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to什么意思
CTO(首席技术官)英文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即企业内负责技术的最高负责人。这个名称在1980年代从美国开始时兴。起于做很多研究的大公司,如General Electric,AT&T,ALCOA,主要责任是将科学研究成果成为盈利产品。
CTO是IBMTHINKPAD-----联想THINKPAD的专用术语。定制的可变配置机型CTO (Dynamic Configure To Order) 由ThinkPad的电子网站提供个性化的客户定制方案,并且根据配置直接装配并送达客户。
在美国,IBM在系列(每一个系列都有固定的模具,主板和显卡)固定的情况下,其CPU,内存,硬盘和其他软硬件是可以自己组装的。这样自己组装出来的笔记本,就是CTO。
CTO是IBMTHINKPAD-----联想THINKPAD的专用术语。
具体为定制的可变配置机型CTO (Dynamic Configure To Order) 由ThinkPad的电子网站提供个性化的客户定制方案,并且根据配置直接装配并送达客户。 在美国,IBM在系列(每一个系列都有固定的模具,主板和显卡)固定的情况下,其CPU,内存,硬盘和其他软硬件是可以自己组装的。这样自己组装出来的笔记本,就是CTO。
CTO的情况就是,现在水货是市场上最多的就是T400-CTO,这就是在T400的某个模板上DIY出来的,只要是DIY出来的,型号统一都叫CTO。
在中国,只有大客户机才可以自选配置,因为他们买的多,所以可以让他们自选配置;但美国THINKPAD本身就是可以自选配置,所以有的人认为T400-CTO是大客户机是不准确的。
CTO其实是一种生产方式,不但是美国THINKPAD,美国DELL也会利用生产方式。现在大部分的DELL电脑都是CTO生产出来的。
(1)首席程序员叫什么扩展阅读
释义:CTO(首席技术官)英文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即企业内负责技术的最高负责人。这个名称在1980年代从美国开始时兴。起于做很多研究的大公司,如General Electric,AT&T,ALCOA,主要责任是将科学研究成果成为盈利产品。
1990年代,因计算机和软件公司热门,很多公司把CTO的名称给予管理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负责人。
有时CTO和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管理最高负责人)是同一个人(尤其在软件公司),有时CTO归于比较精通科学技术的CIO手下。在不同领域的公司,CTO工作性质不同;即使在同一领域,工作性质也可能大不相同。
一般CTO会有以下责任:长期技术方向(战略性)、短期技术方向(战术性)、管理研究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营利的影响、公司中使用的软件等等。
在国内,CTO一般在IT企业中才有,是分管技术的副总,非IT企业大都设置总工程师、技术副总这样的职位,例如在IT企业中,负责软件开发的副总也叫CTO,而技术总监则不是CTO。
总监只是部门的负责人,副总是企业的负责人。而CIO是分管IT的副总,例如分管企业IT管理的副总,或者分管信息化的副总。
在国内CTO通常是由软件工程师(程序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CIO通常是由IT工程师(网管)成长起来的,一个倾向于程序开发、一个倾向于IT管理。
国外的CTO主要职责是设计公司的未来,其更多的工作应该是前瞻性的,也就是制定下一代产品的策略和进行研究工作,属于技术战略的重要执行者。
CTO还是高级市场人员,他可以从技术角度非常有效地帮助公司推广理念,其中包括公司对技术趋势所持的看法。因此,在大型用户会议上CTO会阐述产品下一代的走向和功能,这也是重要的市场策略。
国外CTO的职能,除取决于公司规模外,还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相关联。硅谷很多公司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但公司做大之后并不想转为技术团队管理者,所以除了从外面请来专业经理人担任CEO外。
还有可能聘请专门负责研发管理的VP,这样创始人就可以把自己定为CTO角色,以便脱离管理中的琐事,专心研究技术走向。例如,Google的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现在就专门负责研究技术的走向。
国内CTO更偏重于研发管理,CTO要负责把所有同开发相关的资源都管理起来,按时完成项目。另一方面,就是类似总工的角色,作为技术方面的权威,要对公司下一步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一些研究、探讨,做出判断并帮助CEO做出决策。
⑵ 程序员有哪些岗位职位
1. 开发工程师(Dev):负责软件研发的技术领导者,软件开发涉及用户需求的理解、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及测试等多个环节,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2. 研发工程师(RD):从事研究工作与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例如PHP开发者、Java开发者等,他们专注于后端技术的实现和开发。
3. 首席产品官(CPO):集成了首席技术官(CTO)和首席市场官(CMO)的职责,关注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为公司赢得市场份额。
4. 团队领导(TeamLeader):负责带领项目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讨论方案,并与团队达成共识,从而确定并实施解决方案。
5. 质量保证(QA):负责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实施一系列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提供证据。在推行ISO9000标准的企业中,QA人员扮演着关键角色。
6. 项目经理(PM):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包括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方面。项目经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人物,需对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负最终责任。
7. 产品运营(PO):在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像阿里巴巴集团这样的公司中,PO指的是Proct Operation,即产品运营。PO与PD(Proct Design,产品设计)相辅相成,属于产品部门的一部分。
⑶ 14岁溜进计算中心,15岁成为编程高手,这名69岁的世界级程序员不简单!
