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英国史休谟pdf

英国史休谟pdf

发布时间:2022-05-30 16:12:57

Ⅰ 哪位大神有《休谟经济论文集》电子书百度云资源

休谟经济论文集.pdf

链接:https://pan..com/s/1qVDfwozcgkXcRGqNXR6q4w

提取码:wtzi

Ⅱ 《人性论》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性论》([英] 休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0tb3

书名:人性论

作者:[英] 休谟

译者:关文运

豆瓣评分:9.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16-10

页数:779

内容简介: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最重要的哲学着作。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彻底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讨论知性,第二卷讨论情感,第三卷讨论道德。

作者简介: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出生于爱丁堡,与约翰•洛克及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其特点在于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如“知识来源于印象而非理性”,认为没有事实可由先验(a priori)方法被证明。休谟的主要着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

关文运(1904—1973),着名西方哲学翻译家。

Ⅲ 休谟介绍

休谟(1711~1776.8.25)

Hume,David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生平和着作 1711年5月7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11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着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 ,继续哲学着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着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休谟的主要着作有《人性论》 、《道德和政治论说文集》、《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对话录》、《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6卷)等。

哲学思想 休谟生活在英国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结束到产业革命开始的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时,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它继续维持同贵族的联盟以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与此同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要求对这个联盟内部的关系作有利于本阶级的调整,并继续反对封建复辟势力。这时,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和保守性交织在一起。作为这个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谟,贯彻经验论观点,提出了以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怀疑论为特色的哲学体系。

休谟在概述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指出,全部哲学可以区分为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两大部分,而科学的哲学研究法是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自从F.培根以来,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经运用这种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学的体系。但是,在精神哲学方面,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休谟给自己提出任务:应用实验推理的方法,直接剖析人性本身,以便建立一个精神哲学的体系。而作为这个体系的基础的“人性”本身,他认为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理智和情感。他对“理智”的研究是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论述,对“情感”的研究是关于社会伦理和政治问题的考察,对宗教问题的探讨同理智原理和情感原理都有联系。休谟的精神哲学体系,大致包括认识论学说、社会伦理、政治学说以及宗教哲学学说等几个部分。

在哲学上,他首倡近代不可知论,对感觉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怀疑态度,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知觉分印象和观念两类,但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认为因果联系只是由于印象出现先后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在伦理观上,主张功利主义,认为快乐和利益是一致的。他还用其经验论、怀疑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论述了有关上帝观念和宗教问题。

其他思想 在经济学方面,他是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代表,是反对重商主义的。他关于国际贸易的学说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社会历史观点以人性论为基础,把对财富、享乐和权力的追求看作是人的本性,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人性是一致的和不变的;历史的作用就在于发现有关人性的普遍原理,提供经验教训。所着《自凯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国史》是一部政治史,但此书在附录和一些章节中对各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精神文化作了分门别类的记述。他是把历史研究范围扩大到社会和文明方面的近代西方史学家之一。休谟政治思想保守,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同情查理一世。在书中,他还严厉抨击长期议会和O.克伦威尔,歌颂“光荣革命”,说它开辟了英国宪法的新纪元,使英国人得以享受人类前所未有的最完备的自由制度。

历史地位和影响 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休谟和I.康德一样,在哲学的发展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休谟的怀疑论为19世纪英国非宗教的哲学思想提供了理论。休谟的不可知论观点为实证主义者、马赫主义者和新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Ⅳ 休谟的生平介绍

(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着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着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着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大卫·休姆(后来改名为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儒略历)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Ninewells)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他在1734年将名字从休姆改为休谟,因为英国人很难以苏格兰的方是正确念出休姆这个名字。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当我的家人想象我正在阅读屋埃特和维尼阿斯(两位当时着名的法学家)时,我实际上却是在阅读西塞罗和维吉尔的着作。”休谟对于大学里的教授都不抱好感,他曾在1735年告诉一名朋友说:“你根本不能从教授身上学到任何东西,那些东西在书里都有了。”

在十八岁时休谟的哲学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使他得以让自己彻底面对这个“全新的思考领域”,也使他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休谟并没有说明这个重大突破为何,但一般推测很可能是他在因果上的理论—亦即我们对于世上因果关系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在那个时代,一个贫穷的苏格兰人能选择的生涯途径相当少,休谟面对的是成为家庭教师或是成为商人的职员这两个选项,他最后选择了后者。1734年,在于布里斯托经商数个月之后,休谟前往了法国安茹的拉弗莱舍(La Flèche)旅游,在那里休谟经常与来自Prytanée军事学校的耶稣会学生进行哲学讨论,勒奈·笛卡尔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那里定居的四年中休谟替自己订下了生涯计划,决心要“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以应付我那有限的财产,以此确保我的独立自主性,并且不用考虑任何除了增进我的文学天分以外的事物。”在法国定居时休谟也完成了《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一书,当时他年仅26岁。虽然现代的学者们大多将《人性论》一书视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一本着作、也是哲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着作之一,此书刚出版时并没有获得多少重视。休谟在记载到当时自己缺乏大众重视时这样写道:“媒体对这本书的反应是一片死寂,甚至连对那些狂热的读者群都没有半点交代。不过我本来就养成乐观而开朗的个性,很快就从这样的挫折里站了起来,并继续在乡下努力的进行研究。”他继续写下了《人性论摘要》一书,但没有写出自己的名字,他试着缩短并精简他之前的冗长着作以吸引更多读者,但即使经过这样的努力,他依然没有成功使《人性论》一书重获重视。

