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语言 > 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

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

发布时间:2022-06-26 13:42:07

1. 芯片功能的常用测试手段或方法几种

1、软件的实现

根据“成电之芯”输入激励和输出响应的数据对比要求,编写了可综合的verilog代码。代码的设计完全按照“成电之芯”的时序要求实现。

根据基于可编程器件建立测试平台的设计思想,功能测试平台的构建方法如下: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输入激励的产生和输出响应的处理;采用ROM来实现DSP核程序、控制寄存器参数、脉压系数和滤波系数的存储;采用SRAM作为片外缓存。

2、 硬件的实现

根据功能测试平台的实现框图进行了原理图和PCB的设计,最后设计完成了一个可对“成电之芯”进行功能测试的系统平台。

(1)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扩展阅读:

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

1、固定逻辑器件中的电路是永久性的,它们完成一种或一组功能 - 一旦制造完成,就无法改变。

2、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能够为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多种逻辑能力、特性、速度和电压特性的标准成品部件 - 而且此类器件可在任何时间改变,从而完成许多种不同的功能。

2. 关于CPLD

CPLD
开放分类: CPLD

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是Complex PLD的简称,一种较PLD为复杂的逻辑元件。CPLD是一种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而自行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其基本设计方法是借助集成开发软件平台,用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等方法,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通过下载电缆(“在系统”编程)将代码传送到目标芯片中,实现设计的数字系统。

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诞生了。其输出结构是可编程的逻辑宏单元,因为它的硬件结构设计可由软件完成(相当于房子盖好后人工设计局部室内结构),因而它的设计比纯硬件的数字电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其过于简单的结构也使它们只能实现规模较小的电路。为弥补PLD只能设计小规模电路这一缺陷,20世纪80年代中期,推出了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目前应用已深入网络、仪器仪表、汽车电子、数控机床、航天测控设备等方面。

器件特点:

它具有编程灵活、集成度高、设计开发周期短、适用范围宽、开发工具先进、设计制造成本低、对设计者的硬件经验要求低、标准产品无需测试、保密性强、价格大众化等特点,可实现较大规模的电路设计,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原型设计和产品生产(一般在10,000件以下)之中。几乎所有应用中小规模通用数字集成电路的场合均可应用CPLD器件。CPLD器件已成为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应用成为电子工程师必备的一种技能。

如何使用:

CPLD是一种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而自行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其基本设计方法是借助集成开发软件平台,用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等方法,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通过下载电缆(“在系统”编程)将代码传送到目标芯片中,实现设计的数字系统。

这里以抢答器为例讲一下它的设计(装修)过程,即芯片的设计流程。CPLD的工作大部分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打开集成开发软件(Altera公司 Max+pluxII)→画原理图、写硬件描述语言(VHDL,Verilog)→编译→给出逻辑电路的输入激励信号,进行仿真,查看逻辑输出结果是否正确→进行管脚输入、输出锁定(7128的64个输入、输出管脚可根据需要设定)→生成代码→通过下载电缆将代码传送并存储在CPLD芯片中。7128这块芯片各管脚已引出,将数码管、抢答开关、指示灯、蜂鸣器通过导线分别接到芯片板上,通电测试,当抢答开关按下,对应位的指示灯应当亮,答对以后,裁判给加分后,看此时数码显示加分结果是否正确,如发现有问题,可重新修改原理图或硬件描述语言,完善设计。设计好后,如批量生产,可直接复制其他CPLD芯片,即写入代码即可。如果要对芯片进行其它设计,比如进行交通灯设计,要重新画原理图、或写硬件描述语言,重复以上工作过程,完成设计。这种修改设计相当于将房屋进行了重新装修,这种装修对CPLD来说可进行上万次。

家庭成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许多公司都开发出了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比较典型的就是Altera、Lattice、Xilinx世界三大权威公司的产品,这里给出常用芯片: Altera EPM7128S (PLCC84)

