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处理 > 废旧塑料垃圾袋怎么压缩

废旧塑料垃圾袋怎么压缩

发布时间:2022-06-18 21:58:46

① 对废塑料袋的处理方式

塑料袋的发明,真的是方便了广大消费者。多少年来,消费者已习惯了使用塑料袋,如果骤然停止了塑料袋的使用,消费者会很不适应,而且真的有些不乐意。至少,笔者就觉得限制塑料袋使用就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且有“因噎费食”之嫌。 塑料袋不好降解,有化学味道,确实有污染环境的弊端,很是成为人们的心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制使用塑料袋是有缘由的。 但是,我们不能仅是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什么东西有弊端就抛弃它就消灭它。这样到是痛快了,一劳永逸了,可倒澡盆连孩子倒掉,把塑料袋方便消费者的优点倒掉,岂不是于心不忍、损失更大。 现在废旧塑料袋还有很多回收利用的价值,如下:

家庭中
1、作为废品卖
2、当垃圾袋使用
3、当包装袋
废塑料的再利用:
国外将废塑料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焚烧炉处理含氯废塑料袋时HCI对锅炉腐蚀严重.RDF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近年来.日本鉴于垃圾填埋场不足.而且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恶英污染环境.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20.933kJ/kg和粒度均匀的RDF后.既使氯得到稀释.同时亦便于贮存.运输和供其他锅炉.工业窑炉燃用代煤.

将废塑料作为原料制成适宜粒度喷入.高炉高炉喷吹废塑料袋技术也是利用废塑料的高热值.来取代焦炭或煤粉的一项处理废塑料袋的新方法.国外高炉喷吹废塑料应用表明.废塑料的利用率达80%.排放量为焚烧量的0.1%-1.0%.产生的有害气体少.处理费用较低.高炉喷吹废塑料技术为废塑料的综合利用和治理[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冶金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德国.日本从1995年就已有成功的应用.

发电

垃圾固形燃料发电最早在美国应用.并已有RDF发电站37处.占垃圾发电站的21.6%.日本已经意识到废塑料发电的巨大潜力.日本结合大修已将一些小垃圾焚烧站改为RDF生产站.以便集中后进行连续高效规模发电.使垃圾发电站的蒸汽参数由30.012提高到45.012左右.发电效率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25%.

日本环境省正在大力支持以废塑料为主的工业垃圾发电事业.并在2003年度的预算中提出10亿日元的额度.以着手辅助对5处废塑料发电设施的整备工作.计划到2010年在日本全国共建150个废塑料发电设施.使工业垃圾发电成为新能源的重要一翼.

目前日本每年形成的废塑料总量近500万吨.2000年为489万吨.其中25%作为塑料原料回收循环再用,42%埋掉,6%白白烧掉,只有3%用来发电.当然如果能100%回收循环利用最好.但有些废塑料目前尚无法循环再利用.

用废塑料进行发电可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日本计划到2010年将目前垃圾发电量提高5倍.使年垃圾发电量达400万千瓦以上.

油化

由于塑料是石油化工的产物.从化学结构上看.塑料为高分子碳氢化合物.而汽油.柴油则是低分子碳氢化合物.因此.将废塑料转化为燃油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已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如日本的富士回收技术公司.利用塑料油化技术.从1公斤废塑料中回收0.6升汽油.0.21升柴油和0.21升煤油.他们还投入18亿日元建成再生利用废塑料油化厂.日处理10 吨废塑料.再生出1万升燃料油.美国肯塔基大学发明了一种把废塑料转化为燃油的高技术.出油率高达86%.中国北京.海南.四川等地均有关于塑料转化为燃油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尚未看到工业化的实际应用.

