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养正遗规pdf

养正遗规pdf

发布时间:2022-06-10 08:19:22

Ⅰ 帮忙翻译养正遗规里的几个典故

分剑追财,同辕观罪,
分剑追财:是及时出手的反应,最为务实,快捷而又敏锐;虽不是剑剑得手,却总有一得。
同辕观罪:辕: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
默默潜水,暗中得到真谛,舍得一身剐,此法虽鲁钝,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Ⅱ 五种遗规之训俗遗规by陈宏谋电子书txt全集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Xtse_eTJ6y1BAV81wL1gRw

提取码:9n14

陈宏谋有感于世俗弊端,于是在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着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Ⅲ 陈宏谋的五种遗规

《五种遗规》,清陈宏谋辑。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辑者有感于世上多有弊端,遂于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着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五种《遗规》的成书时间不同,《养正遗规》为干隆四年(1739年),《从政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分别为干隆七年七月、九月、十月,《在官法戒录》则为干隆八年四月。合刻本《五种遗规》始行于干隆八年,为南昌府学教授李安民集校本。
各《遗规》单行本甚多,以单本形式收入各类丛书、类书亦甚多。而合刻本则不多,除李安民集校本外,尚有同治七年(1868年)的金陵书局本、楚北崇文书局本,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浙江书局本等,并收入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中华书局辑《四部备要·子部·儒家》。共计十六卷,其中《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教女遗规》三卷,《训俗遗规》四卷,《从政遗规》二卷,《在官法戒录》四卷。除通行本外,另有一种刊本,去《在官法戒录》,改列陈宏谋晚年于干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辑的《学仕遗规》(四卷,《补编》四卷),主要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上海洋布公所振华堂刊本和宣统二年(1910年)学部图书局本。

Ⅳ 五种遗规之训俗遗规by陈宏谋小说全集下载的百度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Xtse_eTJ6y1BAV81wL1gRw


提取码:9n14
陈宏谋有感于世俗弊端,于是在公务之余,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着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Ⅳ 《养正遗规》全文的解释 译文,古文实在看不懂。

《养正遗规》是一本书,不可能在这里做全文翻译。正式出版的,有《养正遗规译注》,中国华侨出版社,可以买来参考。‍

Ⅵ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这句话出自清代大学士陈宏谋所着《养正遗规》 ,与《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并称五大遗规。《养正遗规》主要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方法,集前人所长,是清代学堂的必修课。

白话译文:

一个人见识不够,就容易多虑。一个人威信不足,就容易发脾气。一个人信誉不好,想要说服别人,就要多费很多口舌。

解读:

面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东西,人往往害怕,所以就容易考虑这个考虑那个,瞻前顾后。格局够大,眼界够宽的人才有很强的决断力 。

真正有威严的人,是不需要发脾气的,所谓不怒自威。 那些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的人,往往是自身能力、境界都没到。

有信誉的人,往往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 建立信誉很难,但是一旦建立起来,就会节省很多沟通成本。

(6)养正遗规pdf扩展阅读:

《养正遗规》 中的“人生八不足”

一、才不足则多谋

一个人才华和能力不足,那么点子就会多一些。

二、识不足则多虑

一个人见识不够的时候,就容易多虑。

三、威不足则多怒

一个人威信不足,就容易发脾气。

四、信不足则多言

信誉不足的人,想要说服别人,就要多费很多口舌。

五、勇不足则多劳

没有勇气的人,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一点点积累。

六、明不足则多察

智慧不够的人,要观察很久,才能得出结论。

七、理不足则多辩

越没有道理的人,辩解的就越多。

八、情不足则多仪

两个人感情不够深厚,往往就更礼貌一些。

Ⅶ 信不足则多疑 出自哪里

1、出自《养正遗规》(清)陈弘谋辑-古典小说之家-西陆社区

2、识不足则多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辨。情不足则多仪。 耆退庵语存云。教人与用人不同。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 用者不枉其材。教者可以成材。寻常语。却大...

“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

“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多读前人的优秀书籍,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知道如何应对处理。

3、“威不足则多怒”,威德不足以服众就会容易发怒。有人用发怒来树立威望,其实会事与愿违的,因为发怒暴露出了德行的不足。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摄服一切大众。而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呢?

4、“信不足则多言”,信用不足的人,说话别人不相信,通常就会费尽口舌去讲更多的话。《易经》又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7)养正遗规pdf扩展阅读:

其中《养正遗规》主要是有关养性、修身、儿童及青少年启蒙教育、读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论述。诚如陈宏谋序中所言:“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教术之端,自闻巷始,人材之成,自儿童始。

鉴于《养正遗规》对于童蒙教育的重要借鉴意义,为了让更多的人更直接地了解从小教育孩子读书、修身的方法,编者对《养正遗规》进行了译注,对其中的艰深字词做了详尽注释,并对每篇文章做了浅显易懂的翻译,以便令人更好的学习和阅读此书!

