制度 , 英 国 人 逐 渐 全 面 的 控 制 了 整 个 马 来 半 岛 及 新 加 坡 。
在 英 国 人 殖 民 的 时 期 , 英 国 人 为 了 大 量 开 发 锡 矿 及 树 胶 园 , 从 中 国 及 印 度 大 量的 引 进 劳 工 , 使 到 马 来 西 亚 的 多 元 种 族 的 社 会 特 征 开 始 形 成 。
1942 年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 日 本 军 入 侵 马 来 亚 , 把 英 殖 民 政 府 击 溃 并 统 治 了 马 来 亚 三 年 零 八 个 月 。 日 本 投 降 后 , 英 军 回 归 马 来 亚 继 续 其 殖 民 。 1948 年 , 英 殖 民 政 府 宣 布 全 国 进 入 紧 急 状 况 以 对 付 马 来 亚 共 产 党 。
1940 年 代 末 期 及 1950 年 代 所 掀 起 的 争 取 独 立 运 动 , 终 于 使 英 殖 民 政 府 让 马 来 亚 于 1955 年 进 行 了 第 一 次 的 全 国 选 举 , 由 代 表 马 来 人 的 巫 统 、 代 表 华 人 的 马 华 公 会 及 代 表 印 度 人 的 印 度 国 大 党 所 组 成 的 联 盟 ( 现 在 称 为 国 阵 〕 , 横 扫 了 52 议 席 中 的 51 席 。
1957 年 8 月 31 日 , 联 盟 主 席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宣 布 马 来 亚 独 立 。 马 来 文 成 为 国 语, 回 教 成 为 国 教 。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出 任 第 一 届 的 首 相 , 并 被 称 为 国 父 。
在 北 婆 罗 洲 方 面 , 沙 巴 从 1882 年 就 被 英 北 婆 罗 公 司 统 治 , 直 到 日 本 军 队 在 第 二次 世 界 大 战 攻 入 占 领 为 止 。 砂 劳 越 则 是 英 人 查 尔 斯 布 洛 克 和 汶 莱 苏 丹 协 议 下 所建 立 起 来 的 白 人 拉 惹 布 洛 克 的 天 下 。 从 1840 年 直 到 1942 年 , 它 都 由 布 洛 克 家 族所 控 制 。 在 世 界 大 战 过 后 , 沙 巴 及 砂 劳 越 正 式 成 为 英 国 殖 民 地 。
1963 年 , 马 来 亚 联 同 新 加 坡 、 沙 巴 及 砂 劳 越 组 成 了 马 来 西 亚 联 邦 。 但 1965 年 ,由 于 东 姑 阿 都 拉 曼 及 李 光 耀 的 政 治 分 裂 , 新 加 坡 宣 布 退 出 马 来 西 亚 。
1969 年 的 全 国 大 选 成 绩 , 显 示 人 民 对 联 盟 的 支 持 急 剧 下 降 , 反 对 党 所 获 得 的 席位 剧 增 。 虽 然 联 盟 仍 然 控 制 联 邦 政 府 , 但 失 去 了 吉 兰 丹 州 政 权 , 并 在 多 个 州 议会 里 面 对 强 大 的 反 对 党 势 力 。 1969 年 5 月 13 日 , 反 对 党 的 胜 利 游 行 在 不 同 种 族的 相 互 嘲 讽 及 挑 衅 的 过 程 中 , 演 变 成 种 族 冲 突 及 流 血 事 件 , 造 成 百 多 人 丧 失 生命 , 无 数 财 产 被 摧 毁 。 此 历 史 事 件 被 成 为 513 事 件。
1970 年 , 马 来 西 亚 宣 布 实 施 为 期 廿 年 的 新 经 济 政 策 , 其 目 的 是 要 消 除 贫 穷 , 重组 社 会 , 以 拉 近 贫 富 的 鸿 沟 。 但 这 项 政 策 所 实 行 的 固 打 制 , 也 使 到 非 马 来 人 社会 非 常 不 满 。
1972 年 , 第 二 任 首 相 敦 拉 萨 改 变 了 外 交 政 策 , 开 始 和 共 产 国 家 接 触 , 并 致 力 使东 南 亚 成 为 和 平 、 自 由 及 中 立 的 区 域 。 1974 年 , 敦 拉 萨 访 问 中 国 , 两 国 的 邦 交自 此 一 直 密 切 发 展 至 今 。
1970 年 代 , 马来 西亚开始其工业化计划 。 新 经 济 政 策 廿 年 的 成 果 , 已 经 使 到 马来 人 的 经 济 地 位 大 大 提 升 。 1991 年 , 第 四 任 首 相 马 哈 迪 医 生 宣 布 推 行 为 期 三十年 的 2020 宏 愿 计划 , 致 力 使 马 来 西 亚 在 2020 年 成 为 先 进 国 。
直到目前为止 ,马 来西 亚仍 然以 每 年 超 过 8% 的 成 长 率 发 展 , 成 为 其 中 一 个 世 界上 成 长 得 最 快 的 国 家 。
目前马来西 亚共有 十三个州,两个联邦直辖区。 其首都为吉隆 坡,是其中一 联邦直辖区 。
C. 马来人的民族历史
马来人大概一度曾是婆罗洲沿岸一个民族,后因贸易及航海生活扩展到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马来人向外扩展不过是近1,500年左右发生的事,可由其语言证明。马来人诸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仍然非常相近,但与苏门答腊、婆罗洲以及邻近各地的其他民族所用语言则差别很大。20世纪末,马来人构成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部分(西马来西亚)的人口之半,在东马来西亚(沙拉越和沙巴)的居民人数中则占1/8强。
马来人的文化深受其他民族文化之影响,主要是暹罗人、爪哇人和苏门答腊人的影响。马来人在历史上所受印度教文化影响,在15世纪改宗伊斯兰教之前,大部分都是印度教徒。现今马来半岛的居民中有很多印度人和汉人。
D. 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的马来西亚历史
马来西亚历史是历史悠久的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历史的一个近代分支。从文化上和语言上一直到近代今天的马来西亚与马来群岛没有多少区别。出于外部的影响这个地区今天分为六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汶莱和东帝汶。
