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形容“命令”的成语有哪些
1、令行禁止
【拼音】: lìng xíng jìn zhǐ
【解释】: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 《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2、朝令夕改
【拼音】: zhāo lìng xī gǎi
【解释】: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3、军令如山
【拼音】: jūn lìng rú shān
【解释】: 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4、令不虚行
【拼音】: lìng bù xū xíng
【解释】: 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出处】: 《管子·重令》:“国不虚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虎行。”
5、一纸空文
【拼音】: yī zhǐ kōng wén
【解释】: 只是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近来又有了什么外销名目,说是筹了款项,只能办理本省之事;将来不过一纸空文咨部塞责。”
Ⅱ 关于“服从命令”的好词四字成语有哪些
1、俯首贴耳: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驯服的样子。
2、麾之即去: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挥,听候调遣。
3、哀告宾服: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4、兵不由将: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5、从令如流: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6、焚香礼拜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7、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8、夫唱妇随:随:附和。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9、俯首听命: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10、拿三搬四:比喻不服从调派。
11舍己从人: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12、唯命是从: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13、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14、唯命是听: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Ⅲ 形容口头指派或者命令,"嘱咐"是什么词语
吩咐【fēn fù】、命令【mìng lìng】,指示【zhǐ shì】、指令【zhǐ lìng】、托付【tuō fù】、叮嘱【dīng zhǔ】、交代【jiāo dài】、交托【jiāo tuō】、叮咛【dīng níng】、发号施令【fā hào shī lìng】。
Ⅳ 表示命令的成语有哪些
不得违误、发号布令、奉令承教、俯首听命.
Ⅳ 严格迅速的执行命令可以用什么成语来表示
雷厉风行,令出如山,令行禁止,令出惟行,言出法随
Ⅵ 形容指令的词语
碍难遵命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不得违误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朝令暮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朝令夕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出处:《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发号施令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Ⅶ 形容命令到了就能立即执行的成语是哪个
急急如律令[ jí jí rú lǜ lìng ]
基本释义
[ jí jí rú lǜ lìng ]
本是汉代公文用语,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如同法律命令,必须立即遵照执行。
出 处
唐·白居易《祭龙文》:“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Ⅷ 口头指派或命令的成语
发号施令
[ fā hào shī lìng ]
释义
[ fā hào shī lìng ]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详细释义
【解释】: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自】:《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Ⅸ 表示命令的成语
【碍难遵命】: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不得违误】: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朝令暮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朝令夕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朝令夕更】: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从令如流】: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发号布令】: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发号出令】: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发号施令】: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发号吐令】: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法成令修】:指有法律为依据,行政命令也恰当。
【奉令承教】: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奉令唯谨】:奉:敬受;唯:助词,只有;谨:谨慎。指遵守命令,不敢稍有违背。
【奉命承教】:奉:敬受;承教:接受教诲。指奉行命令,接受教诲。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奉命惟谨】: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佛旨纶音】:佛的旨意,皇帝的诏令。指必须执行的命令。
【俯首听命】: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父母之命】:父母亲的命令。指旧时儿女婚姻由父母一手包办。
【敢不承命】: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敢不如命】: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敢不听命】: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敢不唯命】: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拱手听命】: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行或使之】: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
【麾之即去】: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挥,听候调遣。
Ⅹ 什么什么命令的成语
碍难遵命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不得违误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朝令暮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朝令夕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