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程序员40岁职业规划
国外据说会有高年龄的程序员之类的,但是在中国估计有些困难,先不说你的精力脑力是否跟得上,中国的环境可能很少有企业会用40几岁的人来编程。所以你必须想好自己要向那个方向转,如果技术够牛,做管理方面我认识也不成问题,但是如果一般般的那就很危险了,早作打算。
好猎头Linda
B.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认为程序员到了40岁就要转行
30是道坎,一般人在30以后精力跟20几岁的时候没法比了,20几岁,熬夜跟喝水一样平凡,隔天补个觉就恢复过来了,上了30以后多数人都结婚生子,熬个夜,有些时候一个星期都蔫蔫的,做程序的熬个五六年,多数都不注意锻炼,身体、脑力、精力,尤其是身体的健康程度都会不同程度的下降,虽说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但大部分程序员估计都是这么个情况,不依靠前几年积累的经验往高层挤,精力拼不过20几岁的年轻人,收入又差别不大的话,干嘛还透支自己的身体,不如转行做个轻松点的职业,除了一部分埋头钻研的技术型人能多干几年之外,很多人都会在适当是时候做出转行的选择
C. 当年变形计中不想回农村,向富爸爸要钱被拉黑的男孩,后来怎样了
变形记是一个特别特殊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它本身是将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进行位置的互换,初衷是为了换位思考,体验不同的生活。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在很多场节目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富人家的孩子换到穷人家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生活,他基本都知道了,自己那样的生活是父母努力的结果,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有很多富家子弟也算是最终改变了。但是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不见得是个好事。
不要抱怨这抱怨那的,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什么意义,你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面向未来。改变那些能改变的事情,你的家庭状况如何,这不是你能决定的,而且你要知道你这个家庭状况,你父母供你上学,他已经尽自己最大所能来给你帮助了。你不能指望所有的父母都是很有钱的,你能保证你自己未来会很有钱,然后才生一个孩子吗?不一定吧。所以说过去会影响现在,但过去不能决定现在,能真正决定现在乃至未来的,只有你自己!
D. 现在程序员到了40岁以后都什么出路啊
现在程序员到了40岁以后可以考虑:做管理、创业、成为技术大拿、成为行业专家,详细介绍如下:
1、做管理:
在40岁之后,程序员中的一部分人选择做了管理,自己毕竟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许多年,对于人才和事务的管理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2、创业:
有一些人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自己刚好也攒到了一些钱,于是就选择了自己创业。在40岁之前可能也积累了一部分的人脉,也学习了相关的财务知识和公司管理理念,这个时候出来创业是一件比较明智的抉择。
3、成为技术大拿:
其实,做一辈子程序员并没有太大的问题。重要的是,必须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程序员,也就是说要成为技术大拿,能够解决普通程序员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4、成为行业专家:
行业专业是一个公司不可缺小的角色,他们对公司的行业知识,业务流程和细节都了如指掌。行业专家一般并不是从外部招聘的一个只懂业务,不懂技术的人员。而是从程序员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
注意事项:
1、首先创业必须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不要一头雾水的去创业,这样反而会容易失败,所以做自己比较懂行的才是最正确的。
2、想要成为行业专家要能够在单位有一种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业务的同时,还应该有一种善于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的能力。
E. 40岁以上的程序员都干什么去了
现在的程序员,年轻的有时十几岁,大约十八九左右就开始做程序员,我觉得40多岁以上的程序员应该是脑筋浪费比较严重,心理压力也很大,而且面对现在竞争的压力很大,现在最具有竞争优势的就是20多岁的程序员,程序员的工作量都是很长时间,而且非常费脑费眼的工作,对以上的程序员,应该选择放弃这份工作,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
F. 程序员40岁之后怎么办
网上大多数人认为程序员40岁之后很少的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于40岁之后无论体力,精力,学习能力都下降,不能和年轻人在拼比了。所以40岁程序员的竞争力完全不如20多岁的小伙子。
