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ython怎么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正文
通常在读写文件之前,需要判断文件或目录是否存在,不然某些处理方法可能会使程序出错。所以最好在做任何操作之前,先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这里将介绍三种判断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的方法,分别使用os模块、Try语句、pathlib模块。
回到顶部
1.使用os模块
os模块中的os.path.exists()方法用于检验文件是否存在。
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判断文件夹是否存在
可以看出用os.path.exists()方法,判断文件和文件夹是一样。
其实这种方法还是有个问题,假设你想检查文件“test_data”是否存在,但是当前路径下有个叫“test_data”的文件夹,这样就可能出现误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这样:
只检查文件
import os通过这个方法,如果文件”test-data”不存在将返回False,反之返回True。
即是文件存在,你可能还需要判断文件是否可进行读写操作。
回到顶部
判断文件是否可做读写操作
使用os.access()方法判断文件是否可进行读写操作。
语法:
os.access(path, mode)
path为文件路径,mode为操作模式,有这么几种:
os.F_OK: 检查文件是否存在;
os.R_OK: 检查文件是否可读;
os.W_OK: 检查文件是否可以写入;
os.X_OK: 检查文件是否可以执行
该方法通过判断文件路径是否存在和各种访问模式的权限返回True或者False。
回到顶部
2.使用Try语句
可以在程序中直接使用open()方法来检查文件是否存在和可读写。
语法:
open()
如果你open的文件不存在,程序会抛出错误,使用try语句来捕获这个错误。
程序无法访问文件,可能有很多原因:
如果你open的文件不存在,将抛出一个FileNotFoundError的异常;
文件存在,但是没有权限访问,会抛出一个PersmissionError的异常。
所以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来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其实没有必要去这么细致的处理每个异常,上面的这两个异常都是IOError的子类。所以可以将程序简化一下:
使用try语句进行判断,处理所有异常非常简单和优雅的。而且相比其他不需要引入其他外部模块。
回到顶部
3. 使用pathlib模块
pathlib模块在Python3版本中是内建模块,但是在Python2中是需要单独安装三方模块。
使用pathlib需要先使用文件路径来创建path对象。此路径可以是文件名或目录路径。
检查路径是否存在
检查路径是否是文件
❷ 怎么判断 Python 对象是否包含某个属性
方法一:通过异常捕捉来实现逻辑
classFooClass:
pass
k=FooClass()
try:
#dosomethingyouneed
printk.att
exceptAttributeErrorase:
#error:hasnotattribute
pass
方法二:调用hasattr方法
hasattr(object, name)
说明:判断对象object是否包含名为name的特性(hasattr是通过调用getattr(ojbect, name)是否抛出异常来实现的)。
参数object:对象。
参数name:特性名称。
>>> hasattr(list, 'append')
True
>>> hasattr(list, 'add')
False
方法三:使用dir方法
objlist = dir(k)
if 'att' in objlist:
#do some thing you need
print k.att
else:
#error: has not attribute
pass
❸ 怎样在python中判断一个文件是否存在
你可以用os.path.isfile
如果路径下是现有普通文件返回true。因此islink()和isflie()都可以来判断相同目录下是否有文件。
import os.path
os.path.isfile(fname)
在Python3.4之后pathlib模块提供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方法用于判断文件是否存在: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my_file = Path("/path/to/file")
if my_file.is_file():
# file exists
❹ python 怎么判断某个对象是否在列表中出现过
通过异常捕捉来实现逻辑
class FooClass:
pass
k = FooClass()
try:
#do some thing you need
print k.att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error: has not attribute
pass
❺ Python之运算符汇总
1.算数运算符
假设 a= 10, b = 20
2.比较运算符
相关推荐:《Python视频教程》
3.赋值运算符
4.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的顺序排列:从左往右开始执行
() > not > and > or
and or 一真一假
都为真: 取后面的 取前面的 取假的
都为假: 取前面的 去后面的 取真的
not True: False
not False: True
5.成员运算符
in -- 存在
not in -- 不存在
❻ python怎么判断一个对象的属性