建筑应用

利用废塑料和粉煤灰制造建筑用瓦对废塑料的清洗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各种废塑料都不同程度地粘有污垢.一般须加以清洗.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有利于工业化应用中的实际操作.向塑料中加入适当的填料可降低成本.降低成型收缩率.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从经济和环境角度综合考虑.选择粉煤灰.石墨和碳酸钙作填料是较好的选择.粉煤炭表面积很大.塑料与其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可保证瓦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将消泡后的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加入一定剂量的低沸点液体改性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经加热可使聚苯乙烯珠粒预发泡.然后在模具中加热制得具有微细密闭气孔的硬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可用作建筑物密封材料.保温性能好.
复合再生

复合再生所用的废塑料是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杂质较多.具多样化.混杂性.污脏等特点.由于各种塑料的物化特性差异大而且多具有互不相容性.它们的混合物不适合直接加工.在再生之前必须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离.因此回收再生工艺比较繁杂.国际上已有先进的分离设备可以系统地分选出不同的材料.但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来说.复合再生塑料的性质不稳定.易变脆.故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筑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鞋等.目前.国内渖阳.青岛.株洲.邯郸.保定.张家口.桂林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分别由日本.德国引进20多套(台)熔融法再生加工利用废塑料的装置.主要用于生产建材.再生塑料制品.土木材料.涂料.塑料填充剂等.

合成新材料

匈牙利科学家研究出将塑料垃圾转化成为工业原料并进行再利用的新技术.从而改变了以往将这些垃圾随便丢弃或进行焚烧的做法.

实验表明.这种合成材料与沥青按比例混合后可以用来铺路.增加路面的坚硬程度.减少碾压痕迹的出现.还可以制成隔热材料而广泛用于建筑物上.据介绍.科学家们使用该项新技术能将塑料垃圾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专家认为.由于该技术是塑料垃圾转化为新的工业原料.不仅在环保方面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够减少石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根据聚苯乙烯较容易引进离子基团的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离子基团引入到废旧聚苯乙烯苯环上.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科学家经多年研制而成的SPS高效减水剂系列产品.可赋予混凝土良好的保塑性能.防水性能及抗冻结性能.SPS高效减水剂主要由废旧聚苯乙烯塑料构成.使经过改性的废旧聚苯乙烯.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能使水泥丧失包裹拌合水的能力.达到减水的效果.另外.由于聚苯乙烯是分子量很高的高分子物质.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这种改性聚苯乙烯分子可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提高水泥颗粒间粘合力.从而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因而成为优良的水泥防水.减水剂和增强剂.

制取基本化学原料.单体

混合废塑料经热分解可制得液体碳氢化合物.超高温气化可制得水煤气.都可用作化学原料.德国Hoechst公司.Rule公司.BASF公司.日本关西电力.三菱重工近几年均开发了利用废塑料超高温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制甲醇等化学原料的技术.并已工业化生产.

近年来.废塑料单体回收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主流方向.其工业应用正在研究中.现时研究水平已达到单体回收率聚烯烃为90%.聚丙烯酸酯为97%.氟塑料为92%.聚苯乙烯为75%.尼龙.合成橡胶为80%等.这些结果的工业应用也在研究中.它对环境及资源利用将会产生巨大效益.

美国Battelle Memorial研究所已成功开发出从LDPE.HDPE.PS.PVC等混合废塑料中回收乙烯单体技术.回收率58%(质量分数).成本为3.3美元/kg.

人造沙

2004年起.日本V-ARC公司开始将家电以及汽车等产生的废塑料粉碎制成人造沙.废塑料制成的人造沙将应用于地基改良材料以及混凝土二次制品等.将废塑料再利用为人造沙的例子非常罕见.V-ARC公司计划在2005年5月将其发展成年产值5亿日元的大事业.

资料显示.日本国内每年有500万吨左右的废塑料不能被再利用.其中大部分不得不采取掩埋以及焚烧的方法处理.V-ARC打算把这些废塑料粉碎有效利用为人造沙.人造沙的颗粒大小在1.5毫米到7.0毫米间.能够根据用途自由设定.