Lattice LC4128V (TQFP100)

Xilinx XC95108 (PLCC84)

3. 有存储器、控制器、逻辑的集成电路分类吗

摘要 集成电路按照产品种类又主要分为四大类:微处理器(约占18%),存储器(约占23%),逻辑器件(约占27%),模拟器件(约占13%)。

4. 开关量控制包括什么

开关量控制系统是热工自动化应用当中使用的一种程序控制系统,具有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分类
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
开环工作方式:不需要回报信号。例如:化学水处理程序,阀门的开闭,水泵的启停通常是按照时间顺序操作,不需要阀位或者过程参数等回报信号。
闭环工作方式:需要回报信号

按程序步转换条件分类
按时间转换:根据时间进行程序步转换。(开环)不需反馈信号。
按条件转换:要求有回报信号反馈到施控系统。(闭环)
混合式转换:时间和条件均有的控制。有时某步是两者均要,有时是只要其一。
例如:锅炉吹灰控制程序。

按逻辑控制原理分类
时间程序式: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顺序控制,每一程序有严格的固定时间。
基本逻辑式:采用基本的“与”“或”“非”门。触发电路等逻辑电路构成。当输入信号符合预定的逻辑运算关系时,相应的输出信号成立。
步进式:整个控制电路分成若干程序步电路,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程序步工作。

按程序可变性分类
固定程序式: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将固态逻辑元件等用硬接线方式连接。仅适用于操作规律不变的程控系统,控制装置专用。
矩阵式可变程序方式:利用二极管矩阵接线方式。
可编程序方式:使用软件编程,将程序装入微机或PLC。

按使用逻辑器件分类
继电器逻辑:用于构成继电器式程控装置。
晶体管逻辑器件:以晶体管分立元件数字逻辑电路为主而构成的程控装置。
集成电路逻辑器件:以集成化数字电路为主而构成的程控装置。
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逻辑以软件实现,主要的硬件由集成电路和微机(plc)构成。

5. 什么是逻辑芯片

逻辑器件
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PLD。PLD是做为一种通用集成电路产生的,他的逻辑功能按照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一般的PLD的集成度很高,足以满足设计一般的数字系统的需要。
这样就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而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必去请芯片制造厂商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了。
PLD与一般数字芯片不同的是:PLD内部的数字电路可以在出厂后才规划决定,有些类型的PLD也允许在规划决定后再次进行变更、改变,而一般数字芯片在出厂前就已经决定其内部电路,无法在出厂后再次改变,事实上一般的模拟芯片、混讯芯片也都一样,都是在出厂后就无法再对其内部电路进行调修。

