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急求中国解放军内务条令的具体内容。在线等。别复制链接。手机上的!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制度,加强内务建设,根据有关法律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预备役人员。
第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的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第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是军队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其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军人明确和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军队良好的内外关系,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保证军队圆满完成任务。
第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的原则,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保证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
第六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支战斗队的思想,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军队内务建设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讲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增强军队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第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使部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塑造军队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第八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军队的条令、条例统一内务建设的各项工作和规范军人的行为,实施正规的严格管理,增强军队的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纪律性,保持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第九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管理教育工作中应当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官兵一致,尊干爱兵;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严格要求,赏罚严明;说服教育,启发自觉;公道正派,不分亲疏;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拥政爱民,军民团结。
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应当根据新时期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发展以及军事斗争的需要,探索新特点,充实新内容,创造新方法。
第十条 各级首长和机关对本条令的施行负有重要责任,必须按级负责,各司其职,加强检查和监督,认真贯彻落实。
第二章 军人宣誓
第十一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十二条 军人宣誓,是军人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承诺和保证。公民入伍后,必须进行军人宣誓。军人誓词是: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
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叛离军队。
第十三条 军人宣誓的基本要求:
(一)宣誓时间,应当在新兵政治审查和身体检疫复查合格之后,但不迟于入伍(入校)后90天。
(二)军人宣誓,部队以连(营、团)为单位,由连(营、团)首长主持召开大会实施;军队院校由学员队或者院校首长主持召开大会实施。
(三)军人宣誓前,部队(分队)首长应当对宣誓人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宗旨、任务、军人使命等教育。
(四)宣誓必须庄重严肃,着装整齐。宣誓地点尽可能选择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以团为单位进行宣誓时,通常举行迎军旗和送军旗仪式。
(五)军人宣誓,可以结合授衔、授装进行。
(六)宣誓结束后,宣誓人应当在所在连队的宣誓名册上签名。连队首长将宣誓名册呈交部队首长,由部队首长签名后交司令部存档。
第十四条 军人宣誓大会的程序通常是:
(一)宣誓大会开始。
(二)奏唱军歌。
(三)主持人讲话(简要说明宣誓的意义,讲解誓词的基本精神)。
(四)宣读誓词(宣誓人立正,右手握拳上举,由预先指定的一名宣誓人在队前逐句领读誓词,其他人高声复诵)。
(五)宣誓人代表讲话。
(六)其他代表致词。
(七)首长讲话。
(八)奏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九)宣誓大会结束。
宣誓时,若举行迎、送军旗仪式,迎军旗在宣誓大会开始后进行,送军旗在宣誓大会结束前进行;若结合授衔、授装进行,应当先授衔、授装,后宣读誓词。
第十五条 军人退出现役前,士兵通常集体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军官可以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举行向军旗告别仪式通常与宣布退役命令一并进行,其基本要求和程序参照本条令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
第十六条 举行军人宣誓和向军旗告别仪式时,应当将军旗置于显着位置;没有授予军旗的单位可以使用军徽。
第三章 军人职责
第一节 士兵职责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的一般职责
(一)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勇敢顽强,坚决完成任务。
(二)刻苦训练,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和技术装备。
