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下级要服从上级
下级服从上级是起码的组织原则。
没有服从就没有领导,没有服从就形不成统一的意志和力量。下级作为被领导者,要维护上级的威信,遵守组织原则,服从分配,积极工作。要体谅上级的难处,设身处地为上级分忧,满腔热情地帮助上级,补台而不拆台。
上级工作出现差错时,要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上级和群众有矛盾时,应从中做些协调解释工作。与上级发生矛盾分歧时,要宽宏大度和气坦率地向上级讲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要针锋相对、大吵大闹、激化矛盾。
(1)下级服从上级命令不可抗拒扩展阅读:
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是组织原则,重大事项必须向组织请示报告是组织纪律,不打折扣地落实组织作出的决定、交给的任务是组织要求。
面对具体问题,党员有实事求是向组织反映实际情况的义务,有在党内各抒己见、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但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党组织“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必须“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挥好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
‘贰’ 接受上级的命令是什么成语
接受上级的命令是什么成语?——答案:临危受命、军令如山、调兵遣将。
1、临危受命
【拼音】: lín wēi shòu mìng
【解释】: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举例造句】:临危受命于先,哪儿能临阵脱逃于后? ★夏衍《心防》第三幕
【拼音代码】: lwsm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英文】: receive an appointment in sight of danger
【故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理朝政。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出征前夕给阿斗写《前出师表》说自己临危受命,为了匡复汉室大业,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军令如山
【拼音】: jūn lìng rú shān
【解释】: 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云长曰:‘愿依军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书。’云长便与了军令状。”
【举例造句】: 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2章
【拼音代码】: jlrs
【近义词】:岿然不动
【用法】: 作谓语、状语;用于军事
【英文】: Military orders are like a mountain.
3、调兵遣将
【拼音】: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解释】: 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拼音代码】: dbqj
【近义词】:兴师动众、招兵买马
【反义词】:鸣金收兵、班师回朝
【灯谜】: 大战前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调动安排人事
【英文】: move troops
‘叁’ 上级的命令和指示都必须要服从吗
在一个团队里面,有组织就必须有分工,有分工就有纪律,有纪律就必须讲服从。小局服从大局,个人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服从的本质,就是无条件地遵从上级的指示。在有些人的观念里,服从就是“对的就服从,不对的就不服从”。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上司的指令要经过你的判断才能执行下去,那岂不是说,你的判断比上司更有权威!所以服从者必须放弃个人的主见,一心一意地服从所属企业的价值理念和指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执行。当然,我们所说的服从绝对不是不动脑子的盲从,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合适场所和时间,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提出或反映,在上司未采纳你的意见之前不得中止或影响执行。如何服从有四个标准: 首先,服从没有面子可言。面对你的上级,应该借口少一点,行动多一点。对上司的指令,要积极反应:“好,我知道了,保证完成任务”。不要牢骚满腹,推三阻四;也不要不声不响,不置可否。 其次,服从应该直截了当。没有“顾忌”,没有“烦琐”,无须“协调”,无须“磨合”,全力而迅速地执行任务。 第三,先接受后沟通。主管作出的任何一个决策都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他的工作是系列化的,你的某一项任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不要因为你的这一环节影响到主管整个工作的进程,之所以他将任务分配给你,包含了他个人的判断,而你认为“不可行”那只是你的判断。你可以先接受任务,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再去和主管多沟通。你不应该马上推辞,并列出一堆理由来说明你的困难,这是最不受领导欢迎的,切记这一点。 第四,随命令而动。立即行动是一种服从的精神,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拖延,并养成一种习惯。
‘肆’ 有关下级对上级决定和命令如何执行在公务员法中是怎样规定的
