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互联网医疗pdf

互联网医疗pdf

发布时间:2022-06-09 10:32:22

‘壹’ 《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樊学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pxw8

书名: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

作者:樊学鸿

豆瓣评分:6.7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4

页数:214

内容简介:

《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是一本用现代人看得懂的语言解读中医经典理论的书。

1.假定“气是水分子”,并以此假设为核心,重新从物理学角度诠释气和阴阳、五行、经络脏腑、情志内伤、五运六气的关系。

2.论述营气、卫气在毛细血管层次相伴而行的解剖结构,从热力学角度解析疾病症状在经络营卫层次的表现,并落实到中医诊断和治疗。

3.将疾病症状分为三个类别,“气量的多少”“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将中医八纲辨证,表达为可感知的物理维度,并解析针灸、用药在这三个类别症状上的作用原理。

4.将方书之祖《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解析为六经气化的诊断治疗方法,落实到六气和人体解剖的六经模块,使普通人可判断、可设计药物和针灸的治疗路线。

作者简介:

樊学鸿:独立中医研究机构负责人,北京市源本中医研究院院长。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专业,历经制药企业、医学互联网、医学市场服务创业等十几年营销、管理工作以后,师法清黄元御及上古医学,潜心钻研多年,致力于振兴中医,为现代人的健康做出贡献。

金藓: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研究生学历。经过多年的中医科研和临床实践后,加入源本中医研究院,潜心研究黄元御及上古医学,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原创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人提供更加有效、低廉、安全的治疗方案。

‘贰’ 使用Pdf 证书签名的文档都有哪些类呢

通过互联网发布的PDF文档可以使用PDF文档签名证书进行身份签名或确认签名,签名后的文档则可以向用户证实PDF文档签署人的真实身份,签署人的真实身份是通过权威的第三方进行审核并确认,同时也保护了PDF文档在传输的过程中没有被非法篡改,从而使得签名后的PDF文档可以安全可靠的用于企业之间电子文档交换和电子合同签署。

GlobalSign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提供全球可信的SSL、SSL证书、SSL数字证书、 域名型DVSSL证书、企业型OVSSL证书、增强型EVSSL证书、防范钓鱼网站、防黑客攻击、代码签名证书、服务器证书、微软代码签名认证、Symbian代码签名证书、数字签名证书、中文数字证书、PDF签名证书等服务

‘叁’ 求本草纲目,电子版,求百度云资源

我有本草纲目pdf书籍,要红包才给。具体网络#私R信你了。

‘肆’ 《科技之巅3》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科技之巅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IB_dI1dHWwptfvOR6AaIrQ

密码:3fxj

书名:科技之巅3
作者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豆瓣评分:6.3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7
内容介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公布“10大全球突破性技术”,即TR10(Technology Review 10),并预测其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这些技术代表了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引领面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许多技术已经走向市场,主导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 本书梳理了2009 ~2018年的100项突破性技术,按照技术特点划分为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硬件与算法、模式创新、云与数据、机器人、能源、材料、生物医疗、基因等领域,邀请国内外权威技术专家、投资人对一些领域技术的特点、产业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进行点评,给出前瞻性的投资、科研指导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本书还分析了那些曾经辉煌、后来没落并逐渐消失的技术背后的原因和问题,通过对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剖析,开拓读者视野,并对读者预判新技术、新产业的未来走势提供指导建议。
作者介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于1899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刊,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力广泛的技术商业类杂志,其内容覆盖广泛,涉及互联网、通信、计算机技术、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和商务科技几大领域。

