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作为一个程序员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
我觉得作为一个程序员不能只是埋头编写代码,要对我自己全盘职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并且按着规划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前进的方向。我先说职业规划中要注意的几个点:首先,你要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如1-3年你要学习什么前沿技术,参与多少个企业级开发项目积累多少项目经验,岗位薪资是多少,如3-5年,你更新多少前沿技术(注意,互联网行业的知识总是迭代更新的,你需要不断的学习。也就可能你3年前应用的开发技术可能已经过时了,或者满足不了企业的开发需要),你的岗位薪资涨幅是多少,你担任什么样的工作职位,如5年以后你专型做管理岗,开发经验几年,培养多少开发人才等等。总之规划这个事情尽量要有时间节点,以及检验标准
② 关于程序员职业生涯规划
链接:http://pan..com/s/1p1G4NCUtPNVvkkXE7qxFbQ
程序员进阶攻略。如何才能持续成长,是每一个程序员都绕不开的话题。入行之初,你可能会困惑于技能选择的方向和掌握的方法;编程前期,你可能会苦恼于Bug的调试与修复;技术水平达到瓶颈期,你可能又急于寻求突破和上升。除此之外,职业倦怠了,如何去面对?技术停滞了,如何去解决?人到中年,是选择工作还是选择生活?换工作?换城市?换方向?如是种种,磨蚀着曾经的乐观和现在的不甘,是放任自流还是逆流而上?
课程目录:
开篇词 (1讲)
开篇词 | 程序行知:走在同样的路上,遇见自己的风景
征途:启程之初 (4讲)
01 | 初心:为什么成为一名程序员?
02 | 初惑:技术方向的选择
03 | 初程:带上一份技能地图
04 | 初感:别了校园,入了江湖
修炼:程序之术 (10讲)
05 | 架构与实现:它们的连接与分界?
......
③ 程序员职业规划怎么写
首先我们都知道,一个职业想做到精,做到“很有钱”,都是通过步步“进化”而来的。程序员职业生涯也是如此,我阅读过一个程序员的职业规划,我觉得还是比较实在的,通过本职工作的分布规划,到最终目标,都比较合理科学,现在分享与你,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阶段(2-3年),初级程序员,月薪6k-10k。也就是在“进化”门口的你,刚从学校或培训班毕业,在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迷茫。刚入门有莫大的兴趣,对未来满眼期待,动力十足。这一阶段的你,不用想太多,最重要的就是打好编程基础,基础牢固了,以后想转到哪个行业都不是问题。
第二阶段(3-5年),中极程序员,月薪10k-20k。到这一阶段,说明你已经有工作经验了,可以自己去做一些项目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代码习惯,例如对代码的注释和备份等。开始在团队中担当重要的角色了。
这个阶段,就会出现程序员们满足于当下,却不安于未来。大家开始选择提升自己了。
第三阶段(4-7年),高级程序员,月薪15k-25k。这一程度,对于个别有天赋的程序员来说或许可以很快的到达。这个阶段,证明你的技术已经非常厉害了,甚至在个别公司,你已经是一个项目的中心角色了。
程序员的职业规划走到这,已经很成熟,开始出现分叉路。有的技术人员走向产品经理,设计方向。有的走向更深更难解的高级技术流,迈入程序员大神的领域。
这两个方向,对于公司都非常重要。今天我们继续向大神技术流的方向往下“进化”。
第四阶段(5-8年),互联网架构师,大数据工程师,月薪29-50k。这个时候,你已对某一领域很熟悉,甚至是这一领域的专家。专项于某种技术,例如数据挖掘,微服架构等,在公司项目中挑大梁。
其实在第三阶段步入第四阶段是有一定困难的,这个时候你选择方向多,专攻技术知识深奥。也就是为什么,都认为跳槽可以很快涨薪,却不能一直涨薪。想继续提高工资,只靠跳槽是没用的,技术才是根本。
第五阶段(8年+),技术总监,技术主管,首席架构师,月薪60-80k。基本可以说这时候已经半个脚迈入技术部门管理层了。实打实的阅历,和带项目的实力都是多年积累下的成绩。
以上五个阶段,是程序员职业规划里的重要部分。希望你也能整理一份属于自己的程序员职业生涯规划,紧跟未来发展趋势,巩固自己的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未来,永远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你不放弃,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④ 程序员三到五年的职业规划,该怎么做
