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然气的体积系数和压缩系数
1.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天然气体积系数Bg的定义是天然气在油藏条件下所占的体积V与同等数量的气体在标准状态(温度20℃,压力0.1MPa)下所占的体积V0之比,即
储层岩石物理学
因此,Bg描述了当气体质量不变时,由于从地下到地面压力、温度的改变所引起的体积膨胀大小。
一般情况下,气藏的地层压力远远高于地面压力(几十甚至几百倍),而地面与地下温度相差不大(一般为几倍),所以天然气由地下采到地面后会发生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膨胀,致使Bg的数值远小于1。为计算方便,常用它的倒数B′g=1/Bg来进行计算。
在标准状态下,气体体积可以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表述:
储层岩石物理学
因为随压力增加体积减小,所以式(2-6)右边加负号。
根据定义,只要能得到天然气的P-V关系,即可求出天然气压缩系数。
2. 常温常压下的氢气和水蒸汽,其压缩因子Z跟1的关系
氢气不易压缩,水蒸气易压缩,氢气的压缩因子大于1,水蒸气的压缩因子小于1 。
压缩因子是将理想气体理想状态方程用压缩因子Z加以修正。即:pV=ZnRT
由此可知,压缩因子的定义为:
Z=pV/nRT=pVm/RT
压缩因子的量纲为一。很显然,Z的大小反映出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 即Z等于Vm(真实)除以Vm(理想)。对于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压力下Z恒等于1。当Z<1时,说明真实气体的Vm比同样条件下理想气体的Vm小,此时真实气体比理想气体易于压缩;当Z>1时,说明真实气体的Vm比同样条件下理想气体的Vm大,此时真实气体比理想气体难于压缩。由于Z反映出真实气体压缩的难易程度,所以将它称为压缩因子。
3. 乙醇的压缩系数
0.789。
乙醇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酒精,我们经常看到酒精装在密封的玻璃瓶里,原因是乙醇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和挥发,如果是蒸汽的话,容易和空气产生爆炸。酒精的气味带有刺激性,但是是没有颜色的透明液体。
乙醇可以做燃料。平时我们在加油站等地方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那种牌子写着,禁止抽烟,原因是汽油里面有些加入了乙醇,然后成为了乙醇汽油,我们心爱的汽车的燃料。在汽油里面加入这个是为了改善油的性能和质量,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这些有害污染物的排放,这样才能环保一点。
乙醇还可以做饮料。喜欢喝酒的朋友平时有没有注意酒的成分,里面就包含了乙醇,这可是主要成分,只是不同的酒类里面的乙醇含量不同,比如啤酒,里面乙醇的含量在3%-5%,葡萄酒基本是在6%-20%,烈性的白酒里面的乙醇含量就高的多了,基本都在50%-70%。
4. 谁有化工热力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①热能动力装置: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所得到动力的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统称热能动力装置
②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叫做工质
2.高温热源:工质从中吸取热能的物系叫做热源,或称高温热源
3.低温热源:接受工质排出热能的物系叫冷源,或称为低温热源
4.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叫做热力系统
5.闭口系统(控制质量):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只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则该系统称为闭口系统
6.开口系统(控制体):如果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则该系统叫做开口系统
7.绝热系统:当热力系统和外界间无热量交换时,该系统就称为绝热系统
8.孤立系统:当一个热力系统和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时,则该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9.表压力:工质的绝对压力高于环境压力时,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称为表压力
10.真空度:工质的绝对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时,环境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称为真空度
11.技术功: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变为技术上可以利用的功,称为技术功。
12.可逆过程:完成某一过程后工质可以沿着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所设计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则这一过程成为可逆过程。
13.不可逆过程:完成某一过程后工质可以沿着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所设计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14.准平衡过程: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环后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很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显着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称为准平衡过程。它是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
15.平衡状态:一个热力系统如果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6.正循环:工质在循环中消耗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获取净热量的过程称为正循环。