地理上马来西亚位于重要的文化中心之间,在其西部是印度教的印度、伊斯兰教的中东和基督教的欧洲,在其东北则是中国和日本。从印度、中东和欧洲去往中国的船只必须经过马来西亚地区,而最直接的海路就是经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马来西亚自古是各个文化相交的地区,是重要的商路,这个地理位置为马来西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使得当地人一再沦入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支配。
马来西亚独立前马来亚地区的历史可以按照外界影响的主要因素分为四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中从印度来的印度教文化占支配作用,从苏门答腊起家的三佛齐是这个阶段的顶峰阶段,从7世纪至14世纪它统治着 马来文化的大部分地区。
第二阶段从伊斯兰教的到达开始。伊斯兰教是于10世纪到达马来亚地区的,并逐渐扩散到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的大多数地区。三佛齐覆灭后这个地区分裂为众多小的苏丹国,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六甲苏丹国。伊斯兰文化对马来人影响深刻,但是同时也受到马来人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是欧洲殖民势力的入侵。1511年葡萄牙占领马六甲,荷兰和英国继踵而至,建立了槟城和新加坡等基地。1824年的英荷条约分割英国与荷兰在马来亚地区的势力圈,人为地将英属马来亚与荷属东印度分开,后来荷属东印度成为印度尼西亚。
欧洲殖民势力同时也引入了第四个影响势力:为了满足其殖民经济的需要大量中国和印度劳工移居到英占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中国和印度移民成为经济和职业上的支配势力,对当地的马来人(祖先也是外来民族)造成巨大的威胁,马来人(祖先也是外来民族)甚至面临在马来半岛上成为少数民族的危险。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给英国在东亚的势力与以致命打击。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的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和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年独立的、多民族的马来亚联合邦成立。
1963年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加入联邦,马来亚更名为马来西亚。1965年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被迫独立(因为当时的马来精英惧怕星加坡的华人人口会进一步的削弱马来人占大多数的人口比列)。马来西亚克服了这个危机,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冲突的危机,但其内部的矛盾导致了1969年的种族冲突。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政治生活和国民自由受到限制,这个措施维持至今。从1970年开始马来西亚全国巫人统一机构在华人和印度人领袖的协助下组成国民阵线,在马来西亚几乎达到一党制的地步。
在巫统的统治下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巨大,1990年代几乎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削弱政治上的不和,但也掩盖了政治上权利转向马来人的趋势。在巫统不停的统治下华人对经济的垄断和印度人对职业的垄断皆被巫人有系统地以行政权力打破。马来人的商业和职业阶层建立。马来语成为学校里必修语言,系统的反歧视运动也对马来人有利。虽然这些措施也导致了许多不满,但是总的来说在这些偏向单方面的措施下一个只对某种族更有利的、一步一步迈向通化的社会产生了。
E. 关于马来西亚的历史书
《明史》
F. 马来联邦的马来联邦历史过程
1826年马来亚内陆正陷于封建割据的混乱状态,给英国提供了侵略的机会。
1874年英国殖民者和霹雳王室签订《邦咯条约》,把霹雳变成英国第一个保护邦。随后,英国殖民者又使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接受英国的“保护”。
1896年,英国殖民者把上述 4个邦组成马来联邦 。在马来联邦中实行所谓“间接管理”,以便和在海峡殖民地所实行的“直接管理”加以区别。联邦的首脑为最高专员,由海峡殖民地总督兼任,但实际上负责统治的是联邦的总驻扎官,他秉承总督的意旨处理联邦事务。
1909年设立马来联邦会议,由马来联邦最高专员兼任议长,各邦的法律均由联邦会议通过,然后交付各邦苏丹执行。各邦的最高行政机关为邦务会议,由各邦苏丹兼任主席。英国派驻在各邦的驻扎官为当然议员,负责征收捐税,决定立法措施等。事实上,在决定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时,苏丹是英国驻扎官和顾问手中顾从的工具。1927年,联邦会议改组,苏丹不再参加。1934年,苏丹权力有所恢复。
1948年,英国政府把马来联邦、马来属邦与原海峡殖民地中的槟榔屿和马六甲等11邦,合并为马来亚联合邦。
1896年马来联邦组成以后,马来半岛还有五邦没有加入,北部四邦: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仍为暹罗所控制,到1909年的英暹协定后才割让与英国;南部的柔佛仍为独立的土邦,到1914年正式接受英国保护。北部四邦和柔佛于是结合成为马来属邦(The Unfederated Malay States)。
G. 马来西亚建国历史
马来西亚的建国历史:
1959年6月3日,英属的新加坡被英国殖民政府授予自治地位,英属砂拉越和英属北婆罗洲也分别相继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
三者自治时期其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政府所掌管,但并未从法律上获得正式独立。
经多次争论对抗,马来半岛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终于于1963年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
(7)马来史pdf扩展阅读:
马来西亚坐落于东南亚地区,这个被国人亲切称为大马的东南亚国家,有着迷人榴莲香和垂延欲滴的各色美食,也有着无数岛屿、绝美风光的招摇诱惑。
是国人每逢寒暑期,春节假期等钦点旅行地。基于马来西亚坐落在重要策略的地理位置,从东方和西方国家的贸易路线中都能受惠。
其中西马位于马六甲海峡,就是全球船运航线中对经济效益和政治而言最为重要的地点。成为全球最大锡、树胶和油棕的生产商和出口商之一,也有能力进行经济转型。
从早年依赖原料和农业领域,转向成为相对具高科技和竞争力的国家。吉隆坡或巴生谷地区,被定义为马来西亚经济转型计划下的国家重点开发区。作为一国之都,吉隆坡成为马来西亚的商业中心,是许多大型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H. 马来人种的马来人的起源
马来人自何处来,历史学界尚无定论。但主要有二种说法,起源于马来群岛的爪哇岛或来自缅甸、云南。 马来群岛起源说的支持有J.Crawfurd, K.Himly, Sutan Takdir Alisjahbana和Gorys Keraf等。
以下是马来群岛起源说的论据
马来人和爪哇人在19世纪都有很高的文化。能达到这种成就只有不断发展的本土古老文化才能达到。以此说名马来人并非来自任何地方。而是土生土长。
K.Himly 不同意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认为二语相似只是表面印象,没有足够理据。通过比较语言学判定马来语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而柬埔寨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除了部分词汇发音表面相似但意义却不同之外,两者截然不同。
爪哇岛发现的梭罗猿人[6](马来文:Homo Soloinensis)和维杰人[7](马来文:Homo Wajakensis)化石表明马来人是马来群岛起源,可能马来人就是来自爪哇岛。
马来群岛各族的语言与中亚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异。
马来群岛起源论在世界范畴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缅滇起源说主要的支持者有R.H Geldern, J.H.C Kern, J.R Foster, J.R Logen, Slametmuljana 和Asmah Haji Omar等。
缅滇起源说的依据如下:
在马来群岛发现的古老斧头,与中亚的某些地区类似,说明有中亚居民移民马来群岛。(但移民只是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
马来族的风俗与阿萨姆人类似(阿萨姆人是印度与缅甸之间的地区的一个民族)。(事实上马来文化受南亚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是中古时期的事,但同时马来文化也影响着缅甸、孟-高棉的文化)
马来语与柬埔寨语相似(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比较语言学判定两者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而柬埔寨人又被认为来自于缅甸、云南、孟加拉等地,云南的一部分移民沿着湄公河南下到柬埔寨。
缅滇起源说并没有被广大人群所接受,马来西亚的中学历史课本中都介绍马来人起源于本土和移民的融合。依此学说,马来人的祖先分为本土系和移民系,而缅滇起源说只能证明移民的那部分。二批移民在不同年代从缅甸、云南等地迁移到马来群岛。这二批移民的祖先分别称为缅甸人及云南人,统称为混血马来人(马来文:Melayu Deutro),而本土的爪哇马来人被称为原始马来人(马来文:Melayu Proto〕。
原始马来人及混血马来人又合称南岛人(马来文:Indonesian[5]),二者的文化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南岛人其实是最后移入马来群岛的人群。之前迁入的有澳洲种人(英文:Australoid),尼利多人(英文:Negrito)和美拉尼西亚人(英文:Melanesoid)。
以下对二类马来人做出介绍:
原始马来人
根据出土文物,公元前2500年原始马来人就居住在马来群岛。他们有农耕技术。
混血马来人
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于马来群岛,他们多生活在海边,渔业发达。
I. 马来西亚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马六甲和新加坡旧从属于英属海峡殖民地 ( the Straits Settlements);
马来亚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
1881年,在英国商人向汶莱苏丹和苏禄苏丹把北婆罗洲北端的地方权益购买过来之后,正式成立英属北婆罗洲(1963加入联邦时改沙巴)。1884年,山打根被宣布为首府,迄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遭受盟军轰炸,荡然无存,然后首府才被迁移到目前的哥打基纳巴鲁。
沙巴1888年沦为英国保护地。
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1974.2.1,首都吉隆坡从雪兰莪州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