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程序员是青春饭吗会不会中年失业啊
现实生活中,程序员似乎就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你应该没见过五六十岁的码农,还佝偻着在电脑旁码着代码吧。确实,随着年龄增大而退化的记忆力、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会使程序员的看起来更像一个体力活和青春饭的职业。或许有公司认为,与其花那么多钱雇佣一个老的程序员,不如花同样的钱雇两三个大学毕业生,会产出更大的工作量。这就是现实,企业对大龄程序员顾虑重重,一方面技术更迭快,或许你今天用的某一个架构明天就更新换代了;另一方面工作强度大,大龄程序员既要兼顾工作又要兼顾家庭,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融入到团队氛围当中,再说身体素质也未必能承受住高压。因此,研发队伍年轻化,是技术团队的常态,互联网企业HR普遍都偏爱35岁以下的技术人才。 同时,随着国内经济下行,互联网行业增速较慢,此前热度高涨的人才市场开始遇冷。对于35岁的中年程序员来说,往往不敢轻易跳槽,一方面这个阶段自己的专业能力已然定性,换工作或转行都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在这种就业难的背景之下,想要找到匹配度高的工作实属不易,再加上所谓的中年危机。但是,每年有无数的中年程序员被迫转行,裁员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感觉发展受限,晋升遇到瓶颈等。失业程序员有哪三大出路?据专业人士分析,失业程序员可以向IT培训师转型,可以向IT营销转型,还可以向项目管理层发展。一般而言,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程序员,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强的技术背景支撑,基本涉猎了各种编程软件及工具,对IT行业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还有可能在团队中做过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过项目开发。种种这些,都相当符合IT培训师、IT营销以及管理层对职位的要求,而且,这些职位和程序员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工作也比较稳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是,没有脱离本行。 其实,大家不要过于“妖魔化”中年危机,35岁危机,也并不是程序员的专属,事实上绝大多数岗位都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只不过不同的人,做出的选择不同,有些人选择继续深耕技术,有些人则开始考虑转行转岗。然而,人到中年不管如何选择,如果没有争取到足够重要的岗位,都很可能有被取代的风险。你觉着呢?
‘贰’ 程序员可不可以靠纯技术度过中年危机,要怎样规划职业呢
不能,程序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就是到了45岁之后就要退休了,这是因为人到中年之后,大脑的运转速度就会跟不上。对于程序员来说,既要有技术,又要有自己的一个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对任何一个人,任何行业的从业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半以上的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初期经历都是烦的跳槽,看哪一家福利好就去哪一家公司。他们跳槽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涨工资。人都往高处走嘛,有薪资待遇更高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跳槽。
那么除了以上三点的发展方向,我们还可以做其他的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特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一个程序员我们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这样的心态其次,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进行学习。
‘叁’ 程序员可以光靠技术度过中年危机吗
说起来是一个很悲催的话题。程序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到了45岁就应该退休了。这是因为你的大脑你的才华已经跟不上趟了。
如果想重新创业,那么就要重新的面对你并不了解的现实世界,去认真的触摸它们,采取小投资慢慢进的方式,从小的商业成功,来积累大的成功。
所以程序员没有什么中年危机。只是说生活在中年的时候可能变得会更宽阔一些,而自己要学会适应。
‘肆’ 都说程序猿是吃青春饭的,只靠技术程序猿能度过中年危机吗
程序员的中年危机在于:以技术为生,也因为技术发展方向受到限制。学习新技术的成本高,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随着年龄增长,思维和反应能力不如新人。也逐渐组建了家庭,有了负担,不能经常加班……
我记得自己刚入职场的时候数据分析职位刚火起来,但是入行5年这个岗位的要求已经远高于当初的标准,现在能力开始跟不上,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对比那些能力强的新人就显得各种不足。
最后不得不说,学习新开发技术对中年职场人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来自职Q用户:加班狗
别听那些废物的话,混吃等死的,哪行哪业都度过不了中年危机,不错岁数大了熬不过年轻人了,可问题是,这么多年的经验了,还跟年轻人一样的办事效率,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说出口的,新技术是很有用,但如今出了多少新语言了?C 被淘汰了吗?并没有,技术没学精,天天在公司里混吃等死,最终的结果自然要被干掉,中年危机?别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好好整理你的经验,总结,提高,被年轻人干掉?别逗了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伍’ 做程序员工作,35~40岁真的是工作的末期了吗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年龄绝对不是障碍,程序员是一个对技术更迭要求很高的岗位,需要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有时候还需要同时能够掌握几门编程语言,而且工作经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丰富,并没有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说法,所以程序员是越老越吃香的职业,程序员随着年龄的增长随之工作经验、阅历、人脉资源也会跟着丰富起来,这些程序员在职场上就是各大企业争抢的人才,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过了35岁就被淘汰的说法啊!
