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敏感信息的加密区块链

敏感信息的加密区块链

发布时间:2022-05-10 20:38:17

1.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网络互助平台上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因此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四个技术创新:
第一个叫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第二个叫做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三个叫做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足够多的时候,这基本上不可能,从而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最后一个技术特点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中,虽然交易不像银行和证券行业那样频繁,但是对可信数据的依赖是有增无减。因此,笔者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从数据管理的角度切入,能够有效地帮助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分投保人风险管理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督。
投保人风险管理
在现在的保险经营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纠纷时有发生,要么是投保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骗保,要么是理赔的时候对于免责条款的认定发生分歧。而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投保人的个人信息缺乏一个真实可信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手段。
而随着诸如医疗信息数字化、个人征信体系等国家系统性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权威数据源出现,如果能够将这些数据引入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成为伴随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这上面的数据真实可信,无法篡改,实时同步,终身有效,对于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将带来莫大的益处。
第一,是将不同公司之间的数据打通,相互参考,从而及时发现重复投保、历史理赔等信息,及时发现高风险用户。以今年3月份4000万意外伤害险骗保为例,扬州的周某在十余家寿险公司投保,直到人工核保时才查出来。如果在区块链记录了他每一次投保信息,很快就可以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是将不同行业的数据引入区块链,可以提高核保、核赔的准确性和效率。举一个重疾险的例子,如果能在区块链上查询到投保人所有的就诊记录,甚至直系亲属的就诊记录,对于投保人当前的身体状况、患病史、家族病史就有了一手的资料,有效地杜绝带病投保。
保险公司风险监督
在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风险时有发生,监管机构只能采取事前审核或者事后约束的措施。但随着保险业务的前端日益开放,参与保险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元化,事中监督的需求日益凸显。而笔者看来,区块链技术正是进行事中监督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只要保险公司将日常运营流程搬到区块链上,并向监管机构开发一个记账节点(即使是一个只读的记账节点),监管机构就可以实时的观察到保险公司的全部业务动向。例如资金流向和投资构成、产品的承保和赔付数据、主要的人事和管理操作等,无需等到保险公司事后申报,从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和违规操作。
在此基础上,监管机构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的保险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或是发现潜在的保障需求和趋势,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保障。
目前国内有个首个区块链应用的网络互助平台同心互助,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的网络互助应用,能够最大化的保证资金、协议、信息的绝对安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带来了几大特点:
1、资金流向透明
所有资金流向明细都在区块链上记录,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所有监管单位、公众媒体、普通用户都随时可以查看和监督
2、规则执行高效
所有的资金划转按照公开的、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执行,一旦确定就能够精确无误的执行,任何人不能干预,无法人为挪用或干预,提升了规则执行效率
3、用户信息安全
所有的个人敏感信息都高度加密存储,除非用户授权,其他人无法查阅和窃取
4、服务永不宕机
跑在公有链上的网络互助不依赖于某一个中心服务器是否在线,可以保证提供的服务永不宕机

2. 什么是区块链加密算法

区块链加密算法(EncryptionAlgorithm)
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个函数,通过使用一个加密钥匙,将原来的明文文件或数据转化成一串不可读的密文代码。加密流程是不可逆的,只有持有对应的解密钥匙才能将该加密信息解密成可阅读的明文。加密使得私密数据可以在低风险的情况下,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并保护数据不被第三方窃取、阅读。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区块链的应用领域有数字货币、通证、金融、防伪溯源、隐私保护、供应链、娱乐等等,区块链、比特币的火爆,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对域名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3. 区块链运用到相互保险平台真的能安全

安全的,拿同心互助平台来说,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的网络互助应用,能够最大化的保证资金、协议、信息的绝对安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资金流向透明
所有资金流向明细都在区块链上记录,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所有监管单位、公众媒体、普通用户都随时可以查看和监督。
规则执行高效
所有的资金划转按照公开的、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执行,一旦确定就能够精确无误的执行,任何人不能干预,无法人为挪用或干预,提升了规则执行效率。
用户信息安全
所有的个人敏感信息都高度加密存储,除非用户授权,其他人无法查阅和窃取。
服务永不宕机
跑在公有链上的网络互助不依赖于某一个中心服务器是否在线,可以保证提供的服务永不宕机。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网络互助中去,最大限度保证用户敏感信息安全的同时,提升网络互助的透明度,增强互助者之间的信任,互助者和公司的信任,互助者和第三方组织的信任。

