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经压缩机压缩的气体先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向冷却水(或空气)放出热量,然后流经回热器被返流气体进一步冷却,并进入膨胀机绝热膨胀,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同时下降。气体在膨胀机中膨胀时对外作功,成为压缩机输入功的一部分。
同时膨胀后的气体进入冷箱,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即达到制冷的目的。此后,气体返流经过回热器,同压缩气体进行热交换后又进入压缩机中被压缩。
(1)压缩式制冷系统扩展阅读:
一、结构特点:
1、要求高,不允许向内和向外泄漏。因此大、中型制冷压缩机在主轴伸出机体处均设有轴封,小型制冷压缩机则做成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
半封闭式压缩机通常是将机体与电动机的机壳做成一体,或将两者用法兰连接。全封闭式还只限于小型往复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压缩机,用一个密封的钢罩壳把压缩机与电动机封闭起来,一般不进行拆修。
2、氟利昂能溶于润滑油中,故常在曲轴箱的油池中装有加热器。有些螺杆压缩机和滚动转子压缩机用喷油法来实现机内密封和冷却,除喷油装置外还设有高效率的油分离器。
3、压缩机吸入的是饱和蒸气。氨气容易带液,故往复氨压缩机设有防止液击的安全盖。
4、多级压缩时各级的流量不相同,故多级离心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大多设有中间补气系统,再配以省功器,借以提高制冷机的运转经济性。
二、制冷机节能方法:
1、制冷机节能原则
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在满足设备安全和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和降低冷凝温度。为此加大了冷却塔的改造,以保证冷却水效能。
2、防止和减少管道结垢
以提高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补充水如果水处理做的不好,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受热产生的碳酸钙和碳酸镁会沉积在管道上。使导热性能下降,影响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并使设备运行电费大幅度上升。此时除了采用水处理技术外,还可以利用管道定期自动清洗设备进行管道清洗。
3、调整制冷机设备合理的运行负载
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制冷主机运行在70%-80%负载比运行在100%负载时,单位冷量的功耗更小。运用此方式开机要结合水泵、冷却塔的运行情况综合考虑。
2. 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压缩式制冷机组的工作原理: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procts-services/critical-power-cooling/critical-power-and-cooling.page制冷压缩机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把制冷剂从低压提升为高压,并使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从而使系统不断将内部热量排放到高于系统温度的环境中。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制冷系统通过压缩机输入电能,从而将热量从低温环境排放到高温环境。制冷压缩机的能效比决定整个制冷系统的能效比。由于环境温度是经常变化的,故压缩机大部分时间是出于部分负荷状态,因此压缩机要具有能量调节。
3. 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导语:说起制冷压缩机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脑海里没有制冷压缩机的样子,但其实日常生活中却很多地方都得用它,像冰箱、冰柜等制冷装置中一定会有它的身影。平常我们对制冷压缩机的了解肯定少之又少,那么今天就让小编和你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吧!
制冷压缩机工作原理
制冷压缩机是工作在一种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它是将其内的制冷剂从原本的低压状态下提升为高压状态,并且让制冷剂在工作中不断地在内部循环流动,以此来使系统内部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外部环境中。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分,制冷系统以压缩机为中介输入电能,从而将热量从低温处排放到高温处。
螺杆式压缩机机器结构精致、体积较小、重量轻而且如果少量液体不慎进入机内时,不会有液击危险。它没有活塞式压缩机上配备的气缸、活塞、活塞环等部件。它可以利用活阀进行能量调节,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运行的时候平稳可靠。但是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加工制作和装配设置的要求精度很高,工作时会有较大的噪音,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安装隔除噪音的装置。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加上润滑油。
压缩机是一种对跨临界二氧化碳空调系统效率及可靠性影响最大的部件,它应当结合重新结合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的具体特点进行设计。由于二氧化碳对压缩机的气压要求较小,所以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对压缩机进行冷却。正是由于绝热好、压比小,可减少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空余缝隙的再膨胀损失,从而使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增高。根据实验和研究发现,往复式压缩机具有很好的油膜滑动密封特点,以此成为二氧化碳系统的第一个选择。
制冷压缩机发展前景