‘陆’ 程序员能纯靠技术渡过中年危机吗
我曾经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我想你也应该是一名开发软件的技术人员。步入中年之后,最好调整岗位,那是青壮年的天下,不宜超过45岁。如不想远离原来熟悉的环境,最好转入二线或从事管理工作。
‘柒’ 美国程序员有中年危机吗
在美国经常能看到工作二、三十年的程序员,比如:PowerBI上游的Common Data Model的作者,二十多年的程序员;hulu等美国总部岗的一线专家很多也是70后;AWS上Aurora等数据库开发者也是二十年的选手(有些还不是核心模块)等,国内这个年龄恐怕要被劝退或者找工作到处碰壁。我们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
1、基础软件比美国落后很多,36项卡脖子的核心技术等待突破:http://www.pinlue.com/article/2019/05/1918/318988000342.html,数据库、操作系统、浏览器、数据分析平台等这些往往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核心技术的积累,国内这些公司比较少,二十年的技术大牛能去的地方少,也缺少了相应的土壤,用十年多去培养一些这样的选手。
2、国内加班环境比国外厉害,很多公司之间一旦业务有竞争,往往996,007竞争,搭建业务系统不需要十年的经验,拼的体力和执行性,年龄大不占优势,这一点最近的社区买菜可以看出来。
3、前面几年国内的人口红利带来了工程师红利,而美国IT技术人员,亚裔占主体,印裔和华人又占大头;土着白人更倾向律师、医生、精算师等其他工作;黑人在体育和音乐上的天赋,他们又主要从事其他职业;另外,美国的阶层更加固化,读常春藤学生的父母很大一部分也是常春藤毕业,国内因为这几年的互联网、部分城市房价等红利,很多人实现了阶层跨越;
4、国内的环境,导致一批技术天赋不错的年轻选手很早走向管理,项目等横向的事情,让他们慢慢脱离技术,或者只能做做脱离代码的架构师。
5、美国工会和法律相对更健全些,有年龄歧视,会被罚的厉害。国内因为很多企业是纳税大户,也解决了不少就业,有些地方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对于未来
1、随着国内人口红利不再,加上基础软件崛起,技术环境持续看好,不想走管理路线,想专注技术的选手回报也会越来越多。
2、美国百亿美金的toB技术型公司有50家左右(截止2020年底),国内现在还没有一家,按照市场以及国内经济增速,国内未来几年百亿美金市值的toB公司也会越来越多。相信国内不出五年,持续在一个方向深耕多年、40+的技术大牛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好的土壤让他们安心在那边十年磨一剑,打磨产品的核心能力,也可以不停的试错找到产品的爆款功能。
‘捌’ 作为一名程序员,怎样才能摆脱程序员的中年危机呢
那些70后的程序员都消失了吗?如果你现在去一家互联网公司看看,你会发现程序员的主力都是90后了,80后都很少,至于70后几乎绝迹。那么一个有趣的话题是:“70后的程序员都消失了吗?”
其实没有消失,而是70后的程序员已经成为各个互联网公司,各个IT公司的高层了。那么你会问:“一个公司就几个高层职位,哪有那么多职位给70后呢?”
答案是:“20年前根本就没有多少IT公司,70后的程序员也没有现在动辄几百万的规模”。这20年来,整个IT和互联网行业扩大了100倍都不止,创造了海量的就业机会,无论是高层还是一线岗位。
一个人能够客观的认识自己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活明白,既不知道怎样发挥自己的天赋,也拒绝承认自己的缺陷。在35岁以后,要接受一个不完美的自己,知道怎样扬长避短,最大化个人价值。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程序员,人到中年完全不是程序员生涯的终结,反而会走向个人事业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