4. 区块链是个什么鬼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由节点参与的分布式账本系统,在它上面存储的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公开透明,在区块链上可以找到每一个账号在历史上任何一点所记录的信息及拥有的价值。区块链协议的特点为智能合约运行提供必要基础,合约可以按照既定条件自动执行和信任,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
区块链是大家参与、共同记账的系统,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可以参与记账,获得记账权的节点将交易写到账本中,同时发给系统内其他节点验证、记录,写入后数据不可篡改,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账本,任何人都可以查看账本中的数据。
区块链有什么真正用途呢,举个栗子来给你解释一哈:

区块链创业公司阿博茨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的同心互助,将开源代码和实际应用结合,实现了区块链技术与网络互助的深度匹配。决定同心互助具有三大特点:首先,所有资金流向是公开透明的,无法伪造和篡改,每个用户都可以行使监督的权利。其次,所有资金的划转只能按照公开的智能合约执行,无法人为挪用及干预。最后,每个用户的个人敏感信息都将高度加密,其他人无法查阅。区块链不可以被篡改,但是可以被关联,应用大数据可以提升区块链的运行效率,达到优化产品的目的。

5.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分享来源区视网:

“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其优势主要突出表现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须信任系统和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三个方面。”

一、区块链技术的含义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是一种使用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去维护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账本数据库的技术,它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需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实现一个统一的账本系统。区块是公共帐本,多点维护;链就是盖上时间戳(Timestamps),不可伪造。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注重安全和可信度胜过效率的一项技术。

目前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也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现在就是谁的系统谁来记账,各个银行的账本就是各个银行在记,支付宝的账本就是阿里在记。但现在区块链系统中,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记账。在一定时间段内如果有新的交易数据变化,系统中每个人都可以来进行记账,系统会评判这段时间内记账最快最好的人,将其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将这段时间内账本内容发给系统内所有的其他人进行备份。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一本完整的账本。

因此,这些数据就会变得非常安全。篡改者需要同时修改超过半数的系统节点数据才能真正的篡改数据。这种篡改的代价极高,导致几乎不可能。例如,比特币运行已经超过7年,全球无数的黑客尝试攻击比特币,但是至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交易错误,可以认为比特币区块链被证明是一个安全可靠的系统。因此可以认为,区块链技术就是一个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它将带来的是记账方式的革新。

二、区块链的技术优势

1、分布式去中心化

由于区块链中每个节点和矿工都必须遵循同一记账交易规则,而这个规则是基于密码算法而不是信用,同时每笔交易需要网络内其他用户的批准,所以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不需要一套第三方中介结构或信任机构背书。

而在目前,不管是传统的交易系统,还是第三方交易系统,都是基于中央账簿的体系中,中央账簿就扮演着信息保管员的角色,每笔交易需要第三方中介或者信任机构背书,这属于中心化的交易网络。

2、无须信任系统

区块链网络中,通过算法的自我约束,任何恶意欺骗系统的行为都会遭到其他节点的排斥和抑制,因此,区块链系统不依赖中央权威机构支撑和信用背书。

传统的信用背书网络系统中,参与人需要对于中央机构足够信任,随着参与网络人数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下降。和传统情况相反,区块链网络中,参与人不需要对任何人信任,但随着参与节点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反而增加,同时数据内容可以做到完全公开。

3、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

区块链采取单向哈希算法,同时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线形顺序推进,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任何试图入侵篡改区块链内数据信息的行为都很容易被追溯,导致被其他节点的排斥,从而可以限制相关不法行为。


6. 太希区块链是真的吗

01 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技术
1. P2P网络技术

实际上,在区块链出现之前,分布式的P2P对等网络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今天,我们无论是在互联网上下载电影还是视频,都需要依赖这种名为P2P(即点对点)的网络传输协议。

P2P网络是整个区块链的基础计算架构。在区块链分布式网络中,中央服务器的概念被弱化,即不再需要任何中心枢纽。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这些节点既能作为提供服务的服务器,也能作为发送请求的客户端。它们不再需要服务器的桥接就可以直接交换资源:从一个节点上发出的信息经过验证会被发送到周边相邻的节点,而每一个相邻节点又会将交易发送到其他的相邻节点,最终扩散到区块链网络中所有的节点上,从而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资源的直接分享与利用。

所以,P2P网络技术就是一个非常对等、非常高效的传输协议。成千上万个彼此相连的节点都处于对等的地位,并且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网络系统。正是由于P2P网络技术的这个特性,保障了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系统。

