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王伟完整版

程序员王伟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4-18 19:16:24

⑴ 英雄王伟牺牲怎么会找到他的尸体了吗

没有找到。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EP-3电子情报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侦查,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

其中一架僚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牺牲。而美国军机则未经允许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

事件背景

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就任美国第43届总统。他上台后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

在国际方面,小布什上台刚两个月,美俄之间就爆发了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驱逐对方外交官的大战。美俄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在对华政策方面,小布什放弃了克林顿时期关于建立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表述,反而在竞选过程中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公开表示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太软弱,应当增加强硬的成分。

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非常重视。2001年3月19日,中国政府派钱其琛副总理访美,旨在沟通信息,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美方放弃了“战略竞争对手”这样咄咄逼人的提法,布什总统同时还表示“特别渴望到中国访问”。中美之间的紧张气氛缓解。

⑵ 王伟的夙愿实现了,你知道他有什么夙愿吗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侦察机侵犯我国南海领空,我军随后派出两架飞机跟踪拦截。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王伟所驾驶的歼-8Ⅱ战机遭美军飞机撞击,编号“81192”的飞行员王伟再也没有返航。

2021年4月1日, 是王伟烈士牺牲20周年。临近清明节,许多人自发前来祭奠王伟烈士。王伟的墓前摆放着一艘航母模型,特别引人注目。因为这是烈士王伟的夙愿,他梦想着有一天可以驾驶战鹰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航空母舰上起飞。如今,他的夙愿实现了。美国经常炫耀他们国家拥有多艘航空母舰,而时常嘲笑中国,我们没有航空母舰,这是我们海军的短板。中国人虽然穷,但是中国人不怕穷,中国人有着超过常人的毅力,经过许多人的努力,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王伟烈士的夙愿,我们来替你完成,可惜你已经看不到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你,不会忘记你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做出的巨大努力,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着外国侵略者,你是我们的英雄,你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国家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⑶ 王伟牺牲20周年,你知道王伟的哪些英雄事例吗

王伟简介

王伟(1968年4月6日-2001年4月1日),男,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烈士,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在2001年4月1日8时55分,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王伟驾驶的歼-8II战斗机发生碰撞,歼-8II战斗机坠毁。在此次中美撞机事件中,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

⑷ 王伟牺牲20年了,你还记得他的英勇事迹吗

4月1日,是愚人节,每年的这时我都会沉默一段时间,我笑不出来。

这一天,不仅仅是哥哥张国荣的忌日,还有一位伟人永远长眠。

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缘由,那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当初我们的国家相关技术尚处于落后阶段,中国处在不占则屈人之兵,战则必败的情况。王伟用自己的生命名守护祖国。

他是王伟,以忠诚飞完了生命最后的航程,二十年,我们从未忘记!

⑸ 关于王伟的文章(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兵)(读后感)

不辱使命 用热血铸起尊严丰碑

壮丽的人生瞬间,源于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非是几件虚浮的荣耀之获取和几声精神的呐喊所能立起来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方为国之立家之本。抛却民主及民生的福祉不谈,仅仅以浅显的国之安危根本来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强兵福国才是上上之策。

如今不管是上层还是下层的,嘴舌可是“乱云飞渡”了。沾沾自喜于2001年之所谓的“中国盛年”。什么申奥成功了、什么入世了、什么国足踢出亚洲了等等。殊不知在这虚浮的精神胜利之麻醉中;忘却了百年来列强迫使的“不平等条约”、忘却了历史教科书上难以抹去的“耻辱”、忘却了往年的弹炸“大使馆”、忘却了王伟的“懦弱之坠落”、忘却了陈水扁台湾独立之“得寸进尺”、忘却了印度的“叫板”、印尼马来之“排华风潮”;忘却了虎狼之日出之国及沙俄近在咫尺的盘踞和侵蚀。更忘却了老人家“指点江山”的豪迈气魄及运筹帷幄的强者风范。无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一代天骄的只识弯弓射大雕,都略显风骚。俱往矣!美帝的“纸老虎”,苏俄的“修正主义”,“三个世界”的论断及“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改变人类社会的宏伟思想,百年来就是千年来,又有谁敢与这种豪情及不屈的思想及行动相比拟。虽然这种思想和行为带有违背于科学的“大跃进”实质,或是浪漫主义色调。但他却是真正的中华民族强力的气概所在。

