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新闻传播学辞典pdf

新闻传播学辞典pdf

发布时间:2022-05-13 10:02:34

㈠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学校领导

院长;张俊德教授
张骏德现任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原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新闻学、实用传播学、广播电视学。
1964年7月于复旦大学新闻系(5年制)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新闻系采访写作教研室主任、广播电视新闻系主任、教育部文科重点科研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上海市考试院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新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定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学术理事等。
主持与参与过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8个,出版教材与学术专着《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原理与技法》、《新闻写作创新与技巧》、《报纸评论》、《摄影基础知识与技能》、《新闻心理学》、《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国新闻改革论》、《新闻报道改革与创新》等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教材《当代广播电视学》获1997年上海市教委优秀教材奖;专着《中国新闻改革论》获200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着作奖(上海市政府奖);论文《试论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论广播电视业的法制化管理》分获1997年、1999年“中国新闻奖(论文)”二等奖。
副院长、党总支书记陆佩耀
陆佩耀现任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党总支书记。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 历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长、基础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等。曾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新闻系主任:高东教授
新闻系主任
高东,新闻学专业主任,男,笔名阿东,主任编辑,副教授。1958年12月10日出生,江苏无锡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历任《新民晚报》记者、编辑、评论员,《新民晚报》驻美国记者,《新民晚报》美国版主编;洛杉矶华文报纸《中国乡情报》总编辑;《上海家庭报》总编辑助理兼编辑部主任;消费日报《完全生活周刊》主编;《IT时报》副总编辑。1995年作为中国记者代表出席大阪亚太记者论坛并发表演讲;受上海市委宣传部委托,执编《新闻工作者必读》;出版专着《报纸创办实务》、《阿东新闻评论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05年7月至今,任上海建桥学院文化传播系新闻专业主任,主讲《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等课程。教学博客“高东的新闻教学课堂” 获2009年上海市师德建设优秀项目提名奖
副院长、传播系主任 卢宁教授
卢宁,现任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传播系主任。2001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出站。研究方向为新闻史与传播学。发表文章十余篇,出版专着一部。
新闻系副主任 阿娜教授
阿娜,蒙古族,现任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副系主任、副教授。国际型、双师型教师的代表,不仅在国内外接受过新闻教育,而且曾在海内外从事记者工作。从教以来,主要从事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教学与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教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秘书系主任:冯修文教授
冯修文1971生,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会员。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涉外文秘基础英语、剑桥商务英语(BEC)、基础翻译等教学。2004年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08年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获得院教学一等奖,三次获得院“工作积极分子”称号。主编《文秘英语实训》等6部实用专业英语教材,参编的《商务函电》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在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承担市部级课题3项,其中一项为上海市语委“十一五”重点课题。 现任新闻传播学院秘书系主任。
传播学学科带头人钱晓文博士、教授
钱晓文,传播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从事传媒研究与教学工作十余年,主要涉及传媒经济、网络传播、新闻史等领域,已在全国学术期刊包括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出版学术专着《当代传媒经营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参与编撰《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上海新闻志》等,主持相关课题若干个。近年来多次获得上海建桥学院教学优秀奖,钱晓文负责的《媒介管理》课程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
传播学知名教授:王晶红教授
王晶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新闻传播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文化产业学。
教学与相关学科实践经历:2000年到2003年就职于辽宁电视台任中级记者职务,2006年到2008年执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曾获得荣誉:2003年作为第一主创人员摄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人鸟之战》,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社教专题类三等奖;同一作品,获得2002年辽宁省广播电视学会新闻专题节目二等奖。
广告学知名教授:颜志刚教授
颜志刚,1948年10月生。原复旦大学教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事教学32年。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广告专业主任。2008年退休后任建桥学院专职教师和建桥学院原文化传播系(现新闻传播学院)应用传播教研室主任。1990年曾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新闻系”与“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研修新闻学1年,1995曾赴日本“电通”研修广告学半年。开设的课程有《新闻摄影》、《广告摄影》、《摄影专题》、《摄影技艺》和《摄影基础》等。已出版《摄影技艺教程》、《数码摄影教程》、《摄影网络辞典》等专着8本。编写了《辞海》(2000年版)中的全部摄影类条目。其中,《摄影技艺教程》荣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㈡ 权威的新闻传播方面的英语词典,英文百科辞典有什么啊,最好能讲一下那些英文词的起源或最早使用的情况的词