‘伍’ 合作医疗电子版怎么弄

医保电子凭证是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是基于医保基础信息库为全体参保人员生成的医保身份识别电子介质。其通过实名、实人认证技术,采用加密算法形成电子标识,具备安全可靠、认证唯一等特点。参保人可通过电子凭证享受各类在线医疗保障服务,包括医保业务办理、医保就诊等。一是方便快捷。医保电子凭证不依托实体卡,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经由国家医保局认证授权的第三方渠道激活使用,十分方便。
二是应用丰富。医保电子凭证广泛应用于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支付等医保各业务场景,一张电子凭证,可以办理所有的医保业务。
三是全国通用。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以凭证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可以说“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四是安全可靠。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实名和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动态二维码展示,确保了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在安全性上,医保电子凭证通过实名、实人认证,采用国产加密算法,数据加密传输,动态二维码展示,确保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使用安全。它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生成,标准全国统一,跨区域互认,参保人可依此在全国办理有关医保业务,堪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1]219年11月24日,全国医保电子凭证发布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医保电子凭证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即日起在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山东、广东7个省(市)的部分城市将陆续开通使用。这意味着今后全国参保人可以“看病不带卡,只用医保码”。[1]
219年12月起,广州试点推行医保电子凭证。
截至22年1月中旬,已有12万参保人使用,累计完成医保个账支付1万余笔。1月21日,从广州市医保局获悉,目前广州已有4余家定点医院、2多家定点药店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扫码支付服务。
22年3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连夜指导武汉市医疗保障局,在微医互联网总医院火速上线国家医保电子凭证。武汉医保电子凭证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成为湖北省首个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的互联网医院。[3]
22年3月,济南医保电子凭证“扫码付”定点药店可视地图上线,参保人可直观看到自己周边有哪些药店可以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济南市可使用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的药店达到13余家,全市有113万人次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累计支付超过19万笔。[4]

