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面向切面编程的好处

面向切面编程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2-06-12 04:06:39

❶ 有了面向对象的编程,为什么需要面向切面的编程

面向切面的编程 主要实现的目的是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切面进行提取,它所面对的是处理过程中的某个步骤或阶段,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日志记录了,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提供一个服务查询学生信息的,但是我们希望记录有谁进行了这个查询。如果按照传统的OOP的实现的话,那我们实现了一个查询学生信息的服务接口(StudentInfoService)和其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同时为了要进行记录的话,那我们在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中要添加其实现记录的过程。这样的话,假如我们要实现的服务有多个呢?那就要在每个实现的类都添加这些记录过程。这样做的话就会有点繁琐,而且每个实现类都与记录服务日志的行为紧耦合,违反了面向对象的规则。那么怎样才能把记录服务的行为与业务处理过程中分离出来呢?看起来好像就是查询学生的服务自己在进行,但是背后日志记录对这些行为进行记录,但是查询学生的服务不知道存在这些记录过程,这就是我们要讨论AOP的目的所在。AOP的编程,好像就是把我们在某个方面的功能提出来与一批对象进行隔离,这样与一批对象之间降低了耦合性,可以就某个功能进行编程。

❷ 面向切面编程和面向接口编程的区别

谈谈自己的理解吧:

面向切面编程:

手段:分离业务的主逻辑和次逻辑的一种思想。

目的:解决的是逻辑分离问题(主逻辑和次逻辑分开,其实主要是分离业务逻辑和非业务逻辑分开)。

案例:我们开发项目的时候基本都要去连接数据库操作数据等,但是都会涉及到事务的提交,这时我们就用到了面向切面编程,我们在业务层只写自己的业务逻辑,提交事务这一块统一的动作我们就浓缩到了一块儿统一处理,形象一点比喻就是我们做什么事之前都以一个准备动作或结束动作的时候就把它统一起来,只关注我们要完成的事,这些准备动作统一完成!

类似的面向切面编程案例还有:系统日志的记录、请求的拦截等

面向接口编程:

手段:通过接口规约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是面向对象一部分。

目的:统一标准问题,让大家不至于各行其事而对代码的可读性造成影响(公用部分行为)。

案例:其实这个比较好解释,就是有一件事,需要大家去完成,但是给你规定了完成的方式,你只能怎么去做,这时我们当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去完成这件事,只不过因人而异会有效率和风格的差异,但是都是按照事先的规定来的!比如:让你去给数据库添加一行数据返回受影响的行数,这里大家都去实现接口写SQL,中间可能会有差异,但是最后都得返回一个int类型的受影响行数回来

大体意思就是说:接口给我们规定了完成一个任务的标准,但是具体过程不限制,任何人都能通过遵循的规定去完成这件事!这样扩展性就很强!

个人水平有限,如果不满意请参考:网页链接

❸ 有了面向对象的编程,为什么需要面向切面的编程,不是矛盾了吗

你可能对面向对象的编程已经很熟悉了,目前面向对象的技术已经很流行。比起以前的面向过程,简直是一种质的飞跃。既然有面向对象的编程的模式了,为什么还要面向切面的思想呢?

面向对象的编程主要注重核心业务,而面向切面编程主要关注一些不是核心的业务,但又是必须的辅助功能,比如一个完整的系统中,记录平时系统运行时抛出的异常,需要我们去记录,以便我们对系统尽快的修复。这就是我们常用的日志。如果对一些要求比较重要的数据操作,事务是不可少的,如金融系统,这样的数据很重要,每步操作都很重要,我们就应该用到事务处理。这就是我们常用的事务处理。可根据你的系统数据的重要性,有选择的应用。还用一个常用的就是安全验证了,它也是常用的,对于不同的页面,访问的身份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常用的身份验证。以上这些不是针对特定那个业务模块的,可能针对所有的模块。它们只是一些附加的功能,相对模块的主功能而言。如果在每个模块中都夹杂着这些不是核心业务的代码,看起来与核心业务有点关系,但这样处理,会对以后的维护比较头疼。同时也违背了面向对象的一条原则,自己对自己负责。本不属于这个方法的业务也放在了其中。这样的代码不仅难维护,重用性也不好,耦合度也比较大。内聚性也比较低。这样的代码眼前可能不会有什么麻烦,但给后期的维护人员带来了麻烦。

面向方面的编程主要是辅助核心业务的,它并不是核心业务,但它又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与面向对象思想的联合使用。其实面向方面编程就是把那些夹杂在核心业务方法里面的代码抽取出来并模块化,把它们单独看成一个模块功能.来与核心业务共同完成比较完善的功能.

面向方面编程(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AOP)很早就出现了,它与spring的Ioc结合使用,更加体现了aop的强大功能所在.在讲它与spring结合使用之前先说几个难听,难懂的概念.它为什么不命名一些容易理解的概念了,因为aop很早就有人对它们命名了, 所以spring中讲的aop也不例外.在jboss,AspectJ...中都有aop这个概念.概念都一样的.看你怎样理解和运用了.我们简单的讲一下常用的几个概念.