(三)努力学习政治,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四)严守纪律,服从管理,尊重领导,团结同志,爱护集体荣誉。
(五)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
(六)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提高文化素质。
(七)积极参加体育训练,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八)遵守安全规定,保守军事秘密。
第十八条 士官除履行士兵一般职责外,还必须精通本职业务,以身作则,协助军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骨干作用。
第十九条 士兵的专业职责,由总部或者军区、军兵种制定。
第二十条 非军官(文职干部)学员按照本条令第十七条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二节 军官职责
第二十一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的一般职责
(一)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二)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
(三)积极学习军事、政治、科学文化,不断提高现代作战的指挥能力,坚决完成作战任务。
(四)精通本职业务,积极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熟练掌握和认真管理所配备的装备,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六)尊重士兵,爱护下级,团结同志,处处做士兵的表率。
(七)热爱人民群众,尊重人民政府。
(八)严格保守国家和军队的秘密,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事故、案件。
第二十二条 文职干部按照本条令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履行职责。
第二十三条 军官和文职干部的专业职责,由有关条令、条例规定。
第三节 首长职责
第二十四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各级首长,对所属部队(分队)的作战、训练、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后勤和装备工作等负完全责任。其一般职责:
(一)教育部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军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二)了解和掌握部队(分队)情况,根据上级的命令、指示和意图,组织领导本单位的战备工作,带领部属完成作战任务。
(三)领导部属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
(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和安全保密工作。
(五)严格执行编制规定,教育和督促部属管理好装备。
(六)领导后勤和装备工作。
(七)关心爱护部属,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八)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工作。
第二十五条 首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应当指定代理人履行其职责。
第四节 主管人员职责
第二十六条 团(旅)长职责
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同为全团(旅)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团(旅)的工作。团(旅)长对全团(旅)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一)了解和掌握全团(旅)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和意图,适时提出军事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要求,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全团(旅)的战备工作,指挥全团(旅)完成作战任务。
(三)领导全团(旅)的军事训练,规定营、连的训练任务,经常进行督促检查,保证军事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教育和带领全团(旅)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五)掌握全团(旅)的编制和实力情况,严格执行编制规定,做好装备管理工作。
(六)教育培养所属军官,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领导后勤和装备工作。
(八)关心部属的物质、文化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九)领导机关建设,发挥机关的职能作用。
(十)领导全团(旅)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二十七条 团(旅)政治委员职责
团(旅)政治委员和团(旅)长同为全团(旅)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团(旅)的工作。团(旅)政治委员对全团(旅)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副团(旅)长职责
副团(旅)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协助团(旅)长工作。在团(旅)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团(旅)长的指定代行团(旅)长职责。
第二十九条 团(旅)副政治委员职责
团(旅)副政治委员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协助政治委员工作。在政治委员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政治委员的指定代行政治委员职责。
第三十条 团(旅)参谋长职责
团(旅)参谋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部队的首长之一,是司令部的直接首长。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团(旅)副参谋长职责
团(旅)副参谋长隶属于团(旅)参谋长,协助参谋长工作。在参谋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参谋长的指定代行参谋长职责。