6.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可编程逻辑器件
简介
可编程逻辑器件 英文全称为: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 即 PLD。 PLD是做为一种通用集成电路产生的,他的逻辑功能按照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一般的PLD的集成度很高,足以满足设计一般的数字系统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而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必去请芯片制造厂商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了。
特点
PLD与一般数字芯片不同的是:PLD内部的数字电路可以在出厂后才规划决定,有些类型的PLD也允许在规划决定后再次进行变更、改变,而一般数字芯片在出厂前就已经决定其内部电路,无法在出厂后再次改变,事实上一般的模拟芯片、混讯芯片也都一样,都是在出厂后就无法再对其内部电路进行调修。
编辑本段固定逻辑与可编程逻辑
逻辑器件可分类两大类 - 固定逻辑器件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一如其名,固定逻辑器件中的电路是永久性的,它们完成一种或一组功能 - 一旦制造完成,就无法改变。 另一方面,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能够为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多种逻辑能力、特性、速度和电压特性的标准成品部件 - 而且此类器件可在任何时间改变,从而完成许多种不同的功能。 对于固定逻辑器件,根据器件复杂性的不同,从设计、原型到最终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可从数月至一年多不等。 而且,如果器件工作不合适,或者如果应用要求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必须开发全新的设计。 设计和验证固定逻辑的前期工作需要大量的“非重发性工程成本”,或NRE。 NRE表示在固定逻辑器件最终从芯片制造厂制造出来以前客户需要投入的所有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工程资源、昂贵的软件设计工具、用来制造芯片不同金属层的昂贵光刻掩模组,以及初始原型器件的生产成本。 这些NRE成本可能从数十万美元至数百万美元。 对于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人员可利用价格低廉的软件工具快速开发、仿真和测试其设计。 然后,可快速将设计编程到器件中,并立即在实际运行的电路中对设计进行测试。 原型中使用的PLD器件与正式生产最终设备(如网络路由器、DSL调制解调器、DVD播放器、或汽车导航系统)时所使用的PLD完全相同。 这样就没有了NRE成本,最终的设计也比采用定制固定逻辑器件时完成得更快。 采用PLD的另一个关键优点是在设计阶段中客户可根据需要修改电路,直到对设计工作感到满意为止。 这是因为PLD基于可重写的存储器技术--要改变设计,只需要简单地对器件进行重新编程。 一旦设计完成,客户可立即投入生产,只需要利用最终软件设计文件简单地编程所需要数量的PLD就可以了。
编辑本段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两种类型:CPLD和FPGA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两种主要类型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 在这两类可编程逻辑器件中,FPGA提供了最高的逻辑密度、最丰富的特性和最高的性能。 现在最新的FPGA器件,如Xilinx Virtex™系列中的部分器件,可提供八百万"系统门"(相对逻辑密度)。 这些先进的器件还提供诸如内建的硬连线处理器(如IBM Power PC)、大容量存储器、时钟管理系统等特性,并支持多种最新的超快速器件至器件(device-to-device)信号技术。 FPGA被应用于范围广泛的应用中,从数据处理和存储,以及到仪器仪表、电信和数字信号处理等。 与此相比,CPLD提供的逻辑资源少得多 - 最高约1万门。 但是,CPLD提供了非常好的可预测性,因此对于关键的控制应用非常理想。 而且如Xilinx CoolRunner™系列CPLD器件需要的功耗极低,
编辑本段PLD的优点
固定逻辑器件和PLD各有自己的优点。 例如,固定逻辑设计经常更适合大批量应用,因为它们可更为经济地大批量生产。 对有些需要极高性能的应用,固定逻辑也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然而,可编程逻辑器件提供了一些优于固定逻辑器件的重要优点,包括:PLD在设计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为对于PLD来说,设计反复只需要简单地改变编程文件就可以了,而且设计改变的结果可立即在工作器件中看到。 PLD不需要漫长的前置时间来制造原型或正式产品 - PLD器件已经放在分销商的货架上并可随时付运。 PLD不需要客户支付高昂的NRE成本和购买昂贵的掩模组- PLD供应商在设计其可编程器件时已经支付了这些成本,并且可通过PLD产品线延续多年的生命期来分摊这些成本。 PLD允许客户在需要时仅订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使客户可控制库存。 采用固定逻辑器件的客户经常会面临需要废弃的过量库存,而当对其产品的需求高涨时,他们又可能为器件供货不足所苦,并且不得不面对生产延迟的现实。 PLD甚至在设备付运到客户那儿以后还可以重新编程。 事实上,由于有了可编程逻辑器件,一些设备制造商现在正在尝试为已经安装在现场的产品增加新功能或者进行升级。 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通过因特网将新的编程文件上载到PLD就可以在系统中创建出新的硬件逻辑。 过去几年时间里,可编程逻辑供应商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以致现在PLD被众多设计人员视为是逻辑解决方案的当然之选。 能够实现这一点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象Xilinx这样的PLD供应商是"无晶圆制造厂"企业,并不直接拥有芯片制造工厂,Xilinx将芯片制造工作外包给IBM Microelectronics 和 UMC这样的主要业务就是制造芯片的合作伙伴。 这一策略使Xilinx可以集中精力设计新产品结构、软件工具和IP核心,同时还可以利用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 先进的工艺技术在一系列关键领域为PLD提供了帮助:更快的性能、集成更多功能、降低功耗和成本等。 目前Xilinx采用先进的0.13um 低K铜金属工艺生产可编程逻辑器件,这也是业界最好的工艺之一。 例如,仅仅数年前,最大规模的FPGA器件也仅仅为数万系统门,工作在40 MHz。 过去的FPGA也相对较贵,当时最先进的FPGA器件大约要150美元。 然而,今天具有最先进特性的FPGA可提供百万门的逻辑容量、工作在300 MHz,成本低至不到10美元,并且还提供了更高水平的集成特性,如处理器和存储器。 同样重要的是,PLD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IP)核心库的支持 - 用户可利用这些预定义和预测试的软件模块在PLD内迅速实现系统功能。 IP核心包括从复杂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存储器控制器直到总线接口和成熟的软件微处理器在内的一切。 此类IP核心为客户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费用 - 否则,用户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实现这些功能,而且还会进一步延迟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
编辑本段PLD的编程语言
有关之前所谈到的“PAL”,若要以手工的方式来产生JEDEC档实是过于复杂,所以多半改用电脑程序(也称:计算机程序)来产生,这种程序(程序)称为“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称:源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也称:程序语言、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简称:HDL。 而且,HDL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HDL、Confluence、CUPL、HDCal、JHDL、Lava、Lola、MyHDL、PALASM、RHDL等都是,但目前最具知名也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与Verilog。

