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半路出家的程序员,该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选择一个方向,死磕到底,你就会登上顶端
请采纳!
㈡ 如何快速进阶程序员大神
java程序员最多的两条进阶路线是一条是技术路线,即由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师,到架构设计师。在这条路线上,立足于从业务模型到计算机软件模型的转换,成为高端的软件技术工作者。另一条是管理路线,即由程序员,经开发小组负责人、项目经理,再到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程序员加强自己管理意识的培养,多站在组织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甚至职业经理人。其实在软件企业中,随着产品管理的兴起,可以说,走向产品,是程序员在技术与管理之外的第三条职业通道。越来越多的程序员开始转型做产品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创业意识的程序员而言,走向产品是一条必经之路。腾讯的马化腾和360的周鸿祎,他们都是由程序员做起,然后开创自已的产品和事业。
㈢ 一个程序员所要经历的步骤
程序员应具备的12种能力
毕业四年来,感觉自己也是从一名不合格的程序员一步步走过来的。回头反思一下,合格的程序员有很多标准和要求,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个合格程序员应该具备的12种能力。中国软件行业的崛起,靠的是合格的程序员。任何华丽的管理制度都不能保证软件项目的成功交付,合格的程序员就是有力的保证,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写下这些,是为了给刚刚进入程序员这个职业的新同学们一点参考。我一直以为,当程序员是很辛苦的,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欢,很难坚持下去。如果真的不喜欢这个职业,也该尊重这个职业,尊重自己,赶紧改行。
1. 编程语言能力
不用多说,作为合格的程序员,精通一门语言是必须的。这种精通,不是说看了一本《24小时精通XXX》,抄了几个程序就能说精通的,要靠长时间的积累和浸淫。
2.编码能力
我曾经看多很多程序员写的代码,在同一个jsp或者java源文件里,出现了三种以上的对方法的命名方式,有下划线间隔的,有全大写的,有拼音首字母的。就像一个菜市场,杂乱无比,估计10天后,他自己都无法看的懂。遵守编码规范,是一个程序员最基本的要求,可悲的是,很多程序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随意堆砌网上搜来的代码,根本不管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只要能实现功能就行了,心想做完这个项目,就拍拍屁股走人了,缺少最基本的职责素养。我经常把代码必须成程序员的孩子,你就是是孩子他爹,孩子他妈,是有感情的。对你自己的孩子,你能不仔细呵护吗?你是称职的父母吗?这是我编写的一个Java编码规范,供大家参考,这里可以下载http://gurudk.javaeye.com/blog/111734
另外一个就是注释,要注意不是为了注释而注释。对类,以说明职责为主;对方法,以说明意图为主;对方法体,以说明实现思路为主。对于大段大段的代码,要分段,使用空行隔开,并使用行内注释进行说明。
思维的条理性,写代码之前,先简单计划一下,用自然语言把流程写下来,用于整理实现思路。不要看了需求或设计之后,马上就敲代码了,敲完代码马上就debug。花点时间思考,敲代码只是最后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代码打字员,编写边想,写了删,删了写。安安静静把实现过程想清楚,在脑子里先实现一遍。再去敲代码,水到渠成。
3.面向对象思维能力
如今,多数编程语言都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而这些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的共同的精髓就是面向对象的思想。掌握这些比面向对象语言本身更重要,比如对继承,多态,重载的理解。对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理解,比如开闭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单一职责原则等。在此基础上,应该掌握常用的设计模式,比如工厂模式,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命令模式等等。我面试过很多程序员,没有一个能说得上几句的。
4.利用工具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趁手的家伙,工作效率可以提升数倍。你编程序,有没有选择一个很好的IDE,以前听说编程高手都用记事本写程序,我觉得那是一种自虐。就像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一帮户外旅行爱好者,出去旅游,背了重重的旅行包,里面装着什么压缩饼干等快速食品。他们宁可就着矿泉水啃压缩饼干,也不肯去1里路都不到的快餐店,农家菜馆吃饭。工具是为目的服务的,好用,提高效率就行,形式无所谓。
另外一个常用的工具就是日记本,好听点可以称为知识管理工具,我用的是myBase,感觉非常好用,在之前,我的所有的片段内容都是记录的单独的文本文件里的,非常不好找,管理也很混乱。
