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编程得从小培养,35岁后开始焦虑,程序员内卷这么严重吗
程序员现在是内卷最严重的一个行业,因为它已经过了互联网爆发式发展的红利期。结果现在还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冲进这个行业,不仅拉低了整体的薪资水平,还让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家都卷得不行。不过这对资本家而言是件好事,反正人越多,自己备用选择就多,工资反而不用开那么高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报考计算机专业或者接受IT培训,家长甚至让孩子从小学习编程,殊不知属于程序员的高薪梦正在慢慢破碎,整个行业的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个压力不是企业带给他的,而是同为程序员的别人带给自己的。
任何人择业必须要有一个清晰思路,绝对不能跟风。虽然热门行业的确在短期内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发展,但也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热门不代表持久,正所谓“盛极必衰 ”,越热门的行业也会越开始走下坡路。同时因为入局的人变多,大家分得的利益就会越变越少。所以错开竞争最激烈的赛道,往往可能更容易收获成功。
2. 在中国,程序员这个职业真的不能做到老么“高龄” 的程序员后续怎么发展
程序员的职业寿命,一直是打算进入IT 行业做程序员的新人的疑虑。因为有着众多的事实表明:很多程序员在达到一定岁数,工作状态或效率有所下滑的时候。都会面临着转岗、降薪、甚至劝退。年龄是程序员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根据一份统计资料则显示,大多数程序员一般做到33~36岁之间,就会面对这种状况。程序员之所以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状态下滑,原因就在于家庭的牵绊和加班导致的身体状况下滑。
如果你不想从事IT技术方面的工作,但是仍然想从事IT行业的工作,可以向公司的管理层、部门经理、甚至是售前售后方向发展。因为你有编程的基础,且有一定的资历、那么单位内转岗是有优势的。
3. 38岁了,难道程序员35岁以后真的都要失业了吗
“老程序员”这个称呼印证了行业的一道坎,35岁,不光是程序员,还有其他行业的从业者,都会遇到这个坎。批量的年轻人逐渐涌入,打击了一批还在碌碌无为的前辈,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对于程序员来说,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们眼中的程序员,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战线,996的上班时间,还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对体力和脑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岁的程序员都在迷茫着自己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程序员在过了35岁之后都会失业,面对来自家庭孩子的压力,来自父母养老的压力,都会让自己思考以后的发展。是继续走技术路线还是转向,该如何更好的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看了很多网友的回答,也访问了很多程序员对自己未来的打算,总结了一下:
继续走技术路线 很多程序员因为性格选择了IT行业,自然也会因为性格继续在IT行业走下去。在有了几年的开发经验之后,选择继续深造,由开发工程师到构架师,由编程技术开始学习大数据、AI等,保持自己对行业技术的敏感性。
走管理路线 管理路线,就是带项目,相对于奋斗在第一战线的小伙伴更轻松一些,不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开发上,而是放手让年轻人去锻炼,开始学习管理,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走创业路线 打工真的是毫无出头之日的,很多大佬都会选择自己出去创业,但这个需要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压力,抗过了就是老板,失败了就重新回到原点。
转行 这条路,很少人会走,因为不想放弃自己多年的技术,会觉得和可惜。
再说说程序员有那些出路或者赚钱的路子吧
写博客或者运维自己的公众号果文笔好的话,也喜欢分享的话,可以自己运维一个技术公众号,者博客,不见网上很多技术大拿都在写博客,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实习,去写作,去输出,去运营。在打造自己的品牌的过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品牌,就可以做一些分享,承接一些广告,培训,也就距离钱不远了。这可以促使自己对所用技术的去思考,同时也能让很多的技术小白或者行业人士关注你,从而提高你的知名度,吸引流量或者让更多人认识你,知道你,你才有更多的机会。
承接一些项目(也就是接私活)
当然这要花费你很大一部分时间,承接时你要考虑时间成本,至少这些时间要和你的工资相当。个人不怎么推荐这种方法,有时候周期会很长,很容易丧失积极性,不过也算是一种方法。
参加一些开发者大赛或者一些技术活
这是一种方法最实在,拿奖金,只赚不赔,不过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实力,有时一些比赛尽管不是很多,但从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或者某些证书对你可能有用
技术活动包含的范畴很广,包括做技术讲师,分享技术知识。这个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影响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门能力,但是同样需要的门槛很高。
接一些广告或者在自己开发的app或者利用网上的小项目博客
在自己的app中加入广告或者打赏让喜欢你的朋友支持你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4. 中国的程序员数量是否已经饱和或者过剩
程序员的数量是否已经饱和或者过剩?