7. 电子专业的进,PLC,PLD,EDA,DSP,单片机,嵌入式系统都是什么呀

额,你说的我都用过,至于那些是什么东西你网络下可以找到一大堆如二楼说的东西,不过不便于理解我就从使用角度解释下,单片机:英文直译叫做微控制器,一般用于弱电,如5V,3.3V居多。说白了就是一块计算机,里边有CPU、RAM和ROM、控制器等,可以通过I/O口来控制一些东西,最简单就是控制一些灯,可以闪烁的很好看,用得最多如一些只能控制,比如自动洗衣机,用按钮设定一些参数,通过计算机来控制什么时候洗衣、漂洗、甩干等。你要用可以通过编程(比如C和操纵其指令)产生机器码下载到单片机,才能让它实现以上工作,用于工程上(考虑成本):市价PIC单片机可靠性高,便宜,51通用性高,一般用于教学、便宜,AVR功能强大,比较贵,用于比赛居多PLC:一般电气工程的会学,工作于强电控制,220V、380V,工作模式和单片机差不多,需要通过编程下载到PLC芯片来实现控制(一般是控制继电器、电机、开关)但是也是不同的,因为PLC指的是处理器模块、存储器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外部设备模块、不过这东西死贵,三菱和西门子用的会比较多,但是处理器用的大部分也就是单片机PLD:现在用的多的CPLD,C是英文复杂complex的首字母,顾名思义是可以编程的,就像实现功能单片机一样,但是用的一般是VHDL语言,或者Verilog HDL语言来编写,目的是相当于在这块芯片上熔出一个数字电路,它的分类是CPLD和FPGA,CPLD是有ROM但是FPGA没有,所以CPLD只要下载一次就可以一直用,但是FPGA每次用都要重新配置,一般FPGA要加一块E2PROM,你可以理解为一块高度内存。CPLD比单片机速度快得多,但是没有单片机编程灵活EDA:这个是一种技术,CPLD和FPGA属于这种技术,因为IP核的复用,这种技术在快速发展DSP: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芯片,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技术,DSP芯片比单片机的速度快,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强,工作模式和单片机一样,需要编程下载。DSP技术运用于超高速或者特定场合,DSP芯片会吃不消,有些会用FPGA来取代。嵌入式:可以理解为功能强大的单片机和DSP,强大到可以跑操作系统,比如你的手机里面的处理器一般都是ARM芯片。它的功能就相当于电脑里的CPU。嵌入式系统最典型的就是你的手机操作系统,基本都给予linux操作系统 所以,除了EDA,其他都可以理解成为可编程的芯片,都是用程序产生机器码来实现控制。至于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学不学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们要学不会深入的,一般和这些关系近的是电子信息类的专业欢迎追问