经常上互联网,看到好多好的资料想保存下来,作为日后查看之用.一开始,我用的是firefox自带的书签,但是自己分类太累,多了之后不便于查找,很麻烦。后来用了得乐书签(del.icio.us)的firefox插件,非常方便,现在成为了我必备的一个工具。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了,我装了google forfirefox插件,感觉不错,还有英文翻译功能。按照我同事的说法,内事用,外事用google。很多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用google搜索效率高一些。搜索引擎用好了,就等于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宝库的门,使用搜索引擎,关键字选择很重要。
经常去浏览大牛的blog,逐个网站访问很麻烦,去看了又可能没有更新,可以借助于RSS订阅工具,我是用iGoogle桌面工具,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扫一下,大牛的最新文章尽收眼底了。
5. 英语能力
新的技术资料都是英文的,英语国家的IT技术走在我们前面至少10年(这是我自己估计的数字,可能正在缩小)。就连印度,一个连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太完善的国家,因为其英语基础较好,其在软件外包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猛,远远超过了我们。学英语,首先是有信心,其次就是花时间。多阅读英文资料,使用金山词霸,google的firefox插件等工具配合,贵在坚持。
6.学习能力
在IT也混饭吃不容易,整个环境进化的太快,你不学习,就等于落后了。学习要有针对性,别今天学ruby,明天学python,后天php的。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目标,自己短期目标是什么,1年后,3年后,5年后的目标是什么。结合这些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当然,多掌握几门编程语言也是好的,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重要的是为自己的目标服务。
要想系统的学习一门技术或工具,看书是最好的方法。看完后,然后上网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学习要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比如电脑启动要花1分多钟,旁边放一本书,可以看上几页了。公交车上,地铁上也可以看。
当然,不能只学习技术,要经常联系自己的软技能,比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你可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解释给自己的同事听,既加深了理解,又增进了同事之间的交流。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解释给别人听,这才说明你理解了。在学习心理学上,称之为构成主义。
我学一样东西,总是先上网了解有没有相关书籍,如果想学,就买一本或者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书来读。我买的书,家里快放不下了(到目前位置,我买了1万多块的书)。我多半是把目录看完,了解这本书讲解的主要内容,然后需要的时候,我就可以立即补充它进入到我的知识结构。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意识到学习的重要,并能够根据需要补充自己的知识,这种能力更重要。
7.创造能力
普遍认为,东方人模仿能力很强,但创造能力差。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程序员,经常说,“这个只能这么解决了,我想不出有什么别的方法。”可能他根本都没想过别的方法,或者懒得去想。对任何一个问题,找出两种以上的解决办法都是非常容易的,简单的google一下,可能就是数十种。悲哀的是,有些程序员经常止步于自己构建的狭小领地之内。对待客户也是这种态度,不是积极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是推脱这只是唯一解决方案。
打破这一思维定势的首先的一个办法就是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没有不可能”,或是“一切皆有可能”,前面那个是阿迪的广告语,后面是李宁的。只有这样去想,才能寻找解决问题的别的出路,即使最后我们试了很多种办法,还是只有着一种解决方案,但我们在这种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好的想法,这样才会使我们真正深刻思考一个问题。建议大家看一看《水平思考》这本书,他提供了一些进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和工具。
但我认为,坚持认为存在另一种解决方案的信念是第一位的,方法和工具都是其次。
8.文档能力
也许有人会质疑,程序员跟写文档有什么关系。大家开源软件也用过不少,看看Spring,hibernate,Struts等最流行的开源软件的文档就知道,他么的tutorial,他们的getstarted,他们的reference文档写的多么的易懂。其实写代码也相当于写文档,只不过用的是编程语言。同样,写文档,用自然语言,也相当于写程序,简单明了,清晰易懂,这样的“程序”谁看谁舒服。同样,对于想进阶到设计师或者需求分析员角色的程序员,文档能力更是非常重要。