‘陆’ 谁知道在哪里能下载到《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pdf

这本赵老师的《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对互联网的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我分享个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的最高心法:
互联网思维(2007-05-07 23:55:26)转载▼作者:张荣寰
从全生态存在学的角度看:互联网思维是民主、开放、平等、全生态的思维模式。
1、全生态世界观
全生态是一原的存在。全生态是各部分生态之间全能关联的统一整体;全生态是各部分生态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全生态是各部分生态之间全逻辑关联的统一整体,统称全生态世界观,也称为全生态宇宙观、全生态人格观。全生态是时空的网络延伸;全生态是物质的能量延伸;全生态是生命的精神延伸。宇宙是一家、世界是一家、人类是一家;所有宗教是一家、所有民族是一家、所有文化是一家。
2、全生原理
数即本原,大是多样,网出价值,自在即时;
易有大象,天人合一,甦生得道,爱智成全。
3、范式(成全范式)
万物皆可以互联,人皆可以成全,互联成全生态。
以此成全科学范式思想引发出自然观、科学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是科学范式的更替和革命,依据全生全生精神和全生态互联网思维孕育出的大数据技术及其大数据在线模式将彻底击溃混杂学的误区,因为大数据确认的不是简单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即全体数据的消息关系。
4、名称
互联网是激发全生态大数据价值的信息载体。
5、互联网总论
互联网以设备通信存在,
互联网以协议控制信息,
互联网以网络地址转换,
互、联、网与全、生、态为合一的信息载体;
互、联、网与全、生、态为对称的对象。
6、认识论
全是本原,全是始基,真理即全。
万物皆可以互联,人皆可以成全,互联成全生态。
网状思维是全生态思维的肖像,
网状思维是全生态思维的样本。
网状思维的实践使互联网成为一种公用的信息载体,
而互联网的产生,
则让互、联、网思维得以集中爆发。
7、大数据在线模式
全是本原,全是始基,真理即全。万物皆可以互联,人皆可以成全,互联成全生态。人学真理化、人格德行化、网络数据化所引领的复杂性科学将兴起,逐步向全科学迈进,因为全生态世界观不断重塑人类世界的全意识,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表征为数据,或者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全体数据即全消息,样本是全体的肖像。网状思维,直接成为全思维的样本。互联网可以联接全生态各部分生态之间全能关联;互联网可以联接全生态各部分生态之间全息关联;互联网可以联接全生态部分生态之间全逻辑关联,统称互联网大数据在线模式。
8、定义
互联网是激发全生态中大数据价值的信息载体。
9、阶段
有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无限互联网),全生态互联网。
10、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民主、开放、平等,全生态。
说明互联网是激发全生态大数据价值的信息载体。
互联网具有契约精神,
可以分四个部分描述:
互联网思维是互动思维:“互”即“互动”,互动的本质是民主;
互联网思维是联接思维:“联”即“联接”,联接的本质是开放。
互联网思维是网络思维:“网”即“网络”,网络的本质是平等。
互联网思维是全生态思维的样本,“全”即“全生”,全生的本质是全生态;
11、互动思维
互动思维:“互”即“互动”,互动的本质是民主。首先是人与信息的互动。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让人们更方便的获得信息;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则让人们更精准的获得信息这是有线互联网。随着人与人的手机端互动功能的提升,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让人们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有趋势出现的大微博服务、大微信的社交网络,则让人们的交流变得随时随地,这是移动互联网。
12、联接思维
联接思维:“联”即“联接”,联接的本质是开放。最早的互联网,以桌上的个人电脑为主要媒介,通过有线网络进行联接,这叫有线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经以人们手上的智能手机为主要媒介,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联接,这叫移动互联网。就像今天到处是各种各样的电器一样,未来遍布我们周围的将是各种各样的网器。以它们为媒介,人们通过极其发达的无线网络进行联接,这叫大数据互联网;未来网上生态的系统建立,倍增地集合资源,人网合一叫全生态互联网。
13、网络思维:“网”即“网络”,网络的本质是平等。信息如同电力,我们需要用电脑硬盘或者自备服务器,来存储“信息”再形成集合资源的“信息中心”,这些信息存储在“云端”,通过网络传输,而被人们自由使用。这就叫“云计算”。遍布的“网器”结合强大的“云端“,人们就可以更容易掌握更充分的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这叫“大数据”。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如生活、生态、产业、政治、经济、科技、金融等信息集合在不同的互联网生态中,如产生互联网生活、互联网金融等,这叫信息生态互联网。人和“网器”,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云产业”、“信息生态”就构成了全生态互联网。
14、全生态思维:“全”即“全生态”,全生态的本质是价值。全大数据是全生态世界观的数据化描述,大数据在线模式是在全消、全息中所蕴含的复杂性中全面反映对象的当下状况。在从“太字节”(2120)开始定义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为时尚早,4年后数据量到达“太字节”(240)基本可以探入大数据的门槛,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1TB=1012bt,1PB=1015bt),现实版的大数据将有四个特点:即“4V”:[6] 第一,Volume(大量),即数据数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1TB=1012bt,1PB=1015bt);第二,Variety(多样),即数据类型繁多。除了标准化的结构化编码数据之外,还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非结构化或无结构数据。第三,Value(价值),即商业价值高,但价值密度低。在数据的海洋中不断寻找,才能掏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被形象地称为“沙里淘金”。第四,Velocity(高速),即处理速度快,实时在线。各种数据基本上实时、在线,并能够进行快速的处理、传送和存储,以便全面反映对象的当下状况。大数据在线模式也将会从云存在向人云合一发展,成为创性和服务的泉源和活水。基于人全生精神、全生态思维、全网络思维、全数据模式的苏醒,未来4到10年互联网思维逐步成为前沿的思维理念和工具;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生活;互联网政治;全生态世界观逐步被众人所接受;女性的领导力将得到新的的提升;出现联接大数据的人端口;诸如生活类、政治类、商务类应用将会被重建;移动端即时沟通社区出现;移动端的按需服务将会变得流行;智能家具网络化;部分产业网络化;攻击家庭的黑客逐渐增多;逐步进入数据医疗时代;信用卡走向唯一化并成为新的应用平台,人体生命科学产生突破性成果,云产业帮助人获得爆发式知识和生活情趣,保险业迎来颠覆点。全生态是互联网思维的第四大本质。
15、全生精神,时不我待。
民主、开放、平等,全生态价值就是互联网思维的四大本质。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寻找完全价值范式就是:万物皆可以互联,人皆可以成全,互联成全生态。

‘柒’ 《跨界2十大行业互联网+转型红利》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跨界2》(腾讯科技频道)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w9ZiYZ9CmCrw-Ztg0EUipg

提取码: 9ifs

书名:跨界2

作者:腾讯科技频道

豆瓣评分:5.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9-1

页数:216

内容简介:

历时半年调研,针对不同行业的消费者反馈,呈现真实客观的消费痛点和用户画像。邀请多位行业内专家参与众创,覆盖农业、工业、民生政务、教育、医疗、餐饮、生活服务、房地产、交通、金融等十大领域,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互联网+行动指南,帮助大家找到行业的痛点和机会窗口,为你开启“转型红利时代”。

