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peg-4的编码压缩方式
视频压缩算法除MPEG-4以外主要有:MPEG-1;MPEG-2;MOTION-JPEG;H.263;小波。MPEG-4是公认的最好的压缩算法。
MPEG-4的优点
MPEG-4是1999年推出的压缩算法,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在已经推出了第三版。作为目前做好的视音频压缩算法,已经为各个厂商广泛采用。
⑴分辨率高:MPEG-4可以达到非常接近MPEG-2的高分辨率效果。POS-Watch的MPEG-4算法+RET分辨率加强技术,使画面分辨率可达704*576,而其他产品(特别是基于PC-base的工控型产品)即使采用的是MPEG-4压缩算法,由于其系统资源需要支持庞大的WINDOWS系统,又无分辨率加强技术,所以只能做到352*288的分辨率。
⑵压缩率高:MPEG-4的压缩率可高达200:1,一帧画面的容量只有1-2KB。如此高的压缩率,解决了硬盘容量的瓶颈,使我们能储存更长时间的录像文件。另外,逐帧播放功能也是MPEG-4所特有的。
⑶动态分配码流:MPEG-4的码流带宽是不固定的(而MPEG-1固定码流1.5Mbits/s),它能够根据画面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来自动调整码流,在画面比较复杂或变化比较剧烈的时候占用较多的带宽,保证了画面质量;在画面比较简单或静止的时候,占用较少的带宽,节约了资源。
⑷适合网络传输:POS-Watch一路实时(25帧/秒)上传所占的带宽大约为600Kbits/s(不固定,视具体情况不同而占用的带宽也不同),非常适合低带宽的网络传输。即使网络带宽严重不足,MPEG-4能降低一定的帧数来保证画面质量。另外,一个视频源多个视音频对象编码,非常适合交互式多媒体通讯。
⑸算法不固定:MPEG-4是个开放的算法(MPEG-1和MPEG-2都是固定的算法),各个厂商都能开发自己的MPEG-4算法,POS-Watch的MPEG-4算法是由POSDATA公司针对TI(德州仪器)的DSP(精简指令集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开发的,另外,由于各个厂商开发的MPEG-4各不相同,所以在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得到了很高的保证。
⑹高抗误码性:现在的监控系统基本都要涉及到网络,然而以太网的误码性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很高的抗误码性,会严重影响画面的传输质量。MPEG-4错误处理的鲁棒性,有助于低比特率视频信号在高误码率环境下的存储和传输。
B. 常用的视频压缩标准是什么啊
视频压缩标准如下:
1、H.261
H.261标准是为ISDN设计,主要针对实时编码和解码设计,压缩和解压缩的信号延时不超过150ms,码率px64kbps(p=1~30)。
H.261标准主要采用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DCT变换、自适应量化、熵编码等压缩技术。只有I帧和P帧,没有B帧,运动估计精度只精确到像素级。支持两种图像扫描格式:QCIF和CIF。
2、H.263
H.263标准是甚低码率的图像编码国际标准,它一方面以H.261为基础,以混合编码为核心,其基本原理框图和H.261十分相似,原始数据和码流组织也相似;另一方面,H.263也吸收了MPEG等其它一些国际标准中有效、合理的部分,如:半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PB帧预测等,使它性能优于H.261。
H.263使用的位率可小于64Kb/s,且传输比特率可不固定(变码率)。H.263支持多种分辨率:SQCIF(128x96)、 QCIF、CIF、4CIF、16CIF。