第一个: 切面(Aspect),这是中文的翻译,你可以把它翻译成方面,一部分...关于它的翻译太多,我们不关注这些,我们知道理解它是核心功能就OK了.切面简单的理解就是把那些不是核心业务应该处理的代码提取出来,进行封装成模块化.来处理那些附加的功能代码.(如日志,事务,安全验证)我们把这个模块的作用理解为一个切面,告诉我们它是一个功能模块.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切面.说白了就是我们写一个类,在这个类中写一些处理在核心业务中起到同样效果的方法.这样你应该明白了吧.专业的概念就是那么难理解.

第二个:连接点(Joinpoint),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切面模块中定义的方法.就是上面定义类中的方法.

第三个:切入点(Pointcut).就是连接点的集合,就是一组方法的集合了.

第四个:通知(Advice).简单的理解就是告诉一个方法什么时间触发执行.把它看作一个条件判断.判断这个方法何时执行.

以下几个就比较理解了,目标对象就是要处理的核心业务了.代理就更容易理解了,让一个代理去完成这个任务
希望对你有帮助![SE_HuiHui]为你解答。

❹ 从头认识Spring-1.2 什么是AOP为什么需要面向切面编程

面向切面变成能够很大程度上较少代码量,并且可以深入到方法内部,动态给方法添加功能,比如增加日志的功能,设置前置功能,后置补充功能。Aop用到面向对象的编程中,简直就是如虎添翼。这么方便的东西为什么不使用呢?

举个例子,你要给一个方法,添加动态添加段功能,比如说做前置校验:

publicvoidtest(){
//code
}

如果你采用传统方法,可能需要借助动态代理来生成一个代理类,通过代理对象的invoke()方法利用反射原理给方法添加功能,但是这样做的话,会很麻烦,并且很容易出错。借助于Aop,就可以直接定义一个切面,然后声明一个切点,给方法动态添加了功能,并且不具有侵入性。

❺ 什么是面向切面编程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面向切面编程,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AOP主要实现的目的是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切面进行提取,它所面对的是处理过程中的某个步骤或阶段,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日志记录了,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提供一个查询学生信息的服务,但是我们希望记录有谁进行了这个查询。如果按照传统的OOP的实现的话,那我们实现了一个查询学生信息的服务接口(StudentInfoService)和其实现 类 (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同时为了要进行记录的话,那我们在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中要添加其实现记录的过程。这样的话,假如我们要实现的服务有多个呢?那就要在每个实现的类都添加这些记录过程。这样做的话就会有点繁琐,而且每个实现类都与记录服务日志的行为紧耦合,违反了面向对象的规则。那么怎样才能把记录服务的行为与业务处理过程中分离出来呢?看起来好像就是查询学生的服务自己在进行,但却是背后日志记录对这些行为进行记录,并且查询学生的服务不知道存在这些记录过程,这就是我们要讨论AOP的目的所在。AOP的编程,好像就是把我们在某个方面的功能提出来与一批对象进行隔离,这样与一批对象之间降低了耦合性,可以就某个功能进行编程。

❻ 面向切面编程的简介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面向切面编程,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AOP主要实现的目的是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切面进行提取,它所面对的是处理过程中的某个步骤或阶段,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日志记录了,举个例子,我们现在提供一个服务查询学生信息的,但是我们希望记录有谁进行了这个查询。如果按照传统的OOP的实现的话,那我们实现了一个查询学生信息的服务接口(StudentInfoService)和其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同时为了要进行记录的话,那我们在实现类(StudentInfoServiceImpl.java)中要添加其实现记录的过程。这样的话,假如我们要实现的服务有多个呢?那就要在每个实现的类都添加这些记录过程。这样做的话就会有点繁琐,而且每个实现类都与记录服务日志的行为紧耦合,违反了面向对象的规则。那么怎样才能把记录服务的行为与业务处理过程中分离出来呢?看起来好像就是查询学生的服务自己在进行,但却是背后日志记录对这些行为进行记录,并且查询学生的服务不知道存在这些记录过程,这就是我们要讨论AOP的目的所在。AOP的编程,好像就是把我们在某个方面的功能提出来与一批对象进行隔离,这样与一批对象之间降低了耦合性,可以就某个功能进行编程。

❼ Spring的AOP如何理解,在业务里的作用是什么

有个简单的理解,就是在别人做好的程序外面可以套一个程序,比如以前的程序员做完了一个方法A(),后来他离职或调走了,你也没有源代码,但现在业务要求在执行这个方法时要写一个日志信息,那么你就用AOP来实现,实现AOP的某些接口,当方法A被执行的时候就会触发你做的写日志的功能,类似数据库的触发器,这样做的好处时原来做的方法A()不用做任何修改,它甚至不知道有这么回事,而你的程序又可以基于它的运行结果等实现你的功能需求,达到解耦的目的。