方法一:通过异常捕捉来实现逻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lass FooClass:
pass
k = FooClass()
try:
#do some thing you need
print k.att
except AttributeError as e:
#error: has not attribute
pass
方法二:调用hasattr方法
hasattr(object, name)
说明:判断对象object是否包含名为name的特性(hasattr是通过调用getattr(ojbect, name)是否抛出异常来实现的)。
参数object:对象。
参数name:特性名称。
>>> hasattr(list, 'append')
True
>>> hasattr(list, 'add')
False
方法三:使用dir方法
objlist = dir(k)
if 'att' in objlist:
#do some thing you need
print k.att
else:
#error: has not attribute
pass
❼ python threading local 判断值存不存在
#coding=utf-8
import threading
# 创建全局ThreadLocal对象:
localVal = threading.local()
localVal.val = "Main-Thread"
def process_student():
print '%s (in %s)' % (localVal.val, 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def process_thread(name):
#赋值
localVal.val = name
process_student()
t1 = threading.Thread(target= process_thread, args=('One',), name='Thread-A')
t2 = threading.Thread(target= process_thread, args=('Two',), name='Thread-B')
t1.start()
t2.start()
t1.join()
t2.join()
print localVal.val
打印结果:
One (in Thread-A)
Two (in Thread-B)
Main-Thread
threading.local()这个方法的特点用来保存一个全局变量,但是这个全局变量只有在当前线程才能访问,
localVal.val = name这条语句可以储存一个变量到当前线程,如果在另外一个线程里面再次对localVal.val进行赋值,
那么会在另外一个线程单独创建内存空间来存储,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线程里面赋值 不会覆盖之前的值,因为每个
线程里面都有一个单独的空间来保存这个数据,而且这个数据是隔离的,其他线程无法访问
这个东西可以用在那些地方呢,比如下载,现在都是多线程下载了,就像酷狗那样,可以同时下载很多首歌曲,那么
就可以利用这个方法来保存每个下载线程的数据,比如下载进度,下载速度之类的
所以 如果你在开发多线程应用的时候 需要每个线程保存一个单独的数据供当前线程操作,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法,简单有效
其实这样的功能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实现,比如我们在主线程实例化一个dict对象,然后用线程的名字作为key,因为线程之间可以共享数据,
所以也可以实现相同功能,并且灵活性更多,不过代码就没那么优雅简洁了
❽ 用Python写入文件,若该行数据存在则不写入;若不存在,则写入。怎么才能在写入之前判断该数据是否存在
用open,该函数创建一个文件对象,这将用来调用与之关联的其他支持方式即可:
file object = open(file_name [, access_mode][, buffering])
file_name: file_name参数是一个字符串值,包含要访问的文件的名称。
access_mode: access_mode决定了文件必须被打开,即,读,写,追加等的可能值是下表中给定的一个完整的列表的模式。这是可选参数,默认文件存取方式为read (r)。
(8)python判断对象是否存在扩展阅读:
file命令的函数意义:
file 命令读取用 File 参数或者 FileList 变量指定的文件,在每个文件上执行一系列测试,然后将它们按照类型分类。然后此命令将文件类型写入标准输出。文件可以是常规文件、目录、FIFO(指定的管道)、块特殊文件、字符特别文件、符号链接或者套接字类型。
1、对于长度为零的常规文件,将识别为空文件。
2、对于符号链接文件,缺省情况下此链接后跟符号链接引用的文件。
如果文件是 ASCII 码的格式,则 file 命令将检查前 1024 个字节然后确定文件类型。如果文件不是 ASCII 格式,则 file 命令将尝试区分二进制数据文件和包含扩展字符的文本文件。
❾ python实现mysql插入数据时,判断是否存在,不存在就插入,重复跳过
方案一:使用ignore关键字
如果是用主键primary或者唯一索引unique区分了记录的唯一性,避免重复插入记录可以使用:
insert ignore into table_name(email,phone,user_id) values('[email protected]','99999','9999'),这样当有重复记
录就会忽略,执行后返回数字0,还有个应用就是复制表,避免重复记录:
insert ignore into table(name) select name from table2
方案二:使用Replace
replace的语法格式为:
1. replace into table_name(col_name, ...) values(...)
2. replace into table_name(col_name, ...) select ...
3. replace into table_name set col_name=value, ...