8. 怎样将原来是模拟量4-20ma控制的电动调节阀变为开关量控制

电流达到设定值,输出开关闭合(打开),接入20毫安信号后,阀门全开。电流低于设定值,输出开关打开(闭合),接入0毫安信号,阀门关闭。变压器的温控器所带的继电器的辅助点(变压器超温后变位)、阀门凸轮开关所带的辅助点(阀门开关后变位)。

接触器所带的辅助点(接触器动作后变位)、热继电器(热继电器动作后变位),这些点一般都传给PLC或综保装置,电源一般是由PLC或综保装置提供的,自己本身不带电源,所以叫无源接点,也叫PLC或综保装置的开入量。

开关量输出是指数字量输出,输出0或1,用于控制外部信号灯、继电器等开关信号。 开关量输出函数有两种,一种是按字节输出;另一种是按位输出。


(8)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扩展阅读:

逻辑运算关系时,相应的输出信号成立。步进式:整个控制电路分成若干程序步电路,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程序步工作。按程序可变性分类固定程序式: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将固态逻辑元件等用硬接线方式连接。仅适用于操作规律不变的程控系统,控制装置专用。

矩阵式可变程序方式:利用二极管矩阵接线方式。可编程序方式:使用软件编程,将程序装入微机或PLC。按使用逻辑器件分类。继电器逻辑:用于构成继电器式程控装置。晶体管逻辑器件:以晶体管分立元件数字逻辑电路为主而构成的程控装置。

集成电路逻辑器件:以集成化数字电路为主而构成的程控装置。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逻辑以软件实现,主要的硬件由集成电路和微机(plc)构成。

9. PLC 和PLD分别表示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PLD"-可编程逻辑器件:

它是做为一种通用集成电路生产的,逻辑功能按照用户对器件编程来设计。

目前使用的PLD产品主要有:

①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LA。

②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③通用阵列逻辑GAL。

④可擦除的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

⑤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其中EPLD和FPGA的集成度比较高。有时又把这两种器件称为高密度PLD。


2、"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3、PLC 和PLD的关系:PLC可编程控制器也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它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 。


(9)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扩展阅读:


1、PLC 工作原理:


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①输入采样:


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②用户程序执行: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

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③输出刷新: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2、PLD分类:


①按集成度划分:


(1)低集成度芯片。早起出现的PROM、PAL、可重复编程的GAL都属于这类,可重构使用的逻辑门数大约在500门以下,称为简单PLD。


(2)高集成度芯片。如现在大量使用的CPLD、FPGA器件,称为复杂PLD。


②按结构划分:


(1)乘积项结构器件。其基本结构为“与-或”阵列的器件,大部分简单PLD和CPLD都属于这个范畴。


(2)查找表结构器件。由简单的查找表组成可编程门,再构成阵列形式。大多数FPGA是属于此类器件。


③按编程工艺划分:


(1)熔丝型器件。早期的PROM器件就是采用熔丝结构的,编程过程是根据设计的熔丝图文件来烧断对应的熔丝,达到编程和逻辑构建的目的。


(2)反熔丝型器件。是对熔丝技术的改进,在编程处通过击穿漏层使得两点之间获得导通,这与熔丝烧断获得开路正好相反。


(3)EPROM型。称为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逻辑器件,是用较高的编程电压进行编程,当需要再次编程时,用紫外线进行擦除。


