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档加密 > 大司马与大夫加密通话

大司马与大夫加密通话

发布时间:2022-06-10 11:33:22

① 古代的大司马放在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呢

大司马其实就是军政体系首脑。类似于秦汉时期的太尉、或者宋代枢密使,西方国家的国防部长或民国时期的军政部长,管理的是军队体系的政令发布,选晋考核。

司马,与汉朝的顶级官职“大司马”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司马,是一种佐官,位在长史之后,在各级官府中都有,品级地位也与其所在官府挂钩,相差很大。当年灭秦后,项羽封十八路诸侯王,其中有三个秦朝降将就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三员秦将都是巨鹿之战与项羽交手的,章邯是主帅,司马欣、董翳都是佐官,也就是章邯的副手,司马欣为长史,董翳为都尉。后来到了汉代以后,常常用司马取代都尉作为主官的第二副手。长史、司马是非常常见的组合。

② 太尉和大司马有什么区别呢太尉、大司马、大将军三个职务哪个地位高一些

太尉、大司马、大将军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官职称谓,在不同时期的职能也不尽相同,是无法准确进行横向比较的。

1、太尉

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

2、大司马

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类似于后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现代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3、大将军

是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

(2)大司马与大夫加密通话扩展阅读:

1、太尉职能历史沿革

(1)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后不再设置。

(2)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御史大夫等官职。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将大司马改为太尉。

(3)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后曹操撤销三公制,自任丞相。魏文帝时期曾短暂恢复,后又撤销。自隋撤销府与僚佐,便渐次演化成优宠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赠官。

(4)元不常置。明废。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卢绾为太尉,后废除。十一年,又以周勃为太尉,以后废置无常。惠帝、吕后时周勃仍为太尉,文帝时以灌婴代之,不久即罢去。景帝时周亚夫曾居此职,四年而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又置,次年罢去,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汉高祖刘邦为伐陈豨而以周勃为太尉,汉景帝刘启为平吴楚七国之乱,而命周亚夫为太尉。

2、大司马

(1)先秦时期

在唐虞商周时代,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置大司马以备不虞,负责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

(2)秦代

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大司马。

(3)西楚国

项羽封龙且为大司马。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等人为楚军大将。官拜西楚国大司马。

(4)西汉

西汉初在中央政府中设立太尉,不置司马。

(5)东汉

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6)三国时期

魏国:三国官制基本沿袭了东汉官制,魏国在三公之上另设大司马,为上公,第一品,位在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

蜀汉:大司马位在大将军之上,如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

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位在上大将军之上,一般由大将军或者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吕岱、施绩、陆抗、丁奉、朱然、全琮。

(7)晋代

基本沿袭了三国官制特点,大司马在武官中排名第一。

(8)南北朝置废不常

(9)南北朝以后

隋以后废。明清时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统管全国军事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2018年中国的总参谋长或者美国的国防部长。

3、大将军职能历史沿革

(1)汉之前,最高军事武官称为上将军,如秦之白起,燕之乐毅,秦末之宋义,项羽,为一国之最高军事统帅。陈胜,吴广起义时,赵王武臣任命陈余为大将军。

(2)西汉时,刘邦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位在诸将上总理军事,韩信被处死后即不常置。仅战时临时受封,战毕即除。直到刘彻,才因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后又设大司马,为将军的加官。

因之前丞相的权力过大,自汉武帝起,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大臣有罪,由尚书劾奏;选任御史大夫,由尚书品定高下;官吏有功迁升,上报尚书;州郡官吏入朝奏事,则面见尚书。丞相若有过失,反由尚书问状劾奏。由此,丞相的权力被一步一步的剥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汉武帝改置大司马大将军领兵征战,无征战时便成为事实上的执政。大将军实为中朝官领袖,武帝死时,遗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后王凤等皆以大司马、大将军预闻政事。汉成帝后期,改大司马由加官转为本官,设金印紫绶,去将军之号。

(3)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亦有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者,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

东汉的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于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末年,大将军同样位在三公之上,(魏武为大将军,袁绍为太尉,绍耻班在下,魏武乃固以大将军让绍)。

(4)三国时大都继承了东汉的体制,但曹魏青龙元年司马懿曾由大将军转职为太尉,并非升迁。后来司马师任大将军时由于其叔父司马孚是太尉,曾改大将军在太尉下(《三国志·曹爽传》)。孙吴有上大将军与大将军并设。四征、四镇、四平、四安等将军资深者也在将军前加大字,如征西大将军、安东大将军,但位次不变。

三国时,大臣秉政,多加以“大将军”之号,最高军职,三军最高统帅,夏侯惇、姜维、朱然都曾任此职。也有给劳苦功高的功臣追封大将军的,如曹魏车骑将军、都督雍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郭淮,在关右的雍、凉二州带兵和从政三十余年,为曹魏西部边陲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在他去世后,魏朝廷追赠他为大将军。

(5)到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大将军除授甚滥,又增置柱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号,逐渐失去过去总领军政的性质和意义。