3、H.264/AVC
视频压缩国际标准主要有由ITU-T制定的H.261、H.262、H.263、H.264和由MPEG制定的MPEG-1、MPEG-2、MPEG-4,其中H.262/MPEG-2和H.264/MPEG-4 AVC由ITU-T与MPEG联合制定。
从简单来说H.264就是一种视频编码技术,与微软的WMV9都属于同一种技术也就是压缩动态图像数据的“编解码器”程序。
一般来说,如果动态图像数据未经压缩就使用的话,数据量非常大,容易造成通信线路故障及数据存储容量紧张。
因此,在发送动态图像时、或者把影像内容保存在DVD上时、以及使用存储介质容量较小的数码相机或相机手机拍摄映像时,就必须使用编解码器。虽然编解码器有许多种类,但DVD-Video与微波数字电视等使用的主要是MPEG2,数码相机等摄像时主要使用MPEG4。
既然作为压缩视频编码技术,H.264最大的作用对视频的压缩了。我们熟悉的MPEG2也就是最常用的DVD视频编码技术已经比较落后。
MPEG-4
MPEG-4标准并非是MPEG-2的替代品,它着眼于不同的应用领域。MPEG-4的制定初衷主要针对视频会议、可视电话超低比特率压缩(小于64Kb/s)的需求。在制定过程中,MPEG组织深深感受到人们对媒体信息,特别是对视频信息的需求由播放型转向基于内容的访问、检索和操作。
MPEG-4与前面提到的JPEG、MPEG-1/2有很大的不同,它为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它定义的是一种格式、一种框架,而不是具体算法,它希望建立一种更自由的通信与开发环境。
于是MPEG-4新的目标就是定义为:支持多种多媒体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信息基于内容的检索和访问,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现场配置解码器。编码系统也是开放的,可随时加入新的有效的算法模块。应用范围包括实时视听通信、多媒体通信、远地监测/监视、VOD、家庭购物/娱乐等。
MPEG-4视频压缩算法相对于MPEG-1/2在低比特率压缩上有着显着提高,在CIF(352*288)或者更高清晰度(768*576)情况下的视频压缩,无论从清晰度还是从存储量上都比MPEG1具有更大的优势,也更适合网络传输。另外MPEG-4可以方便地动态调整帧率、比特率,以降低存储量。
MPEG-4由于系统设计过于复杂,使得MPEG-4难以完全实现并且兼容,很难在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等领域实现,这一点有点偏离原来地初衷。
C. MPEG视频压缩算法的两个基础技术是什么
1、基于块的方式的运动补偿:运动补偿技术就是在动态序列图像实时编码中运用信息以及像素的位移向量进行图像高效编码的一种方法。活动图像的帧与帧之间不仅存在基于像素的线性相关性,仅是前景改变,还在宏观上存在着很大的运动相关性。
2、DCT变换:相当于一个长度大概是它两倍的离散傅里叶变换,这个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对一个实偶函数进行的(因为一个实偶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仍然是一个实偶函数),在有些变形里面需要将输入或者输出的位置移动半个单位。
(3)压缩视频编码算法扩展阅读:
MPEG的原理及优点:
MPEG 的基本原理是对比前后帧,第一帧被压缩图像将被用作参考,第二帧图像中只有与参考帧不同的部分才会被存储。播放时在参考帧图像和“差异数据”的基础上重建所有图像。这样的方法叫“差分编码”(包括H.264在内的大多数视频压缩标准都采用这种方法)。
1、兼容性好,主要因为在一开始就被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来研究制定。
2、能够达到更高的压缩比,最高可达200比1.