任何一个行业,基本都是呈现金字塔结构。处于低端的人很多,越往上人才越少,很多大厂还不是喊着招不到人。
1、未来IT行业会持续发展,C端近几年内用人需求会缩减,B端和高级产品端会加强,对人才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高端技术人才的春天来了。
2、初级人员的确会更内卷。
3、35岁现象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变或者缓解,会变成各行业普遍现象。35岁会变成一个分割线,变成贫富分化线。
4、油条岗位会变少,低端业务码农,未来堪忧。
5. 35岁以上的程序员真的无法找到工作了吗
近两年,“35岁现象”成为了职场人的一道坎,大家都不敢轻易换工作了。即使留在职场中的人,每天也是惴惴不安,因为不知道哪天被辞退的事情就会降临在自己身上。
现在很多企业将35岁的人员一刀切;还有很多企业将招聘人员的年龄限制在35岁以内,甚至限制在30岁以内;种种迹象表明,35岁成为了职场人的一道分水岭。
当你仔细揣摩这些现象时发现,其实35岁只是一个年纪大的代名词,并不意味着35岁就找不到工作,那为什么企业不愿招聘年纪大的,或者要辞退年纪大的员工呢?
一、机会与稳定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人一生只从事一个职业,可选择的范围有限,换工作或者换职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升职靠熬年限,加薪靠技艺,为了不失去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所以大家会尽心尽职尽责去工作,主人翁精神在员工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到35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了企业的主力军,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得到企业的宠爱,成为了抢手的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很多人一生可能会从事4-8个职业。
就业范围扩大,就业机会增多,人们面临的诱惑也增加。
所以在一个工作场所很难稳定发展,跳槽频率增加,不稳定因素增强,在一个职位上无法有更深的知识及经验的积累与沉淀。
到35岁除了跳槽经验丰富之外,工作经验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工作经验与技能可能还停留在工作的初期,但工资已经超越了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所以必然被企业淘汰。
二、浮躁与平和
在计划经济时代, 3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为了抚养老人,哺育下一代,经济压力很大,大家很珍惜眼前这份工作。
另外人们的心态也很平和,认为企业给我发工资,我就要干好,否则对不起这份工资,所以都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很多35岁的人虽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经济压力已经没有那么大,甚至有些人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降低。
另外大家心态都很浮躁,认为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能不干就不干,傻子才会去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自然也会被企业淘汰。
三、精力与体力
35岁这个年龄要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自然会分散精力。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体力也在下降。对于加班加点的工作有点力不从心,或者因为家庭原因而无法加班或者要请假。
工资挣的比年轻人多,但是精力体力又无法与年轻人相比,另外年轻人没有家庭等的拖累,可以将更多时间用在工作中,所以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按上述情况来说,是不是35岁的人就没有活路了?其实并不是,只要我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无论是35岁,还是45岁,照样可以找到工作,也会得到企业的重用
6. 什么样的程序员在35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
很多人觉得35岁是一道坎,因为35岁过后要找工作就比较难了。例如我们上人才网看企业招聘需求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企业在招人才的时候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如果35岁以后失业了,就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但是有一类人35岁以后公司会抢着要,这类人就是程序员。优秀的程序员在35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