没有颠覆、没有焦虑,不需要恐慌。很多行业规律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被颠覆的,互联网企业不可能将所有传统企业打败,而一个武装了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可能更胜于武装了传统行业某些元素的互联网企业。你需要的只是快速学习,看“企鹅智酷”丛书吧。

作者简介:

腾讯科技频道

中国门户网站腾讯网旗下专注报道TMT的频道,在科技领域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其聚拢了LinkedIn创始人Reid Hoffman、Facebook COO Sheryl Sandberg、前《连线》主编Chris Anderson、苹果联合创始人Stephen Wozniak等一批国际知名科技行业人士,在第一时间关注一线创业者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腾讯科技依靠优秀的采编团队,致力于以大财经视野解读IT产业资讯,并成为国内首批进入“解释性报道”领域的新闻媒体。腾讯科技倾力打造的《企鹅智酷》《TMT解码》《科技不怕问》《战略档案》等原创栏目,无缝作用于用户决策的各个阶段,充分满足用户需求。通过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官方微信和微博矩阵、RSS订阅等渠道,腾讯科技频道7×24小时面向数千万用户提供新鲜的科技资讯,在互联网、IT、通信及科学探索行业新闻领域中占尽先机。

企鹅智酷是腾讯科技旗下从事互联网产业趋势研究、案例与数据分析的专业机构。拥有《智酷调查》、《智酷分析》和《智酷档案》三档原创子栏目,以及“企鹅智酷开放平台”这一中国科技商业领域的智慧汇聚平台。企鹅智酷依托腾讯公司海量用户基础和大数据优势,不断优化分析模型和判断力,紧扣热点趋势,提供具备大数据支撑和专业洞察力的行业研究报告产品。目前累计发布30份重磅商业研究报告,数百篇深度分析调研,报告影响力触达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多个层面,在政府和企业管理者中享有优质的口碑和公信力。

‘捌’ 《互联网医疗大变局》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互联网医疗大变局》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YMN3ALKsjeP2C_9t0H1NQ

?pwd=bk68 提取码:bk68

简介:一本中美互联网医疗领域背后不同推动力的比较书籍,为读者解读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内在困境,分析互联网医疗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玖’ 《精力管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互联网+时代顺势腾飞的关键》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精力管理》([美] 吉姆·洛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KQh-X44MFzcp7LqPjlbu-Q

提取码:nl1r

书名:精力管理

作者:[美] 吉姆·洛尔

译者:高向文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5-8-1

页数:240

内容简介:

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精力没管好!传统的时间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节奏,实现个人质的提升,关键是精力管理。

每一天的时间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我们可用的精力的储备和质量却可以改变。认识到这一事实就会让你拥有颠覆生活方式的力量。

遵循书中的理念和步骤,你的生活会出现如下变化:轻松调动四种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驾驭劳逸结合的生命脉动节奏;和精英运动员一样系统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高度精确、积极的精力管理习惯。

作者简介:

吉姆·洛尔(Jim Loehr)

全球着名心理学家,其革命性的精力管理训练系统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认可。在洛尔博士30多年的研究中,他始终相信个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性格的力量,并指出性格同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精力管理训练塑造的。

洛尔博士曾同来自体育、医疗、法律、商业等领域的顶尖人物合作,帮助他们突破瓶颈,获得更持久的高效表现,个人与组织客户包括宝洁公司、雅诗兰黛、FBI人质营救小组、网球冠军吉姆•考瑞尔以及奥运会速滑冠军丹•詹森等。他还是美国心理协会、美国体能协会、应用运动心理学协会等专业组织的正式会员。

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

精力项目机构(Energy Project)的CEO和总裁,该机构致力于帮助组织取得持续的最佳表现,满足员工的需求,点燃组织和领导者的激情。他曾经是《纽约时报》记者,《新闻周刊》的编辑,《时尚先生》签约作者及《快公司》的专栏作家,出版过多部畅销书。

基于对高效表现的跨学科研究,施瓦茨一直积极致力于改变这个世界的工作方式。与托尼合作过的公司和组织包括谷歌、可口可乐、安永、美银乃至全球经济论坛等。

2013年,施瓦茨在《纽约时报》上开设了双周专栏“Life @ Work”,他还常常在《赫芬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也参加CBS的This Morning节目。