(4)EEPROM型。即电可擦写编程软件,现有部分CPLD及GAL器件采用此类结构。它是对EPROM的工艺改进,不需要紫外线擦除,而是直接用电擦除。


(5)SRAM型。即SRAM查找表结构的器件,大部分FPGA器件都采用此种编程工艺,如Xilinx和Altera的FPGA器件。

这种方式在编程速度、编程要求上要优于前四种器件,不过SRAM型器件的编程信息存放在RAM中,在断电后就丢失了,再次上电需要再次编程(配置),因而需要专用的器件来完成这类配置操作。


(6)Flash型。Actel公司为了解决上述反熔丝器件的不足之处,推出了采用Flash工艺的FPGA,可以实现多次可编写,同时做到掉电后不需要重新配置,现在Xilinx和Altera的多个系列CPLD也采用Flash型。

10. 电子元件和电子器件什么区别啊

元件:工厂在加工产品是没有改变分子成分产品可称为元件,不需要能源的器件。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器。(又可称为被动元件PassiveComponents)(1)电路类器件:二极管,电阻器等等(2)连接类器件:连接器,插座,连接电缆,印刷电路板(PCB)

器件:工厂在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器件称为器件
器件分为:
1、主动器件,它的主要特点是:(1)自身消耗电能(2)还需要外界电源。
2、分立器件,分为(1)双极性晶体三极管(2)场效应晶体管(3)可控硅 (4)半导体电阻电容
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电容
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电感器
电感器在电子制作中虽然使用得不是很多,但它们在电路中同样重要。我们认为电感器和电容器一样,也是一种储能元件,它能把电能转变为磁场能,并在磁场中储存能量。电感器用符号L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常用毫亨(mH)为单位。它经常和电容器一起工作,构成LC滤波器、LC振荡器等。另外,人们还利用电感的特性,制造了阻流圈、变压器、继电器等。
组合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集成在硅基片上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英文为缩写为IC,也俗称芯片。模拟集成电路主要是指由电容、电阻、晶体管等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集成在一起用来处理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有许多的模拟集成电路,如集成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对数和指数放大器、模拟乘(除)法器、锁相环、电源管理芯片等。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构成电路有:放大器、滤波器、反馈电路、基准源电路、开关电容电路等。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设计师进行手动的电路调试,模拟而得到,与此相对应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大部分是通过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在EDA软件的控制下自动的综合产生。数字集成电路是将元器件和连线集成于同一半导体芯片上而制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或系统。根据数字集成电路中包含的门电路或元、器件数量,可将数字集成电路分为小规模集成(SSI)电路、中规模集成MSI电路、大规模集成(LSI)电路、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和特大规模集成ULSI)电路。
小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0个以内,或元器件数不超过100个;中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0-100个之间,或元器件数在100-1000个之间;大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00个以上,或元器件数在10-10个之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包含的门电路在1万个以上,或元器件数在10-10之间;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元器件数在10-10之间。它包括:基本逻辑门、触发器、寄存器、译码器、驱动器、计数器、整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微处理器、单片机、DSP等。

阅读全文

与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支持dsd硬解压声卡 浏览:768
怎么查看u盘加密区 浏览:181
台电加密是什么格式 浏览:155
php论坛版块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442
暗黑的服务器为什么维护 浏览:624
android内存溢出的原因 浏览:18
标志307的压缩比是多少 浏览:636
服务器启动为什么叫三声 浏览:997
追风筝的人英文pdf 浏览:940
解压小熊手机壳 浏览:346
成都市区建成面积算法 浏览:661
智能家居单片机 浏览:97
买男装用什么app好 浏览:855
文件夹合并了怎么拆开 浏览:260
波段副图源码无未来函数 浏览:89
livecn服务器地址 浏览:259
程序员这个工作真的很吃香吗 浏览:847
程序员和数学分析师待遇 浏览:681
压缩气弹簧怎么拆 浏览:326
华为公有云服务器添加虚拟ip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