word是一个最实用的工具,很多程序员,多级编号都不会用,索引目录也不知道如何生成,更别灵活应用样式了。很多排版都是所谓的dirty work。垃圾样式一大堆。其实,静下心来,稍微学习一下,就能写出一篇格式漂亮的文档。
9.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是认识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层次,客户说什么,你就做什么,设计怎么做,你就怎么实现,从来不过问为什么,也不去想他是满足了用户哪些方面的需求呢。这样可能只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可能会引起返工。认识到本质,才能让你的程序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做企业应用软件开发中,抽象能力体现为对问题域的理解能力,对领域模型的抽象。合理的抽象也是代码重构的前提,每一次重构,都是向更好的抽象迈进了一步。
10.代码评审能力
代码评审和单元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的两种常用手段之一。代码评审能力,说明了你的审美标准,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优雅的代码,什么是糟糕的代码,你才能让自己做的更好。
11.单元测试能力
没有单元测试的代码,只能说是半成品。因为没有什么能证明你的代码是可以运行的。测试驱动开发是一个非常好的敏捷过程的最佳实践。单元测试还可以作为回归测试,在修改代码时,起到警戒线标志的作用。是否具有单元测试的意识是区分程序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写不写单元测试是区分平庸程序员和优秀程序员的重要标杆。
12.DRY
DRY是一种原则,就是Don't RepeatYourself.出自《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这条原则可以用到很多地方,比如你经常要编译,打包,部署应用程序,供集成测试用。每次你都在重复你自己,写一个自动化脚本(比如用ant,批处理命令)来将这些工作自动化,以提高效率。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经常在不同的地方切换IP,如果每次手工做,也非常浪费时间,写一个bat命令可以解决,找一个小工具也可以解决。
编码时,对代码的复用也是在重复你自己,虽然拷贝过程很爽,但是维护一致性就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特别是将来维护的人不是你的时候,使用代码生成工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类似的例子太多了,如果你发现你经常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就要警惕了,是否违背了这个原则,想一些办法将他们自动化。
㈣ 一个半路出家程序员的困惑
1、如果你现在没钱,先谋生是最重要的,如果有钱那就另说
2、数据结构、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网络等,这些东西公司一般看起来是用不到,但是他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增强我们对于程序的理解,算是内功,如果你要学习,自己找本书来看估计也难,建议可以去考一个中级软件设计师,这个国家软考。虽然这个证没有什么用,但是最少可以督促我们学习一点东西。中级软件设计师的考试里面的内容还是很复杂的,去准备一下这个考试可以让你学到不少东西,长不少见识
3、基础当然重要,框架这些是干活的,为什么基础重要?我们学好基础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快速的学习新东西,有基础,框架这些学习起来很快的,基本的使用就是几天就可以掌握。
4、专攻javascript也可以,但是javascript也很复杂,你做过两年的java开发,即使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也有不少见识的,我倒是不建议去学js,因为现在厉害的JS高手都是做前端的,需要懂css、JS等。
5、J2EE的体系虽然复杂,但是他的本质还是建立在servlet的基础上,WEB系统再怎么变化也不会变太多
总之:建议先找一个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只要努力用工,肯定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但是前提是你要比别人更努力,因为你的学历不高(学历是一块敲门砖),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㈤ 程序员进阶:怎么成为一个软件架构师
软件架构师是软件行业中一种新兴职业,工作职责是在一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将客户的需求转换为规范的开发计划及文本,并制定这个项目的总体架构,指导整个开发团队完成这个计划。主导系统全局分析设计和实施、负责软件构架和关键技术决策的人员。