② 废旧塑料怎么处理,得环保

1、必须按照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然后得到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准。
2、建设满足生产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
3、主要污染情况:一般来说主要是回收的废旧塑料的清洗污水,以及化学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和废水处理后的固体废物的治理。

③ 现在的废旧塑料袋都是怎样处理的

回收的仅是一小部分。
一些由小企业用以加工再生塑料。
大量白色垃圾的处理还是一大难题。

来源:中国塑料行业网 时间:2006-9-1 “这里散发的臭味都让人无法忍受,别说窗户,连门都不敢开啊。”近日,大连市甘井子工商分局大连湾工商所在大连湾村一废旧库房附近巡查时,接到了群众的投诉,称附近民房内有一塑料加工点,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执法人员一举将这个利用废旧塑料袋再加工黑塑料颗粒的黑加工点端掉,并查封其生产原料及工具。
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内到处都是堆得高高的垃圾塑料袋,这些垃圾袋经过简单地冲洗之后,传送到粉碎机里,经过高温冷却之后,形成塑料颗粒。地面上几个水槽内黑色的液体里飘着塑料碎片,满地的污垢,屋内根本无法进人,热气、臭气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经查,当事人低价收购废旧塑料,加工成聚乙烯颗粒后,再卖给黑加工点制成塑料袋,有些塑料袋甚至被出售用来装散装食品。他们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了取缔。

塑料袋如何跨过反倾销道槛
作者 WSMARKET 于 2006-08-15 08:49:15 (91 次阅读)
塑料袋因为成本低廉,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的各个领域。我国生产的塑料袋产品优价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在我国塑料袋出口取得了快速增长同时,也引起了进口国的关注,接连受到主要出口市场的反倾销调查和裁决。
目前,各方关注的欧盟对华塑料袋反倾销案已经接近“大限之期”,9月底前欧盟将正式公布的终裁结果。从现在欧盟披露的终裁草案了解,中国企业将获得15.2%的平均税率。业界普遍认为,最终的终裁结果与应该不会出现大的变化。按此税率,此前被美国反倾销大伤“筋骨”的中国企业,将再次深陷困境。
随着我国塑料袋出口量的不断增大,中国已成为欧盟最大的塑料袋进口来源地。大量低于欧洲当地均价的塑料袋进入欧洲市场对欧洲的原有的塑料袋生产商产生了很大的冲击。2005年6月30日,欧盟开始对产自中国的塑料袋进行了反倾销立案调查,共有107家中国塑料袋企业应诉此案,其中欧方抽取出口数量靠前的10家应诉企业为实地核查对象,并给予其中9家“市场经济地位”。10家实地核查企业分别获得0%-15.2%的反倾销税,其余应诉企业获15.2%的平均税率。据中方统计,此次中方企业的涉案金额在3.1亿美元,虽然这次欧盟公布的针对中国塑料袋反倾销税率并不是很高,但国内行业人士表示,15.2%的反倾销税率,将使企业利润空间起码减少了两成。
目前国内的塑料袋生产企业一般使用回收的废旧袋子作原料,低廉的价格使得利润已经很少。加上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的提高,情况更加恶化,每个普通袋除部分能获利1分以上外,大部分获利都只在0.3~0.5分左右,毛利仅在10%左右。但是一些国内企业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只有忍受“微利”甚至“无利”的局面。此次一旦最终的终裁结果生效,那么一部分出口企业因为税率的提高而不得不放弃海外市场,转而在国内强占市场份额,到时国内的塑料袋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惨烈,市场的整体格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长期以来,欧盟一直称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直到1998年才将中国改称为“转型期市场经济国家”。在我国进入世贸之后,欧盟和美国这两大贸易巨头也始终没有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造成我国在遭受反倾销调查中,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即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当局在判定中国商品是否以低于成本价在其境内倾销时,不是以该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为参照,将引用一个被承认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替代国的成本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因此,欧盟及美国对中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便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公平性。这大大影响了中国公司在应付反倾销指控时的自卫能力。现在我国塑料袋这一商品被美国和欧盟接连扣上“反倾销”的帽子,我们的企业是否只能坐以待毙呢?
从美国针对中国塑料袋反倾销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对于反倾销的积极应诉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规避一定的倾销税。200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开始对中国聚乙烯购物袋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4年,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零售购物袋存在倾销行为,平均税率为23.06%至41.21%。在9家被选作强制调查企业中,2家企业由于没有选择恰当的律师应诉,得到最高税率,为77.33%;而深圳恒隆公司和南通华盛有限公司因为较高的反倾销意识和应诉水平,最后分别获得0.2%和2.29%的低税率。在国内,不少企业对于反倾销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有的企业认为,应对反倾销是政府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加上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忍为上策,认为在国内打官司尚且“缠人”,洋官司岂不更加难以应付,况且应诉费用还很高,等到真正要征收高关税时,企业最多转向,不会有太大损失。事实上,各国实施反倾销调查的目的不是追究有关当事方的责任,而是限制其今后的“倾销”行为,往往针对的是一类产品,不应诉就意味着丢失市场,应诉不力则意味着市场萎缩,积极应诉反倾销是整个行业的大事,企业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产品在海外出口的机会。
在欧洲,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因此对于中国塑料袋的反倾销尽管主要是经济贸易上的博弈,但也存在欧洲人处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再生降解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欧洲环保组织一直在对各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促使它们采取行动。目前爱尔兰和丹麦已在对塑料袋征税,法国也正在采取相关立法措施以禁止塑料袋的使用,而在波兰、德国、瑞典、芬兰、比利时和荷兰等国,许多零售商对塑料袋收取费用,现在欧盟对中国等亚洲国家塑料袋的反倾销裁决可以有效的控制非环保型塑料袋在欧洲的“蔓延”。需要看到,环保型塑料袋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欧洲有的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尽管成本较高,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全球化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可降解塑料袋的普及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国塑料袋生产商应紧跟世界趋势,大力开展环保研发,为我国出口的塑料袋提供一张合格的“passport”。