2. 加密技术

在加密技术方面,区块链使用的是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即加密一条信息实际上不是用单个密钥,而是用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它们可以保证在分布式网络中点对点信息传递的安全。

公钥是全网公开可见的,所有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公钥加密一段信息,生成一个哈希值,来保障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并保证信息传递双方在不用信任的网络上安全地传输密钥。

私钥是不公开的。信息拥有者要高度保护私钥的安全,因为被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只有拥有对应私钥的人才能解密。具体来说,这种非对称密钥的工作原理是,在区块链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发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签名、使用信息接收方的公钥对信息加密;信息接收方使用对方公钥验证信息发送方的身份、使用私钥对加密信息解密。公私钥加密与解密的成对出现保障了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邹均介绍,除了非对称加密算法之外,在密码学技术里,还有非对称的数字签名技术、保证数据唯一性的哈希技术、保护信息传递双方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技术和包括防攻击、身份认证、授权等在内的安全技术。基于密码学产生的安全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安全技术。

3.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这一术语是由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在1995年首次提出的。他给出的定义是: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制的。

7. 区块链应用于互助性质的平台,具体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的网络互助应用,能够最大化的保证资金、协议、信息的绝对安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1、资金流向透明
所有资金流向明细都在区块链上记录,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所有监管单位、公众媒体、普通用户都随时可以查看和监督。
2、规则执行高效
所有的资金划转按照公开的、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执行,一旦确定就能够精确无误的执行,任何人不能干预,无法人为挪用或干预,提升了规则执行效率。
3、用户信息安全
所有的个人敏感信息都高度加密存储,除非用户授权,其他人无法查阅和窃取。
4、服务永不宕机
跑在公有链上的网络互助不依赖于某一个中心服务器是否在线,可以保证提供的服务永不宕机。
目前国内首个区块链应用落地的网络互助平台同心互助会将区块链技术充分的应用到网络互助中去,最大限度保证用户敏感信息安全的同时,提升网络互助的透明度,增强互助者之间的信任,互助者和公司的信任,互助者和第三方组织的信任。

8. 区块链有哪些安全软肋

区块链有哪些安全软肋

区块链是比特币中的核心技术,在无法建立信任关系的互联网上,区块链技术依靠密码学和巧妙的分布式算法,无需借助任何第三方中心机构的介入,用数学的方法使参与者达成共识,保证交易记录的存在性、合约的有效性以及身份的不可抵赖性。

区块链技术常被人们提及的特性是去中心化、共识机制等,由区块链引申出来的虚拟数字货币是目前全球最火爆的项目之一,正在成就出新的一批亿万级富豪。像币安交易平台,成立短短几个月,就被国际知名机构评级市值达400亿美金,成为了最富有的一批数字货币创业先驱者。但是自从有数字货币交易所至今,交易所被攻击、资金被盗事件层出不穷,且部分数字货币交易所被黑客攻击损失惨重,甚至倒闭。

一、 令人震惊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被攻击事件

从最早的比特币,到后来的莱特币、以太币,目前已有几百种数字货币。随着价格的攀升,各种数字货币系统被攻击、数字货币被盗事件不断增加,被盗金额也是一路飙升。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令人震惊的数字货币被攻击、被盗事件。

2014年2月24日,当时世界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运营商Mt.Gox宣布其交易平台的85万个比特币已经被盗一空,承担着超过80%的比特币交易所的Mt.Gox由于无法弥补客户损失而申请破产保护。

经分析,原因大致为Mt.Gox存在单点故障结构这种严重的错误,被黑客用于发起DDoS攻击:

比特币提现环节的签名被黑客篡改并先于正常的请求进入比特币网络,结果伪造的请求可以提现成功,而正常的提现请求在交易平台中出现异常并显示为失败,此时黑客实际上已经拿到提现的比特币了,但是他继续在Mt.Gox平台请求重复提现,Mt.Gox在没有进行事务一致性校验(对账)的情况下,重复支付了等额的比特币,导致交易平台的比特币被窃取。

2016年8月4日,最大的美元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发布公告称,网站发现安全漏洞,导致近12万枚比特币被盗,总价值约为7500万美元。

2018年1月26日,日本的一家大型数字货币交易平台Coincheck系统遭遇黑客攻击,导致时价580亿日元、约合5.3亿美元的数字货币“新经币”被盗,这是史上最大的数字货币盗窃案。