⑴确定软件架构师在软件组织中的职责和充当的角色,确定其相应的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确定软件架构师的职业及其相关制度,制定软件架构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⑵坚持以大学教育为主(特别是各软件学院在这方面可以大施身手),以项目实践为辅的教育方针。大学可以聘请现有的软件架构师担任核心课程的讲师,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学习软件架构师所必需的知识体系;通过项目实践使其具有初步的软件开发和设计经验,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架构师。
⑶作位第2条的补充,聘请现有的软件架构师,个人认为适合以讲座的形式在学校开展。
⑷对国外一些大公司的软件架构师的培训和认证予以支持,但是在认证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原则。例如,在认证考试之前对考生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在通过认证后的适当时间内进行重新认证和继续教育。
⑸建立完善的软件架构师教育和认证制度,使得通过认证的人员能够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成为称职的和优秀的软件架构师。并通过此制度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软件架构师,解决当前软件架构师急缺问题。。
㈥ android软件开发工程师的进阶之路应该如何走
小明首先需要购买一本Android入门的书籍,为了更快地学习Android,小明业余时间也都用来一边看书一边照着书中的例子敲代码,结果2周时间小明就把这本书学了一遍。看完这本书后,小明对Android的历史、结构、代码规范等都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小明已经可以写出一些简单的Activity了。这个时候在小明眼里,Android开发很简单很好玩,通过在xml中摆放一些按钮文本框什么的就可以做一些界面了。
小明开始跟着他的技术导师做需求,一些简单的小需求小明自然是不在话下了。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需求,该需求要求小明在Activity中为一个button加一个动画效果,小明慌了:“完全没接触过,书上也没有讲,怎么办呢?”小明冷静了下,打开了网络搜索,输入“Android 动画”,打开前几个链接,小明恍然大悟,照着网上的例子把需求给实现了。后来导师告诉他:“学好Android,官方文档是必须看的,既全面又权威”。然后小明如获至宝,花了一年时间把上面的guide和training都看了一遍,并且他还动手抄了几个小例子。
有一天,小明又需要做一个动画相关的需求,这可难不倒小明,它熟练地打开了www..com,输入“Android 动画”,突然他楞了一下:”总不能每次写动画都要网络一下吧!“,于是他在CSDN开了一个博客,把动画相关的知识点都写上去,为的是后面再写动画相关的代码就不用网络去搜了,事实如何呢?后面再写动画相关的代码,小明的确不用再去网络搜了,因为通过写一篇动画博客,他把动画相关的细节都已经记住了,这样他就可以不用再去参考任何文档了,后来小明还学会了把一些琐碎的不方便放在博客上的东西写到了印象笔记上面,什么时候忘了10秒钟以内都可以快速找回来,而不是花10分钟去再次搜索一遍。
这里总结一下,Android入门的时候,需要有一本入门书,好好学习书中的内容,同时花一年时间把Android官方文档中的training和guide看一遍,同时通过写博客和记笔记的方式来做总结,建议让自己的每篇博客都有价值些。通过一年时间的学习,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中级工程师的水平。
技术要求:
- 基本知识点
比如四大组件如何使用、如何创建Service、如何进行布局、简单的自定义View、动画等常见技术
- 书籍推荐
《第一行代码 Android》、《疯狂Android》
中级工程师
小明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终于成为Android中级工程师了,月薪变成了17k。到了中级工程师,已经可以在公司里干很多体力活了,但是一些很重要的任务小明还不能一个人承担起来,这个时候小明需要学习的内容就很多了,如下所示:
- AIDL:熟悉AIDL,理解其工作原理,懂transact和onTransact的区别;
- Binder:从Java层大概理解Binder的工作原理,懂Parcel对象的使用;
- 多进程:熟练掌握多进程的运行机制,懂Messenger、Socket等;
- 事件分发:弹性滑动、滑动冲突等;
- 玩转View:View的绘制原理、各种自定义View;
- 动画系列:熟悉View动画和属性动画的不同点,懂属性动画的工作原理;
- 懂性能优化、熟悉mat等工具
- 懂点常见的设计模式
学习方法
阅读进阶书籍,阅读Android源码,阅读官方文档并尝试自己写相关的技术文章,需要有一定技术深度和自我思考。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有2个点是比较困扰大家的,一个是阅读源码,另一个是自定义View以及滑动冲突。
如何阅读源码呢?这是个头疼的问题,但是源码必须要读。阅读源码的时候不要深入代码细节不可自拔,要关注代码的流程并尽量挖掘出对应用层开发有用的结论。另外仔细阅读源码中对一个类或者方法的注释,在看不懂源码时,源码中的注释可以帮你更好地了解源码中的工作原理,这个过程虽然艰苦,但是别无他法。