④ 怎样整理塑料垃圾袋

看到题目有人一定想问:垃圾袋还需要整理?我的回答是多花几秒钟整理垃圾袋会让你取用时更方便。 现在去超市购物,尤其是买菜和生活用品,进去时是两手空空,出来时总是会满载而归,回家后把菜和东西往冰箱一放,剩下的就是一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扔了可惜,收起来可以装其它东西用,大多还是被当作垃圾袋二次利用。 你是如何存放这些塑料袋的?我想大多数人会找一个大一点的袋子挂起来或放在地上,然后每次购物剩下的塑料袋,不管大小一股脑塞进去。然后在用的时候,大塑料袋套大垃圾篓,小塑料袋套小垃圾篓,刚开始可能塑料袋里的塑料袋还不是很多,拿出一个若发现小了就再换一个大的,发现大了觉得浪费就再找个小的;但慢慢你会发现塑料袋里的塑料袋会越来越多,最后塑料袋里塞满了塑料袋,这样再翻找一个你想要的袋子会很费事,有时还得把所有的塑料袋都倒出来,然后才能知道里面有没有你想要规格大小的塑料袋,这样你觉不觉得很费事? 觉得不费事的话,此文章到此结束,请点击下篇或是浏览网页上的其它内容! 觉得费事的话,再往下看,我教你一种整理塑料袋的方法,这样用起来就不费事了。 首先,我想扯远点谈,为什么去超市回来会有那么多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因为超市在给顾客装东西时是要讲求分类的,他们决不会给你把卫生巾和肉放在一起,也不会把内裤和菜放在一起,而是会按照衣物、日用品、蔬菜、水果、肉、冷冻产品等分类装在一起的,而不同类产品所需要的塑料袋规格也有大有小,所以每次购物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塑料袋。 其次,再说说垃圾篓,我们家里用的垃圾篓会有大有小,因为厨房用的垃圾篓一般会大一些,而客厅用的会小一些,买来一整卷的黑色垃圾袋,一是费钱,二是倒垃圾时不方便,不像背心袋一样能提着扔垃圾,三是尺寸都一样,对于那些小一点的垃圾篓又觉得太浪费,而超市购物后的塑料袋,总有适合垃圾篓大小规格的,如果我们对塑料袋不做下大小分类的话,等挂在墙上或放在地上的收纳塑料袋装满了塑料袋的时候,再想找个适合垃圾篓大小的塑料袋时就会有些困难。 其实有种方法很简单,就是一手将塑料袋底部捏住,另一手顺着将里面的空气捋出,然后从中间对折,再放入收纳塑料袋时,将对折后的中间部分朝外放就可以了,这样在取出时就不会带出其它的塑料袋,而且可以收纳更多的塑料袋了。将大塑料袋放在一个袋子里,小的放在另一个袋子里,我想这个过程比起你用手一揉放进收纳袋的时间也多不了几秒钟的,而当你再想取用时再也不会像摸奖一样或是满地找塑料袋了。 1.一手将塑料袋底部捏住,另一手顺着将里面的空气捋出2.从中间对折3.将对折后的中间部分朝外放入收纳塑料袋 4.现在是不是不乱了?而且可以收纳更多的塑料袋了,再取用时也很方便了!5.大篓用大塑料袋,小篓用小塑料袋!