中国千年传统的军事理念及战略根髓是“远交而近攻”。这种思想在千年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如今我们赖以欣慰和自豪的,或是不惧怕外来侵略的后盾和支柱是庞大的人口及辽阔的国土。就如当年和苏俄的“翻脸”,老人家一句话;我们有什么好怕的!就是甩起了原子弹,能将我们的人民消灭完吗?直止后来的“深挖洞,广积粮”,搞的苏俄也是诚惶诚恐。

时代在变,我们的朋友也在变。无非是从敌人变为朋友,从朋友又变为敌人。依此推移,无穷无尽。但有一点不应该忘记,那就是最危险的往往就在身边。

百年来,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我们对美国人是恨之入骨的。我们遥隔着太平洋,骂他们是帝国主义,是霸权者。我们在朝鲜和他们死拼,我们在越南和他们为战,但美国人却没有肆虐及霸占我们的妇孺和国土。打了又和,和了又打,剩余的就是无休止的谩骂了。

我们的外交重点放在美国上是无可非议的。但它是我们的朋友呢?还是敌人?我们似乎还是搞不清楚。若要从先古中国的军事理念上来分析,美国只能是朋友,而不是敌人。就是若有那么一天,真正为敌了,最起码我们自己有能力跨过太平洋。

我们是不怕外来的强盗的,我们所怕及所担心的是自己的邻人。现在可谓是“太平时期”,但真正的太平似乎言之过早。以前的敌人成为了我们的朋友,以前曾欺辱过我们的刽子手成为了我们的座上宾。我们以自己的善良来对待他们,而他们却在虎视眈眈。其实,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这种所做所为带有懦弱的成分,自己也许能瞧得起自己,但他们会瞧得起你吗?

我们为自己的和平及稳定和发展付出着代价。虽然我们也是渴望着迅速的强大起来。但人穷志不能短。我们欠缺着一种骨气,这种骨气已丧失了许多年了。

如今我们都觉得有吃有穿了,有了几个的零花钱,就自恃为富翁了。就如聂卫平跑到韩国转人家的商场,小姐戏虐他:看什么看!这鞋一千多美元,中国人能买得起吗?他为了争口气,一咬牙把那鞋买了下来。自己的兜里却空空如也矣。是啊!气是要争的,但最起码要有能力和底气。

也许,我们值得高兴的事太少。作为祖国的一分子,我们都品尝着历史所给予的磨难和困苦。有了那么一丁点的幸事,我们就高兴的手舞足蹈。哎!为我们的这种可怜的精神愉悦而悲悯。

诚然,我们未来的强盛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在这个和平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尽情的发展自己。不管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但我们不可为这个和平的环境显得低三下四,或是软弱乞求。作为一个大国,我们要象一个大国的模样。

几年前的“钓鱼岛”事件,惟有一个香港的青年人以殉死的方式维护着岛屿的主权。我们的大陆和台湾却显得无动于衷。就是不停的抗议,小日本还是有恃无恐。我们只能以“求同存异”来宽慰自己和对方,以“搁置”的方式来处理这无法不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他们为友邦,而他们却称我们为敌人。就如越共主席所说的:我们的北方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它是我们的敌人。

每年,我们的政要们都要踏遍五湖四海,披星戴月,栉风沐雨,辛劳有加的飞来飞去,目的是为了游说及广交朋友。当然,更多的是要他们对我们有一个了解,不存有偏见和诋毁的了解。然而,事与愿违的是,我们除了一些亚非拉的穷朋友外,又有几个视我们为真正的朋友呢?

展开地图,为我们的大好河山赞叹不已,同时,也为我们周围的边邻而忧心忡忡。这种忧心带有安危及余悸的成分。我们的北邻是庞大的俄国,东面是狂妄的日本,西南是骄矜的引度,正南是当年号称“世界第三强国的”越南。

可以说,我们的这些邻居们,都和我们大打出手过。不友好的因素一直潜在,更何止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领土争端。我们曾吃过很大的亏,几百万的领土被一刀砍去;几千万的生灵被涂炭。翻开历史,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好好想想,除过当年的那个“日不落的不列颠”外,还有那个国家对我们有如此的伤害。

也许,有很多的旧帐不应该翻,然而,若再不翻了,就怕我们忘记了。忘记了我们的耻辱,忘记了我们的奋发。如今我们的骄恃和盲目正预示着这种忘记,我们有意无意的自诩为自身的强大和不可战胜。而恰恰的百年前,号称强大的“北洋水师”被这种骄恃而害。

我们不需要复仇,我们只需要振作起民族的脊梁。中国自古以来的“唯我圆心”的思想,已让存有的侵略他人的潜在烟消云散。精神要成为实质性的精神,而并非是虚浮的精神;国格和人格同呼吸,只要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我们的祖先和民族。

中国,我不希望你懦弱!就是贫穷也要有骨气;中国,我不希望你骄恃!因为骄恃使你变得盲目和自负;中国,我更不希望你没有精神!一种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民族傲然之精神!