如何玩转自定义View呢?我的建议是不要通过学习自定义view而学习自定义view。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自定义view的种类太多了,各式各样的绚丽的自定义效果,如何学的玩呢!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多地去关注自定义view所需的知识点,这里做如下总结:
- 搞懂view的滑动原理
- 搞懂如何实现弹性滑动
- 搞懂view的滑动冲突
- 搞懂view的measure、layout和draw
- 然后再学习几个已有的自定义view的例子
- 最后就可以搞定自定义view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大概再需要1-2年时间,即可达到高级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我个人认为通过《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和《Android群英传》可以缩短这个过程为0.5-1年。注意,达到高级工程师的技术水平不代表就可以立刻成为高级工程师(受机遇、是否跳槽的影响),但是技术达到了,成为高级工程师只是很简单的事。
技术要求:
- 稍微深入的知识点
AIDL、Messenger、Binder、多进程、动画、滑动冲突、自定义View、消息队列等
- 书籍推荐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Android群英传》
高级工程师
小明成为了梦寐以求的高级工程师,月薪达到了20k,还拿到了一丢丢股票。这个时候小明的Android水平已经不错了,但是小明的目标是资深工程师,小明听说资深工程师月薪可以达到30k+。
为了成为Android资深工程师,需要学习的东西就更多了,并且有些并不是那么具体了,如下所示:
- 继续加深理解”稍微深入的知识点“中所定义的内容
- 了解系统核心机制:
1. 了解SystemServer的启动过程
2. 了解主线程的消息循环模型
3. 了解AMS和PMS的工作原理
4. 能够回答问题”一个应用存在多少个Window?“
5. 了解四大组件的大概工作流程
6. …
- 基本知识点的细节
1. Activity的启动模式以及异常情况下不同Activity的表现
2. Service的onBind和onReBind的关联
3.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className)和binderDied()的区别
4. AsyncTask在不同版本上的表现细节
5. 线程池的细节和参数配置
6. …
- 熟悉设计模式,有架构意识
学习方法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太具体的学习方法了,无非就是看书、看源码和做项目,平时多种总结,尽量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种体系化的感觉。同时这个阶段对架构是有一定要求的,架构是抽象的,但是设计模式是具体的,所以一定要加强下设计模式的学习。关于设计模式的学习,最近一本新书推荐给大家《Android 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既可以学习设计模式,又可能体会到Android源码中的设计思想,我最近也在阅读此书。
技术要求:
- 稍微深入的知识点
- 系统核心机制
- 基本知识点的细节
- 设计模式和架构
- 书籍推荐
《Android开发艺术探索》、《Android 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Android内核剖析》
资深工程师
这个阶段的程序员也许并没有太具体的学习路线了。
㈦ 程序员如何进阶
程序员是一个没有极限的职业,所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程序员,你就需要不断的超越极限。在程序员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他们将面临许多挑战,面对困境,他们之中有一些人将会放弃,而只有少数人会坚持到底,并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
1.学习新技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学到和实施的技术会很快地过时。所以,作为一个程序员,你就需要了解与学习这些新技术,保持与时俱进。出现的这些所谓的新技术通常由一些进程和语法变化而构成,但逻辑是相通的,所以你可以很快地掌握,不要害怕去学习。
2.调试技巧
程序员不但需要创建代码,当软件未能按照预期方式工作时,程序员还必须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一名程序员获得项目时,会直接写代码。但一名进阶的程序员会试图找出代码出现问题的根源,并通知团队领导或项目负责人。因为有时在文档化项目需求并启动项目后,甚至在完成项目后,我们才会在项目中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最好在出现问题之前先找到问题。最好可以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对工作的热情
我们的工作时间大多为朝九晚五,但是当你对工作迸发激情时,那么不要到了休息日就将工作束之高阁。一直工作直到完成它。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如果你没有解决方案,还得成天垂头丧气对着电脑,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已经接近于完成的时候,那么索性一鼓作气搞定吧。
㈧ 程序员进阶...