17.逆循环:工质在循环中消耗机械能(或其他能量)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的过程称为逆循环
第二章
1. 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但能量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且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总能(总存储能):物体所具有的宏观运动速度而具有的动能(内)和因不同的高度而具有的位能(外能)的总和叫做工质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
3. 推动功:工质在开口系统中流动而传递的功称为推动功
4. 流动功: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称为流动功
5. 热力学能:分子间的不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内位能以及维持分子结构的化学能和原子核内部的原子能,以及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能等一起构成热力学能。
6. 膨胀功:工质在汽缸中可逆膨胀,推动活塞上各种反力所做的功称为膨胀功
7. 焓:工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变化过程中的热力学能和推动功之和称为焓
8. 稳态稳流:当流动系统中(包括进出、口截面上)各点的热力学状态及流动情况(流速、流向)不随时间变化时,称系统处于稳态稳流。
第三章
1. 理想气体:分子间是弹性的、不具体积的质点,分子间相互没有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2. 定压比热容:1kg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称为定压比热容
3. 定容比热容:1kg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称为定容比热容
第五章
1.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出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2. 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其他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3. 概况性卡诺循环:双热源间的极限回热循环称为概括性卡诺循环
4. 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孤立系统中的各种不可逆因素表现为系统的机械功损失,产生机械功不可逆地转化为热的效果,使孤立系统的熵增大。称为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
5. 压缩因子(压缩系数):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称为压缩因子或压缩系数。(Z值不仅与气体种类有关,而且还随压力P和温度T而变化)
第七章
1. 饱和水:不含蒸汽的液态水也即饱和水
2. 湿饱和蒸汽:蒸气和水的混合物称为湿饱和蒸汽
3. 干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水全部变成蒸汽,这个时候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4. 过热蒸汽:对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升高比体积增大,此时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
5. 饱和状态:液态水和蒸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6. 饱和温度:处于饱和状态的汽、液的温度相同称为饱和温度。
7. 饱和压力:处于饱和状态的蒸汽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8. 过冷水:水温低于饱和温度时称为过冷水或未饱和水
9. 过热度: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之值称为过热度
10.汽化潜热:1kg质量的某种液相物质在汽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简称汽化潜热。
第八章
1.绝热滞止过程:气体在绝热流动过程中,因受到某种物体的阻碍流速降低为零的过程称为绝热滞止过程。
2.绝热节流: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有时流经阀门、孔板等设备,由于局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节流现象,若在节流过程中流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就称为绝热节流,也简称节流。
2.马赫数:气体的流速与当地声速的比值称为马赫数
3.喷管
4.扩压器:紧随透平或压气机叶片之后的通流面积逐渐扩大的,使工质流速降低以提高工质静压的通道结构。
3.绝热效率:
第十三章
1. 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2. 干空气:完全不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3. 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与同一温度、同样总压力的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4.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5. 含湿量:1kg干空气所带有的水蒸气的质量成为含湿量(又称比湿度)
6. 饱和湿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气组成的湿空气称为饱和湿空气
7. 露点:若水蒸气的含量保持一定,分压力Pv不变而温度逐渐降低,状态点将沿着定压冷却线A-B与饱和蒸汽线相交于B,也达到了饱和状态,继续冷却就会结露,B点的温度称为露点。
5. 什么叫绝热系数 什么叫压缩系数
压缩系数(coefficient of compressibility),是描述物体压缩性大小的物理量。
6. 蒸汽的临界状态和超临界状态是怎么定义的啊,这时蒸汽的参数是什么状态
临界状态
纯物质的气、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极限热力状态。在
此状态时,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气的热力状态参数相同,气