单方面向技术发展能成功技术开发的尖端人才,这是在下最向往的工作,却也没本事登上这个位置。很多从事开发的人都会认为,业务总会带着“金钱的味道”,老板从来不管开发是否合符开发原则,有否经过必要测试,他们只会在客户面前无尽地吹嘘,项目到期能成功交货,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那这个项目就算成功了。其实我们也要明白:开发项目最终目标是为了赚钱,在开发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的限制和效率的控制这也是必须,所以这才需要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
收入稳定,而且往往没有一线开发人员那么大的压力。一个TL可能更重视的是技术层面,讲求与团队之间的互动合作性,更注重的是开发的完善。而一个技术总监就无需要直接参加某个项目的开发,而注意的是开发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开发资源,控制开发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效果。
⑤ Java程序员如何自我提升
一、编写可读性强的代码
曾经碰到过多少人认为编写一些不可思议的、复杂的代码可以为他们提供工作的保障。“如果除了我其他人都不知道薪资报告模块是如何工作的话,上面就肯定不敢炒我鱿鱼!”
当然,这在理论上可能是对的(尽管有太多的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往往高估了自己)。虽然企业老板可能不会炒掉你,但他们也不会支付你很多薪水。如果公司不能在薪资报告模块上失去你,那么自然而然也不会晋升你。它不会把你放到另一个更受人瞩目的项目上。这样做只会让你牢固地待在当前位置,就像死水一样波澜不惊。
而且,不要自欺欺人地以为这也可以测试市场反应。企业总是希望程序员能够编写干净、可维护的代码。他们需要刷掉不合格的人以满足业务需求。如果你的简历主要特点是精通某一个点,那么你就不会有很多选择,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晋升考验中,你的老板总是会略过你。
不要走那条错误的路。与之相反,你需要编写能够使其他人受益的代码,并让业务灵活起来,无论是在项目人员配置上还是在对代码进行更改的时候。
二、了解你的代码如何让别人赚钱
如果有人付钱让你写软件,那么你的输出结果就应该产出经济效益。学习并了解这个利益关系。发展向任何人解答这方面内容的能力。
对最新的客户端技术或在云中进行加速的能力感到兴奋的开发人员比比皆是。对这些东西感到兴奋,并且了解如何使用这些能力来赚钱的开发者就少见的多了。
如果你能针对产品特征好好培养对业务动机的理解,那么你就能做得更好。你会找到既能节省时间又同样能实现业务目标的替代方法。或者,当有一个产品特征证明不可能实现时,你可以提出能降低一部分成本的建议。
企业(特别是真正支付薪水的大boss)喜欢这种软件人的思维。这将意味着你可以晋升,提供咨询服务以及担任领导角色。
三、对职业的思考
擅长编程代表了职业生涯的其中一个方面,并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建议多考虑许多其他的方面,并且有目的地去发展和培养那些习惯。在你自己的时间里,你应该通过一切手段,爱上这个职业。当然还要确保你可以为他人和为自己赚到钱。
⑥ 程序员的未来发展
社会对程序员的定位是满足技术需求,程序员自身所受的教育和积累的经验也使自主前程意识局限于技术路线。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在技术方面有建树的前辈多是综合型的人才,单纯局限于技术思维的多有行为局限,也难看出自身的幸福感。
毕业几年了,一直都是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从以前只管努力学技术,到现在开始慢慢地思考以后的职业规划问题了。
十年三阶段
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前十年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讲,建议把这十年分为三个阶段来设定目标:
第一阶段(前三年):打基础。立足培养技术能力和软技能。第二阶段(四年):从个人能力向团队组织能力转变。在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力上发力。第三阶段(四年):不断强化领导力(技术领导力和管理领导力)。
在我看来,一个工程师的养成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新人期
硬技能:理论转化实践软素质:养成基本的职业观
成熟期
硬技能:积累业务知识,积累技术知识软素质:固化职业观
发展期
硬技能:明确细化的职业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可能技术, 可能管理, 可能两者兼具”软素质:逐步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事业期
硬技能:释放自己,创造价值软素质:输出方法论,影响其他人
看到身边一些“大龄”程序员的出路,主要是这三条:做管理,自己创业和继续写程序。
做管理
