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初试科目及参考书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1德语(自命题)
③302数学二
④801化工原理或802物理化学或805生物化学或810高分子化学和物理或811硅酸盐物理化学(含实验)或812材料科学基础
参考书目:
《材料概论》(第二版) 周达飞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材料研究方法》 王培铭 许乾慰 科学出版社 2008
教材在研 途宝能找到
B. 求翻译大神帮忙,《材料概论》段落英译汉,急!!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者更多微观的或者宏观的成分系统地组合而成,它们之间因为有不同的状态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界面,彼此互不相溶。
复合材料的工程价值在于两种或者更多种明显不同组分的性能,它们在独立状态下或者很出众、或者在其他形态下很重要。很多材料属于这种类别,因此对所有这些复合材料的讨论远远超出了本书的范畴,本 章中仅仅讨论一些关键的应用于工程上的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有纤维增强塑料、混凝土、沥青、木材、和几种混杂类型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工程设计上应用事例参见图5.1。
C. 求电子材料导论一书的电子版
我也想要!如果你弄到了可不可以给我一份?
D. 求暨南大学考研材料学复试用书《材料概论》的出版社与作者
主要参考书目:
1.
胡壮麟主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三版)
2.
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第三版)
5.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第三版)
参考书目主要有以上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E. 怎么写一篇关于材料概论的论文
土木工程有下述四个基本属性。 综合性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例如,就土木工程所建造的工程设施所具有的使用功能而言,有的供生息居住之用,以至作为“入土为安”的坟墓;有的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有的用于陆海空交通运输;有的用于水利事业;有的作为信息传输的工具;有的作为能源传输的手段等等。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综合运用各种物质条件,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土木工程已发展出许多分支,如房屋工程、铁路工程、道路工程、飞机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特种工程结构、给水和排水工程、城市供热供燃气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其中有些分支,例如水利工程,由于自身工程对象的不断增多以及专门科学技术的发展,业已从土木工程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但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土木工程的共性。 社会性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洫,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许多着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着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是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建筑材料(钢材、水泥)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机械和能源技术以及设计理论的进展,都为土木工程提供了材料和技术上的保证。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性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技术上、经济上和建筑艺术上的统一性 人们力求最经济地建造一项工程设施,用以满足使用者的预定需要,其中包括审美要求。而一项工程的经济性又是和各项技术活动密切相关的。工程的经济性首先表现在工程选址、总体规划上,其次表现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工程建设的总投资,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期间的维修费用等,都是衡量工程经济性的重要方面。这些技术问题联系密切,需要综合考虑。 符合功能要求的土木工程设施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首先是通过总体布局、本身的体形、各部分的尺寸比例、线条、色彩、明暗阴影与周围环境,包括它同自然景物的协调和谐表现出来的;其次是通过附加于工程设施的局部装饰反映出来的。工程设施的造型和装饰还能够表现出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时代风格。一个成功的、优美的工程设施,能够为周围的景物、城镇的容貌增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反之,会使环境受到破坏。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建造工程设施的物质基础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借助于这些物质条件,经济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种荷载的工程设施,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F. 华东理工材料考研
首先,我不是学长,我还在本科阶段。其次我也不是华理的,以后也不打算考研。
如果你觉得可以相信我就看以下内容:
一四章是挺重要的,但不代表其他的章节不重要,第一章的主要是晶格结构,第二章是纯金属的结晶,第三章是二元合金相图和合金的凝固,这些都是基础,第四章就开始讲铁碳相图,这是很重要的,一般相图所有的点、线都要背下来,并且理解静态以及动态的意义。第六章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第七章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第八章钢的回火转变及合金时效、第九章钢的热处理工艺这些都挺重要的,尤其考研考的很多内容是很细的,如果想考试游刃有余,热处理手段、作用、金属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性能的变化,这些之间的关系都得很清楚。有的时候不能满足于背会书,要经常串联起来想想,比如如何得到粒状珠光体,方法有那些,对于的原理又是什么?
如果非得说不是很重要的,第五章三元合金相图太过复杂,不会考的很深,什么是成分三角形、具有特定意义的两条直线、三元相图的直线法则和杠杆定律……这些概念清楚就好了。超塑性这一节和调幅分解的部分,相比你也注意到了,一般是不要求的。
重中之重我认为是金属的合金相图(尤其是铁碳相图)、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变规律,这也是比较难的。
最后祝楼主好好发挥,考出好成绩
G. 求《材料科学导论》冯瑞版的电子版
http://wenku..com/view/cf848a73f242336c1eb95ea8.html
H. 简述材料发展的概况试述新材料发现的特点有哪些
这个算是大概的介绍吧。
对材料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各类材料,特别是新材料的相关知识,对于拓展其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科学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本教材正是为满足上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12章,第1章为材料概论,简要介绍了材料的特征和分类,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知识,材料的发展简史,阐述了新材料的基本特点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技推动作用,同时还简要介绍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和基本要素。其余11章分别从概念、性能特点、应用和发展等方面分类介绍了高性能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电性材料、磁性材料、光学功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智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材料概论》具有内容新颖,涵盖面广,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等特点。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非材料专业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的参考教材,还适合从事与材料相关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生产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网上的资料,望采纳。
I. 求翻译大神帮忙翻译一下,《材料概论》段落英译汉,急!!
在美国被用于强化塑料材料的合成纤维主要有三种类型:玻璃,芳纶和碳纤维。玻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增强纤维,且成本最低的。芳纶,碳纤维具有高强度和低密度的特点,所以尽管其成本较高,仍被应用于众多领域中,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
玻璃纤维被用于增强塑料矩阵,以形成结构复合材料和模塑化合物。玻璃纤维塑料复合材料具有以下良好特性:高强度重量比;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良好的耐热,耐寒,防潮,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易于制造和相对较低的成本。
用于生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最重要玻璃类型是E(电气)和S(高强度)玻璃。
E玻璃是连续纤维中最常用的玻璃。 E玻璃,基本上就是一种石灰铝硼硅玻璃,钠和钾的含量为零或较低。E玻璃的基本成分是52至56%的二氧化硅,12%至16%的氧化铝,16至25%的氧化钙,和8%至13%的氧化硼。 在初始条件下,E玻璃具有约500千磅/平方英寸的(平均分GPA3.44)抗拉强度和10.5微星(72.3 GPa)的弹性模量。
J. 材料科学导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