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centos系统中,我有个文件叫-test,怎么用命令删除它
rm -rf \-test
用\转义符
或
find -name "*test" -exec rm -f {}\;
或
rm -f *test
如果仍不行,就把它上级目录整个删了吧,删除前把目录中的备份先备其它地方
‘贰’ centos 删除超出1天的文件命令为什么无效
‘叁’ linux(centos)下安装卸载命令rpm,make install使用方法
A:RPM包,
这种软件包就像windows的EXE安装文件一样,各种文件已经编译好,并打了包,哪个文件该放到哪个文件夹,都指定好了,安装非常方便,在图形界面里你只需要双击就能自动安装。
==如何卸载:
1、打开一个SHELL终端
2、因为linux下的软件名都包括版本号,所以卸载前最好先确定这个软件的完整名称。
查找RPM包软件:rpm
-qa
×××*
注意:×××指软件名称开头的几个字母,不要求写全,但别错,*就是通配符号*,即星号,如你想查找机子里安装的REALPLAYER软件,可以输入:rpm
-qa
realplay*
3、找到软件后,显示出来的是软件完整名称,如firefox-1.0.1-1.3.2
执行卸载命令:rpm
-e
firefox-1.0.1-1.3.2
===安装目录,执行命令查找:rpm
-ql
firefox-1.0.1-1.3.2
B:tar.gz(bz或bz2等)结尾的源代码包,
这种软件包里面都是源程序,没有编译过,需要编译后才能安装,安装方法为:
1、打开一个SHELL,即终端
2、用CD
命令进入源代码压缩包所在的目录
3、根据压缩包类型解压缩文件(*代表压缩包名称)
tar
-zxvf
****.tar.gz
tar
-jxvf
****.tar.bz(或bz2)
4、用CD命令进入解压缩后的目录
5、输入编译文件命令:./configure(有的压缩包已经编译过,这一步可以省去)
6、然后是命令:make
7、再是安装文件命令:make
install
8、安装完毕
===如何卸载:
1、打开一个SHELL,即终端
2、用CD
命令进入编译后的软件目录,即安装时的目录
3、执行反安装命令:make
uninstall
====安装目录:注意make
install命令过程中的安装目录,或者阅读安装目录里面的readme文件,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在安装的过程中指定安装目录,即在./configure命令后面加参数–prefix=/**,
如:./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aaa,即把软件装在/usr/local/路径的aaaa这个目录里。一般的软件的默认安装目录在/usr/local或者/opt里,可以到那里去找找
C:以bin结尾的安装包,
这种包类似于RPM包,安装也比较简单
1、打开一个SHELL,即终端
2、用CD
命令进入源代码压缩包所在的目录
3、给文件加上可执行属性:chmod
+x
******.bin(中间是字母x,小写)
3、执行命令:./******.bin(realplayer
for
linux就是这样的安装包)
===如何卸载:把安装时中选择的安装目录删除就OK
===执行安装过程中可以指定,类似于windows下安装。
2、安装完软件后如何执行。
安装完软件后可以有好多种方法执行软件:
A、有些软件安装后会自动在应用程序列表里加上快捷键,和windows一样,到那里找就行了。
B、如果在应用程序列表里找不到的话,可以直接在/开始/运行命令里输入命令:启动命令一般就是软件名,如firefox,realplay,xmms等
C、也可以打开一个shell终端,输入软件名,和在运行命令里一样。如果不知道命令全程的话,可以输入开头的字母,然后按tab键查找,系统会自动显示以输入字母开头的所有命令/
D、你也可以直接到安装目录下运行启动文件,linux下的可执行图标和shell终端图标很像
E、到/usr/bin目录里找安装的软件启动文件执行命令。linux系统把所有可执行的文件命令在/usr/bin目录里都作了启动连接,你可以去那个目录寻找你安装的文件的启动命令,双击启动.