做管理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原因嘛,当下中国职场的大环境如此:招聘单位一般不要年龄大的程序员,再加上你年龄大些后,实战经验丰富,不让你带人让谁去带呢?“大龄”程序员有着多年的开发项目经验,这些实战经验能一些岗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CTO,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相信在多年的工作中你的技术是无话可说的,但是管理的方式、为人处事的方法、稍稳妥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于企业长远的眼光可能是你们真正需要加强的。
创业
自己创业的,这种人大多数是在工作中到了一定的岗位,有了一定的资本,综合能力提升到一定的水平,但跟搞管理一样,你还缺许多技术之外的东西
创业者要做的产品不是给客户的商品,而是企业本身。把企业看做一个系统,运转良好的系统,就是创业者要开发的产品,这个理念,对于运作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也从根本上回答了如何做好企业的问题。
如果单纯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开心,对老板不满而愤然离职创业的,这种基本成功概率为零。
如果想继续抱着键盘安安静静地写程序,估计要在某个技术方向深度学习。比如做游戏就一直做游戏,做网络就一直做网络,其它方向的工作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这样才能在一个方向上积累下来;否则各个领域都会一点皮毛,但又没有精通的,企业几乎不需要这种人。
程序员找出路还是要尽量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和准备,千万不要说什么:“走一步,算一步”的话。在这个一睁眼就是竞争的时代,你可以放松休息,但别人会继续前进,不会等你。
⑦ 怎样为程序员做职业规划
选择合适的工具
JAVA、C#、PHP、C++、VB……10多种热门的开发语言,哪一种最有发展潜力呢?其实开发语言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与其分散进攻,不如全力一击”,无论是哪一种开发语言,只要您全力地去学习,到有了一定的熟悉程度的时候,要学习另一种的语言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开发语言主要分为三大类:
1. 网络开发
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世界通讯的一座桥梁,好像Javascript、PHP、Ruby这几类开发语言大部分是用作网络开发方面
2. 企业软件开发
JAVA、C#、VB这几类开发语言都实现了面向对象开发的目标,更多时候用于企业系统的开发
3. 系统软件
C语言、C++、Object-C这些软件更多是用在系统软件开发,嵌入式开发的方面。
当然,这分类不是绝对,像JAVA、C#、VB很多时候也用于动态网站的开发。在很开发项目都会使用集成开发的方式,同一个项目里面使用多种开发语言,各展所长,同步开发。但所以在刚入门的时候,建议您先为自己选择一种合适的开发工具,“专注地投入学习,全力一击”。
明确发展方向
当您对某种开发语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觉得自己如同“行尸走肉”,成为一个开发工具的时候,那您就应该要明确一下自己的发展方向了。
平常在公司,您可以看到做UI层的开发人员大多数都有20多岁,他们充满干劲,而且没有家庭负担,在两年前ASP.NET MVC 、Silverlight等刚出现的时候,他们可以在晚上回家的时候买几本书或者直接上网看看,研究三五个星期以后,对需要用到技术就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而年过30的人多数是已经成了家了,他们每天9:00点上班唯一的希望就是快些到6:00点,能回家吃饭。吃完饭只想陪孩子玩一下,看看孩子的功课,对新增的技术缺乏了学习的欲望。所以很多接近30岁的程序员都有着一种逼迫感(包括30岁时候的我自己),再过几年应该怎么办?这时候,您就更应该明确一下目标,努力向自己的发展方向前进了。归纳一下,可从下面几项里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
1. 从技术向业务过渡
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很重视人才,一个高级的程序员与一个Project Manager收入相差一般不超过15%。(注:关于收入差距,请参见伯乐在线报导的这篇资讯《2011年美国IT从业人员的薪资调查》,有的甚至超过项目经理。)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内人才众多,所以人才滥用的情况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公司的开发部里面经常会见到新面孔,但PM却不会常换。因为做老板的对技术是一窍不通,依他们看来只到拉住PM的心,那技术方面方面就能搞得定,至于技术部要换人,他们根本不需要费力气去管。所以从一个技术员过渡到一个PM是一条向前发展的一个选择,但开发人员也需要知道,要成为一个PM不单单是使用技术,而更重要的是对管理方面认识。