3、在提供高压缩比的同时,数据损失造成的音、视频失真很小。
D. 什么是视频编码的算法 它有哪几种典型的算法 试比较各种典型的视频编码算法。 谢谢了!
1、无声时代的FLC FLC、FLI是Autodesk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仅仅支持256色,但支持色彩抖动技术,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很真彩视频区别不是很大,不支持音频信号,现在看来这种格式已经毫无用处,但在没有真彩显卡没有声卡的DOS时代确实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最重要的是,Autodesk的全系列的动画制作软件都提供了对这种格式的支持,包括着名的3D Studio X,因此这种格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视频编码水平。直到今日,仍旧有不少视频编辑软件可以读取和生成这种格式。但毕竟廉颇老矣,这种格式已经被无情的淘汰。 2、载歌载舞的AVI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即音频视频交叉存取格式。1992年初Microsoft公司推出了AVI技术及其应用软件VFW(Video for Windows)。在AVI文件中,运动图像和伴音数据是以交织的方式存储,并独立于硬件设备。这种按交替方式组织音频和视像数据的方式可使得读取视频数据流时能更有效地从存储媒介得到连续的信息。构成一个AVI文件的主要参数包括视像参数、伴音参数和压缩参数等。AVI文件用的是AVI RIFF形式,AVI RIFF形式由字串“AVI”标识。所有的AVI文件都包括两个必须的LIST块。这些块定义了流和数据流的格式。AVI文件可能还包括一个索引块。 只要遵循这个标准,任何视频编码方案都可以使用在AVI文件中。这意味着AVI有着非常好的扩充性。这个规范由于是由微软制定,因此微软全系列的软件包括编程工具VB、VC都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因此更加奠定了AVI在PC上的视频霸主地位。由于AVI本身的开放性,获得了众多编码技术研发商的支持,不同的编码使得AVI不断被完善,现在几乎所有运行在PC上的通用视频编辑系统,都是以支持AVI为主的。AVI的出现宣告了PC上哑片时代的结束,不断完善的AVI格式代表了多媒体在PC上的兴起。 说到AVI就不能不提起英特尔公司的Indeo video系列编码,Indeo编码技术是一款用于PC视频的高性能的、纯软件的视频压缩/解压解决方案。Indeo音频软件能提供高质量的压缩音频,可用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多媒体应用方案等。它既能进行音乐压缩也能进行声音压缩,压缩比可达8:1而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Indeo技术能帮助您构建内容更丰富的多媒体网站。目前被广泛用于动态效果演示、游戏过场动画、非线性素材保存等用途,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AVI编码技术。现在Indeo编码技术及其相关软件产品已经被Ligos Technology 公司收购。随着MPEG的崛起,Indeo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容量与质量兼顾的MPEG系列编码 和AVI相反,MPEG不是简单的一种文件格式,而是编码方案。 MPEG-1(标准代号ISO/IEC11172)制定于1991年底,处理的是标准图像交换格式(standard interchange format,SIF)或者称为源输入格式(Source Input Format,SIF)的多媒体流。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MPEG-1 Audio,标准代号ISO/IEC 11172-3)的国际标准,伴音标准后来衍生为今天的MP3编码方案。MPEG-1规范了PAL制(352*288,25帧/S)和NTSC制(为352*240,30帧/S)模式下的流量标准, 提供了相当于家用录象系统(VHS)的影音质量,此时视频数据传输率被压缩至1.15Mbps,其视频压缩率为26∶1。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多媒体流压缩到1.2GB左右大小。常见的VCD就是MPEG-1编码创造的杰作。MPEG-1编码也不一定要按PAL/NTSC规范的标准运行,你可以自由设定影像尺寸和音视频流量。随着光头拾取精度的提高,有人把光盘的信息密度加大,并适度降低音频流流量,于是出现了只要一张光盘就存放一部电影的DVCD。DVCD碟其实是一种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更谈不上是国际标准的音像产品。 当VCD开始向市场普及时,电脑正好进入了486时代,当年不少朋友都梦想拥有一块硬解压卡,来实现在PC上看VCD的夙愿,今天回过头来看看,觉得真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时的现状就是486
E. 常见视频压缩编码格式及含义