液之间的分界面消失,因而没有表面张力,气化潜热为零。
处于临界状态的温度、压力和比容,分别称为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例如,水的临界温度T=647.30K、
临界压力Tc=22.1287兆帕、临界比容vc=0.00317立方米/千
克。在气、液两相平衡共存的范围内,包括临界点,其定
压比热容、容积热膨胀系数、等温压缩系数和绝热指数
均趋于无限大。
超临界流体的定义
温度及压力均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液体叫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它基本上仍是一种气态,但又不同于一般气体,是一种稠密的气态。其密度比一般气体要大两个数量级,与液体相近。它的粘度比液体小,但扩散速度比液体快(约两个数量级),所以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传递性能。它的介电常数随压力而急剧变化(如介电常数增大有利于溶解一些极性大的物质)。
7. 理想气体公式适用于流动的气体吗
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度与压力补偿
汤良焕
摘 要 综述了干、湿气体及水蒸气流量测量中的温度、压力补偿方案,还介绍了其它类型流量计的温度、压力补偿,指出几点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流量测量 气体流量 温度补偿 压力补偿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s for Gas Flow Measurement
Abstract The strategies of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s for flow measurements of dry gas, wet gas and steam are described.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s for other types of flow meters are also introced. Some cautions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Flow measurement Gas flow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Pressure compensation
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决定了它的流量测量比液体复杂,仪表的输出信号除了与输入信号有关,还与气体密度有关,而气体的密度又是温度和压力(简称温压)的函数。所以,气体的流量测量普遍存在温压补偿问题。在仪表的设计或对旧设备的改造中,气体流量测控系统应尽可能采用微机化仪表,根据被测气体及仪表类型,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实施温压自动补偿。
大部分气体,可近似地视为理想气体,其密度可用经过补正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表示。有的气体,如水蒸气,即有别于理想气体,其密度不宜简单地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表示。气体又有干、湿之分,对于湿气体,其密度除了与温度、压力有关外,还与湿度有关。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微机化仪表,使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压补偿变得简便而精确,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
1 干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压补偿
迄今,气体的流量测量主要是采用差压流量计,其流量基本方程式为
(1)
式中:q为被测气体在工作状态下的体积流量;ρ为被测气体在工作状态下的密度;Δp为差压;K为系数,它包含流量系数、膨胀系数、管道孔径等参数。严格说,它也受温压影响,只是,在常用温压下,这一影响可以忽略。本文讨论的温压补偿是指补偿密度随温压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中,仪表的标尺是以标准状态下的流量qn为刻度。根据管道内气体流量满足连续性方程
(2)
式中,带下标“n”的参数为标准状态下的值。由此可得到流量在两种状态(标准状态和工作状态)下的转换式:
(3)
将式(1)代入式(3)得:
(4)
而仪表的刻度是按设计工况设置的,即:
(5)
式(4)、式(5)相除即可得到当工况偏离设计值时密度的补偿公式:
(6)
式中,带下标“s”的参数为设计值。
再由气体状态方程导出的在不同状态下气体的密度转换式:
(7)
便可得到通常使用的温压补偿公式:
(8)
从式(8)可见,当气体的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相同时,流量计的示值与实际值相符(仅与差压有关),当实际工况偏离设计工况时,实际流量还会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压力变化25%,流量就会相差50%,可见误差极大。因此,气体流量测量必须进行温压补偿。
2 湿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压补偿
湿气体与干气体的不同点是,其密度除了与温度、压力有关外,还与湿度有关。虽然湿度对测量的影响与温压比较相对较小,但与仪表的精度比,即不可忽略。湿气体的密度可用下式表示:
(9)
式中:0.804为温度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蒸气的密度,kg/m3;ρ0、T0、Pn分别表示气体在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密度、绝对温度、绝对压力;F为气体的绝对湿度,kg/m3;Z为气体压缩系数。
将式(9)代入式(6)即得到包含湿度补正的湿气体温压补偿公式:
(10)
在工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湿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是饱和气体,如: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混合煤气等。这类气体的绝对湿度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这使得有可能在进行温压补偿的同时实现对湿度的补正。对于混合煤气,其密度还受成分配比波动的影响,可以利用微机化仪表丰富的功能,一并实现温度、压力、湿度、配比的自动综合补正。这类饱和、混合气体的综合补偿,其在工程上的实施方法详见文献〔2,3〕。