..................................................................

2001年3月31日,星期六。晚6时30分,王伟从飞行中队给妻子打电话,略带歉意地告诉她:“队里人手紧张,我替别人顶班,今晚就不回家了。”阮国琴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夫妻的最后诀别。

4月1日。王伟用忠诚飞完了生命的最后航程。

壮丽的人生瞬间,源于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还是一名中学生时,王伟就坚定了从军报国理想。他在日记中写道:“能成为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使他放弃了报考地方大学的机会,放弃了具有发展潜质的艺术特长,放弃了难得的经商机会。

1986年6月,王伟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飞行学员。四年的军校锻炼,他用忠诚诠释了责任的含义,以每门功课全优的成绩取得了翱翔蓝天的通行证。

通往理想的路,充满艰辛,伴随奉献。在追求理想的航程中,王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让理想插上忠诚的翅膀,随战鹰在祖国的海空跃升。

王伟自幼向往大海。在他看来,望着辽阔无垠的大海,会使人的胸襟像大海一样无私坦荡;听着生生不息的波涛声,会使人的意志变得勇敢坚强。1991年6月,王伟从空军某航校毕业时,主动要求到海军部队工作。在选择去向时,他又毅然提出到天涯海角,守卫祖国的南大门。尽管亲友们希望他能分到离家乡近一点的上海、杭州或是常州,尽管他也希望作为父母的独生子能多尽一份孝心,减少一份父母的牵挂,但他却初衷不改。面对劝说的亲朋好友,他深情地说:“美好的生活人人向往,但总得要有人做出牺牲。对我来说,祖国的需要永远是唯一的选择。”结婚后不久,王伟又说服双方老人,动员妻子随军到部队。海南陵水与浙江湖州,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气候条件,都不可同日而语。妻子随军后,没有像样的工作,只好在部队服务社上班,收入也比在湖州少得多。但妻子没有埋怨他,她理解丈夫对飞行事业的执着:在王伟的心目中,没有比驾驶战机为祖国巡逻更神圣、更自豪的了。

阮国琴清楚地记得,王伟探家时,一位转业到民航工作的航校同学到他家作客,向王伟介绍他的收入高出部队十多倍,还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当这位同学询问王伟今后的打算时,王伟平静地回答:“挣钱的机会人人都有,但穿上军装报效祖国的机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争取到的。”在这个假期里,每当听到天空有飞机轰鸣声,王伟就会兴奋得跑到外面,仰天注视,迟迟不肯进家门。细心的妻子知道丈夫离不开他的神圣岗位,离不开他魂牵梦萦的战鹰,只好让他提前归队。

作为共和国的一名年轻飞行员,王伟用他的行动实践着“让理想在飞行岗位上闪光”的誓言。部队每次改装新机种,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一次,王伟得知某型战机的改装任务即将开始,为了争取这次机会,他动员第一次怀孕的妻子做流产手术。王伟动情地对妻子说:“我不想错过飞新机种的机会,趁年轻,飞上十个八个机种,是我最大的愿望。”妻子含泪答应了他。如愿以偿的王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新装备的钻研和掌握中。为了检验自己对新机型的精通程度,他让战友轮流考问他,并自告奋勇当起“擂主”,希望有人问倒他。几个月后,他第一个驾驭新型战机巡航祖国海空。

1998年春,已经飞过两种机型的王伟,了解到部队即将装备国产先进歼击机,又一次报名申请首批飞行。有人劝他:“一旦改装,又是从零开始,你又成了一名新飞行员。像你这样的飞行技术,在别的部队早已干上大队长了。”王伟却不为所动。他说:“我不在乎当官,只要能早一天飞上新机种,无论个人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也愿意。”短短几年间,王伟凭着对飞行事业的忠诚,赢得了熟练掌握三种新型战机的过硬飞行本领,成为一名守卫祖国南大门的海天骄子。