撰写《人性论》的艰辛过程使得年轻的休谟近乎精神错乱,为了回复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谟决定暂时返回平凡生活。

在1744年出版《道德和政治论文集》(Essays Moral and Political)一书后,休谟申请担任爱丁堡大学的“伦理学和精神哲学”系所的教授,但被大学拒绝。在1745年詹姆斯党叛变的时期中,休谟成为当时被官方形容为“疯子”的安那代尔侯爵(1720-1792)的家庭教师,这份工作只维持了一年左右便结束。不过,也是在这段时间,休谟开始撰写他的历史巨作《大不列颠史》(The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一书,这本书的写作持续了15年,写成时已超过了一百万字,最后从1754至1762年间分成六册发行。在这段期间休谟参加了由詹姆斯·伯尼特(James Burnett)创办的教规门讲会(Canongate Theatre),借此也认识了其他许多当时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家。从1748年开始他担任了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长达三年,同时一边撰写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然而和前几本书一样,这本书在当时出版时也没有获得重视。

这时休谟遭到教会指控为异端,休谟的一名年轻朋友以教士身份挺身替他辩护,主张休谟身为无神论者是属于教会管辖的范围之外。尽管后来休谟被判无罪,格拉斯哥大学仍然拒绝了休谟担任哲学教授的申请,这可能也是因为另一名正大力批评休谟形而上学的哲学家Thomas Reid刻意阻挠所造成的。依据休谟的自传,要直到他在1752年回到爱丁堡后“爱丁堡大学才让我成为他们的图书馆馆长,担任这个职位只能获得很少的薪水,但却让我有机会接触一个这样庞大的图书馆。”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使休谟得以继续他在《大不列颠史》上的研究。

休谟最终以一个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闻名,他庞大的《大不列颠史》一书叙述了从撒克逊王国到光荣革命的历史,这本书一出版便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里休谟将政治体制下的人民形塑为一种文化习俗的产物,这些人传统上倾向于服从既有的政府,只有在面对无法确定的情况时才会寻求改变。从这个观点来看,只有宗教的差异才能使人偏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开始关注政治的事务。

休谟早期写下的论文“论迷信与宗教”就已经立下了几乎所有他之后有关宗教历史的着作根基。在休谟那个年代,想批评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必须抱持谨慎的态度,举例而言仅在休谟出生的15年前,一名18岁的大学生Thomas Aikenhead只因为评论基督教是“胡说八道”便被教会起诉,最后还被定罪以亵渎罪名处以绞刑。因此休谟也是只以转弯抹角的方式表达他的理论,大多是以虚构的角色在对话录中呈现。休谟一直没有承认自己是《人性论》一书的作者,直到1776年他去世的那年为止。他的论文《论自杀》和《论灵魂不朽》、以及他的《自然宗教对话录》(Dialogues concerning Natural Religion)一书都是在他死后才出版(分别在1778和1779年出版),这些着作也都没有注明休谟或是出版商的名子。休谟为了掩藏自己作者身份而做出的这些安排也使得今天学者们对于休谟究竟是自然神论者或是无神论者仍有极大的争议。不管如何,在当时有关休谟是无神论者的谣言的确使得休谟求职时四处碰壁和受阻。

休谟曾向朋友提及有一次他在偶然间被“转化”为基督徒的过程:当他前往监督自己新居建筑工地的途中跨过爱丁堡市中心一片刚干枯的湖泊时,他不小心滑入了泥沼中,由于身型肥胖而爬不出来被困在了那里。这时一些卖鱼妇人刚好路过,看到了休谟的窘境,但她们很快便认出他是那位知名的无神论者,于是拒绝救援他,直到休谟答应要成为一名基督徒、并且被迫在泥沼中朗读主祷文和信经之后,这些壮硕的卖鱼妇才将他拉起。休谟事后向朋友开玩笑道这些卖鱼妇是“他所遇过最聪明的神学家了”。

从1763年至1765年间休谟担任巴黎的哈特福伯爵的秘书,在那里他受到了伏尔泰的钦佩并且被捧为巴黎社交圈的名人。同时他也认识了让·雅各·卢梭,两人最初成为要好的朋友,但最后因理念不合而分散。休谟这样描写他的巴黎生活道:“我真的时常想回归爱丁堡那平凡而粗糙的扑克牌俱乐部…以矫正并缓和这段时间以来那么多的感官刺激。”在1768年休谟回到爱丁堡定居。到了1770年左右,随着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夸赞是休谟让他从“教条式的噩梦”中觉醒,休谟的哲学着作开始获得大众的注意,也是在那之后他才获得了他一辈子都没有获得的声誉。