比较权威的有牛津、朗文
在词的辨析等方面,朗文比较好一些。而在词的搭配用法上,牛津更好一些。当然,最简单的区别是朗文是美国的,牛津是英国的。

㈢ 求国外的传播学好的书籍的简介

1、凡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1988)
2、费斯克:《理解流行文化》(1989)

3、奥利弗巴瑞特-波德、克里斯纽波德(合编):《研究媒介的途径》(1995)

4、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1992)

5、 班纳迪克安德森:《想象的社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扩散之回想》(1991)

6、荷伯特甘斯:《决定什么是新闻:对于CBS晚间新闻、NBC每夜新闻、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的研究》(1980)

7、 拓德吉特林:《打开黄金时段》(1994)

8、 格拉斯苟大学媒介研究小组:《获取资讯:新闻、真理、与权力》(1993)

9、 彼德戈丁:《媒介的政治经济学》(1997)

10、贤托阿岩伽、当那德金德:《事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公众舆论》(1987)

11、塔码李伯思、伊莱休·卡茨:《意义的外销:对于〈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1993)

12、索尼亚莉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1990)

13、约翰麦克马内斯:《市场导向新闻学:公民应否警觉?》(1994)

14、保罗玛萨瑞斯:《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1997)

15、约史华玛雅维茨:《失去的空间感:电子媒介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1985)

16、莫利:《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1992)

17、迪姆欧苏勒文等(合编):《传播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1994)

18、埃夫瑞特罗杰斯:《创新的扩散》(1995)

19、麦克尔刹德荪:《广告,艰难的说服及对于美国社会疑虑丛生之影响》(1986)

20、盖塔克曼:《制作新闻:对于现实构筑的研究》(1978)

21、约瑟辅特若:《媒介产业:新闻与娱乐之生产》(1984)

22、戴维沃萨德:《传播的生态:控制的文化形式》(1995)

23、雷蒙德:《文化社会学》(1981)

24、雷蒙德:《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语汇》(1981)

25、赛佛林:<传播理论>郭镇之译本

26、德弗勒、鲍尔-洛基奇着:《大众传播学诸论》

27、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本

28、小约翰:《传播理论》

29、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

30、麦奎尔:《传播学导论》

31、巴格迪坎着:《传播媒介的垄断》

32、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

33、切特罗姆着:《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

34、英尼斯:《帝国与传播》

35、英尼斯:《传播的偏向》

36、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

37、彼德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38、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

39、利贝斯、卡欧:《意义的输出》

40、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请关注近期由华厦出版社出版的、由黄旦主持的传播·文化·社会译丛。)

41、霍尔:《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良荣主编的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42、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同上,个人认为此丛书唯这两本较好)

㈣ 求《新闻传播学辞典》陈曼丽版 pdf

5,市内排名第1(21),综合类排名第3(67);

3、中国传媒大学,市内排名17(48),艺体类排名第1(42);

4、武汉大学,也无妨、暨南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38(478),省内排名第3(23),综合类排名第15(67):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0(478),省内排名第2(22),杂志社传播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复旦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武汉大学

4中国传媒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云南大学

4上海大学

5浙江大学

6厦门大学

7河北大学

8安徽大学

9南京师范大学

10四川大学

Tips,底子厚:

1,文法类排名1(53);

2、复旦大学,感觉很累,不过要是喜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2(478),市内排名3(48),综合类排名第7(67):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14(478):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4(478),偏重实践。新闻传播学不精,不建议去学,学新闻学以后就业就是记者;
新闻学主要是人大比较好,中传也不错