3 水蒸气流量测量的温压补偿
水蒸气流量计的标尺通常是以质量流量qm为刻度的,其流量基本公式是:
(11)
其密度的补偿公式为:
(12)
前面提到,水蒸气不等同于理想气体,其密度与温度、压力没有现成的、精确的函数关系式,只能从手册中,根据温度和压力查表找出相应的密度。用户若需要使用常规仪表实施自动温压补偿,尚须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水蒸气密度的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下面列出两种常用的数学模型形式,谨供参考。
对于干饱和水蒸气,有:
ρ=a+bP (13)
对于过热水蒸气,有:
(14)
上述数学模型的诸常数:a,b与A,B,C,D的求法,可参考文献〔4,5〕。将上述数学模型代入式(12)即可得到水蒸气的温压补偿公式。
近年来,有些微机化流量计内部芯片存有水蒸气密度表,可实现精确测量,还可将质量流量转换成热流量,以便对能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4 其它类型流量计也存在温压补偿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型流量计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它们的测量原理不同于孔板,各有特色。某些说明书特别指出,本流量计不受密度影响。有些用户可能认为,采用此类流量计不用进行温压补偿了。其实不然,使用此类流量计测量气体,同样存在温压补偿问题。例如涡街流量计,通过检测涡街频率f,根据f与流速v成正比而求得气体的体积流量。其f与v的关系式为:
(15)
式中:?d为漩涡发生体迎着流向的宽度;D为管道内径;Sr为斯特劳哈尔常数。
从公式本身看,流体的体积流量与密度无关。但涡街流量计所检测到的体积流量是工作状态下的流量q。而仪表的标尺是应与标准状态下的流量为刻度的。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式就是前面推得的式(3),即:
由此可见,虽然原理表达式中流量与密度无关,但是刻度的换算公式中却含有密度。因此,用此类仪表进行气体流量测量时,同样存在温压补偿问题,只是补偿公式不同而已。否则,仪表的示值就不能反映真实流量,其误差也是很大的。
5 结束语
气体流量测量普遍存在温压补偿问题,这是由气体的特性所确定了的。因此,在气体流量测量系统中,温压补偿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若缺少这一环节,或不给于应有的重视,就会给测量带来误差,有时误差可高达百分之数十,甚至更大,使仪表的示值变得毫无意义。
对于超过常用温压范围而又要进行更精确测量时,还可选用近年来开发的全补偿式流量计,它可同时补偿式(1)中的系数K因温压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简介:作者汤良焕,男,56岁,196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高级工程师。
作者单位: 莱鞠钢铁总厂,山东莱芜 271104
参考文献
1 汤良焕.气体体积流量单位刍议.自动化仪表,1992,13(4)
2 汤良焕.饱和气体流量测量的温压自动补偿.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3(3)
3 汤良焕.混合煤气测量的自动综合补正.自动化仪表、装置和工程设计应用学术交流会议,安徽黄山,1994
4 邬振国.用最小二乘原理求饱和蒸汽密度数学模型.自动化仪表,1990,11(1)
5 汤良焕.用计算机求过热蒸汽密度数学模型.自动化仪表,1997,18(5)
收稿日期:1998-08-10。
8. 化工热力学中的名词解释
第一章
1.①热能动力装置: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所得到动力的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统称热能动力装置
②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叫做工质
2.高温热源:工质从中吸取热能的物系叫做热源,或称高温热源
3.低温热源:接受工质排出热能的物系叫冷源,或称为低温热源
4.热力系统:被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叫做热力系统
5.闭口系统(控制质量):一个热力系统如果只和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则该系统称为闭口系统
6.开口系统(控制体):如果热力系统和外界不仅有能量交换而且有物质交换,则该系统叫做开口系统
7.绝热系统:当热力系统和外界间无热量交换时,该系统就称为绝热系统
8.孤立系统:当一个热力系统和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时,则该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9.表压力:工质的绝对压力高于环境压力时,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称为表压力
10.真空度:工质的绝对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时,环境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称为真空度
11.技术功: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变为技术上可以利用的功,称为技术功。
12.可逆过程:完成某一过程后工质可以沿着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所设计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则这一过程成为可逆过程。
13.不可逆过程:完成某一过程后工质可以沿着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使相互作用所设计到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称为不可逆过程。
14.准平衡过程: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工质在平衡被破环后自动恢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很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随时都不致显着偏离平衡状态,那么这样的过程就称为准平衡过程。它是无限接近于平衡状态的过程。
15.平衡状态:一个热力系统如果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能够始终保持不变,则系统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16.正循环:工质在循环中消耗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获取净热量的过程称为正循环。