‘拾’ 《基因传(精装版)众生之源》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基因传(精装版)》([美]悉达多·穆克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ulse

书名:基因传(精装版)

作者:[美]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马向涛

豆瓣评分:8.6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

页数:62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让人类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着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基因传》出版者)

《基因传》不仅是一部翔实记述(基因)科学发展的历史,更是人类在21世纪面向未来的宣言。

——马向涛(《基因传》译者)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见识丛书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见识丛书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见识丛书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 科斯塔

《见识丛书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

《见识丛书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见识丛书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

《见识丛书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美]亨利•哈本丁

《见识丛书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

《见识丛书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 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见识丛书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见识丛书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

《见识丛书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见识丛书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上下册)》(平装+精装)[美]戴维•伍顿

《见识丛书19:内战,一部观念史》[美] 大卫•阿米蒂奇

《见识丛书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 凯利

《见识丛书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精装)[以]赫拉利•尤瓦尔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读《基因传》的N个理由:】

1. 不是所有写基因的书你都能读得懂。

2. 这本书所讲的故事,和每个活生生的人都息息相关,你所有关于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的问题,都会在书中找到新的答案。

3. 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基因的发现,让我们终于无限接近这些大问题的真实答案。

4. 这本书写了3000年来人类对生命遗传迭代奥秘的探索。

5. 为什么人人相似却又千差万别?生命的演化过程里,是什么在背后决定着这一切?这个问题困扰人类几千年,从亚里士多德到达尔文,人类始终探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基因,终于找到了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

6. 整本书写了240位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

a. DNA双螺旋的发现过程,惊心动魄,如大片一样精彩。

b. 纳粹德国利用“优生学”理论,让集中营成了世人心中永恒的伤疤。

c. 你以为科学家之间都应该是“我好崇拜你啊”,但其实,他们可能即使合作也不忘记斗争。

d. 一个在学校里表现“良好”的美国小女孩,却和妈妈以及妈妈的妈妈一起被认定为“智障人士”。

e. 你以为你是女人,我以为我是男人,但基因说,我们可能都错了。

7. 基因是没有情感的,《基因传》是有温度的。

8. 如果非找一本类似的作品,就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吧,《人类简史》用崭新的大历史视角和高超的写作手法,重述了人类从起源到今天的故事,《基因传》也从宏大的视野和人类终极问题的关怀,用极讲究的叙事手段,把基因的故事讲了个通透。

9. 之前写基因的书也不少,但都零零散散的,从来没有像穆克吉这样完整系统地梳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基因传》是一部知识密度极高的佳作。

10. 这不是生硬的科普书,作者同时把政治、历史、人性、伦理、道德等议题穿插在里边,是一部有厚度的作品。

11. 好看,真的好看,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科学家们抓住片段的线索和证据,一个一个攻破基因难题,像侦探小说一样好看。

12.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完整地了解基因的全部知识,关于基因,看这本就够了。

13. 印度裔美国医生,这样的身份,让作者的写作别具一格。

14. 穆克吉的前一部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获得普利策奖,他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15. 未来,这本书关系所有人的未来!基因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基因测序、基因克隆、基因检测、基因诊断、基因编辑……这些技术可以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可以治愈疾病、预测未来、更新我们对性别、身份、选择的认知,基因时代正在到来。但是,基因也涉及智力差异、种族歧视、伦理、道德,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就歪曲利用了基因理论,制造了种族屠杀的灾难。人类已经掌握了定向改造基因的技术,影响基因的功能,从而使身体状态、生理机能甚至人类本身发生改变,那么谁有权力支配它们并且确保安全呢?谁将成为此类技术的主导者,而谁又会成为它的牺牲品?当我们具备理解与掌握人类基因组的能力时,传统意义上的“人类”概念也许将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16. 穆克吉很帅,嗯!