在某飞行团的飞行日志上,记载着王伟闪光的航迹:截至今年3月31日,他已安全飞行1152小时6分钟,起飞2000余架次。这一组数字,是他用青春谱写的一曲理想壮歌。

苦练精飞 用汗水磨砺倚天长剑

在15年飞行生涯中,王伟不断书写着一个个骄人的“第一”:

在飞行学院同期学员中,他第一个放单飞翱翔蓝天;

在飞行部队3次装备更新中,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担负战备值班任务;

在同一批飞行员中,他第一个飞满1000小时,成为能飞4种气象的“全天候”飞行员;

在同龄飞行员中,他战斗起飞的次数最多,执行重大任务的次数最多。

这一个个“第一”,是王伟苦练精飞的印证。

“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这首《我爱祖国的蓝天》是飞行员最爱听、最爱唱的一首歌曲。在海军航空兵某部迎接新飞行员的联欢会上,初来乍到的王伟自告奋勇地站起来,指挥大家唱出了心中的壮志豪情。

为掌握过硬的飞行本领,每次装备更新,王伟都坚持苦练精飞,刻苦钻研装备原理,反复练习每一个飞行动作。他积累的训练笔记,常被打印成册,成为战友们的学习教材。他在全团率先把飞行理论、战术理论知识运用计算机编程,转化成形象逼真的图形,增强学习效果。面对新的技术领域,他一项一项钻研,当天学的内容,当天消化吸收,就是回到家里或在外场值班,也要掏出笔记本,记上一条原理,背上一组数据。有时为弄通一条原理,他趴在原理图前来回推导,常常三四个小时不挪动一步。

2000年初春,团里组织夜间编队科目训练,王伟飞僚机。夜间训练光线较暗,他觉得夜间长机、僚机的距离不好判断,倘若距离判断不好就会诱发一些不安全因素。那些天里,王伟除了向老同志请教外,还暗地里琢磨点子。正巧那段时间同室的战友出差在外,他就在熄灯之后悄悄加夜班。有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还想着夜航编队飞行的事。突然发现从门缝里透进一缕月光,一下子触动了他的灵感,他翻身坐起,拿出两只手电筒,分别比作长机和僚机的航行灯,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来回行走,反复体会,用这种方法,来判断自己与长机的距离。正式夜间编队训练那天,他果然飞出了好成绩。

王伟有非常强烈的“前沿”意识,目光始终盯着现代高技术的制高点。团里成立新战法研究小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团里的战法研究室,他去的最多。去年,团里进行一项战法研究,王伟主动承担了图上演示部分。他利用三维动画,把战法表演得惟妙惟肖,并制成多媒体供大家借鉴。在王伟看来,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必须是一个智能型的,不仅要会空中精飞还要动脑飞。他的战法研究非常广泛,不但把对手的各型飞机研究透,还把对手的舰船摸个清;他不但研究打飞机,还研究打导弹。无论是舰机对抗,还是异型机合练;不管是他扮演红方,还是充当蓝军,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严格训练,科学操作,按章飞行,锻造了王伟矫健的翅膀。一本《国际航空飞行规定》被王伟翻阅得卷起了毛边,里面的重要条款,他都烂熟于心。在全师“飞行法规和国际法知识竞赛”中,他以满分的成绩获得优胜奖。王伟还有一样须臾不离的“宝贝”,那就是他的掌上电脑,里面储存了《空中特殊情况处置手册》,只要有空儿他就打开,认真复习。他在2000多架次的飞行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飞行经验,从未发生过“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

胸存凌云志,天高任我飞。王伟不断向飞行训练的高水平跃升。无论是飞行的高难技巧,还是编队的战斗动作,他都能沉着冷静,挥洒自如。在一次海上联合演习中,王伟担任四机编队的四号机飞行。在空中,后面的飞行必须配合前面的飞机,越在后面操纵难度就越大,王伟的四号机是最后一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配合默契,编队美观,王伟把风向、风速、云雾、能见度、地面参照物等飞行参数在电脑中进行定量分析,制定出各种预案,打成卡片分发给每位机组人员。通过严密精确的训练,他们在编队飞行中完成了密集队形穿云等高难动作,一秒不差飞抵指定空域,受到观看这次演习的军委首长的称赞。