1.不要看到别人的回复第一句话就说:给个代码吧!你应该想想为什么。当你自己想 出来再参考别人的提示,你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思路的差异。 2.初学者请不要看太多太多的书那会误人子弟的,先找本系统的学,很多人用了很久 都是只对部分功能熟悉而已,不系统还是不够的。 3.看帮助,不要因为很难而自己是初学者所以就不看;帮助永远是最好的参考手册, 虽然帮助的文字有时候很难看懂,总觉得不够直观。 4.不要被对象、属性、方法等词汇所迷惑;最根本的是先了解最基础知识。 5.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小问题--他们往往并不那么简单,或者可以引伸 出很多知识点;不会举一反三你就永远学不会。 6.知道一点东西,并不能说明你会写脚本,脚本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7.学脚本并不难,JSP、ASP、PHP等等也不过如此--难的是长期坚持实践和不遗余力的博览 群书; 8.看再多的书是学不全脚本的,要多实践 9.把时髦的技术挂在嘴边,还不如把过时的技术记在心里; 10.学习脚本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多练习; 11.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认为自己手中的书已经足够了; 12.看得懂的书,请仔细看;看不懂的书,请硬着头皮看; 13.别指望看第一遍书就能记住和掌握什么——请看第二遍、第三遍; 14.请把书上的例子亲手到电脑上实践,即使配套光盘中有源文件; 15.把在书中看到的有意义的例子扩充;并将其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16.不要漏掉书中任何一个练习——请全部做完并记录下思路; 17.当你用脚本到一半却发现自己用的方法很拙劣时,请不要马上停手;请尽快将余 下的部分粗略的完成以保证这个代码的完整性,然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并重新编写和工 作。 18.别心急,写脚本确实不容易;水平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和发展的; 19.每学到一个脚本难点的时候,尝试着对别人讲解这个知识点并让他理解----你能 讲清楚才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20.记录下在和别人交流时发现的自己忽视或不理解的知识点; 21.保存好你做过的所有的源文件----那是你最好的积累之一; 22.对于网络,还是希望大家能多利用一下,很多问题不是非要到论坛来问的,首先 你要学会自己找答案,比如google、网络都是很好的搜索引擎,你只要输入关键字就 能找到很多相关资料,别老是等待别人给你希望,看的出你平时一定也很懒! 23,到一个论坛,你学会去看以前的帖子,不要什么都不看就发帖子问,也许你的问 题早就有人问过了,你再问,别人已经不想再重复了,做为初学者,谁也不希望自己 的帖子没人回的。 24,虽然不是打击初学者,但是这句话还是要说:论坛论坛,就是大家讨论的地方, 如果你总期望有高手总无偿指点你,除非他是你亲戚!!讨论者,起码是水平相当的 才有讨论的说法,如果水平真差距太远了,连基本操作都需要别人给解答,谁还跟你 讨论呢。 浮躁的人容易问:我到底该学什么;----别问,学就对了; 浮躁的人容易问:JS有钱途吗;----建议你去抢银行; 浮躁的人容易说:我要中文版!我英文不行!----不行?学呀! 浮躁的人分两种:只观望而不学的人;只学而不坚持的人; 浮躁的人永远不是一个高手。
㈨ 半路出家的程序员要怎么自学积累代码量
一位好的软件程序员在产品研发周期内可以维护的代码在一万行的数量级,而且往往在程序中会加上大量的注释,便于团队中的其他组员维护。编程的习惯也很重要,同样是一万行代码,如果没有层次,没有注释,再牛X的程序员也无法维护。
㈩ 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
优秀程序员都是很努力的