2018年3月7日,世界第二大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被黑客攻击的消息让币圈彻夜难眠,黑客竟然玩起了经济学,买空卖空“炒币”割韭菜。根据币安公告,黑客的攻击过程包括:

1) 在长时间里,利用第三方钓鱼网站偷盗用户的账号登录信息。黑客通过使用Unicode字符冒充正规Binance网址域名里的部分字母对用户实施网页钓鱼攻击。

2) 黑客获得账号后,自动创建交易API,之后便静默潜伏。

3) 3月7日黑客通过盗取的API Key,利用买空卖空的方式,将VIA币值直接拉暴100多倍,比特币大跌10%,以全球总计1700万个比特币计算,比特币一夜丢了170亿美元。

二、黑客攻击为什么能屡屡得手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其火热行情让黑客们垂涎不已,被盗金额不断刷新纪录,盗窃事件的发生也引发了人们对数字货币安全的担忧,人们不禁要问:区块链技术安全吗?

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区块链系统除了其所属信息系统会面临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威胁及大规模DDoS攻击外,还将由于其特性而面临独有的安全挑战。

1. 算法实现安全

由于区块链大量应用了各种密码学技术,属于算法高度密集工程,在实现上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历史上有过此类先例,比如NSA对RSA算法实现埋入缺陷,使其能够轻松破解别人的加密信息。一旦爆发这种级别的漏洞,可以说构成区块链整个大厦的地基将不再安全,后果极其可怕。之前就发生过由于比特币随机数产生器出现问题所导致的比特币被盗事件,理论上,在签名过程中两次使用同一个随机数,就能推导出私钥。

2. 共识机制安全

当前的区块链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多种共识算法机制,最常见的有PoW、PoS、DPos。但这些共识机制是否能实现并保障真正的安全,需要更严格的证明和时间的考验。

3. 区块链使用安全

区块链技术一大特点就是不可逆、不可伪造,但前提是私钥是安全的。私钥是用户生成并保管的,理论上没有第三方参与。私钥一旦丢失,便无法对账户的资产做任何操作。一旦被黑客拿到,就能转移数字货币。

4. 系统设计安全

像Mt.Gox平台由于在业务设计上存在单点故障,所以其系统容易遭受DoS攻击。目前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而交易所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交易所,除了要防止技术盗窃外,还得管理好人,防止人为盗窃。

总体来说,从安全性分析的角度,区块链面临着算法实现、共识机制、使用及设计上挑战,同时黑客通过利用系统安全漏洞、业务设计缺陷也可达成攻击目的。目前,黑客攻击已经在对区块链系统安全性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

三、如何保证区块链的安全

为了保证区块链系统安全,建议参照NIST的网络安全框架,从战略层面、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的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构建识别、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5个核心组成部分,来感知、阻断区块链风险和威胁。

除此之外,根据区块链技术自身特点重点关注算法、共识机制、使用及设计上的安全。

针对算法实现安全性:一方面选择采用新的、本身经得起考验的密码技术,如国密公钥算法SM2等。另一方面对核心算法代码进行严格、完整测试的同时进行源码混淆,增加黑客逆向攻击的难度和成本。

针对共识算法安全性:PoW中使用防ASIC杂凑函数,使用更有效的共识算法和策略。

针对使用安全性:对私钥的生成、存储进行保护,敏感数据加密存储。

针对设计安全性:一方面要保证设计的功能尽量完善,如采用私钥白盒签名技术,防止病毒、木马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提取私钥;设计私钥泄露追踪功能,尽可能减少私钥泄露后的损失。另一方面,应对某些关键业务设计去中心化,防止单点故障攻击。

9. 区块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阅读全文

与敏感信息的加密区块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如何在服务器里设置货币 浏览:591
酷猫系统如何安装app 浏览:636
邮寄服务器是干什么用 浏览:159
解除电脑加密文件夹 浏览:358
androidcheckbox组 浏览:546
linux在线安装软件 浏览:823
如何设置手机安卓版 浏览:285
简历pdfword 浏览:123
锋云视频服务器网关设置 浏览:162
linux服务器如何查看网卡型号 浏览:142
加密相册误删了怎么恢复 浏览:380
安卓代练通怎么下载 浏览:518
知道域名如何查询服务器 浏览:907
方舟手游怎么才能进服务器 浏览:289
抖音算法自动爆音 浏览:24
linux修改网卡配置 浏览:913
云服务器和本地服务器数据 浏览:843
在家如何创业python 浏览:225
编译原理好课 浏览:718
python中实数的表示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