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信息安全加密机制

信息安全加密机制

发布时间:2022-06-03 21:29:04

A. 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是_

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是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广泛的还是在电子商务和VPN上的应用,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加密技术包括两个元素:算法和密钥。算法是将普通的文本(或者可以理解的信息)与一串数字(密钥)的结合,产生不可理解的密文的步骤,密钥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一种算法。在安全保密中,可通过适当的密钥加密技术和管理机制来保证网络的信息通讯安全。

密钥加密技术的密码体制分为对称密钥体制和非对称密钥体制两种。相应地,对数据加密的技术分为两类,即对称加密(私人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加密(公开密钥加密)。

对称加密以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为典型代表,非对称加密通常以RSA(Rivest Shamir Adleman)算法为代表。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而非对称加密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可以公开而解密密钥需要保密。

(1)信息安全加密机制扩展阅读:

加密技术应用

在常规的邮政系统中,寄信人用信封隐藏其内容,这就是最基本的保密技术,而在电子商务中,有形的信封就不再成为其代表性的选择。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就必须实现该信息对除特定收信人以外的任何人都是不可读取的。而为了保证共享设计规范的贸易伙伴的信息安全性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隐藏信息,而隐藏信息的最有效手段便是加密。

保密通信,计算机密钥,防复制软盘等都属于信息加密技术。通信过程中的加密主要是采用密码,在数字通信中可利用计算机采用加密法,改变负载信息的数码结构。计算机信息保护则以软件加密为主。

B. 什么是安全机制常用的信息安全机制有哪些

加密,认证,授权,协商等
常用的TLS, IPsec

C. 信息安全的加密方式是什么

加密方式有很多种的 根据具体情况和资料,双方的情况而定的

D. 网络安全机制包括些什么

网络安全机制包括接入管理、安全监视和安全恢复三个方面。

接入管理主要处理好身份管理和接入控制,以控制信息资源的使用;安全监视主要功能有安全报警设置以及检查跟踪;安全恢复主要是及时恢复因网络故障而丢失的信息。

接入或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一组机制控制不同级别的主体对目标资源的不同授权访问,在对主体认证之后实施网络资源的安全管理使用。



网络安全的类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E. 信息安全保密通信的加密技术

传统的密码体制主要有用于话音加密的序列密码 体制和用于计算机数据加密的分组密码体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发信者和接收者必须掌握相同的密角钥,而且 要绝对保密、经常更换。这样,密钥的产生、存储、分发等工作给军事通信带来了很大麻烦。有鉴于此,70年代 中期,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新思想:每个用户都有一对密钥,一个叫公开密钥,用于加密 ;另一个叫秘密密钥,用于解密,由用户保管。它的重要依据是要从公开密钥推出秘密密钥是十分困难的。美国 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军拥有四大保密机系列:话音保密机系列、数据保密机系列、电报保密机系列, 以及文电、传真、图象保密机系列,几乎全面覆盖了所有军事通信保密领域。在国际数据网方面,美军采用一 种的保密装置,包含端端全程加密设备、密钥分配中心和访部控制中心,还有一种称为“增强型多级网关”的 保密网关,含有多级安全保密控制机制并且有密文处理能力,可将国防数据网、三军联合战术网,以及军用散射 电台、军用卫星通信设备等互通起来,构成多媒体、多频段、全方位、立体覆盖的多级安全保密通信网。

F. 网络安全技术机制主要有哪些

建议楼主去非黑客论坛看看 里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有三种网络安全机制。 概述:
随着TCP/IP协议群在互联网上的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风险问题的急剧增加。为了保护国家公众信息网以及企业内联网和外联网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要大力发展基于信息网络的安全技术。

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目标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连通性和自由性,用户在享受各类共有信息资源的同事,也存在着自己的秘密信息可能被侵犯或被恶意破坏的危险。信息安全的目标就是保护有可能被侵犯或破坏的机密信息不被外界非法操作者的控制。具体要达到: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等目标。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的基础上,于1989年制定了在OSI环境下解决网络安全的规则:安全体系结构。它扩充了基本参考模型,加入了安全问题的各个方面,为开放系统的安全通信提供了一种概念性、功能性及一致性的途径。OSI安全体系包含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在各层次间进行的安全机制有:

1、加密机制

衡量一个加密技术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解密过程的难度,而这取决于密钥的长度和算法。

1)对称密钥加密体制对称密钥加密技术使用相同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发送者和接收者用相同的密钥。对称密钥加密技术的典型算法是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密钥长度为56bit,其加密算法是公开的,其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优点是:加密处理简单,加密解密速度快。缺点是:密钥管理困难。

2)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非对称密钥加密系统,又称公钥和私钥系统。其特点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1)非对称加密系统的关键是寻找对应的公钥和私钥,并运用某种数学方法使得加密过程成为一个不可逆过程,即用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用与该公钥配对的私钥才能解密;反之亦然。

(2)非对称密钥加密的典型算法是RSA。RSA算法的理论基础是数论的欧拉定律,其安全性是基于大数分解的困难性。

优点:(1)解决了密钥管理问题,通过特有的密钥发放体制,使得当用户数大幅度增加时,密钥也不会向外扩散;(2)由于密钥已事先分配,不需要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密钥,安全性大大提高;(3)具有很高的加密强度。

缺点:加密、解密的速度较慢。

2、安全认证机制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保证商务、交易及支付活动的真实可靠,需要有一种机制来验证活动中各方的真实身份。安全认证是维持电子商务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它涉及到安全管理、加密处理、PKI及认证管理等重要问题。目前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应用。采用国际通用的PKI技术、X.509证书标准和X.500信息发布标准等技术标准可以安全发放证书,进行安全认证。当然,认证机制还需要法律法规支持。安全认证需要的法律问题包括信用立法、电子签名法、电子交易法、认证管理法律等。

1)数字摘要

数字摘要采用单向Hash函数对信息进行某种变换运算得到固定长度的摘要,并在传输信息时将之加入文件一同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文件后,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变换运算得到另一个摘要;然后将自己运算得到的摘要与发送过来的摘要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可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2)数字信封

数字信封用加密技术来保证只有特定的收信人才能阅读信的内容。具体方法是:信息发送方采用对称密钥来加密信息,然后再用接收方的公钥来加密此对称密钥(这部分称为数字信封),再将它和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先用相应的私钥打开数字信封,得到对称密钥,然后使用对称密钥再解开信息。

3)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指发送方以电子形式签名一个消息或文件,表示签名人对该消息或文件的内容负有责任。数字签名综合使用了数字摘要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在保证数据完整性的同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4)数字时间戳

数字时间戳服务(DTS)是提供电子文件发表时间认证的网络安全服务。它由专门的机构(DTS)提供。

5)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Digital ID)含有证书持有者的有关信息,是在网络上证明证书持有者身份的数字标识,它由权威的认证中心(CA)颁发。CA是一个专门验证交易各方身份的权威机构,它向涉及交易的实体颁发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由CA做了数字签名,任何第三方都无法修改证书内容。交易各方通过出示自己的数字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在电子商务中,数字证书主要有客户证书、商家证书两种。客户证书用于证明电子商务活动中客户端的身份,一般安装在客户浏览器上。商家证书签发给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商家,一般安装在商家的服务器中,用于向客户证明商家的合法身份。

3、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各种安全策略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下面我们分述几种常见的访问控制策略。

1)入网访问控制

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以及用户入网时间和入网地点。

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可分为三个步骤: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只有通过各道关卡,该用户才能顺利入网。

对用户名和口令进行验证是防止非法访问的首道防线。用户登录时,首先输入用户名和口令,服务器将验证所输入的用户名是否合法。如果验证合法,才继续验证输入的口令,否则,用户将被拒之网络之外。用户口令是用户入网的关键所在。为保证口令的安全性,口令不能显示在显示屏上,口令长度应不少于6个字符,口令字符最好是数字、字母和其他字符的混合,用户口令必须经过加密,加密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有:基于单向函数的口令加密,基于测试模式的口令加密,基于公钥加密方案的口令加密,基于平方剩余的口令加密,基于多项式共享的口令加密,基于数字签名方案的口令加密等。用户还可采用一次性用户口令,也可用便携式验证器(如智能卡)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2)网络的权限控制