一个PM主要的工作是组织团队,控制成本,管理业务,控制项目进度,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工作,定期进行工作报告等。所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PM更要重视组织能力,PM必须能提高团队的积极性,发挥团队所长,在有限的开发资源前提下为公司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润。成为一个PM后,通常不需要直接接触技术开发,而着重管理的是业务发展,但PM对技术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下曾经为PM对技术了解的必要性写过一篇文章,得到很多支持但也惹来不少的争议)。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自己的观点:要成为一个成功PM最重视的是管理能力,但对技术也应该有足够的了解,因为这是与团队成员沟通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与整个团队的成员有着紧密的结合,让团队成员感觉到他们自己存在的意义,从而调动团队的积极性,而不是漠视技术人员的存在。技术并非成为一个成功PM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
2. 从程序员向技术管理发展
其实一个Team Leader的职责与Project Manager相像,但Team Leader更着重于技术开发方面,通常一个大型项目都会有一两个开发团队由Team Leader带领,负责开发核心部分,而其它部分分派给不同开发小组或者分派给外包公司。在网上常看到几句话,贴切地形容了PM与TL的区别:“技术人员乐于被领导;但他们不喜欢被管理,不喜欢像牛一样被驱赶或指挥。管理者强迫人们服从他们的命令,而领导者则会带领他们一起工作。管理是客观的,没有个人感情因素,它假定被管理者没有思想和感受,被告知要做什么和该如何做。领导是引领、引导,它激励人们达成目标。领导力是带有强烈个人感情色彩的,它不是你能命令的,也不是你能测量评估和测试的。”
无论是PM与TL,对业务与技术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是PM更侧重于业务的管理,盈利的多少,风险的大小等等,而TL则侧重于项目的成本,开发的难度,软件的架构等技术方面的问题。在某些人眼中,技术与管理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依在下看来,两者却是秤不离砣,密不可分。只要及时提升自己对技术与管理的认识,不断地向深一层发展,要从程序员提升到技术管理人员只是时间的问题。打个比方,一个普通的.NET程序员,开始可能限制于ASP.NET的页面开发,但一旦他有了发展之心,他自然会对ASP.NET MVC、Silverlight、WinForm、WPF这些UI的开发手法感到兴趣,学习不需要多少时间,他可能就会认识这些UI开发只不过是一些工具,其实在开发原理上没什么区别。接着他就会向深一层的通讯模式进行了解,认识TCP/IP、Web Service、WCF、Remoting这些常用到的通讯方式,这时候他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对开发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向工作流、设计模式、面向对象设计、领域驱动设计、面向服务开发等高层次进发,最后成为技术的领导者。上面只是一个比喻,但要注意的是,在学习的时期必须注意的是与同事之间沟通,很多的开发人员喜欢独来独往,开发的项目总想一个人搞定,不受外界的干扰。但要明白,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一项大型的项目也不可能由你一个人全扛着。所以团队的合作性与同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这也是成功一个TL的必要条件。
3. 单方面向技术发展
能成功技术开发的尖端人才,这是在下最向往的工作,却也没本事登上这个位置。很多从事开发的人都会认为,业务总会带着“金钱的味道”,老板从来不管开发是否合符开发原则,有否经过必要测试,他们只会在客户面前无尽地吹嘘,项目到期能成功交货,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那这个项目就算成功了。其实我们也要明白:开发项目最终目标是为了赚钱,在开发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的限制和效率的控制这也是必须,所以这才需要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管理。但开发人员也很想避开这 “金钱的尘嚣”,全情投入到技术的世界的当中。所以对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往往会深入地研究某一项技术,成为技术上的精英。但在这里说一句令人心淡的话:中国已经属于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同盟国,但国民生产总值主要来源于第三方加工产业方面。