第三十二条 团(旅)政治处(部)主任职责
团(旅)政治处(部)主任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政治处(部)的直接首长。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团(旅)政治处(部)副主任职责
团(旅)政治处(部)副主任隶属于团(旅)政治处(部)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在主任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主任的指定代行主任职责。
第三十四条 团(旅)后勤处(部)处(部)长职责
团(旅)后勤处(部)处(部)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后勤处(部)的直接首长。在组织后勤保障工作时,受团(旅)参谋长的指导。
(一)了解和掌握全团(旅)后勤工作情况,组织拟制后勤工作计划,适时向首长提出报告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团(旅)首长的作战决心和团(旅)的作战行动计划,组织拟制后勤保障计划,调整后勤力量,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
(三)组织全团(旅)后勤装备、物资和经费的请领工作,做好后勤装备、物资的供应、储存、管理和保障工作,预防各种事故。
(四)督促检查全团(旅)遵守财务制度,严格财经纪律,杜绝贪污、浪费。
(五)组织全团(旅)的农副业生产,改善官兵的物质生活。
(六)领导全团(旅)的房地产管理、营区绿化和环境保护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搞好营区建设。
(七)领导全团(旅)的卫生防病工作。
(八)领导全团(旅)后勤人员的专业训练。
(九)领导后勤直属分队的军事训练和军事行政工作。
(十)领导后勤处(部)的组织、业务、思想、作风建设。
(十一)领导部属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五条 团(旅)后勤处(部)副处(部)长职责
团(旅)后勤处(部)副处(部)长隶属于团(旅)后勤处(部)处(部)长,协助处(部)长工作。在处(部)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处(部)长的指定代行处(部)长职责。
第三十六条 团(旅)装备处(部)处(部)长职责
团(旅)装备处(部)处(部)长隶属于团(旅)长和团(旅)政治委员,是装备处(部)的直接首长。在组织装备保障工作时,受团(旅)参谋长的指导。
(一)了解和掌握全团(旅)的装备工作情况,组织拟制装备工作计划,适时向首长提出报告和建议,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团(旅)首长的作战决心和团(旅)的作战行动计划,组织拟制装备保障计划,调整技术力量,保障作战任务的完成。
(三)组织装备保障训练,检查训练效果,保障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掌握装备的数量和技术状况,及时组织装备保养和维修,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五)组织炮场和特种车场、教练场的技术建设,指导车场勤务并检查执行情况。
(六)组织制定装备工作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事故。
(七)组织装备备件、器材等的请领、供应和储存,负责专项经费管理。
(八)领导装备技术分队的训练和军事行政工作,提高其军政素质和技术保障能力。
(九)领导装备处(部)的组织、业务、思想、作风建设。
(十)领导部属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七条 团(旅)卫生队队长职责
团(旅)卫生队队长隶属于团(旅)后勤处(部)长,是卫生队的直接首长。
(一)组织指导全团(旅)的卫生防病工作和战场自救互救训练。
(二)组织制定卫生勤务保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伤病员的门诊、抢救、入(转)院以及会诊工作,战时组织伤病员的救治、护理和后送。
(四)健全和落实各项卫生制度,组织全团(旅)人员的定期体格检查,协助首长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首长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五)组织卫生队以及全团(旅)其他卫生人员的业务训练,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六)组织全团(旅)药品、器械的请领、储备、保管、更换和维护保养。
(七)领导卫生队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八)协助首长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
(九)领导部属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三十八条 团(旅)生活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团(旅)生活服务中心主任隶属于团(旅)后勤处(部)长,负责生活服务中心的工作。
(一)了解和掌握生活服务中心服务保障情况,组织拟制主副食品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连队按照食物定量标准制定食谱,科学调剂伙食。
(三)领导部属认真落实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
(四)监督经费开支,审定食品价格,检查食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五)领导生活服务中心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六)征求连队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第三十九条 营长职责
营长和政治教导员同为全营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营的工作。营长对全营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一)了解和掌握全营情况,根据上级军事工作的指示、计划和要求,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战备工作,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营完成战斗任务。
(三)领导全营的军事训练,组织落实训练计划,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
(四)教育和带领全营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五)掌握全营的军事实力,做好兵员和装备管理工作。