近年来,各个国家的制冷压缩机行业都在不断迅猛发展,全球的压缩机市场集中度也不断加强。领先的压缩机生产企业在不断进行行业整合,以此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至今日,德国比泽尔和美国英格索兰为代表逐渐占据优势市场地位。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的制冷压缩机行业也有着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制冷压缩机国产化率有很大提高;一些领域对制冷压缩机的需求也迅猛提升。如今伴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提出及进行,国内市场对于制冷压缩机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了这个行业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制冷压缩机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这个增长速度将保持在高于10%。
随着中国的繁盛发展,全球的压缩机制造重心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中国也已经成为了比泽尔的在全球中的一个重要市场。国际的压缩机生产企业进入我国,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此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对制冷压缩机有了整体的概念与了解。制冷压缩机对日常生活不可或缺,让我们多多关注此行业的发展吧。
4. 空气压缩制冷与蒸汽压缩制冷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空气压缩循环制冷特点:
优点:工质无毒无味,不怕泄漏
缺点:无法实现等温,活塞流量小,制冷量小
蒸汽压缩循环制冷特点:
优点:装置简单,运行可靠
缺点:制冷量小
制冷种类分为:蒸汽压缩制冷,吸收式制冷,压缩式气体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固体吸附制冷。上述的属于压缩气体制冷,不是压缩空气制冷,包括等熵压缩,等压冷却,等熵膨胀和等压吸热,特点是工质在循环过程中不发生集态变化。
(4)压缩式制冷系统扩展阅读:
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压区)和冷凝区(高压区)。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属于高压或低压区。
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
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无论是空调、冷库、化工制冷工艺等等工况都要有压缩机这个重要的环节来做保障。
5. 压缩式制冷系统组成及工作进程
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是蒸气压缩式制冷,也即是利用液态制冷剂汽化时吸热,蒸汽凝结时放热的原理进行制冷的。在制冷技术中,蒸发是指液态制冷剂达到沸腾时变成气态的过程。液态变成气态必须从外界吸收热能才能实现,因此是吸热过程,液态制冷剂蒸发汽化时的温度叫做蒸发温度,凝结是指蒸汽冷却到等于或低于饱和温度,使蒸汽转化为液态。
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2-水冷式冷水机原理流程图
(说明:图1-风冷式冷水机是利用壳管蒸发器使水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冷媒系统在吸收水中的热负荷,使水降温产生冷水后﹐通过压缩机的作用使热量带到翅片式冷凝器,再由散热风扇散失到外界的空气中(风冷却);图2-水冷式冷水机是利用壳管蒸发器使水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冷媒系统在吸收水中的热负荷,使水降温产生冷水后﹐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将热量带至壳管式冷凝器,由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吸收热量后通过水管将热量带出外部的冷却塔散失(水冷却))
如图,开始时由压缩机吸入蒸发制冷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然后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冷凝器;高压高温气体经冷凝器冷却后使气体冷凝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当常温高压液体流入热力膨胀阀,经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流入壳管蒸发器,吸收蒸发器内的冷冻水的热量使水温度下降;蒸发后的制冷剂再吸回到压缩机中,又重复下一个制冷循环,从而实现制冷目的。
6.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是
组成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
液体的沸腾温度(饱和温度)随液体所处的压力而变化,压力越低液体的饱和温度也越低;
7. 为什么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效率可能超过一
不是可能,而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超过1的。
因为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所实现的最终目的是热量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而不是多生产或少生产热量。其工作所消耗的能源是用来克服热量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所具备的阻力的。
所以说,蒸汽压缩循环系统大多数时候的工作效率都会大于1,只有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才会小于1.