⑤ 什么是可降解户外垃圾袋

可降解户外垃圾袋

目前生产的可降解塑料,并不意味着整个包装废料全部消失为二氧化碳和水。其基本原理还是通过死的生物体受微生物和霉菌的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腐殖质,而二氧化碳和腐殖质再对塑料产生作用。没有灵丹妙药可以完全解决塑料垃圾问题,循环使用和焚化是两种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

塑料本身没有天生的生物分解能力,强度和牢固程度决定了它们的稳定性。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塑料都不受外界影响,丝毫没有分解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是改变实用塑料的原料,使之丢弃后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即可分解,并被吸收进入生物大气层的自然碳化环境。

设计者在合成聚合物的主要成分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光学,生物,化学连锁反应的引发,以及结合等各个方面。挑选一种能使以上各方面都具备条件的材料作为添加剂与塑料掺在一起,可以改变塑料的结构,达到丢弃后分解,并被生物大气层吸收的目的。关键是包装容器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分解过程绝对不能引发。

降解塑料主要有生物分解,光分解和化学分解三种类别。三种分解过程互不相关。只有在分解过程的某一阶段,三者可能发生关系。这些分解过程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树脂的使用,以一种协调,统一和连贯的方法进行控制。在包装中降解塑料的适用性问题还有很大的意见分歧。看来工业方面标准化的程度很重要。

材料的生物分解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以淀粉为基础的生物分解塑料颇受欢迎。特殊种类的降解塑料也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对塑料来说,最重要的微生物是细菌和霉菌。微生物引起的分解主要有三种类型:

1.生物物理作用,细菌繁殖引起材料结构破坏。

2.生物化学作用,微生物体作用于聚合物。

3.直接酶的作用,微生物产生的酶破坏塑料产品成分,使之分裂或氧化,最后分解。

有些聚合物,如已内酰胺和多羟基丁酸盐/戊酸盐必须得到酶的直接作用。由于成本和加工程序的原因,这些材料至少目前只能比较多地用于医疗方面的特殊需要。

最常用的添加剂是胶状和颗粒状淀粉,它们比较适合于日用品塑料。在这些添加剂系列中,虽然淀粉和塑料物品会被分解,但还须加入催化剂,以足使聚合物链破坏,加速变形分解。只要测量产品物理性能的变化,研究薄膜的化学变化,或确定生物的活动能力,即可得出材料的分解性能。

淀粉与加入某种添加剂的塑料结合可使这种淀粉的亲水性变成疏水性。这种淀粉然后能干燥得只剩百分之一还不到的湿度。通常淀粉的湿度是10-12%。有几种不同的淀粉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已经广泛使用的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具有这种效果,大米淀粉的分子尺寸也符合产品的需要。一种脂肪酸或自动氧化剂可加入进去促进分解。分解是两种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淀粉以颗粒状呈现在聚合物内。这些颗粒受到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攻击后被完全驱除。这就削弱了聚合物矩阵,大大增加了塑料的表面积。第二种过程是在与土壤中,或淡水,海水中的金属盐接触以后,自动氧化形成过氧化物后引起的。这些过氧化物破坏了聚合物链。第一种过程引起的塑料表面积增加,大大促进了第二种过程的速度。

另外,湿度,含量,微生物种类,温度,PH值,金属盐,聚合的相对比例,混合物成分,聚合物种类,以及包装的表面积和厚度等都对分解起作用。

酮类聚合物可分解聚苯乙烯。这种聚合物的链上有一些对紫外线光敏感的特殊基团。紫外线引起链断裂,使原来结构分成较小的单位,以至塑料制品变脆而分解。这种技术结合装在制品中的定时材料,可控制在阳光下的分解开开始。因此,常规树脂只要加上这些共聚物,即可使塑料制品分解。分解速度与共聚物的级别有关。级别越高,分解越快。