(六)教育培养所属军官和班长,不断提高其军政素质和业务能力。
(七)领导全营的农副业生产,关心爱护部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八)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条 政治教导员职责
政治教导员和营长同为全营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营的工作。政治教导员对全营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副营长职责
副营长隶属于营长和政治教导员,协助营长工作。在营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营长的指定代行营长职责。
第四十二条 营卫生所所长职责
营卫生所所长隶属于营长和政治教导员,负责全营的卫生工作。在业务工作上受团(旅)卫生队队长指导。
(一)负责全营卫生勤务保障工作,抢救、治疗伤病员,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和处理。
(二)指导全营进行战场自救互救训练,战时组织伤员的救护、卫生处理和后送。
(三)组织实施卫生防病常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季节和任务的转换,适时提出卫生防病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四)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卫生制度,协助营首长进行内务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营首长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五)组织本所人员以及连队卫生员的业务训练,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六)负责本所药品、器械的请领、储备、保管、更换和维护保养。
(七)指导各连搞好饮食卫生工作,指导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室内、食堂以及厕所的消毒。
(八)协助营首长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第四十三条 连长职责
连长和政治指导员同为全连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连的工作。连长对全连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一)熟悉全连情况,根据上级的指示和要求,结合实际,计划安排军事工作,领导部属贯彻执行。
(二)领导全连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连完成战斗任务。
(三)组织领导全连的军事训练,按照计划完成训练任务,提高全连人员的技术战术水平。
(四)教育和带领全连贯彻执行有关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格行政管理,遵纪守法,严守秘密,预防各种事故、案件。(五)掌握全连的军事实力,搞好人员和装备的管理。
(六)教育和培养所属军官和士官、班长,提高其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教育能力。
(七)组织全连的农副业生产,管理好连队的伙食、经费、物资和房地产。
(八)关心爱护部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九)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四条 政治指导员职责
政治指导员和连长同为全连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连的工作。政治指导员对全连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其职责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副连长职责
副连长隶属于连长和政治指导员,协助连长工作。在连长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连长的指定代行连长职责。
第四十六条 副政治指导员职责
副政治指导员隶属于连长和政治指导员,协助政治指导员工作。在政治指导员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政治指导员的指定代行政治指导员职责。
第四十七条 排长职责
排长对全排的工作负完全责任。
(一)领导全排落实战备措施,指挥全排完成战斗任务。
(二)领导全排完成军政训练任务,提高全排人员的军政素质。
(三)领导全排遵纪守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维护正规的生活秩序,养成良好作风
(四)教育全排爱护装备,严格执行装备的保养、保管和使用规定。
(五)帮助班长、副班长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教育能力。
(六)掌握全排人员的思想情况,关心爱护士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七)教育和监督全排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八)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八条 技师职责
技师负责职掌的技术装备的维修保养,并指导有关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
(一)熟悉技术装备的性能、构造、原理,熟记其使用、保养规定。
(二)指导技术装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及时维修或者送修。
(三)定期检查测试技术装备,切实掌握其技术状况。
(四)准确填写技术装备的履历书、技术状况表和有关报表,妥善保管技术资料。
(五)负责本单位的技术装备知识教育,指导技术训练。
第四十九条 司务长职责
司务长负责全连的伙食、财务管理和炊事班的思想工作、行政管理和军事、业务训练。
(一)领导炊事班进行专业技术训练,提高炊事技能和营养、卫生知识水平,改善连队伙食。
(二)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及时请领和正确使用经费,厉行节约,按月公布伙食账目。
(三)领发被装、粮秣等物资,严格管理,定期核算报销。
(四)管理连队的营房、营具及其附属设施,防止损坏和丢失。
(五)组织连队的农副业生产和产品的储藏保管。
(六)经常了解炊事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七)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五十条 班长职责