14岁溜进计算中心,15岁成为编程高手,这名69岁的世界级程序员不简单
James Gosling(詹姆斯·高斯林),在国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司令”,是Java语言的创始人,被誉为“Java之父”。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少年时期的编程天才到如今的业界巨擘,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技术的热爱与追求。
一、少年时期的编程天赋
1955年5月19日,Gosling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出生。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对电子机械的浓厚兴趣。6岁时,他就被爷爷废料厂里的各种农场机器所吸引,动手能力超强,喜欢发明创造。到了12岁,他就能用报废的电话和电视机零件鼓捣出一台电子游戏机。
14岁时,Gosling趁着中学组织到卡尔加里大学参观的机会,记住了大学计算中心门锁的密码,并经常偷偷溜进去学编程。他在那里敲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程序,从此对编程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仅仅过了一年,他的编程才能就得到了认可,卡尔加里大学雇他当了兼职编程员,帮助分析加拿大ISIS-II卫星传回的天文数据,还帮科研人员搞了一个卫星数据拦截系统。这时,他才15岁,就已经成为了一名编程高手。
二、读研期间的编程探索
虽然Gosling最早想当医生,并在卡尔加里大学参加了医学预科的课程,但他最终还是被编程迷住了,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作为自己的专业。1977年,他获得了卡尔加里大学计算机科学理学学士学位,并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专攻自然语言解析。
在读研期间,Gosling负责把学校的系统升级到UNIX的多处理器版。他直接上了一个机器语言转译器,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为跨计算机运行程序提供了通用方案,这也为他后来开发Java虚拟机打下了基础。
三、Java语言的诞生
1983年,Gosling博士毕业后进入IBM,负责设计IBM第一代工作站。然而,当时的IBM领导层并不看重工作站项目,于是他在第二年跳去了Sun公司。在接下来的5年里,他领导开发了Sun NeWs窗口系统,虽然技术口碑不错,但并未火起来。他还用C语言开发了COSMACS,这是一个很先进的所见即所得文本编辑器。
1990年,Sun公司组了一个软件设计团队,Gosling也在其中。他们注意到了未来计算机技术的一个趋势是让家用电器等能够数字化交互,因此需要一个小巧、靠谱且能到处移植的软件系统。虽然选择当时流行的C++开发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问题不断出现。Gosling觉得C++太复杂,开发者容易用错,又没有垃圾回收,移植起来也费劲,安全性也一般,于是决定自己设计一种网络交互的语言。
1992年,Gosling花了一年时间研发这门新语言,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Oak”,这是他办公室外头那棵橡树的名字。然而,硬件厂商对Oak语言一开始并不买账,觉得风险太大。直到1994年年底,互联网火起来了,给Oak带来了转机。Gosling在不同的城市进行了多次演示,让人们看到了Oak的潜力。因为Oak一直在升级,再加上原名字已经被一个显卡制造商注册了,所以他们在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同年,《时代》杂志将Java评为年度最佳软件之一。1996年1月23日,JDK 1.0发布,标志着Java的正式诞生。
四、Java的火爆与Gosling的职业生涯
Java以其“一次编写,处处运行”的特点迅速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到了2000年,Gosling也被誉为“Java之父”。
然而,Gosling的职业生涯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2010年,Sun被Oracle收购后,他转为了Oracle公司客户端软件部门的CTO。但他觉得在Oracle的工作没啥意思,并且对于Java发展的话语权还被削减了,于是他在2010年4月从Oracle辞职了。
辞职后的Gosling并没有停下脚步。2011年,他去了Google,担任高级职位。除了Java,他还在机器人领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Google待了半年后,他就应老同事的邀请去了Liquid Robotics,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开发自主驾驶的自主海洋机器人Wave Glider。后来这家公司被波音收购了。
到了2017年,62岁的Gosling又转战亚马逊云计算部门,继续他的工程师生涯。直到现在,69岁的他一点退休的意思都没有,还在技术一线活跃着,成了亚马逊AWS的杰出工程师。
五、Gosling的人生哲学
Gosling的人生哲学超酷。他认为工作不开心就换个更棒的,年龄只是数字游戏,别人的看法他从不在乎。他只追随自己的热情,活出自己的精彩。他的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追求新的挑战和机会。
同时,他也认为一个好的程序员是那些总是在寻找新方法来提高技能的人。他鼓励开发者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具和新语言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James Gosling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世界级程序员。他的传奇经历和卓越贡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技术的热爱与追求,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在编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⑷ 程序员分为六个等级
程序员六个等级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架构师、技术总监、CTO。
1、初级程序员:初级程序员是指那些刚刚入行、技能水平较低的程序员,一般需要在工作中承担一些基础的开发任务,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
2、中级程序员:在初级程序员的基础上,中级程序员需要具备更多的实际开发经验和更高的技能水平,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开发任务。
3、高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是指那些在多个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承担复杂的技术架构设计和开发任务的程序员。
4、架构师:架构师是指那些具备深刻的技术见解、架构设计和管理能力,能够为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程序员。
5、技术总监:技术总监是组织中负责技术领导和管理的高级别职位。
6、CTO:CTO(首席技术官)是公司中负责技术领导和战略决策的高级别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