詹姆士·包斯威尔在休谟去世的前一周拜访了他,休谟向包斯威尔透露他这时的确开始相信了那些之前被他视为“最不合理的迷信”—亦即人在死后还会有来生的理论。休谟替自己写的墓志铭是:“生于1711,死于[……]—空白部分就让后代子孙来填上吧。”休谟在1776年去世后被埋葬在他生前所安排的“简单的罗马式墓地”,地点位在爱丁堡卡尔顿山丘(Calton Hill)的东侧,俯瞰山坡下他位于城内的老家。

Ⅳ 休谟写的《英国史》值得一读吗

【答案】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说明世界不可被认识,是不可知论。故本题选C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世界上先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AB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考点:不可知论。点评:不可知论知识点虽为小知识点,但在高考中却是个易考点,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本题难度适中。

Ⅵ 《道德原则研究》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道德原则研究》([英国] 大卫·休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bq5l

书名:道德原则研究

作者:[英国] 大卫·休谟

译者:曾晓平

豆瓣评分:8.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01-2

页数:204

内容简介:《道德哲学研究》明确地讨论了伦理学的主要问题,以清晰、严谨的形式进行了道德分析。休谟认为,道德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道德赞美和道德遣责赖以存在的一般原则;善或恶之所以得到赞许或遣责,部分是由于人的同情,部分是由于其社会效用;效用说明了仁爱、正直、友谊、诚实之类美德的价值。作者主张一切人类行为源于自私的理论是错误的;凡有价值的东西,或是由于有效用,或是因为它适意。

Ⅶ 《英国史Ⅱ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英国史Ⅱ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大卫·休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wcmt

书名:英国史Ⅰ罗马-不列颠到金雀花王朝

作者:大卫·休谟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份:2012-01

页数:413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英国的历史,从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约克王朝罗马3个维度去讲诉这个国家土地的历史。

Ⅷ 《休谟经济论文选》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休谟经济论文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b1Y5l1l_SIN3f1sYK3bT0g

提取码: 4ucj

书名:休谟经济论文选

译者:陈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1984年10月1版1印7900册

页数:174

内容简介:

大卫·休谟(1711—1776),西方着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休谟在本书中提出了着名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是商品和劳动的代表,是决定价格的手段;商品价格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决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成比例的上涨。休谟的经济理论是反重商主义的,它适应了十八世纪中叶资产阶级的要求。书中还论述了商品、利息、赋税、国际贸易、人口等问题。

作者简介:

休谟(1711~1776) Hume,David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Ⅸ 大卫休谟英国史6

我也和你一样买了1卷和2卷,他最后是有提到过有6卷。但是在书一开始的自传里,没有提到3卷到6卷,但是存在。1,2,3,4,5卷都有出版过。但是当时休谟所处的年代是18世纪的斯图亚特王朝,当时对这本书反响并不好,所以貌似没有出版第6卷。

Ⅹ 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和休谟的英国史那本更有趣

普洛科皮乌斯即普罗科比,
这个人生活在拜占庭帝国最强盛的时代,
和着名的查士丁尼大帝以及名将贝利撒留同时代,
他的战争史是自希罗多德的《希波战争史》后西方古典史学中兴的作品,
主要讲述了拜占庭和波斯和哥特的战争,同时还详细讲述了周边的文化风貌历史地理事件等;
八卷的《战争史》和两卷的《秘史》,合起来看就能对当时的帝国全貌和历史人物的性格有了解;
(强烈推荐看秘史,因为普罗科比本人在秘史中对战争史中的人进行了抨击)

而大卫休谟的英国史,更多是在论述英国政体的演进和变化;
大卫休谟本人更多的也是一个哲学家,他的《人性论》才是其代表作;
他的《英国史》重点是对英国政治体系的讨论,这和当时英国政治格局是分不开的;
而其对之前的历史描述很少,例如罗马时代便着墨很少;

如果你说更有趣的话
推荐普罗科比的《战争史》和《秘史》
而如果有更强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精神
就去看《英国史》

阅读全文

与英国史休谟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团的服务器是什么 浏览:357
axure原型设计精髓pdf 浏览:376
svox文件夹有用吗 浏览:506
怎样才可以给软件添加密钥 浏览:587
光纤通信原理pdf 浏览:207
c需要用什么编译器 浏览:702
python设置断点调试 浏览:313
pc手柄怎么连接安卓 浏览:33
dll解压不成功 浏览:343
连接地址服务器失败是什么 浏览:399
台达dvp14ss2编程电缆 浏览:133
单片机开发板设置技巧 浏览:343
阿里云服务器怎么配置git 浏览:414
androidcameraid 浏览:430
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原理 浏览:791
vt编辑编制编译 浏览:807
抖音优质创作者推荐程序员 浏览:75
摄像机多控神器让拍摄轻松解压 浏览:422
杭州的服务器地址 浏览:277
全医药学大词典pdf 浏览: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