班长对全班的工作负完全责任。
(一)带领全班做好战斗准备,指挥全班完成战斗任务。
(二)带领全班完成军政训练任务,提高全班人员的军政素质。
(三)带领全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养成良好作风。
(四)带领全班爱护装备,严格遵守使用规定,熟练掌握手中武器。
(五)掌握全班人员的思想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全班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六)教育和监督全班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七)完成上级赋予的其他任务。
第五十一条 副班长职责
副班长隶属于班长,协助班长工作。在班长临时离开岗位时,根据上级或者班长的指定代行班长职责。
第五十二条 炊事班长职责
炊事班长对全班的工作负完全责任。
(一)教育全班热爱本职工作,积极改善伙食。
(二)组织全班的专业技术训练,提高炊事技能。
(三)带领全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格组织纪律,养成良好作风。
(四)掌握全班人员的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全班团结,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五)带领全班搞好食堂、厨房卫生,保证饮食符合卫生要求。
(六)教育全班厉行节约,养好家畜家禽,做好小菜腌制等副食品加工和蔬菜储藏工作。
(七)教育和监督全班严守秘密,落实安全措施,预防各种事故、案件。
第五十三条 军械员兼文书职责
(一)领发和登记全连的武器、弹药、器材和军械装具。
(二)管理连队集中存放的武器、弹药、器材和军械装具,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三)检查了解全连武器装备的使用、保养和保管情况,并给予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四)及时送修损坏的军械和器材,按照规定回收、上交旧品(废品)和缴获的军械、物资。
(五)填写和保管全连军人登记表、名册和规定的报表。按时准确统计、上报连队实力。
(六)领发、登记和保管条令、条例、文件、教材和教具、文具。
第五十四条 给养员职责
(一)熟悉和掌握供应标准,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驻地有关供应规定。
(二)领取和采购粮秣、副食品、燃料和炊事用具。
(三)协助司务长和炊事班长调剂好伙食。
(四)及时清理单据,向司务长结账。
㈡ 部队条例和条令有哪些区别
条例:分条订立的规则、章程。条例作为文种意义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家和地方立法机关,用来对机关、团体的组织、职权、工作、活动及成员的行为,对某一重大的事项办理做出比较全面、系统、原则的规定的法规性文件。
条令:军队中用条文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在中国,通常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最高领导人以命令形式颁发,全军组织实施。包括战斗条令和共同条令。前者有:《合成军队战斗条令》、《步兵战斗条令》以及各军种、兵种的战斗条令等;后者有:《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警备勤务条令》等。军队条令是军队战斗、行动的准则。
㈢ 命令的种类
发布指令和强制指令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可以发布命令
基本解释
[order;directive] 由上级向下级发布的权威性的指示
例:行政命令
命令 mìng lìng 作为动词解释
[order;command] 由具有正当权威或权力的人所下的特定或日常指示
例:命令部队前进。
指挥性
指挥性主要是指命令的内容具有指挥下级机关或有关人员行动的功能
例:令行禁止
命令的结构
命令(令)由标题,编号,受令机关,正文,署名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命令的特点
强制性。命令(令)是行政公文中最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文种,一经发布,受令者必须无条件地绝对服从,迅速坚决地执行。
权威性。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有着法定的权威性。命令(令)作为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有强制特征的指挥性下行公文,最集中且最充分地体现了发令机关的这种权威性。
指挥性。指挥性主要是指命令的内容具有指挥下级机关或有关人员行动的功能。
命令的类型
命令(令)可分为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
引证解释
1. 发令以使之。谓发令而使其做某事。现指上对下发指示。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六:“宪兵团长抢过扩音器,便命令群众迅速解散。”
2. 帝王的诏命;朝廷的文书。后指上对下所发的指示。
《楚辞·天问》“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汉王逸注:“当此之时,周之命令已行天下,百姓咨嗟叹而美之也。” 宋梅尧臣《重赋白兔》诗:“见公于钜鼇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 明高明《琵琶记·强就鸾凤》:“独立画堂听命令,珠帘底下一声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根据上级给他的命令,他早就想拉拢徐义德和梅佐贤。
㈣ 部队书写命令的格式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XXXX部队(命令)
关于XXXX晋升职务等级
各XX大队、XX直属单位:
经过XXXX研究决定,批准XXXX等同志晋升职务等级,现职务时间从2011年6月起算:
第二炮兵部队专轰日本团打到小日本副营职营副营长张三任该营营长(正营职);
南海舰队687护卫舰正团职舰长李四任南海舰队踏平越南蛮子指挥部政治委员(副师职);
XXXX
XXXX
此命令
XXXXX司令员:XXXXX
XXXX政治委员:XXXXX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㈤ 部队的行政处分有什么影响
法律分析:警告分为行政处分和党内处分,根据所犯事情给予不同的处分警告,相应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回地方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会对工资有影响。