不辱使命 用热血铸起尊严丰碑

4月1日8时36分,一阵战斗警报声骤然响起。王伟和赵宇百米冲刺般跑向战机。他们记不清有过多少次这样的警报声划破甜美的梦乡,记不清有过多少回如此紧张的起飞打破节假日的安宁。

多年来,美国军用侦察机频繁到我国近海活动,在我沿海实施空中侦察,对我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位于南海前哨的海军航空兵某部,为捍卫国家主权一次次派出战机进行跟踪监视,王伟和他的战友最多时一天紧急起飞3批次执行任务。他们在对美国军用侦察机一次又一次跟踪监视中,大义凛然,坚定无畏,忠诚履行着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的神圣使命。

前年除夕,全国人民正欢天喜地迎接传统佳节。中午11时30分,一阵急促尖厉的警报响起,担负战斗值班的王伟和段辉扔下饭碗,驾机升空。目标越来越近,是美国的军用大型电子侦察机!他们发现座舱里的美国飞行员个个戴着一顶“圣诞帽”。在西方,慈祥的“圣诞老人”为人们送去祝福,是平安与祥和的象征。而此时,一个国家的军用侦察机飞行员戴着“圣诞帽”抵近另外一个主权国家的领空,送来的“圣诞礼物”却是威胁和挑衅!

今年1月24日,新世纪第一个春节。美国军用侦察机又来侦察骚扰,他们似乎专挑这样的时候跑来捣乱。王伟和战友高秉礼,奉命去和“老对手”周旋。7天的春节假期里,他俩两次战斗起飞。

对抵近我国侦察的外国军用飞机实施跟踪监视,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需要,完全符合国际惯例。

今天,“不速之客”又来了!王伟和赵宇紧急升空,战鹰仰首直刺海天,上升高度,调整航向,空中编队,向目标飞去……

几分钟后,王伟和赵宇发现左前方有一架大型飞机。他们向目标接近,很快判明这是美国的EP-3型军用电子侦察机,正向我海南岛三亚外海抵近侦察。王伟、赵宇迅速调整航向,驾驶战鹰与美机同向同速飞行。

王伟和赵宇都是多次和狡猾的美国军用侦察机打交道了,熟知美国军用侦察机常常利用双方飞机性能上的差异,尤其是利用侦察机擅长低速飞行的长处,玩弄各种花招和伎俩,如“减慢速度”、“贴云飞行”等,企图摆脱我机跟踪。狂妄傲慢的美机还经常忽上忽下,突然左右坡度转弯,一次次做出极危险动作,挑衅我方飞行员。

这一次,王伟和赵宇当然知道该怎样对付这个“老对手”。他们沉着冷静,在我海南岛一侧平稳编队飞行,美国EP-3飞机在外侧。突然,美机大动作转向,向王伟的飞机撞压过来!美机左机翼外侧螺旋桨将王伟驾驶的飞行垂直尾翼打成碎片。王伟的战机发出一阵惨烈的怒吼,呈右滚下俯状坠落。

此时,长机赵宇难以相信,从翻滚坠落的飞机上依然传来了王伟镇定的报告声:“飞机控制失灵。”王伟还在继续驾驶着已经完全失控的战机。

l秒,2秒,……8秒,9秒,……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王伟与坠落的战机在空中翻滚,他在用自己血肉之躯为救护战机作最后的冲刺。赵宇大声命令:“跳伞!”

没有回音,但闻惊天动海的呼啸;尽管匆忙,却是从容不迫的告别。王伟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战机,犹如一颗流星用自己最后的光芒,在海天之际划出一道壮丽的彩虹。

降落伞缓缓下落,一只不屈的雄鹰在南中国海盘旋、盘旋……

战机悲壮地扑向大海,激起冲天巨浪,竖立起一座尊严的丰碑。

热爱生活 用爱心书写真实的人生

这些天来,在王伟工作和生活的营区、宿舍,一簇簇鲜艳夺目的三角梅、九里香等花卉,在春天的阳光沐浴下竞相绽放。望着这些由王伟亲手培植的造型各异的盆景,战友们禁不住潸然泪下。

王伟十分钟爱生命力极强的三角梅。工作之余,他把它们塑造成各式各样的战鹰雄姿,有的像战斗机,有的像轰炸机,还有的像两架战斗机在编队飞行。他把对飞行事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溶进一花一木之中。

王伟像一团火,对生活充满着激情。笔记本的封面上,他用钢笔勾勒出自己戴着飞行头盔的头像,左上角画着一架直插云霄的战鹰,左下角竖写着一行遒劲有力的楷书“天高任我飞”。