作者小飞的博客
‘肆’ 如何再centos中用命令行删除u盘
首先输入
[plain]
view
plain
df
-h
查看linux文件系统的磁盘占用情况,本人磁盘占用情况如下:
[plain]
view
plain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9
79G
7.4G
68G
10%
/
tmpfs
1.9G
368K
1.9G
1%
/dev/shm
/dev/sdb4
7.5G
1.4G
6.2G
18%
/media/CC76-131D
得到所需的两点信息:
1)删除磁盘的路径为/dev/sdb4,很容易判断我的u盘是最后显示的那个磁盘。
2)要想对u盘中的信息进行操作路径为挂载的路径,即/media/CC76-131D
删除u盘
[plain]
view
plain
umount
/dev/sdb4
3.提示
1)当前目录在挂在目录下时不能删除u盘
2)删除u盘后在x-windows系统桌面下不能再看到盘符。
‘伍’ centos如何清除硬盘数据
如果想清理硬盘上的数据,可以选择删除的命令,也可以选择格式化磁盘。不过一般删除或者格式化磁盘之后,磁盘上的数据及信息都不可以再恢复的
‘陆’ 是在centos7终端里,该用什么命令或办法消除那两条命令
是在centos7终端里,该用什么命令或办法消除那两条命令?/mnt目录已经被挂载了的话,可以把你要挂载的设备挂载到其它目录。也可以用lsof | grep "mnt",看看什么进程在占用/mnt目录,先把进程停掉,卸载/mnt之前的挂载,然后重新挂载。如果卸载上图挂载的东西可以用umonut命令操作。试试sudo 加上你要运行的命令,不过执行某些还是最好在root用户下。
‘柒’ centos删除文件命令
rm <filename> 是删除某个文件
扩展命令:
rm -f <filename> 直接删除某个文件
rm -r <filename> 删除某个文件夹
rm -rf <filename> 直接删除某个文件夹
‘捌’ 如何从CentOS系统删除已经运行的服务
CentOS系统一般都是用yum来安装软件的,所以可以通过yum erase命令卸载相关软件的,如果想卸载没用的软件,首先要找到这个软件,然后停止它的运行,再进行卸载。
假设现在需要卸载httpd,首先停止httpd服务:service httpd stop,
然后查看httpd安装的包名:yum list | grep httpd
会展示出很多依赖包,只取第一个,比如httpd.x86_64,
最后运行卸载命令:yum erase httpd.x86_64
这样就可以卸载了。
楼主如果对Linux系统感兴趣,想学习更多Linux系统知识,可以网络《Linux就该这么学》,不错的一本Linux入门教程。
‘玖’ 在linuxcentos系统里面怎么用命令删除服务
一.更改telnet登录慢的问题: cd /etc vi resolv.conf 将里面内容清空 二.更改root用户不能直接远程登录问题: cd /etc cd pam.d vi login 注释掉这行 #auth required pam_s
一.更改telnet登录慢的问题:
cd /etc
vi resolv.conf
将里面内容清空
二.更改root用户不能直接远程登录问题:
cd /etc
cd pam.d
vi login
注释掉这行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该行注释掉 三.挂接usb移动硬盘
将移动硬盘挂上.
#df 查看linux下硬盘盘符
mount /dev/sda1 /mnt/usb (举例) 四.linux时区同步问题(安装ntp软件过程)
首先在http://www.meinberg.de/english/sw/index.htm
下载了一个windows的ntp服务程序:ntp4171.zip
windows 192.168.1.32
1.安装是提示设置服务器地址,我设置的本机widows机器的ip
2.ntpd的控制在: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组件服务-networktimeprotocol
3.可以启动ntpd守护进程保持时间同步
4.在c:\winnt目录下有个ntp的配置文件ntp.conf
设置为:
server 127.127.1.0 prefer
fudge 127.127.1.0 stratum 10
5.确定ntp是否工作: ntpq -p
linux和windows同步,我用的是redhat 9.0
执行命令:ntpdate 192.168.1.32
你就会发现你的时间变化了,和192.168.1.32的时间一样
如果执行命令出现一下错误
1.提示:7 dec 19:24:55 ntpdate[2120]: the ntp socket is in use, exiting
这个是你linux机器上已经存在这个进程,输入:ps -ef | grep ntpd
kill掉ntp的进程
2.提示:no server suitable for synchronization found
这个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比较常见的是配置好服务器并启动服务器进程后 ,马上
启动客户进程,那么客户进程就会报错。解决方法是,在大约3-5分钟以后 启动进程就行
我想每10分钟就和windows服务同步时间
1.创建自己的一个crontab文件,随便建立一个文件date.cron,首先可以使用 任何文本
编辑器建立一个新文件,然后向其中写入需要运行的命令和要定期执行的时 间。
vi date.cron加入下面要运行的命令和要定期执行的时间
*/10 * * * * /usr/sbin/ntpdate 192.168.1.32
然后存盘退出
2.使用crontab命令来安装这个文件,使之成为该用户的crontab文件。键入:
crontab date.cron
这个文件已经建立好了
3.使用命令:
crontab -l (查看安排的作业序列)可以看到刚才的作业
如:
[root@nxd-test root]# crontab -l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edit the master and reinstall.