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 视频压缩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视频数据率。视频压缩比一般指压缩后的数据量与压缩前的数据量之比。由于视频是连续的静态图像,因此其压缩编码算法与静态图像的压缩编码算法有某些共同之处,但是运动的视频还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压缩时还应考虑其运动特性才能达到高压缩的目标。在视频压缩中常需用到以下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有损和无损压缩:在视频压缩中有损(Lossy )和无损(Lossless)的概念与静态图像中基本类似。无损压缩也即压缩前和解压缩后的数据完全一致。多数的无损压缩都采用RLE行程编码算法。有损压缩意味着解压缩后的数据与压缩前的数据不一致。在压缩的过程中要丢失一些人眼和人耳所不敏感的图像或音频信息,而且丢失的信息不可恢复。几乎所有高压缩的算法都采用有损压缩,这样才能达到低数据率的目标。丢失的数据率与压缩比有关,压缩比越小,丢失的数据越多,解压缩后的效果一般越差。此外,某些有损压缩算法采用多次重复压缩的方式,这样还会引起额外的数据丢失。 二、帧内和帧间压缩:帧内(Intraframe)压缩也称为空间压缩(Spatial compression)。当压缩一帧图像时,仅考虑本帧的数据而不考虑相邻帧之间的冗余信息,这实际上与静态图像压缩类似。帧内一般采用有损压缩算法,由于帧内压缩时各个帧之间没有相互关系,所以压缩后的视频数据仍可以以帧为单位进行编辑。帧内压缩一般达不到很高的压缩。 采用帧间(Interframe)压缩是基于许多视频或动画的连续前后两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或者说前后两帧信息变化很小的特点。也即连续的视频其相邻帧之间具有冗余信息,根据这一特性,压缩相邻帧之间的冗余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压缩量,减小压缩比。帧间压缩也称为时间压缩(Temporal compression),它通过比较时间轴上不同帧之间的数据进行压缩。帧间压缩一般是无损的。帧差值(Frame differencing)算法是一种典型的时间压缩法,它通过比较本帧与相邻帧之间的差异,仅记录本帧与其相邻帧的差值,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数据量。 三、对称和不对称编码:对称性(symmetric)是压缩编码的一个关键特征。对称意味着压缩和解压缩占用相同的计算处理能力和时间,对称算法适合于实时压缩和传送视频,如视频会议应用就以采用对称的压缩编码算法为好。而在电子出版和其它多媒体应用中,一般是把视频预先压缩处理好,尔后再播放,因此可以采用不对称(asymmetric)编码。不对称或非对称意味着压缩时需要花费大量的处理能力和时间,而解压缩时则能较好地实时回放,也即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一般地说,压缩一段视频的时间比回放(解压缩)该视频的时间要多得多。例如,压缩一段三分钟的视频片断可能需要10多分钟的时间,而该片断实时回放时间只有三分钟。 目前有多种视频压缩编码方法,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PEG数字视频格式和AVI数字视频格式。
F. 监控视频压缩编码格式特点
M-JPEG(Motion- Join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技术即运动静止图像(或逐帧)压缩技术,广泛应用于非线性编辑领域可精确到帧编辑和多层图像处理,把运动的视频序列作为连续的静止图像来处理。
视频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视频的前提。视频信号数字化后数据带宽很高,通常在20MB/秒以上,因此计算机很难对之进行保存和处理。采用压缩技术通常数据带宽降到1-10MB/秒,这样就可以将视频信号保存在计算机中并作相应的处理。
常用的算法是由ISO制订的,即JPEG和MPEG算法。JPEG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彩色或灰度图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DPCM(空间线性预测)技术的无失真编码,一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哈夫曼编码的有失真算法。
前者压缩比很小,主要应用的是后一种算法。在非线性编辑中最常用的是MJPEG算法,即Motion JPEG。它是将视频信号50帧/秒(PAL制式)变为25帧/秒,然后按照25帧/秒的速度使用JPEG算法对每一帧压缩。通常压缩倍数在3.5-5倍时可以达到Betacam的图像质量。
MPEG算法是适用于动态视频的压缩算法,它除了对单幅图像进行编码外还利用图像序列中的相关原则,将冗余去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视频的压缩比。前MPEG-I用于VCD节目中,MPEG-II用于VOD、DVD节目中。
G. 压缩视频的变码率是什么意思定码率呢哪一个清晰呢
一般来说可变码率总体画面质量更好,固定码率压缩速度更快,但大动态画面如果码率不合适会出现画面不清。可变码率会根据画面动态使用不同码率,保证大动态画面的清晰度,但压缩时间会暴增。