三羟基丁酸和三羟基戊酸的线性聚酯是新开发出来的聚合物,是一些从农业原料中提取的与环境相容的热塑性塑料。当初目的是要从天然原料中提取一种或几种非生物分解型聚合物。但研究的过程中却转向于细菌型,原料用作喂养细菌。最后干脆把目标瞄准细菌,仔细控制一种有机酸和糖的混合原料--聚羟丁戊酸。

聚羟丁戊酸的关键性能是生物分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自然性。它的一般物理性能均与其它普通聚合物相似。这些聚合物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其中包括特殊包装方面。聚羟丁戊酸瓶,薄膜,涂塑纸板等都可用于包装,特别是它们优良的防油性能更适合于食品包装方面。

生物分解聚乙烯薄膜,其厚度低于千分之一密耳,强度性能与普通聚乙烯一样,甚至于更好。在聚乙烯中加入添加剂,包括非离子型有机溶液的自动氧化剂和非离子型紫外线光稳定剂,可以生产出光降解薄膜。一种是铁复合物,另一种是镍或钴复合物。两种成分以不同的比例组合可制成不同分解速度的材料。有些材料光照三十天即可分解。有些用于农业作物复盖的薄膜可在四至六个月内分解。这些薄膜在一定天数的光照以后埋入土壤,分解过程还会继续。光降解薄膜使用的添加剂与生物降解材料使用的淀粉完全不一样,但光降解聚乙烯的薄膜性能实质上与普通聚乙烯一样。薄膜强度性能不变,热影响和质量性能实际上也不变。

水溶性薄膜可以在水中完全彻底分解。这是一种优质韧性薄膜,厚度千分之十五密耳,冲击强度500克以上,透明度极佳,雾度4%,光泽度78%。这种薄膜有一种优良的保持香味的性能,防碱,防油脂,与大多数溶剂都不发生作用。但在二十五度的水中它能四十五秒钟内全部溶解。

埋入土壤或焚化处理的包装废弃物和垃圾袋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其中包括生物添加剂问题。可能在混合肥料,海洋或农业方面可以使用,更广泛的领域比较困难。主要是缺乏标准,害怕过早分解,影响循环再使用,产生付产品,或分解可能不发生,等等。如果塑料袋还在使用阶段就受到各种气候或其他条件的影响开始分解,或包装袋在杂货仓库的货架上开始分解,那将必然是一种灾难。如果分解添加剂在土中丧失积极作用,生物分解就不能迅速发生。降解期限会变成乱扔垃圾袋的“合法依据”。

⑥ 塑料袋怎样再回收,可以做什么

塑料袋、塑料包装袋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它的不可回收性给全世界的环境问题都造成了较大的损坏。当然,随着塑料袋生产厂家对塑料袋的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也出现了不少回收利用塑料袋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塑料袋、塑料包装袋等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一:能量回收。能量回收是指对废旧塑料袋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二:热裂解,是指将挑选过的废旧塑料袋经过热裂解制得燃烧料油和燃料气的方法。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三:回收化工原料,这是一种运用化学分解废旧塑料变成化工原料的方法进行回收,它加了聚酯氨,可以通过水解获得合成时的原料单体。

塑料袋回收利用方法四:熔融再生,这种方法主要是将废旧塑料袋重新加热塑化,此种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树脂厂的边角料,它是一种单纯再生的方法,熔融再生后可以制成比较好的塑料制品。另一类是经过使用后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这种方法只能重新制造一些性能比较差的塑料制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使用后的塑料袋主要是通过填埋、焚烧、堆肥化、回收再生利用和采用降解塑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暂时解决塑料袋带来的环境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危害。

⑦ 用过的塑料袋如何处理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还有我们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烧会导致大气污染,所以现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购买东西时最好自备工具,减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生产技术成熟、成本低的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国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情况