# (date.cron installed on tue dec 7 18:22:42 2004)
# (cron version -- $id: crontab.c,v 2.13 1994/01/17 03:20:37 vixie exp $)
*/10 * * * * /usr/sbin/ntpdate 192.168.1.32
现在就ok了,每10分钟linux就和服务端同步一次。 更改linux启动时用图形界面还是字符界面
cd /etc
vi inittab
将id:5:initdefault: 其中5表示默认图形界面
改id:3: initdefault: 3表示字符界面 6.重新启动xinet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7.重启smb服务
/etc/init.d/smb restart 8.配置smb可以被哪些ip所用.
cd /etc/samba
vi smb.conf
找到hosts allow = 192.168.1. 192.168.2. 127.
修改其为哪些机器所用,注意ip之间用逗号分开
举例:
hosts allow =192.168.1.110,192.168.1.120 9.禁止在后台使用ctrl-alt-delete重起机器
cd /etc/inittab
vi inittab 在文件找到下面一行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注释掉这一行)
如: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10.修改主机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hostname一行为hostname=主机名 11[.重新启动ftp服务
/sbin/service vsftpd restart 12.[查看开机检测的硬件
dmesg | more 13.查看硬盘使用情况
df –m 14.查看目录的大小
–sh dirname 15.解压小全
tar xvfj lichuanhua.tar.bz2
tar xvfz lichuanhua.tar.gz
tar xvfz lichuanhua.tgz
tar xvf lichuanhua.tar
unzip lichuanhua.zip
.gz
解压1:gunzip filename.gz
解压2:gzip -d filename.gz
压缩:gzip filename
.tar.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g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
.bz2
解压1:bzip2 -d filename.bz2
解压2:bunzip2 filename.bz2
压缩: bzip2 -z filename
.tar.bz2
解压: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压缩: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
.bz
解压1:bzip2 -d filename.bz
解压2:bunzip2 filename.bz
压缩:未知
.tar.bz
解压:tar jxvf filename.tar.bz
压缩:未知
---------------------------------------------
.z
解压:uncompress filename.z
压缩:compress filename
.tar.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
.t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gz
压缩:未知
.tar.t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tg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tgz filename
---------------------------------------------
.zip
解压:unzip filename.zip
压缩:zip filename.zip dirname
---------------------------------------------
.rar
解压:rar a filename.rar
压缩:rar e filename.rar
rar请到:http://www.rarsoft.com/download.htm 下载!
解压后请将rar_static拷贝到/usr/bin目录(其他由$path环境变量指定的目录 也可以):
[root@www2 tmp]# cp rar_static /usr/bin/rar
---------------------------------------------
.lha
解压:lha -e filename.lha
压缩:lha -a filename.lha filename lha请到:http://www.infor.kanazawa-it.ac.jp/~ishii/lhaunix/下载!
解压后请将lha拷贝到/usr/bin目录(其他由$path环境变量指定的目录也可以 ):
[root@www2 tmp]# cp lha /usr/bin/
---------------------------------------------
.tar .tgz .tar.gz .tar.z .tar.bz .tar.bz2 .zip .cpio .rpm .deb .slp .arj .rar .ace .lha .lzh .lzx .lzs .arc .sda .sfx .lnx .zoo .cab .kar .cpt .pit .sit .sea
解压:sex x filename.*
压缩:sex a filename.* filename
16.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17.忘记了root密码 一. lilo
1. 在出现lilo菜单的时候按“ctrl+x”或者“tab",然后输入:linux single
或者用光盘
在出现 lilo: 提示时键入 linux single
画面显示 lilo: linux single
2. 回车可直接进入linux命令行
3. #vi /etc/shadow
将第一行,即以root开头的一行中root:后和下一个:前的内容删除,
第一行将类似于
root::......
保存
4. #reboot重启,root密码为空 二.grub
1.出现grub画面时,用上下键选启动linux的哪一项,按e键
2.上下键选择 kernel /boot/……… 然后按e键
3.修改现在见到的命令好,加入single 结果:
kernel /boot/vmlinuz-2.4.20-8 single ro root=label=
4.回车返回,按b键启动,直接进入linux命令行
直接执行: passwd root
修改密码,你的密码就搞定
5.也可以修改/etc/shadow中
将第一行,即以root开头的一行中root:后和下一个:前的内容删除,
第一行将类似于
root::......