中国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却在高新产业上却比发达国家落后。这几年的确看到我们国家在高新科技上有着质的飞跃,但跟欧美发达国家还有着一段距离。所以想在中国成为尖端技术的人才,无可否定比在国外要难。依在下看来,要想成为尖端的开发者,必须对C、C++、汇编语言、嵌入式开发、Windows API、Linux API这些底层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要知道解JAVA、.NET……等这些之所以称为高级开发语言,并不是指它们比C、C++、汇编语言更高级,而是指它们封装了C、C++等等的功能,更适合用于企业软件的开发,使开发变得简单。但如果要开发一些底层的软件,大型的系统的时候,就必须用到C、C++、汇编等开发语言,这是成功尖端人才的一个条件。
确定未来的目标
人是从历练中成长的,古人云:三十而立,形容的不是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来源,而是形容一个人对未来的目标,对人生的意向。要成为一个成功人,就应该早日为自己定下长期的发展目标,作为一个开发者也当如此。随着人的性格,取向各有不同,大家为自己所选择的路也有不同:
1.自立门户,勇敢创业
快30岁了,很多人会认为要想真正赚得了钱,就应该自立门户,为自己创业建立一个基础。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级城市,要买房子,一手楼基本要在 2万~4万元/平方米左右,而在一家普通的IT公司当上一个项目经理,基本收入一般都在1.5万~3万之间(除非在大型的跨国企业内工作,那另当别论),要买一间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就算不吃不喝也几乎要10年的年薪,所以选择自主创业,是很多IT开发人员的一个未来目标,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应该更多地把业务作为重点。不可否认的一件事,在中国社会里很多时候讲的是“关系”,即使这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蓬勃地发展起来,但几千年来留下的歪风还是不能完全的磨灭。所以想要创业的人事建议你要多跟客户打好关系,与合作伙伴保持互利互动的模式,这将有利于日后事业的发展。
2. 急流勇退,退居二线
这也是不少人的选择。很多人在有了家庭以后,感觉到压力太大,人的一生并非只有事业,他们想把更多时间用于对亲人的照顾,对孩子的关心上。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一份像系统分析、系统维护、高校教师、专业学院讲师这一类的工作。收入稳定,而且往往没有一线开发人员那么大的压力。
3. 不懈努力,更进一步
无论你是一个Project Manager或者是Team Leader,如果你想继续晋升一级,那还是会两极分化的。从一个PM到一间公司的管理层,那所面对的事件会有很多变化。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要管理的不再是一到两个项目的成本,而是整个部门的运作,整间公司的业务流程,所以要肩负的任务的会更重。在下曾经有一位上司彭博士,他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年薪超过三百万,而且在报纸杂志上也曾经亮过相。平常只会在某些会议上轻轻地亮下相,说两句讲词,平常的公司运作与业务管理都不需要他直接执行。这并不是说一个作为管理层很清闲,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公司合作企业的联系上。这跟一个PM的工作的很大的区别,所以要从一个PM晋升到管理层,那可是要负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如果要从Team Leader上升为一个技术总监,那工作的方向也有所改变。像之前所说:一个TL可能更重视的是技术层面,讲求与团队之间的互动合作性,更注重的是开发的完善。而一个技术总监就无需要直接参加某个项目的开发,而注意的是开发的效率与成果,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开发资源,控制开发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效果。
⑧ 程序员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
绝大多数程序员最终的职业目标可能都是CTO,做到CEO的人估计会比较少,也有一少部分人自己去创业去当老板,也有部分人转行了,当老板的牛人也有。一般来说,程序员的发展基本上都会经历这么几条路径。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架构师-技术经理-CTO,程序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项目总监-CTO,程序员-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CTO。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路径,不是所有程序员都必需要这么经历的,有些人可能跳过其中的一些步骤,也可能有些人会把中间的很多职位都做了。而很显然,CTO,是大多数程序员的终极梦想。