算法说明:
REPLACE的运行与INSERT很相像,但是如果旧记录与新记录有相同的值,则在新记录被插入之前,旧记录被删除,即:
1. 尝试把新行插入到表中
2. 当因为对于主键或唯一关键字出现重复关键字错误而造成插入失败时:
从表中删除含有重复关键字值的冲突行
再次尝试把新行插入到表中
旧记录与新记录有相同的值的判断标准就是:表有一个PRIMARY KEY或UNIQUE索引,否则,使用一个REPLACE语句没有意义
。该语句会与INSERT相同,因为没有索引被用于确定是否新行复制了其它的行。
返回值:
REPLACE语句会返回一个数,来指示受影响的行的数目。该数是被删除和被插入的行数的和。
受影响的行数可以容易地确定是否REPLACE只添加了一行,或者是否REPLACE也替换了其它行:检查该数是否为1(添加)或
更大(替换)。
示例:
eg:(phone字段为唯一索引)
replace into table_name(email,phone,user_id) values('test569','99999','123')
另外:在 SQL Server 中可以这样处理:
if not exists (select phone from t where phone= '1')
insert into t(phone, update_time) values('1', getdate())
else
update t set update_time = getdate() where phone= '1'
更多信息请看: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1/zh/sql-syntax.html#replace
方案三:ON DUPLICATE KEY UPDATE
如上所写,你也可以在INSERT INTO.....后面加上 ON DUPLICATE KEY UPDATE方法来实现。
如果您指定了ON DUPLICATE KEY UPDATE,并且插入行后会导致在一个UNIQUE索引
或PRIMARY KEY中出现重复值,
则执行旧行UPDATE。例如,如果列a被定义为UNIQUE,并且包含值1,则以下两个语句具有相
同的效果:
mysql>INSERT INTO table (a,b,c) VALUES (1,2,3)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c+1;
mysql>UPDATE table SET c=c+1 WHERE a=1;
如果行作为新记录被插入,则受影响行的值为1;如果原有的记录被更新,则受影响行的值为2。
注释:如果列b也是唯一列,则INSERT与此UPDATE语句相当:
mysql> UPDATE table SET c=c+1 WHERE a=1 OR b=2 LIMIT 1;
如果a=1 OR b=2与多个行向匹配,则只有一个行被更新。通常,您应该尽量避免对带有多个唯一关键字的表使用ON DUPLICATE KEY子句。
您可以在UPDATE子句中使用VALUES(col_name)函数从INSERT...UPDATE语句的INSERT部分引用列值。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发生重复关键字冲突,则UPDATE子句中的VALUES(col_name)可以引用被插入的
col_name的值。本函数特别适用于多行插入。VALUES()函数只在INSERT...UPDATE语句中有意义,其它时候
会返回NULL。
mysql> INSERT INTO table (a,b,c) VALUES (1,2,3),(4,5,6)
->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VALUES(a)+VALUES(b);
本语句与以下两个语句作用相同:
mysql> INSERT INTO table (a,b,c) VALUES (1,2,3)
->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3;
mysql> INSERT INTO table (a,b,c) VALUES (4,5,6)
->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9;
当您使用ON DUPLICATE KEY UPDATE时,DELAYED选项被忽略。
示例: 这个例子是我在实际项目中用到的:是将一个表的数据导入到另外一个表中,数据的重复性就得考虑(如下)。
唯一索引为:email
INSERT INTO table_name1(title,first_name,last_name,email,phone,user_id,role_id,status,campaign_id)
SELECT '','','',table_name2.email,table_name2.phone,NULL,NULL,'pending',29
FROM table_name2
WHERE table_name2.status = 1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table_name1.status = 'pending'
语句的关键地方,都已高亮出来~
再贴一个例子:
insert into class select * from class1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class.course = class1.course
其它关键:DELAYED 做为快速插入,并不是很关心失效性,提高插入性能。
IGNORE 只关注主键对应记录是不存在,无则添加,有则忽略。
特别说明:在MYSQL中UNIQUE 索引将会对null字段失效,也就是说(a字段上建立唯一索引):
insert into test(a) values(null)
insert into test(a) values(null)
是可以重复插入的(联合唯一索引也一样)。