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90后程序员花一半工资养生
90后程序员花一半的工资用于养生,可能听起来很过分了,但是如果你是真的觉得养生有那么大的必要性的话,也未尝不可,因为程序员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对身体消耗比较大的,熬夜做代码调头发,甚至说通宵的加班这些事情可能都会发生,年轻的时候保养一下身体也无可厚非。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养生都有必要,但是花12,000的工资去养生没有必要,因为养生它本身不是个消耗经济的活动,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消耗,但是它没有到那种一半儿工资的程度,一个程序员可能一个月的工资起码也要5000块,8000块,要是工作的时间长一点过万也是有可能的,人家的认知可能就是做这些活动,能够让自己尽可能的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然后又能够保养身体不同的行业,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也不一样,不必完全效仿。
2. 90后是人类史上最后一批程序员吗
个人看法,优秀的90后程序员应该从‘技术能力’和‘个人品牌影响力’两方面来衡量。年轻程序员拿到大公司的offer迈入他们的门槛,其实编程能力应该差距不大。后面技术能力的提升,拉开差距也主要看项目经历,这个差距起码要跑好几年,也看机遇和造化。所以‘个人品牌影响力’在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是识别程序员是否优秀的一个最重要指标。
3. 90后程序员刚毕业在一家公司呆两年是什么体验
作为一家公司人口的流动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一般来讲一个人一生待过的公司至少也在三家以上,所以跳槽这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一家公司你待在的那个部门是一个比较重视技术的部门,在做项目的时候常常会进行技术选型并且经常使用新技术,那么死死待在这家公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举个我自身的例子,现在区块链很火,各个公司都在找区块链工程师,我公司也在做这件事。于是老大就选了几个人去研究区块链,去做区块链项目。公司之前做iOS的同事被选中去做区块链,公司要求他停止iOS开发而全职去做区块链工程,那么这个时候你觉得是离开公司去继续从事iOS开发还是留下来学习区块链呢?答案很显然,这个时候留下来比离开更划算,因为可以接触新的技术学习新的技术从而提高自己。
4. 90后程序员花一半工资养生,你觉得值不值得
我也是从规培走过来的,一开始只有1700的工资过了一年,那一年不喝酒不打麻将不出去玩,每天就在寝室看书,带实习同学还要请客吃饭,夜班费70一个根本就不够,因此,政策和从业压力逼着毕业医学生们不得不进行规培。这意味着本科毕业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在两三年内依旧是"困难户",有的规培医生甚至还向家里要生活费。
他们在转科的时候工资是很低的,虽然说,规培可以让医生能多学习点,但是,一般都是不情愿的,因为工资太低了,而且,真正能学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更像是走过场。刚出来的体制内都低,我家小孩在三甲医院也是二干多元,白班夜班倒的。后悔逼着他端了要有情怀才能坚持的碗。现在需要解决的是你的负债问题,得分析清除自己为什么负债,是过度消费?是遭遇诈骗?还是家庭或其他原因。把债务理清,制定好还款计划,开源节流,争取早日上岸。
5. 为什么很多90后都转行去做程序员
您好。程序员工作相对是比较挣钱的,而且社交能力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九八五名校的毕业生,能力强的,年薪就是四十万。成为程序员,将来还有机会自主创业
6. 《欢乐颂》中应勤那样90后程序员在上海买房现实吗
在《欢乐颂》中应勤是一个90后的程序员,那么一个90后的程序员在上海实现自己买房有可能吗?我个人的感觉是,其实单单靠自己当程序员的工资来赚钱买房的话,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欢乐颂》中应勤这样的90后程序员在上海买房靠自己的话是完完全全不现实的事情。但如果说是爸妈进行资助的话,还是有可能性的。
7. 职场90后性生活报告:程序员太辛酸
每到年底,各种各样的调查报告扑天盖地而来~ 年终奖啊、跳槽啊,老生常谈都看腻了!所以发一个另类的!
搜狐约炮 4 次以上的员工以 20% 比率占据榜首,且在约炮 2-4 次中比率达竟达 23%,用 " 个性奔放 " 来形容搜狐员工再合适不过。PS 约炮虽好,可不要伤身哦。
评奖环节
苦逼劳模奖:网络
奔放个性奖:搜狐
闷骚保守奖:腾讯
耐力持久奖:新浪
性福啪啪奖:京东
春心早熟奖:小米
我是路人甲: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