8. 压缩式制冷与吸收式制冷有哪些不同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它们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以低温与被冷却对象发生热交换,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并气化,产生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后以高压排出。压缩机排出的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冷凝器,被常温的冷却水或空气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时节流,变成低压低温的气液两相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其中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产生的低压蒸汽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制冷机 蒸汽吸收式制冷系统是由发生器、冷凝器、制冷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溶液节流阀、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泵组成。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回路:一个是制冷剂回路,一个是溶液回路。 系统中使用的工作流体是制冷剂和吸收剂,我们称它为吸收是制冷的工质对。吸收剂使液体,它对制冷剂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吸收剂吸收了制冷剂气体后形成溶液。溶液加热又能放出制冷剂气体。因此,我么可以用溶液回路取代压缩机的作用,构成蒸汽吸收式制冷循环。 制冷剂回路由冷凝器、制冷剂节流阀、蒸发器组成。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冷凝,产生的高压制冷剂液体经节流后到蒸发器蒸发制冷。溶液回路由发生器、吸收器、溶液节流阀、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泵组成。在吸收器中,吸收剂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制冷剂气体,形成富含制冷剂的溶液,将该溶液用泵送到发生器,经过加热是溶液中的制冷剂重新蒸发出来,送入冷凝器。另一方面,发生后的溶液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成分,经冷却、节流后成为具有吸收能力的吸收液,进入吸收器,吸收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吸收过程中伴随释放吸收热,为了保证吸收的顺利进行,需要冷却吸收液 在蒸汽吸收式制冷中,吸收器好比压缩机的吸入侧;发生器好比压缩机的排出侧;对发生器内溶液进行加热,提供提高制冷剂蒸汽压力的能量。
9. 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四大部件的作用
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各部分作用如下:
1、压缩机:压缩机不断地抽吸蒸发器中产生的蒸气,并将它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送往冷凝器
2、冷凝器:送至冷凝器后,在压力下等压冷却和冷凝成液体。
3、膨胀阀: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传给冷却介质(通常是水或空气),与冷凝压力相对应的冷凝温度一定要高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后的液体通过膨胀阀
4、蒸发器:其它节流组件进入蒸发器。
(9)压缩式制冷系统扩展阅读:
压缩式制冷机安装时配管,基础及冷却系统之配管注意事项:
1、主管路配管时,管路须有1°~2°之倾斜度,以利管路中的冷凝水排出。
2、配管管路之压力降不得超过压缩机设定压力之5%,故配管时最好选用较大的管径。
3、支线管路必须从主管路的顶端接出,避免管路中的凝结水下流至用气设备中,压缩机空气出口管路最好应有单向阀。
4、几台压缩机串联安装,须在主管路末端加装球阀或自动排水阀,以利冷凝水排放。
5、主管路不要任意缩小,如果必须缩小或放大管路时须使用渐缩管,否则在接头处会有混流情况发生,导致大的压力损失,也影响管路的使用寿命。
6、压缩机之后如果有储气罐及干燥机等净化缓冲设施,理想之配管应是压缩机+储气罐+前过滤器+干燥机+后过滤器+精过滤器。如此储气罐可将部分的冷凝水滤除,同时储气罐亦有降低气体排气温度之功能。较低温度且含水量较少之空气再进入干燥机,可减轻干燥机或过滤器之负荷。
7、若系统之空气用量很大且时间很短,瞬时用气量变化很大,宜加装一储气罐作为缓冲之用(其容量应大于或等于最大瞬时气量的20%),这样可以减少压缩机组频繁加载或卸荷的次数,减少控制元件动作次数,对保持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有很大的益处。一般情况下,可选择容量为排气量20%的储气罐。
8、系统压力在1.5MPa以下的压缩空气,其输送管内之流速须在15m/sec以下,以避免过大的压力降。
9、管路中尽量减少使用弯头及各类阀门,以减少压力损失。
10、理想的配管是主管线环绕整个厂房,如此在任何位置均可获得双方面的压缩空气。如在某支线用气量突然大增时,可以减少压力降。且在环状主干线上配置适当之阀门,以便检修切断之用。
10.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 简单概述
蒸汽压缩机是热回收系统对产生的蒸汽通过压缩作用而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的关键设备。作用是将低压(或低温)的蒸汽加压升温,以达到工艺或者工程所需的温度和压力要求。蒸汽压缩机总体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压缩系统、蒸汽降温器和润滑系统三个基本单元组成。再沸器(蒸发器)内产生的蒸汽经过内嵌式微滴分离器除去蒸汽中的部分液体,然后再进入蒸汽压缩机或相应的用汽点。在工艺设计时可留有不经压缩的蒸汽旁路,以自动控制而满足生产对不同蒸汽压力和温度的要求或防止压缩机出现故障时维修的余地。
2、压缩系统
蒸汽压缩机压缩形式根据原理不同,是由一个整体的齿轮装置驱动的单级离心压缩机。根据不同的需求压缩机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一般常见的有罗茨式压缩机(容积式)、离心式压缩机(速度式)等。
3、蒸汽降温器
蒸汽降温器是一个特别设计的喷嘴,它安装在回收蒸汽管中。使流动中的蒸汽使尽量多的水雾化为蒸汽。通向降温器的供水流量由降温器后的蒸汽的温度来控制。
4、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包括油罐、两个并联的水冷式冷却器、一套并联的油过滤器和两个油泵。主油泵是一个螺杆泵,直接由低速齿轮轴驱动。备用油泵由电机驱动在启动时使用。油冷却器是一个管状的换热器,油在换热管中流动。油罐上安装有油除沫器和电加热器,润滑油通过油冷却器和油过滤器从油罐泵送到齿轮箱,油的温度由油冷却器旁路的温度控制器调节。油过滤器上有压差指示器,以检测过滤器中的污染物。
5、蒸汽压缩机形式
根据流体通过蒸汽压缩机叶轮的方向,将相关设备称为轴流、混流或离心式压缩机。最适用的压缩机类型取决于相关应用的操作条件。关键参数是需要达到的温升和待压缩蒸汽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