保存
reboot重启,root密码为空 18.显示系统运行了多长时间
uptime 19.重新启动网络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20.显示开机自检的内容命令
dmesg 21.查看端口
netstat –an
netstat -anp 22..端口的详细列表
/etc/services 23.查看物理信息
lspci 24.安装图形界面不能出现,使用解析进行安装
linux lowres (使用的是640x480分辨率) 25.屏蔽主机的ping 命令,是被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26.彻底删除oracle安装的程序,删除一下几个目录
/etc/orainst.loc /tmp/<otherowerdfile
/etc/oratab $oracle_base/* 27.linux启动到文字界面(不启动xwindows界面)
vi /etc/inittab在下面一行
id:5:initdefault: 一行中的5改为3
启动xwindows 是5
文字截面是 3
28.rpm包
1.卸载 rpm –e
2.查询 rpm –q
-a 查询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f 查询包含文件<file>的软件的包
-i 显示软件包信息
-l 显示软件包的文件列表
3.验证 rpm –v
rpm –va 验证整个文件丢失了哪些文件
碰到不认识的文件使用
rpm –qf
4.一个rpm包安装到哪里去了(已经安装的包)
rpm –qi 包名(这里不包括.rpm后缀的软件名称,也就是说只能用mysql或者 mysql-3.23.54a而不是mysql-3.23.54a.rpm)
5.一个rpm包中包含哪些文件
一个没有安装过的软件包:使用rpm –qip ***.rpm
一个已经安装过的软件包: 使用rpm –qi ***.rpm 29.看已经安装的字符集
locale –a 30.抓包命令tcpmp
例:抓获192.168.1.32 的主机收到和发出的所有的数据包
tcpmp host 192.168.1.32
截获特定的端口
tcpmp tcp port 21 host 192.168.1.32 31.文本截面的中文支持
rh 9.0自带安装包 zhcon_0.2.3_1.rh9.i386.rpm
安装完成后,执行: zhcon 就可以支持中文了 32.查看端口现在运行什么程序
lsof –i:8001 33.察看实时的日志
tail –f /var/log/messages 34.当mount出现死的现象
1.fuser –m /mnt/share 查出该程序的进程,然后kill掉
2.再umount /mnt/share 35.linux 控制 windows
1.用rh9.0自己带rdesktop,版本是1.2.0
命令:rdesktop –u user –f 192.168.1.70 色默认的是8位
2要达到16色,就要下载新版本1.3.0
rdesktop –a 16 –u lichuanhua –g 800*600 192.168.1.70
36. linux挂载windows分区
mount ntfs分区
一.单机挂windows的ntfs分区
1. 上www.google.com搜索并下载 kernel-ntfs-2.4.18-14.i686.rpm
2. rpm -ivh kernel-ntfs-2.4.18-14.i686.rpm
3. mkdir /mnt/share
4. mount -t ntfs /dev/hda1 /mnt/share
要挂载windows分区,首先新建一个目录/mnt/share,修改/etc/fstab,在最末 尾添上(假设windows安装在硬盘的第1个分区)
/dev/hda1 /mnt/share ntfs defaults 0 0
二.网络上一台windows和linux机器,linux机器挂载windows上的共享文件
windows ip:192.168.1.1
1.linux挂载192.168.1.1(windows)上共享文件dbf,挂在linux的/mnt/share目 录下,在/mnt下建立share目录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massky,password=massky //192.168.
1.1/dbf /mnt/share
2.机器重启自动挂载,vi /etc/fstab最后加入:
//192.168.1.1/dbf /mnt/share smbfs defaults,auto,username=m
assky,password=massky 0 0 37.oracle9i在linux9.0上的安装
1.确保rpm开发包,使用下面命令查看是否已安装这些包
rpm -q gcc cpp compat-libstdc++ glibc-devel glibc-kernheaders binutils
2.进行解压
zcat linux9i_disk1.cpio.gz | cpio -idmv
zcat linux9i_disk2.cpio.gz | cpio -idmv
zcat linux9i_disk3.cpio.gz | cpio -idmv
3.设置内核参数
vi /etc/sysctl.conf,加入下面参数
kernel.shmmax=4294967295 内存512m
计算方法为:kernel:shmmax=1024*1024*ram(m)/2
执行sysctl -p生效
4.建立数据目录和用户
groupadd dba
groupadd oinstall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passwd oracle mkdir /opt/oracle
mkdir /opt/oracle/proct
mkdir /opt/oracle/proct/9.2.0
chown –r oracle.oinstall /opt/oracle
mkdir /var/opt/oracle
chown oracle.dba /var/opt/oracle
chmod 755 /var/opt/oracle
5.vi .bash_profile 设置变量
export ld_assume_kernel=2.4.1
export oracle_base=/opt/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proct/9.2.0
export oracle_sid=ora9i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tns_admin=$oracle_home/network/admin
export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
export ora_nls33=$oracle_home/ocommon/nls/admin/data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lib:/usr/lib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classpa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oracle_home/rdbms/jlib
classpath=$classpath:$oracle_home/network/jlib
export classpath
38.网卡的激活与停止
超级用户;
ifconfig eth0 down 停止
ifconfig eth0 up 启动 40.linux下cvs的安装配置
1.安装cvs软件包.