第五十四条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解读 本法第十二条规定,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下级服从上级是机关管理的基本原则,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下级必须执行,否则要依法受到惩戒。但同时,该条规定又赋予了下级公务员免责的权利。本条规定从一个角度明确了上下级之间的职责关系,既体现了机关首长负责制的原则,又为下级向上级提出意见和建议,避免由于上级的错误决定和命令造成损失提供了渠道。这条规定有三层含义: 第一,下级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时,如果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撤销该决定或命令的意见; 第二,上级如果仍然坚持原决定或命令的,下级公务员必须执行,执行后果只由上级负责,下级免责; 第三,如果上级的决定或命令明显违法,下级不得执行。如果下级执行此决定或命令,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这里的“明显违法”是客观的,不以公务员个人的主观判断、知识背景等条件为前提,即与法律(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的明文规定相冲突和矛盾。
‘伍’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和“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矛盾吗 你怎么理解
当然不矛盾了。前者说的是古时候将军在外面找仗,当时信息传达起来很慢,可能会因为时间耽误了军情。下面说我们的天职就是服从。听领导的安排。是两回事。现在工作起来,如果出现了不能及时和领导联系上,而且时机难得,就必须自己做主,如果能联系上当然听领导的了。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公司的利益为重。。
‘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那么比如说命令是错的 军人有不服从的权利么
没有。当对命令有疑问时,在坚决执行命令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申诉权)。
《刑法》第四百二十一条规定: 战时违抗命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四十一条第五款规定:不执行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职(级)、降衔(级)、撤职、取消士官资格处分。
(6)下级服从上级命令不可抗拒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第三十九条在武器装备管理中,实施技术革新提高效能、节约成本,或者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第四十条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促进部队安全发展,正确处置突发情况,有效预防事故、案件,有效避免重大事故、案件发生或者减轻事故、案件损失,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飞行员达到规定的安全飞行
其他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员多年安全无事故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着,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着,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刑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
‘柒’ 怎样让下属无条件地服从命令
下属服从上司的命令,上司的工作才能进展顺利。那么,究竟怎样让下属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呢?1、平时要多表扬、奖励下属。表扬和奖励能够激起下属的工作热情。在奖励下属的时候,要公开奖励的标准,并让其他下属了解到每个人获得奖励的原因。奖励要具有即时性,要奖励刚刚做出贡献或成绩的人,而不是他或者同时过去的功绩,否则会降低奖励的影响力。
为什么朱由检那么努力上进,结果还是没办法挽留住明朝呢?就是因为下属不听他的话,他自己很努力没有用,需要所有人团结一心,所以一个在公司里,领导让下属无条件服从命令有多重要,关乎这个公司的生死。
‘捌’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谁不听弄谁这就叫权威
你的理解太消极,而且用语粗俗,把它改一改:
下级必须服从上级,这叫服从命令听指挥。也叫民主集中制。
谁不听指挥,这就叫与上级步调不一致,不听领导安排工作。
‘玖’ 在酒店的组织管理中为什么下级要服从上级的命令
在什么组织中下级都要服从上级的命令,这样才能有效的统一的完成一件事,而不是各干各的,没有目的和方向。
‘拾’ 公务员应该如何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
公务员必须坚决严格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这是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存在的历史使命所决定,但同时这也要求公务员在执行上级决定和命令之前,对之进行合法性的鉴别。
公务员服从上级命令是原则,不服从上级的违法命令是权利。
从国外立法的通例看,公务员对上级命令的服从不是绝对的。如果对上级长官命令的合法性有怀疑,公务员有权不服从。
《公务员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10)下级服从上级命令不可抗拒扩展阅读:
行政行为必须主体合法、依据合法、程序合法。因此对上级的决定和命令合法性的审查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应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是主体违法,即决定和命令的发布者不具备法定的资格,主要表现为没有法定的职权和超越法定职权发布决定和命令。
第二是依据违法,即上级的决定和命令必须依据法律做出,超越法律、没有法律依据做出决定和命令都是不允许的,这是维护法制统一性、权威性所必需的;第三是程序性违法,实体与程序并重已成为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机关在日常公务活动中都要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唯此才能保证公务活动的公正和高效。
上级的决定和命令只要符合上诉三项中的一项,就可判定为违法,下级公务员就应当不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