❽ 谁能解释一下java面向切面编程的思想 以及具体的使用方式

面向切面编程(AOP),就是关注程序运行的过程,切面就是要把方法切开,分别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可能更细化)等多个步骤,分别针对这三个阶段进行处理。以获得逻辑过程中各部分之间低耦合性的隔离效果。

具体使用场景:

  1. 事务管理:我们在操作数据库的时候需要在操作前打开事务,结束后提交事务(或回滚事务),按往常的编码方式,我们会在每个方法前、后都添加一些事务操作的重复的代码,使得每个类都与事务操作相耦合;而使用了AOP,代码上看上去就是直接操作的数据库,而我们通过某种机制,可让代码在你不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了事务开启和提交(或回滚),事实上Spring就提供了这种事务机制。

  2. 差不多的场景还有日志的记录

❾ 什么是AOP、IOC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IoC
Ioc—Inversion of Control,即“控制反转”,不是什么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在Java开发中,Ioc意味着将你设计好的对象交给容器控制,而不是传统的在你的对象内部直接控制。如何理解好Ioc呢?理解好Ioc的关键是要明确“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为何是反转(有反转就应该有正转了),哪些方面反转了”,那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控制是什么:传统Java SE程序设计,我们直接在对象内部通过new进行创建对象,是程序主动去创建依赖对象;而IoC是有专门一个容器来创建这些对象,即由Ioc容器来控制对象的创建;谁控制谁?当然是IoC 容器控制了对象;控制什么?那就是主要控制了外部资源获取(不只是对象包括比如文件等)。
为何是反转,哪些方面反转了:有反转就有正转,传统应用程序是由我们自己在对象中主动控制去直接获取依赖对象,也就是正转;而反转则是由容器来帮忙创建及注入依赖对象;为何是反转?因为由容器帮我们查找及注入依赖对象,对象只是被动的接受依赖对象,所以是反转;哪些方面反转了?依赖对象的获取被反转了。
IoC能做什么

IoC不是一种技术,只是一种思想,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法则,它能指导我们如何设计出松耦合、更优良的程序。传统应用程序都是由我们在类内部主动创建依赖对象,从而导致类与类之间高耦合,难于测试;有了IoC容器后,把创建和查找依赖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容器,由容器进行注入组合对象,所以对象与对象之间是松散耦合,这样也方便测试,利于功能复用,更重要的是使得程序的整个体系结构变得非常灵活。
其实IoC对编程带来的最大改变不是从代码上,而是从思想上,发生了“主从换位”的变化。应用程序原本是老大,要获取什么资源都是主动出击,但是在IoC/DI思想中,应用程序就变成被动的了,被动的等待IoC容器来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资源了。
IoC和DI
DI—Dependency Injection,即“依赖注入”:是组件之间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行期决定,形象的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入到组件之中。依赖注入的目的并非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功能,而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用的频率,并为系统搭建一个灵活、可扩展的平台。通过依赖注入机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而无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目标需要的资源,完成自身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关心具体的资源来自何处,由谁实现。
注:如果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IoC和DI,请参考大师级人物Martin Fowler的一篇经典文章《Inversion of Control Containers and the Dependency Injection pattern》,原文地址:http://www.martinfowler.com/articles/injection.html。
AOP:面向切面编程
什么是AOP:
概念:在软件业,AOP为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的缩写,意为:面向切面编程,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的一种技术。AOP是OOP的延续,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衍生范型。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网络)
简单的说:就是将程序中重复的代码抽取出来,在需要执行的时候,使用动态代理的技术,在不修改源码的基础上,对我们的已有方法进行增强。
AOP的作用和优势:
作用:从定义中来看,就是为了在程序运行期间,不修改源码对已有方法进行增强。
优势:减少重复代码 提交了开发效率 维护方便
实现方式: 就是动态代理的技术
具体的作用:实现事务的控制 日志 和 安全模块
想系统的学习编程可以来我这看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❿ 什么是aop,aop的作用是什么

aop是面向切面的编程。 它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 如果您学习Java的话,会在Spring中经常用到,那是你更能领悟它!

阅读全文

与面向切面编程的好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会日语的程序员 浏览:19
网银密码加密失败怎么回事 浏览:727
android开发音乐播放器 浏览:808
ug120阵列命令快捷键 浏览:597
气动隔膜式压缩机 浏览:470
linux如何修改主机名 浏览:104
单片机光标上下移动 浏览:528
数据加密验证 浏览:108
程序员被激怒 浏览:891
winxp找不到服务器dns地址 浏览:842
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考生文件夹 浏览:41
编译原理文法分为几类 浏览:570
JAVA基础学python要多久 浏览:74
java流量控制 浏览:936
java实现多重继承 浏览:707
票据通加密狗怎么在新系统上使用 浏览:795
航模加密狗连接电脑 浏览:473
好用的汇编语言编译器 浏览:863
自己编译安卓虚拟机 浏览:913
中国的古代算法 浏览: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