在王伟的电脑里,存放着一幅尚未完成的画稿。上方是一位全副武装的飞行员驾战鹰翱翔海空,下方是一艘大型战舰的轮廓。在打草稿时,站在身旁的妻子阮国琴评价道:“你这幅画蛮有超前意识。”王伟对妻子说:“当代军人不把目光盯着未来就不称职。”今年3月30日晚上,离家到部队值班的王伟告诉妻子:“等‘五·一’放假,我就把它画完。”王伟走得太匆忙,匆忙得来不及再用色彩语言抒发他的凌云壮志,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一幅用生命热血画成的英雄画卷。

热爱生活的王伟,用自己的才华创造着美好生活的空间。为丰富军营文化生活,他发挥文艺特长,教战友们唱歌,部队组织歌咏比赛,他总是担任指挥和领唱;他酷爱美术,创作的一幅幅反映飞行员火热生活的油画,多次在上级组织的比赛中获奖;他喜爱摄影,为战友和亲人们拍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瞬间;他为中队、大队出的一期期板报,为飞行员俱乐部设计的形象标志,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为军营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人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他的一生也就最壮丽。”为战友,为他人,王伟捧出了一颗炽热真挚的博大爱心。战士史册华被分到炊事班后,工作打不起精神。为帮助小史正确对待工作分工,王伟一有时间就找他谈心,陪他下棋,约他散步,还送上一些烹饪方面的书。王伟兄长般的真情关爱感动了小史,他逐渐安心炊事工作,不久还当上了班长,加入了党组织。

在团里,战友们有事都愿找王伟帮忙。战友要理发,他随叫随到;帮报考军校的战士辅导功课,他不厌其烦;兄弟单位请他写美术字,他从不推辞。飞行员刘长松的女儿患急性肺炎住院,王伟听说后,便主动找团领导要求替他值班,让刘长松回家照顾女儿。战友叶潮嵩想学电脑,王伟手把手地教,使他很快掌握了微机操作技能;大队文书潘家伟经常为飞行员家里换煤气罐,跑来跑去很辛苦,王伟就把自己的一辆自行车送给了小潘……

王伟深爱着他的亲人。在妻子阮国琴的眼里,他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好丈夫。妻子随军后,由于飞行员的特殊职业要求,他们总是离多聚少。王伟每周只有一两天能回家吃饭,每次回家他总要扎上围裙,做上几道妻子爱吃的家乡菜。去年8月,在他们结婚纪念日这一天,王伟特意买了一块漂亮的真丝面料,为妻子裁制了一条新颖的时装裙子。今年二三月间,阮国琴生病住院,王伟昼夜陪护着,为妻子煲汤熬药,洗脸洗脚,有几次累得在病房里打起了呼噜。他给妻子许下诺言:“等你身体康复后,带你回老家看望父母,陪陪我们的儿子,好好享受一下阖家团聚的天伦之乐……”

王伟,亲人在呼唤你,战友在呼唤你,人民在呼唤你!

你在春天里离去,遍野的山花为你编织绚丽的花环;你在海空中离去,白云碧涛为你书写不朽的挽联。

英雄王伟,你在大海中永生!

⑹ 飞行员王伟 美国侦察机

最后还给美国了
------------
发生撞机后,王伟的飞机坠毁,美国的飞机是大型的电子侦察机,比王伟的歼八要大很多倍,也坚固的很。但是也受伤无法继续飞行,只能就近迫降到中国的陵水机场,不管开始是不是进了中国领空,反正最后都落到中国军事机场了。肯定不是事先和中国说好要访问中国机场的。
迫降后,中国当然很气愤,也暗自有些兴奋。
毕竟他是闯入中国境内的,但这可是美国最新的电子战侦察机,上面很多电子侦察设备和密码相关设备。所以飞机一降落就被中国人扣押,专家上去研究了个边。
其实这种飞机都在机舱壁上放置很多锤子的,就是防备意外时销毁电子仪器的。
当时是不是被破坏了就不得而知了。
=======================
飞机和人员被扣留在中国,美国象征性的道歉后,人员被送回国,但飞机没办法,中国当时不同意美军再派飞机到中国机场
所以只好请俄罗斯出飞机过来,把美国飞机大卸八块运走了。