究其根本,人类不过是携带基因的载体与表达功能的通路。基因是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源泉,而我们就像是风驰电掣的赛马,在转瞬间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它们的组成与世间的善恶无关。同时也不会受到人情冷暖的影响。我们只是这些遗传物质最终的表现形式。

——村上春树《1Q84》

【名家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书,2016年度精英阅读书单

《华盛顿邮报》年度好书

《经济学人》2016年度书单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编辑部2016年度值得一读的科技、科学类图书

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始人)

郝景芳 (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知名学者)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

尹烨(华大基因CEO,生命科学科普节目《天方烨谈》主创)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

玛丽亚•拉莫斯(Maria Ramos,英国巴莱克银行南非子公司CEO)

联袂推荐!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带领我们穿越基因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穆克吉还是一个优雅的、会讲故事的人。

——比尔•盖茨

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人工智能,另一个是基因科技。基因的发现、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人类有机会无限接近生命秘密的真相。穆克吉医生的《基因传》来得正是时候,完整梳理了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讲述了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故事,以及基因技术对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的边界的触碰,和他的前一部作品《癌症传》一样,丰满而富有启发性。我们对基因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正在到来的基因时代,有更多的可能让人类克服疾病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再听天由命。

——李开复(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基因的发现和发展揭开了生命的奥秘,将深刻影响我们人类社会的走向。穆克吉是集医生、学者、科普作家于一身的印度裔美国人,他一方面掌握关于基因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以科普作家的身份,把深奥难懂的知识以文学笔法呈现出来,有故事,有情节,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

——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神经生物学博士)

我推荐这本书,不仅在于它的确好,而且在于它的意义。尤瓦尔•赫拉利在红遍全球的《未来简史》中指出,人类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两门科学,一是人工智能,二是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也被称为基因工程。这门科学现在已用于制药、基因检测和基因重组。运用基因科学,我们能挽救人的生命,消除祖上遗传而来的缺陷,这不是使人类未来更美好吗?要了解基因科学的未来,一定要了解它的过去与今天,读《基因传》的意义就在于此。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经济学家)

作者在远古的遐思、技术的进步与科学家个人命运的沉浮之间来回切换,收放自如,大开大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袤幽深的历史长卷,是近年来不容忽视的科普佳作。

——李清晨(医生、科普作家、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心外传奇》作者)

穆克吉是一位宝贵的既能做研究又能写作的医生,他让深奥的医学概念不再晦涩难懂,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感受到基因和遗传学的美妙。希望《基因传》的出版能让更多人了解基因技术,这是现代医学史上了不起的一笔。

——张羽(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作者)

所有人都知道,基因科技对人类很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只看到神奇的结果,看不到发生的过程。读这本《基因传》是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如曲径通幽,不仅能看到新发现带来的曙光,也能看到曙光被幽暗的密林遮蔽,而最后重新见到突破密林的光芒,让人更理解科学探索的兴奋。

——郝景芳(童行计划创始人,《北京折叠》作者)

从第一个站起来的类人猿,到科技加身的现代人,我们从未停止对自身的好奇,对祖源的探究。基因是塑造人类的根本,我们对它的了解却不足百年。《基因传》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对基因科学发展史展开描述,故事性强,情感丰富,鲜活地展现遗传规律与基因的发现过程,启发人类思考未来之路。真正威胁人类未来安危的不是科技脱缰的可能性,而是掌握科技的人如何选择。康德说过两样让人惊奇和敬畏的事,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科学无止境的探索终将令惊奇不再,惟愿人类对道德的敬畏之心永不改变。

——尹烨(华大基因CEO,生命科学科普节目《天方烨谈》主创)

这不是一本仅介绍生物技术和常识的读物,它最有价值的地方,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框架下,从基因这个独特视角,重新阐释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之间的碰撞和博弈。

——大象公会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基层医生,都把治病看作处理好症状,有平稳的生命体征即可。了解基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生命、拓展自己的职业边界。《基因传》的作者悉达多 • 穆克吉博士,因为有着肿瘤临床与研究的“双重”经历,他的文字,让临床医生可以从亲切的角度,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

——丁香园

如果你热爱散文,这本书刚好合你胃口,如果你想明白关于基因编码的事情——不是达到一个基因学博士的水平,但是足够在饭桌上就这个话题掌控全局——那这本书适合你。这本书能让你思考,但同时又能让你回避思考的重负。

——Saurabh Jha(医学科普作家,皇家外科医生)