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我们可以根据访问权限将用户分为以下几类:(1)特殊用户(即系统管理员);(2)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分配操作权限;(3)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的安全控制与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可以用一个访问控制表来描述。

3)目录级安全控制

网络应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用户在月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用户还可进一步指定对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一般有八种:系统管理员权限(Supervisor)、读权限(Read)、写权限(Write)、创建权限(Create)、删除权限(Erase)、修改权限(MOdify)、文件查找权限(FileScan)、存取控制权限(AccessControl)。用户对文件或目标的有效权限取决于以下二个因素:用户的受托者指派、用户所在组的受托者指派、继承权限屏蔽取消的用户权限。一个网络系统管理员应当为用户指定适当的访问权限,这些访问权限控制着用户对服务器的访问。八种访问权限的有效组合可以让用户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用户对服务器资源的访问,从而加强了网络和服务器的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将日益成为工业、农业和国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交换手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策略,对于保障网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G. 网络信息安全古典加密算法都有哪些

常用密钥算法
密钥算法用来对敏感数据、摘要、签名等信息进行加密,常用的密钥算法包括: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RC2和RC4: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DES快;
RSA:由RSA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快的长度也是可变的;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DSS(数字签名标准);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目前AES标准的一个实现是 Rijndael算法;
BLOWFISH:它使用变长的密钥,长度可达448位,运行速度很快;
其它算法:如ElGamal、Deffie-Hellman、新型椭圆曲线算法ECC等。

常见加密算法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速度较快,适用于加密大量数据的场合;
3des(triple
des):是基于des,对一块数据用三个不同的密钥进行三次加密,强度更高;
rc2和
rc4:用变长密钥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比
des
快;
idea(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国际数据加密算法:使用
128
位密钥提供非常强的安全性;
rsa:由
rsa
公司发明,是一个支持变长密钥的公共密钥算法,需要加密的文件块的长度也是可变的;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数字签名算法,是一种标准的
dss(数字签名标准);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是下一代的加密算法标准,速度快,安全级别高,目前
aes
标准的一个实现是
rijndael
算法;
blowfish,它使用变长的密钥,长度可达448位,运行速度很快;
其它算法,如elgamal、deffie-hellman、新型椭圆曲线算法ecc等。
比如说,md5,你在一些比较正式而严格的网站下的东西一般都会有md5值给出,如安全焦点的软件工具,每个都有md5。

H. 加密方式有几种

加密方式的种类:

1、MD5

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密码散列函数,可以产生出一个128位(16字节)的散列值(hash value),用于确保信息传输完整一致。MD5由美国密码学家罗纳德·李维斯特(Ronald Linn Rivest)设计,于1992年公开,用以取代MD4算法。这套算法的程序在 RFC 1321 标准中被加以规范。

2、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

3、非对称加密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

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8)信息安全加密机制扩展阅读

非对称加密工作过程

1、乙方生成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并将公钥向其它方公开。

2、得到该公钥的甲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乙方。

3、乙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私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乙方只能用其专用密钥(私钥)解密由对应的公钥加密后的信息。

在传输过程中,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传输的密文,并得到了乙的公钥,也无法破解密文,因为只有乙的私钥才能解密密文。

同样,如果乙要回复加密信息给甲,那么需要甲先公布甲的公钥给乙用于加密,甲自己保存甲的私钥用于解密。

阅读全文

与信息安全加密机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应用被加密但不知道密码 浏览:584
百度云黑马android 浏览:773
java格式化long 浏览:893
汽车如何加密文档 浏览:625
公司理财第9版pdf 浏览:524
微信个人表情在文件夹 浏览:833
加密狗密码监控 浏览:437
重载发生在编译时 浏览:417
怎么用app买东西 浏览:532
ug后处理多坐标宏命令 浏览:34
性教育pdf 浏览:863
解释方式编译方式名词解释 浏览:851
wrf编译出现module 浏览:616
插入算法最基础代码 浏览:27
powermill和ug编程 浏览:843
vf命令按钮 浏览:283
涂鸦王国app怎么 浏览:37
oppo如何关闭加密应用震动 浏览:802
直接拍PDF 浏览:580
服务器有一个自动分配的ip地址吗 浏览: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