这件事情后,美国和美国盟友都换了新的密码。

⑺ 王伟是如何牺牲的

王伟是为了保护我国领空安全牺牲的。2001年4月1日,美军一架侦察机进入我专属经济区上空。王伟奉命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在飞行过程中,美侦察机多次无视警告,在飞行中突然大转向,与王伟驾驶的战斗机发生碰撞。在极力救护战斗机未果后,王伟不得不选择跳伞弃机,坠入大海。

王伟落海后,军民出动搜救人员10余万人次,克服海上恶劣环境和复杂气候等困难,展开了大规模搜救行动,连续奋战14个昼夜。令人惋惜的是,努力的搜寻并没有唤回飞行英雄,王伟最后被确认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

王伟的生平。

王伟生于1968年4月6日,浙江省湖州市人。他从小立志报国,高中毕业后自愿应招入伍,在部队勤勉敬业,意志坚定,全身心投入到飞行事业中。努力学习高科技知识,刻苦钻研飞行技术,无论驾驶哪种战机,他都能做到地面苦练,空中精飞,成为四种气象飞行员,每次飞行考核都是优秀。

他积极进取,在军校学习时,第一个当班长、区队长,第一批入党,在部队改装歼七飞机时,他第一个放单飞,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他经常担负重大飞行任务,多次立功受奖。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王伟:海空卫士 不畏强敌



⑻ 英雄飞行员王伟最后说了什么让众人落泪

王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最让人感动,这句话仅仅19字:“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王伟(1968年4月6日—2001年4月1日),男,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烈士,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

在2001年4月1日8时55分,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王伟驾驶的歼-8II战斗机发生碰撞,歼-8II战斗机坠毁。在此次中美撞机事件中,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

人物生平:

中美撞机撞出的英雄王伟生前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起震惊世界事件的主角,并且成为亿万人学习的榜样。

事实上,王伟2001年4月1日早上驾驶歼-8飞机到南海上空监视美国侦察机只不过是他多次执行过的一次“例行任务”。但33岁的王伟再也没有回到基地,他的歼-8飞机和美国EP-3电子侦察机在距离海南104公里的上空发生碰撞。

⑼ 4月1日英雄王伟牺牲21年,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一、英雄王伟为保卫国家和平而壮烈牺牲,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王伟(1968年4月6日-2001年4月1日),男,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烈士,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觉得4月1日英雄王伟牺牲21年,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呢?欢迎您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

⑽ 王伟牺牲21年,81192事件的始末有何详情

21年前的今天,我们呼叫81192,这是王伟战机的编号,他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在那一刻,“呼叫81192,甲板已经清空,空域已经清空,可以降落,请你立即返航!”

可是英雄为保卫祖国的领空,王伟已无法返航,21年后我们始终难忘那壮烈的一刻。

王伟驾驶着战机贴近追踪,让美方大为恼火,他怎么甩也甩不掉,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气愤不已,在那一刻,美机突然大动作向王伟撞压过来王伟驾驶的飞机垂直尾翼被打成碎片尾部也遭到狠狠撞击战机,导致王伟的战机呈右滚下俯状坠落,飞机开始失灵,王伟跳伞后下落不明,而81192也不幸坠毁。

到今天为止,王伟“迷航”了21年,祖国呼唤了他21年。英雄的事迹我们始终难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他献身给了伟大的事业,今天我们再一次缅怀他,致敬我们的人民英雄!回想起当年南海上空那朵洁白的伞花从碧蓝的天空坠落到湛蓝的深海里时,无人知晓他那时的心情,但他或许会想起,家乡湖州绵密的江南烟雨,门外天空飞机留下的痕迹,还有小城里和阮国琴留下的青葱岁月吧。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王伟完整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 浏览:577
python员工信息登记表 浏览:375
高中美术pdf 浏览:158
java实现排列 浏览:511
javavector的用法 浏览:980
osi实现加密的三层 浏览:230
大众宝来原厂中控如何安装app 浏览:912
linux内核根文件系统 浏览:241
3d的命令面板不见了 浏览:524
武汉理工大学服务器ip地址 浏览:147
亚马逊云服务器登录 浏览:523
安卓手机如何进行文件处理 浏览:70
mysql执行系统命令 浏览:929
php支持curlhttps 浏览:142
新预算法责任 浏览:443
服务器如何处理5万人同时在线 浏览:249
哈夫曼编码数据压缩 浏览:424
锁定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383
场景检测算法 浏览:616
解压手机软件触屏 浏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