这部作品也许可以被视为数千年来罕见的惊心动魄的侦探小说,而包括亚里士多德、孟德尔以及弗朗西斯•柯林斯在内的各位学者均为探究生命的奥秘做出了贡献。作为《众症之王:癌症传》的姊妹篇,《基因传》不仅继承了气势磅礴的叙事风格,同时也成为超越前者的经典。如果你期望了解人类的现在与未来,那么这本书就是不可或缺的佳作。

——安东尼•多尔(普利策奖得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

2010年,悉达多•穆克吉医生曾经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众病之王:癌症传》让读者为之陶醉,而现在看起来这不过是《基因传》正式登场之前的热身,他将本书打造成为集科学、历史以及自传为一身的史诗般作品,其广度与深度堪比文学名着《失乐园》。

——《纽约时报》

(基因的)故事曾被人们用诸多不同的方式细致地描述过,但这次,穆克吉以一种罕见的宏伟视野讲述了这部(基因的)新历史。

——《纽约时报书评》

穆克吉通过感人至深的故事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娓娓道来……同时还在秉承医学严谨的前提下以诗歌般的语言彰显了人性中的柔情、脆弱以及光芒。

——《华盛顿邮报》

在穆克吉浪漫的叙事语境里,他双眼犀利地指向那些矛盾的细节和尚未定论的讽刺之事。这位天才犀利地锁定了化学抽象物中隐埋的情感真理,让你感觉好像成功考过了一门你曾惧怕报名的大学课程,并且,你享受了这过程的每一分钟。

——安德鲁•所罗门(《正午恶魔》作者),《华盛顿邮报》

《基因传》是一部承前启后的生命科学思想史,作者以缜密的逻辑诠释了当代广受关注的科学问题。

——《今日美国》

《基因传》不仅描绘了生命科学发展的壮美蓝图,同时也对传统人类概念提出了道德与哲学挑战。

——保罗•伯格(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这部在现代格局下激进而又具有争议性且有亲和力的着作,是如此的扣人心弦。阅读它,装备好自己,来迎接未来的到来。

——布莱恩•艾波雅(《如何长生不老》作者),《周日泰晤士报》

他(穆克吉)对(基因的)历史脉络的厘清、引人入胜的讲述,是他雄心壮志的彰显,也是其不容磨灭的成就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书中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可信的、生动的调查。

——《卫报》

这是一部囊括了复杂思想的巨作……中文写作细致,可读性和趣味性都很强,可以说是所有科学革命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注定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观察者》

《基因传》探讨了一个永恒而复杂的主题。实际上,它与我们每天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作者让它与我们更加接近,更加扣人心弦。

——马克•海登(《深夜小狗的神秘习题》作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他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并在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助理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治疗和与血细胞有关的基因功能上。2010年,他出版着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

【译者简介】

马向涛,研究员/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并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外科肿瘤学临床与基础研究,翻译了《基因传》《肿瘤临床试验》等专着,曾经荣获首都优秀医务工作者奖章。马向涛博士是北京市海淀区医疗资源统筹服务中心主任,同时还兼任《肿瘤防治研究》与《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委,曾在《中华医学杂志》《癌症》《医学与哲学》等数十种国内外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马向涛博士致力于医学人文传播与健康知识科普,现在与家人生活在北京。(微信号:DRXIANGTAO,欢迎交流讨论。)

阅读全文

与互联网医疗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什么app 浏览:366
rtk文件夹没了怎么办 浏览:187
饥荒安卓闪退怎么办 浏览:635
python二次开发cad 浏览:304
程序员直播机器人舞团 浏览:769
devc指针编译问题 浏览:1002
支持dsd硬解压声卡 浏览:771
怎么查看u盘加密区 浏览:184
台电加密是什么格式 浏览:158
php论坛版块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442
暗黑的服务器为什么维护 浏览:624
android内存溢出的原因 浏览:18
标志307的压缩比是多少 浏览:636
服务器启动为什么叫三声 浏览:997
追风筝的人英文pdf 浏览:940
解压小熊手机壳 浏览:348
成都市区建成面积算法 浏览:662
智能家居单片机 浏览:98
买男装用什么app好 浏览:857
文件夹合并了怎么拆开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