㈤ 新闻传播学硕士论文 国际传播主体探析

整体上看,学者们有关国际传播主体的界定或描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家主体说国外有学者认为:“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内有学者认为:“在通过大众媒介的国际传播活动中,国家政府组织是主要的信息发出者之一。……国家借助传播媒介,利用信息维护和谋求本国利益;国家借助传播媒介实施其国际战略”。第二类是多元主体说国外有学者认为:“国际传播是一个调查和研究个人、群体、政府(利用)技术(如何)传递价值观、观念、意见和信息的领域,是一个关于在不同国家和文化间促进或阻止信息交流的机构组织的研究领域”。国内有学者认为:“国际传播主要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即国际媒体)并以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主体的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国际信息传播及过程”;“国际传播是指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不同文化体系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指个人、团体、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转移信息及数据”。第三类是无主体表述这类界定侧重于对国际传播现象的描述。例如国外有学者认为:“国际传播的简单定义是超越各国国界的传播,即在各民族、各国家之间进行的传播”。我国于1992年出版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国际传播的界定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尤指以其他国家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可通过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形式进行,但以大众传播为主”。国内不少学者因袭这一说法。应当说,以上界定,特别是前两种界定中关于国际传播主体的描述——无论是国家主体说还是多元主体说,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国际传播某一发展阶段内在特征的反映。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国际传播主体,二者均缺乏历史的、动态的考察分析。我们知道,国际传播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的,也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由于传播技术手段的限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国际传播的主导者是国家,是代表国家行使管理职能的各国政府。www.bfblw.com/article.asp?ID=33562 职称论文网 各国政府不但通过大众传媒(特别是大众传媒中专门用于对外传播的部分)向外传播信息,还承担着国际传播控制者与管理者的职责,即大众传播中所谓“把关人”的职责。它决定本国是否加入和如何加入国际传播过程,采取什么样的信息接收方式,怎样建立自己的国际传播系统,在哪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是否与国际网络端口连接、开放本国的信息市场等等;它还要代表国家就国际传播中涉及到的相互关系问题签订国际协议,并代表国家在国际性的公约组织中发表意见,体现国家的意志。而这些都是国家以外的其他组织机构和个人难以做到的。当然,即便是在传统媒体时期,也有通过海底电缆或国际通信卫星进行私人传播的情形,比如跨国公司为了使公司本部与国外制造厂或销售点取得联系,租用卫星转发器;一些国家的使馆也通过卫星与其祖国保持联系。但这只是小范围、小规模的传播行为,相对于国家主体而言,它们只是处于依附地位。因此,在传统媒体主导传播过程的情况下,国际传播就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在此传播中,“国家政府组织是主要的信息发出者之一”。互联网的出现,使国际传播中的传受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此之前,信息传播基本上是单方面的权利与行为(互动机制比较弱),传播者可以通过媒体将信息传给众多的接收者,接收者却不能以同样的途径将信息反向传回(这种沙漏式的传播模式为把关人实施把关传播控制提供了必要条件)。互联网将千家万户连接起来,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摆脱相对封闭的区域性的信息环境,进入开放的、无疆界的信息空间。在这个信息空间里,人们不仅可以自主性地寻找和接收信息,作为信息传播客体而存在,同时也可以主动发布信息,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中的一员。网络传播带来的传受关系的变化,使国际传播形态发生了相应变化,其结果是,国家(政府)不再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与个人也摆脱了依附地位,成为了传播主体。这就使国际传播主体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一元走向多元。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在网络传播时代,多元传播主体形成以后,政府作为国际传播控制者的身份仍然没有改变。

㈥ 新闻传播学辞典和新闻传播学大辞典哪个好

传播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复旦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武汉大学

4中国传媒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云南大学

4上海大学

5浙江大学

6厦门大学

7河北大学

8安徽大学

9南京师范大学

10四川大学

Tips: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2(478),市内排名3(48),文法类排名1(53);

2、复旦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4(478),市内排名第1(21),综合类排名第3(67);

3、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14(478),市内排名17(48),艺体类排名第1(42);

4、武汉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0(478),省内排名第2(22),综合类排名第7(67);

5、暨南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38(478),省内排名第3(23),综合类排名第15(67);
新闻学主要是人大比较好,底子厚,中传也不错,偏重实践。新闻传播学不精,不建议去学,学新闻学以后就业就是记者,杂志社,感觉很累,不过要是喜欢,也无妨。

阅读全文

与新闻传播学辞典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酷猫系统如何安装app 浏览:635
邮寄服务器是干什么用 浏览:159
解除电脑加密文件夹 浏览:358
androidcheckbox组 浏览:546
linux在线安装软件 浏览:823
如何设置手机安卓版 浏览:285
简历pdfword 浏览:123
锋云视频服务器网关设置 浏览:162
linux服务器如何查看网卡型号 浏览:142
加密相册误删了怎么恢复 浏览:380
安卓代练通怎么下载 浏览:518
知道域名如何查询服务器 浏览:906
方舟手游怎么才能进服务器 浏览:289
抖音算法自动爆音 浏览:24
linux修改网卡配置 浏览:913
云服务器和本地服务器数据 浏览:843
在家如何创业python 浏览:225
编译原理好课 浏览:718
python中实数的表示 浏览:372
php下载中文名文件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