行政处分的种类有六种,从轻到重依次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警告有提醒注意、不致再犯的意思,属于申诫处分。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十一条 违抗或者消极执行上级命令、指示的,对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㈥ 中国军人条令内务条令的规定有及条
三大条令指《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
1.《内务条令》
规定军人职责、军队内部关系和日常生活制度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军队生活的准则,是进行行政管理的依据。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内部关系、正规的生活秩序,培养严整的军容、优良的作风、自觉而严格的组织纪律,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内容包括:总则、军人及其职责、军队的内部关系、礼节、军容风纪、作息、日常制度、值班、警卫、点验、紧急战斗准备和紧急集合以及装备和军马、伙食和财务、卫生、营产、野营的管理等。这些规定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宗旨和原则。全军贯彻执行内务条令,对于保持和发扬优良传统,促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纪律条令》
规定军队纪律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军人遵守纪律的准则,军队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依据。目的在于培养军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执行命令,服从指挥,令行禁止,协调一致,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内容包括:总则,奖励,处分,控告和申诉,特殊问题的处理和附则等。这些规定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本质,体现了赏罚严明,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处为辅和严禁打骂、体罚、侮辱人格等基本原则,保证了革命军人的民主权利。
3.《队列条令》
规定军队队列动作、队列队形和队列指挥的法规。由军队最高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颁发全军执行。是军队队列动作的准则,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依据。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严整的军容,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战斗作风和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内容包括:总则(队列动作的意义和目的,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基本要求,对指挥员在队列指挥时和军人在队列和日常生活中的要求),单个军人、分队和部队的队列动作,分队乘坐汽车和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以及敬礼、军旗的掌持与迎送、阅兵等。这些规定反映了人民军队的特点,是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基础,是加强军队正规化建设的一种必要形式。
㈦ 什么是军队通令
先从字面理解,就是通知、命令。即上级机关把同一命令发到所属的若干地方、部门,处科室,也指发往各处的同一命令,或传达命令。 通令是告知某些行政性法令的一种命令公文,它介于行政令和奖惩令之间,因而兼有宣布法令和禁令处罚的内容。它的送达和阅读范围很广,所属全体人员均可阅知,故称通令。
㈧ 部队是怎么下达作战命令的
1,按照美军正常的指挥流程,作战指令通常按照“总统→国防部长(经参联会主席)→战区司令部→下级联合部队司令部→各级作战部队”的程序下达。
赋予部队作战命令一般通过指挥文书,有时也可口头下达。是实施指挥和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依据。
所以,部队作战命令是逐级下达的,一层一层,下达命令可以越级下达,上报情况必须逐级上报。
军队还有一套自己的内部网络系统,一般通过这套系统来下达命令,有语音的和书面形式两种方式。
2,部队作战命令通常指规定作战任务的战役、战斗命令。广义的作战命令也包括开进命令、换班命令、撤离战场命令等。作战命令有合同命令和个别命令。合同命令是对所属和配属部队统一下达的命令。通常用于战役、战斗组织准备阶段。
3.其主要内容是:敌情判断;上级意图和本部队的任务,指挥员的决心;友邻的任务,分界线和接合部保障;各部队的编成、部署和任务;炮兵群和防空兵群、诸预备队的编成、配置和任务;完成作战准备的时限;指挥所开设地点和时间;代理人等。
4,下答作战命令的要求
(1)内容要求表述准确,措词简明扼要。由正职指挥员署名,视情况以书面、电报、图表或口述等方式下达。
(2)防御作战命令,还应有阵地编成、火力配系、工事构筑、障碍物配系等内容。个别命令是只对某一部队下达的命令。其内容仅限于该部队的任务及其有关问题。通常用于战役、战斗过程中,或为不暴露整个作战企图时采用。
5,简单介绍美军作战命令的下达
(1)在美军作战指挥键的最高层,总统和国防部长负责决策“打不打”“何时打”等战略性问题,“如何打”则由战区司令部司令决定。伊拉克战争中,由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组成的美国国家最高军事当局向中央司令部提供战争目的、预期军事状态等宏观指导,而作战计划、兵力调拨、战争实施等具体作战事宜均由弗兰克斯将军领导的中央司令部完成。
(2)美军常设的高层指挥系统分为国家军事指挥系统和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系统两级。(3)美军最高统帅机关是由总统和国防部长组成的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其指挥流程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命令由参联会主席通过国家军事指挥系统下达给各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再由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负责具体指挥事宜。
最高指挥当局和联合作战司令部(总部)对作战部队有指挥权,参谋长联席会议及其主席无作战指挥权,但为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最高指挥当局也可以超级指挥一线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