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碳酸盐分解压随温度变化

碳酸盐分解压随温度变化

发布时间:2022-06-18 03:49:48

1. 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有什么规律,分析影响其热稳定性因素

碱土金属的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与其极化能力有关,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熔点与其晶格能有关。阳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极化能力越强,其含氧酸盐越不稳定,分解温度越低。

如MgCO3的分解温度为540度,CaCO3为900度,碳酸钡为1360度。所以X在元素周期表Y的下面。

阳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离子键就越强,熔点就越高。

(1)碳酸盐分解压随温度变化扩展阅读:

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大多数为无色的。碱金属和铵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的碳酸盐都难溶于水。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其他酸式碳酸盐都易溶于水。碱式碳酸盐一般难溶于水。

关于碳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来说,碳酸盐难溶的金属,碳酸氢盐溶解度相对较大;而碳酸盐易溶的金属,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则明显减小。

普遍认为是HCO3-离子在溶液中形成了氢键相互缔合,使溶解度减小的缘故。可溶性碳酸盐在水溶液中都会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2. 碳酸盐的分解规律是怎么样的

1、碳酸盐分解,由于C与O的结合稳定性极高,因此碳酸根部分只只会分解成CO2 + O(2-),而O(2-)部分与阳离子结合,即分解产物可以先如下写:

MCO3 = MO + CO2

2、如果MO稳定性差,则进一步分解。

标定方法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水样时,若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到等当点时,pH为8.4, 此时消耗的酸量仅相当于碳酸盐含量的一半,当再向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继续滴定到等当点时,溶液的ph值为4. 4,这时所滴定的是由碳酸盐所转变的重碳酸盐和水样中原有的重碳酸盐的总和,根据酚酞和甲基橙指示的两次终点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即可分别计算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含量。

3. 碱土金属碳酸盐的分解温度有什么样的规律

从上到下,随着金属的离子半径增大,分解温度升高,即稳定性提高。

4. 碳酸盐的分解规律是怎么样的

1、碳酸盐分解,由于C与O的结合稳定性极高,因此碳酸根部分只只会分解成CO2 + O(2-),而O(2-)部分与阳离子结合,即分解产物可以先如下写:
MCO3 = MO + CO2
2、如果MO稳定性差,则进一步分解,此部分分解规律可以参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活动性顺序排在Cu之前的金属氧化物受热极难分解,因此可以考虑不分解;这类碳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碳酸盐分解只得到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碳:
MCO3 = MO + CO2 M = Ca,Mg,Zn Fe,Ni,Mn,Pb
M2(CO3)2 = M2O3 + 3CO2 M=Al,Cr Fe
这类金属中有变价的,在空气中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到高价:
4FeCO3 + O2 = 2Fe2O3 + 4CO2
2MnCO3 + O2 = MnO2 + 2CO2
2) 碱金属碳酸盐中,除Li2CO3外,其余受热不分解,只汽化.
3)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Cu及以后的金属,其氧化物受热分解会放出氧气,得到低价氧化物或是金属单质;所以这类碳酸盐受热分解都有有氧气放出:
4CuCO3 = 2Cu2O + 4CO2 + O2
2Ag2CO3 = 4Ag + 2CO2 + O2
3、热分解温度的高低判断:只考虑金属阳离子对碳酸根的影响,与阳离子的电荷、半径和电子构型有关;
1)8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碳酸盐稳定性高,相对难分解,因此分解所需要的温度高;
如碱金属碳酸盐、碱土金属碳酸盐、稀土碳酸盐,这些盐的阳离子都属于8电子构型.
9-17电子构型、18电子构型、18+2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碳酸盐稳定性相对较低,
即分解温度一般较低;如FeCO3、CuCO3、PbCO3、Ag2CO3等.
2)对于同类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碳酸盐,阳离子的电荷越高,稳定性越差;如:
Na2CO3 > MgCO3 > Al2(CO3)3(分解温度由高到低).
3)对于同类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碳酸盐,且其电荷也一样时,半径越小,稳定性
越差;如:BeCO3 < MgCO3 < CaCO3 < BaCO3(稳定性由低到高).

5. 固体碳酸盐的分解温度的定义

1、碳酸盐开始分解的最低温度称为分解温度
碳酸盐热解温度随阳离子的半径增大而升高,因为阳离子半径越大,极化能力越弱,碳酸根极化程度越低,难分解。
2、碳酸盐分解时的温度(可以高于分解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6. 各种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

根据碳酸盐矿物的热分析结果,研究不同的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不同的机理,以及影响同一种碳酸盐矿物分解性质的物理化学因素.不同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不同,这种差别可用构成碳酸盐矿物晶体的金属阳离子与CO_3~(2-)离子之间的结合力不同来解释.影响同一种碳酸盐矿物热分解温度的因素:一是其组分中少量化学杂质在加热时的热反应与碳酸盐矿物的热分解反应互相影响,使其热分解温度提前或推迟;二是在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类质同象的离子置换现象,不同的金属阳离子与CO_3~(2-)离子的结合性质不同,使原来很规则的晶体结构中出现一些不规则部分,这些不规则部分的热分解与规则部分有差异,就必然影响碳酸盐矿物的热分解.