17.逆循环:工质在循环中消耗机械能(或其他能量)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向高温热源的过程称为逆循环
第二章
1. 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但能量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且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总能(总存储能):物体所具有的宏观运动速度而具有的动能(内)和因不同的高度而具有的位能(外能)的总和叫做工质的总储存能,简称总能
3. 推动功:工质在开口系统中流动而传递的功称为推动功
4. 流动功:系统为维持工质流动所需的功称为流动功
5. 热力学能:分子间的不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内位能以及维持分子结构的化学能和原子核内部的原子能,以及电磁场作用下的电磁能等一起构成热力学能。
6. 膨胀功:工质在汽缸中可逆膨胀,推动活塞上各种反力所做的功称为膨胀功
7. 焓:工质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变化过程中的热力学能和推动功之和称为焓
8. 稳态稳流:当流动系统中(包括进出、口截面上)各点的热力学状态及流动情况(流速、流向)不随时间变化时,称系统处于稳态稳流。
第三章
1. 理想气体:分子间是弹性的、不具体积的质点,分子间相互没有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2. 定压比热容:1kg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称为定压比热容
3. 定容比热容:1kg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称为定容比热容
第五章
1.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出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2. 热力学第二定律(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为功而不留下其他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3. 概况性卡诺循环:双热源间的极限回热循环称为概括性卡诺循环
4. 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孤立系统中的各种不可逆因素表现为系统的机械功损失,产生机械功不可逆地转化为热的效果,使孤立系统的熵增大。称为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
5. 压缩因子(压缩系数):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称为压缩因子或压缩系数。(Z值不仅与气体种类有关,而且还随压力P和温度T而变化)
第七章
1. 饱和水:不含蒸汽的液态水也即饱和水
2. 湿饱和蒸汽:蒸气和水的混合物称为湿饱和蒸汽
3. 干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水全部变成蒸汽,这个时候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4. 过热蒸汽:对饱和蒸汽继续定压加热,蒸汽温度升高比体积增大,此时的蒸汽称为过热蒸汽
5. 饱和状态:液态水和蒸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
6. 饱和温度:处于饱和状态的汽、液的温度相同称为饱和温度。
7. 饱和压力:处于饱和状态的蒸汽的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8. 过冷水:水温低于饱和温度时称为过冷水或未饱和水
9. 过热度: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之值称为过热度
10.汽化潜热:1kg质量的某种液相物质在汽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简称汽化潜热。
第八章
1.绝热滞止过程:气体在绝热流动过程中,因受到某种物体的阻碍流速降低为零的过程称为绝热滞止过程。
2.绝热节流: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有时流经阀门、孔板等设备,由于局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节流现象,若在节流过程中流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就称为绝热节流,也简称节流。
2.马赫数:气体的流速与当地声速的比值称为马赫数
3.喷管
4.扩压器:紧随透平或压气机叶片之后的通流面积逐渐扩大的,使工质流速降低以提高工质静压的通道结构。
3.绝热效率:
第十三章
1. 湿空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2. 干空气:完全不含水蒸气的空气称为干空气
3. 相对湿度: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与同一温度、同样总压力的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比值,称为相对湿度。
4.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5. 含湿量:1kg干空气所带有的水蒸气的质量成为含湿量(又称比湿度)
6. 饱和湿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气组成的湿空气称为饱和湿空气
7. 露点:若水蒸气的含量保持一定,分压力Pv不变而温度逐渐降低,状态点将沿着定压冷却线
A-B与饱和蒸汽线相交于B,也达到了饱和状态,继续冷却就会结露,B点的温度称为露点。
9. 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压缩系数和压缩之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压缩系数是指同一个物品之间,压缩所产生的变化值,压缩数是指某一个物品的单一压缩数据
10. 谁知道哪里有气体饱和蒸汽压和气体压缩系数
给你个网站(http://webbook.nist.gov/chemistry/fluid/)是我私藏的 非常全的各种物质的各种状态参数,不过是英文界面的 非常好 记得如果有用别忘了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