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其原理就是: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mi yao)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
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
② 论述题: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1、对称加密算法
优点: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缺点:密码数量太多,难以管理
2、非对称加密算法
优点:安全且密码数量少
缺点:速度较慢
③ 什么是对称加密什么是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举个例子来简要说明一下对称加密的工作过程。甲和乙是一对生意搭档,他们住在不同的城市。由于生意上的需要,他们经常会相互之间邮寄重要的货物。为了保证货物的安全,他们商定制作一个保险盒,将物品放入其中。他们打造了两把相同的钥匙分别保管,以便在收到包裹时用这个钥匙打开保险盒,以及在邮寄货物前用这把钥匙锁上保险盒。
上面是一个将重要资源安全传递到目的地的传统方式,只要甲乙小心保管好钥匙,那么就算有人得到保险盒,也无法打开。这个思想被用到了现代计算机通信的信息加密中。在对称加密中,数据发送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接收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非对称加密:美国学者Dime和Henman为解决信息公开传送和密钥管理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密钥交换协议,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讯双方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
内容转载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我删除
④ 简述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对称密钥密码:对称密钥加密又称私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用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它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 适合于对大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
非对称密钥密码:非对称密钥加密又称公钥密钥加密。它需要使用一对密钥 来分别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即公开密钥,另一 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即私用密钥。信息发送者用公开密钥去 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用密钥去解密。公钥机制灵活,但加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
⑤ 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工作原理分别是什么并说明各自的优缺点
对于加密,基本上不存在一个完全不可以被破解的加密算法,因为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完全可以用穷举法来进行试探,如果说一个加密算法是牢固的,一般就是指在现有的计算条件下,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够穷举成功(比如100年)。一、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密码的保护,很容易造成文件的泄密,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一般来说,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被动攻击指的是从传输信道上或者从磁盘介质上非法获取了信息,造成了信息的泄密。主动攻击则要严重的多,不但获取了信息,而且还有可能对信息进行删除,篡改,危害后果及其严重。 二、对称加密基于密钥的算法通常分为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公钥算法)。对成加密算法就是加密用的密钥和解密用的密钥是相等的。比如着名的恺撒密码,其加密原理就是所有的字母向后移动三位,那么3就是这个算法的密钥,向右循环移位就是加密的算法。那么解密的密钥也是3,解密算法就是向左循环移动3位。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算法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加密速度快,但是对称加密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密钥,如果密钥丢失,那么整个加密就完全不起作用了。比较着名的对称加密算法就是DES,其分组长度位64位,实际的密钥长度为56位,还有8位的校验码。DES算法由于其密钥较短,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使其使用穷举法进行破解成为可能。三、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核心就是加密密钥不等于解密密钥,且无法从任意一个密钥推导出另一个密钥,这样就大大加强了信息保护的力度,而且基于密钥对的原理很容易的实现数字签名和电子信封。比较典型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是RSA算法,它的数学原理是大素数的分解,密钥是成对出现的,一个为公钥,一个是私钥。公钥是公开的,可以用私钥去解公钥加密过的信息,也可以用公钥去解私钥加密过的信息。比如A向B发送信息,由于B的公钥是公开的,那么A用B的公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发送出去,因为只有B有对应的私钥,所以信息只能为B所读取。牢固的RSA算法需要其密钥长度为1024位,加解密的速度比较慢是它的弱点。另外一种比较典型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是ECC算法,基于的数学原理是椭圆曲线离散对数系统,这种算法的标准我国尚未确定,但是其只需要192 bit 就可以实现牢固的加密。所以,应该是优于RSA算法的。优越性:ECC > RSA > DES
⑥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
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密钥都是一样的。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和解密密钥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算法也是不同的。
l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在对称加密算法中,使用的密钥只有一个,发收信双方都使用这个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就要求解密方事先必须知道加密密钥。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此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惟一钥匙,这会使得发收信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密钥管理成为用户的负担。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在计算机专网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idea和aes。
传统的des由于只有56位的密钥,因此已经不适应当今分布式开放网络对数据加密安全性的要求。1997年rsa数据安全公司发起了一项“des挑战赛”的活动,志愿者四次分别用四个月、41天、56个小时和22个小时破解了其用56位密钥des算法加密的密文。即des加密算法在计算机速度提升后的今天被认为是不安全的。
aes是美国联邦政府采用的商业及政府数据加密标准,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里代替des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aes提供128位密钥,因此,128位aes的加密强度是56位des加密强度的1021倍还多。假设可以制造一部可以在1秒内破解des密码的机器,那么使用这台机器破解一个128位aes密码需要大约149亿万年的时间。(更深一步比较而言,宇宙一般被认为存在了还不到200亿年)因此可以预计,美国国家标准局倡导的aes即将作为新标准取代des。
l
不对称加密算法
不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加密明文时采用公钥加密,解密密文时使用私钥才能完成,而且发信方(加密者)知道收信方的公钥,只有收信方(解密者)才是唯一知道自己私钥的人。不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如果发信方想发送只有收信方才能解读的加密信息,发信方必须首先知道收信方的公钥,然后利用收信方的公钥来加密原文;收信方收到加密密文后,使用自己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显然,采用不对称加密算法,收发信双方在通信之前,收信方必须将自己早已随机生成的公钥送给发信方,而自己保留私钥。由于不对称算法拥有两个密钥,因而特别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加密。广泛应用的不对称加密算法有rsa算法和美国国家标准局提出的dsa。以不对称加密算法为基础的加密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⑦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密码算法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最重要的的区别就是加密算法的不同: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是同一个秘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这两个秘钥是公开密钥(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简称私钥)。
综上所述,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区别关键是加密密钥的不同。
⑧ 现在密码传输中的对称、非对称加密,即对称和非对称密钥指是怎么运行使用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加密和解密的方法是使用同一个密钥(或者一组可以互相推出的密钥)的算法就是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⑨ 什么是对称密码和非对密码,分析这两种密码体系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对称密码
1、定义: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2、特点: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
3、应用领域:由于其速度快,对称性加密通常在消息发送方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
二、非对密码
1、定义:非对称密码指的是非对称密码体制中使用的密码。
2、特点:
(1)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并且难以互推 。
(2)是有一个密钥是公开的 ,即公钥 ,而另一个密钥是保密的 ,即私钥。
3、应用领域:很好的解决了密钥的分发和管理的问题 ,并且它还能够实现数字签名。
(9)阐述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扩展阅读
对称加密算法特征
1、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同一个密钥;
2、加密解密的速度比较快,适合数据比较长时的使用;
3、密钥传输的过程不安全,且容易被破解,密钥管理也比较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