早在1985年,美国入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就已达23.4公斤,日本为20.1公斤,欧洲为15公斤。进入九十年代,发达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的数量更多(我国1995年人均消费塑料包装物和其它塑料制品为13.12公斤)。从消费量来看,似乎发达国家的“白色污染”应该很严重,实则不然。究其原因,一是发达国家很早就严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随手乱扔废旧塑料包装物,基本消除了“视觉污染”。二是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较高。以美国为例,80年代以前,处置废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后来发现塑料长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后,他们转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现在已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分类回收系统,大部分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转化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无害化处置,也基本消除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潜在危害。

美国制定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对固体废物管理、资源回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系统建设及运行、发展规划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加利福尼亚、缅因、纽约等10个州先后出台了包装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资源法》、《节能与再生资源支援法》、《包装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专门条款,以促进制造商简化包装,并明确制造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各自的回收利用义务。德国在《循环经济法》中明确规定,谁制造、销售、消费包装物品,谁就有避免产生、回收利用和处置废物的义务。德国的《包装条例》将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包装材料的义务与生产、销售、消费该商品的权利挂钩,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细微环节,因而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我国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着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00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⑧ 废弃塑料袋怎么处理

塑料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用石油和煤为原料生产塑料来替代天然高分子材料,曾经历了一条艰难的历程,整整一代杰出的化学家为实现目前塑料所具有的优良理化特性和耐用性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塑料以其质轻、耐用、美观、价廉等特点,取代了一大批传统的包装材料,促成了包装业的一场革命。但是出乎人胶预料的是,恰恰是塑料的这些优良性能性制造了大量耐久不腐的塑料垃圾。用后大量丢弃的塑料包装物已成为危害环境的一大祸害,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塑料垃圾难以处理,无法使其分解并化为尘土。在现有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塑料的比例已达到15%-20%,而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使用的名类塑料包装制品。塑料废弃物的处理已不仅是塑料工业的问题,现已成为公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保护地球环境的需要,世界塑料加工业研究出许多环保新技术。在节省资源方面,主要是提高产品耐老性能、延长寿命、多功能化、产品适量设计;在资源再利用方面,主要是研究塑料废弃物的高效分选,分离技术、高效熔融再生利用技术、化学回收利用技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水溶性材料、可食薄膜;在减量化技术方面,主要是研究废弃塑料压缩减容技术、薄膜袋装容器技术,在确保应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将制品薄型化技术;在CFC代用品的开发方面,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在替代物的研究方面,主要是开发PVC和PVDC代用品。

⑨ 废旧塑料如何再生

粉碎工序——带水粉碎冲洗效果则更好。由于一些好的高压膜如果保持足够的清洁,无须添加新料就可以重新吹膜。所以在粉碎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当粉碎料流到水槽后最好再次滚动,目的进一步冲洗清洁点。
干燥工序——一般是到甩干机把余水甩干,如有条件就进行晒干,这样可以节约电费,提高质量,当然要注意防止材料在晒干中的二次污染。
造粒工序——由专用挤出机造出的颗粒,有二种基本用途:再次吹塑膜和注塑。在60到80目的过滤网中出来的材料可以再次吹塑;在40到60目的过滤网中出来的材料可以满足注塑的质量要求。一般来说高压料再次吹膜,好的吹本色差一点吹黑膜和垃圾袋,做注塑料后的价格则更低。
切粒工序,一般是冷水切粒——这道工序必须注意包装时区分标号。一种吹塑用,一种注塑用,以免搞错。另外,吹塑用的包装袋一定要外袋加内衬袋以免二次污染。

阅读全文

与废旧塑料垃圾袋怎么压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c语言平均数字编译错误 浏览:170
单片机算交流 浏览:45
php自适应网站 浏览:467
2b2t服务器怎么获得权限 浏览:815
c语言javaphp 浏览:804
程序员技术不分高低吗 浏览:619
dos不是内部或外部命令 浏览:708
PC机与单片机通讯 浏览:675
二级加密图 浏览:113
压缩机异音影响制冷吗 浏览:711
德斯兰压缩机 浏览:490
程序员太极拳视频 浏览:531
网上购买加密锁 浏览:825
安卓为什么软件要隐私 浏览:83
虚拟主机管理源码 浏览:811
java图形图像 浏览:230
单片机输出口电平 浏览:486
java配置数据库连接 浏览:479
java多态的体现 浏览:555
java的split分隔符 浏览: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