Ⅷ 四部备要的子部

周秦诸子
荀子(二十卷校勘补遗一卷) (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 FB.59:9.264(1)
孔丛子(七卷释文一卷) (汉)孔鲋撰 FB.59:9.264(2)
孙子十家注(十三卷叙录一卷遗说一卷) (宋)吉天保辑 FB.59:9.265
吴子(二卷) (战国)吴起撰 FB.59:9.266(1)
司马法(三卷) (春秋)司马穰苴撰 FB.59:9.266(2)
管子(二十四卷文评一卷) (春秋)管仲撰、(唐)房玄龄注 FB.59:9.267
慎子(一卷遗文一卷) (战国)慎到撰、(清)钱熙祚校并辑逸文 FB.59:9.268(1)
商君书(五卷附考一卷) (战国)商鞅撰、(清)严可均校 FB.59:9.268(2)
邓析子(一卷) (春秋)邓析撰 FB.59:9.268(3)
韩非子(二十卷识误三卷) (战国)韩非撰、佚名注 FB.59:9.269
尹文子(一卷校勘记一卷) (战国)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勘 FB.59:9.270(1)
墨子(十六卷) (战国)墨翟撰、(清)毕沅校注 FB.59:9.270(2)
鬼谷子(三卷篇目考一卷附录一卷) (梁)陶宏景注、(清)秦恩复校 FB.59:9.271(1)
公孙龙子(一卷) (春秋)公孙龙撰、(宋)谢希深注 FB.59:9.271(2)
尸子(二卷) (战国)尸佼撰、(清)孙星衍辑 FB.59:9.271(3)
鹖冠子(三卷) (宋)陆佃解 FB.59:9.271(4)
燕丹子(三卷) (清)孙星衍校 FB.59:9.271(5)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附考一卷) (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 FB.59:9.272
老子道德经(二卷音义一卷) (春秋)李耳撰、(晋)王弼注 FB.59:9.273(1)
关尹子(一卷) (战国)尹喜撰 FB.59:9.273(2)
列子(八卷) (战国)列御寇撰、(晋)张湛注 FB.59:9.273(3)
庄子(十卷) (战国)庄周撰、(晋)郭象注 FB.59:9.274
文子(二卷校勘记一卷) (战国)辛钘撰、(清)钱熙祚校勘 FB.59:9.275(1)
文子缵义(十二卷) (元)杜道坚撰 FB.59:9.275(2)
意林(五卷逸文一卷附别下斋补刻宋本第六卷) (唐)马总辑 FB.59:9.275(3)
儒家
扬子法言(十三卷音义一卷) (汉)扬雄撰、(唐)李轨注 FB.59:9.276(1)
新语(二卷) (汉)陆贾撰 FB.59:9.276(2)
新书(十卷) (汉)贾谊撰、(清)卢文弨校 FB.59:9.276(3)
盐铁论(十卷校勘小识一卷) (汉)桓宽撰、王先谦撰校勘小识 FB.59:9.276(4)
论衡(三十卷) (汉)王充撰 FB.59:9.277
潜夫论(十卷)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FB.59:9.278(1)
桓子新论(一卷) (汉)桓谭撰、(清)孙冯翼辑 FB.59:9.278(2)
申鉴(五卷) (汉)荀悦撰、(明)黄省曾注 FB.59:9.279(1)
人物志(三卷) (魏)刘邵撰、(北魏)刘曌? FB.59:9.279(2)
中说(十卷) (隋)王通撰、(宋)阮逸注 FB.59:9.279(3)
明夷待访录(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9:9.279(4)
周子通书(一卷) (宋)周敦颐撰 FB.59:9.279(5)
二程全书(六种) (宋)程颐、(宋)程颢撰 FB.59:9.280-281
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宋)朱熹辑 FB.59:9.280(1)
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 (宋)朱熹辑 FB.59:9.280(2)
明道文集(五卷) (宋)程颐撰 FB.59:9.280(3)
伊川文集八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 (宋)程颐撰 FB.59:9.280(4)
伊川易传(四卷) (宋)程颐撰 FB.59:9.281(1)
伊川经说(八卷) (宋)程颐撰 FB.59:9.281(2)
二程粹言(二卷) (宋)杨时订定 FB.59:9.281(3)
张子全书(十五卷) (宋)张载撰、(宋)朱熹注释 FB.59:9.282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目录二卷) (宋)朱熹着 FB.59:9.283-289
陆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宋)陆九渊撰、(清)李绂评点 FB.59:9.290
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92
王文成公传习录(三卷附朱子晚年定论一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1)
王文成公文录(五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2)
王文成公别录(十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1(3)
王文成公外集(七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1)
王文成公文录续编(六卷) (明)王守仁撰 FB.59:9.292(2)
王文成公年谱(三卷附录二卷) (明)钱德洪编、(明)王畿辑附录 FB.59:9.292(3)
王文成公世德纪(一卷附录一卷) (明)钱德洪,(明)王畿辑 FB.59:9.292(4)
五种遗规(十六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3-294