这类程序员即使他们年龄很大,但他们也不会失业,因为他们身上的技术,他们身上的经验、技术是他们永远不会失去的资本。
你觉得什么样的程序员在35岁以后依然被公司抢着要呢?你的职业是这样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说说您的看法哦。
7. 医生这一职业与程序员相比,你更看好哪个职业
医生这一职业与程序员相比,我更加看好程序员。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第一,程序员的工资比医生要高很多。很多程序员的年薪普遍在20万左右,而医生每个月到头来只能拿到1万左右的工资。第二,医生的学习时间比较长,而且学历要求比较高,很多大医院已经是硕士起步了,好一点的医院都是博士起步。第三,医生没有时间顾家,所以不建议学医。
程序员到了35岁就是一道坎,很有可能会面临淘汰。而医生到了35岁就是黄金时期的开始。所以程序员和医生在一起真的就是绝配,年轻的时候我养你,等我老了你养我。医生这个职业从短期来看真的没什么优势,但从长期来看也挺好的,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拮据一点,但好日子在后头,生活会越过越好的。
8. 程序员四十岁要失业吗
最近,某知名通信公司在裁员,45岁的除领导和专家外强制退休,尤其是占着茅坑蹲出痔疮的老员工首当其冲。公司要实现公司年轻化,减少公司臃肿,再给剩下的人涨工资。其中一位年薪百万的员工也在被辞退的队伍中,他声色俱下的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即将被公司辞退面临失业,还不起房贷的惨况,在网上引起热议。原文如下:
伤不起的四十岁
企业不是做慈善,老板始终会考虑成本收益先于情分。
对大多数人来说,40岁无疑是一道坎,尤其科技公司和新兴互联网公司,“中年危机”来得就更早了。
IT业有这样一个笑话:“说起编程,博士不如硕士,硕士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高中生……”然而在中国程序员这个团体中,很多到了40岁,或者还没有到40岁的开发者对以后的发展便感到了盲目:
面临职业瓶颈,程序写不动,上升又困难;
薪水较高,加班变少,后浪追前浪,面临失业压力;
生活压力剧增,不敢跳槽;
招聘程序员,年龄限制在30岁以下已成为行业潜规则,跳槽困难,更别说40岁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存在什么40岁现象,这是杞人忧天。不错,程序员确实可以干到40多岁,甚至五十岁,但他们面临的压力却可能是“无法言喻”。
那程序员到了40岁,如何才能不失业呢?
一、成为技术大拿
程序员加强版。你仍然是一个程序员,但你是一个很牛的程序员,凭借多年的积累,你在知识广度和深度方面均已不是等闲之辈。
程序员升级版。虽然你的内在仍然是一个程序员,但你的职位已经升级了,你成为了系统分析师或系统架构师。
二、成为行业专家
如果你是一名顾问,那么就成为一名业内专业的ERP实施顾问。在当今称为信息化时代的互联网环境中,企业面临转型,否则就要被淘汰,不管企业选择了哪一种转型的方法、途径,都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成为帮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企业转型期将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实施——管理软件应用顾问人才,估而目前市场的人才不到3万,人才缺口巨大。
三、朝管理方向发展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不仅需要高智商,而且还需要高情商。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你能胜任项目管理,你就可以胜任战术层的所有管理岗位,甚至你的家庭生活质量,也会提高到新的层次。然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需要一定的天分,有些人无师自通,有些人却怎么也学不会。程序员属于高智商人群,情商却往往存在不足,这注定了只有少数程序员能够成长为项目经理;成为优秀的项目经理的,就更加稀少了。
如果你觉得这几方面都不合适,那你还有几条出路。
一是踏踏实实混日子。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拿老实的工资,这种员工公司也是非常需要的,一般不会遭遇炒鱿鱼的命运。
二是转行或者创业。因为这个行业已经不再适合你,已经没有更大的发展前途,只能转行。如果可以转行,未必是坏事,也许在新的环境中逆袭。
三是当一名自由职业者。就目前的趋势来说,很大部分程序员在入职几年后都会选择当一名自由职业者:时间自由、身份自由、思想自由,最重要的是财务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