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绿皮火车经常晚点,为何高铁、动车却很准时
常坐火车的小伙伴一定会发现,比起高铁动车来说,绿皮车真的是很可怜。候车口比较拥挤,车厢简陋就算了,最过分的是,时常晚点。而绿皮车经常晚点的原因,无非是绿皮车线路设计的问题,以及站台过多。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绿皮车毕竟性能上比不过高铁动车,很容易受天气的影响。一旦行驶路面暴雨或者大雪,绿皮车势必减速慢行以确保全车安全,那自然就没有办法准时到站咯。所以有时候遇到绿皮车晚点,也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等待,毕竟绿皮车也很苦啊。
Ⅱ 为什么现在还是有人沉迷于坐绿皮火车,这是出于什么心理
为什么现在还是有人沉迷于坐绿皮火车,这是出于什么心理?
现在有很多高铁都已经开通了,通了各大城市之间加快了火车的速度,使缩短了人们坐车的时间,减轻了坐车的疲劳,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应该会有很多乘客来积极响应选择做高铁,可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绿皮火车还是有着很大的乘客量,这似乎与常理有所违背,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像着了迷一样去坐绿皮火车呢?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喜欢坐绿皮火车的人,他们也许是觉得日常生活节奏太快了,坐一下绿皮火车慢慢悠悠的舒缓一下节奏,这种情况大多都是去选择旅游放松的。节奏快自然得不到放松,节奏慢才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所以这些旅游的人也很喜欢坐绿皮火车。
Ⅲ 坐绿皮车是什么体验
在如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绿皮车以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速度慢,设备条件差,乘车人员形形色色,虽然便宜,但是人们的出行都选择动车,高铁,飞机了。成年以后我就很少选择绿皮车了,今年又一次做了一次,上车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花生,啤酒,瓜子,火腿肠了,列车员的吆喝再熟悉不过咯,各位大爷大娘哥哥姐姐,大包小裹堆在车上,小小的桌子上满是吃的,大家都会主动邀请旁边的人吃点,喝点,唠点,虽然不认识,但总能聊的热火朝天;有一起打扑克的,声音从车厢的这头都能传到车厢的另一头;但也总会有素质不好的人,随处脱鞋,脚臭味,呼噜声,但没办法,这就是绿皮车。我相信这现在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情怀了,从前的人向往坐绿皮车,那是离开小地方的交通工具,慢慢的,绿皮车也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它永远都会存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中,总会有说不完的记忆。
Ⅳ 什么是绿皮车
用于乘客运输,时速100以下的客车车厢。由于10年和更久以前,这样的车厢都是绿色的,所以又叫绿皮车,现在有橘红色的了。你在一些较老的电视剧或者春运相关新闻里可以看到~
Ⅳ 为什么绿皮火车就会给人很文艺的感觉,是因为慢
绿皮火车会给人文艺的感觉,不是因为绿皮火车绿,就是因为绿皮火车慢!
绿皮火车慢悠悠的晃过一个一个城市,和我们的现代社会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我们现在的社会太快了,信息爆炸,网络飞速,就连交通工具,也有了高铁动车那种制衡全世界的存在。
和绿皮火车一样因为慢而显得文艺的,是信。
在手机和各种交流软件出现之后,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写信这件事也就显得格外文艺起来,在等待信件到达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仿佛都有了期盼,正是这种期待,让我们觉得文艺。如同慢悠悠的绿皮火车一样,我们对于它有着一种期盼,和等待,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焦灼的情绪。
Ⅵ 从绿皮车可以看出什么现象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辉煌发展的四十年。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中国铁路跑出了令人惊喜的加速度——作为一个“70后”的我,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历程,目睹了中国铁路不断提速的进程。
后来,又出现了红皮车、蓝皮车,速度越来越快、设备越来越好。2007年4月18日,首趟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我国从此迈入高铁时代。2008年10月,我从山东潍坊调入省会济南工作,除了经常往返两地外,各种出差乘动-车、高铁的机会也增多了。回想当年坐绿皮车的一幕幕,跟现在坐动-车、高铁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过去紧张排队、“抢票”的境况结束了,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订票,还是实名制,“黄牛党”也都失业了;过去绿皮车“慢慢游”、噪音大、环境差,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活受罪”,如今乘动-车、坐高铁,人人都有座位,温度恒定,坐起来很舒适,可以说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从绿皮车“人在囧途”到高铁“人在坦途”,人们的出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国高铁、“中国标准”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让国人自豪,让世界赞叹。
中国铁路的变迁史,既是一部交通发展史,也是一部时代进步史。中国铁路的变化,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辉煌成就的缩影,始终伴着国家发展的铿锵脚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2018年,随着全国3038公里新建高铁线路加入春运,铁路整体发送人数至少增加3000万人次,其中约6成是乘高铁出行。日新月异的中国高铁,实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纵八横”的中国高铁,正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向前行进!
时代在进步,人民在富裕。
消息来自央广网。
Ⅶ 绿皮车是什么
绿皮火车主要指的是中国铁路第二代铁路客车(中国铁路第一代客车比较混乱,是改革开放时期进口国外的,型号杂乱,早就退出客运不知多少年了,除了博物馆其他地方看不到)。
还能看到的绿皮车车型有22型、22b型、22c型。它们都没有空调、没有电气化车底、可以开窗、每节车厢都有一个小锅炉房烧煤取暖。
历史特征:
“绿皮车”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大部分设计都不科学:列车长时间不保养,车窗打不开;有的车厢内服务设施不全,配件丢失,电管路不通,洗漱池、便器破损,地板塌陷;
车体外皮窗不擦,积满污垢。有的卧具破旧,洗涤不净,厕车茶炉不及时烧水,旅客喝不上开水,有的甚至连洗漱用水都难以保证。炎炎夏日,有的车厢因电扇配置不齐或无法使用,成了名副其实的“闷罐”、“桑拿房”;“三九”严冬,车厢内感觉透风,车厢成了“冰箱”。
Ⅷ 什么叫绿皮车
绿皮车,外表是墨绿色,故名,是一种对铁路客车的俗称。“绿皮车”曾经是中国旅客列车的代名词。这些客车车身通常为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的涂装。车身绿色底色和黄色色带涂装在颜色深浅搭配有所不同。分16,18,19,21,22,23,24,25,30,31,96型车。
Ⅸ 火车中绿皮车,红皮车,蓝皮车是代表什么意思
绿皮车是非空调列车(普快,快速,普慢) 红皮车是空调列车(空调普快 空调快速)
蓝皮车是空调特快列车 还有白皮车是直达特快列车 还有少量双层空调快速列车是橙色车皮,进藏列车是深绿色列车
Ⅹ 《绿皮车》这部电影你收获了什么
绿皮书这部电影当中,我收获了一个人一定要自尊,要有家国情怀,要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得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这个世界上总是有美好的人和事物让自己能够深受慰藉的。
还有最后一次演出的时候,那个地方富丽堂皇,可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大厅用餐的时候,唐被拒绝说不可以在那里用餐。他们表面上邀请他,把他当做贵宾,可是给予他的待遇确是极其的难堪。我保留自己最后的自尊,没有出演最后一次的演出。
唐的努力和惊人的才艺是他对自己最后的尊重,他很孤独也很忧郁,他弹完钢琴就会微笑。最后托尼和唐成了真正的朋友,一个黑人有一个白人的朋友,他们最后的拥抱让人觉得特别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