通常情况下:
1080*720的分度辨率,用5000K左右。
720*576的分辨率,用3500K左右。
640*480的分辨率,用1500K左右。
一、计算公式
基本的算法是:码率(kbps)=文件大小(KB)*8/时间(秒),举例,D5碟,容量4.3G,其中考虑到音频的不同格式,算为600M,(故剩余容量为4.3*1024-600=3803.2M),所以视频文件应不大于3.7G。
如视频文件的容量为3.446G,视频长度100分钟(6000秒),计算结果:码率约等于4818kbps(3.446*1024*1024*8/6000=4817.857)。
二、码率几点原则
1、码率和质量成正比,但是文件体积也和码率成正比。
2、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对图像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
3、DVD的容量有限,无论是标准的4.3G,还是超刻,或是D9,都有极限。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二进制的0和1来表示,其中每一个0或1被称作一个位,用小写b表示,即bit(位)。
H. 帮我介绍一下视频压缩技术
什么是视频压缩技术?(所找到的最简文章)
视频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视频的前提。视频信号数字化后数据带宽很高,通常在20MB/秒以上,因此目前的计算机很难对之进行保存和处理。采用压缩技术以后通常数据带宽右以降到1-10MB/秒,这们就可以将视频信号保存在计算机中并作相应的处理。
现在常用的算法是由ISO制订的,即JPEG和MPEG算法。JPEG是静态图像压缩标准,适用于连续色调彩色或灰度图像,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DPCM(空间线性预测)技术的无失真编码,一是基于DCT(离散余弦变换)和哈夫曼编码的有失真算法,前者压缩比很小,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后一种算法。
在非线性编辑中最常用的是MJPEG算法,即Motion JPEG。它是将视频信号50场/秒(PAL制式)变为25帧/秒,然后按照25帧/秒的速度使用JPEG算法对每一帧压缩。通常压缩倍数在3.5-5倍时可以达到Betacam的图像质量。
MPEG算法是适用于动态视频的压缩算法,它除了对单幅图像进行编码外还利用图像序列中的相关原则,将冗余去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视频的压缩比。目前MPEG-I用于VCD节目中,MPEG-II用于VOD、DVD节目中。
以下是长文章(文章长越详细嘛)
http://www.ccbn.com.cn/catvbbs/archiver/tid-63254.html
http://..com/question/24529198.html
http://headplay.blog.bokee.net/bloggermole/blog_viewblog.do?id=768390
http://www.wiki.cn/wiki/%E8%A7%86%E9%A2%91%E5%8E%8B%E7%BC%A9%E6%8A%80%E6%9C%AF
http://www.sinocome-huashi.com/shipinyasuo.htm(慢)
http://info.e.hc360.com/HTML/001/028/001/002/47714.htm
I. 关于视频压缩的原理
视频压缩的原理是视频图像数据有很强的相关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其中冗余信息可分为空域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去除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压缩技术包含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
(9)压缩视频编码算法扩展阅读:
视频是连续的图像序列,由连续的帧构成,一帧即为一幅图像。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当帧序列以一定的速率播放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动作连续的视频。由于连续的帧之间相似性极高,为便于储存传输,我们需要对原始的视频进行编码压缩,以去除空间、时间维度的冗余。
视频压缩技术是计算机处理视频的前提。视频信号数字化后数据带宽很高,通常在20MB/秒以上,因此计算机很难对之进行保存和处理。采用压缩技术通常数据带宽降到1-10MB/秒,这样就可以将视频信号保存在计算机中并作相应的处理。
J. 视频压缩算法是什么压缩方式
算法压缩会对视频进行计算,优化视频形成的代码,不能还原视频原视频清晰度压缩视频,但是肉眼看起来没有太大变化的将视频缩小,
操作如下:
注:使用下方参照工具
1、点击打开电脑上已有的压缩工具,双击工具,打开工具。
上面的四步不能弄反。这样操作以及用这个工具操作就是楼主要的算法压缩视频的压缩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