7. 碳酸盐的受热分解规律是什么

1、碳酸盐分解,由于c与o的结合稳
定性极高,因此碳酸根部分只只会分
解成co2
+
o(2-),而o(2-)部分与阳
离子结合,即分解产物可以先如下写

mco3
=
mo
+
co2
2、如果mo稳定性差,则进一步分解
,此部分分解规律可以参照金属活动
性顺序表:
1)活动性顺序排在cu之前的金属
氧化物受热极难分解,因此可以考虑
不分解;这类碳金属阳离子形成的
碳酸盐分解只得到金属氧化物和二
氧化碳:
mco3
=
mo
+
co2
m
=
ca,mg,zn
fe,ni,mn,pb
m2(co3)2
=
m2o3
+
3co2
m=al,c
r
fe
这类金属中有变价的,在空气中会被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到高价:
4feco3
+
o2
=
2fe2o3
+
4co2
2mnco3
+
o2
=
mno2
+
2co2
2)
碱金属碳酸盐中,除li2co3外,其
余受热不分解,只汽化.
3)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cu及以后
的金属,其氧化物受热分解会放出氧
气,得到低价氧化物或是金属单质;
所以这类碳酸盐受热分解都有有氧
气放出:
4cuco3
=
2cu2o
+
4co2
+
o2
2ag2co3
=
4ag
+
2co2
+
o2
3、热分解温度的高低判断:只考虑
金属阳离子对碳酸根的影响,与阳离
子的电荷、半径和电子构型有关;
1)8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
碳酸盐稳定性高,相对难分解,因此分
解所需要的温度高;
如碱金属碳酸盐、碱土金属碳酸盐
、稀土碳酸盐,这些盐的阳离子都属
于8电子构型.
9-17电子构型、18电子构型、18+2
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形成的碳酸
盐稳定性相对较低,
即分解温度一般较低;如feco3、c
uco3、pbco3、ag2co3等.
2)对于同类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
形成的碳酸盐,阳离子的电荷越高,稳
定性越差;如:
na2co3
>
mgco3
>
al2(co3)3(
分解温度由高到低).
3)对于同类电子构型的金属阳离子
形成的碳酸盐,且其电荷也一样时,半
径越小,稳定性
越差;如:beco3
<
mgco3
<
cac
o3
<
baco3(稳定性由低到高).

8. 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有什么样的规律

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热分解温度顺次下降,影响因素是碱土金属阳离子直径顺次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顺次下降。

9. 解释碱金属碳酸盐的分解温度自上到下逐渐升高

应该用极化力解释,碱金属离子自上而下半径逐渐增大,极化力逐渐减小,所以分解温度逐渐升高,极化力就是使碳酸根变形的能力

10. 试分析造成上述碳酸盐热分解温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金属阳离子结合氧离子的能力大小决定的,结合能力越强,碳酸盐越易分解,分解温度则越低。
原因:
1、碳酸盐分解的实质:碳酸根离子断掉了一个碳氧键,形成一个CO2分子和一个氧离子,金属阳离子结合这个氧离子形成金属氧化物。
2、金属阳离子结合氧离子的难易程度由金属阳离子的半径和所带电荷决定: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小和所带电荷数越多就越易结合氧离子(也就是形成的离子键更强)
3、金属阳离子越易结合氧离子,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就越容易,说明该碳酸盐越容易分解,分解时所需的温度就越低。

阅读全文

与碳酸盐分解压随温度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房产还没解压可以办理赠予吗 浏览:224
java毫秒转分钟 浏览:753
模式识别中文pdf 浏览:774
c语言平均数字编译错误 浏览:170
单片机算交流 浏览:45
php自适应网站 浏览:467
2b2t服务器怎么获得权限 浏览:815
c语言javaphp 浏览:804
程序员技术不分高低吗 浏览:619
dos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 浏览:709
PC机与单片机通讯 浏览:675
二级加密图 浏览:113
压缩机异音影响制冷吗 浏览:711
德斯兰压缩机 浏览:490
程序员太极拳视频 浏览:531
网上购买加密锁 浏览:825
安卓为什么软件要隐私 浏览:83
虚拟主机管理源码 浏览:811
java图形图像 浏览:230
单片机输出口电平 浏览: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