也就是说,许多的程序员最终可能是做技术经理、项目经理或者项目总监之类的,那么到底我们职业生涯要选择哪一种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和情况不同。但有一点是重要的,一是有际遇一定要抓住,二是自己要努力。
比如说你正好有机会带一个项目,而你又不是很讨厌项目经理这个位置,那么你就可以考虑向项目经理发展。因为老板让你做,说明他看到你有这个素质和潜力。要相信别人的眼光。
但是大多数人是遇不见这么好的伯乐的,那就要自己努力。没有能力就学能力,没有知识就学知识,没有气场就每天照镜子练。如果你的确不知道怎样才能从众多的程序员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去参加培训,培训别选学费巨贵的,选有特色还不贵的。用一两个月工资,可以换来你能力的快速提升。
再说有些公司,并没有明确的技术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之分,在许多的公司里,他们经常是几个人混搭的。在外包公司里,通常会有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员(也可能是技术经理)。在一些非IT公司里,可能会是部门经理,而做自己产品的公司可能会分得比较详细一些。我大致说一下这三个职位的区别,让正在徘徊的程序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项目经理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这个角色相当于一个中间接口,不管是团队成员还是需求方(客户),或者是上级领导,有事都直接找他,所以这个职位着重于管理与沟通。一般来说,项目经理的工作重点在同客户沟通需求、项目进度的把控、团队的沟通方面,有些公司也会需要项目经理承担团队建设的工作,不过貌似很多国内公司都忽略了团队建设这个工作了。对于项目经理来说,重点会要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危机把控能力、执行力、团队管理能力,着重于沟通、管理与计划。当然也有些公司还要求项目经历要参与招标谈判,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
技术经理有时候也可能叫系统分析员,一些小公司可能会整个部门有一个技术经理。技术经理承担的角色主要是系统分析、架构搭建、系统构建、代码走查等工作,如果说项目经理是总统,那么技术经理就是总理。当然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这样的,有些公司项目经理是不管技术团队的,只做需求、进度和同客户沟通,那么这个时候的项目经理就好像工厂里的跟单人员了,这种情况在外包公司比较多。对于技术经理来说,着重于技术方面,你需要知道某种功能用哪些技术合适,需要知道某项功能需要多长的开发时间等。同时,技术经理也应该承担提高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工作。
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一般在有自己产品(不管是软件还是网站产品)的公司比较常见,产品经理主要会负责产品的设计、产品的改良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产品设计与设计师是两个不一样的工作,产品设计主要会从用户体验、业务需要等层面去设计产品,而设计师更多是从用户的视觉上去做。产品经理应该是最懂业务的人,比如说你在设计一个微博的产品,就要求你对微博这个东西非常熟悉,从用户习惯、用户体验、公司的发展战略上去设计这个产品,还要对比同类产品会有什么优势等等。
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技术经理与产品经理,都要求要熟悉业务,业务是需求的来源,没有不谈业务的技术,所以不管你从哪个方向发展,都要求对业务熟悉。产品经理要求对业务最熟悉,项目经理次之,技术经理排最后。对于程序员来说,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可以埋头扎到技术里面,一般这个时间在2-3年的时间,然后就应该多关注业务了。这个业务不一定是指某个具体的业务,因为具体的业务的范围太少,而且也需要机遇。
我见过许多的程序员,他们是做Web开发的,但对互联网很不熟悉,对于互联网流行的趋势基本上不闻不问。不知道现在大家都在使用微博,也不知道SNS,也可能从不使用网银。我觉得这样很不好,程序员应该多多去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多多去玩一些新的网站。
对技术不敏感、不兴奋的人,对进步和快速提高没有强烈欲望的人,是没有办法在IT界生存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