一个真正合格的程序员,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代码能力,还要有诸多的综合素质。除非你只是一个纯粹的码农,除非你只是想做一点平淡的代码工作,否则如果你想有更好的发展,那就必须“学习”。从我自己的发展经历来讲,其实我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程序员,我没上过高中,只是师范毕业,学的还不是计算机,而是美术专业,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开始自学计算机,花了半年学会了VB程序设计,写了第一个vb程序,一个校园的自动播音系统,实现了校园铃声、升旗、课间操等定时音乐的自动播放,免费提供给学校使用,给学校带来极大方便,从此我爱上了编程。后来为了宣传单位的形象开始自学ASP脚本语言,一个月时间写出了第一个ASP网站,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网页前端布局,知道了前端可以有JS控制,知道了域名是什么,知道了http协议,知道了WEB服务的发布。从那时起,我觉得网站建设就是一个商机,从此开启了我的网站建设之路。其实也就是程序员发展之路,至此,我在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期间我开始接一些网站建设的活儿,一开始,在网上搜索一些开源的代码进行修改,满足客户需求,但是很快发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代码都是预先挂了一些广告在里面,如果对程序不熟悉,等你网站发布出来,你就只能看到满山的网站,客户当然就不满意了,最后你还不知道这些广告从哪里冒出来的,甚至有些网站留了很多漏洞和后门,让你防不胜防。所以,想想还是自己写一套CMS系统,我只自己使用,只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这样的话安全性高了很多,至少被攻击的几率少了多,也不担心莫名其妙冒出来的广告。于是,我开发了第一套产品,属于我自己的CMS,期间我可以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累积了不少的产品开发经验。所以这里我总结一条,要成为一个合格程序员,最好完整的做一个项目吧。哪怕是项目的前端不懂,数据库不懂,逼迫自己去学习,去了解,最终产品虽然不够完善,至少你了解一个项目需要什么,和什么技术有关联,这样对你自己所擅长的东西就很有帮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我喜欢一句话叫万变不离其宗。虽然程序语言有很多,但是基本原理还是相通的。我做了第一个ASP的CMS以后,很快发现ASP的程序网站已经不能适应项目开发的需求,需要更加高效的脚本语言来实现更多的功能。这个时候php就成了我首先研究的语言,因为我发现很多第三方开放的APi提供的都是PHP的,这让我们使用更多其他第三方功能的时候开发会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我花了一个周,学习了基本语法和函数,我发现从ASP迁移到PHP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是语法不同,程序结构也是一样的,条件格式、逻辑判断、条件分支、循环处理也都差不多。经过学习很快掌握了这个语言,开始了项目开发之路。可见不断的学习,也就是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良好的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程序员必须具备的技能。思维能力就是一个能够让代码在你头脑中执行一遍的能力,也就是说你在写代码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就能呈现出代码运行以后的结果,呈现给用户的界面,把抽象的逻辑代码转成具体形象的能力。良好的思维还体现在,一个程序的处理其实都离不开计算机运行的本质,那就是数据输入(数据从哪里来),到数据处理(获取的数据需要怎么加工处理或者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最后到数据输出(给用户呈现一个结果,图像的、文字的、视频的、声音的或者是多媒体的)。程序整体是这个理念,分解到很多细小的模块也是这样,所以只要有这些核心理念,你的思维能力就不会有问题。
通过我的学习和发展,我总结了,要让自己成长为合格程序员,离不开学习,离不开项目实践,离不开思维的创新,更离不开努力勤奋和汗水,愿有志青年都想有所成,学有所收,成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