养正遗规(二卷补编一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3(1)
训俗遗规(四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3(2)
从政遗规(二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4(1)
教女遗规(三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4(2)
在官法戒录(四卷) (清)陈弘谋辑 FB.59:9.294(3)
小学集注(六卷) (宋)朱熹撰、(明)陈选注 FB.59:9.295(1)
御纂性理精义(十二卷) (清)李光地等辑 FB.59:9.295(2)
近思录集注(十四卷) (宋)朱熹、(宋)吕祖谦撰 FB.59:9.295(3)
宋元学案(一百卷卷首一卷考略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9:9.296-299
明儒学案(六十二卷师说一卷) (清)黄宗羲撰 FB.59:9.300-301
国朝学案小识(十四卷卷末一卷) (清)唐鉴撰 FB.59:9.302
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1)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2)
国朝宋学渊源记(二卷附记一卷) (清)江藩撰 FB.59:9.303(3)
风俗通义(十卷) (汉)应劭撰 FB.59:9.303(4)
古今注(三卷) (晋)崔豹撰 FB.59:9.303(5)
中华古今注(三卷) (晋)马缟撰 FB.59:9.303(6)
困学纪闻注(二十卷卷首一卷) (清)翁元圻撰 FB.59:9.304-305
日知录集释(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 (清)顾炎武撰 FB.59:9.306-308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余录三卷) (清)钱大昕撰 FB.59:9.309
东塾读书记(二十五卷) (清)陈澧撰 FB.59:9.310
农家
齐民要术(十卷) (北魏)贾思勰撰 FB.59:9.311(1)
农桑辑要(七卷) (元)司农司撰 FB.59:9.311(2)
蚕事要略(一卷) (清)张行孚撰 FB.59:9.311(3)
医家
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唐)启玄子注、(宋)林亿等校正 FB.59:9.312(1)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一卷) (宋)刘温舒原本 FB.59:9.312(2)
难经集注(五卷) (明)王九思,(明)王鼎象辑 FB.59:9.313(1)
本草经(三卷) (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 FB.59:9.313(2)
注解伤寒论(十卷) (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编 FB.59:9.314
金匮玉函要略方论(三卷) (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 FB.59:9.315(1)
黄帝内经灵枢(十二卷) (唐)王冰注 FB.59:9.315(2)
算法术数
周髀算经(二卷音义一卷) (汉)赵爽注、(北周)甄鸾述 FB.59:9.316(1)
历代长术辑要(十卷古今推步诸术考二卷) (清)汪曰桢撰 FB.59:9.316(2)
易林(十六卷) (汉)焦赣撰 FB.59:9.317(1)
集注太玄(十卷) (宋)司马光撰 FB.59:9.317(2)
皇极经世书绪言(八卷卷首一卷杂着一卷) (宋)邵康节撰 FB.59:9.318
杂家
淮南子(二十一卷) (汉)刘安撰、(汉)高诱注、(清)庄逵吉校 FB.59:9.319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附篇一卷) (晋)葛洪撰 FB.59:9.320
颜氏家训(七卷壬子年重校一卷注补正一卷注补并重校一卷) (北齐)颜之推着 FB.59:9.321
小说家
博物志(十卷) (晋)张华撰、(宋)周日用等注 FB.59:9.322(1)
世说新语(三卷)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FB.59:9.322(2)
续世说(十二卷) (宋)孔平仲撰 FB.59:9.322(3)
释道家
弘明集(十四卷) (梁)释僧佑撰 FB.59:9.323
广弘明集(四十卷) (唐)释道宣撰 FB.59:9.324-325
周易参同契考异(一卷) (宋)朱熹撰、(清)钱熙祚校 FB.59:9.326(1)
诸子大意
子略(四卷) (宋)高似孙撰 FB.59:9.326(2)

阅读全文

与养正遗规pdf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ython二次开发cad 浏览:304
程序员直播机器人舞团 浏览:769
devc指针编译问题 浏览:1002
支持dsd硬解压声卡 浏览:771
怎么查看u盘加密区 浏览:184
台电加密是什么格式 浏览:158
php论坛版块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442
暗黑的服务器为什么维护 浏览:624
android内存溢出的原因 浏览:18
标志307的压缩比是多少 浏览:636
服务器启动为什么叫三声 浏览:997
追风筝的人英文pdf 浏览:940
解压小熊手机壳 浏览:347
成都市区建成面积算法 浏览:662
智能家居单片机 浏览:98
买男装用什么app好 浏览:857
文件夹合并了怎么拆开 浏览:262
波段副图源码无未来函数 浏览:91
livecn服务器地址 浏览:259
程序员这个工作真的很吃香吗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