(6)北周时行府兵制,编24军,每军设开府1人以统领、二开府则由一大将军统领。24军共有12大将军,两大将军由一柱国统之。南北朝时侯景自称“宇宙大将军”。

(7)隋代左右武卫、左右武侯等各置大将军,为统率禁军之高级将领。

(8)唐代,大将军为十六卫长官之一,位居上将军下。唐代之府兵12卫,每卫有上大将军1人,大将军1人,将军2人,为职事官,统领军队。随着府兵制日渐破坏,十六卫实际已经没有军队,诸卫大将军成为虚衔。禁军之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等亦设大将军,往往以宦官任之。

(9)宋代之16卫大将军已属空衔,无统兵实权。唐至元,定大将军为武散官之首阶。

(10)明初,明朝初年设置大将军,徐达、冯胜、蓝玉等都担任过大将军。

(11)明清两代于战争时由皇帝特派大将军统兵,或于大将军上再加称号,如清代,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皆统兵作战,战后即废。明·孙承宗《答袁节寰(袁可立)登抚》:“然乎,以大将军旗鼓仅三千余,自是难责。”

③ 上大夫和大司马睡谁的官大

大年夜司马相当于兵部部长.. 上卿 相当于宰相..... 太尉 最高军事统帅.... 丞相宰相 这几个名称涌如今不一个时代 不一样的朝代有时刻职位雷同然则称呼不合... 大年夜司马=太尉 上卿=丞相

④ 汉朝时候的司马和大司马有什么区别

大司马,古代官名,职责是掌邦政。《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
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明清时期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应劭曰:“司马,主武也,诸武官亦以为号”(《百官公卿表》)。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训马为武者,取其速行也。”

司马是古代职官名称。马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职业化军队主要由贵族出身的子弟组成,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的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形容哪个国家军力强盛,就称呼它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类的,由于这层关系,司马其实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
汉武帝定制,司马,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各置司马一人领之。魏晋南北朝,诸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位次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 宋制,司马铜印墨绶,绛朝服,武冠。至隋时废州府之任,不置司马,改置治中。
参考《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往汉中。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

⑤ 汉朝的大司马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位。

大司马是中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类似于现代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一直可以算得上古代领兵统帅的最高军事指挥,也是所谓的最高军事统帅。大将军只是一个封号,实质权力确实没有大司马大。大将军就是战时最高指挥,(放到现代也就是军委副主席官职)如果有人占用了大将军一职,那么大将军的人就相当于总参谋。

总司令如三军总司令。约旦的最高指挥官就是总司令,直接听命于国王。中国工农红军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事统帅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最高副统帅即副总司令彭德怀。

(5)大司马与大夫加密通话扩展阅读:

古代有“司令”之官。隋为内官。《北史·后妃传序》:“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 元为盐场主管, 近现代为负责指挥所属军队的长官。

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陈但为赠官。

在唐虞商周时代,有武事则以大司马掌之,而在平常则仍置大司马以备不虞,负责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如黄帝时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

⑥ 古代官职司马和大司马有什么区别司空和大司空呢

它们设置的时间不同,在每个朝代的职能也不一样。
司马: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亦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马,古代官名,职责是掌邦政。《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 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东汉初为三公之一,后改太尉,东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第一品。南北朝或置或不置,北朝魏、齐的大司马与大将军并为"二大",典武事,亦在三公之上。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司空掌水利、营建之事,春秋、战国时沿置,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管军政与军赋,为朝廷大臣,常统率六师或八师出征。诸侯国与卿大夫也都设有“三有司”,春秋战国时诸侯也设置。
大司空。相传少昊时所置, 周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到了汉成帝在位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并列为三公,此时的大司空主要行使的监督的职责,也即和西周时期的司空存在明显的区别。汉光武刘秀建立东汉后,改大司空为司空。汉献帝刘协在位时,撤销司空,改为御史大夫。三国时期的魏国,又设立了司空这一官职。此外,在明清时期,大司空还成为工部尚书的别称,对于三省六部制中的工部,掌管营造工程事项。

阅读全文

与大司马与大夫加密通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解压小熊手机壳 浏览:342
成都市区建成面积算法 浏览:658
智能家居单片机 浏览:95
买男装用什么app好 浏览:853
文件夹合并了怎么拆开 浏览:257
波段副图源码无未来函数 浏览:86
livecn服务器地址 浏览:257
程序员这个工作真的很吃香吗 浏览:844
程序员和数学分析师待遇 浏览:678
压缩气弹簧怎么拆 浏览:321
华为公有云服务器添加虚拟ip 浏览:209
程序员和运营哪个累 浏览:24
抖音安卓信息提示音怎么设置 浏览:454
光速虚拟机的共享文件夹 浏览:248
程序员培训机构发的朋友圈真实性 浏览:744
天干地支简单算法 浏览:299
下载个压缩文件 浏览:300
普通人电脑关机vs程序员关机 浏览:630
米酷建站源码 浏览:115
氢气app怎么搜搭配 浏览: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