这一点我认同一部分,的确男人在40岁之后由于生活压力,家庭压力 ,身体压力 等会造成精力和体力的下降。但是40岁之后的程序员有着多年的经验。如果一个优秀的程序员能够在40岁之前一直学习,必然他的经验会非常优秀。能够学会这种优秀的框架,了解优秀框架的设计原理,懂得各种底层的技术原理,有着丰富的软件设计架构经验,各种编程语言的熟悉或者甚至说精通。由于技术是想通的,所以学习新的语言也会简单很多。试想:如果设计一个能够承受秒钟上万的请求的高度并发系统,优先选择是那个人?但是前提是你能够不断的学习,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如果天天混日子,天天做一些crud的操作,做了10年的java程序开发,连单例模式都写不出来的人,除了java其他都不会,竞争力的确不如20岁的年轻人。
2 年龄大的程序员外面的公司会有一些歧视,供应的职位相对来说比较少。
的确,在一些小的公司,由于不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不需要丰富的经验,所以会有年龄的限制,希望更多的压榨年轻人的精力和薪水。但是也存在对经验和设计能力要求很高的公司,是不在乎年龄限制的。
3 业界的潜规则,歧视40岁之后还写程序的人
其实国外人的人40岁之后的程序员还是非常庞大的,在中国,这是一个业界规则,暂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所以40岁应该是程序员的一个分水岭,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一个IT工程师,还是有必要考虑一下40岁之后的打算
个人觉得程序员无非有以下几个方向:1 转管理这个是很多程序员的想法,不过想想中国500W程序员,按照10:1的管理比例,有50W的管理岗位,如果大家都这样的打算,将会是10个人竞争一个人的岗位。
2 做业务分析
现在很多公司都有复杂的业务,比如保险,电商,银行,可以精通某一个行业,以后就专心了解这行的业务,做业务分析等等。
3 转行很多人估计都选择这一条路,的确挺简单。不过也很可惜,如果真的对IT没有兴趣,干嘛不在转,浪费自己那么多的时间4 架构师很多人架构师有不同的定义,认为架构师不用写代码,不用了解细节。我这里定义的架构师可以不用写代码,但是一定要了解细节。
5 独立程序员
这个是我最近看到国外的一个独立程序员一个blog才收到启发的。其实随着移动方面的成熟,完全可以开发应用来赚钱。自己在家里办公,自己建立一个工作室。
自己未来还是想做一个独立程序员 自由万岁!
G. 程序员四十岁以后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适合我回答。我是99年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所以同学基本上都是40岁上下做it的人士。我就捡着几个年轻时做过程序员的同学例子给你们说说,看看这些程序员40岁以后干啥去了。
同学A,2000年去了某大公司H做开发,因为善沟通有亲和力,后来逐渐脱离技术岗,做项目经理,售前,现在负责对外投资。
同学B,2000年去了某大公司H做开发,因为天赋好,技术岗位一路上升,做到中层领导职位,后来看好某新技术,毅然离职创业任ceo,坚持写代码至今。如今一边经营公司,一边写代码,一边组织小乐队吹拉弹唱,等着风口到来好起飞。
同学C,进入对日外包行业做程序员,现在自己组建软件开发公司做老板,时不常的还会弄弄代码啥的。
同学D,进入对日外包行业做程序员被外派日本,后来定居日本,目前仍然是做维护代码工作。
同学E,进入通讯领域做程序员,在换过多家公司之后,依然以资深专家身份玩弄着代码,并以此为乐。
同学F,经历了北漂创业,身体健康亮红灯后,再次回到软件外包行业打工。如今作为资深程序员坚持在代码第一线,还经常加班。
同学G,毕业之后不久就炒了公司,做了软件开发个体户。从共享软件到如今的APP开发,总能弄出名堂在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十几年如一日,一边潇洒生活,一边弄弄代码保持排行名次。现在生活无忧,不停生孩子玩儿。
同学H,毕业后进了某大公司Z,做程序员。如今在Z司的下属公司做某项目负责人。
所以说,各个行业呢,都是有深度的,不仅仅是写代码那么简单。只要你愿意做下去,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会帮到你。
软件开发,或者说程序员工作,说到底就是一种工作。跟其他工作一样,都是用来养家糊口的。喜欢呢,就做得开心些;不喜欢呢,早点转行也好,或者继续靠这个赚钱同时,培养点其他爱好也好,都行。
H. 《变形计》里那个回家后找富爸爸要钱,被对方拉黑的吴宗宏,后来怎么样了
2006年,一档名为《变形计》的节目开始播出了,在这档节目当中,会让一个自幼在穷困的山村中长大,懂事又能够吃苦的农村娃与一个打小就居住在城市当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且让父母无比操心的城市小孩互换身份,用这样的方式,让双方互相感受一下对方的生活。
节目的本意是让城市中令父母不省心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而体谅父母的难处,同时也是要让山村中的孩子,能够在城市当中见见世面,看看外面世界的美好,让他们能够拥有走出山村的动力。本意是好的,但是要实施起来,很多的地方都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在2012年所播出的一期节目当中,一个名为吴宗宏的14岁农村男孩受邀参加了这档节目。与其他参加节目的农村孩子一样,吴宗宏的身世也十分的令人心疼。在吴宗宏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意外而去世,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吴宗宏的母亲为了将他拉扯长大,改嫁到了另一户人家,他也因此改姓成了吴。
