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液体不能压缩
1、任何物质,不论其多坚硬,也不论其易变形,都是可以压缩的。
2、但有时说水不能被压缩,可有时有说可以压缩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说水(或其他液体)不能被压缩,是说水被压缩后,其体积不变。如液压机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工作的。
可怎么水又能被压缩了呢?实际上,水可以被压缩是客观存在的,其他液体也是如此,只是变化极微,以至于可以忽略不计而已。
3、水被压缩后,仍然还是水,只是被压的水不仅密度稍稍变小,而且其焓也会增加许多(这意味着高压水更具有做功的本领)。
所以,像水这类的液体,是否能被压缩,要看场合。
但严格说,水是不易被压缩的。这种表述可能会比较正确,但大多数人会不太理解的。
⑵ 可压缩流体流体的可压缩性
流体的可压缩性是指流体在受压时,体积会缩小,密度会增大的特性。这实际上反映了流体的弹性。液体的可压缩性用压缩系数来表示,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压强增加单位体积的相对缩小率。液体的压缩系数κ的计算公式为κ=-V^-1*dV/dp,其中dp和dV异号,因此式中右侧加负号以使κ为正值,κ值越大则流体越容易压缩。κ的单位是1/Pa。
根据增压前后质量不变的原则,压缩系数κ还可以表示为κ=dρ/(ρdp)。液体的压缩系数κ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压缩系数的倒数是体积弹性模量,其计算公式为Κ=1/κ=-Vdp/dV=ρdp/dρ,其单位是Pa。
气体具有显着的可压缩性。在一般情况下,常用气体(如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密度、压强、温度三者的关系符合完全气体状态方程,即p/ρ=RT。其中,p为气体的绝对压强(N/m^2),ρ为气体的密度(kg/m^3),T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K),R为气体常数。在标准状态下,R=8314/M(J/kg*K),M为气体的分子量。例如,空气的气体常数R=287J/kg*K。然而,当气体在压强很高、温度很低的状态下,或接近于液体时,就不能被当作完全气体看待,此时上述公式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