2.groupadd cvs
3.useradd -g cvs cvsroot
4.chmod 777 -r /home/cvsroot
5.cd /etc
6.vi profile
新增以下二行:
cvsroot=/home/cvsroot export cvsroot
cvsedit=vi export cvsedit
7.查看/etc/services文件中cvspserver 所在行的注释状态(有则把注释去掉)
8.进入 /etc /xinetd.d, vi cvspserver该文件不存在,内容如下:
service cvspserver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stream
wait =no
user =root
env =home=
server =/usr/bin/cvs
server_args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log_on_failure +=userid
}
9.vi /etc/xinetd.conf 内容如下,每次开机自动启动服务:
service cvspserver
{
port = 2401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cvs
server_args = -f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bind = 168.168.1.110
}
重新登录 换cvsroot用户
10./etc/init.d/xinetd restart
11.cvs init(初始化:cvs版本库的初始化)
12.cvs -d :pserver:[email protected]:/home/cvsroot login(用户登录 )没有任何提示信息就成功。
13.首先要导入库,假设项目名称为linuxisquote.
步骤:
1、进入linuxisquote.
2、一个项目的首次导入
cvs import linuxisquote lch v_0_0_1
此时到$cvsroot目录下,可以看到多了一个linuxisquote的目录。 41.命令绝对路径
.如果不是绝对路径的话,你可以这样输入
(1)[root@redhat linux]# whereis adser
adser: /usr/sbin/adser /usr/share/man/man8/adser.8.gz
你这样输入就可以了 /usr/sbin/adser xxx
(2) 或者改vi /etc/profile,加入一句:path=$path:/usr/sbin:. export path,
就可以直接输入adser 42.修改用户的权限
.改用户权限的话,你可以改vi /etc/passwd
如:我想lll变成和root用户一样,就改: lll:x:508:508::/home/lll:/bin/bash
改后面的 508 为和root后面的数据一样的就可以了!
改为:lll:x:508:0::/home/lll:/bin/bash
lll就拥有root的权限了。 43.修改grub启动时的背景图片
1将一图片转化成640*480,14色的xpm #convert abc.jpg -colors 14 -geometry 640x480! abc.xpm
2 压缩生成的xpm文件,使用gzip
#gzip -9 abc.xpm
3 将abc.xpm.gz拷到/boot/grub下
4修改/boot/grub/menu.lst
splashimage=(hd0,0)/boot/grub/abc.xpm.gz 44.vnc for linux的安装
1.第一步在linux上安装vncserver
tar zxvf vnc-x.tgz
cd x
cp *vnc* /usr/local/bin/
没有vnc 目录,就建vnc目录
mkdir /usr/local/vnc
cp -r classes/ /usr/local/vnc/
2.设置vnc server的访问密码
vncpasswd
3.linux版vnc server的改进.首先执行vncserver
修改/root/.vnc/xstartup里的 twm $ 为gnome-session &
4.启动vnc server
vncserver
注意new x desktop is kill:3 记住3是客户端要用到的端口
5.客户端启动vncviewer,输入:如192.168.1.110:3
ok,你就看到了。。哈。。
如果在windows客户机中安装了ie或netscape,还可以启动ie或netscape
然后在地址栏输入(如果是1的话)
http://192.168.1.64:5801
‘拾’ centos 删除文件夹下的文件 时间会变
centos 删除文件夹下的文件时间会变的原因如下:
首先确定你的文件夹内是否存在一天以上的文件校对时间,系统时间是否正确把命令拆分执行看结果比如先看查找结果的输出。展开全部 centos 强制删除非空文件夹 命令,基本通用所有linux系统服务器。 命令详情: rm -rf /var/www/html 上面命令会强制删除 html这个文件夹,即使是非空文件夹,也会删除,使用的时候要小心加谨慎,linux没有回收站,所以一定要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