最终,吴宗宏还是坚定了自己走出农村的决心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一边做兼职一边读书,成为了一名程序员,给家中寄回了二十多万元。而那位与吴宗宏交换的富家子弟易虎臣,则是靠着节目所带来的流量,成为了一名网红,但是最后却因为借粉丝钱不还而搞臭了自己的名声。
I. 程序员是青春饭 40岁后怎么办
可以继续做程序员,也可以自主创业,或者做在线"承包"的工作,成为自由职业者。
说程序员是一碗青春饭,大多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种,而超过40岁的程序员身体机能逐渐弱化,家庭琐事缠身,往往面临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做管理的局面。有人考虑转型,当然也有人选择对这份职业矢志不渝。
但是,无论在一个社会还是公司,管理者永远都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公司也只有一个CEO、CTO和CIO。少数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尽管如此,最终达成个人目标,赢得社会赞誉的人也有很多。比如4月初接任王坚的阿里现任CTO张剑锋,还有雅虎美女CEO玛丽莎·梅耶尔。
可以说,作为一名管理者,你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求背负团队进度和效率,也要求任职者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卓越的领导力。
从一名普通的"码农"晋升为上市公司的CTO或者CEO,整个晋升之路就像是一个漏斗,很少有人能沉淀下来。但是,这仍然是程序员寻求一条专业化最理想的道路。
自由职业者当国内对于自由职业者的定义还停留在无业游民或艺术工作者的时候,很多国家的程序员已经实现在家挣钱的梦想。很多国家成熟的IT环境让程序员成为IT自由职业者似乎并没有那么难,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程序员应该都知道或者接过一点儿"私活儿",少则三五百,多则成千上万。其实这也是成为程序员自由职业者线下盈利的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只是,这需要程序员认识一帮能够给你私活儿的朋友,还需要擅长和对方谈业务。相比线下利用人情关系接私活儿的方式,在线众包业务似乎更适合自由职业者。
类似于freelancer的网站在国外已经出现很久,目前国内也出现一些相似的网站。程序员可以通过在线"承包"的方式,凭自己出众的业务能力和好运气来抢工作。
J. 40岁程序员转行能干啥
对于题主的困惑场长大大非常理解,作为超35岁的程序员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种“中年危机感”,人到中年要和刚出来的IT小鲜肉些拼体力我们肯定是拼不过了,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和牵绊这些和20多岁的嫩嫩些比较起来也定没有他们潇洒自在,这些都是事实。所以,我们就甘愿认命了??当然不!必须不!小鲜肉些不过是在走你的老路,而你自己曾经用时间和精力堆砌起来的经验、阅历、行业认知才是你的利剑和致胜法宝。简单点讲,拼体力我们是拼不过了,拼老辣才是我们绝对的优势。如果真如题主所说自己拥有IT从业10年的经验,目前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个人学得要么是题主比较谦虚,对自身长板和能力缺少复盘;要么是题主真真“混”到头了,想要突破现有的舒适,给身心和灵魂来一次彻底的拷问;但无论哪一种,都说明题主还是不愿意认命的,这个时候好好复盘一下自己这10年的工作、技术、经验,一定是一个找准面对所谓“中年危机”的最佳选择。说到复盘,建议可以读一下陈中的《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照着里面的方法一步一步来,同时也是一种项目管理或产品经理必须掌握的技能,读完不仅解决人生职业发展问题,也是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 如果题主把自己认识得差不多了,那就会印证那句俚语: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自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还是来说说IT从业者职业规划的事吧,其实40岁就是一个阶段,人生的一个阶段,职业的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机会,当然每个阶段也会有每个阶段的挑战,关键的问题只是你得面对它,别用时间和年龄给自己设限,给自己做个清晰的职业规划,你会发现条条路都通罗马。有经验的IT从业者可以走的路:技术方向(不断钻研技术,单纯的技术大咖养成记)、管理方向(技术为基础,项目管理PMP能力加持,管人管现管运营,复合型大咖养成记)、培训带新人(公司内部培训,培训机构任教,10年IT从业经验在培训教育圈子里就是国宝级待遇,夸张了一点点儿,不过真心是条好路子)、创业自立门户(有一个能解决社会问题的点子、有几个合伙人、在保证亏损有下限收益无上限的基础上实现低风险创业,互联网人最拿手了),当然我们还赶上个好时代,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的今天我们的路可以说宽太多:写技术博客出书(场长大大以前带的学生就已经成功的实现了这个目标,出了一本关于Python的教程),直播技术教学(中国1亿多大学生热捧的互联网视频教学)。所以,最后场长大大想说,中年是到了,危机不危机其实只看你怎么机对它,弱者总是抱怨社会的残酷,强者只是掌握各阶段的机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